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技能評估

技能評估

時間:2023-01-18 05:49: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技能評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技能評估

第1篇

[關鍵詞] 臨床技能評估;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1(a)-0030-03

[Key words] Clinical skill; Evaluation; Methods醫學教育過程是培養學生成為初步合格的醫生的過程[1]。而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熟練掌握了相關的臨床技能才能在臨床工作中游刃有余。因此,在醫學生培養過程中,除知識、態度外,臨床技能的培養極其重要。對醫學生的臨床技能進行客觀、有效地評估,發現其不足,通過反饋從而促進其對臨床技能的熟練掌握[2]。只有準確而客觀一致的評估才能達到上述目的,為此,尋找有效、客觀、準確的臨床技能評估方法是醫學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的問題。目前臨床技能評估方法的研究已經成為醫學教育研究的熱點。本文筆者將對目前常用的臨床技能評估方法做一概述。

1 臨床技能的含義及其考核內容

技能是從訓練或體驗中得來的能很好執行一項任務的能力,它是智力和(或)體能活動的系統協調形式[3]。臨床技能系指“在日常診療活動中,為了所服務患者的利益,習慣性的、正確的應用溝通技巧、知識、操作技巧、情感以及價值觀等的能力”[4]。臨床技能不是一種成就,而是一種終生學習的習慣[5]。臨床技能的評估能夠幫助受訓者了解自身的學習需求,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個人的臨床技能(包括思維習慣以及操作流程)將逐步提高[6]。

根據教育部、衛生部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醫學生需要掌握的臨床技能共包括13種能力,涵蓋了醫療工作的各個方面[7]。現代臨床技能考試通常至少包含以下4個方面:①采集病史,體格檢查,接待患者;②提出輔助檢查項目并能夠解釋結果,包括實驗室檢查、心電圖及影像學檢查等;③提出診斷并學會鑒別診斷;④提出系統的診療計劃,諸如書寫并報告病歷、開具處方等各種臨床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都在考試之列。此外,不同學科會有特別的考核項目,例如外科還需要重點考核無菌操作以及手術操作技巧等[3,8-9]。

臨床技能評估的主要目的為:激勵并為所有的受訓者指出未來學習的方向,從而促進臨床技能的提高;發現不合格的醫療工作者從而保護公眾健康;為高級培訓項目挑選合適的人選[2]。

2 臨床技能的評估方法

所有的臨床技能評估方法均有優缺點。通過多次觀測考評以及應用多種評估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每一種評估方法的缺點[4]。Van der Vleuten[10]曾提出判斷一種評估方法是否有效的5項標準:可靠性、準確性、對受訓者將來的學習與工作的影響、受訓者與教師的接受程度以及費用。

2.1 傳統的評估方法

2.1.1 筆試

筆試是最為傳統而且應用最為廣泛的評估方法。考核試題可以分為主觀性試題與客觀性試題。有的試題會進行詳盡的描述從而模擬臨床情境,可以考察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多項選擇題是最為常用的客觀性試題,考核的范圍廣,能夠在短時間內考核大量的考生。多項選擇題的題干介紹了一種臨床情境,要求考生根據臨床情境進行綜合判斷,而且題干介紹的情境可以較為模糊,從而更加貼近臨床實際工作。這種考察方法的缺陷在于它僅能夠考察臨床推理,難以考核操作技能。此外考生答題有猜對的可能性[2,9,11]。

2.1.2 直接評估

指導教師通過對醫學生的長期觀察給出評估結果仍是最為常用的評估方法。指導教師常在醫學生輪轉結束后給出總體的評分,并給出書面的評語。但該評估方法缺乏統一的標準,因而主觀性較強,此外指導教師甚少在醫學生與患者互動期間進行直接觀察[2,4]。

2.1.3 直接觀察法

直接觀察法是運用“長病例”或者美國內科醫學會開發的迷你臨床評價量表(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等工具對醫學生的臨床技能進行評估。這種評估方法是在指導教師的直接觀測下,由醫學生在10~20 min內進行重點的病史采集以及體格檢查,之后提出診斷與診療計劃。指導教師根據其表現打分并給出反饋意見。直接觀察法可以使用真實的患者也可以使用模擬患者,評估結果的可靠性是基本一致的。本方法還可以考核醫學生的口頭病例匯報、病歷書寫、臨床推理以及文獻檢索等技能。本方法的優點在于指導教師可以直接觀察醫學生的表現,而且可以重復評估。目前已有55種相關的評估工具可供使用,這些工具的可靠性以及準確性均較高,但在評估操作技能方面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稍顯不足[2,4,12-13]。

2.2 現代化的評估方法

2.2.1 標準化病人

2.2.1.1 標準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SP)又稱為模擬病人,是一些經過訓練、能夠穩定、逼真地模擬真實臨床情況的人。他們可以僅模擬成患者,也可以評估學生的技能。通過進一步訓練,SP甚至可以充當教師,在訓練或評估結束時,將詳盡的建設性意見反饋給學生。目前SP經常與客觀結構化考試(后述)結合在一起進行考試[14-15]。SP由Barrows于1966年首先報道,之后被逐漸廣泛接受。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該技術,目前已經在多家醫學院校廣泛應用。

2.2.1.2 SP既可以模擬疾病病史,又可以模擬患者在肢體語言、人格和情緒方面的特征,此外尚具備高度的配合性,既能滿足考試要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核的標準化。解決了真實患者存在的病情差異大、表達能力各異、配合度不高等問題。目前國內多數研究均提示SP的應用可以提升考試質量與評估水平。該方法可以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評定方法和對臨床技能的觀察結合起來,教育者有可能控制每一個臨床診斷及其教育內容[14-16]。但SP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SP培養困難,資源有限,使用成本較高,參與考核的SP數量、病種豐富程度不夠。SP對于疾病的問診更有意義,但對于臨床查體尤其是某些疾病的陽性體征的表現尚存在不足。SP經歷長時間考核也會感覺疲勞,難免出現內容表述上的前后不一致,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后期參加SP考核的考生有可能從先期已結束考試的考生處獲得少量信息,因而對考核的公平性有一定影響[15]。

2.2.1.3 目前國內外有電子標準化病人應用于臨床技能的考核中。電子標準化病人是由多媒體軟件控制的模擬人,目前常用的電子標準化病人有心肺聽診模擬人以及腹部觸診模擬人。電子標準化病人具有較高的仿真性和可控性。用于考核的突出優點在于出題的難易程度一致,對學生臨床技能考核的標準統一,保證了成績的可比性、客觀性和有效性,可以解決培訓的SP數量不足的難題,而且使用不受限制。但電子標準化病人在音質與手感方面與人還是有區別的,而且無法與學生進行交流[17]。

2.2.2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

2.2.2.1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 是由Dundee大學的Harden教授于1975年首次介紹。它通過模擬臨床場景來測試醫學生的臨床能力,同時也是一種知識、技能和態度并重的臨床能力評估的方法。OSCE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考核方法,它實際上只是提供一種客觀的、有序的、有組織的考核框架,在這個框架當中每一個醫學院、醫院、醫學機構或考試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加入相應的考核內容與考核方法。考生通過一系列事先設計的考核站所進行實踐測試,測試內容包括:標準化病人、在醫學模擬人或模型上實際操作、臨床資料的采集、文件檢索等。一般OSCE由一系列標準化的各種臨床情況的站所組成,受試者輪流通過每一站,且在每一站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項指定的具體任務[18-19]。例如,采集一個主訴為腫物的SP的病史,進行頸部的體格檢查,解釋一張X線片或一份B超的報告單,完成一份卷面小測驗等。要求運用各站專門的評價表格對每項操作、技能進行評估。

2.2.2.2 OSCE的誕生是醫學考試領域里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其將傳統考試內容與現代考試方法和手段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有效地控制了考試自身的誤差和偏倚,具有客觀和標準化的特點。與傳統的考試相比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OSCE與傳統考試方法的主要區別表現在兩點:首先,OSCE考試采用SP取代實際的患者,從根本上解決了教學對于患者的侵擾,并且有效地解決了臨床病例與教學需求之間的矛盾;此外,OSCE側重于對醫學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核,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能力的考核,其考核的重點不僅僅是學生對于知識的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可以更全面、系統地了解學生多方面的能力[7-9,18-19]。

2.2.2.3 文獻報道的OSCE的可靠性很不一致,信度系數為0.19~0.89,而且不同站點之間的可靠性系數也不盡一致。Brannick等[20]對OSCE的可靠性進行了系統綜述,發現其總的可靠性系數為0.78,站點之間的系數為0.66。要提高OSCE可靠性,需要增加考試的站數,另外還應當增加每一站的評估人員。此外研究還發現,在評估考生的交流能力方面,OSCE的可靠性較低[2,7,20]。

2.2.3 計算機模擬病例考試系統

2.2.3.1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在醫學教育與考試領域,計算機模擬病例(computer-based case simulations,CCS)考試的應用也越來越深入。該考試方法是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對患者的診療環境進行復雜的、沒有提示的、動態的、人機交互的疾病狀況的模擬,其目的是用來在一種逼真的環境下通過模擬時間的推進和臨床病例情境的逐步展開來測量受訓者管理患者的能力。模擬考試系統在病程的不斷演變過程中對考生的臨床技能進行評價。在考生完成對患者的治療后,計算機記錄了考生管理患者的每個步驟,并為其表現評分[7,21-22]。

2.2.3.2 CCS考試在評價醫學生臨床技能方面存在著其他考試形式無法替代的優越性,它可以客觀逼真地模擬臨床環境,實現考生與模擬患者進行交互的診斷、治療和監護過程。這些過程在逼真的環境中被記錄下來,沒有人為的暗示或把任務肢解為診斷、鑒別診斷、實驗室檢查以及治療等單個部分,從而更真實、更綜合地考察了考生的臨床診療思維和制訂醫療決策的能力。而且CCS考試可以設計為OSCE的一部分考站,對醫學生的臨床能力進行綜合評價。臨床技能考核多媒體系統的應用,緩解了目前臨床考核病例不足、病種不全的困難,實現了臨床教學資源共享,為大通量的醫學生培訓和考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對提高醫學生臨床教學質量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7,21-23]。

3 臨床技能評估面臨的挑戰

臨床技能包括很多方面,目前的評估方法僅覆蓋了其中的一部分[2,7-9]。例如,團隊協作在保證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準確的評估團隊協作能力。此外溝通能力也十分重要,盡管目前有各種評分標準,但沒有一種獲得廣泛認可的方法[2,8,24]。此外還需要處理好橫向評估與縱向評估的關系。由于臨床技能包括了多個方面,而每一種評估方法只能評估其中一部分能力,而且各種評估方法均有其優缺點[4]。因此,在橫向評估時應用多種方法能夠克服每一種方法的缺點,同時更加全面、深入地評估考生的各項臨床技能。縱向評估可以避免考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考試,而且還能夠動態觀察考生臨床技能的進步[2]。評估的標準化問題也需要解決。各家醫學院校一般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制訂評估方法與評估標準,導致對不同院校之間的考生進行比較較困難。因此,如何平衡國家標準與各醫學院校的評估標準這一難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2-3]。

眾所周知,評估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但是當評估的形式以及重點放在臨床技能時,學生有可能將學習重點轉移到臨床技能的學習,而且臨床技能的學習有可能會流于表面學習,難以培養創新能力[2]。臨床技能評估的目的之一便是發現不合格的醫療工作者從而保護公眾健康。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證據表明臨床技能評估能夠促進未來醫生的執業效果。醫生執業質量的評估主要依靠患者調查以及醫院的自身評價,其評價結果本身缺乏標準,因此很難與臨床技能評估相聯系[2,25-26]。將來需要對臨床技能評估結果與醫療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梅人朗.醫學教育全球標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09-112.

[2] Epstein RM. Assess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 [J]. N Engl J Med,2007,356(4):387-396.

[3] 張龍祿, 焦效蘭, 湯治元,等.臨床技能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醫學教育,2003,(6):56-60.

[4] Epstein RM,Hundert EM. Defining and assess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J]. JAMA,2002,287:226-235.

[5] Leach DC. Competence is a habit [J]. JAMA,2002,287:243-244.

[6] Fraser SW,Greenhalgh T. Coping with complexity:educating for capability [J]. BMJ,2001,323:799-803.

[7] 孫寶志,趙玉虹.實用醫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56-268.

[8] 李義詳.我國執業醫師臨床技能考試方法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5):299-301.

[9] 孫梯業,朱錫光,陳自強,等.醫學生臨床技能評價的現狀與思考[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6):48-51.

[10] Van der Vleuten CP. The 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developments,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J]. Adv Health Sci Educ,1996,1:41-67.

[11] Schuwirth LW,van der Vleuten CP. Different written assessment methods:what can be said about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J]. Med Educ,2004,38:974-979.

[12] Kogan JR,Holmboe ES,Hauer KE. Tools for direct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skills of medical trainees:a systematic review [J]. JAMA,2009,302(12):1316-1326.

[13] 趙琛,沈宇弘,劉雋.基于Mini-CEX評價量表的臨床技能考核結果和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8):92-93.

[14] 林勛,蔣健,鄒菁,等.SP及OSCE在醫學生臨床技能評估中的應用探討[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30(5):544-545.

[15] 丁茹,高文武,李莉.標準化病人考核與床旁考核在八年制醫學生心內科臨床技能考試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6):1271-1274.

[16] 馬熠熠,姚定康,劉亞偉,等.應用標準化病人進行臨床技能考核的優劣及改良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1):92-94.

[17] 何曉峰,史雯靜,張存泰,等.電子標準化病人在臨床技能多站考試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6(22):3518-3520.

[18] 龔斐,雷紅,巢升平,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醫學生臨床技能畢業考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31(2):297-299.

[19] 栗景峰,龔海峰,周鐵,等.臨床多站式考評(OSCE)在研究生臨床技能考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4):707-709.

[20] Brannick MT,Erol-Korkmaz HT,Prewett 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iability of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scores [J]. Med Educ,2011,45(12):1181-1189.

[21] 徐正梅,沈洪興,陳智,等.臨床技能考核多媒體系統的應用[J].醫院管理雜志,2009,16(5):493-494.

[22] 左天明,劉強,于曉松.計算機模擬病例考試應用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29(1):124-126.

[23] 陳曉敏,吳文其,孫素紅,等.組建臨床技能實訓中心深化醫學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30-132.

[24] Schirmer JM,Mauksch L,Lang F,et al.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review of current tools [J]. Fam Med,2005,37:184-192.

[25] Tamblyn R,Abrahamowicz M,Dauphinee WD,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icensure examination scores and practice in primary care [J]. JAMA,2002,288:3019-3026.

第2篇

【關鍵詞】健康評估;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177-02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護理模式逐步向整體護理模式轉變。整體護理模式的主導思想是以人為中心,體現為生物-心理-社會三為一體的護理模式。這就要求中職護生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而在校的中職生普遍綜合能力較差,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模式下臨床護理的需要,因此在健康評估實踐課程中如何進行實踐技能課程的改革,使學生在實習之后能迅速的向護士角色轉化,就必須得到重視。本文主要著眼于在健康評估的實踐課程中如何進行改革創新,使教學能更多的聯系臨床技能實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健康評估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

1健康評估實踐課程的教學現狀

1.1健康評估實踐技能課程課程特點:

健康評估是護理程序的首要環節,健康評估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護理程序的執行,要實施整體護理程序,就要求護士必須熟練地掌握護理程序,而要正確熟練地運用護理程序,又必須全面而完整地對病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做出健康評估。提供依據完整、全面、正確的評估結果是一個護理人員能夠作出正確的護理診斷,提出相關護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保證高質量護理的先決條件。因此健康評估實踐技能課是護理程序的基礎,是學生從基礎向臨床過渡的橋梁。

1.2健康評估實踐技能課程教師特點:

從事健康評估課程講授工作的教師多為專職教師,他們與病人接觸少,缺乏臨床經驗,對病房環境及病人不熟悉,其教學重點只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技能教學中,著重操作方法,而忽視了與病人溝通,學生不會與病人交流,造成了實踐課上的“啞巴操作”。在實踐技能課程中,很多操作練習面對的都是模型、模具,交流時不能與學生進行情感應答,缺乏真實感,以至于學生交流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同學感到可笑,從而影響了溝通能力的培養。

2健康評估實踐技能教學模式創新

2.1實踐技能課程安排,

健康評估實踐技能課時數共36學時,模擬實驗室內學時數12學時,主要內容:健康評估方法,心電圖描記及分析,護理病歷內容及書寫方法。實崗輪訓20學時,學生分別安排在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進行課間見習。自我復結2學時,同學分組討論在實踐技能習中的收獲與不足。實踐技能考核2學時,考核過程中以同學操作的手法以及操作中的愛傷意識為給分點,綜合評價學生在實踐技能課程中的成績。

2.2實踐技能課課程目標。

結合護理專業培養目標,首先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掌握鞏固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方法,心理、社會評估,心電圖描記及心電圖分析、影像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及各項檢查的臨床意義,護理病歷內容及書寫方法。使學生能夠從護理角度對患者的健康問題的進行全面評估,做出護理診斷,監測和判斷病情變化情況。培養學生具有現代護理理念,高度的責任心,團隊合作精神,有良好的護士儀表、舉止、語言、態度和職業感。

2.3發揚傳統教學,指導學生正確操作方法。

通過傳統的示范―練習―指導―練習,指導學生對各系統評估模塊進行正確的操作訓練。比如:身體評估的方法的叩診,在課堂上同學只是通過書面語言知道各種叩診音的特點。但是在實踐課上通過教師的演示和自己操作練習,真正聽到各個部位都是什么音,各種叩診音又有什么不同,從實際出發認知各叩診音。所以說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2.4病例導入法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首先由教師導入病例,讓同學對病例進行綜合分析。經過綜合分析后,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讓同學真正切身體會與患者溝通時的注意問題。例:首先導入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病例,讓扮演醫生的同學對患者進行肺部評估,在評估時要說出肺氣腫患者陽性體征,扮演護士的同學要注意配合醫生,以及要做好對患者的相關護理工作,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醫生護士要本著愛傷意識,多注意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通過模擬扮演提高了學生對實踐操作技能學習的興趣,同時也鞏固了在理論課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更加強了學生人際溝通能力。

2.5實崗輪訓,切身體會臨床工作。

實崗輪訓是突出培養實踐能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方法,是實現教學內容與臨床崗位需求“零距離”對接的強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地區人民醫院和附屬醫院合作的基礎,將學生分別安排至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泌尿內科,神經內科進行實崗輪訓。

經實踐證明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深入臨床實踐可以達到以下效果: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直觀,真實的病例,幫助學生理解,鞏固知識點,能夠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學生樂于接受。2、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熟悉技能,積累知識,輕松掌握護理體檢方法。3、提高學生對護患關系的認識。學生在輪訓過程中,增強了對患者的服務意識,能夠更好的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和溝通,為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和服務病人奠定良好的基礎。4、護理禮儀學習,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做到端莊穩重、高雅大方、訓練有素。 健康評估是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健康評估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切身健康和安全。作為一名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樹立對病人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原則,要認真學好健康評估的相關知識與實踐技能,要具有現代護理理念,熱愛護理專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有良好的護士儀表、舉止、語言、態度和職業情感,將來走出校門,為護理事業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

[1]楊立蓉.病例導入式教學的分析要素[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6(2):157

[2]劉蘭芳.病例導入與問題設置教學法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7A):1772-1773

第3篇

關鍵詞:皮艇;運動學;動力學;競技能力

中圖分類號:G861.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7)08-1122-04

1實船測試系統

實船測試系統的核心是多功能中央處理器,完成船體三軸加速度測量、多維槳力信號采集、多種信號的測量時序同步、信號本地存儲、USB數據通信等功能,采用密封防水處理,便于船載安裝。測試系統總重量小于0.6 kg,結構緊湊,對運動員的訓練感覺影響很小。其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1.1槳力傳感器常見的工業傳感器,要求應變計緊密粘貼在彈性材料表面。專業的皮艇槳桿采用高強度碳纖維制成,在槳力作用下會產生應變,因此槳桿可以看作工業傳感器中的彈性材料。遺憾的是,不論從技術角度,還是從實際操作可行性角度,都不可能在每個槳桿表面貼上應變計。因此我們采用傳動機構,將槳桿的應變傳遞至另外一個彈性材料(應變梁)。在應變梁上貼電阻應變計檢測梁的應變,從而獲得對槳力的間接測量。槳力傳感器實物照片如圖2所示。

這種偏置型槳力傳感器不需要破壞槳體結構,可快速安裝到槳桿上,實現了在多個槳桿之間的輪換使用。整個傳感器重量低于80 g,結構緊湊,對運動員正常訓練的感覺影響很小。目前,國家皮艇隊的實船測試系統均裝備了偏置型傳感器,經過長期實船測試,其測力原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驗證。

1.2艇速測量在測試系統中,加速度傳感器除了反映船體加速度信息外,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利用加速度的時域積分,獲得船體速度。

目前皮艇速度的測量主要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其中接觸式測速裝置檢測船體相對于水流的速度,由于傳感器只能置于船體的某一個部位,因此實際上測定的是流速場某點的流速,所以傳感器在水中的深度、離艇的距離和安裝在艇上的位置都影響速度的測量精度。非接觸式測速裝置多采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者高速攝影方法。高精度差分GPS定位誤差可控制在10 cm以內,但是其數據刷新頻率較低,只能反映一段時間內的宏觀速度,無法測量每一時刻的實時速度。高速攝影方法受攝像機視野的限制,只能測量出很短距離艇的運動速度,而且需要大量的事后處理工作[8]。

利用加速度信號的時域積分計算速度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思路,可避免上述接觸式、非接觸式速度測量存在的問題。但傳統的加速度測量中,動態加速度信號和重力加速度信號交叉干擾,容易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利用磁傾角輸出作為補償數據源,取得了理想的測量精度,并在實際測量應用中得到成功驗證。

1.3測試指標測試系統可以提供任何時刻的船體加速度、槳力信息、船體姿態信息,在此基礎上,可以導出的參數主要包括:1) 動力學信息:每槳最大力量,每槳平均力量,每槳沖量,每槳做功,每槳功率,以及上述參數在任意時間或距離內的統計信息。2) 運動學信息:船速,船體加速度,位移,槳頻,拉槳時間,有效拉槳時間,回槳時間,單槳位移,單槳最大最小和平均船速,以及上述參數在任意時間或距離內的統計信息。3) 船體姿態信息:船體上下顛簸、左右搖擺的速度和幅度,以及上述參數在任意時間或距離內的統計信息。

有了這些基礎數據,可以從運動學和動力學角度出發,對運動員專項競技能力進行分析和評估。

1.4分析方法反映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最直接指標是測試成績,因此我們以船速為因變量,以測試所得的30余項動力學、運動學指標為自變量,采用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法,初步篩選出能夠有效反映運動員專項技能的主要因素。需要說明的是,限于篇幅本文沒有涉及船體姿態信息。

2專項競技能力評估方法

下面以我國某優秀女子運動員在GAⅢ強度下,單人皮艇500 m的測試數據為例,從運動學和動力學角度出發,進行競技能力評估和分析。我們將該運動員關鍵的動力學、運動學信息每50 m做一次平均,顯示在表1中,表2簡單介紹了各參數的基本含義。

圖3顯示的是在GAⅢ訓練強度下,500 m測試過程中隨機抽取三次劃槳的槳力信號對比,結合表1和圖3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高水平運動員技術動作定性,槳力信號具有很好的重復性。

2) 左側拉槳時間占左側動作周期的比例約為65%,右側拉槳時間占右側動作周期的比例約為68%,上述比例不隨槳頻的變化而產生明顯的差異,說明高槳頻并未犧牲拉槳時間。

3) 右側槳葉入水產生的瞬時力量峰值較左手小,說明右側入水更加柔和,槳葉包水效果更好。

4) 左右側槳力曲線前坡均很陡峭,說明槳葉推進力作用迅速;左右側槳力曲線后坡均很陡峭,說明槳葉出水快速,無帶水現象[9]。

5) 左側槳力曲線達到頂峰后,衰減很快;相比較而言,右側槳力曲線則平坦、飽滿。

6) 總的來說,該運動員右手技術動作好于左手,這一點與教練員的判斷是一致的。

2.2專項身體素質分析

圖4顯示的是500 m全程中,船速、槳頻和左右側平均槳力的變化趨勢。結合表1和圖4,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

1) 左側最大槳力平均為220 N,右側最大槳力平均為212 N,說明與左側拉槳動作有關的肌群最大力量、最大速度力量優于右側。

2) 訓練過程中,左側最大力量衰減32.5%,右側最大力量衰減19.6%;左側平均力量衰減37.4%,右側平均力量衰減19.1%。說明與右側拉槳動作有關的肌群速度耐力優于左側。

3) 在國家女子皮艇隊中,該運動員左側拉槳最大力量居第3位,右側拉槳最大力量居第4位,左側拉槳平均力量居第2位,右側拉槳平均力量居第6位。

4) 該運動員左側拉槳動作相關肌群的速度耐力是相對薄弱環節,在日常訓練中應加以重視。

2.3競速結構分析

圖5顯示的是500 m全程速度圖,其中藍色線條反映了船速的動態變化過程,結合圖4、圖5和表1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起航后,經過5.9 s時間、17.3 m距離,一個動作周期的平均船速即達到全程平均船速;起航階段共計9槳,起航平均槳頻為99.3。說明該運動員的起航是成功的。

2) 21 m處,槳頻達到最高峰120;此后槳頻呈馬鞍型分布,21~150 m區間內槳頻逐步下降,150~380 m區間內槳頻保持在112左右,380~500 m區間內槳頻上升至114左右。根據張滬等人的研究,國際大賽中優秀運動員絕大多數采用這種槳頻結構[10]。

3) 起航后,經過10.5 s時間、38 m的距離,船速達到高峰;船速高峰穩定維持至35.6 s、160 m;自此以后,船速穩步下降。

4) 該運動員在后120 m提高了槳頻進行沖刺,但是由于槳力的穩步衰減,尤其是左側槳力衰減嚴重,導致沖刺階段速度無法得到提升,反而呈現穩步下降的趨勢。

2.4動力保護問題流暢一直是水上運動所追求的目標,所謂不流暢,指運動員完成劃船動作時,表現為劃得緊、動作僵、不連貫,給人感覺好像總是斷斷續續,流暢性不夠,實效性差[2]。這是基于多年現場工作經驗的一種很通俗的描述形式,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流暢也就是每一個劃槳周期中,船速的波動大,給人的視覺造成了一種斷斷續續的感覺。

單槳周期內船速差(最高船速-最低船速)是衡量一個運動員動力保護能力的重要指標,用VDF表示。可以想象,船體的平均船速也會影響該指標,平均船速越高,則VDF相應越大。因此更為合理的指標應該是VDF/V_B,其中V_B表示平均船速。

在研究VDF和VDF/V_B的時候,需要排除起航階段,因為這時候船體自靜止開始加速,每一槳速度差不能反映真實的動力保護水平。

通過比較,該運動員的VDF數值在國家女子皮艇隊中處于倒數第三位,VDF/V_B數值處于倒數第一位,這說明該運動員動力保護做得好。

2.5槳力效率評估水流對槳葉的作用力(槳力)大部分成為推進船體的動力,少部分則用于維持船體的平衡。因此,我們定義槳力效率為:運動員槳力有多大程度轉化為對船體的有效推力。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提出一種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槳力效率評估方法,考察自至時間段內,人船槳系統在阻力和槳力共同作用下的能量轉換情況:

劃船效果將動力學信息(槳力)和運動學信息(船速)直接聯系起來,不僅表達了運動員技術動作的完善程度,也表征了某個運動員是否適合皮艇項目。換句話說,體重大、力量大的運動員成績往往并不優于體重輕、力量弱的運動員。

3結論

皮艇項目對于力量和技術都有很高的要求,結合實船運動學動力學信息,對運動員競技能力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可發現運動員的薄弱環節,對于教練員制定科學訓練計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槳力信號特征分析、專項身體素質分析、競速結構分析、動力保護問題、槳力效率評估、劃船效果評估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皮艇競技能力評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所論述的技術指標和評估方法,對于劃艇項目和賽艇項目也具有參考價值。

在將來的工作中,擬綜合采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對動力學、運動學和船體姿態等指標進行分析,確定各代表性指標及其權重,試圖建立皮艇專項競技能力的評價標準體系,為日常訓練和運動員選材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衛星.2004年中國皮劃艇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特點與實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2):5-8.

[2] 崔大林.皮劃艇項目科學化訓練的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2):1585-1591.

[3] 劉愛杰.雅典奧運會我國皮劃艇實現歷史性突破的核心啟迪[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2):1-4.

[4] 曹景偉,劉愛杰,袁守龍,等.皮劃艇項目短期內實現奧運金牌零突破的系統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2):1-10.

[5] 曹景偉.面向2008年奧運會我國優秀皮劃艇(靜水)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6] 周學軍,薛冰.我國皮劃艇專項力量訓練存在的誤區和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2):104-106.

[7] 葛新發.賽艇水動力性能和運動員機能的評定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8] 艾康偉,何申杰.賽艇、皮劃艇GPS測速儀的研制[J].體育科學,1999,2(2):12-15.

[9] 葉國雄,等.劃船運動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79-183.

[10] 張滬,王亞華,曹曉霞.優秀皮劃艇運動員的比賽策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7):74-79.

[11] A. Dudhia. Basic Physics of Rowing..

第4篇

關鍵詞:培訓評估;選擇時機;案例及應用

培訓評估,是對培訓項目質量及價值的確認,即在培訓的項目中,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程序進行數據收集,并將其與整個組織的目標、需求聯系起來[1]。建立培訓評估體系不僅可以達到檢驗培訓的終極目的,也可以規范培訓人員的日常行為。現今的市場構建模式越來越趨于經濟型體制,即通過高質量的人才培訓方式,來獲得企業的最大收益數值。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從傳統的知識和技術競爭,轉變成了現今的人才競爭,人才意識逐漸增強。因此,增強人員培訓力度,并進行有效的評估至關重要。

1 培訓評估對于企業的重要性

1.1 不斷變革培訓模式

培訓評估不僅僅只是針對員工的技能進行的,也圍繞員工個人的行為素質及內在的業務技能提升進行的。其可以使員工能夠自覺地按照慣例工作,遵守公司的各種安排與要求,讓員工的一舉一動都充盈著培訓的成果,是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及其工作積極性的關鍵。培訓評估則是對員工的培訓情況進行評價,并根據評估結果對員工進行下一步的培訓設計,從而不斷變革培訓模式,以達到培訓效果。

1.2 構建企業文化

培訓是企業“以人為本”理念與技能文化的貫徹過程,其不僅能夠不斷提升員工技能,還可以對其企業的文化進行“因人而異”的宣傳。培訓評估主要是對培訓結果的總結,并評價企業文化在培訓過程中的滲透情況,能夠將培訓評估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實現兩者的共同提升[2]。

2 企業培訓評估的時機選擇

企業的培訓主要針對:勞動生產關系、新技術、員工素質三方面來進行,培訓的選擇時機至關重要。

2.1 勞動生產混淆時

當前,大多數企業的員工勞動過程較為單一,勞動組織結構較為簡單,導致了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工作與協作不明顯。使得勞動技能的傳播、傳授受到阻礙。因企業的內部員工存在對企業文化、企業技能掌握的不平衡,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工作劃分領域較為模糊,造成了“一部分員工過于熟練,一部分員工較為生疏”的現象出現,使得企業內部的生產專業化與協作化受挫。

2.2 新技術引進時

現今社會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企業的技術領域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作相應的調整與整合,是企業實現最大效益的重要保障。企業的新技術包括:新型的知識、新型技術、新型的設備等。對其實現良好、高效的應用是對員工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新技術的引進時期對員工進行培訓與培訓評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提高員工素質、充實員工頭腦的重要措施。

2.3 員工職業素質較低時

員工職業素質包括員工的文化素質與員工的職業技能兩種。一般剛剛進入企業的員工職業技能較低。因此,應根據不同員工、不同情況進行培訓的管理及培訓評估表的制定有助于員工職業技能的提升,是員工技術、文化、思想水平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關鍵。

3 培訓評估的案例分析及應用

培訓評估的應用應根據培訓的不同模式來進行選取。企業的培訓模式與相關應用的案例為:

案例一:Kirkpatrik的培訓評估

Kirkpatrik的培訓評估,即對:(1)受訓者的滿意程度;(2)知識、技能、態度、行為方面的收獲;(3)工作中的行為改進;(4)受訓者獲得的經營業績,四方面來進行綜合評估判定。

適用范圍:其主要適用于上述的勞動生產混淆時與員工職業技能較差時的培訓評估,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勞動關系,提升員工職業技能。

實施方案:管理者可以通過:(1)紙筆測試、技能練習與工作模擬的方式等,對受訓者關于培訓資料、培訓師、設備等的認可度進行測評;(2)根據測量原理、事實考據、技能要點的獲得程度進行綜合測定。(3)根據受訓者的獲益程度,進行培訓的最后裁定,按照受訓者上級、同級、下級對受訓者的綜合反應來進行最后的裁定。

要求結果:企業的整體組織得到改善,例如:節約培訓成本、工作結果良性化、提升培訓質量;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工作關系、環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案例二:CIRO培訓評估

CIRO培訓評估,即一種四層次的評估方法,是從情景、投入、反應、結果四個方面進行的。其主要針對:(1)組織可以通過培訓克服或消除的相對薄弱的地方。(2)員工工作行為的指示。(3)新知識、新技能、新態度的掌握(4)個體及小群體的技能與勝任力。(5)方法、手段、過程的可接受程度。(6)人力、財務和物理資源投入的獲益性,六方面進行綜合評估。

適用范圍:其主要適用于上述的勞動生產混淆時、員工職業技能較差時的培訓評估,其可有效改善勞動生產關系、員工職業技能的提高及企業效益的評估策略。

實施方案:(1)投入有關于制度、預算、時間安排、建議書和程序評估的相關內容;(2)反饋給培訓相關人員,對可能失敗的來源進行監控。(3)根據受訓者的培訓情況,進行實際應用操作。(4)根據人力資源部門對受訓者人際關系的考核、財務部門對受訓者業務利潤的考核、行政部門對受訓者資源利用程度的考核等綜合面上進行測評。

要求結果:對培訓的目標進行測量和解釋,實現企業的產值高效;加強企業員工之間的管理程序的應用力度;實現員工之間的良性合作循環。

案例三:CIPP培訓模式

CIPP培訓模式,即根據培訓的具體例子,進行具體問題分析、診斷,重新發掘企業的新生產環境與需求機會。是對:(1)培訓情景,即培訓環境、培訓材料、培訓測評依據等的優化。(2)企業投入,主要是企業的人才培訓投入。(3)實施過程,即培訓過程與測評過程。(4)結構的收益獲利,四方面進行評估。

適用范圍:其主要適用于上述的新技術引進,使員工強化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或企業不滿足效益時的培訓評估,是增強市場滿意度調研的一種方法。

實施方案:(1)投入有關于制度、預算、時間安排、建議書和程序的評估相關內容;(2)通過調查、問卷、訪談、測試、觀察、績效記錄等手段進行過程測評。(3)對企業的具體案例進行剖析講解,讓受訓員根據自己的實際理解對其做出評判。(4)根據受訓者的意見進行分析,按照企業的運行模式進行模擬,測算出企業的利益值與效益收益,選擇出培訓優質的受訓者。

要求結果:對培訓的目標進行測量和解釋,對新技術的產值與應有達到完善,實現企業的產值高效;為企業的后續員工儲備力度作擔保,對有實力的員工進行預留,實現企業的人才儲備力度。

4 結束語

培訓評估是對企業培訓力度完善的最好手段之一,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培訓評估的重要性,并在員工培訓過程中滲透培訓評估理念,強化評估效果,從而更好的滿足企業經濟發展需求,也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曹傳浩,郭雪.企業培訓評估機制的建立[J].河北金通通信有限公司,2011(30).

第5篇

【關鍵詞】 社區; 實訓評估基地; 全科醫生

中圖分類號 R19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7-0145-02

doi:10.14033/ki.cfmr.2016.17.079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得到了較大的進步。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醫療水平的發展,加強社區診療工作便顯得極為重要[1]。在社區診療工作中,全科醫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針對社區疾病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全科醫生對診療工作的指導以及參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因此,需要針對全科醫生展開社區實踐培訓,以期提高全科醫生整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使全科醫生在社區醫療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本次將30名全科醫生納入研究,其目的是分析評價社區實訓評估基地的全科醫生培訓效果,現將研究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納入研究的30名全科醫生中,男23名、女7名;年齡22~43歲,平均(28.6±1.3)歲;均于2015年2月前參與社區實訓評估基地培訓。

1.2 方法

對本次納入研究的30名全科醫生在社區實訓評估基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其中涉及的專病實訓區共有五類,涵蓋了糖尿病實訓區、高血壓實訓區、腦卒中實訓區、冠心病實訓區以及骨關節病實訓區[2]。此外,還包括了1個“心理溝通”實訓室。進而針對全科醫生應具備的各項素質展開實踐培訓,具體內容包括:

1.2.1 理論知識 通過人機對話測試,了解全科醫生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使用計算機對考試試題隨機抽取,讓全科醫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條件下,使自身理論知識得到有效強化。

1.2.2 操作技能 選擇高仿真全科教學模具作為教學器材,以提高全科醫生基本操作技能為目標,進而使全科醫生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2.3 體格檢查 將學員自身以及志愿者作為體格檢查對象,讓全科醫生通過檢查了解人體體格基本情況。通過考評人員觀摩了解全科醫生體格檢查的水平,并加以指導。

1.2.4 醫患溝通 “兩兩”成組,構建病患情境,角色一為社區醫生,角色二為患者,通過情境的構建,讓兩個角色人員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對話,讓全科醫生了解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并提高全科醫生的醫患溝通能力。

1.2.5 臨床技能 構建有效教學平臺,以專家對疑難雜癥的示范診療為主,在對專病案例進行具體分析、總結的條件下,使全科醫生的臨床診療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1.2.6 心理服務能力 在“心理溝通室”進行培訓,以加強全科醫生心理服務能力為目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常見病患者的心理狀態加以了解,并結合以往臨床具體溝通案例,從而使全科醫生心理服務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1.3 評價指標

在社區實訓評估基地培訓前對納入研究的全科醫生各項素質指標水平進行評估,進而展開有針對性的實踐培訓工作。實踐培訓時間為1個星期,培訓結束后,再次對全科醫生各項能力水平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六大項: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體格檢查、醫患溝通能力、臨床技能、心理服務能力。每項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全科醫生此項能力水平越高[3]。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本研究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數據比較使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培訓后全科醫生的理論知識評分、操作技能評分、體格檢查評分、醫患溝通能力評分、臨床技能評分、心理服務能力評分較培訓前均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社區醫療工作的開展不能缺少社區全科醫生,對于社區全科醫生來說,與普通醫生比較,在各項醫療服務水平上院方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社區醫療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便有必要針對醫院的全科醫生展開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4-5]。

對全科醫生進行培訓之前,通常需評估全科醫生在各個方面的能力水平,比如對相關疾病涉及的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臨床診療水平、醫患溝通水平以及心理服務水平等等。在評估全科醫生各項能力水平的基礎上,才能夠了解全科醫生基本情況,進而展開有針對性的培訓措施。就現狀而言,針對全科醫生在實訓基地進行評估及培訓尚且存在一些難度,一方面體現為實訓教學工作人員偏少,另一方面體現為“實訓評估”,“再實訓再評估”的模式較為陳舊[6]。本次納入研究的30名全科醫生在社區實訓評估基地進行了相關能力水平的評估及培訓。評估過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計算機、仿真教學器材以及“心理溝通室”等,在我國這樣的評估模式較為先進,且得到了各大醫院的肯定及支持。有學者經研究表明:對全科醫生在社區實訓評估基地進行培訓,可使全科醫生各方面的知識水平、能力技巧得到有效提高,進而為社區診療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本研究得出了與該學者基本一致的研究成果[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踐培訓前,全科醫生理論知識評分為(73.2±1.5)分、操作技能評分為(62.9±2.4)分、體格檢查評分為(59.8±1.3)分、醫患溝通能力評分為(65.2±3.2)分、臨床技能評分為(64.3±4.2)分、心理服務能力評分為(56.3±3.2)分;實踐培訓后,全科醫生理論知識評分為(93.4±1.4)分、操作技能評分為(93.3±2.1)分、體格檢查評分為(89.6±2.5)分、醫患溝通能力評分為(91.2±4.3)分、臨床技能評分為(93.1±3.2)分、心理服務能力評分為(89.4±1.1)分,各項能力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基于社區實訓評估基地對全科醫生進行培訓有顯著效果,能夠使全科醫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水平以及醫患溝通能力等均得到有效提高,進一步為社區診療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慶,陳家應,俞軍,等.徐州市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情況及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0):4075-4077.

[2]方才妹,張平,沈堂彪,等.浙江省全科醫生骨干師資培訓方案設計與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7):807-810.

[3]郭華,張俊杰,李聲華,等.江西省基層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需求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5):415-419.

[4]吳云紅,許曉光,石瑋,等.遼寧省全科醫生培訓的現狀及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7):1520-1522.

[5]李珞暢,陳鴻雁,吳寧,等.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臨床實訓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0):1600-1630.

[6]趙亞利,吳濤,陳銳,等.城市社區全科醫生培訓現狀及需求調查:個人深入訪談[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134-136.

[7]陳偉玲,李翠蘭,宋麗萍,等.國內外全科醫學教育模式對廣州全科醫生培養的啟示[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4,12(4):361-363.

第6篇

On 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of Technical Education(CMMI-TE)

Tao Yiguo1,2

(1.Changzhou tourism trade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Chanzghou jiangsu,21302,China;2.Jiangsu rich deep xietong Technology co.,Ltd.Changzhou Jiangsu,213000,China

Abstract:Analys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capacity assess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constructed CMMI applied to technical-education capacity assessment by means of analysis of CMMI’s 2-dimension model of managing practices and process areas. Proposes the aim and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of 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Technical Education(CMMI-TE),describes the five- level architecture,model-reconstruction project mainly based in working dimension and managing dimension,gives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MMI-TE,and suggestion of the follow-up work.

Key Words:Technical Education;Educational Assessment;skill education capability maturiy model;CMMI-TE;Reconstruction of Working and Managing Dimensions

1 技能教育機構評估綜述

1.1 技能教育及評估要求

技能教育包括職業教育,如大專、中專、技校,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包括老年大學、體育、藝術、語言等以實現個人愛好為主、有一定教育目標的培訓。

我國認識到德國等發達國家將職業教育與研究性大學分軌制的優勢,國務院、教育部對職業教育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督導和評估。積極支持各類專業組織等第三方機構開展質量評估[1]。

社會民辦培訓機構同樣有開展教育質量與能力評估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水平、向顧客展示能力。

1.2 技能教育評估目前存在問題

(1)技能教育評估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與方面。

(2)重規模輕能力:評估標準對招生規模、學校設施擁有量、教師學歷等硬性指標較重視,對實際教學能力評價相對不足。

(3)重結果輕過程:評估指標強調教育結果,對于教育過程規范性要求不足。

(4)分析方法需改進:量化動態分析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5)評估標準適應性不夠:標準主要針對大中專院校,缺乏能適應社會培訓機構的多樣性、特殊性的評估標準。

評估機構單一:當前教育評估機構大多為教育管理部門下屬事業單位,社會化評估機構有待發展。

2 CMMI應用于技能教育能力成熟度評價可行性

2.1 CMMI原理簡介

軟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簡寫CMMI)由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中心(SEI)為主建立,用于評估或指導改進一個組織的軟件開發能力成熟度。CMMI將軟件能力成熟度分為極混亂到最優秀的五個級別:初始級、可管理級、已定義級、量化管理級、優化管理級。

CMMI將評估對象的所有管理活動形成一個二維矩陣,提出過程能力要求。工作維:管理對象的不同工作項。如對象是軟件開發企業,三級水平需要做好18項工作(稱為18個過程域,PA);管理維:每項PA都要做的12種標準管理活動(稱為通用實踐,GP)和特有管理活動(稱為特殊實踐,SP)。CMMI管理活動矩陣示意圖如表1所示。

2.2 CMMI管理原理可移植性分析

CMMI優勢如下:

系統性:通過工作維與管理維交叉對應,系統列出所有工作對應項,較少遺漏。

通用性:法約爾五要素是現代管理中普遍遵循的準則,CMMI中GP同樣具有通用性,是一種繼承與發展,二者大致對應關系如表2。

層次性:CMMI將能力成熟度分五個等級,有利于促進組織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靈活性:CMMI連續式實施模式可以選擇工作維中某幾個PA先行評估、率先改進。

“在CMMI的應用過程上,處處反映出項目管理、團隊協作以及表現企業創新文化和創業素質的組織結構設計等現代化管理藝術”[3]。SEI基于CMMI推出了軟件領域之外的多個評估與指導模型:人力資源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服務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SVC等。在國內CMMI也滲透到軟件之外行業,包括工業企業、房地產企業等。在教育評估某些具體領域也有研究,如,對高校教師教學活動成熟度模型[4]、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指南[5]。

2.3 在技能教育領域引入CMMI的必要性

提供最佳實踐:目前,我國對職業教育評估標準有了一定的基礎,如江蘇省教育廳推出的《中等職業學校星級評估標準》等,這些評估主要基于評估指標體系。對教育機構具體如何實現教育目標,沒有提供完整的最佳實踐與實施指南。引入CMMI模型可以逐步積累技能教育的最佳實踐。

覆蓋評估范圍:引入國際先進、成熟的評估模型,彌補目前國內對社會性技能培訓機構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指導與評估辦法的缺憾,促進社會性技能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實現對技能教育領域的評估模型全覆蓋,形成相對統一又各有特點的指導與評估模型;

促進技能教育發展:通過鼓勵技能教育機構以連續式與階段式向更高級能力成熟度努力,為組織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前進途徑。

3 CMMI-TE構建內容

3.1 構建目的

技能教育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Technical Education,簡稱CMMI-TE)的構建三個主要目的:(1)指導技能教育機構學習業內最佳實踐,實現教育水平提升;(2)作為評估機構對技能教育機構的評估標準;(3)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供學生及家長參考。

3.2 構建原則

過程能力原則:強調管理過程的能力成熟度。如不強調本身擁有教育資源產權,而是如何獲取、管理這些資源并使之有效保障教育目的實現的能力。

客觀標準原則:更加獨立、科技的方法,基于客觀數據的評估方法。

普適專用結合:面向不同規模、不同的專業類別,具有一定的適用性,針對特殊類別培訓機構,可以對特殊活動進行調整。

服務性目標原則:有利于為社會、家庭選擇學校提供客觀、真實、便利的參考。

3.3 五級架構

CMMI-TE與原模型相同,五級分類1-5級對應如下:

初始級:較少教學管理過程。

可管理級:對教學過程建立基礎性管理要求,能重復班級、教師、課程等管理成功經驗,能跟蹤教學主要進度、常規質量特性。

已定義級:已在整個學校層面將主要過程文檔化、標準化,所有教學及其它活動均基于標準過程剪裁,支持學校戰略性發展規劃。

可預測級:教學過程形成知識庫,教學過程和質量都有定量的理解、控制、預測,充分授權,并依據定量分析輔助決策。

可優化級:利用各種機會引導持續改進,形成有效改進的文化。

3.4 管理維設計

技能教育經分析將原管理維GP整合歸并為7個GP:

二級5個GP:(1)GP2.1方針:明確并制訂每個工作目標;(2)GP2.2 計劃,包括原模型中計劃、責權、涉眾、配置計劃的內容;(3)GP2.3資源:資源涉及人財物管理,可以將培訓資源包括進去;(4)GP2.4監控:將監控、評價、配置實施檢查部分合起來,這是日常監控的三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合三為一;(5)GP2.5高管:高層領導關注監督,這是領導重視的具體體現。

三級保留GP3.1定義、GP3.2收集二個通用實踐。四經及五級不再定義新的GP。

3.5 工作維設計

技能教育工作維的內容比較多,但其要求比軟件開發要低。設計如下。

初始級:教學過程是無序、無定義的,基于習慣與個人喜好。

已管理級將教學工作建立起7個標準PA:教學計劃、學生管理、教學工作、教學環境管理、測量與分析、質量保障、供應商合同管理。前4個與教育過程密切關聯,是新增的,后3個是模型原標準過程。測量與分析是教學統計分析的擴展,質量保障也是績效考核的擴展。

已定義級工作維護建立起13個PA。其中,引入CMMI的6個PA:集成項目管理、組織過程焦點、組織過程定義、組織培訓、風險管理、決策分析。教學開發對應原模型的需求開發與技術方案2個PA。引入CMMI-SV中三級7個服務相關專門PA:戰略服務管理、容量和可用性管理、突發事件解決和預防、服務系統轉變、服務系統開發、服務交付定義、服務連續性。

四級2個PA:組織過程績效、量化教學質量。五級2個PA:原因分析及解決、組織創新與部署。

各PA根據其特殊性可建立相應SP。如教學工作的三個SP可以是備課、授課、考核,授課還可細分為課堂、上機、實驗、實習等形式。

4 模型應用注意要點

4.1 與國內指標型評估結合

CMMI-TE在滿足能力建設同時如何適應國內主管部門評估要求,是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以《中等職業學校星級評估標準》(以下簡稱星標)為例,可以嘗試將星標具體要求歸入相關PA的SP或在具體計劃中列明。如3星級標要求“校園占地面積不少于80畝,建筑總面積不少于3萬m2”,可以在“學校環境管理”中制訂“計劃”時納入。

4.2 針對不同專業

模型僅構建了技能教育機構各PA的GP,針對不同專業與類別的技能教育,如音樂、體育、老年大學等,可以構建專門SP。

第7篇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中醫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醫專業人才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而且對西醫的思維模式和診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醫內科學是西醫臨床醫學各科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西醫臨床基本技能和思維能力的關鍵。高等中醫藥院校臨床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夠順利從事臨床工作,適應當前醫療服務特點,成為一名良好職業素質的現代中醫師,學習與掌握一定的西醫內科學知識非常重要。但是中醫院校的醫學生由于課業重、西醫內科課時受限等因素,大多數學生僅滿足于期末考試西醫內科不掛科即可,考試前臨陣磨槍、突擊記憶,而西醫內科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普遍不過硬。如何提高中醫專業的學生的西醫內科診斷能力及思維水平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直是個重要課題。我院近兩年以來采取加強西醫內科過程性評估的綜合評估模式,通過過程性評估加強學生對課程和平時訓練的重視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綜合考核評估模式的主要內容

1.1 西醫內科理論教學和見習階段

在西醫內科理論教學見習階段,在保持傳統的期末理論考試的基礎上,加強臨床見習階段的過程性評估,提高學生對臨床見習的重視程度。在臨床見習中,將pbl 教學[2]中納入考核評估范圍,制定考核評估表,并占有較大的比重。

1.1.1 見習過程評估。占評估總成績的20%。pbl 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問答互動,教師在互動中更容易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在每次見習課都根據學生在pbl教學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這就引導學生積極預習和參與到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診治和思維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識點。

1.1.2 理論考試。占評估總成績的80%。理論考試主要以客觀和分析題型為主: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問答題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時采取由大學教務隨機從考核題庫中抽題的方法,題庫內容涵蓋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題庫建設上強調根據學科發展和教學改革隔一兩年不斷推陳更新。這樣學生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保證各系統的內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僅寄希望于突擊抓一兩個重點或背以往的一兩套考題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學生期末全面復習。

1.2 臨床實習教學階段

在中醫專業本科生內科實習階段,除了傳統的中醫理論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強西醫內科的臨床能力考核,學生出科成績由中西醫兩部分考核內容組成。西醫內科臨床能力考核由各實習科室負責西醫教學的教師在學生出科時完成評分。考試內容強調以臨床實踐技能為主;臨床基本技能占總成績的50%,病案分析占總成績的20%,實習手冊的評價占總成績的20%,病歷書寫占總成績的5%,醫德醫風和工作紀律占總成績的5%。具體考核方法為:從病房抽取典型病人進行臨床問診、查體考核;病案分析從教學題庫抽取,采取面試問答方式進行;實習手冊評價根據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況進行評分;病歷書寫根據實習手冊的登記隨機抽取1份進行評分;醫德醫風和工作紀律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由帶教老師給予評分。[3]

1.3 畢業考試

畢業考試同樣加強西醫內科的考核內容。西醫內科畢業考試以綜合技能考核為主要內容,以臨床客觀結構化(osce)考核為依托,結合床邊考核,對學生臨床綜合技能進行培訓和客觀結構化考核,主要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測試站,使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程式化的臨床技能標準,完成一系列的臨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醫內科畢業考試共設有5站:⑴臨床問診;⑵體格檢查;⑶病歷書寫;⑷病案分析;⑸臨床基本技能。

2.綜合考核評估模式的實施效果

通過召集教師、學生和教學管理人員座談會,同時分別對中醫專業本科生21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綜合考核評估模式的應用性進行評價。

調查結果表明,90.1%的學生認為評估結構和內容合理,88.7%的學生認為提高了主動訓練的積極性,92.6%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臨床基本技能,93.2%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臨床思維能力。結果說明綜合考核評估模式在中醫專業本科生西醫內科教育實際工作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性,受到學生的認同。

3.討論與建議

第8篇

上半年工作小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培訓中心在學院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發展深化改革的原則,面向市場,努力拓展多元化辦學途徑,在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安全評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技能部和學教部上半年的工作總結與下半年工作思路如下:

綜合辦上半年工作總結:

上半年共收入8萬元(主要是房屋出租費、復印費、古泉校區食堂款),做好培訓中心協調與管理工作。協調開班,服務到培訓單位。

綜合辦下半年工作思路:

做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市場開發,配合各部門辦好培訓開班前的準備工作,做好后勤服務保障工作。

技能部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經濟收入方面

上半年(1—5月份)收入約43萬元(實際入帳38萬余元,另有4萬余元6月份入帳),基本做到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較好完成年度計劃細化的經濟收入計劃指標。

二、開拓培訓市場方面

1、注重廣告效應,先后在《金陵晚報》、《南京晨報》等南京市主要報刊及有關咨詢活動中為培訓鑒定做招生宣傳,引起較大反響。

2、注意與企業單位保持聯系,把握合作機會。先后與南京市維管處、南京雨田汽車公司、武警消防士官學校、江蘇小天鵝空調南京服務公司、堯化門職業高中、上海梅山鋼鐵公司、南京鋼鐵公司、大豐職高等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3、為了貫徹年初制定的培訓中心發展方向——市場化、規模化、規范化,把握盡量多的市場機會,技能培訓部在做好現有業務的同時,積極進行項目開發。對舊機動車鑒定估價師、汽車經紀人等在沿海等大城市已出現的培訓項目,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為今后開發新的項目、搶占市場先機做前期工作。

4、為了完成今年交通技師學院富貴山培訓分校的招生計劃,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到中學中考的英語、體育加試現場,進行招生宣傳,取得良好效果。

三、培訓、鑒定方面

1、技能部在培訓、鑒定過程中,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配備了消防器材,做到安全培訓、鑒定,沒有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2、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制定了培訓教學計劃和技能鑒定方案,采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專用于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教材,認真組織理論和技能教學。

3、1—5月份培訓技師95名,高級工41名,中級工340名;鑒定高級工39名,中級工340名,初級工68名,并辦理了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超過同期培訓人數,基本完成年度計劃細化的社會效益計劃指標。

4、在擴大培訓規模的同時,認真組織培訓教學,注重培訓鑒定質量,做到既符合國家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標準,又令學員滿意。

四、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能培訓部在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也意識到有些問題限制了前進的

步伐。場地設施不足。汽車新技術的發展凸現培訓中心技能培訓設備設施陳舊,

與其他培訓單位相比,場地設施也處于落后狀態,這無疑將影響技能培訓市場化、規模化的發展進程。在院領導的關心下,目前正在努力解決。

技能部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積極開拓培訓市場,加大廣告宣傳力度,擴大知名度,增大市場份額,爭取多招生;積極與企業單位合作,為企業培訓技能人才,重點是高級工、技師培訓;積極與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合作,培訓中、高級工。目前已落實的培訓業務有:上海梅山鋼鐵公司100人左右的高級修理工培訓、南理工40名學生中級修理工培訓、金陵職大47名學生高級修理工培訓,南京鋼鐵公司300名高級工培訓正在洽談中。

二、做好本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

1、組織好2002級駕駛(3)班、檢修(4)班的中級修理工培訓、鑒定工作(7月—8月完成)。

2、組織好2002級學生的中級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古泉校區7—8月份完成。

3、與各系部一道組織好學生第二專業技能鑒定工作。

三、根據培訓要求完善技能培訓場地、設備。

四、積極參與學院招生,做好招生及新生軍訓工作。

五、做好技校生教學計劃、師資、教學場地、教材、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有關工作,確保新生入學及教學有序進行。

學教部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上半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回顧這幾個月來的工作,學教部的工作面臨著競爭激烈的市場,這半年,有開發市場的艱辛,也有有成功的喜悅。認真總結上半年的成績與不足,對進一步完善今后的工作很有必要。

一、學教部辦班及創收情況

上半年繼續教育(截止6月1日)先后開辦了“多媒體課件、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危險品貨物運輸、公路施工和養護、交通工程設備質量控、電子商務基礎、普通話班(兩期)等多個培訓班,舉辦了“公共關系知識講座、公文寫作知識講座、科學論文寫作知識講座、創新能力知識講座(已開兩次)”5次講座,成高輔導班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成高輔導班在冊人員42人,危險品貨物運輸從業人員培訓兩期共78人,教育培訓總人數1278人左右。

上半年截止5月31日,學教共收入約16萬元,其中約6萬元安全評估費將在6月份入帳。

二、學教部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等工作開展情況

1、加大宣傳力度,擴大中心辦學影響:上半年在繼續教育、學歷教育、新職業資格項目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傳。在市藝術中心“職技證書展示會”進行各方面的宣傳;到市各技校、職校、部分中等專業學校及大明路汽車一條街進行學歷教育宣傳;利用登報、咨詢電話加強宣傳力度。

2、開拓市場,開發新的培訓項目:經過努力,獲得多項辦學資質。獲得市勞動保障局鑒定中心的“秘書、營銷、物業、人力資源、項目管理”等項目的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資質。“企業信息管理”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資質已報省勞動保障廳鑒定中心待批。

在學歷教育方面,力爭與南大等多所高等院校進行聯合辦學的洽談,取得了較好的進展;受南京市普通話輔導站的委托開展面向社會的普通話的培訓;受系統委托開展道路違章人員的培訓工作;承辦校內外的多項講座。

協助學院進行五年一貫制高職的申辦工作、獅麟技術學校的更名等。

3、加大內外部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本著“誠信辦學,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每個班或講座開辦前,相關人員都認真做好開班的準備工作,確保了各個班正常開辦。開班時做好考勤和各教學環節的檢查以及結束工作。積極熱情的工作作風,受到系統內外合作單位的好評,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4、學教部的人員除能完成本部門的工作外,也能努力做好培訓中心臨時布置的其他工作。彼此間能相互協調,分工不分家,主動配合完成各項工作。

三、安全評估工作情況:

在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建立獅麟實業公司安全評估質量管理體系、工作程序及相關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評估中介機構的申報資料,并順利通過省、市安監局的專家現場評審,獅麟公司獲得南京市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企業、不受級別限制的安全評估資質。5月18日獅麟公司“安全評估認證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省交通廳市交通局領導和省安監局相關負責人到會祝賀并講話,院領導到會致詞并剪彩,擴大了實業公司的影響,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評估認證中心”人員,抓住機遇開拓市場,先后走訪了大廠、浦口、高淳、溧水及市內的有關企業,嚴格按照省安監局的評估要求抓好評估質量關,完善的評估準備資料和積極的工作,得到了被評估單位的一致好評。目前已與近16家達成了安全評估的意向,其中7家已簽定評估合同,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為公司創造了8萬余元的收入。

目前已順利完成楊子石化運輸分公司危險品運輸、華孚客運的評估。現在正進行對中北客運、南京長途客運公司、高淳縣客運、聯運、捷利客運公司、中嘉旅游、金蓉旅客、楊子石化運輸(普貨)、江浦經營危運等公司的評估。

將努力對省外事、公交總、利亞旅客、市液華公司經營部、江南小野田(危運)、華潤液化(危運)等公司進行安全評估的市場開發。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由于今年是我們進行學歷教育的第一年,重慶交通學院南京函授站知名度還不夠高。在招生方面感到壓力大與經驗的不足。

我們向交通局系統所有單位、市各技校、職校、部分中等專業學校、大明路汽車一條街及社會做了進一步宣傳、招生。制定“外出招生計劃”,先后去了金陵教培中心、港口職業學校、莫愁職業高級學校、南京市公共事業技工學校、江寧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江寧技工學校、南京職業教育中心等多所學校,并在金陵教育培訓中心(新街口校區成高輔導班)的家長會上進行了宣傳,效果仍不明顯。

主要原因分析:(1)南京大專院校太多,生源競爭激烈,重慶交通學院南京函授站第一年招生,知名度也不夠高,招生宣傳力度不夠。(2)現市技校、職校大多早與高等院校掛鉤,定向培養,現想進入很難;這類學校的學生想工作的多,想讀書的少,僅有的一些已定向;

安全評估的市場出現收費價格戰,目前評估收費處在低谷,市場競爭激烈,評估比較難做,目前,評估中心總結前一段工作及市場開況,制定了下一步安全評估的工作計劃及開發計劃,力爭在貨物運輸企業的評估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五、解決問題的方法:

1、加強招生宣傳的力度,提高重慶交通學院南京函授站的知名度;成考填報志愿時到報名現場進行招生宣傳。

2、重視已開辦成高輔導班的工作,加強管理和思想工作,引導學員報考重慶交通學院南京函授站成人班;同時在南京周邊地區做進一步招生宣傳。

3、在普通高考落榜生和單招落榜生中進行招生宣傳。

4、在本院在校生中宣傳,開設成人高考輔導班,引導學生報考重慶交通學院南京函授站。

5、安全評估的收費標準,按市場收費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評估時不唯價格,把好評估質量關,做出獅麟評估的品牌,占領市場。

學教部、評估中心的工作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從年初的專業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擴大到現在的多項辦學資質,但形成規模尚須時間。我們將不懈地努力,在適應學院發展需要的同時,更好地服務社會。我們將在不斷努力工作的同時,認真總結經驗,善于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做好各項工作。

學教部下半年工作思路:

1、學歷教育:力爭完成重慶交通學院三個專業的招生任務;做好與南大聯辦電子商務大專班、鐘山學院的聯合辦學的招生與組織工作;

2、繼續教育培訓:立足行業內部的繼續教育,繼續辦好普通話培訓,并努力向行業外擴展,擴大辦學范圍。

3、安全評估:使安全評估工作上一個臺階,努力增大市場份額,做出品牌;

第9篇

一、項目的設計

確定項目是實行項目教學法的基礎。通過項目的實施,學生能基本掌握勝任企業工作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體驗企業工作過程,提升對職業工作的感悟。因此,教師設計的學習項目既要貼近企業實際,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又要符合學生實際和學校現有資源狀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計算機英語》課程項目教學應依據國際IT企業應用規范量身訂制,以較好地滿足企業需求。國際IT企業對英語技能的要求分為:(1)聽說技能。包括商務英語口語、電話技術交流、技術討論、技術會議、技術演示等。(2)閱讀技能。包括商務英語閱讀、IT英語閱讀、IT專業詞匯、實用技術閱讀、IT技術文檔等。(3)寫作技能。包括商務郵件寫作、商務工作文案、IT技術文檔、IT項目報告、技術溝通文案等(現行以閱讀為主導的英語教學體系與該項目教學體系的英語技能對比如圖1所示[1])。教師應按照職業能力的要求,依據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設計一系列學習項目。商務英語包括的項目有歡迎與求助,邀請、預約和約定,電話留言,休閑與娛樂,道歉、致謝與問詢,通知等。技術英語包括的項目有電話轉接與導向、操作系統配置、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網絡與信息安全、運行與開發環境等。其他技能包括的項目有英文簡歷、英語面試技巧等。

二、項目的實施

學生以不同的組織形式(如個體工作、小組工作等)進行有計劃的、明確的分工。項目實施范圍分為校內和校外。以《如何休閑與娛樂》這個題目為例。學生4人一組,每人用三分鐘列舉出個人放學后參加的娛樂活動,然后用10到30句話描述這些娛樂活動。接下來,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這些活動,編成劇本,如果發生的地點不同,須提示第一幕、第二幕等等。最后4個學生分角色表演該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組織者、咨詢員和矛盾協調員的身份參與,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或工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項目的評估

項目評估的形式分為:項目小組內學生評估、項目小組外同學評估、教師評估和社會評價。項目小組內學生評估指的是小組內學生之間根據每個人對項目工作的貢獻互相打分。項目小組外同學評估指的是小組外學生提問關于項目實施的問題,小組內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答辯,小組外學生根據答辯的情況給該學生打分,同時提問問題的學生也給加分,這樣做可以促進學生參與到整堂課的教學中,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評估是指教師對學生的項目成果進行檢查、講評。講評的內容包括:已有知識技能的運用情況、是否完全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識、新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情況、項目成果總體質量等。教師在評估和指導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努力,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不可對過程中學生的某個失誤作出尖刻的評論,那樣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動力和信心。

四、結語

開展項目教學能將知識、技能的學習融為一體,可增強學生敬業、勤奮、講究效率和團隊協作等職業道德與素質。選取教學項目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特點,每個項目都要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又能較好地完成,使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項目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素養,更新教育理念,以適應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第10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改革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的開設時間都不長,課程建設上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學科理論與操作實踐相脫節,無法滿足就業需求。因此,大力推進課程改革,使課程建設更加符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十分必要。

一、明確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1.以崗位就業為培養目標。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培養是教學工作的重點。在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的確定方面,高職院校應當對相關崗位的工作和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進行認真分析,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從實用性、針對性的角度開展課程教學模K設計。

2.以真實工作任務開展實踐。汽車鑒定評估工作對崗位人員的實操能力和經驗要求較高,理論教學很難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必須轉變課程設計理念和思路,圍繞具體真實的崗位工作任務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將完成具體汽車鑒定評估工作作為實操課程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實戰技能。

3.實施開放式教學。汽車定損與評估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市場調查,根據相關職業資格的學習要求向學生分發任務書,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獲取所需知識,來完成教師下達的學習任務。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

二、課程教學改革

1.確立典型教學工作任務。高職院校應當加強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標準的開發,通過市場調研、專家論證、與技術人員合作等方式確立典型教學工作任務,并結合職業技能培養規律,按照由易入難的原則科學設計教學工作任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職業資格所需要的技能。

2.優化教學情境。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是一門解決具體問題的實操型課程,要讓學生真正掌握實踐操作方法、解決具體問題,必須讓學生在平時教學活動中處于真實或者幾近真實的模擬工作環境。因此,在教學情境的設計和開發上要充分考慮崗位工作實際,全面體現職業特點,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快速進入角色打下扎實基礎。

3.科學確定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汽車市場相關政策規定的掌握、汽車市場行情和走勢的把控、汽車定損與評估的技術方法、相關鑒定評估文書的撰寫等,這些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技能。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在步入崗位工作后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更好地開展工作。

三、創新教學方法

1.實例教學法。汽車定損和評估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采用以實際案例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汽車定損和評估過程中直接掌握處理各種情況的工作技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備課時,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搜集典型案例素材,并制作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和歸納。

2.分組教學法。在實際工作中,一項工作的開展和完成常常是由一個團隊共同完成的,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汽車定損評估工作常常需要團隊配合完成,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時可采取分組教學方式,由教師下達具體學習任務,學生分成若干工作組分別完成學習任務。各學習小組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先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情景模擬教學法。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可以根據汽車評估流程模擬實際工作情境,學生可以按照二手車評估市場的崗位設置進行角色扮演,對業務工作洽談、委托書簽訂、方案計劃擬訂、技術檢測、評估估算以及相關文書撰寫等過程進行情景模擬。為了使教學情境更加接近崗位工作實際,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或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實施定向人才培養。

四、課程考核

在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考核方面應當將理論考試與實操相結合,注重教學過程考核,強調技能操作,通過學生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的具體工作表現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考核方式可以根據工作任務的具體情況選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

五、結束語

高職院校汽車定損與評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以實際工作需求為導向,將課程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根據市場人才需求確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鑒定評估汽車的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第11篇

    需求調查分析

    需求分析是特殊用于英語課程設計的基礎,從需求分析中可以確立課程的目標以及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活動和教學材料。課程設計者要把學生的當前需求和將來需求結合起來。作為本次商務用途英語課程設計的具體操作和衡量標準的組成部分,需求分析將在課程本次設計開始之前以及課程進行的過程中開展。問卷調查被認為是進行需求分析最受歡迎的方式。同時還可以通過帶有開放式問題問卷調查的回答,測試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在本次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需求分析將主要集中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對他們進行的采訪以及對當地國際貿易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門的咨詢,還有對真實國際貿易工作環境的實地觀察。為了評估學生們當前的英語寫作水平,對于本次課程的多樣化需求以及他們所喜歡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一個包括目標性需求和學習需求的開放式問卷調查將在課程設計開始前發放給學生。同時將選取的個別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采訪來了解他們對本次課程的商務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各種需求和期望。單獨采訪可以選用英語進行,這樣可以掌握學生現階段的英語口語交際水平。與此同時,還應對外貿公司的人事資源部和公司的管理者進行咨詢,了解他們對員工的英語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對本次培訓課程的期望。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的任務和職責以及他們最想通過本次培訓學到和提高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West(1994)主張對于目標語言的使用環境的實地觀察要遠比對著作者編著的教材憑空想象要好的多。課程的設計者需要對目標學員的真實工作場所進行觀察,尤其是員工們所參與的日常國際貿易的操作和流程,都將被認真觀察并做詳細的記錄。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對于本次課程的未來工作需求將被進一步的領會。在征得外貿公司允許的情況,一些商務交流的電話和談判協商會議也將做記錄并錄音,一些工作中所用到的各種真實商務交往信函,各種國際貿易單證也將被收集起來作為授課的材料。此外,本次課程設計為一個動態的交互式的學習過程而非線性的過程(Hutchinson&Waters,1987:74),一項持續性的需求分析將隨課程的進程同時展開,以便隨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確保本次培訓課程能夠真正的有效。我們應當對調查的結果不斷地進行檢查和重新評估。通過這種方式,老師可以對當前課程的有效性進行評估以便能夠對教學內容,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做適當的修改,使本課程更好的滿足學員們的需要。

    課程內容

    (一)課程目標本課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遵照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幫助參加此次課程的學生提高自己在未來國際商務工作中的實際商務英語的應用能力。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從以下三方面提高其商務英語應用能力:知識、技能和素質培養。通過對本課程的系統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商務英語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其在國際商務業務流程中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用英語從事外貿工作的興趣。(二)課程結構鑒于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此商務用途英語課程共安排一個學年,32周,128個學時,每周4個學時。課程設計將以真實國際商務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為依據整合、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工作過程分解為商務活動、外貿實務2大模塊,強化實際應用技能的培養。教學將在多媒體教室和國際商務貿易情景體驗教室完成。此課程中所用的教學材料為《新編劍橋商務英》。該教材由具有豐富商務經驗的工作人員參與編寫,符合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水平,并與學生專業相結合,具有科學性、實踐性、開放性與職業性特點。基于此項課程需求分析基礎之上,本課程主要內容將集中于商務英語應用技能的知識、技能以及素質培養。每方面的詳細學習內容如下:知識:(1)商務英語涵蓋涉外活動的各個層面,既涉及基礎英語,又涉及商務業務英語,力求將二者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即從基礎學起,又滲透實用場景下的語言交際。(2)重視聽說,加強表達,突出實用閱讀:以聽說訓練為主導,引導學生獲取表達技能,實現課堂教學的“學一點,用一點”的原則。(3)“精講多練”、“講為練”、“練為用”:教材不只是“教”,更要注重“學”,不是“教懂,學懂”,而是“教會,學會”。(4)選材注重涉外語言交際的典型性、實用性、思想性、時代感、趣味性、可模擬性和可操作性。技能:(1)能夠流利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外貿工作中的口語交流、翻譯工作。(2)能夠熟悉日常外貿工作技能,包括:貿易洽談、合同簽訂、安排貨物檢驗、申請驗關,通關、安排辦理保險,以及提出索賠等。(3)能夠掌握商務閱讀、商務翻譯、商務寫作、函電及制單的技能。素質:(1)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商務英語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2)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跨文化交際意識;(3)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商務社交禮儀習慣。(三)課程特點課程設計將緊緊圍繞對學生和外來工作的需求分析。在教學中注重課程資源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設形象生動的工作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國際商務情景模擬來創設接近未來工作環境的真實語言環境,幫助學生了解商務溝通的對話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他們內在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好方法。教學活動應從信息的單向傳遞向雙向交換轉變,學生單獨學習向合作學習轉變。在教學活動中應多提問、多引導、多和學生一起討論難點,讓學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討論問題的機會,從而形成一種雙向的教與學的模式。

    課程評估

    特殊商務用途英語課程的評估將給予教學與學習過程和考試成績同等的注意度。對學生的評估將使用三種主要的評估方法。第一種是學生自我評估。自我評估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第二種評估形式是在整個課程中學生的反饋分析。第三種評估形式是教師對于學生在此課程不同階段的學習表現評價以及外貿公司對于這些學生在實習工作中的表現。另外,課程評估還主要利用兩種類型的評估來獲得關于課程本身的信息: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Jordan2003:89)。

    綜合上文,作者力圖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設計一個任務型的、注重實際應用技能的專業用途商務英語課程。獨立學院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決定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改革、創新,都要突出職業核心能力,要高度重視實用性,突出應用性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獨立學院英語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才能為地方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并使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獨具特色。另外,從教學中的課堂調查反饋來看,學生普遍認為該商務課程對他們的商務英語技能有了明顯提高。此外,畢業學生的用人單位也對于學生的商務英語工作技能給予了充分肯定。作為一種嘗試,該課程設計還有待通過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證研究來進一步完善。

第12篇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健康評估

隨著臨床工作中護理程序的應用和深入,健康評估在護理實踐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1~4]。《健康評估》課程也已成為現代護理學中的專業核心課程。要求高職護生不僅要具備診斷個體、家庭和社會對現存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評估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目前《健康評估》的教學大多數被分成理論課和實訓課獨立教學,且偏重于學科理論體系的完整傳授,造成理論和實踐有所脫節。如何將理論和技能知識有機結合,使護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掌握健康評估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是擺在我們面前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課題。為此,我校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健康評估》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校2011級普通大專護理專業護生240名,均為女性,年齡(18.92±1.01)歲,按《健康評估》課程教學班分為兩組,實驗組122名,按"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118名,按常規模式(理論與實驗分開)教學。

1.2方法

1.2.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1.2.1.1 確立目標和整合內容 首先進行調研,根據護理崗位能力明確護士進行評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確定課程的知識、能力、素質目標。然后以護理崗位工作的任務為參照點和組織內容,以職業能力的培養選擇課程內容,最后確立教學任務。我們一方面對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根據健康評估知識的難易度和典型性,以及考慮到護生的理解力和興趣,主要是調整了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理論實踐大致為11),使之符合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健康評估工作過程的先后順序,將健康評估課程設計為問診、身體評估、實驗室檢查、護理診斷、病歷書寫五大工作過程,每個過程包括一系列學習任務,每個任務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這樣的課程教學內容的構建既符合實際工作要求,又能促進護生可持續發展,符合高職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在教學總時數不變的情況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1.2.1.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設計 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是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也是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我們以臨床護理和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設計教學過程,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讓每位護生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使護生在不知不覺的教學活中,輕松的掌握了深奧枯燥的理論知識,又輕而一舉的學會了操作技能。設計思路如下:①病史問診設計:課前設計病例,主要是健康史的資料收集(包括癥狀和心理社會資料),設計肺結核(涵蓋發熱、咳嗽和咳痰、咯血癥狀)、風心病(涵蓋呼吸困難、心悸、發紺癥狀)、肝硬化(涵蓋腹痛、嘔血和便血、黃疸癥狀)、腎炎(涵蓋水腫、少尿)、癲癇(涵蓋抽搐、意識障礙癥狀)5個病例,課前提供給護生患者的簡要病史,并提出預習的相關內容。如患者××,24歲,因反復咳嗽咳痰、發熱3月,咯血2h入院。問題是患者的這些癥狀如何評估?為什么說患者是肺結核?對患者和家人有何影響?課堂上觀看視頻,模擬問診;最后展示健康史資料,并根據病史資料回答問題。②身體檢查設計:根據上次的健康史資料提出問題,如肺結核患者的身體檢點在哪里?如何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課堂上一邊演示或觀看視頻,一邊進行模擬身體檢查,然后展示身體檢查資料(包括上述疾病患者的一般情況、心肺腹檢查情況、四肢神經檢查情況);最后分析身體資料解答問題:患者為什么會出現上述體征?③實驗室檢查設計:根據上次的健康史資料提出,如肺結核患者下一步檢查有哪些?如何指導患者采集標本?課堂上護生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進行標本采集的溝通指導,然后展示患者的輔助檢查,并解釋患者的實驗室結果說明什么?④護理診斷設計:先進行護理診斷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展示一個肺結核患者的健康資料和身體檢查資料之后提出問題。如患者有哪些護理問題?為什么說患者有這些護理診斷?這些護理診斷如何排列?然后分組進行討論,引導護生積極思考問題,作出護理診斷和判斷排序。

1.2.1.3 教師培訓和教室設置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應該有經過培訓的教師和實訓中心,這是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保障。課前經過集體討論,要求所有帶教老師明確每一堂課的內容、方法、步驟和具體目標要求,做到目標一致、內容一致、手法一致、進度一致、要求一致。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強調老師要以護生為主體,發揮護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護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并要注意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教學后的信息反饋。將理實一體化教學安排在理實一體化模擬實訓室進行,每個實訓室1位老師30位護生,實訓室內設備包括多媒體教學儀器、電腦、多功能模擬身體檢查模型、診斷床等,融多媒體、專業評估與課堂為一體,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真正實現以護生為主體,教師作引導,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教學模式。此外,護生課后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進一步拓展了護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彌補了教學時間的不足。

1.2.2 評價方法

1.2.2.1 考核評價 課程結束后,采用統一考核方式,統一的評分標準,對兩組護生進行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滿分均為100分。

1.2.2.2問卷調查 在課程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從7個方面進行教學效果調查,發放240份,回收240份,有效率100%。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資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χ2檢驗。

2 結果

2.1 成績考核 實驗組的理論成績、實踐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

2.2 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產生的教學效果有顯著差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知識運用能力、交流能力、身體評估能力、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分析歸納能力,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P

3 討論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護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在強調實用性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進行任務化、模塊化和綜合化,將"教、學、做"有機的統一,使護生在學習理論時知道為何而學,在操作技能時知道技能的理論基礎,能夠讓護生的學習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手腦并用、循序漸進的學習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學是適合高職護理教育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5]。

3.1理實一體化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從感性認識入手,從護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認知規律出發,解決了分段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上的不連貫、不銜接等問題,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趣起來,激發了護生學習的熱情,調動了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護生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的學到了知識,并能將健康評估知識有效地運用到護理實踐中,既幫助護生構建知識,又促進掌握技能,使教學質量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表1可以看到,護生在考試成績上,無論是理論考試,還是實驗考核都要優于使用傳統模式教學的班級。

3.2理實一體化教學有助于促進護生的職業能力的發展。職業能力是在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實際運用、遷移和類化,并與相關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設置就是依據崗位職業能力分解,按照職業活動規律將知識和技能整合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問題,激發護生自主探索,相互討論,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討論與解決過程中,不僅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而且使護生的綜合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得到全面發展,從而提升護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6]。從表2中可以看到,實驗組的護生在學習興趣、知識運用能力、交流能力、身體評估能力、閱讀資料能力、自學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等方面持肯定態度。

實踐證明,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適應高職護生目前基礎和身心發展的一種成功的教學方法,但在實施中也有一定困難。主要體現為教師的教學習慣和護生的傳統學習習慣不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缺乏現成統一的教材;理實一體化教室的設備配置不能完全滿足教學要求,使教學很難做到理論和實踐真正的有機結合等。這些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探索、總結、完善和發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躍,孫榮,趙岳.護士健康評估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12):3129-3131.

[2]劉小紅,陳玉英,楊袁慶.新護士在護理評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4):151-152.

[3]聞彩芬,孟華,濮麗萍,等.臨床護士對健康評估能力的認識與能力調查[J].護理研究,2009,8.23(8)中旬版(總第295期)2089-2090.

[4]張文杰,戴新娟.臨床護理中健康評估的研究現狀與進展聞彩芬,孟華,濮麗萍,蔡小紅..護理雜志,2012,1.29(1A):36-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潍坊市| 繁峙县| 江山市| 白银市| 韶山市| 五常市| 新干县| 刚察县| 余庆县| 贵德县| 密云县| 隆回县| 绥江县| 安阳县| 遂溪县| 贵德县| 马关县| 晋宁县| 玉山县| 大埔县| 沈阳市| 河南省| 泸溪县| 涿鹿县| 册亨县| 沙坪坝区| 正安县| 昌邑市| 四子王旗| 集贤县| 盖州市| 陵水| 仁布县| 龙门县| 北京市| 金塔县| 沅江市| 台江县| 乌拉特后旗|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