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文作文題目

英文作文題目

時間:2023-05-29 18:03: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作文題目,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文作文題目

第1篇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長春市

種:中文

本:大32開

國際刊號:1671-430X

國內刊號:22-1338/G4

郵發代號:12-15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2篇

初中英語寫作訓練寫作能力初中英語寫作訓練屬于英文書寫應用的初級階段,這個過程中的教學主要是要依靠模仿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進行模仿的過程中,傳統反復表達同類意思的寫作模式讓學生感到無趣又沒有實際作用。那么,如何進行初中英語的寫作訓練呢?

一、初中英語寫作訓練關鍵點

1.內容決定形式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針對寫作的內容進行相關的訓練,因為內容決定形式是基本的辯證原理,同時也是基本的教學要求,寫作的內容決定了英語表達形式,而且形式也隨著內容的發展而改變。初中生首次接觸英文寫作,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針對寫作的具體內容進行相關的指導,這種指導模式更像是小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文,教師要重視選擇貼近于學生的生活的題目,然后指導學生考慮分析怎樣安排文章內容,怎樣組織英文篇章,并對可能用到的語法進行指導復習,最后讓學生能夠根據題目設置簡單的內容,并流暢組織成文,體現出簡單的作文立意。

2.仿寫訓練能力

初中生剛接觸英文寫作,除了完成英語教材之中的寫作內容之外,教師要根據整體的英文寫作能力培養來設計相應的仿寫訓練內容。例如:初級的訓練就可以指導學生用簡單的詞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構成作為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起點,引導學生從對單個句型的掌握,逐漸過渡到多種句型的混用,直到學生能連貫自如地表達思想。而后期則要根據寫作需要,針對不同的文章體裁、立意、語言等方面進行綜合的專項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

二、初中英語寫作全面訓練對策

1.內容訓練

初中英語寫作的內容訓練要針對寫作的具體內容指導學生收集素材,并學習能夠自主設計寫作提綱,完成寫作內容的設置,寫出內容完整的英語作文。

(1)收集素材

收集素材為英語寫作內容提供的基本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養成收集素材的習慣。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收集自己生活的真實素材,如教師布置英語作文內容《Memorable photos》,在布置作業后教師要提出問題“Do you have a story about photo?”讓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回憶,收集生活素材,這種素材內容就是生活的本真,是最為有效的素材內容。同學在討論的過程中回憶生活經歷,或者從別人的經歷之中引起回憶,找到可寫的內容。當然除了這些直接的生活經驗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收集間接的生活經歷,來源于習作者間接生活經歷,包括自己從課本、課外讀物、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各方面得來的人或事。當然生活素材收集后,還需要收集語言素材,因為英文作文也需要優美的語言來作文鋪墊,例如:針對剛才的作文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收集有關“Unforgettable”的名句等,諸如“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tomorrow is doing your best today.”“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等都是可以用的內容,要鼓勵學生隨時積累。總之,收集素材是寫作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寫作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2)擬定提綱

教師要指導初中生根據作文題目擬定相關的提綱內容。首先,要指導學生審題,也就是要針對題目內容進行思考,怎樣安排文章內容,這個環境與語文作文相似,但是又一點要提醒學生,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語法”“詞匯”內容等進行選材。其次,要指導學生完成提綱內容,教師要告訴學生英文寫作要遵循著從一般到具體,從概括到舉例,從整體到部分之“先總后分”的原則,這也是因為英美人士多數習慣先對事物界定其內涵再描述其外延。其實,這點要求看似簡單,但是學生往往不能轉變過來,主要是因為在語文作文過程中學生往往習慣于對事物進行全面的描述,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養成這種英文寫作習慣,并采用自己喜歡的圖標模式表示出提綱內容。另外,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擬定提綱的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講自己要寫的每段內容簡單表述出來,然后將可能用到的語法設計完整。另外,在提綱設計的過程中開頭內容的設計最為主要,有些學生會感覺無從下筆,教師可以給學生首篇的開頭內容,如“Why ar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learning English ”,教師給出該篇的首句“English is the world language, can make people better communication”這樣學生很容易理清寫作思路。

2.仿寫訓練

英語教材之中有許多可以仿寫的內容。例如,在教學教材Go for it,Book7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后,要求學生寫“My birthday party”這一與課文話題有關的作文題。又如,Go for it!中九年級的課程編每一個單元都有一、二個主要句型,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實用性。教師完全可以根據這些句型的內容來設計作文題目,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例如:Unit 4 What would you do?從這個句型出發,讓學生練習寫一下“They are the things that will happen to me after 20 years.”除了根據句型進行仿寫訓練之外,教師還要設定文章結構仿寫,例如,在課文講解的過程中用多媒體技術表示出過渡詞插入框架中,讓學生更直觀清晰的了解文章的框架,和過渡詞的使用和作用。從而為隨后對這篇文章框架結構,過渡詞的仿寫做好鋪墊。同時,針對不同的體裁內容也可以根據課文進行仿寫,例如,學習了七年級下冊Unit 1 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中的書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英文書信。總之,仿寫基本原則是形似質新、形神兼備,要體現文字表達與語意語境的和諧統一。

第3篇

一、前言

近年來,不少學者已經意識到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并就此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卞樹榮(2006)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了《大學體驗英語》的實用性;鄧賢貴、張堅(2007)論述了《新視野大學英語》、《新理念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大學體驗英語》、《全新大學英語》、《21世紀大學英語》等大學英語教材均在實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華榮(2008)在內容組織上論述了《大學體驗英語》交際內容的實用性;魏琳(2009)通過調查發現,從學生的選擇上看,語言的實用性已被擺在了第一位,越來越多的學生已不再把英語學習當成應試的工具,而是希望通過學習能與人交流,無論是口頭的還是筆頭的,甚至同專業掛鉤,達到學以致用;王帥(2009)指出《實用英語》的實用性明顯加強了日常生活、工作與經濟、科技發展聯系密切的實用文體的閱讀。

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語四六級作文的寫作水平,如于海艷(2005)、遲歡玲(2006)、胡學方(2007)、翁義明及陳蘭芳(2008)、袁在成(2009)、鄭映雪(2009)等在這方面均有闡述。

至于考研英語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體現在:對某一年考研英語作文的點評,如曾微(2006)、許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語作文的應試技巧,如王靜(2005)、吳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語看圖作文及相應的對策,如楊小蠻(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論述。

由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很少學者從考試的視角來論述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盡管滕德明等(2006)從教材編寫中的原則、需求分析和實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間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作文題和在對學生、教師、社會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實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但此研究僅僅通過2001至2005年5年間的考試英語寫作來研究了就某一大學英語教材實用性,這尚不能足以較全面的了解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為此,本文將結合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作文題,來研究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以期為今后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提供一些參考。

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考研作文的情況分析

為了更直觀的反映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題。

通過對近20年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作文題目進行整理、歸類,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總結,總體而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題材呈現出多樣性,包括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書信類、應用文、描寫文、圖表類等。在這些題材當中,以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居多,圖表類則顯得過少。

然而,從歷年考研英語作文的得分情況來看,多數考生的看圖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類作文很難。為此,很有必要對此類作一些簡要分析,看圖作文可以分為圖畫式作文和圖表式作文(楊小蠻,2005):(1)圖畫式作文是用漫畫、照片、圖片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圖畫蘊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內涵理解表達能力,在邏輯的考查上,更偏重學生的總結能力;(2)圖表式作文是以圖表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圖表中的數據所包含的邏輯關系的挖掘與表達能力,在邏輯的考查上,由于圖表是數據的形象化表達,更偏重于學生的數據整理與歸納能力。而這正是眾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識及能力。圖表類作文,在歷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出現不多,大學英語教材中類似的圖表也極少出現。由于題型不對口,考生在審題、立意、表達上都與命題者的要求大相徑庭(任榮,2001)。另外,根據最新的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一)考試大綱,在英語的寫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的內容,并且在大綱樣題中有所體現,這是很重要的變化。有鑒于此,我們很有必要對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的體裁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關于大學英語教材實用性的討論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選取筆者教學中所使用的《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進行分析。

首先,本文對翟象俊及李蔭華主編的《大學英語》中的體裁進行統計。

再看由寧春巖主編的《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課文中的體裁。

為了進一步說明現行大學英語教材的實用性問題,下面就《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專門涉及到寫作方面的內容逐一統計如下。

《大學英語》的第一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也兼顧寫和說的能力,寫作練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使用連詞、縮寫句成詞(組)、從句、簡潔寫法、從屬連詞用法、省略法、簡潔表達法、同位語;第二冊的寫作練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連句成段的能力,包括連貫、并列連詞和連接副詞、由主題句引出段、 從屬連詞和關系代詞、句子邏輯順序、詞和詞組及從句的并列寫法、轉折等;第三冊的寫作,從連句成段訓練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寫成段文章,初步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的寫作能力,其中的第5、6單元有看圖作文;第四冊的寫作,從基礎訓練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寫成段文章,初步培養學生在語篇水平上的寫作能力,第7單元有看圖作文。

而在《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寫作練習分為一般寫作(General Writing)和實用寫作(Practical Writing)兩部分。前者側重培養學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養學生閱讀和模擬套寫在交際環境下的常用應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冊的一般寫作以糾正學生寫作中的句子層面的結構錯誤為主;第三、四冊以段落、篇章寫作為主,以培養學生在清楚表達意思、整體構思、謀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應用文寫法(Practical 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內容:第一冊有名片、道歉信、海報、 儲蓄表、訂單、體育比賽安排表、通知、邀請函,第二冊包含了入學申請表、個人廣告、旅游保險、賀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網絡布告,第三冊則有會議邀請函、獲獎證書、廣告、論文征集廣告、網上課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預警通告()、政府通告(反戰反暴力游行),第四冊安排了工作廣告、演出安排表、投訴信、招聘廣告、道歉信、問卷調查、保險單填寫、提綱寫法等應用文寫作知識。

四、綜合分析

綜合上文對四六級及考研英語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級作文的題材主要以寫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為主,偶爾出現圖表類和應用文類的作文;考研英語作文主要是圖表類作文和應用文寫作,從2010年開始新增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的題型。這兩個對教學起很大指導作用的考試在寫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應用文寫作,而雙方的不同之處在于四六級作文側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據所給的題目用英語清晰流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因而題材多為解釋說明類的議論文;而考研英語作文側重考察考生觀察分析、總結規律的能力,因而題材多為圖表類作文。一套講究實用性的教材在寫作練習部分應該注意兩者兼顧。

根據本文第三部分對寫作方面內容的統計可見,《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較之于《大學英語》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實用性,也就給予應用文寫作更多的關注,這對大學生的英語四、六級考試及今后的工作無疑是極為重要得。然而,《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極少涉及看圖寫作方面的知識,根據所給漢語文章寫英文摘要這方面的練習幾乎為零。就考研英語寫作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今后編寫大學英語教材需要考慮到考研英語寫作的實際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圖寫作及如何提煉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內容,可以滿足大學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學英語教材更具實用性。

五、結束語

縱觀全文,本文在總結、歸納我國近20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及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英語作文題目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翟象俊、李蔭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寧春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與英語寫作密切關系的內容,并就這兩套教材的實用性,進行了分析、討論,指出這兩套教材的實用性尚存在的主要問題。這是今后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時候應該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卞樹榮.《大學體驗英語》教材編寫理念及其對英語教改的指向[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2]鄧賢貴、張堅.構建特色英語課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J].職業時空,2007(23).

[3]華榮.《大學體驗英語》教材淺評[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1).

[4]魏琳.從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僵化現象談英語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帥.高職《實用英語》教材特點及應用方法初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8).

[6]于海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文應試策略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5(5).

[7]遲歡玲.如何寫好大學英語四、六級作文[J].英語自學,2006(11).

[8]胡學方.從框架結構談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教學[J].賀州學院學報,2007(3).

[9]翁義明、陳蘭芳.主題句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短文寫作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題句在CET-4&6寫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鄭映雪.四六級考場議論文寫作應急思路“三步曲”[J].英語自學,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國考研作文解析[J].大學英語,2006(3).

[13]許建平. 2007年全國考研英語作文講評[J].大學英語,2007(4).

[14]許建平.2008年全國考研英語作文講評[J]. 大學英語,2008(4).

第4篇

而作文教學的現實卻并不樂觀,學生作文的虛假空洞、矯揉造作現象依然嚴重,文風清新、內容充實的好作文還是難以尋覓,究其本質,還是缺少了情感的參與,缺少了心靈的脈動,作文要與心靈共舞,才能真實而有文采。

一、 打開視界,讓素材叩動心靈。

作文,從本質意義上來看,是一種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方式,照理來說,作文首先要有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自然為文,靈動表達。作文首先應讓豐富充盈的素材激蕩情感的漣漪,讓生動活潑的世界在學生的心靈上投下多彩的剪影,才能有情郁于中、發之于外的表達訴求,這樣的文字才是充滿生命活力和情感色彩的文字。

但在課堂習作或考試作文的情境之下,很難要求學生有自由的心理和足夠的時空,來審視命題、選擇素材。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給定的時空條件下,在限定的寫作命意中,努力實現思維時空的突破,打開選材立意的視界,把寫作素材的豐富性和寫作命意的指向性結合起來,首先要讓學生的情緒狀態處于適度的緊張和興奮之中,而不是把作文演變成了無生氣的填字游戲。

所以,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寫作心理,即使是在考試作文的情境之下,告訴學生暫時拋棄答題的困惑,暫時忘卻考試的緊張,抬頭舒氣,向窗外凝望片刻,這是監考老師不會干預的,就在這片刻的凝望中,讓作文題目在腦中徘徊,讓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窗外的風景中,讓自己的心靈循著天際延伸到遠方,讓那些動人的故事浮現在眼前,讓自己的心靈開始有一點點悸動,把那些溫暖的片段逐漸清晰地疊印在自己心靈的底片上,進而尋求作文立意選材的高妙,靈感也許就會在那一刻綻放。

引導學生打開作文選材立意的視界,還需要由方法的引導,我們都知道作文的源頭是生活,學生的生活閱歷相對較淺,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程序結構,拓寬選材的思路,尋找拓展素材的支點。我們可以把生活素材從橫向上分成三個維度,即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從縱向上也分成三個維度,即關注現實、關注自然、關注自我,選材的時候可以把縱向和橫向交叉起來,這樣就形成了相應的選材結構模式,給學生的選材提供了一個思維平臺,有效底實現了選材的廣度和深度,可以幫助學生打開選材立意的“視界”。再結合具體的題目,看題目適合在哪一個框架中選材,這樣就給學生選材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思維模式,避免了選材的無序和無據,讓豐富的素材匯入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心靈變得充盈起來,讓學生在鋪展紙筆的同時,打開心靈的窗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福羅里達州州立大學教授約翰M•凱勒認為,影響學生動機形成有四個主要因素:注意、相關、自信、滿意,取其每個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簡稱為ARCS。該模型主旨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要引起他對一項學習任務(學習目的)的注意和興趣,其次使他理解完成這項學習任務與他密切相關,再則要使他覺得有能力完成這項學習任務,從而產生自信,最后讓他產生完成學習任務后的滿意感。

二、 啟迪智慧,讓思維激蕩心靈。

作文是一項復雜的思維活動,有了好的素材,還需要對素材進行加工,在寫作的過程中,還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現出來,引導學生開展思維的碰撞,捕捉稍縱即逝的思維亮點,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面對“我的啟蒙老師”這樣一個作文題目時,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啟蒙”這個關鍵詞語,從語義的角度來看,“啟蒙”是一個蘊涵豐富的語匯,本意是“引導某個對象從蒙昧中走出來”,在這里我們應該將語意擴展到“知識的點撥、思想的啟迪、人生的引導、現實的感悟”等多個領域,這樣的話,題中的寫作對象“老師”也應該從狹隘的“學校教員”的概念中解脫出來。甚至可以從逆向的角度,確立以下兩個寫作對象:一是用超越常規的方法甚至破壞手段,使我獲得教益的人,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老師”。二是“老師”或許就是我曾經的對手、甚至是知識閱歷比“我”還淺薄的人。在這樣的思維過程中,我們的作文素材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拓展,避免僵化和單調。

事實上有多很俗話、成語,往往只強調約定俗成的思維認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大膽創新,想別人所未想,言別人所未言,從而寫出既異想天開,又合乎情理的文章,如“開卷未必有益”、“不在其位,也應謀其政”、“知足常樂戒”、“好酒不怕巷子深嗎”、“賣瓜就得自賣自夸”等。總之,教師要盡可能多的挖掘能引發學生發散思維的材料,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引導學生在慎思、明辯的前提下破舊立新、推陳出新。

三、 關注自我,讓情感溫暖心靈。

作文其實就是學生的心路歷程,就是學生情感成長的橋梁,在一個個字符的背后,隱藏著的是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是學生多彩的情感天地。在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的同時,別忘了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學生自我的內心需求和生存狀態,關注學生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會使學生的心靈更加柔軟和豐富,會培養學生的大愛和責任,使學生的心靈擺脫狹隘和閉塞,才會使作文打上情感的烙印,刻下自我成長的足跡。

古人說“詩以言志,歌以詠言”,“不平則鳴”、“發憤而作”,其中都隱含著一種生命自覺。所謂的生命自覺,在學生的作文里,更多的就是一種人性深處的悲憫情懷,就是一種直面人生的精神力量。現在的學生作文里,很少有直面生活坎坷的堅韌,很少有發自內心的悲憫,也就缺少了思想和厚度和生命的質感,游戲文字、嬉笑人生、扮酷自我成了家常便飯,情感和思想的蒼白成了通病。其實,人情冷暖是人生體驗越不過的一道坎,是個體生命體驗中道不盡的話題。因為有人情冷暖,人生才是多色調的,才顯得豐富多彩。要努力用冷冰冰的人情去把自己的心磨出厚厚的繭,這樣才不會在生活的苦難面前盡顯弱態,才能傳承民族的精神命脈。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什么叫寫作?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里面。”當我們引導學生坦陳心曲、直面人生的時候,我們的情感才會被喚醒,在現實的磨難和情感的激蕩面前,我們才會更加深切地體驗到心靈的溫暖,才會產生出用文字抒寫內心的強烈感受,這時候我們的文字才會具備真切動人的力量,才會用最精準的文字,描摹人物內心深處最細微的感動。

四、 品味成功,讓佳作放飛心靈。

寫作,是激揚文字、鍛造心靈的歷程,當學生在寫作中真正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調動起自己的語言積淀,經歷了一個艱辛而充滿智慧的過程之后,其品味創造、享受成功的心理是非常強烈的。但現實是很多學生不愿意再看一遍自己寫的作文,很顯然,這個作文過程沒有經歷一番痛苦的創造,沒有耗費他太多的心神,所以,也就失去了欣賞的熱望和回味的期待。

第5篇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6—0042—01

一、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習不竭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必須從培養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抓起,尤其是英語寫作。在低年級重點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基礎上,及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和課程要求,把教學重心逐步向寫作方面轉移。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自我表現的特點,盡量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其聽、說、讀終極成效——英語寫作的平臺,鼓勵他們根據自身所處環境,把每天有趣的事用英語記錄下來,讀給老師、同學或父母聽,共同分享學習和生活的樂趣。或者,根據小學生興趣濃厚且貼近現實生活的話題,由老師出作文題目,讓學生用最簡單的英語進行描述和表達,使其作文言之有物。為此,筆者經常在課前五至十分鐘時間里,挑選三四篇優秀作文,對小作者給予及時表揚,并把優秀作文在教室的公布欄里張貼,讓同學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同時,利用英語教研組活動開展作文比賽,評選優秀作文并在班里朗讀,讓表現出色的學生獲得心理滿足,增強成就感,激發寫作熱情。

二、開闊知識面,盡力擴大詞匯量

要想寫好英語文章,必須有一定的閱讀量,掌握大量的詞匯。因此,教師要打破常規教學,將作文訓練滲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持之以恒。

首先,加大詞匯積累和句型訓練。在教授新詞匯或詞組時,要鼓勵學生用課堂和課本所教詞組自行造句,增強學生對詞語或詞組的記憶和運用,還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編寫對話,同時鼓勵學生在其中大膽運用以前學過的句型,使學生在學習新句型時,復習學過的知識,達到熟能生巧,水到渠成之功效。

其次,適當增加閱讀量和寫作模仿。學生讀到小學五六年級,認識大概有1000多個單詞,已經能夠閱讀淺顯易懂的英語短文了。這時筆者就為他們搜集適合的兒歌、童話、故事等,把這些文章編印成冊,讓他們去閱讀,去理解,去體會。一方面增加知識,擴大視野,為寫作積累基本素材,更主要的是模仿其中的寫作方法,揣摩寫作技巧。這種針對性的讀寫練習,目的明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效果也非常明顯。

三、堅持經常性的英漢互譯練習

小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作文,對英語作文的結構、語法和表達方式都十分生疏,常感到無從下手,欲言無物。但這一階段又是英語寫作訓練的關鍵階段,不但決定著學生作文基礎的奠定,而且影響他們以后對英語作文的態度。要消除學生對英語作文的恐懼,首先要消除他們對英語寫作的神秘感。為此,筆者選擇漢語作文為切入點,將漢語作文和英語作文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兩者的共同點和差異點,通過對比,讓他們消除畏難情緒。其次,搜集一部分短小精悍的小文章,要求學生利用學過的單詞、句型和語法將它們翻譯成英文。同時,也找一些淺顯易懂的英語短文,要求學生按照漢語作文的要求翻譯成漢語,并將譯文與原文進行對比,總結出英語作文的特點。這樣通過中英文互譯,就輕松自如地克服了學生英語寫作時的心理障礙,不知不覺地訓練和提高了英語寫作能力。

第6篇

命題趨勢分析

2015年1月,四、六級考委會順利完成換屆工作,本次考試成為新一屆考委會暨命題委員會成立后的首考,具有風向標般的指導意義。綜合本次三套真題,我們可以看出四級作文的命題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上面提到的“新瓶裝舊酒”,二是“反押題”。

“新瓶裝舊酒”這一點將在下面的“真題解析”部分詳述,這里首先說說“反押題”的趨勢。2012年6月之前的四級作文大部分以“英文提示+漢語提綱”的組合形式出現;2012年12月四級作文出人意料地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圖表作文;2013年6月和12月兩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圖畫作文;2014年6月和12月兩次考查全英文形式的情景作文;2015年6月再次出現全英文形式的圖畫作文。可以說,自2012年6月起,四級作文的命題形式一直在變,具有強烈的“反押題”趨勢。

真題解析

以往的考試中也曾出現過與本次考試類似的寫作話題,只是本次考試的形式和要求有所改變,也就是所謂的“新瓶裝舊酒”。具體分析如下。

真題一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parents’ role in their children’s growth.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簡析:這道題的寫作話題與2010年12月四級寫作的話題“How Should Parents Help Kids to Be Independent?”十分類似,都是關于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問題。不過2010年12月的考題給了三個漢語提綱,本次考試則沒有給出提綱,且整道題以全英文的形式出現。

考生首先要注意審題,全英文形式的作文審題應關注三個方面:①體裁―essay (議論文);②話題―parents’ role in their children’s growth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的角色);③內容要求―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對圖片進行簡單描述并評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試的題目不要求寫作文標題,因此考生沒寫標題也不會被扣分。針對“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這個話題,考生需要結合圖畫的信息來做出正面或負面的評論。

筆者在閱卷過程中發現不少考生出現偏題、跑題的現象,這說明這些考生的寫作思路比較混亂。筆者建議考生圍繞“主題―相關人/物―社會群體―素質意識”這條線展開寫作,確保所寫的內容切題。以這道真題為例,在首段進行圖畫描述時,考生應寫到主題涉及的相關人,即“父母”與“孩子”,然后寫到相關物,具體可為“消息內容”“母女心態”等;在第二、三兩段進行評論時,考生則可以根據圖畫的內容聯系現實,寫社會群體中存在此類現象并論述其利或弊,最后再指出培養孩子獨立性這一素質或意識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范文:This is a simple but enlightening cartoon: A youngster informs her mother of a good piece of news, “Good news mom! I was accepted by the college of your choice.” Apparently, the girl’s mother is exceedingly delighted to hear this piece of news.

Though parents can offer support to their kids for their success, it is not advisable for parents to be overprotectiv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young people to excessively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Meanwhil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eenagers find it quite comfortable to be indulged by their parent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girl in the picture. However, it is the parents’ protection that does not enable kids to build up adequate independence and competence to face society on their own.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convinced that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youngsters to grow by learning to make choices independently. Do bear this in mind: Parents cannot make choices for kids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點評:范文的首段首句摒棄閱卷中多數考生所寫的“As is vividly described/depicted … ”或“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 ”這兩種結構,以簡單清晰的介紹開篇,然后再結合圖畫內容進行描述。第二段首句則直接點明主題,指出父母不應該過分保護自己的孩子;第二至四句則重在從描述現象、孩子對這種保護的反應以及舉例等角度來進一步將圖畫與現實結合;第五句則使用強調句式指出這種現象的危害。而尾段則聯系自身提出建議并發起號召。

此外,這個范文多處選用書面表達來替換口頭表達或考生作文中反復用到的陳舊表達。比如,用it is not advisable for parents to替換parents should not,用an increasing number of替換more and more,用a case in point替換for example,用I am convinced that替換I think that,用it is of great necessity替換it is very necessary等。

真題二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picture.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this kind of modern lif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簡析:圖片描述的是人們“工作、生活、娛樂都玩電腦,連睡覺時都夢到電腦”的現象,考生應該主要從計算機對生活的消極影響這個角度展開寫作。2013年12月四級考到過“手機、網絡對人們交流方式的影響”,與本次考試的這個話題十分相似。

這篇作文的圖畫主題比較明確,然而筆者在閱卷時仍然發現部分考生的作文跑題,原因是考生在審題時沒有注意到四個場景中均有計算機,因而只寫了“現代生活的單調”。閱卷組認為,作文要是沒有寫到“計算機的消極影響”這個大方向,就是跑題,其得分不會超過總分的30%。大量跑題作文警示考生,審題時務必關注細節。這道題的寫作依然可以按照“主題―相關人/物―社會群體―素質意識”的思路展開。

范文:This is a simple but thought-provoking cartoon: A man uses his computer during work time, at home and when he plays; what’s more, when he is sleeping, he even dreams that he is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This picture can be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addiction to this inven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people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PCs and tablets, either in life, at work or study hour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 On the one h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dividuals find it convenient to work, entertain or kill time with computers. On the other hand, large numbers of intelligent 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is trend―some people have become slaves to computers. It is computers that do not enable people to spend adequate time caring for friends, family members and other significant issues.

Do bear this in mind: Computers are just our tools. Thus, we should remind ou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to be sensible when using computers.

點評:比較真題一與真題二的范文,考生會發現里面有很多重復的句型和表達,這說明考生在寫作其他話題時可以靈活使用這些句型和表達。就寫作思路而言,這篇作文與真題一的寫作如出一轍,僅在二、三段略有調整,使用了on the one hand和on the other hand的邏輯關系來比較計算機的利弊,然后使用“it is … that”強調句式的否定形式指出具體危害。第三段首句提出號召,隨后提出建議。

真題三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the picture. You should start your essay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picture and comment on kids’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簡析:2013年12月四級作文考到了話題為“網絡對教育的影響”的圖畫作文,本次考試這道真題的話題與那道題類似。筆者閱卷時發現,在三道考題中,這道題的跑題率最高,原因依然是考生審題不周。不少考生只寫了手機對學生的影響,但忽略了Directions對話題的限定,即kids’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孩子對上學的理解),考生應圍繞孩子對教育意義的片面看法展開討論。就寫作思路而言,考生仍然可以延續前兩個范文的思路來展開寫作。

范文:This is a simple and funny but enlightening cartoon, in which a mother is telling her son to go to school. To her surprise, however, the youngster responds, “Why am I going to school if my phone knows everything?”

Apparently, this picture can be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kids’ i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going to school. Many teenagers are convinced that it is of no value to them to go to school, because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a host of students to acquire useful information using cell phones or computers. Furthermo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eenagers find it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o learn with the help of phones. A case in point is the kid in the picture. But, it is also cell phones that do not enable many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f youngsters intend to acquire talents, it is advisable for them to not only acquire knowledge,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own spirits of cooperation and diligence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skills. Thus,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educate and encourage their kids to cultivate these qualities. Do bear this in mind: Education does not merely mean “knowing everything.”

點評:這篇范文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思路與前兩篇范文大同小異,在這里不再點評贅述。

綜上所述,三道真題命題形式相同,話題類似,考生均可以從描述現象、分析原因和利弊以及提出建議的思路展開寫作。

備考建議

四級寫作“新瓶裝舊酒”的命題趨勢表明,真題復習十分重要。筆者建議考生從“實戰”“背寫”和“翻譯”三個角度來復習真題。

第一,“實戰”指的是限時訓練。基礎稍差的考生應開始加強備考,按照考試要求在30分鐘內完成寫作,以此提前適應考場寫作。練習完之后,考生一定要找老師或英語基礎扎實的同學修改作文,以完善自己的表達。當然考生也可以將自己的作文與范文進行比較,找到差距并想辦法提升。

第7篇

1 背景

在二語習得領域內,母語影響問題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討論。結構主義與行為主義將母語看作二語學習中的主要障礙,心靈主義否認母語對二語習得的作用,而近年來流行的認知理論又重新承認母語對二語學習的影響,并指出母語影響是二語學習中的重要問題。至于母語到底如何影響外語學習,至今未有定論。回顧有關母語影響的研究,我們發現大多數研究都是在分析二語輸出結果的基礎上將母語影響簡單劃分為“正遷移”或“負遷移”。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外的一些研究者把研究的著眼點轉向了母語輸出的過程[1]。在國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郭純潔和劉芳在1997年發表了具有開創意義的《外語寫作中母語影響的動態研究》[2]。2002年,南京大學的王文宇和文秋芳發表了《母語思維與二語寫作——大學生英語寫作過程研究》,加深了我們對二語寫作中母語影響的認識。文中他們將寫作過程中的母語思維活動分為五大類:解題、內容構思、結構構思、文本輸出和過程管理,并計算每一類活動中漢語的比例,以了解學生在哪些情況下易于依賴母語思維[3]。

2 方法及對象

有聲思維是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研究中收集研究數據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外語教學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有聲思維的概念,最早見于ericsson&simon對口述的分類,他們對有聲思維做出以下定義:所謂有聲思維,就是受試者(接受測試的人)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隨時隨地講出頭腦中的各種信息[4]。理想的有聲本文由收集整理思維,是受試者一刻不停地說出自己在完成特定任務時大腦內的任何信息。實際上,有聲思維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樣令人感到陌生和神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或經歷有聲思維現象。例如,有些時候兒童在玩弄玩具(特別是小女孩玩過家家)的過程中,喜歡一邊玩一邊說。這其實就是有聲思維的現象,都是當事人在用語言表達當時的思維狀態。

本文作者根據有聲思維實驗沉默時間不超過20%的標準,從30名新鄉醫學院外語系大一志愿者中選取20名作為研究對象。他們需要單獨接受測試,在30分鐘時間內完成120字的看圖作文英文寫作。四張圖片講述了湯姆在朋友聚會上喝醉后駕車回家,出了交通事故,然后被吊銷駕照的故事。受試者從拿到作文題目到寫作結束都需要說出自己頭腦中的想法,以中文出現的說漢語,以英語出現的說英語。

3 內容

本研究著眼于二語輸出過程中的母語影響,旨在探究英語寫作過程中的漢語思維。具體研究問題如下:①在二語寫作過程中,母語思維量總量是多少?②各思維活動中的思維量是多少?

研究者將會按以下步驟開展有聲思維研究:①研究者通過有聲思維法培訓和初試選出符合實驗要求的研究對象(有聲思維實驗沉默時間不超過20%)。②學生接受正式的寫作測試,用錄音機記錄其有聲思維過程,并收集學生的作文。③對學生的有聲思維錄音進行文字轉換。④分析學生的有聲思維材料。

4 結果

我們按統一格式記錄和整理有聲思維數據,接著對有聲思維記錄做定量與定性分析。首先,數出每篇記錄中的中、英文詞數,算出中文的比例,作為母語思維量的指數(其中,中文詞的確定以《現代漢語辭典》為準)(表1)。然后,將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分為五大類:解題、內容構思、結構構思、文本輸出、過程管理(表2),并計算每一類活動中漢語的比例,以了解學生在哪些情況下易于依賴母語思維(表3)。

表1顯示,大部分受試者的有聲思維包括兩種語言:中文和英語,一名受試者只使用了英語。此外,每個學生的漢語思維量是不同的,受試者的平均比例是31.54%。這和王文宇在2002年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他研究了16名英語專業學生的寫作過程,看圖作文的漢語思維比例是32%。

表3顯示,每個受試者在各思維活動中的漢語思維量是不同的。在解題中,第7號和第17號學生使用了100%的漢語而14名學生沒用漢語,所有學生的平均值是17.74%。在內容構思中,受試者平均使用了64.18%的漢語思維。在結構構思中,受試者平均使用了最少的漢語思維,4.14%。在文本輸出中,平均使用了10.56%的漢語思維,從0%到39.53%不等。在過程管理中平均使用了最多的漢語思維,70%。

第8篇

對元認知的研究,國外學者中具代表性的有Devine(1993)、Kasper(1997)、Victori(1999)等。他們的研究都證實了元認知與二語寫作的重要關系。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有吳紅云(2004)“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和路文軍(2008)的“元認知知識與英語寫作研究”。他們也證實了元認知策略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的現實價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本地區英語專業學生的認知結構水平和能力,對寫作過程中學生碰到的具體障礙進行分類整理,以此為依據進行因材施教、行之有效地促進本地區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民族學院2010級英語專業本科兩個班74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A班自入學以來一直在寫作教學中接受元認知訓練,內容包括教授元認知知識,使實驗班學生在寫作活動中能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思維進行計劃、監控、評價。而教師在對B班的寫作教學中未有意識地灌輸元認知知識,學生對自己思維的認知完全取決于自身的認知水平。

(一)元認知訓練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寫作過程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計劃階段、寫作階段和評價階段。針對這三個階段,應向學生教授相應的元認知知識和策略,其有效途徑是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可促使他們通過多種渠道對寫作過程進行計劃籌備、監控審視和積極評價。

1計劃策略訓練

學生往往面對英文作文題目一臉茫然,無從下筆。其實在正式提筆之前,學生可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寫作思路進行干預。其一,平時多進行英文閱讀,可認識到其與中文寫作的差異,作用不可小覷。(1)英文范文的篇章布局、細節遴選所蘊含的思維邏輯,對學生的全篇構思、提綱寫作有著積極的影響。(2)范文中地道的英文表達、顯性的銜接手段對下一步的正文寫作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撰寫提綱時,應仔細思考相關細節,進行篩選,然后根據所選細節擬定提綱,并積極預想所寫內容是否能有效表達主題,否則應對提綱進行修改。在以往的英文寫作課上,學生最多寫一個提綱,有的甚至不寫提綱,寫完作文后再修改全文,很少會對提綱進行修改。據觀察,B班為數不少的學生不修改提綱,作文寫完后即使發現有文不對題的地方,由于篇幅較大或時間原因而放棄修改。對學生進行元認知訓練就是讓他們對自己的思維全過程進行審視,包括中間的各個階段(準備階段、寫作階段、修改階段),這樣可減少低分作文的出現。

2監控策略訓練

在一般的寫作過程中,學生最多依照預先寫好的提綱按部就班地進行,很少同時反思自己的思路。接受過元認知訓練的學生在寫作進行時會注意到:(1)對思路進行適時調整,上下文是否連貫,是否呼應主題、呈現方式是否有效。(2)同時注意表達是否新穎、是否達意、是否凝練,句式是否多樣化。(3)是否受到漢語思維和語法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如能注意以上事項,并能作及時必要的調整,會比事后的修改有效得多,對作文成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3評價策略訓練

作文完成之后,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適當的修改,恰當的潤色會對作文成績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怎樣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呢?按照傳統的做法,學生會自己檢查一遍,而且一般只局限于檢查語法和拼寫。要提高作文成績,這樣做遠遠不夠,應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再次思維、評價。其具體做

法包括:(1)主題定位是否合符命題要求;(2)對整體的思維表述的方式(即是否連貫、清晰、符合邏輯)重新進行審視,確定其是否有效的傳達了主題;(3)微觀方面的待檢查內容包括:語法問題、單詞拼寫、句型結構、習語使用等。評價渠道也可以是多種的,在老師評價之前,自己評價,單個同學評價、小組評價都是有效的評價,并能讓學生通過各種互動從同學那里學到很多知識。在實驗班的寫作課上,教師也經常安排同學互評,小組評價等活動,以幫助同學從多個角度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再次認識。事實說明,多渠道的評價方式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

調查方法為元認知訓練半年后的問卷調查和寫作試卷。問卷內容為元認知策略在寫作的準備階段、進行階段和評價階段的運用,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在寫作的各個階段具體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情況,以及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元認知策略運用方面的差異。

英語寫作試卷為寫作課期末試卷,學生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撰寫200字左右的英語作文。批閱時封閉閱卷,為避免主觀性,由兩位老師共同閱卷,并事先討論設定好評分標準,最終取兩位老師評分的平均值。

本課題擬通過兩個班的元認知水平的差異以及寫作水平的差距來尋找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寫作成績的關系。

實驗班自入學一直接受元認知訓練,對照班未接受類似訓練,一年后對他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內容為寫作過程中各種策略的運用情況和程度。教師將收集上來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結果顯示進行過元認知訓練的實驗班學生在寫作中較有意識地運用了元認知策略,而未接受此類訓練的學生運用情況不太理想。

在事先計劃階段,實驗班在主題思想和提綱撰寫上的自我計劃意識要略強,而在總體篇章結構和細節篩選方面的意識要明顯高于對照班。

第9篇

關鍵詞:英語教學;書面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是語言的重要表達形式之一,在中考中作為主觀性試題,其分值可觀,越來越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關注。因此,盡快解決書面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并有效提高書面表達的能力是當務之急。

一、重視英語寫作的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可依照“詞——句——段”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寫作初始階段,要狠抓基本功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

1.從詞與詞組入手,訓練學生的組句能力

例如,以my family組成句鏈:my family is a big family.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we get along well with each other,and we are a happy family.

2.圍繞同一語境組句,擴句為段

語境構成話題的對象、話題的中心、話題的素材。根據學生情況精心設計語境,啟發用恰當的語句表達語境,當學生知道怎樣去表達語境話題,怎樣用幾個句子去說明語境話題時,就會自覺寫,從而形成練筆的好習慣。筆者給學生一個題目:my favorite star,要求他們完成語境段。

3.介紹一些常用的表達方式,形成學生正確的表達習慣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句型量,并能較為自如地造句時,句與句之間的連接又成了一個難題。因此,平時總結一些過渡詞,使得文章語句通順連貫、條理清晰,句與句之間自然流暢,這也符合中考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高分檔次中“句子連貫”或句子基本連貫的要求。例如:

時間:then,later, after a while, from then on…;

順序:first,then,later on,in the end,to begin with…;

對比: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but…;

舉例:for example, such as, like, including, as you know…;

強調:in deed, in fact, actually, especially…;

并列:and, also, either…or…,both…and…,too…;

總結:in a word, as you know, above all, in conclusion…;

評注性:luckily, unfortunately, general speaking…    

        4.以課文為范文,進行書面表達實踐

課文體裁廣泛,內容涉及面廣,難易程度適中,適合學生做改寫、縮寫、寫中心思想以及仿寫等練習。這些練習既訓練學生寫作,又鞏固已學的課本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學生用英語思維、考慮問題。

5.限時限量作文,及時點評

平時的限時限量作文訓練尤其重要,而及時習作評點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十分重要的一環。初練時,可以模仿課文寫,要求使用課文中的某些句型、詞語;還可以設計學生能夠感興趣的話題,如旅游、運動、交通、音樂、飲食等,通過brainstorm讓學生討論、搜集好的想法和創意(包括作文題目和文中可能涉及的相關詞匯)、組織結構框架、寫草稿、修改草稿、回顧以及最后修改,然后落筆成文。批改作文時,教師不需要逐字逐句修改每個拼寫、語法錯誤,而應該針對寫作內容,將其語言上的錯誤用筆標出、注釋,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行更正。 

二、讓學生掌握寫作步驟和技巧

在考試過程中,同學們往往看了題目后就提筆寫作,而結果都不甚滿意,表面上看來節省了時間,其實不然。為此建議采取下列步驟:

1.仔細審題,吃透要求 

對題目所提供的信息,一定要認真分析,審題中要確定:幾個要點;要用哪些習語,句型表達;時態和語態;過渡詞用什么。

2.明確內容,把握要點

中考書面表達有一個特點,即要求考生表達的內容在提示中都已交代清楚,我們在作題時必須明確這些內容,把握全部要點、理清脈絡,既不能無中生有,寫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更不能漏掉要點。

3.組織語言,連句成篇

這是整個寫作過程的關鍵環節。要圍繞審題時確定的要點,按一定的順序擴寫。因此,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盡量運用已學過的最基礎的英語詞匯。由于這些詞匯非常熟悉而且常用,不易出錯。

(2)盡量多用簡單句,少用復合句;多用短句,少用長句。語言要準確,符合英語習慣,避免漢語式英語,盡量套用基本句型,要寫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句子,減少時態和語言方面的錯誤。

(3)不要硬譯。書面表達不同于漢譯英,它有較大的靈活性,一個要點的表達方式不是唯一的,只要你的意思表達明確,用詞正確,都可得分。也就是說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詞、詞語時,要學會變通,變難為易。

(4)注意上下文的銜接。上下文過渡,句子間要加上必要的過渡句或連詞,才能使結構緊湊。

(5)符合要求。要控制字數,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段落分明,一氣呵成。

三、對學生英語書面表達的指導

1.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怎樣處理生詞

具體來說有兩種情況:一是你感覺到這個詞或短語對文章的理解或做題的影響不大,可放棄;二是你意識到這個詞或短語對于理解或做題關系重大,但在此處確無足夠信息幫助理解,只能通過繼續閱讀,期望從上下文中搜集信息幫助確認。學習使用構詞法輔助閱讀。英語中許多單詞是利用派生、合成、轉化等方法形成的,因此要積累常見詞根和詞綴等知識。

2.指導學生做好閱讀中的各類題型

句意理解題:常見的閱讀題型,它不僅考查讀者對句子表層意思的理解能力,有時還需要讀者結合上下文和平時的知識積累、生活常識來判斷或推測句子的深層含義。

概括歸納題:在詞義與句意理解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總結歸納某一段或幾段的大意,對于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全文結構都是至關重要的,此類題型考查了讀者對段落或文章某一板塊的理解概括能力。

主旨大意題:閱讀理解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它是全文的概括與總結,能否抓住這個中心,取決于讀者的總結能力。每篇短文都有其主題思想,而作者表現主題思想和手法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我們挖掘相同點,尋找解題的方法。

        3.應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大量閱讀 

        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其實英語也是如此,背誦文章是學習英語的必要途徑。只有多背誦英語文章。才會逐漸形成語感。原本用起來很費力的語句。在寫作時才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自然流露在筆端。所以在教學中,筆者堅持讓學生背誦好的文章。從而達到以背促寫的目的。

        當然,只依靠英語課文教學進行寫作訓練并不能解決書面表達的全部問題,要想培養自如運用英語的能力,還需要廣泛而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為寫作輔助材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生動地說明了寫作與閱讀的關系:讀書和寫作好比輸入和輸出,沒有足夠的輸入是不可能大量輸出的。中學生的詞匯量有限,學習任務重,因此英語閱讀必須考慮文章內容和難易程度。閱讀材料內容要廣泛,語言要生動活潑,體裁要多種多樣,,文章要長短適宜。課后可根據此原則讓學生讀一些圖文并茂的英文雜志與報刊或有趣的英文小說。經過兩三個月的閱讀訓練,學生們會感到英語水平在不知不覺、充滿樂趣的閱讀過程中提高了,這就為英語書面表達積累了必要的詞語、句式和各個方面的材料。

        綜上所述,在了解學生書面表達的難點后,針對《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平時課堂教學和課后大量閱讀相結合,有點有面地進行寫作訓練,循序漸進,最終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并且重視考試要求,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第10篇

關鍵詞:博客;中職學校;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9-0166-02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增多、國際交往的日益深入,我國各行各業對外接觸越來越頻繁。中職學生在經歷了三年的學習后,將走上工作崗位。以南京市財經學校為例,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將到銀行、醫院、外企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一線工作,在社會發展的國際化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英語。例如,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申請外企的職位時,要用英語書寫申請信;有的單位在對學生的面試中增加了英語面試環節。近年來,中國銀行、華夏銀行等單位在面試學生時,要求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英語自我介紹、同面試官進行英語交流等;大量的畢業生在銀行和醫院柜面工作時經常會遇到外國客戶和病人,他們的英語水平直接關系到服務質量。但是目前中職英語教學狀況令人擔憂。一方面,中職學生的中考分數較低,英語基礎薄弱,普遍厭學;另一方面,中職英語教學還是以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為主,“滿堂灌”,照本宣科,教學活動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較被動,參與機會很少。此外,中職英語教材內容枯燥,缺乏職業特點,脫離學生實際。因此,中職英語教師普遍感到英語課比較難上。

雖然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但他們對網絡,尤其是博客卻感興趣。根據筆者近五年來對所教的近二十個班級的統計,幾乎所有的學生每天都要通過手機或電腦瀏覽網頁,80%的學生在MSN、新浪、QQ等網站擁有自己的博客,95%的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在一小時以上,有些學生對博客的制作十分精通。目前,已有一些較為前沿的教學探索表明,將博客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好處。在這方面,有河北科技大學教師柴迎紅等人的《博客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有韓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嘗試了博客的應用的《基于博客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還有江西高中教師姚尚斌的碩士論文中做了《博客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等。但是,目前鮮有將博客應用到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方法研究,相關的教學實踐,特別是教學實驗數據與效果分析更是缺乏。筆者擬結合自身教學感受,以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目標,從聽、說、讀、寫等英語能力培養環節入手,探討將博客應用到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方法。

利用博客培養學生

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

傳統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并未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大部分時間,課堂呈現的學習狀態是教師講授,學生做筆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始終處于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博客,這種情況就會得到一些改善。教師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博客去學習,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筆者認為,在教學中發揮博客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第一,通過博客,給學生提供一些聽力資料。目前的網絡英語聽力學習資源非常豐富,但這些學習資源的質量參差不齊,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篩選出有價值的聽力材料并非易事,需要花費大量的業余時間,同時也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聽力材料,然后把比較好的英語學習網站通過鏈接或粘貼的方式放在教師博客上供學生學習。例如,學生要求通過公共英語二級和三級考試,因此,筆者在博客中選取了一些公共英語二級和三級的聽力真題,這樣可以使學生提前對公共英語二級和三級考試難度有一定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筆者在博客中還鏈接了新概念英語Ⅱ教學視頻網站、經典英文電影網站。

第二,通過博客,介紹聽說技巧。盡管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較弱,但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學習比較努力。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其實,英語學習并非是“死記硬背”,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規律和技巧。比如,訓練聽力時可以采取精聽與泛聽想結合的方法、注意記錄關鍵詞等等。教師還可以在博客中介紹聽力練習中的取舍法,告訴學生,在練習聽力時,不需要聽清楚每一個字、每一句話。

第三,通過博客,提供口語背景資料。筆者在口語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在課上無話可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對教師所給的話題不熟悉。因此,教師在口語課前,可以將要討論的話題放在博客上,同時提供給學生一些背景知識,讓學生事先預習,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能發表自己思考的觀點。例如,在以復活節為話題的口語課前,考慮到復活節在中國的傳播度不如圣誕節那么高,因此,筆者在博客上介紹了復活節的一些背景知識,同時鏈接了一些復活節電影和歌曲,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很活躍,即使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都能用簡單的英語講一點復活節知識。

利用博客培養學生

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

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把課堂45分鐘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留給學生的閱讀機會很少。在閱讀課上,教師往往注重對文章的講解,而忽視對閱讀策略或技巧的傳授,把大量的時間用來講解詞匯和語法,忽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的閱讀教學局限于課本,學生的閱讀量遠遠達不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學會各種閱讀技巧,熟悉各種體裁的文章結構,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博客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教師事先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在教師博客中介紹一些閱讀技巧。例如,教師在自己的博客中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最常見閱讀技巧,如泛讀、略讀、跳讀、細讀等,學生通過掌握這些技巧,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把握基本內容,進而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第二,教師鼓勵學生利用博客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將他們認為符合自己認知水平的文章或對閱讀有幫助的技巧粘貼到教師博客上,供大家分享。其他學生可以跟帖,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之間可以分享他們的知識。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對學生所發的文章跟帖加以評論,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第三,教師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中張貼一些稍高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文章。教師還可以將全班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小組根據課文內容上網搜集相關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i+1理論,對學生搜集的材料進行篩選。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定一些主題,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上網搜集資料,將所搜集的文章張貼在教師博客上,從而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學生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對所要學的課文及教師所給的主題都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通過閱讀教師博客上其他學生的文章,自身的閱讀能力也能獲得提高。

利用博客培養學生

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

中職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較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因此,英語語言和文化輸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學生歷年公共英語一級和二級答題情況分析,聽、說、讀、寫這四項技能中,學生寫作技能最弱。寫作作為一種語言輸出的過程,要求學生提前獲得大量的語言輸入。而博客所具備的信息量大等特點可以很好地用來輔助中職英語寫作教學。筆者認為,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利用博客,可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教師利用博客創設情境,教學資料及提供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寫作課前,教師在博客上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同時在博客中提供相關的寫作背景知識和網站,學生可以提前通過博客了解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和鏈接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素材,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充分準備。

第二,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博客進行學習交流。學生可以將所要采用的素材記錄在博客上,其他學生可以對其進行討論和評價,教師也可以進行適時的指導。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對所選用的寫作素材進行整理和取舍,列出寫作大綱,形成文章的初稿。

第三,教師通過博客幫助學生解決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博客進行互相指導。教師可以通過博客閱讀學生的文章,并提出建議,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博客對對方的作文提出建議。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建議,修改定稿。文章通過如此這般修改,質量就會有很大提高。

盡管博客對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幫助,但是教師通過博客輔助教學時要注意一些問題。教師在布置學生閱讀英語博客時,要提出明確的要求。例如,要求學生每一周或每兩周遞交一份書面報告,里面包括這一階段所瀏覽的英語博客的大概內容。同時,教師要定期總結,在博客上補充一些語言或文化知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利用博客進行英語學習。同時,教師在要求學生瀏覽一些英文網站時,事先要花時間瀏覽這些網頁,從而選取出契合學生英語水平的英文網頁。另外,教師在博客上布置作業時,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避免抄襲。

總之,將博客引用到中職英語教學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韋艷瓊.淺談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科技,2010(9):187-188.

[2]韓超.柴迎紅,等.博客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6(10):53-54.

[3]韓超.基于博客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09:1-59.

[4]姚尚斌.博客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1-48.

[5]劉珊.博客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69-71.

[6]程璐璐,潘基鑫.博客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105-106.

[7]趙呈領.基于博客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1-45.

[8]鄧顯奕.淺析博客與外語閱讀和寫作[J].教育與職業,2006(12下):95-96.

第11篇

[關鍵詞]教學 寫作 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58-01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在規定的教材范圍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而課本每單元都是一個整體,包括句型,對話,課文,生詞,語法,練習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掘教材內涵,通過聽說讀寫來掌握各單元內容,又在熟練掌握各單元內容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而聽說讀寫在教學中又是一個綜合的整體,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聽說是讀寫的基礎,他們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讀寫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聽說能力的基礎上,寫又是聽說讀最好的反饋。那么在整體教學中如何做到以訓練學生聽說讀為橋梁從而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1.多“聽”讓學生的耳朵敏銳起來

培養學生聽的能力是一長期的過程,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聽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聽的興趣,讓學生多聽英語,在課上多用英語進行教學,英語課文都配有語音、語調比較地道的錄音磁帶,在教學中要盡量多放錄音讓學生模仿跟讀,教師還要利用課本,采用多種練習方式來訓練學生的聽力,在教學中比較有效的聽力培養途徑是教師利用教材有目的地創設情景,設計問題,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讓學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從而掌握教材內容。

聽力技能和寫作技能互相促進,通過對聽力內容中詞匯群的使用,說話人的語音、語調以及談話的主體和場合等方面的觀察和比較,學習者可以從中受益,增強對寫作過程中主題,詞匯,結構及其他語言方面對成文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語感,從而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高。

2.多“說”讓學生嘴靈活起來

在外語教學里口語作用教學目的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作為教學手段,口語訓練又是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習語音,語調和詞匯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為學生學說話創造條件和培養信心,鼓勵學生多開口。句子是說話的應用單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要狠抓每單元句型操練。另一種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復述。因為復述中的一切活動正是學生接受語音信息、加工信息、輸出語言信息的過程,而輸出語言信息的結果是學生的口頭作文,這種口頭作文必將成為書面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句話,只要教師能充分發掘教材的內涵,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不斷提高,從而書面表達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培養與發展。

3.多“讀”讓學生的思維英語化起來

朗讀能力要在聽說基礎上培養出來,它包括精讀與泛讀。每個單元都有一些優美的文章。每篇文章又有一些優美的段落,這些文章要讓學生精讀。教師可先領讀,或放錄音讓學生跟讀,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然后背誦一些名言名句,優美段落,并能落實在筆頭默寫上,讓學生存儲一些詞匯,文章布局結構和語句的表達方式在腦子里。另外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泛讀,通過大量閱讀頻繁的接觸語言材料,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匯,從而培養了自己的英語語感,這樣學生在作文時就會言之有物了。

4.多“寫”讓學生的手勤快起來。

聽、說、讀是基礎是先導,寫是提高也是歸宿,如果前面所闡述聽、說、讀的培養是寫作基礎的話,那么要徹底提高寫作能力。“筆”不可少。寫的訓練方式有多種多樣,關鍵還是要從學生自己出發,培養寫作興趣,在各單元都有規定的寫作要求,教師可以作適當安排,可讓學生看圖寫話,提供話題發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模仿作文,根據課文進行改寫等等。在實踐中我認為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乃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或教師讓學生就某個現象發表。點看法讓學生自由作文,在批閱中多用一點鼓勵性的話語。這樣既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使他們敢于寫、樂意寫,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第12篇

【關鍵詞】初中學生 英語 寫作 水平 提高

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其中"聽"和"讀"是輸入信息,"說"和"寫"是信息的輸出,說寫能力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能體現一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可見,寫作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然而,現狀并不樂觀,學生對寫作充滿畏難情緒,習作質量較低,在考試中更難得到高分。作為中學英語老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想盡一切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本人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背誦范文。英語寫作一般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公文寫作。老師經過篩選,找出每種文體、題材各兩三篇文章(同時給學生提供中文說明或圖表),要求學生背誦,并限時檢查。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第二,聽寫練習。聽寫練習,一般可在每一單元教完之后進行。聽寫的內容包括單詞、固定詞組以及含有本單元重點語法的句子。單詞、詞組書寫正確是句子正確的前提和保證。聽寫課文上的句子,要體現各種時態、語態以及句型,這有助于學生仿照句型,編出自己的語句。這是英語寫作的基石。

第三,默寫練習。這一練習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段落篇章,然后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課文上的英語語言,都是經過專家審訂的,具有權威性,精確性,有利于學生模仿寫作,也有助于學生深層次理解課文。每周在教學完一課或一單元之后,留出一點時間,限時讓學生默寫一段或幾段不等。這也有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

第四,單詞、詞組及固定句型造句。這一練習是寫的一種有效的好方法。一般講到重點單詞、詞組或句型,老師們也喜歡采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在課堂或課后造句。對于在Checkpoint里面的Useful expressions,讓學生采用造句形式,效果更佳。這不僅能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老師檢查學生對本單元重點單詞、詞組及句型的掌握程度。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須長期堅持。

第五,英漢互譯。這是一種傳統練習。采用漢英互譯練習形式,對練習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它具有方法靈活,操作簡便的特點。學生可以在不經意間學習英語表達的方法。

第六,句型轉換,變通表達。在練習題中一般沒有這樣單純的句型轉換、同近義或反意詞轉換練習,不至于 "把自己綁在一棵樹上"。也就是說,當這種方式表達不出來或不完整,可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如我們忘了句型"I went to school on foot this morning",可用"I walked to school this morning"這一表達方式,這就使學生寫作時能夠更多地變通表達,以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誠然,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指導寫作必須堅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課本到課外,從慢到快的循序漸進的原則。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并持之以恒,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我覺得提高寫作我們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英語寫作技能的培養

1.1 抓基礎多動。寫作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于是開學伊始,就應該讓學生從字母開始,逐詞逐句臨摹字帖,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反復多練,練好一手漂亮的英文字。

1.2 重口語多動口。利用多媒體課件,課上練習對話,熟背課文,課下利用Free Talk訓練他們能說流利的英語,從而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學生善于模仿,通過背誦課文,一些句子就會在學生心中生根,在寫作中進行模仿,憑語感和課文結構, 利用個人的智慧和對作文題目要求的理解,學生就會寫出語法正確,句意通順,結構嚴謹規范的作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平顺县| 乳山市| 庐江县| 曲周县| 延津县| 澄迈县| 井研县| 德令哈市| 辉南县| 定陶县| 白玉县| 涪陵区| 洛南县| 杂多县| 紫云| 沽源县| 鄂托克旗| 黄浦区| 扎鲁特旗| 新民市| 巍山| 浪卡子县| 灯塔市| 华阴市| 普定县| 乐业县| 潍坊市| 芮城县| 谢通门县| 太康县| 开化县| 屯留县| 仁化县| 临朐县| 乌鲁木齐县| 贡嘎县| 永吉县| 平利县| 洮南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