時間:2023-05-29 18:18: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藝工程師,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求職意向
汽車沖壓工藝工程師崗位
教育信息
20xx.09 20xx.06
中國xxx堂大學
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科
連續2年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排名班級前10名
技能和證書
CAD技能證書(20xx.3)
熟練使用ProE軟件
通過CET6(20xx.12)
熟練使用Office軟件包括word,Excel,PPT
熟悉autoform、dynaform等成形性模擬軟件
熟練運用CATIA、AUTO-CAD設計軟件
沖壓實習經歷
20xx.05-20xx.06
東莞祥鑫汽車配件模具有限公司
汽車沖壓模具實習生
負責汽車沖壓零件前期資料打合和負責汽車沖壓零件前期資料打合
負責整理汽車沖壓產品零件模具結構圖繪制 、模板零件拆分圖、標準件清單
協助模具制造課跟進試模與處理異常
技術培訓經歷
20xx.06
深圳高訓中心機電液一體化培訓
熱壓技術培訓
對熱壓機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結構、強度和剛度進行了設計分析和計算,使下托板在結構上更加合理
掌握液壓基本回路圖的原理,根據所提供的液壓元器件動手操作實現各種回路功能
通過軟件設計一個氣動系統,并動手操作實現該氣動系統
掌握PLC編程基本要求,并實操各種功能
20xx.06
XXXX大學金工實習基地金工實習
技術實踐
完成車工、焊工、鉗工、鑄工、銑工、砂型鑄造和數控加工等各工種的基本操作訓練
了解機械制造的一般過程、機械零件常用加工方法及所用主要設備結構原理
學習工卡量具的使用,學習數控車床工件的裝夾方法
學習并實踐手動編程和自動編程
校園經歷
20xx.01-20xx.06
中國xxx堂大學校學生文藝部
副部長
20xx.01
xxx市大學生機械設計展覽會
志愿者
20xx.03
校園辯論大賽
第三名
工藝工程師個人簡歷模板
姓名:
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男|26歲(1990年5月16日)
居住地:南京
電 話:155******(手機)
E-mail:wanghongfeng@ geren-jianli.com
最近工作[9個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業:機械/設備/重工
職 位:工藝工程師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專 業:機械工程
學 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自我評價
本人綜合素質佳,能夠吃苦耐勞,忠誠穩重,堅守誠信正直原則,勇于挑戰自我開發自身潛力。善于學習,勤奮務實,刻苦鉆研,具備廣泛的興趣和很豐富的知識,適應能力強,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融入一個新的領域,適應它并且把它做好。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一個月之內
工作性質:全職
希望行業:機械/設備/重工
目標地點:南京
期望月薪:面議/月
目標職能:工藝工程師
工作經驗
20xx/11 20xx/8:XX有限公司[9個月]
所屬行業:機械/設備/重工
技術部工藝工程師
1. 根據顧客要求和質量體系要求,完成各類工藝技術文件資料的編制工作。
2. 依據設備總成技術要求,合理規劃設置裝配、檢測工步,確保質量穩定,生產節拍高效。
3. 編制新項目工藝流程,更新老項目工藝流程。
20xx/7 20xx/10:XX有限公司[1年3個月]
所屬行業:機械/設備/重工
技術部工藝工程師
1. 相關文件準備,零件清單,作業指導書,檢驗單和記錄表。
2. 客戶投訴的支持,主要包括根本原因分析,改善措施和預防措施的施行。
3. 定期培訓員工,確保員工按照WI操作,完成上級安排的其他工作。
教育經歷
20xx/9 20xx/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機械工程本科
證書
20xx/12 大學英語四級
語言能力
英語(良好)聽說(良好),讀寫(良好)
汽車總裝工藝工程師簡歷模板
基本資料姓名:甘緯坤 性別:男年齡:25 婚姻狀況:未婚/已婚最高學歷:本科 工作年限:2年戶籍:**省**市 現居地:重慶手機號:152******** 郵箱:******@**.com
職業意向期望職位:汽車總裝工藝工程師 福利待遇:五險一金期望地點:重慶 公司補貼:電話補貼、午飯補貼期望年薪: 年假:5天/年假目前年薪:保密 交通補貼:車補/班車個人亮點吃苦耐勞助人為樂邏輯思維強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公私分明鍥而不舍持之以恒上進心強思想新潮語言能力普通話:聽說熟練 讀寫熟練
英語:聽說一般 讀寫一般
教育經歷20xx-07畢業 重慶某大學 車輛工程
工作經歷公司名稱:重慶汽車及零配件公司
在職時間:xxxx年x月到xxxx年x月
職位名稱:汽車總裝工藝工程師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精細化工工藝學;學生產品專題介紹問答式教學;開放設計性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1-0267-02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具有三個特點[1]: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卓越工程師”之所以“卓越”,不僅在于其專業知識豐富,也在于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更在于其綜合素質高。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理念的倡導下,全國各高校掀起眾多工科專業進行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改革的熱潮[2-6]。《精細化工工藝學》是化學與工程工藝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其涉及的精細化工產品門類繁多,日新月異,與實踐聯系相當密切。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理念的倡導下,從事該門教學必須做到結合學科前沿的最新進展和基本理論;其次結合生產實際中的主要技術問題、最新技術方法、過程和結果,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改革。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掌握精細化工工藝學基礎和理論知識,正確地認識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生產的工藝條件和瓶頸技術,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多年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工作,在借鑒其他院校面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參考各高校同仁對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采用的方法[7-9],同時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對精細化工工藝學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下主要從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及教學采用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闡述精細化工工藝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
精細化工有別于基礎化工,它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這在緒論課一定要給學生講授好,讓學生充分了解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從而激發他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主要特點有生產特性、經濟特性、商業特性及產品特性[10]。其生產特性表現為:小批量、多品種、復配型居多、技術密集、多用間歇或多功能生產裝置、生產流程多樣化。它們的經濟特性表現在投資效率高、附加值高及利潤高等,在這里可以列舉一些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實例,比如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筆者在授課時就給學生講了廣西蔗糖深加工產品的實例(由蔗糖制備葡聚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精細化學品的高利潤,促使學生對精細化學品和精細化工生產技術感興趣。精細化學品的商品性強,表現在用戶對商品選擇性很高,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開發應用技術和開展技術服務是組織精細化學品生產的兩個重要環節。國外精細化工企業非常重視技術開發、技術應用和技術服務這些環節的協調,他們在技術人員配備的比例上是比較高的。另外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精細化工發展的現狀、重點和熱點相比有什么優勢或不足,直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及意義。
二、《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
1986年,我國化學工業部對精細化工產品的分類作了暫行規定,把精細化工產品分為11大類[10],分別是:(1)農藥,(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顏料,(5)試劑和高純物,(6)信息用化學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電磁波的化學品),(7)食品和飼料添加劑,(8)黏合劑,(9)催化劑和各種助劑,(10)化學藥品(原料藥)和日用化學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不是每一本教材都能把以上精細化學品11大類的內容全包括,因此根據專業培養特點、地區資源及精細化工產業特色、教學課時來選定教學內容顯得十分重要。《精細化工工藝學》是我校化學與工程工藝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總課時64時數。近幾年來我們一直采用以馬榴強主編的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為主,補充專題講座為輔的課程內容構建體系。主要教材的內容主要涉及高分子加工助劑、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膠粘劑、涂料、香料及提取工藝、化妝品及新領域精細化學品等方面。在此基礎上,還給學生增加了《飼料添加劑》、《淀粉深加工》、《汽車專用洗滌劑》、《精細陶瓷》及《人工晶體》等專題內容,這樣一來,使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既有重點,又能使學生在精細化工領域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并能了解本領域內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發展動態和精細化工產品在新領域的應用及配方確定,同時對廣西地區的精細化工特色有一定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把在文獻檢索中發現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理論充實到教材中,以豐富講授內容,并適時補充精細化工行業的最新資訊、國內知名精細化工企業的最新發展動向等。
三、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措施
(一)要求學生采用PPT形式介紹與生活相關聯的精細化工產品專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授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有較大的被動性。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開學第一周就把學生分組(3~5個學生一組),自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精細化工產品進行PPT課件介紹,內容包括產品的結構組成和用途、生產方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三廢處理問題等。可以適當提供一些備選專題,例如我提供的復配技術在液體洗滌濟中的應用研究及進展、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安全問題、汽車美容用化妝品的品種及研究進展、八角油的提取工藝及方法等專題,由組長負責組織組員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資料查閱:(1)利用學校圖書館精細化工館藏書目;(2)利用現有精細化工類學術期刊及數據庫查閱精細化工產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3)利用精細化工綜合網站,如化學化工論壇(.cn)、中國精細化工網(.cn)、世界精細化工網()、21世紀精細化工網()、中國精細化工技術網()、中國專利信息網(.cn)等。然后進行課件制作,再交由老師審核,再推選一到兩人上臺主講,講完后所有組員同時上臺對同學的提問進行答辯,每組選出一個記錄員,記錄提問同學的姓名及問題內容,不能回答的問題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或是與老師討論后再回答并做成電子版課件,在上課前展示給大家。提問的同學都可以在平時成績加分,如此要求后,在下面聽的同學也會提高注意力。比賽評委由各組長組成,和組長討論并制定評分細則,對表現優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并以PPT演示的得分評定分數。經過試行教學效果良好。比如食品添加劑專題就例舉了大量的反面事例如蘇丹紅事件,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談自己對蘇丹紅及蘇丹紅事件的認識,經過交流討論,不僅使學生增加了對蘇丹紅這類物質的性質、用途等的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食品安全維護的意識。通過學生PPT演示答辯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精細化工產品知識的主動性;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知識不僅是聽,自己也有上講臺展示的機會。教師為了給同學們更好地介紹所選定的精細化工產品,不被問倒,著實需要下一翻苦功精心準備。
(二)組織學生到精細化工廠參觀,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為了加強教學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并更好地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在課程學習期間,組織帶領學生到南寧市天亮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南寧市涂料廠、南寧市膠粘劑廠和南寧市化妝品廠等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課程見習。使學生現場了解到洗滌劑、三醛膠、內外墻涂料及化妝品的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和主要生產設備。在參觀現場請工廠的工程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與講解,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加深企業生產印象與感受,啟發學生在學習涂料、化妝品、洗滌劑及膠粘劑生產工藝中思考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為了響應“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所提倡的“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在見習時請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所選取的生產工藝的優點,生產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辦法、企業的創業史、企業文化及企業急需人才培養要求等多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所見習精細化工企業的概況,同時明確今后在校學習的方向。參觀見習后都會要求學生寫不低于5000字的見習報告,包括各個廠家產品的生產流程、產品用途、現有工藝的優點與不足、心得體會等。通過參觀實習,總體感覺到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所用的設備和所建的廠房一次性投資不高,點燃學生畢業走上社會后自主創業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結合教師科研項目開設出設計性實驗
教師們的科研課題有部分不僅是結合地方資源特色而立項,且與精細化工產品合成與應用研究緊密相關,同時教師科研項目具有持續深入研究的特點。因此可以借助這個教師科研項目資源優勢,與他們一起研討開設出相關的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習的精細化工課程知識點,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用目前比較成熟的工藝去合成獲得目標產品,確定反應的條件、實驗所需要的基本儀器及相應的檢測手段,部分學生在今后畢業論文環節也會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的子課題中,這類設計性實驗的開設不僅鍛煉了學生資料查閱、實驗操作、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為他們的畢業論文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快地溶入教師的研究課題中,達到雙贏的效果。以下是我院教師多年來研究的部分相關課題: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改性研究、新型催化劑對汽車泡沫材料發泡-凝膠反應動態平衡研究、以蔗糖為原料雙菌協同發酵合成中低分子量萄聚糖、萃取與膜分離集成從菠蘿加工廢棄物中提取菠蘿蛋白酶、基于構效關系的磷酸鹽防銹涂料設計及其作用機理研究、納米碳酸鈣的制備及應用研究、木薯淀粉磁性微球分子鏈態及構效。可見這些課題均屬于精細化工研究范疇。通過結合教師科研項目開設設計性精細化工實驗,有效提高了精細化工工藝學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在精細化工工藝方面知識的運用與創新能力,從而體現出“卓越工程師”所倡導的培養理念。
(四)增加課程實踐環節的占分比例,完善課程成績的評定方法
大部分的課程考核方式都是采用閉卷方式,而且期末分數占總評成績的權重比較高(通常為70%)。而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與別的課程不一樣,由于該門課程與現實生活結合非常緊密,除了指定教材上的內容外,還有老師補充的專題和學生PPT介紹的專題,為了提高學生在平時的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認真程度,該門課考試的內容有70%是教材知識,30%是課外補充及實踐知識,因內容多而廣,所以閉卷考試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記憶壓力,結合該門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充分了解目前的精細化工產品市場供求及產品配方研究現狀和進展,因此期考采用開卷進行。在試題中可以把實踐環節的內容有機組合在考試題中。按下面的公式算期評成績。期評成績=平時綜合表現(含作業等)*15%+課程論文*7%+課程見習10%+PPT演示8%+期考*60%,通過這樣的評分方式,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這一環節的表現,更好地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的結合起來。
四、結語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多個教學環節的參與和保證。為適應該培養計劃的要求,必須不斷對《精細化工工藝學》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精細化工工藝學在培養“卓越工程師”型人才中的優勢和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教育》編輯部.加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地質、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的學校與學科專業名單[J].中國地質教育,2012,(1):179-180.
[2]高麗娟,方志剛,李秋菊,張麗華.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物理化學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02-20.
[3]王桂榮,劉元林,劉春生,趙汗青.卓越工程師培養背景下機電本科畢業設計改革[J].教學研究,2014,37(1):89-91.
[4]冷雪松,王艷東,姜麗娜,徐崇.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下的大學物理實驗創新培養模式[J].大學物理實驗,2013,26(6):127-130.
[5]袁文華,萬振剛.“卓越工程師計劃”與《電機及拖動基礎》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254.
[6]高有華,翟慧萍,邵岳,龔淑秋,劉曉明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電工學”課程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34(增刊):74-76.
[7]黃良芳,張輝,張莉艷,徐金明.以產學研為基礎的《精細化工工藝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44-45.
[8]曹云麗,王莉,馮云曉,徐伏,李松田.“教育夢”背景下淺談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J].化工高等教育,2014,(3):37-38.
【關鍵詞】低壓內缸 裝焊 設備監造 質量控制
核電汽輪機組低壓內缸是大型的鋼結構焊接部件,零部件數量多,結構復雜,主要由低壓內缸筒體、垂直法蘭、水平法蘭、進汽管、排汽管、抽汽管、隔板持環、撐筋、筋板等組成。以低壓內缸上半為例,結構簡圖見下圖1。低壓內缸裝焊主要工藝流程:零件下料裝焊及焊接過程中的檢驗完成裝焊熱處理焊縫檢查尺寸檢查噴丸涂防銹油漆。
1重視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從源頭上控制裝焊質量
低壓內缸裝焊前原材料質量控制的首要工作是落實材料的質量證明書和材料進廠后的復驗報告是否合格有效,原材料的準備是開始裝焊工作的先行環節,監造工程師應檢查低壓內缸承制單位是否安排了充足的原材料采購、生產周期,確保原材料及時的入廠、復驗,原材料質量證明書及材料進廠后的復驗報告所包含的檢驗項目應滿足相應材料規范及采購合同的要求,避免遺漏必需的檢驗項目。若監造工程師發現原材料的外觀形狀、化學成分、性能試驗等項目存在不合格項,應立即反饋,并要求制造廠及時處理。
2嚴格控制下料階段各零部件的外觀尺寸
各零部件的尺寸、規格、表面質量等監督項目是低壓內缸下料階段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低壓內缸裝焊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制造環節,監造工程師應與制造廠勤聯系、多配合,通過現場見證與巡檢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保證下料階段各零部件的外觀尺寸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對保證低壓內缸的裝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3重點控制低壓內缸的裝焊質量
低壓內缸的裝焊質量將影響低壓內缸的剛度、強度以及汽輪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監造工程師應當重視低壓內缸裝焊環節的焊接質量。
3.1裝焊前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進行檢查
人是決定裝焊質量最關鍵的因素,裝焊前應檢查焊工資格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考試項目與實際焊接項目是否相適應。若檢查發現某焊工在證書有效期內中斷焊接工作長達6個月以上,則該焊工不能進行該焊接項目的相關焊接工作。檢查焊接設備的型號、電源極性是否符合工藝規范的要求,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材料檢查包括對焊劑、焊材、電極、保護氣體及構成低壓內缸裝焊件各板材等進行檢查,檢查它們是否具備質量合格證書及入廠復驗報告,質量合格證書及復驗報告是否滿足采購規范及材料規范的要求。檢查制造廠的裝焊技術文件是否完整,質量計劃是否已批準,無損檢驗規程、焊接工藝規程、裝焊工藝卡片是否已經得到工廠內部的批準,重點檢查技術文件是否符合合同及所引用的法規、標準的要求。低壓內缸的裝焊過程全部在封閉的廠內完成,基本上不會受風、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焊接環境檢查主要檢查待裝焊件的預熱情況是否滿足工藝規范的要求及檢查焊材庫的溫度、濕度、焊條的烘干溫度及保溫溫度是否滿足焊材庫的管理規定及焊材制造廠家推薦溫度的要求,如發現焊材的保溫溫度在焊材制造廠家推薦的保溫溫度范圍之外時,應當要求制造廠澄清。
3.2裝焊過程中的檢查
低壓內缸主要采用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進行焊接,監造工程師應當重點檢查焊接過程中的焊接電流、電壓、保護氣體流量、焊接速度、預熱溫度及層間溫度是否滿足焊接工藝規程的要求。全焊透焊縫在大坡口側施焊幾層后,監造工程師應檢查制造廠在小坡口側是否用砂輪清根,清根打磨后磁粉探傷是否合格,若未清根或探傷不合格,則制造廠不能進行后續焊接。監造工程師巡檢過程中應注意檢查單面焊縫背面是否進行了封底焊接。焊接過程中監造工程師應督促焊接工人及時清理、修磨焊縫表面的飛濺、咬邊、焊渣等缺陷。工藝拉筋是減少焊接變形的重要工裝,監造工程師見證裝焊見證點及平時的巡檢過程中重點檢查工藝拉筋的布置是否符合圖紙及裝焊工藝卡片的要求。對裝焊過程中配割的零件,應檢查割口是否打磨平滑。監造工程師巡檢過程中應審查焊接記錄是否填寫規范,焊接實際參數是否在焊接工藝要求范圍之內。
核電汽輪機組低壓內缸裝焊焊接量大,為了縮短裝焊工期,制造廠采取三班倒制度進行裝焊工作。僅依靠監造工程師見證及巡檢來控制設備質量是不夠的,在取得制造廠同意的情況下,監造工程師可參加裝焊班組的班前會,檢查制造廠在實施裝焊之前交底是否全面,施焊焊工是否領會了焊接工藝規程及裝焊工藝卡片的要求。要求制造廠嚴格進行過程控制,特別是晚班裝焊過程的質量控制,每道焊縫焊接完成之后都要求制造廠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由裝焊班組班長進行檢查,檢查合格之后再由制造廠質保部門專檢,每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3.3焊接后的檢查
磁粉探傷主要檢查焊縫表面缺陷:制造廠一般選用磁軛法對焊縫進行檢查,監造工程師見證過程應重點檢查磁軛提升力及靈敏度、磁化方法和探測介質、焊縫表面粗糙度、光照度強度等是否滿足磁粉探傷規程的要求。
超聲波探傷主要檢查焊縫內部缺陷,對于厚度介于 6~50mm之間的全熔化焊T型焊接接頭的低壓內缸組焊焊縫,超聲波探傷應符合JB/T 4730《承壓設備無損檢測》的要求,超聲波探傷過程中監督注意事項如下:
檢測方式的選用:根據焊接接頭的結構形式,T型焊接接頭的檢測有如下三種檢測方式,可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方式組合對焊縫實施檢測。檢測方式選擇應由設計方制定。
(1)應當用斜探頭從翼板外側用直射法進行探傷;如圖2位置1,圖3位置1,圖4位置1;(2)應當用斜探頭從腹板一側用直射法或一次反射法進行探傷;如圖2位置2和位置4,圖3位置2和位置4,圖4位置2和位置4;(3)應當用直探頭或雙晶直探頭及斜探頭從翼板外側沿焊接接頭探傷;見圖2位置3,圖3位置3,圖4位置3。
監造工程師檢查制造廠對缺陷進行的等級評定是否均以腹板厚度為準。監造工程師應檢查探傷人員對缺陷判定的準確性,如相鄰兩缺陷在一直線上,并且它們之間的間距小于其中較小的缺陷長度時,應當作為一條缺陷記錄,兩缺陷長度之和作為指示長度,但是缺陷之間的間距不計入缺陷長度。
目視檢查:監造工程師在對低壓內缸裝焊件進行目視檢查時,應重點檢查焊縫表面是否有咬邊、夾渣、氣孔、裂紋等表面缺陷,水平法蘭裝焊后是否產生裂紋,檢查進汽接管部位焊接是否對稱、是否發成傾斜,低壓內缸整體尺寸是否發生收縮,筋板各檔之間是否扭曲、偏斜,垂直法蘭中間部位是否有外張變形。低壓內缸裝焊后的清潔度應符合JB/T4058《汽輪機清潔度》的要求。
4結語
本文對核電汽輪機組低壓內缸裝焊階段的監造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通過對低壓內缸裝焊各重要環節監造工作的梳理和分析,確定質量控制點,分析質量控制要點,為后續汽輪機低壓內缸裝焊的設備監造及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田錫唐.焊接結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1992.
關鍵詞:承壓類特種設備 安裝 焊接 質量
承壓類特種設備安裝工程主要包含鍋爐安裝、壓力管道安裝、容器現場組焊等,此類工程中的焊接作業屬于關鍵過程,對工程(產品)的質量具有重大影響,必須嚴格控制。
1 焊接人員管理
1.1 從事承壓類特種設備安裝工程的焊工, 必須按TSG Z6002-2010《特種設備焊接操作人員考核細則》的規定進行考試,取得焊工合格證后,才能在有效期間內擔任合格項目范圍內的焊接工作;施工單位的技術質量管理部門必須建立焊工技術檔案。
1.2 焊工培訓、焊工考試、 焊工評定、上崗持證管理、焊工業績考核、焊工檔案管理,按《焊接質量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2 焊接材料控制
2.1 用于受壓元件的焊接材料,應按設計要求或相應標準選用。由焊接責任人編制焊接材料需用量計劃,經項目部焊接責任工程師審核、項目經理批準后,由材料部門進行采購。
2.2 焊材供應商的選擇按合格供方評價、管理程序執行。
2.3 焊材必須具有質量證明書和清晰、牢固的標志。
2.4 當須進行焊材復驗時,由焊接責任人確定項目,由材料檢驗員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單位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焊材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的焊材必須做退貨處理。
2.5 項目部必須建立焊材一級庫和焊材二級庫,并配備相應的驅濕設施和溫、濕度測量裝置。
2.6 焊材的接收、檢驗、貯存、烘干、發放按《焊材管理制度》執行。
3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和焊接工藝指導書
3.1施焊前,對受壓元件之間的對接接頭,受壓元件之間或者受壓元件與承載的非受壓元件之間連接的要求全焊透的 T 形或角接接頭進行焊接工藝評定。
3.2焊接工藝評定應符合國家對承壓類特種設備焊接工藝評定規則的要求。
3.3 項目部焊接責任師審圖后,確定需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的項目,經質保師審核后,委托施工企業的焊接試驗室進行焊接工藝評定。
3.4 焊接工藝評定所用的焊接設備、儀表、儀器應定期進行檢定和效驗。應在本企業自有職工中選擇技術熟練的焊工擔任工藝評定試件的焊接工作,不允許臨時聘用外單位的焊工焊接。
3.5 焊接工藝評定完成后,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和焊接工藝指導書應經公司焊接責任工程師審核、總工程師批準,并存入技術檔案。
3.6 焊接工藝評定技術檔案(包括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相關無損檢測報告、力學性能報告、金相報告及現場施焊記錄等)及焊接工藝評定試樣應保存至該工藝評定失效為止。
4 焊接過程控制
4.1 焊接工藝員根據設計圖樣、現場條件和焊接工藝評定,編制焊接工藝卡,用于指導焊工施焊。編制焊接工藝卡時應標明工藝評定編號及對施焊焊工的資格要求。焊接工藝卡應經焊接責任工程師審核后生效。焊接工藝文件由技術部門發至施焊班組和技術員、質檢員。
4.2特種設備現場安裝前由焊接責任師編制焊接施工方案,對影響焊接質量的所有要素提出要求。焊接施工方案是施工組織設計的組成部分,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4.3 施工組長按焊接工藝卡指定的焊工資格和合格焊工登記表指派焊工,在焊工施焊前,由焊接工藝員進行現場焊接技術交底,焊工應熟悉焊接工藝要求,按焊接工藝卡的規定施焊。
4.4 施焊完畢并經自檢合格后,在離主要受壓元件焊縫附近 50mm 處,打上焊工代號鋼印,對于禁止打鋼印的有防腐要求的受壓元件,應在焊縫分布示意圖上標出施焊焊工的鋼印號。
4.5 應做好焊接記錄,由焊接檢驗員記錄實際的焊接工藝參數,經檢驗責任師確認作為交工技術資料。
4.6 焊接工藝文件編制、審核、實施的具體實施要求,按《焊接質量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
4.7 所有與焊接有關的設備按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保證用于特種設備安裝的焊接計量裝置和焊接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4.8 由質檢員對焊接質量進行數據統計,并會同焊接責任工程師對數據進行分析,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保障措施。
5 焊縫返修(母材缺陷修補)控制
5.1 焊縫返修的重要依據之一是無損檢測人員簽發的焊縫檢測結果(返修)通知單。通知單應注明缺陷性質、缺陷位置和長度,并在特種設備受壓元件上標明返修部位,以便于焊工返修。
5.2 焊接工藝員應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編制返修工藝卡,經焊接責任師審核后實施。
5.3 焊縫返修應指派技術熟練的持證焊工擔任。
5.4 補焊前缺陷應徹底清除,補焊后補焊區應做外觀和無損檢測檢查;要求熱處理的元件補焊后做焊后熱處理。
5.5同一部位(指再次焊補的填充金屬重疊的部位)返修次數不宜超過 3 次,超過3 次的返修,應由焊接責任師制訂返修方案,經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5.6施工中所產生的超標缺陷應進行修補,當母材表面的缺陷深度大于 0.5mm 時,須進行補焊,對補焊工藝的質量控制要求與焊接返修相同。
關鍵詞: 卓越計劃 教學改革 能力培養 創新意識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發展計劃。“卓越計劃”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多種類型的優秀工程師[1,2]。2011年我校華東交通大學車輛工程專業列入教育部與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工程材料與機械制造基礎》是工科院校機械類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是我校車輛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是一門集工程材料、熱處理工藝、鑄造、焊接、鍛壓、切削原理、刀具及機制工藝等內容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在近年來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如下問題:
一是有限的課時與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較多相沖突,該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缺少重點與針對性,學生誤認為該課程“沒有用”,學習興趣不高。
二是本課程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教學內容既抽象又復雜且涉及實際制造場景,僅靠傳統的方法教學,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是與車輛工程專業(軌道交通車輛方向)內容聯系不緊密。
因此,本門課程講授內容的取舍,重點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運用,成為增強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合理選用工程材料、正確制定加工工藝路線,強調技術與工藝方案的制訂及生產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
一、課程現狀
《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均較強的課程,既強調知識的綜合性、實用性,又強調創新能力、綜合分析和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在傳統的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多以理論講授為主,較少體現實踐性、應用性的課程特色。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教學內容的編排按部就班,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教學內容脫節。(2)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方面知識點增加緩慢,所用教材的知識內容體系的創新性不夠,沒有體現“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中所要求的“能力”主線。(3)現有課程實驗教學內容中驗證性實驗和演示性實驗內容仍然偏多,學生自己動手和動腦思考的機會仍顯不足,缺乏對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貫通,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2]。(4)學生對所講授知識的用途不夠明確,缺乏學習主動性,存在教與學脫節現象。
二、構建課程內容體系
“卓越計劃”的順利實施重點依賴于教學內容的改革。高校教師在圍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國家通用標準的前提下,要深刻了解鐵道車輛工程師的行業標準,以及“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在鐵道車輛工程師標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據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度改革,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能力。
1.保留傳統。
我們應保留教學內容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主要的工藝方法。由于這些內容往往是實際應用中最普通的、適用面最廣的內容,也是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的基礎。比如鑄造理論及砂型鑄造原理性,掌握了分析思路后,可以沿用到其他特種鑄造。
2.刪舊增新。
應刪除一些過時的加工工藝和方法,增添一些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擴展和深化課程內容。如在工程材料章節,傳統教學只注重鋼、鑄鐵等常用金屬材料的性能應用講授,對非金屬材料和新型材料及熱處理新技術、新工藝不講,而新型材料及新型熱處理工藝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應增添新型材料(特種陶瓷、光纖和納米材料的種類及應用)的內容;再如對切削加工方法中的鏜削、刨削、拉削工藝等應予以簡化,或讓學生自學,增加精密加工和特種加工方法。
3.重在綜合應用。
在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中盡量選取一些與工程實際應用相關的案例,進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完工程材料之后,根據零件選材原則,以鐵道車輛轉向架構架作為選材的例子,引導學生從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藝性和經濟性等方面進行考慮,選擇合適的材料。在講完金屬熱處理后,布置一個火車輪軸零件熱處理工藝路線的題目,讓學生查閱資料,確定出最佳答案。通過這些教學環節,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知識。
三、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教學手段和方法改變是“卓越計劃”目標實現的突破口。面對“卓越計劃”的最終目標,各高校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教學、實踐環節、考試等方面做出相應的改革。
1.使用影像,現場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大力引進實例教學,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已有的教學錄像,也可以聯合企業制作最新的生產影像資料。同時,可以組織適當的現場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帶到實習工廠或實驗室,對照實物進行講解和操作演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加深感性認識。如鑄鍛焊件成形過程工程等,若僅進行理論講解,則是非常空洞乏味的。通過鑄鍛焊件制造過程的真實錄像資料,在理論講解的同時輔助播放,增加了真實感,效果很好;再如在切削加工時,把學生帶到車間,面對車床實物邊講解邊進行實際操作演示。
2.強化實物,實踐教學。
教學時重現運用實物講解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內容。如在講工程材料一章時,針對鋼的分類、編號部分,應用相對應的實物教學,如手工鋸條、銼刀、鉆頭、彈簧、滾動軸承等,并區分實物材料的不同性能要求,使學生親眼目睹、記憶深刻。
在實驗環節,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分析實驗,鍛煉學生分析思考能力。例如,熱處理工藝講解完畢,可以給學生設定具體材料及材料的相關性能,讓學生自己設計熱處理工藝及材料性能檢測方法并進行實驗。采取有計劃分散進行實驗的做法,除教學計劃時間外,學生還可利用中午、晚上等業余休息時間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既充分提高實驗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又使學生在比較寬松的環境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將實驗做得更好,收獲更大。
3.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相應教學方法。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適當采用引導式、內容比較式、案例式等教學方式,更好地貫徹教學內容主線,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運用引導式教學法,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定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通過討論得出結論。例如在講解鑄件的結構工藝設計時,以鐵道車輛的某型號轉向架的搖枕為例,把“鑄造方法選擇,分型面選擇,降低成本,在結構上應注意什么”作為問題提出,引導學生根據鑄造原理進行思考探討,給出在結構設計時應注意的事項,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對工程材料部分概念多,材料種類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不容易區分、識記,熱處理工藝選擇難,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講解。如熱處理中的正火、退火、淬火和回火,列出表格比較它們的工藝過程、加熱溫度、冷卻介質、組織、性能特點、應用何種性能材料、應用實例等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便于學生記憶掌握。對綜合性強章節或講解完每一章節后,可應用案例教學進行小結,如典型零件的材料及成形工藝選擇章節,針對典型零件(車輛彈簧、轉向架側架等不同零件)的不同工況條件和使用性能要求,進行合理的選材,正確安排其熱處理工藝、冷熱加工工藝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采用綜合作業方法。
綜合性作業是學生自主、研究型學習的實踐形式,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環節[2]。教師可以結合專業特點,設置一些綜合作業題目及要求,讓學生獨立查閱文獻、思索完成。以車輛工程專業為例,我們設置了有關鐵道車輛常用零部件的綜合性作業流程,如圖1所示,比如車輪、車軸、搖枕、側架、車體等零部件的材料選擇、熱處理方法、生產工藝過程的確定(包含該零部件各工藝的發展現狀),通過綜合性作業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整體化、系統化,進而進行綜合分析和應用,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圖1 綜合性作業流程
5.完善考核體系,增強教學效果。
考核機制對學習有直接的導向作用,多元(知識+能力)考核項目達到多元的培養目標。切實針對《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這門課程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形式,變分數考核為過程考核,致力消除傳統考試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端。對理論性較強的部分仍采用閉卷考試,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而對成型工藝及加工工藝部分應采取“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給出具體課題(如綜合性作業)。如一些典型零件的選材、熱處理工藝路線的制定、加工工藝規程的擬定等,也可以是生產實踐中工藝問題的分析探討。提前一周布置題目,題目可以是一個、兩個或多個,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只要內容正確,則完成的形式不限。成績評定采用“總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占50%)+平時成績(占30%)+期末綜合作業或課程小論文(占20%)”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和平時的課堂討論、回答問題、作業、實驗等。運用這種考核方式,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用創新能力。
通過在《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實施優化教學內容、采用影像和現場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綜合性作業訓練、考核模式等教學改革,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建設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增強創新意識,為培養卓越鐵道車輛機械工程師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Z].2010.
[2]白艷茹,王旭,王小寧.“卓越計劃”背景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3):222-224.
[3]呼英俊,劉志平,孟延紅.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綜合實驗的探索與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0(3):69-70.
[4]孫方紅,徐萃萍.改革工程材料與成型工藝課程教學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1(3):23-24.
[關鍵詞]砂洗;廢水;處理工藝。
中圖分類號:X703;X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4-0077-02
[Abstract]The washing waste water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sand washing industry contains a certain amount of fluffy agent and surfactant, such as direct emissions will cause pollu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 water in the sand washing industry,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process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Sand washing;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1 O計參數和依據
1.1 污染源分析
根據對砂洗行業的調查,砂洗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洗廢水含有一定量的蓬松劑及表面活性劑[1],如直接排放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1.2 設計水質及水量
本文確定設計處理水量為50m3/d。
本文處理對象為砂洗生產企業的生產廢水,參照類似生產廢水作為設計水質,其主要進水水質、出水水質指標如表1、表2所示。
1.3 設計原則
針對本工程的具體情況和特點,采用成熟可靠的物化+生化處理工藝確保廢水達標排放。盡量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實用性與先進性兼顧,以實用可靠為主;廢水處理后確保各項出水指標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應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調節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防止廢水處理系統的二次污染,盡可能減少噪聲和臭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 砂洗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2.1 關鍵工藝環節設計
2.1.1 砂洗廢水色度處理
砂洗廢水中的色度指標是一項關鍵參數,色度去除可采用生化或物化工藝。本方案采用“混凝沉淀-MBR生化處理”方案。
2.1.2 生化處理工藝選擇
砂洗廢水COD高達600mg/L,且廢水色度深等處理難度較大。一般性的廢水處理工藝無法達到環保排放要求。為此本文進行了模擬試驗并結合以往成功的治理經驗,認為砂洗廢水處理工藝應以:生化法為主,物化法為輔較切實可行。生化段工藝采用生物膜A/O法。沉淀池出水進兼氧池,池內掛組合填料,大孔曝氣系統作底部攪拌,使兼氧池污泥懸浮。兼氧后的污水B/C比0.35以上,可進入MBR好氧生化處理池。根據同類污水處理工藝經驗,采用MBR生物膜法即可保證生化處理效果[2]。
2.1.3 污泥處理工藝選擇
污水處理工程排出污泥以物化污泥為主,主要為物化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由于廢水量較小,故產生的污泥量相對較少,考慮到盡量節省業主投資的因素,對污泥的處理采用壓濾機脫水,經脫水后的污泥定期外運處理。
2.2 工藝流程圖
砂洗廢水處理工程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工藝流程說明:
生產污水經格柵除粗大雜物后,自流至調節池,污水在調節池達到均勻調節水量、水質的目的。調節池出水用提升泵提升進入斜板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污水先在斜板沉淀池前的混凝池中進行加藥混凝反應。斜板沉淀池污泥排入污泥池,出水則進入生化池。上清夜流入膜法A/O池。A/O池分2段:在A段為兼氧池,大孔穿孔管底部曝氣;在O段為MBR好氧池,采用鼓風機可變微孔曝氣器曝氣;工藝特點是生化效果好,不需要另外增設二沉淀池,出水可接達標排放。
2.3 廢水處理工藝特點
1、初沉減少后續生化處理負荷。
2、泵、風機均1用1備,確保連續運轉,三葉羅茨風機運轉低噪聲。
3、兼氧池掛填料,提高活性污泥濃度,保證生化處理效果。總停留時間24h,確保去除率。
4、為減少運轉費用并降低勞動強度可在調節池內設置液位器,以避免水泵空抽等負面影響;工藝流程采用一級提升,液位自控,自流到底的思路進行;另外盡量選用成本低效果好,易采購的凈水劑、脫色劑,以降低藥劑費用等。
5、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管理方便。
3 主要技術指標
砂洗廢水處理工藝的主要技術指標如表3所示。
4、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砂洗廢水特征分析,結合同行業中的成功實踐經驗提出了砂洗廢水MBR生物膜法的生化處理工藝,分析了該處理工藝特點,并得出了處理工藝主要技術指標。
參考文獻
[1] 周宏湘.織物砂洗技術概述,1993(4):3-9.
[2] 傅大放 熊江磊.《自生動態生物膜水處理技術》,東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周曉燕(1979-),女,臨海市環境監察大隊,工程師。
俞昌琪(1982-),男,臺州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工程師,研究生。
楊麗(1982-),女,臨海市環境保護局,助理工程師。
【關鍵詞】控制;焊接;化工設備;質量
1 控制焊接質量的重要性分析
在石油化工設備投產使用前,其安裝是關鍵的一個步驟,安裝工程的質量優劣對石油化工設備的使用性能起到直接且較大的影響,可能會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導致運行過程中發生質量事故。
就目前的化工設備來看,大部分是承壓設備,涉及的介質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易燃、易爆,有的具有毒性和腐蝕性等等,這些介質無疑導致了設備的運行條件相當的惡劣。如此一來,控制好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在整個石油化工安裝工程中焊接質量又是中心環節,所以說控制好焊接質量更是重中之重,是保證化工產品質量優良,防止廢品放行的重要措施。
2 焊前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2.1 焊接工件準備
在化工設備中有一些是塔器及球罐等等一類的設備,這些設備在運輸條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多為現場實施設備組對,這一過程中較簡單的設備組對時,通常是在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后再明確地技術交底。不過,如果是比較復雜的設備(如球罐)組對,那么就必須事先進行施工方案的編制,在具體的方案得到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付諸施工。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在實施工件組對前,必須對其實施嚴格的檢查,認真核對焊接接頭坡口的形式,核實工件幾何尺寸的大小,對于局部超差又或者是在運輸過程中導致的損傷必須在準備環節中進行相應的修復。在實際的化工安裝工程實施中,如果兩設備在組對筒節測量直徑存在偏差,那么在進行點固之前,必須借助測量外徑的手段,將錯邊量預留下來。如果是塔器類設備在安裝時,為保證設備能夠正常地運行,必須嚴格檢查組對后的直線度。
2.2 焊接設備準備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設備的準備對于施工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具體在控制上要處理好以下幾點:
2.2.1 選用測得焊接設備必須嚴格符合焊接工藝卡要求。
2.2.2 化工設備安裝施工中,焊接設備比較常用的是手工電弧焊機和氫弧焊機。
2.2.3 從化工設備選用的材料來看,運行參數呈現出多樣化,對焊縫要求通常較高,必須要具有很好的沖擊韌性,所以,通常選用直流電源,這樣較為容易達到相關的性能要求。在國際上,目前用得比較多的先進焊接電源是陡降性硅整流弧焊電源。
2.2.4 焊接設備需要建立設備檔案。對于所選用的焊接設備和輔助裝置,其各項參數記錄儀表(電壓表、電流表和壓力表等)必須保證計量準確,且在檢定有效期內,操作者要認真填好設備運轉記錄。
2.3 焊接材料準備
焊接材料的準備是焊接工作的重要一環,包含了焊條、焊劑、焊絲和保護氣體等等材料的準備。具體的控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3.1 根據相關章程和規定,所有的焊接材料在入庫之前都必須按批次實施嚴格的入庫檢驗。同時要做好保管工作,防止因受潮和生銹導致材料變質。在材料使用前,有必要借助烘干箱烘干。焊條在使用時,將其取出放入保溫筒。
2.3.2 焊接材料的選取應結合等強度原則,對要求沖擊韌性的焊接接頭,最好選用低氫堿性焊條。對于不銹鋼或耐熱鋼等等材料的焊接,所選擇的焊接材料應最大可能的保證合金元素相同。
2.3.3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于具體焊接材料,在選擇上必須以設計圖樣要求為出發點,如果圖樣中沒有什么規定,此時,可以參考焊接專業資料實施材料的選取。
2.4 焊接工藝選擇
在具體的安裝工程中,焊接工藝的準備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2.4.1 焊接工藝指導書;
2.4.2 焊接工藝指令卡的編制。
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和相關規程要求表明,材料可焊性能試驗和焊接工藝評定是編制焊接工藝文件的基礎。其中材料可焊性性試驗通常針對的是該單位第一次施工的材料;焊接工藝評定要求實施焊接的技術人員和技師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綜合分析本單位的已有經驗和試驗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實施評定,具體需要評定的參數比較多,囊括了焊接電壓、電流、線能量、焊材、保護氣流量、坡口形式、焊接順序、層次、清根方法等等,還需要結合分析母材特性,做好預熱及焊后熱處理工藝的制定工作。根據經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環境溫度在0℃以下,此時,多數鋼材必須在焊前實施預熱環節,同時焊后也要做好保溫處理。
3 焊接實施階段的質量控制
3.1 從影響焊接質量的因素進行控制
好的準備是成功的開始,但也僅僅是焊接質量控制的前提,在焊接的實施階段,控制好焊接過程也很重要,大量工程實踐表明,在焊接實施階段對焊接質量有影響主要有:人員因素;環境因素;設備材料因素這幾個方面。要在焊接的實施過程中控制質量就必須從這個方面入手:
3.1.1 從焊接人員因素加強控制。選派的焊工必須要有相應項目的焊工合格證,工作態度認真負責,能夠嚴格遵循工作程序和工藝參數實施操作。在人員的管理上,必須一人一檔,將焊工資格考試情況存入焊工技術檔案,除此之外,還應記載焊工逐月的焊接質量情況統計數據和發生的質量事故的次數,強化其施工質量的意識。
此外,應完善整個焊接系統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
3.1.2 從環境因素加強控制。實踐表明,石油化工設備的整個安裝過程多為露天作業,于是,在焊接實施階段,應盡可能地避免在大風、大雨和有雪的外界環境下施工,外界環境溫度位于0℃以下時,必須采取必要的預熱和焊接后保溫措施。
3.1.3 從焊接設備材料因素加強控制。實施焊接的整個過程中,必須保證設備完好并控制儀表記錄準確,選擇的焊材及母材必須符合焊接要求。
3.2 做好焊接質量檢驗
焊接前,項目焊接工程師要對參加施焊的焊工進行集中進行技術交底,只有當焊工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技術要求后方可以實施焊接。對于組對完的焊口,質檢員(QC工程師)和焊工必須嚴格審核確認,并現場標識,確認合格后再實施焊接。焊后的處理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實施,對于焊縫表面的質量焊工要嚴格檢查并現場標識。對于焊接工藝參數的記錄和測量應該由焊接管理員組織實施。焊前的預熱溫度、施焊中的層間溫度由專門人員進行加熱及控制。但焊工必須予以確認,質檢員(QC工程師)監督檢驗。焊后的熱處理,必須由質檢員(QC工程師)進行檢查簽證。施焊中的清根、清渣、打磨及焊后外觀質量按有關工藝規程檢查。經外觀檢驗合格,質檢員(QC工程師)對抽查透視焊口實施清點。焊接管理員向第三方檢驗單位進行委托。焊接管理員負責收集整理探傷結果,并將檢驗結果及時反饋給項目焊接工程師、QC工程師(質檢員)、焊工或焊工班組,對于不合格焊縫及時返修,并應按比例增加透視焊工數量。
參考文獻:
[1]周 岐. 化工工程中壓力管道的焊接質量控制[J].安裝,2006,4.
[2]黃文波等. 化工不銹鋼設備的焊接特性分析與焊接變形的處理工藝[J].焊接,2004,5
簡歷即對履歷的簡要陳述,又稱履歷表,英文簡稱CV,常用于個人求職、申請,但也可作為非求職者的經歷簡述。簡歷記載一個人的教育學歷、專長以及就業經驗,有時會補充個人特質、興趣或期許。主要目的經常是求職者用以取得面試或訪談機會的工具,又由于它經常是第一份征才部門或學術機構挑選候選人的過濾依據,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姓
名: 譚先生 性
別: 男
婚姻狀況: 已婚 民
族: 漢族
戶
籍: 重慶 年
齡: 31
現所在地: 廣東-東莞 身
高: 168cm
希望地區: 廣東-深圳、廣東-東莞
希望崗位: 工業/工廠類-IE/工業工程師
工業/工廠類-PE/產品工程師
尋求職位: PE工程師、IE工程師、PIE工程師
教育經歷
1999-09 ~ 2002-07 重慶三峽學院 機電一體 大專
**公司 (2010-02 ~ 至今)
公司性質: 外資企業 行業類別: 其它生產、制造、加工
擔任職位: IE工程師 崗位類別: IE/工業工程師
工作描述: 治工具
1.非標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及跟進實施與改善
2.設備維護及全面管理
3.設備超作規程的制定與培訓
IE與制程改善
1.根據客戶Tike
Time測算出TT而進行排線(治工具需求數量,線體多少)及文件制作
2.跨部門的助推及協調改善案件,使其能有效的實施以及改善效果的追蹤與確認
3.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與維護,運用MOD法和秒表法測量實際工時,LAYOUT規劃設計與人力的配備
4.運用IE專業知識及ECRS改善原則對作業動作進行合理的分解和組合,消除作業中不必要的浪費,提升產線平蘅率
5.有效的設計產品工藝流程,治工具的設計制作與改善,保證產品品質提高員工作業效率
**公司 (2008-05 ~ 2010-02)
公司性質: 合資企業 行業類別: 機械制造、機電設備、重工業
擔任職位: 崗位類別: IE/工業工程師
工作描述: 設備 治具 工裝夾具
1.設備維護及全面管理
2.設備上線跟蹤及改善改良
3.設備超作規程的制定與陪許訓
4.新增自動化設備的評估與引進
IE與制程改善
1.改善案件的提出與實施監督
2.改善效果的追蹤與確認
3.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與維護,運用MOD法和秒表法測量實際工時,LAYOUT規劃設計與人力的配備
4.SOP與工藝流程圖的制作,試產時應用工作抽樣法總結制程問題
5.運用IE專業知識及ECRS改善原則對作業動作進行合理的分解和組合,消除作業中不必要的浪費,提升產線平蘅率
6.有效的設計產品工藝流程,治工具的設計制作與改善,保證產品品質提高員工作業效率
**公司 (2006-11 ~ 2008-04)
公司性質: 外資企業 行業類別: 其它生產、制造、加工
擔任職位: PIE工程師 崗位類別:
工作描述: 1.生產線的組立工程書及作業標準書的制作.車間布局工程間平衡的調整.
2.對車間人員作業手法的確認及糾正指導并進行跟蹤確認
3.部門人員的規劃.工作調配及相關技能培訓,以確保本部門生產正常運行.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ISO主導推行與實施
4.新規機種移管的相關配合工作(作業標準書.工藝流程圖的建立)ECN的實施與跟蹤確認
5.對客戶反饋的不良信息的分析并做出相應的對策以及車間品質不良的分析
6.生產線治具的改善與構思的建議,并跟蹤進行KIP的確認
**公司 (2003-04 ~ 2006-11)
公司性質: 外資企業 行業類別: 其它生產、制造、加工
擔任職位: 崗位類別: PE/產品工程師
工作描述: 1.對繞線機及周邊設備(如高溫爐.UV機.端子機)進行日常的維護與 保養
2.對全自動化設備有維護與保養
3.對新規機種移管的前期準備如車間的布局,人員的安排
4.對機器設備操作手順書的制作
5.對車間的不良管控與品質分析并做出相應的改善對策
技能專長
專業職稱:
計算機水平: 中級
計算機詳細技能:
技能專長: 1.能獨立操作車床.鉆床.對機械圖紙識與制作有豐富的經驗,對繞線機及全自動化設備有維修保養經驗.對激光鐳雕能夠獨立操作調試,
2.對治具以及非標全自動化的設計有豐富的設計理念與心得
3.跨部門的合作與溝通有較強的協調能力
4.能夠運用5W1H進行現場改善及工程平衡的調整,工藝流程圖的制作,BOM表的作成維護與更新.
5.對質量的異常有很強的分析及處理的能力
6.對車間的改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語言能力
普通話: 流利 粵語: 一般
英語水平: 口語一般
其他: 一般 其他: 一般
求職意向
發展方向: 希望從事PIE工程師職位
其他要求:
自身情況
自我評價: 1.本人在外企工作多年,經歷豐富,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溝通技能及獨立工作能力.思考問題頭腦清晰.思維廣泛.責任心強
關鍵詞:ProCAST鑄造模擬;網格劃分;縮孔縮松;縮孔縮松
中圖分類號:TP391.7
ProCAST是由美國ESI公司開發的基于有限元技術的專業鑄造模擬軟件,它為鑄造工程師優化鑄造產品質量與鑄造工藝解決了新的途徑,ProCAST能為鑄造工程師提供鑄件在形成過程中流動場、溫度場及應力場進行模擬分析并預測鑄件的質量,優化鑄造工藝方案。ProCAST能夠模擬鑄造過程中的流動過程,精確地顯示澆不足、冷隔、夾氣,預測縮孔、縮松和鑄造過程中微觀組織的動態變化移。
本文針對某鑄件,用ProCAST模擬軟件對該鑄件凝固過程進行了凝固模擬,預測該鑄件可能出現的缺陷,從而針對該缺陷來用SolidWorks造型軟件來對該鑄造模擬系統進行修改,再次運用鑄造模擬軟件對修改后的系統進行仿真模擬,直至模擬結果滿足鑄造工藝的需求,ProCAST對鑄件進行數值模擬的流程如下:
1 ProCAST軟件模塊組成
ProCAST鑄造模擬軟件主要由MeshCAST模塊、PreCAST模塊、DataCAST模塊、ProCAST模塊、VisualCASt模塊和Status模塊構成。
1.1 ProCAST文件讀入。ProCAST鑄造模擬模擬軟件提供了三種接口方式,用來實現與其它建模軟件的連接。第一種是采用如SolidWorks、Pro/E、AnSys等其它建模軟件先繪制鑄件與澆注系統,再保存為ProCAST能夠接收的通用文件格式,導入到MeshCAST模塊進行面網格、體網格的劃分,然后再進行軟件的后續工作。第二種是采用其它建模軟件建模后,用建模軟件對鑄件等進行面網格劃分,然后導入到MeshCAST模塊進行體網格劃分,然后再進行軟件的后續工作。第三種是采用建模軟件對鑄件等進行面網格和體網格的劃分,然后導入到PreCAST模塊進行模擬的后續工作[1-2]。
1.2 PreCAST模塊和ProCAST模塊。PreCAST模塊的工作流程:首先導入后綴為.mesh的體網格文件,然后依次進行材料設置Material、鑄型中各個組件之間界面條件的設置Interface、邊界條件設置Boundary、工作環境設置Process、初始條件設置Intital Condition、運行參數設置Run parameters等,退出PreCAST模塊時會自動保存為后綴為d.dat文件和p.dat文件。DataCAST將PreCAST中的設置編譯形成計算文件,ProCAST調用該計算軟件進行運算。
1.3 ViewCAST模塊。ViewCAST模塊是ProCAST的后處理器。它可以將計算結果可視化,供用戶觀察并分析計算結果。
2 應用
圖2是用SolidWorks軟件繪制的砂箱、冒口、鑄件及冷鐵等的三維模型。首先,用MeshCAST模塊對其模型進行面網格和體網格劃分如圖3。其次,對該模型中的表面條件、邊界條件、初始條件進行相關參數的設定如圖4。最后,對模擬結果進行分析如圖5和圖6.
3 結束語
用鑄造模擬軟件ProCAST能夠直觀地展現鑄件充型凝固的溫度場分布,金屬液流動過程,溫度梯度分布及縮孔縮松等。針對模擬結果出現的問題,修改鑄造工藝設計的三維模型,進行鑄造工藝的優化,可以提高鑄件的質量,縮短鑄件的研制周期,提高鑄造工藝的出品率,降低鑄造工藝的成本[3]。
參考文獻:
[1]王寶順.曲面建模在ProCAST網格劃分中的應用[J].鑄造技術,2009(30):926-928.
[2]趙云龍.前后處理軟件與ProCAST軟件接口方式的研究[J].沈陽理工大學學報,2006(25):19-21.
[3]胡.ProCAST軟件在鑄造凝固模擬中的應用[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6(14):293-295.
[4]候華.鑄造過程的計算機模擬[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關鍵詞】沖壓車間;工裝人員;能力提升
工裝管理是汽車企業沖壓車間核心業務之一,工裝管理水平高低、工裝維護質量好壞直接決定產品質量好壞,而工裝維護質量好壞主要依賴于工裝維護人員能力水平的高低。提升工裝人員能力至關重要。
一、提升思路
首先確定工裝人員職業發展三條路徑,即技術工人、專業技術、行政管理。結合業務需要,將工裝人員分為三類,一是技術工人:清洗保養工、維修工、調整工,發展路徑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二是行政管理:班組長、工段長、室主任、車間主任;三是專業技術:工裝員、工裝工程師、主管工裝工程師。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為技能提升重點人群。專業技術人員主要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招聘擴充人員、增強實力,當前以引進高水平人員為工作重心。技術工人主要通過內部培養,選好人、用好人,通過系列理論培訓班和實操技能比武提升能力。行政管理人員主要通過崗位鍛煉、項目擔當、各類能力提升班實現技能提升。
圖1 提升思路
二、需求分析
1.人員基本信息。首先梳理人員基本信息,車間現有工裝人員107人,工裝工程師、工裝員17人,工段長、班組長16人,模修鉗工(調整工、維修工、清洗保養工)74人。進一步對工裝工程師、工裝員、調整工、維修工進行分析。工裝工程師、工裝員方面,圍繞學歷、專業、工齡分析發現,工齡8年以上的為76%,但整體學歷不高,均為本科以下,知識面相對窄,大部分未經歷專業理論學習,模具專業只占到24%。因此,此類人群的培養和能力提升將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過程。調整工方面,分析發現,工齡5年以上的為66.7%,但整體學歷較低,中專學歷占到83%,知識面相對窄,大部分未經歷專業理論學習,模具專業只占到
22%。因此,后期增補新人時重點考慮大專以上學歷、模具專業人員。維修工方面,分析發現,工齡5年以上的為55.88%,大專以上學歷29.4%,模具、機械相關專業占到67.6%。維修工主要以現場操作技能為主,專業、學歷不再是主導因素。因此,后期以現場實訓、鉗工基本技能提升為主。
2.崗位能力素質要求。根據崗位說明書及工作要求,通過專家小組討論等方法確定工裝人員能力素質模型(圍繞知識、能力、素養),明確崗位能力素質要求。
圖2 能力素質模型構建流程
表1 崗位能力素質要求(圍繞知識和技能)
3.需求分析。根據崗位能力素質要求,分人群進行培訓需求調查,從培訓對象及其直接領導兩個維度進行。以調整工為例,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超過60%需求(培訓分步實施,先解決突出需求,認為超過60%為突出需求)主要有機械制圖、檢具運用、模具加工設備運用、工裝驗收標準、金屬材料知識。
圖3 調整工培訓需求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工裝工程師、工裝員提升需求(超過60%需求)主要為UG/CAE運用、整車制造工藝、模具工藝、沖壓設備知識、沖壓成形原理與成形極限相關知識。維修工提升需求(超過60%需求)主要為機械制圖、模具故障排除方法、量具使用、模具結構及鉗工維修、沖壓工藝及質量判定、鉆床操作。
三、方案設計
基于需求,制定提升方案并實施。針對調整工,主要就機械制圖、檢具運用、模具加工設備運用、工裝驗收標準、金屬材料知識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培訓。
表2 調整工提升課程——總體安排
表3 調整工提升項目——外委學習
針對工裝工程師、工裝員,主要就UG/CAE運用、整車制造工藝知識、模具工藝知識、沖壓設備知識、沖壓成形原理與成形極限相關知識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培訓。
表4 工裝工程師、工裝員提升課程—總體安排
表5 工裝工程師、工裝員提升項目-TOP問題攻關
針對維修工,主要就機械制圖、模具故障排除方法、量具使用、模具結構及鉗工維修、沖壓工藝及質量判定、鉆床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培訓。
表6 維修工提升課程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車輛工程;企業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104-03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我國工程教育領域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1]該計劃圍繞工程能力這一核心問題,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要求工科專業的學生在四年內必須要有累計一年的企業學習時間,即學生的學習要分為校內和企業兩個階段。在校內學習階段,學校在加強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訓練。在企業學習階段,主要是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感受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結合生產實際“真刀真槍”地做畢業設計,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項目開發。[2]
企業學習階段是“卓越計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相應的企業培養方案也是專業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企業培養方案是在企業實施,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的各項培養內容的考核和培養質量的評價要單獨進行,因此,企業培養方案在專業培養方案中是相對獨立的,其內容主要包括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培養計劃、工程實踐條件、師資配備等。[3]
三亞學院于2012年同吉利集團簽署了校企聯合培養協議,借助吉利集團的硬件條件,共建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即“三亞學院-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依托該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三亞學院同吉利集團產教協同委員會共同制訂了企業培養方案,為車輛工程專業開展深度校企合作教育及應用型卓越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4]
一、企業學習階段的培養目標
車輛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企業培養目標依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通用標準》、《“卓越工程師計劃”機械行業標準》以及國家高等教育、三亞學院的相關規章制度制訂。通過在企業學習階段的培養,使學生通過在生產實際環境中的學習、頂崗工作,深入了解工程實際,鞏固所學專業知識,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實際動手能力與工程素質的協調發展。
學生在完成企業階段的學習后,其專業素養和專業基本技能,工程實踐能力、工程創新能力、工程研發及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工程組織和領導能力均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其國際視野及社會競爭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二、企業學習階段的目的和任務
第一,結合汽車企業的現場情況,將與生產一線緊密相關的專業課程,如汽車構造等,采用現場實踐和理論教學并舉,感性觀察和理性思考相結合的方式,在全面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第二,通過企業實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車輛工程專業,并熱愛本專業;在加強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學習汽車企業的生產流程、實驗方法、技術革新、企業文化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鍛煉其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勞動光榮的觀念,加深與生產制造企業的深厚感情。
第三,為學生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汽車企業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和實踐基礎,或為研究生階段的深造學習奠定工程實踐基礎。
第四,在企業工程師和學校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在汽車企業生產現場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完成畢業設計。
三、企業學習階段的基本要求
企業階段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學生已經在學校完成了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部分專業選修課的學習。通過在吉利汽車集團及其發動機、變速器等配套企業的生產實踐,了解汽車企業重點產品加工制造的整個流程;通過在加工制造部門、裝配檢驗部門、工藝設計及管理部門等輪崗實踐,初步了解汽車產品的生產制造及工藝管理流程;熟悉重要的生產設備、檢驗儀器的結構特征、技術指標和操作規范。
首先,企業實踐期間,所有學生均須全面參與汽車企業的諸多方面,通過輪崗實習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了解并掌握實踐企業重要產品的制造工藝、質量管理和設備管理情況,隨時做好記錄,并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總結。
其次,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掌握汽車企業重要產品的生產制造流程,體驗現代化數控設備流水作業的高效性,記錄并整理在線生產的技術參數。
再次,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學生還應了解現代化汽車企業的運行管理及經營狀況,主要是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配置、生產車間的布置、機械設備的常規管理、汽車產品的銷售運輸等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最后,要求學生積極和工程師、現場工人師傅溝通,認真討論或請教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做好實踐總結并完成實踐報告,同時在企業完成本科畢業設計。
四、企業學習階段的內容及時間安排
三亞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擁有“三亞學院-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卓越工程師”企業培養方案,通過聘請企業導師,聯合學校教師和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共同為學生授課,學生在生產一線實踐并學習,參與工程項目,參與吉利集團汽車產品的開發與科研實驗,在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最終完成整個企業階段的學習任務。[5]企業實踐的具體內容和安排如表1所示。
(一)企業階段的課程學習
企業階段學習的課程,包括汽車檢測技術、變速器檢測技術等,由汽車企業派出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或學校兼職教師進行授課,并組織考試或考核,學生必須選修全部課程。
(二)企業階段的實習安排
整個企業階段的實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學生即將進入專業課程之前的認識實習與金工實習。其中認識實習主要以企業參觀為主,通過在機械加工、汽車裝配、檢測實驗等相關部門的認識實習,使學生了解企業的組織管理,運行管理,并熟悉企業環境與企業文化,掌握企業職業健康安全及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與標準知識,增強學生的工程認知水平,培養學生適應汽車企業工作氛圍的能力,并進一步了解車輛工程專業的特點,提高對本專業的認可度。金工實習按照機械制造的整個流程及涉及的設備和技術,制訂系列化的實習內容,由淺入深,認識和掌握機械加工的整個工藝流程,熟悉相關的設備和技術,完成機械零件的加工工藝、機械結構設計分析等方面的實習內容。
第二階段實習的重點是本專業的特色培養方向,即汽車動力總成和汽車變速器方向,時間是在學生學習了學科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部分專業選修課以后進行。通過汽車企業的參觀和生產實踐,了解汽車整車的裝配流程;通過在沖壓廠、焊裝廠、涂裝廠、總裝廠的實習,全面了解汽車零部件的加工過程。通過在發動機廠的實習,了解發動機的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機體、氣缸蓋、氣缸套、齒輪等重要部件的加工工藝;了解鑄造、鍛造、熱處理等工藝流程。通過在變速器廠的實習,了解手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雙離合變速器的裝配工藝及性能測試方法。
第三階段是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環節。在企業和學校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學生結合企業生產實際,發現和凝練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和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現場和實驗室研究相結合,制訂出可行的技術路線,并得出具體的研究結論,在此基礎上完成本科畢業設計。
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工程實踐,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能夠達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五、企業實踐環節的具體內容
(一)認識實習
1.汽車企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基本知識與規定,各生產、流通環節的安全措施,特殊設備及特殊工種的安全教育。
2.汽車產品或零部件設計的基本流程學習。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跟隨某特定機件的設計過程,了解該機件各設計階段的基本目標、設計方法及實現形式;了解機件設計標準化方面的基本內容。
3.汽車產品或零部件的工藝設計與管理學習。跟隨某特定機件的機械加工過程,了解其工藝設計與管理的基本技術,以及裝配工藝設計的基本知識;了解機件的工藝安排與制造單位實施之間的配合情況,生產制造部門正常運行模式與管理方法,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協作運行;了解典型產品或零部件生產制造過程的基本環節與管理模式。
(二)金工實習
1.金屬切削加工實習
通過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實習,了解車刀的基本機構、車削角度的設置、常見的刀具材料以及對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熟悉臥式車床的組成結構、運動原理、傳動方式及常見用途。對于軸類和盤套類零件,應能掌握其裝夾方法,了解其常見附件的結構,并進一步掌握通槽、斷面、錐面、圓柱面、成型面及內外螺紋的車削加工方法。了解銑削、刨削、磨削及齒輪的加工方法,對車間常見的銑床、刨床、磨床,應熟悉其工作原理和加工方式,并了解各種刀具及附件的總體結構和簡單分度的方法。
2.鉗工實習
深刻理解鉗工工種在汽車制造業、機械加工及維修業等領域的重要作用;掌握制作鉗工件時劃線、鋸削、銼削、鉆孔、攻螺紋以及套螺紋的基本方法;了解擴孔、鉸孔和锪孔的基本原理;了解金屬刮削的基本方法和應用范圍;在鉗工實習過程中加深理解鉆床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并掌握鉗工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獨立完成鉗工件的制作。
(三)專業實習
1.整車廠實習內容
沖壓廠、焊裝廠、涂裝廠、總裝廠實習,吉利汽車整車生產線裝配實習。
2.發動機模塊實習內容
曲軸、連桿、活塞等運動件生產車間實習,凸輪軸、氣門組等配氣機構重要部件的生產車間實習,氣缸套、氣缸蓋、機體等固定件的生產車間實習,齒輪生產車間實習,金屬毛坯的鍛造、鑄造及熱處理車間實習,發動機總成裝配流水線實習,發動機總成性能指標的測試及實驗實習。
3.變速器模塊實習內容
手動變速器的裝配線、性能測試實習,自動變速器的裝配線、性能測試實習,雙離合變速器的裝配線、性能測試實習。
(四)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學生在進行畢業實習的同時,由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結合工程實際需要共同確定畢業設計的選題,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明確課題的任務、目標和要求,并查閱資料,進行項目調研,制訂研究方案及執行計劃,最終完成畢業設計。
六、培養質量考核
汽車檢測技術和變速器檢測技術由企業授課教師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學生在做檢測技術實驗方面的表現,主要是在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數據的處理方面有沒有工程創新意識,還包括授課教師對學生出試卷考核。認識實習、金工實習和專業實習的考核主要看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實習過程,能否和企業導師進行有效的討論,對發現的問題能否提出解決方案,還要看實習報告的撰寫水平和對問題的思考能力。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也會采取過程考核的辦法,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兼職導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所形成的論文進行評審和答辯,由答辯委員會根據學生畢業論文的水平給出最終的成績。
七、企業導師隊伍建設
在企業學習階段,學校派出“雙師型”教師參與學生的工程實踐活動。“雙師型”教師是學校專門建立的一批理論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有豐富的工程科學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及方法的教師隊伍。這些教師一方面從企業、科研院所引進,另一方面是學校教師承擔科研項目,通過校企合作項目提高其研究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或者選派中青年教師在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工程實踐鍛煉。企業方面,學校從企業中直接聘任工程經驗豐富、理論基礎扎實、受教育程度高且具有工程師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與學校導師一起,聯合指導學生的工程實踐活動。[2]
八、結束語
目前,三亞學院車輛工程專業正在參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標準進行人才培養,相應的企業培養方案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卓越計劃作為我國工程教育領域的新模式,對民辦本科院校和企業而言都是新鮮事物,需要根據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不斷調整。特別是在第一屆學生畢業后,還要根據社會對畢業生培養質量的監督評價和教育部對本專業的認證評估,來進一步完善企業培養方案。
[ 參 考 文 獻 ]
[1] 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培養方案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2):47-55.
[2] 唐勇奇,黃紹平,劉國繁.校企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以湖南工程學院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例[J].教育探索,2010(12):71-74.
[3] 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培養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依托儀器儀表行業,具有培養目標明確、產業支撐力度強的優勢,但同時也對該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工程實踐教育已成為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為解決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產學脫節問題,本文依托產學研合作資源,探索將電能表模板測試工藝實踐過程引入電氣測量課程教學,是湖南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的實踐探索步驟之一,可為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工程實踐教學提供借鑒。
電氣測量課程教學對工程實踐內容的需求
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電氣測量課程
湖南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堅持以測量控制儀器為主,融電子、計算機于一體的電氣信息類寬口徑工程教育,面向現代化大中型企業,著重培養理論基礎厚、工程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的測控與儀器領域研究型、復合應用型人才。湖南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入選全國專業綜合改革計劃,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學及工程素養,能夠勝任儀器儀表、測試計量、自動控制、電子技術等相關行業與部門工作的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和技術管理人才。
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對電氣測量課程的要求
電氣測量儀器行業是研究并實現電磁參量測量及控制的儀器儀表工程技術領域。我國電氣測量儀器行業中的電子式電能表產銷量居世界第一,出口率超過15%,極具國際競爭力。電氣測量儀器行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包括熟悉電測行業技術標準與儀器生產工藝流程,具備電測儀器研發、設計、生產以及技改等工程技術問題的實踐技能。
電能表模板測試工藝的教學實踐探索
電能表模板測試工藝
電能表是用來測量電能的儀表,按功能和用途可分為:標準電能表、安裝式電能表,工業與民用電能表、需量表、復費率電能表、多功能電能表等。電能表的一般生產工藝流程包括焊接、清洗、分板、模板測試、裝配、調試、老化、耐壓測試、檢驗、包裝等環節。其中,電能表模板測試工藝是專門針對元器件焊接完畢且通過全檢的電路板進行初步通電測試,用于早期發現焊接錯誤、元件錯誤、液晶故障、電壓故障等存在問題的電路板。
電能表生產工藝引入教學實踐的產學研基礎
湖南大學擁有電能變換與控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電氣測量儀器儀表、電能質量監測與控制等方面具有較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并與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著良好、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杭州海興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能源計量和管理相關產品的領航者,擁有智能電網能源計量和管理領域完整產業鏈的研發、生產能力,其單、三相智能電表出口量長期穩居國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