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03: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學工藝學答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生化制藥工藝學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18
Abstract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specialized courses for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iversity and recent teaching experienc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reform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生化制藥主要是從動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中提取、分離、純化生物活性物質,加工制造成為生化藥物,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核酸、酶和輔酶、糖類、脂類藥物等。生化制藥工藝學是本校生物制藥專業的主要專業課,需以生物化學、生化分離工程及化工原理等多門學科為基礎,包含的技術內容,主要涉及生化藥物的來源、結構、性質、制造原理、工藝過程、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等方面,①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的學科。結合本校地方性高校的特色,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從事生化藥物研究、生產與開發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生產方法,對生化制藥工藝學的課程建設進行研究與實踐,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教學內容
生化制藥工藝學作為一門綜合性應用型學科,學習內容豐富,但在有限的學時安排下,需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優化教學內容,與已學課程緊密聯系,避免教學內容重復,重點突出。
生化制藥工藝學雖為重要的專業課程,但是鑒于生化藥物種類多、內容繁瑣,大多學生在初接觸這門課程時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視,甚至形成課堂麻木的狀態,②因此在注重教學方法的同時,需要在教學初期,充分體現出本課程的重要性,并強調其實踐價值,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本課程的重點,主要是近百種生化藥物制造工藝。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需要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對重點藥物重點分析,依照“結構與性質生產工藝工藝分析檢驗方法”這個次序進行教學。例如多糖類藥物中的天然抗凝劑肝素的生產工藝中,③根據肝素是多聚陰離子的性質,可用到D-254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分離,藥物的性質決定了生產方法的選擇,因此從結構與性質入手,學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其生產工藝。
生化藥物不僅可從生物材料提取、純化獲取,部分亦可用化學合成法生產。當今生物技術包括細胞工程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酶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發展迅速,也成為生化藥物開發的重要的途徑。雖然生化制藥技術得到的天然生化藥物是研發新藥的重要先導物,但是先進的生物制藥技術也是生物制藥專業學生必修的一個內容。因此,在學習藥物傳統的生化制藥工藝的同時,輔以了解藥物最新的生產工藝,與時俱進。例如蛋白質類藥物中的重點代表藥物胰島素,除了掌握提取法生產豬胰島素外,還需了解重組DNA技術生產人胰島素,即人胰島素的AB鏈合成法。
2 教學方法
2.1 優化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課堂的教學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為主、傳統板書為輔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增加授課信息量,拓展和擴大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大大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等。④課件不能是電子教案或教材的掃描復印,大段的文字只會造成照本宣科、學生麻木的狀態;也不能過分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本末倒置。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結合大綱和教學目的,并將教學思路、素養、科研完全融入。課件力求簡潔,白底黑字為主,紅藍色標示重點,內容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同時利用網絡信息收集及利用Flash、Photoshop等制作相關素材,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此外,利用學校的教學信息門戶平臺,教師將課件、電子教案和教學相關資料上傳到網站上,學生可隨時登錄查閱,亦解決了多媒體教學課件信息量大,造成課堂教學節奏過快、學生疲于記筆記而無暇專心聽課的問題。并且,學生可在該平臺留言提問,便于師生的交流探討,增強互動性。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推薦其他高等院校中的精品課程網站以及圖書館的數據庫,收集了解一些生化藥物先進的生產工藝,豐富學習內容。近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微信、QQ是目前學生用戶群最大的互動交流手機軟件,⑤教師嘗試運用這兩大軟件,亦可進一步實現學習資源共享、促進師生間交流互動。
2.2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師生互動
在生化制藥工藝學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歸納式、任務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加師生互動,活躍教學氣氛,提高課程的學習興趣及效果。
在課程教學過程針對章節中的重點及難點進行啟發式的闡述,設計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進一步加強知識點的掌握。例如在學習第一章緒論之前,提問“生化藥物=生物藥物+化學藥物?”部分學生答案是等式成立,部分學生直覺等式不成立,但是理由又不明確,課堂上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探討。教師適時對這三個概念的辨析,使學生掌握該知識點的同時,誘發學生對該章節產生學習興趣。
在介紹各類重要生化藥物的生產工藝,主要是采用歸納介紹各類藥物的主要特性和生產方法,再舉例介紹代表性的藥物。例如“脂類藥物”教學過程中,以脂類藥物的特性,即脂溶性引入教學,然后簡單介紹脂類藥物的主要分類及應用,歸納脂類藥物制備的一般方法,最后介紹重點藥物的生產工藝。在生產工藝介紹的時候,不僅介紹教材中列舉的常規方法,而且結合查閱到的文獻和教師自身科研經歷,介紹新穎的藥物生產工藝或方法。以脂類藥物中的磷脂類代表性藥物是卵磷脂為例,除了學習教材中的常規工藝即采用溶劑提取法分別從腦干和蛋黃中分離外,補充介紹以植物材料大豆為原料進行提取,并補充介紹超臨界提取法、柱層析法等,從而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引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為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增加任務式教學模式。任務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進行教學。⑥例如“糖類藥物”教學過程,設置五個任務,包括:糖類藥物的分類與作用、糖類藥物的結構與一般制造方法、動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植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微生物來源糖類藥物的生產工藝等。將學生相應分成五個團隊,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標,利用圖書館及網絡資源,查找文獻,歸納總結,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3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知識
單純的理論學習是無法滿足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充分理解,實踐可以加深鞏固學習內容。本校設有生化制藥大實驗課程,但課時量比較有限,為此,教師另設開放性實驗以及學生科研實驗等,編寫相關相關教材,并將自身科研成果融入其中,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3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更改以往的閉卷考試形式,而是以開卷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閉卷考試,容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考前集中復習,考后瞬間忘光的現象。開卷考試,注重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如工藝理解及分離技術的應用等。平時成績包括基本的出勤、課堂記錄、課堂表現、作業以及任務式教學環節中任務完成情況。
4 結語
生化制藥工藝學是生物制藥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根據地方性高校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教學突出重點內容,重視應用,充實實踐教學,考核方式多樣化,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符合本校地方性、應用性、綜合性人才培養目標。
注釋
① 吳曉英.生物制藥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5.
② 王中興,陳芳.《生物制藥工藝學》課堂麻木狀態的對策[J].校園心理,2010.8(1):48-49.
③ 吳梧桐.生物制藥工藝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517.
④ 黃毅.生物制藥工藝學多媒體教學方式問題與探討[J].藥學教育,2007.23(5):42-44.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多樣的洗衣粉,如汰漬、奧妙、白貓、超能、雕牌等,在目不暇接的洗衣粉市場,到底我們該如何選擇,選擇哪種品牌,哪種品牌洗衣粉對于我們衣物上污漬的洗滌效果最好,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設計中得出答案。
1 洗衣粉的種類及其成分
1.1洗衣粉的種類
從組成進行分類,洗衣粉可分為從單一活性物到多種活性物的復配;從單一高泡型發展到低泡型,同時,在洗衣粉中可加入各種輔料形成加酶粉、濃縮粉、消毒殺菌粉、彩漂粉以及柔軟抗靜電粉等。
根據輕工部《合成洗衣粉》標準規定,我國生產的洗衣粉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為普通型,二類為低泡型,三類為濃縮型。普通型即高泡型,普通洗衣粉(A型)顆粒大而疏松,溶解性好,泡沫較為豐富,但去污力相對較弱,不易漂洗,一般適合于手洗;低泡型含聚醚和肥皂成分,效率高而泡沫少,易于漂洗,為洗衣機專用;濃縮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這種洗衣粉就可以起到較好的洗滌效果,但其價格相對來說要高一些。濃縮洗衣粉(B型)顆粒小,密度大,泡沫較少,但去污力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兩倍,易于清洗,節約水,一般適于機洗。有的消費者錯誤地認為洗衣粉泡沫越多越好,實際上泡沫的多少和去污力沒有直接聯系。另外洗衣粉還可以分為漂白型、加酶型和增艷型。漂白型含有硼酸鈉或過磷酸鈉,具有漂白作用;加酶型含有生物催化劑,可分解衣服上的汗、奶、血跡等;增艷型含有熒光增白劑,白色衣物可增白,彩色衣物可增艷。根據洗衣粉的含磷量又可分為無磷和含磷洗衣粉。
1.2 洗衣粉的成分
洗衣粉是粉狀(或顆粒狀)洗滌劑,是生活中合成洗滌劑最常見的一種。這種洗滌劑是用表面活性劑與助劑配成粘稠的料漿,然后用噴霧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種混合物。洗衣粉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洗衣粉主要化學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洗衣粉所用助洗劑種類繁多,有重金屬螯合劑、抗污垢再沉淀劑、抗吸潮結團劑、酶制劑、增白劑、漂白劑、增溶劑等等。加酶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酶制劑。常用的酶制劑有以下三種:
(1)堿性蛋白酶。它能有效地除去汗、血、奶等蛋白質類污垢,它適宜的pH=8-12,溫度為30-60℃;
(2)淀粉酶,亦稱糖化酶。對除去淀粉及糖類污漬效果最好,它適宜的pH=6-9.5,溫度為20-70℃;
(3)脂肪酶。清除油脂類污垢效果明顯。
2 洗衣粉的去污原理
洗衣粉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助劑組成。表面活性劑是一種能顯著降低溶劑表面張力(一般為水的表面張力或液-液界面張力),改變體系表面狀態從而產生濕潤和反濕潤、乳化和破乳、分散和凝聚、起泡和消泡以及增溶等一系列作用的化學藥品。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祛除衣物上的污漬。洗滌助劑的作用是結合鈣鎂離子,阻止污垢再沉積,同時有助于提高表面活性劑的去污能力。
表面活性劑是由親油的非極性基團-親油基和親水的極性基團-親水基組成,親油基可以和衣物上的污物結合(污物一般分為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等),親水基帶著結合了污物的親油基與水結合進入水里,這樣衣物上的污物就容易去掉。所以說用洗衣粉洗衣服時最好是在水中放入洗衣粉和衣物后,浸泡十幾分鐘,讓洗衣粉中的兩種化學基團充分溶解以后再洗,這樣就比較容易把污物洗掉。
表面活性劑按親水基分類,可分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3 市售洗衣粉去污力實驗設計方案
3.1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減少含磷洗衣粉的使用,盡量使用無磷洗衣粉,從而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2)了解洗衣粉對不同面料上的不同污漬的洗滌情況,學會如何鑒別其質量,提高洗滌效果;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3.2實驗原理
合成洗衣粉的表面活性劑主要是由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兩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由親油基和陰離子基團作為親水基兩部分組成,主要有烷基磺酸鈉[化學式為CnH2n+1SO3Na, n約為14~18]、烷基苯磺酸鈉[化學式為CnH2n+1
SO3Na,n=10~14]和脂肪醇硫酸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水中不會離解成離子,但同樣具有親油基和親水基,按照親水基的結構不同可分為聚乙二醇型(R-O(CH2CH2O)nH)和多元醇型(R-COOCH2C(CH2OH)3)。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油污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和增溶能力,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時,即使加入量很少,也能大大增強體系的去污能力。
3.3實驗用品
全棉白布,滌棉白布,滌綸白布(也可以是各種顏色較淺的布條),各種品牌洗衣粉(可以讓學生從家中自帶),碳素墨水,橙子,番茄,醬油和食用油;大燒杯,玻璃棒,溫度計,臺秤,滴管,計時器,酒精燈。
3.4實驗步驟
3.4.1污漬液的配置
(1)把醬油和食用油按照1:1的質量比混合即為油污漬液;
(2)分別將鮮橙和番茄切碎、搗爛,過濾,即為鮮橙汁、番茄汁。
3.4.2布上污漬的制作
(1)取全棉(或滌棉或滌綸)面料的白布,裁剪成數塊大小相當的布條;
(2)分別在這些布條相隔2處滴加2滴配好的橙汁、番茄汁、醬油、食用油、混合油和碳素墨水六種污漬,晾干,并形成橙漬、番茄漬、醬油漬、食用油漬、混合油污漬和墨水漬。
3.4.3洗滌過程
(1)分別稱取3g各種品牌的洗衣粉于容積為200mL的各個燒杯中;
(2)向各燒杯內分別加入150mL的自來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洗衣粉完全溶解;
(3)放入有污漬的布條,浸泡10min。每隔1 min用玻璃棒攪拌一次,每次攪拌時間約20s,直到規定時間結束;
(4)取出布條,用自來水清洗兩次后晾干,對比觀察去污效果;
(5)用同樣的方法,實驗洗衣粉對污漬滴加時間的長短、水溫高低、洗滌時間長短和洗衣粉用量多少的污漬洗滌效果有何影響,然后進行比較,獲得結論。
3.5 實驗現象與記錄
3.5.1 洗衣粉去污力的評價標準
洗衣粉去污力是指一定濃度的洗衣粉對碳黑油污布、蛋白污布和皮脂污布的去污能力。
去污力效果,可以設為五個等級,分別為1、2、3、4和5。1為去污力最差的,5為去污力最好的,3為中等,2、4的去污力分別介于1與3、3與5之間。將各種品牌洗衣粉對六種污漬的去污力效果分值(去污值)累加起來,分值最高的也就是去污力最好的。對于每一品牌洗衣粉去污力效果(去污效能)的觀察,最好是三人以上評判,取其平均值。用這種方法,我們測定的是洗衣粉對各種污漬的綜合去污能力。如果我們單一來看各種品牌洗衣粉對不同污漬的去污值,就可以比較出不同品牌洗衣粉對于同一污漬的去污力效果。
3.5.2不同品牌洗衣粉對不同布料上的污漬洗滌效果實驗
條件:污漬放置時間為2h,洗滌時間為20min,其他條件同實驗步驟配置。洗滌結果填入表1中。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 同一品牌洗衣粉對不同放置時間的污漬洗滌效果的實驗
條件:污漬放置的時間分別為12h、24h和48h,洗滌時間為20min,其他條件同實驗步驟。洗滌結果填入表2中。
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3.5.4水溫不同,同一品牌洗衣粉對不同布料上的污漬洗滌效果的實驗
條件:污漬放置的時間為2h,水溫分別為20℃、40℃和60℃,洗滌時間為20min,其他條件同實驗步驟。將20℃、40℃、60℃三項條件填入表2的12h、24h、48h三個相應空格中,洗滌結果填入表3中。(表略)
3.5.5 洗滌時間不同,同一品牌洗衣粉對不同布料上的污漬洗滌效果實驗
條件:污漬放置的時間為2h,洗滌時間分別為20min、30min和40min,其他條件同實驗步驟。將洗滌時間20、30和40min分別替換填入表2的12、24、48h三空格中,洗滌結果填入表4中。(表略)
3.5.6 同一品牌、不同用量的洗衣粉對不同布料上的污漬洗滌效果實驗
條件:污漬放置的時間為2h,洗滌時間為20min,洗衣粉的取量分別為1g、2g、3g和4g,其他條件同實驗步驟。將1、2、3、4克分別替代填入表2的12、24、48h等空格中,洗滌結果填入表5中。(表略)
3.省略.省略/question/1406091415938.html
[2]張昭,彭少方,劉棟昌.無機精細化工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8.
[3]徐寶財,鄭福平編.日用化學品與原材料分析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85.
[4]宋啟煌主編.精細化工工藝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5:28.
[5]肖蓓.13洗衣粉難去除醬油和油漬“汰漬”去污力不達標..
關鍵詞:化工;濕法冶金學;考核模式;過程考核;客觀易操作性
根據攀西地區的資源優勢和我校的辦學特色,我校在化工專業中開設了濕法冶金學這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從化工領域拓展到化工冶金領域,不僅要了解濕化學工藝在常見無機化工生產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以這種方式進行的金屬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工藝、新方法、新技術等。從而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更可以為化工專業學生在本專區就業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自課程開設以來,筆者就一直在思考能夠與本課程特點相符合的適當的課程考核模式。
一、課程考核模式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課程開設效果的好壞的衡量標準主要是課程考核。通過考核指標的大小,可以評估教學方法、思想、手段等是否適合本門課程,也可以評價學生學習課程過程中獲得知識、獲得應用相關知識能力的強弱。因此,考核是一門課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合理性及其與課程本身特征的匹配性至關重要,決定著能否真實有效地反映出課程執行的好壞。濕法冶金學在課程開設之初執行的是唯一的閉卷筆試的考核方式,當時的及格率勉強達到了60%。這不能不令筆者深刻思考其中原因。本課程盡管與化工專業知識體系有密切關系,但畢竟屬于冶金這一學科領域,相對于其它專業課程學生感覺是比較陌生的,從而產生了一定畏難思想,這是其一。在課程內容上,濕法冶金學的授課內容從基本理論開始,以工藝方法、流程為主,可以看作另外一類的工藝學課程,要求學生最終能夠進行工藝方法的理解、應用與設計分析,這是其二。濕法冶金學本身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到多學科知識,內容繁雜,要求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較大,并且能夠將老師指定閱讀材料中的知識應用起來,這是其三。有鑒于此,不得不進行考核方式的改變,由閉卷改為開卷,由開卷的唯一方式改為過程與期末筆試結合。然而時至今日,在濕法冶金學的考核方式上仍然感覺難以真實有效地對課程效果進行評價。過程考核過于膚淺,筆試考核過于主觀難控。有必要深入研究這兩類考核,使得整個課程考核能夠最終地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在這門課程中的學習效果,考核方式客觀、全面、公正、公平,避免教師過多個人主觀因素摻入其中,避免教師的出題意向因不能被學生正確把握所導致的對于學生的偶然性的考試失誤,同時又能使整個課程考核操作性強,操作簡單,教師所付出的時間、精力都盡可能的少。筆者認為除了重視并合理化過程考核之外,也應當適當改變期末筆試形式。
二、重視和加強過程考核
目前濕法冶金學的考核盡管已經加入了過程考核環節,但為了避免毫無意義的主觀評價方式,僅采用了對學生的出勤、遲到、作業情況進行衡量,顯得過于膚淺了。為了減少學生負擔,本門課程的作業次數極少,只要學生在態度上不至于太過放棄本門課程,學生的平時成績部分一般都是高分甚至于滿分,學生之間的差異非常不顯著,只是變相地將學生成績整體地抬高一個等級而已。因此,目前的過程考核僅相當于對學生學習態度的一種評價形式,而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在課程進行各個階段的學習效果來。故而,必須在過程考核中增加階段性學習效果的考核內容。
必須將學生的出勤、遲到等考核作為過程考核組成部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并且易于操作的客觀指標,堅持這一項考核也是一種使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持積極態度的一種督促。這一方面其實涉及到三個具體的規定:缺勤、遲到和請假。當然還有一個關于早退的規定,不過既然考慮遲到就不能考慮早退,如果遲到和早退都作規定的話,大大增加了考勤的工作量,不利于操作,并且僅僅考慮早退的話也顯得不是太公平。但在最終進行統計時,這是一項指標,因此將遲到和請假都按學校的制度規定進行折算為缺勤。另外,考勤指標要起到督促的作用,其在過程考核中的比例不應太小,建議為20%~40%。
將階段性學習效果訓練作為過程考核的主要部分,這是作為過程考核作業部分三部分組成之一。將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如下幾大塊:基本理論(包括熱力學和動力學)、浸取過程、分離凈化(萃取和液膜分離)、電解過程、海洋冶金。按塊設計和編撰平時訓練作業,每一大塊內容講授完畢之后對學生進行訓練測試。這一部分作業是數量上最多的一部分,而且作為學生的常規訓練作業也要兼及全面訓練的功能,并且是教師作業批改工作量的主要部分,因此在作業的形式上應有所選擇。這一部分作業題應全部采用選擇題、判斷題等完全客觀性題型,既便于對學習內容進行全面訓練考核,又便于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也便于教師在更短的時間內核算成績,給出結果,進行評講。但這一部分要求建設一個較好的題庫,并且要求題庫有一定的自動化功能,可以自動隨機組卷,使各個學生的作業題存在一些差異,并且還能夠自動給出成績。利用現有的一些辦公軟件,這些簡單功能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并且這一部分作業題根據要求最好能夠全部在網絡課程或網絡學堂中來實現則更為方便和實用。關于題庫建設和運行將會有專文闡述。這一部分建議占過程考核的30%左右。
重視綜合應用能力訓練考核。綜合應用能力是指綜合應用相關基礎知識解決相對獨立的實際問題(科研或工業應用問題)的能力。這一部分題目也是屬于題庫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作業也是過程考核作業部分之一。學生在完成這部分作業的時候需要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要求較高的完成質量,對教師批改的要求也較高,作業批改時存在著較大的主觀任意性,因此這部分作業的數量控制在最少水平,每個學生要求至少完成一道綜合應用能力題。為了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較高質量地完成作業,題目可以在課程開始不久就布置給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前完成批改和成績評定。為了避免學生的抄襲現象,有必要準備大量這種類型的題目,以盡量使各學生題目不同,因此必須得建設相應的題庫。該訓練的實施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閱讀完教師指定的參考書籍和其它相關資料,因此對學生的要求很高。這一部分建議占過程考核的20%左右。
提高能力的訓練考核。濕法冶金學作為化工專業的方向課程之一,也要為今后的畢業論文(設計)、就業等打下基礎。在本門課程中,對該方面的訓練主要以主題論文的形式進行。由教師指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的一系列主題,甚至可以由學生自主擬定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主題,明確要求,學生自行根據主題查閱文獻資料,撰寫綜述論文。對論文作業應作三項原則性要求,一是論文篇幅,字數不宜過少;二是參考文獻的數量與質量,要求參考文獻原則上應是與主題直接相關的研究性資料而非綜述性資料,并且文獻數量不宜過少;三是最終正式提交的作業應是電子版和打印版,從而可綜合訓練學生電子文檔編輯能力。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綜合性的,包括文獻查閱、文獻閱讀與信息采集、資料組織與科技綜述論文寫作、常用文檔軟件及工具的應用、文檔編輯等。這種訓練考核完全是主觀性,在成績評定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隨機性,需要學生和教師都投入很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故而論文題目的數量也應最少,只需要一題即可,但卻應嚴格要求,不應流于形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提供必要的指導,隨時糾正學生執行該題目的方向。題目應在課程開始后不久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有非常充足的時間完成題目,并于課程結束之前進行作業評閱與成績評定。同前一樣,為了避免學生有機會抄襲從而使該訓練考核流于形式,應使各學生有不同的題目。本部分建議也占過程考核的20%。
過程考核由四部分組成,其中前兩部分是客觀指標,占總過程考核的60%,其余兩部分是主觀性的,但僅占少部分。在題目考核中,除了論文作業外,其余兩部分都能夠在筆試考核中體現出來,因此也相當于期末筆試的訓練,對學生獲得較好的期末筆試成績是有利的,畢竟期末筆試在整個課程成績的評定中也占大部分。
三、改善書面筆試考核
期末書面筆試是課程考核的主要組成部分。筆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或多或少地主動去處理課程的知識內容,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掌握課程內容;另一方面考試在有限的時間和確定的地點集中進行,是在一個更為公平公正、更為客觀的層次上對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的程度進行評估,無論是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還是臨時抱佛腳,這都是需要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去實施,也能體現出學生的水平。因此筆者認為無論怎么改善,書面筆試不可或缺。但書面筆試與以前相比,應在題目的客觀性上大大加強,因此筆試考核可劃分為兩大部分:客觀基礎題和綜合應用題。
客觀題以選擇題為主,但為了兼顧題型的多樣性,可以采用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目和判斷(是非)題。這些題目答案唯一,具有純粹的客觀性。選擇題目上建議全部采用單項選擇題,因其在難度上要比多項選擇題小得多。至于有較強客觀性的填空題,由于其答案有時候并不是唯一的,存在一定的主觀任意性,會增加教師的閱卷時間和所需投入的精力,因此并不適合作為客觀題題型。為了滿足提高客觀性的要求,客觀題的比例至少應占到60%,但也不宜超過80%。并且單項選擇題單題分值設計為2,即可避免題目過多或過少的問題。由于著重在基礎知識層次上,因此客觀題所考核的知識面是最寬泛的,凡是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內容都應設計客觀題,而至于對大綱中的掌握、理解、了解不同層次的要求,則體現為題庫中相應層次客觀題數量的多少,掌握要求的題數最多,而了解則相對較少,這樣在隨機選題組卷的時候,也會體現出不同要求題量的差異。客觀題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水平的考核,為了便于學生的學習與復習,其知識點的來源應以教材為主,講義(或課件)為輔助,避免涉及教師在授課時根據本學科發展所引入、引申的一些非教材和非課件內容。
綜合應用題以已經采用多年的設計題為主。鑒于題型多樣化和不同難度的要求,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有兩種:獨立的計算題和獨立的設計題;將計算題結合于設計題之中形成一種題型。前者是目前正在采用的形式,但兩者的分值比例很大,達到了50%以上。故如前所述,應適當降低其比例,比如計算題20%,設計題20%等。盡管這兩種題型都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但計算題型還是比設計題型容易控制。而設計題具有完全的主觀隨意性,其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僅僅能夠提供指南性的批改原則,所以可控性不強。后者是在設計題中引入相應的計算環節,增加了基礎知識應用的綜合性和難度,是對學生更高水平的要求。由于將兩種題型結合一起,可以適當增加單題分值或者將題目數量增加,使分值比例達到30%~40%。為了增加學生對該題型的適應性,應在過程考核中使學生得到提前訓練。
筆試考核不可或缺,其形式采用開卷,并大大增加客觀題比例,提高主觀題質量,改善主觀題的科研或工業實踐針對性,從而使筆試考核建立在更為合理實用的基礎上。
四、結束語
考核對于一門課程而言至關重要,無論采用什么模式的考核,總應體現公平、公正、簡單、有效。不但要避免“一考定乾坤”的弊端,考慮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態,而且要能夠真正有效地評價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減少教師在此方面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提高客觀性,加強基礎的掌握,重視和強化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更好地為提高教學效果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