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03: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生中秋賞月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秋節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本來應該開開心心過節的我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知道為什么嗎?是這樣的:我的爸爸是一位軍人在星期五也就是前兩天他去出差了。下個星期他要是能回來就不錯了。當我得知這個消息時如晴天打了一個霹靂淚水奪眶而出。
我真想對爸爸說:“爸爸您怎么能不回家過中秋呢?您中秋不回家是因為工作我不怪您。可是我想您不會忙到連電話也沒空打吧?要不是我掛電話給您我看您到現在還沒有往家里掛電話吧﹗”
夜幕降臨隔壁的王叔叔一家都聚在一起過團圓節整個院子里歡聲笑語不止。鄰居熱鬧聲、餐桌上佳肴的美味連同濃郁的酒香越墻傳進我們房間。這一鬧一寂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那不爭氣的淚水流了下來豆大的淚珠像斷了線的珍珠順著我的臉流了下來。媽媽把我緊緊摟在懷里以示安慰可我哭得更厲害了。媽媽說:“不要哭爸爸不在家媽媽陪你過中秋。”
八點鐘了月兒又明又圓照著我們孤坐的娘倆。
那月亮時而現出身時而鉆進云里時而躲到建筑物的身后……
哎不知爸爸現在在干什么……
中秋節作文2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一天我非常高興。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興致勃勃地上街走走。剛走出大門,眼前全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景象。我 們一往廣場上走去,看見了水花四濺的清澈噴泉,還可以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它們有的似箭向上噴,有的如蛟龍噴水等,噴出的朵朵水花,讓我看了心曠神恰。五光十色的燈, 照在大地上,好像白天一樣亮。
接著,我跟爸爸走到了北二路旁,看到了辛苦工作的交警還在路上保護治安。川流不息的車輛來來 往往,可真是熱鬧極了。
回到家,我連忙跑到陽臺上賞月。只見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宛如一個圓潤亮澤的白寶石在黑夜 里站崗,非常美。我好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在空中旅游,還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觀察大大 的月亮,那該多好呀!
“女兒,睡覺了。”爸爸的叫聲驚醒了正在遐想聯翩的我。
中秋節這天我過得無比快樂。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作文3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里可熱鬧了,姑姑帶著姐姐和弟弟都來我們家過中秋。中午,奶奶做了一桌 豐盛的飯菜,大家高興的吃了個團圓飯。下午,天氣適宜,我們到人民廣場去釣魚,喂鴿子,在我的努 力下,還小有收獲,釣了兩條小金魚。
晚上,姑姑建議去哥倫布餐廳吃自助,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大家吃的可飽了。夜幕慢慢降臨,月亮 也露出了笑臉,我們決定到北街去賞月,街上可熱鬧了,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大家臉上都洋溢著 幸福的笑容。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往江邊走去,不遠處,我看見天空中飄著很多孔明燈,姐姐告訴我那 是人們通過孔明燈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出于好奇,我們也買了一盞孔明燈,取了一個小火點,孔明燈就 慢慢鼓起來了,在風的帶動下,升到天空中。
事件一:摔碗
前幾天吃晚飯時,一個不小心,好好的碗就從我手里躥了出去,掉地上摔成了幾瓣。在我媽的眼皮子底下犯事兒,能有好果子吃嗎?果然,什么粗心啦、不愛惜東西啦,等等等等一大堆全來了。捂耳,快捂耳!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說了,那碗鐵了“心”地要往下跳,我想救也要它給我機會啊,把我還嚇了一大跳呢。唉,誰叫咱是小孩呢,賠著笑臉好說歹說,并保證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媽媽才停止了嘮叨。
晚飯后,媽媽去廚房洗碗。沒多久,廚房里突然傳來噼里啪啦一陣亂響。我詫異地跑進廚房,一瞧,哦?一摞碗粉身碎骨了。哈哈,原來大人也摔碗啊!真是風水輪流轉哦,居然被我看見了!想想剛才媽媽怎么說我的?現在,嘿嘿,也該我給媽媽上上課了。
“這東西啊,是要愛惜的。碗,是用來吃飯的,不是用來摔的……”
正在那“幸災樂禍”呢,媽媽橫橫眼,來了那么一句:“小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啊,這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事件二:上QQ
要說現在上網的孩子,誰沒QQ啊?我也有。可我只要一掛QQ,耳邊準會響起“少交友,多學習”的警告聲,媽媽還規定平時不許隨便上QQ。哎!大人的話就是圣旨啊,我當然要不折不扣地遵守執行。更何況以前被爸爸逮住上QQ,差點被封網,想起來都后怕……所以,決不亂加好友――很不好意思地說,我的QQ好友,連爸媽、親戚的都算上,也只有十幾個。
一天晚上,爸爸的筆記本電腦開著,他正在和一個朋友語音聊工作,我無意中發現,他的QQ好友竟有近200人?!還什么客戶、朋友的分了類。我吃驚得嘴巴都變成了O型。這不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嘛:
“你,你還不許我聊天?”
爸爸瞧了我一眼:“沒見我在工作呢?”
憋了半天,我實在忍不住地接了下茬兒:“嗯,您工作就要掙錢,掙錢就要養家,養家呢就是養我啦……”
唉,就跟腦筋急轉彎似的,誰讓我的反應那么快呢?
正為我絕妙的回答而得意呢,爸爸卻對我“翻臉”:“胡說八道什么啊?我在談公事呢,嘴巴閉上,沒人把你當啞巴……”
事件三:粗心
俗話說得好:“人有失手,馬有失蹄。”粗心嘛,人人都是免不了的。上個月的一天,媽媽早上出門,慌慌張張地將鑰匙插在防盜門上就走了,還是樓上的鄰居下樓見了幫著收好還給了媽媽的。按說這錯犯得夠嚴重了吧?要在我們學校,都夠請家長的條件了;可媽媽吐吐舌頭,爸爸也就輕描淡寫的來那么一句:“下次注意點。”居然就讓媽媽輕而易舉地蒙混過關了?!
昨天,英語考試的分出來了,我考了99分。知道那一分丟哪了嗎?學號沒填!媽媽聽了這消息,氣惱地直點我的腦袋:“這種低級錯誤你竟然能一犯再犯,嫌100分咬手啊?”隨后,有關粗心的危害性專題講座正式開講。其實100分倒不咬手,我自己早懊惱得直咬手指頭了。冤枉啊!考英語又不關學號的事,要怪也得怪老師扣分太嚴!再說了,那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呢,何況是我?
哎!其實啊,做個小孩也挺難的!
(本文為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新課堂創新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獲獎理由
一、選題典型:家庭中的雙重標準是一個“嚴肅”的話題。本文中小作者將自己對家庭中對孩子和對大人的雙重標準的不滿描述了出來,充分表現了她對這種現象的不滿。這樣你就會理解小孩子為什么總是盼著自己快快長大,自己能夠做大人。因為很多小朋友認為做大人比做小孩兒好,因為大人在家做錯事沒人罵,大人不用去上學,大人不用寫作業,大人不用擔心考差后被責怪,大人想玩兒就玩兒……總之誰也管不了大人,他們多自由啊!似乎所有的家規都是針對小孩子的,太不公平了!
二、情感自然:小作者在文中盡情地表現自己的艱難處境,一切都是那么的無可奈何,那么的心不甘、情不愿。在文中作者毫無顧及,將自己的一腔不滿盡撒紙上,純是自然的流露,說是牢騷也罷,說是抱怨也罷,真實是她訴說的顏色。
選自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最新小學生獲獎作文1000篇》
志剛學兄:
我們分別已經好久了,想來你的學行體格一定長進了許多。
我在學校里,對于上面幾項也都覺得有些進步,這是可以告慰你的地方。光陰似箭,一剎那間中秋又在目前了。我對于自然界方面,覺得有四個隨著節氣而變更的嗜好,就是在春天愛花,夏天愛雨,秋天愛月,冬天愛雪,至于愛花、愛雨、愛雪的理由,卻沒有工夫說。
現在正是秋天,且把愛月的理由說一說:我以為秋天的月,分外光明,沒有一些兒云翳,使得這十分皎潔的本體,裸地顯出來。并且有秋蟲的天然的音樂,好像是為賞月而作的,我們豈可放棄?所以一到中秋夜里,人們都歡喜賞月。
我想在這一夜請你到我家里,我已預備好了生梨、蘋果、葡萄、月餅之類,到了黃昏人靜、月兒漸漸上來的時候,我們攜了物品,走到露臺上去。那時候再有四五位,都是我們的知己,大家可以在月球下面吃果子,講故事,興高時對月高歌,翩翩舞蹈,一點兒不拘形跡,這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不知你可允許我的邀請嗎?
候你回音!
弟榮鑫手上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閱讀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新課程標準》同時還指出: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然而小學中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較難自主閱讀實踐;剛學習作,尚未形成興趣和自信心。那么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實踐,同時又提高他們的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呢?我采用“四段式”方法能同時實現這一雙重目標。現以《但愿人長久》一課為例,試談我的教學嘗試。
一讀:課文寫的什么。新課標中本學段閱讀目標要求:能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粗知文章大意。我巧妙地將些這些閱讀目標要求滲透于這“一讀”之中。我告訴學生要知道課文寫的什么?首先要從課題讀起,就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了;如果看不明白,就帶著疑問到課文里去讀,看課文究竟說的什么。為把課文的意思理解得更清楚,還要弄懂生詞的意思。所以當我引出課題時,學生就議論開了:“但愿人長久”是誰說的?什么時候說的?為什么要這樣說?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然后我讓學生帶著大家這些疑問“一讀”課文,學生很快就讀出了答案:是蘇軾說的;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蘇軾開始思念弟弟了;主要寫的是中秋之夜,蘇軾在密州,思念他的弟弟蘇轍,寫下了一首新詞。順此我問:誰知道這首詞的作者身份?在同學們交流之后,我打出投影:蘇軾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最后我又啟發學生:我們“一讀”還有哪一步沒做,學生又拿出了工具書讀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二讀:作者怎樣寫的。新課標中本學段閱讀目標又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我將這些閱讀目標要求也巧妙地滲透在“二讀”之中。我告訴學生要知道作者怎樣寫的,就要想作者寫的這件事是怎樣一段一段地來敘述的,然后再總起來看課文的結構。所以當我要求同學們進行“二讀”時,同學們就拿起筆來,在書上一段一段地讀,有的在書上劃能概括每段的意思的句子,有的干脆自己寫段意。當大家一起交流作者是怎樣寫這一問題時,同學們都一個個搶著舉起了小手,爭著回答:第一自然段寫的是蘇軾去密州做官;……第六自然段寫的是蘇軾心理寬慰了許多,低聲吟誦起一首新詞。隨后又有同學說:從總體結構上看,詞人由人們歡喜地賞月而想到自己久別的弟弟,又由月亮的圓缺,想到人的悲歡離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
三讀:寫得怎么樣。新課標中本學段閱讀目標還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又巧妙地將些這些閱讀目標要求與“三讀”融于一體。我啟發學生:我們從哪幾個方面去體會作者寫得怎么樣呢?我們首先要看用了哪些好詞、精彩片斷的,把它摘錄到我們的佳詞麗句本子上。然后再看看這其中哪些詞非常關鍵,能把作者的感情變化給表達出來。最后看看我們怎樣朗讀課文,才能把作者這種感情給體會出來。順著這一賞析程序,小同學們習慣地拿出小本子,端端正正地寫“觀賞、品嘗……”摘錄第四、六自然段精彩片斷……在“關鍵詞的作用”交流中,大家多覺得“心緒不寧、埋怨、寬慰”不僅把作者的感情變化給突顯出來,而且把文章也給銜接起來了。從而傳達了詩人對月沉思的豐富的感情世界,展示了詩人的心路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曠達胸襟。怎樣才能讀出這一感情呢?大家在討論中覺得:中秋佳節,人們心情十分愉快,朗讀時要讀出喜悅之情;蘇軾中秋之夜思念之苦,朗讀時要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心緒不寧……
四讀:我怎樣寫。新課標中本學段習作目標要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我覺得這是要求我們要把讀寫教學結合,以讀來促寫。所以我設計了“四讀”。本課同學們閱讀欣賞之后我覺得此時習作訓練是水到渠成。因而在與同學共同賞析課文特色后,我順勢以聊天的形式問同學們:中秋之夜,你們的父母因打工等原因,不能團聚,看到又圓又亮的月亮,你們當時心情怎么樣;與父母在電話中說了些什么,當時心情又如何?聊到這兒的時候,有的同學竟然哭了起來,接著有好多同學都伏到桌上,見此情景,我認為運用本課的“語言材料”的關鍵時候到了。我說:同學們,你們的父母在外聽到你們哭聲,他們能安心嗎?這個時候我們也應該學習蘇軾,在電話時跟父母說——這時大家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人有悲歡離合……”好現在就請同學們也以《但愿人長久》為題,將我們剛才的談話寫下來,試與文豪蘇軾一比高低。隨接同學們一個個紅著眼睛奮筆疾書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多數同學都寫了不少于三百字的習作。這樣既有效地達到以讀促寫之效,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寫作訓練,還避免了空洞說教,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草廟鎮中心小學
關鍵詞:作文教學培養創新能力策略
創新,就是打破傳統,不斷提煉和升華新觀念、新意識、新精神,形成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和內在動力。那么,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
一、引導學生用新的視角觀察生活,從中去尋找創新的素材
開展作文教學雖是在課上,卻不能讓學生的眼光停留在課堂上、校園內,而應讓學生投身生活,放眼世界,關心社會上不斷出現的新事物、新現象、新觀念,并積極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這種對生活的感受當然需要創新思維的積極參與,否則,一切所見所聞只是對生活的“實錄”而已,卻不是新的、自己的東西。
1、多“點化”,少否定
我們知道,觀察的理解性直接受觀察者頭腦中的認知結構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無論是哪一種,作為教師,都應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生活,不要輕易下這樣或那樣的判斷,而應積極引導,做好“點化”工作,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會有創新的意識和富于個性化的語言。如在教學《明月》一單元時,《語文天地》的“筆下生花”讓學生去說月亮,寫出自己心中的月亮。我讓學生充分說,有的學生描述了去年中秋賞月的情景;有的說小時候聽大人講關于手去指月亮,月亮會割人耳朵的故事;有的想和月亮玩捉迷藏,有的想到月球上去建一個城市,讓那么無家可歸的人去居住,還有一個學生講了月球遇險計,甚至還有一個學生想像了月球和別的星球發生了大撞擊,產生了嚴重的后果,這些想像很離奇,并且有些消極,但不應該輕易地下正確與否的判斷,對這種創新思維應予以肯定。
2、求新求異,操練思維
觀察生活,了解社會,是作文的源泉。作為語文教師,應抓住任何一個可以操練學生思維的機會。如我利用每天的早讀10分鐘,讀一些新聞報道或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聽了這則新聞報道或小故事的感受。這種獨特的思維操練,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的作文選材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合起來。”作文來源于生活,創新也離不開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平時要求學生多觀察生活,從美好的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這里的關鍵在于“觀察”。現在有許多學生觀察只停留于形式,不知道怎樣去觀察,只滿足于一般的走馬觀花,不能認真地去觀察,這里所說的“認真”指的是要用腦去思考,用心去想,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云亦云。對同一事物如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呢?告訴學生可以從身邊發生的事開始觀察,如街道見聞、菜市場的景觀、教室里的新鮮事、家庭的趣事等等,還要經常讓學生說說觀察的過程及結果,我在傾聽敘述的過程中,面帶微笑且態度認真,用暗示、激勵、肯定的語言傳遞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如果遇到學生有創新的發言或者見解時,我會帶頭鼓掌,學生有了這樣被老師尊重、被老師信任、被老師理解的感受,他們就能產生表達的愿望,才能產生新的思維。學生盡量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找到豐富多彩的寫作源泉,這樣就能在不知不覺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廣辟途徑,強化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方法之所以有價值就是因為它能夠反應事物的特點和發展規律,能夠打開人們思維的閘門,給想象插上騰飛的翅膀。作文教學要步入五彩繽紛、無限廣闊的社會。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讓現代科學技術給我們作文教學服務。
1、聽音樂想象作文
這是在指導學生說話和寫作之道,先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音樂,音響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創設一種使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因為,不同的聲音反映著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各是自身的特點和本質。通過聲音信息,學生可以判斷發生了什么事,或面臨什么狀況,引起內心的共鳴、情感的體驗以及引發更多的聯想和想象,使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在指導“寫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作文時,先播放歌曲《國歌》,讓學生通過聽歌曲想象各種不同的場面,如想到運動會上體育健兒們站在冠軍領獎臺上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再因勢利導,使學生的思維向多方面發展,學生一下子想到許多日常生活中經歷過或看到過的場面。
2、專題采訪
創設情境,巧設情境,模擬采訪也是多渠道作文的一種有效形式,如采訪環保工作、了解環保知識、環保意識,中國當前的環保措施以及對未來環保的設想。采訪商業工作者,了解中國商業的發展情況。采訪教育工作者,了解從事教育工作的性質意義,體會教師的良苦用心。通過采訪,讓學生走向社會,學會與人交往,與人溝通,與人共事,與人合作。在交往中增強自身社會的能力。這樣得到的寫作素材有利于學生寫作的個性發展。
3、童話引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