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頤和園導游詞

頤和園導游詞

時間:2023-05-29 18:02: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頤和園導游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頤和園導游詞

請大家隨著我走。現在,我手指的這個是著名的長廊。這個長廊可不一般。它全長700多米,分成273間。大家可以看到,每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五彩圖畫,畫得各式各樣,有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難怪被稱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這片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游船經常從這里經過,大家可以聽到船上游人們的歡歌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景。站在這里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郁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不一的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這座在歷史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園林,現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游參觀熱點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數百萬人。1986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大家聽了我的介紹,也心動了吧!那就親自到頤和園看看吧!

點評:隨著小作者的導游詞,我們仿佛來到了頤和園,看到了五彩長廊、平靜的昆明湖、聞名遐邇的萬壽山、古香古色的佛香閣、美麗的石橋,這樣的導游詞讀后真有身臨其境之感。習作文辭生動,語言流暢,是篇不錯的導游詞。

第2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實習小導游小量,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美麗的頤和園,對于頤和園或許你們都不太熟悉,下面就由我來帶領大家一起參觀頤和園。那現在就請大家隨著我走吧。大家請往這邊看,我手指的這個是著名的長廊。這可不是一般的長廊喔。它全長700多米,分成273間。大家可以看到每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五彩圖畫,畫得各式各樣,有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難怪被稱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這片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游船經常從這里經過,大家可以聽到船上游人們的歡歌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景。站在這里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郁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不一的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這座在歷史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園林,現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游參觀熱點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數百萬人。1986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導游詞作文二

大家好,我是快樂假期的一名導游。我姓何,大家就叫我何導吧!

我們今天參觀頤和園,走進大門再繞過大殿,看!這就是著名的長廊。這條長廊一共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分別用緑漆的柱子和紅漆的欄桿匯成。上面有五彩的畫,大家仔細瞧瞧,就會發現幾千副畫里沒有那兩幅畫是相同的。昆明湖上的風,加長廊兩邊的花,是不是使人神清氣爽。

現在,我們已經走完長廊,來到了著名的萬壽山腳下。看看上面那座閃閃發光的佛香閣聳立在半山腰上,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大家猜猜那是什么?對了,那就是排云殿。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可以上去玩玩。看看下面,昆明湖多綠、多靜呀!畫舫在上面慢慢滑過。小朋友,你認為美不美?

從萬壽山下來,我們可以去小島玩。過去時,我們要走過十七孔橋,上面雕刻著數不清的小獅子。那么多獅子,姿態不一,很美吧?

好,下面大家自己拍照,十點在十七孔橋集合。

再見,歡迎下次大家再來!

導游詞作文三

各位先生、女士你們好。今天,我帶大家到北京頤和園游玩,首先,我先來介紹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位于北京海淀區西郊,距市中心12公里。它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

頤和園在歷史上曾遭到兩次嚴重的破壞。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后重新修建,并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再次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2年重修,即成現在規模。

大家清往左看,看到了吧?這就是我國著名的頤和園。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風景區組成,面積29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占四分之三。這座古典園林素以規模宏偉、嬌麗多姿而享有盛名。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頤和園著名的長廊。大家看到許許多多的畫沒有?這條長廊一共長729米分成273間。每一間都有畫。幾千幅畫沒有兩幅是相同的。其中,鎮廊之寶《桃花源記》更是有名了:它是陶淵明的到表作。還有許許多多的畫,大家可以慢慢欣賞。

游完長廊,我們應該看看別的呀!大家看,我們來到聽鸝館,這個館子原名慈禧小戲院,建于乾隆期間,因為被八國打滅,后來重建。就成為了頤和園的著名一景聽鸝館。大家先伸出頭來看看吧!好了,聽鸝館我就不多介紹了,大家慢慢觀賞吧。

好了,我的介紹就是這么多,大家慢慢游覽我們美麗的頤和園吧!

導游詞作文四

大家好!我是歡樂旅行社的實習導游,我姓范,大家可以叫我范導。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頤和園,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大家請隨我下車。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現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風景、花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相同。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大家感覺到了嗎?

走完長廊,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現在,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也都從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大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大家看,我現在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好,現在大家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后在這兒集中,然后我們坐車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再見!

導游詞作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頤和園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頤和園游玩,希望大家在頤和園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叫黃嘉儀,你們叫我黃總導。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長廊。你們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米長,分成二百三十七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花,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你感覺到了嗎?

大家看,我們現在走到了長廊的盡頭。我們面前就是萬壽山。大家抬頭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第3篇

大家好,歡迎今天來到北京頤和園游玩.我是這次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游,如果有什么事可以來找我。請大家注意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請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里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彩畫長廊。大家請看,長廊有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長廊很長很長,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畫,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大家抬頭看一看。很美吧。

來到了萬壽山。從萬壽山下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從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側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靜。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這就是十七孔橋,河兩岸還有許多柳樹。湖水波光粼粼,十七孔橋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湖面上。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大家有時間還來頤和園,我還做你們的導游,再見!

第4篇

尊敬的游客們:

現在我們來到了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游覽的過程中請大家自覺保持整潔,不要破壞公物。

大家請看這邊,我們來到的是著名的長廊。這長廊特別長,你們知道有多長嗎?這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呢!還分成了273間!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一幅五彩繽紛的畫,這幾千幅畫里,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旅客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現在我們上山去看看吧!

旅客們,我們已經登上了萬壽山了。在這里看頤和園的全景是最好的地方。一大片樹叢的綠色藏在眼底。我們的正前面是顏色碧綠的昆明湖,那昆明湖特別靜,也特別綠,不知大家想不想去看一下呢?事不宜遲,現在我們下去看看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昆明湖邊。我們可以站在十七孔橋上看,你們看!十七孔橋上的石獅的倒影在水中顯得栩栩如生,這些石獅,姿態不一,沒有那兩只是相同的。現在我們來看看昆明湖吧!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看!有許多的小鳥站在柳枝上對著湖面照鏡子呢!游船和畫舫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樹叢的倒影在水中想翩翩起舞的少女,多美啊!

頤和園有許多美麗的景色,我說也說不盡,請你們自己細細游賞吧!不過要注意安全,要自覺保持整潔和不要破壞公物!

第5篇

我是一位小小導游。今天,我就給出大家介紹一下著名的世界遺產長城。

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你們要登長城做好漢了!

祝賀你們!

長城總長約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達嶺長城隨山勢起伏,南北兩邊都有高峰聳立著。大家請跟我來。看,長城主要由關隘、城墻和烽火臺三部分組成的。城墻是長城的主要工程,特別堅固,是用巨磚、石條等材料砌成的。關隘就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駐兵據點。大家請看看旁邊,城頂上有一個垛口,每個垛口上都有一個小口,那就是嘹望口。垛口下面都有一個槍擊口。至于烽火臺,是有軍情時點燃烽火來傳遞信息的建筑。現在,大家站在長城上遠眺,是不是前看不到頭,后見不著尾呢?游客們,我先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漫步欣賞。

大家注意了,在游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涂亂畫,愛護長城這一人們用血汗換來的世界遺產。

小學四年級導游詞500字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陳江小學來,我叫蔡翠芳。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游覽陳江小學,讓我們一起到這里領略美麗的校園風光和濃郁的學習氛圍。

來到陳江小學,一扇氣姿雄偉的大門呈現在眼前,大門上寫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陳江小學。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耀眼。大門旁還掛著廣東省一級學校的牌匾。

走進校園,請大家先隨我到操場參觀。操場是橢圓形的,有200米。是同學們鍛煉身體的好地方。操場是由塑膠鋪成的,可以讓跑步的人以免摔跤。操場還圍著一個籃球場,可以讓愛玩籃球的人玩個痛快。

出了操場,我們到綜合大樓參觀。大家看,綜合大樓共有5層,里面有很多多功能室,比如:教師辦公室,瞧,老師正在批改作業呢!音樂室,每次在老師的琴聲中,我們就會唱起婉轉悅耳的歌聲。

出了綜合大樓,我們到厚德樓參觀。大家看,厚德樓共有4層,主要是四至六年級的教室。我們到二樓的四(5)班來,四(5)班共有67人,擺著67張整整齊齊的桌子和椅子。看,前面有一塊長長的黑板,后面有著精美的板報,題目是:安全在我心中,是在警告我們要注意安全。

出了厚德樓,我們到厚德樓前面的6個花壇參觀。花壇是正方形,里面開著龍船花,龍船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紅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花壇還鋪著密密麻麻的假地豆,假地豆開滿黃黃的小花,是那么芬芳迷人,美麗極了!花壇里還種著大王椰子、假檳榔、垂葉榕、南洋杉、短穗魚尾葵,它們都像一位位強壯的士兵,守護著美麗的大花壇。

說了那么多,我想大家一定想自己親自去感受感受吧?下面的時間就請大家自由活動,希望大家細細游賞。

小學四年級導游詞500字三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蔣,就由我來帶領大家,給大家講解頤和園的名勝風景。希望講解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次旅途中,請大家不要往扔垃圾,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自覺衛生。 出處:周記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占地約290公頃。

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腳下。接我向大家介紹佛香閣,佛香閣位于在萬壽山前山部位的山腰,大家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古香古色的佛香閣。大家再望下面望,那一排排的宮殿,排云殿,是頤和園最為的建筑群體。

登上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往下望,可以頤和園的風景,頤和園真可謂是。

第6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到黃山來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吳”,希望你們能在我的介紹下,玩得更開心。

黃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段,是黃山的精華部分,面積約154平方公里。黃山原名黟山,在747年,著名皇帝唐明皇李隆基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皇帝的山。從那以后,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一走進黃山,就可以看見一棵棵松樹。每一棵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古人根據它們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松等等,這些名字一直流傳到現在。大家可以去欣賞欣賞,十分鐘后我們集合。

好,現在我們來到蓮花峰。蓮花峰在黃山中部,海拔1860米,是黃山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峻峭高聳,主峰突出,小峰簇擁,如一朵初開新蓮,仰天怒放,絕頂處方圓丈余,明曰石船,置身于此,大有頂天立地之感。大家可以在這旁邊觀賞,拍照片,十分鐘后我們集合。

游客們,這里還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現在就此解散,1小時后在這里集中。你們可以去遠一點兒的地方拍照,還可以漫步游賞!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走到懸崖邊去,還要保護生態環境。

關于長城的導游詞600字:感人的傳說

關于小學校園導游詞600字

關于武夷山導游詞900字

關于長城導游詞500字

關于泰山導游詞作文400字范文

關于長城導游詞550字

關于兵馬俑的導游詞

關于北京頤和園導游詞

關于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導游詞

關于清華大學導游詞

第7篇

圓明園遺址公園導游詞一

大家好,我叫吳沛城。很榮幸為大家服務,希望通過我對大家的服務,能給你們的旅途帶來歡樂。

今天我們參觀圓明園,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約5200畝,平面布置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圓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我們的車已經來到了圓明園,請大家下車參觀,注意事項有:不得亂丟垃圾、不能用小刀刻畫。

看著眼前斷壁殘垣的圓明園,你能想到它輝煌的過去嗎?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從康熙到咸豐6個皇帝每年總有三四個月在此居住。圓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許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漫步圓中,你不僅可以看見民族建筑,還能看見西洋景觀,仿佛置身于夢境里。這里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當時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但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不但掠奪,還肆意破壞,為了銷毀罪證他們還放火燒了三天三夜,煙霧籠罩了整個北京城。這座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

做為一名中國人,我們一定要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讓圓明園恢復本來的面貌。

圓明園遺址公園導游詞二

大家好!歡迎大家前來瀏覽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圓明園”。我叫錢書逸,大家也可以叫我錢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一點思考和啟示。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過去,我們現在看到的盡是殘垣斷壁,盡管如此,它還是能讓我們感受到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要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恥辱,發奮圖強,立志讓祖國更加強大。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面,它是清代皇家一座大型御苑,占地約5200畝,規模十分宏大。圓明園有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它的陸地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和頤和園差不多。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分布著40個景區。

第8篇

蘇州園林的導游詞200字范文1: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游覽蘇州古典園林。再過半個小時就到了,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蘇州古典園林吧!

蘇州古典園林在1997年12月被列為文化遺產。譽為“園林之城”。歷史延綿2000余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范。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說到這,你們一定會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吧!現在我們到了天堂般的游覽勝地——拙政園。

拙政園的東部和中部,是用一條長長的復廊隔開的,走廊上開有25個漏窗,就像精雕細做的剪紙圖案,鑲嵌在長長的畫軸上面。現在,分散活動,下午5點準時集合到游覽車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5點以后)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相信:你們可能還有些戀戀不舍,希望有機會,我能再陪同各位細細欣賞它,品味它,游玩它。再見。

蘇州園林的導游詞200字范文2: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們好!

今天,我帶諸位游覽一下蘇州古典園林。請大家自覺保持園內清潔。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重點風景旅游城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被人們稱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蘇州古典園林之一—藕園。盛夏來臨,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像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接著,我們看到的是滄浪亭。有這樣一副對聯寫滄浪亭: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這幅對聯上聯出自歐陽修的詩句,下聯出自蘇舜欽的詩句。

下面的藝圃、獅子林和退思園更是園中精品。蘇州園林處處有景,景中有景,僅憑三言兩語是囊括不了的,還得各位細細品味。

蘇州園林的導游詞200字范文3:

嗨!大家好,我是蘇州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楊,以后還要請大家多多關照哦!

我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蘇州園林!蘇州園林源遠流長,代表了中國江南園林風格。蘇州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并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現在大家自由活動吧,好好欣賞美景。

蘇州園林的導游詞200字范文4:

大家好!歡迎來到蘇州園林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姓潘,就叫我小潘或潘導好了。下面就讓我帶你們去參觀吧!

蘇州園林以山水秀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那里既有湖光山色,煙波浩淼的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詩韻。

現在我們來到了拙政園。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它位于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你們看,拙政園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筑。主要建筑有遠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等。下面大家拍拍照吧,小心點,不要掉到水里或亂扔垃圾了!

蘇州園林的導游詞200字范文5:

第9篇

2007年,北京市啟動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驗。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實現《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實際中應該如何操作?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參加了“北京市高中新課程‘選修模塊’網絡資源開發與實施項目”的實驗。該項目是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為保證高中課改重點工作順利實施而設立的16個重點研究項目之一,由北京市教育學會承擔。在這次改革當中,國家確立了符合時展的、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認真學習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將以往的地理課堂教學情況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間進行了比較分析,使我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

模塊教學是高中課程改革推進的關鍵與核心。在課程結構打破了原有的單一形式,分為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選修課程。以地理學科為例,共設有3個必修模塊和7個選修模塊,內容豐富。在高中新課程中,選修模塊是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它的優勢在于最能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使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搞好這一最具“活力”的選修部分的教學,關系到高中課程改革的成敗。但面臨的問題是,如此多的內容光靠傳統的現實課堂教學,課時是不夠的,無法滿足學生對選修模塊內容的選擇性學習。同時,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均顯現出來。如何解決呢?通過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實驗教學可以看出,借助信息手段,利用網絡設立“虛擬課堂”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二、信息技術支撐課改實踐

在當前這個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的普及使信息化的概念和思維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課堂等各個社會領域中。這也必然導致中學課堂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的改變。學生課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上網,如何借助網絡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是我們這個項目的主旨。

北京市“高中新課程網絡個性化班級教學平臺(選修版)”為我們提供了教學實驗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組建了《旅游地理》和《自然災害與防治》學習班,帶領學生進入到虛擬課堂中自主學習。

虛擬課堂可以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更好地實現《課程標準》中關于“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這一理念。通過實踐我們總結出,利用虛擬課堂教學,需要經過如下幾個步驟。

1.選定教學內容

我們確定了以選修3《旅游地理》模塊進行實驗教學。《旅游地理》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學習需要通過觀察—體驗、感悟—分析、思考—得出結論這樣的過程才能完成,而觀察是最重要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將選修教材《旅游地理》做了宏觀的調整,從“旅游景觀的欣賞”入手,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開始了我們的網上教學實踐。

2.制定教學計劃

我們根據《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內容,確定了教學指導思想,明確了教學目標,制訂了每個教學階段的計劃。根據虛擬課堂的學習特點,教學可分為6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熟悉平臺,激發興趣。

①指導學生進行網絡虛擬教室的注冊。

②教師將旅游景觀照片、資料和預設的專題在網上。

第二階段:啟動階段——調查學情,自由分組。

①教師根據旅游景觀的分類,初步將旅游景觀分成若干組,并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題,加入研究小組。

③學生跟帖、回帖,搜集資料。

第三階段:推進階段——專業指導,加強認識。

①學生思考問題后,回答教師的問題。

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糾正,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首次現實課堂討論。

第四階段:再推進階段。提出問題,深入思考。

①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進行引導,提出更深一層的思考。

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新的見解或新的問題。

第五階段:交流階段——現實課堂,總結交流。

①學生分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展示交流。

②提出問題,課堂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解決問題。

第六階段:總結階段——深入推進,結論共享。

澄清概念,得出結論,落實《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

3.組建教學班級

利用網上的虛擬課堂教學,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跨區、跨校組班是突出的特點,可以更好地共享教學資源。跨校組班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讓學生看到彼此的差距,互相促進,互相激勵,促進自主學習。如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曾感慨地說:“我們雖然回帖比那兩個學校多,但他們比我們回答的深。”差距形成了學習的動力。

4.設計探究專題

網上學習的關鍵是設計好探究的專題,用問題引領,組織并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旅游景觀的欣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他們很感興趣。

以首期《旅游地理》學習班的學習過程為例,我們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方面,設置了供學生欣賞、學習的專題共12個,配有景觀照片。問題要求明確、具體、有趣味性,有探究學習的深度。

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和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專題學習,也可自己設立專題學習。根據自己所選的專題不同,學生自然組成了不同的學習小組,滿足了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多樣化需求。

從所設置的學習專題來看,突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欣賞即觀察,讓學生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突出了對人地關系的研究。學生通過網上搜集資料,鍛煉了收集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如網上答題、寫導游詞、寫欣賞文章等),培養了表述及寫作能力。

同時,在虛擬課堂的互動中,教師和學生探討的問題也在逐漸深入。如在自然災害與防治的學習中,教師引領學生討論了沙塵暴與天氣、氣候的關系后,又進一步提出了深入、靈活的思考問題“逆溫是加劇沙塵天氣,還是抑制沙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將討論繼續推向深入。因此,虛擬課堂的學習主要是靠問題引領的,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不斷深入,進而完成課標要求的學習任務。

5.網絡研究、實踐研究、跨學科研究相結合

在第三期《旅游地理》學習班的學習中,教師們感覺到只讓學生在網上虛擬旅游是不夠的,學生缺乏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和感悟的過程,不利于他們對《旅游地理》基本知識和原理的理解與掌握,對他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不利。因此,我們開始結合課外實踐活動輔助學習。如人大附中以網絡虛擬旅行團的旅游線路設計為切入點,利用實驗項目的網絡平臺為載體、以世界遺產頤和園為實踐研究基地,通過 “搜集信息—網絡交流—分析思考—實踐體驗—課堂交流—生活應用”等環節的層層推進,以網絡研究、實踐研究、跨學科研究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學習旅游地理知識,體驗旅游活動,感悟旅游樂趣。

在游覽頤和園的過程中,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成為亮點。地理、語文、歷史多學科共同加盟,讓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綜合領悟頤和園的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提升審美品味與文化修養。

在研究頤和園的基礎上,學生還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實踐,自己做導游帶領學生參觀、游覽頤和園,同時把頤和園的研究擴展到文學、攝影、美術、歷史、商業開發等方面。學生在學習旅游地理的同時又能夠超越地理,擴展到他們所感興趣的各個方面,讓學生收獲頗豐。

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虛擬課堂與現實課堂、社會實踐活動的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多種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讓我們體會到了“雙課堂”整合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虛擬課堂的學習讓學生興趣盎然,呈現出以下特點,即積極參與,回帖數量大;主題探究,回帖質量好;自主創新,觀點原創率高;平等交流,合作討論多。

6.評價標準引領方向

網上的學習是靈活的,學生自由度大,同時也顯現出管理易于松散。如學生的回帖有些過于簡單,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是沒有學習效果的。如何保證在虛擬課堂的學習不流于形式?保證學習的高效性與實效性?通過實驗教學使我們認識到,必須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才能使學習有明確的目標。因此,我們及時制定了初步的評價體系——“地理學科虛擬課堂學習評價標準”。這一評價標準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在注重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突出形成性評價。

在網絡課程評價指標框架的設計中,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占到了課程成績的75%,旨在改變以往課堂學習中學生重終結性考試,輕課堂參與的狀況,以此提高網絡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將“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的課標理念落到實處。

第二,注重評價目標多元化,鼓勵創新精神,重視問題探究。

在網絡課程評價細則的設計中,改變以往單一重視知識與技能落實的評價標準,加大了探索性、創新性問題的得分比例,以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圍,使好學生的標準不僅在于勤奮學習,更在于大膽提問,從而豐富課程的評價目標。本評價目標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評價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

第三,注重課程評價的公平性,引進多樣化的評價手段。

在以教師為主的課程評價基礎上,引入了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評價手段,多樣化的評價手段使得課程評價更趨合理、公正。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在評價指標及評價細則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力圖使每條評價標準的語言清晰、準確,內容易理解、可操作,從而保證網絡課程平臺評價指標的可操作性。

三、反思與感悟

1.學生的變化讓人欣喜

在課改項目實施進程中,學生在悄悄的變化,從不解、好奇到興趣盎然,從消極、觀望到積極投入,從過去被動學到現在主動研究。

網絡課堂的引入,使學生學習的時間更自由、學習的空間更寬廣、學習的內容更豐富、學習的同伴多樣化。學生逐步培養了整理資料、采集和處理數據、分析歸納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同伴間的交流碰撞中,學生相互為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學會了合作學習,體會到探究的樂趣;走進生活課堂,學生在多彩的現實世界還原了書本上的知識,對知識的認同感大大增強,在對生活實踐的研究中不斷有新發現,產生新的探究欲望,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獲得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多學科聯合作戰,讓學生從不同的專業角度全方位了解身邊的現實生活,眼界大開,思維拓展,豁然開朗,大呼過癮。

2.觀念的轉變重于形式的轉變

在課改項目的研究探索過程中,我對教師角色定位的思考從未停止,在虛擬課堂中沒有固定的時間、空間,面對不同學生老師怎樣教?生活課堂中面對嶄新的生活實例,教師的權威性還在嗎?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挑戰,這種改革不僅僅是授課形式的變化、教師角色的變化,最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變化。尊重是創新的源泉,尊重學生,改變師與生是教與學的對位,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共同的探索者、研究者、學習者,那么課改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

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虛擬與現實的結合,有形課堂與無形課堂的結合,教學課堂與生活課堂的結合,多學科課堂的整合,學生學與教的結合等等都可以嘗試,關鍵是讓教學成為一種對話、一種溝通,讓教學變成一起探究、一起合作的過程,讓學生學到對終身發展真正有用的知識,把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在快樂中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3.從學生中尋找應對問題的靈感

這種多樣化的新型學習方式,對學生和老師提出了挑戰,一些問題的出現也不斷引發我的思考。當學生暢游在紛繁多彩的網絡世界時,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保證學習的高效性與實效性?當學生對網絡研究與實踐研究失去興趣時,如何及時引導?當學生在生活課堂中考察研究時,如何讓實踐研究能夠為生活實踐服務?面對學生在興趣點上的差異、在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如何協調?問題來自于學生,答案也應該從學生中去探尋。

4.跨學科研究開辟新的教學模式

在實踐研究和網絡研究過程中,我深感世界遺產——頤和園這一鮮活的教學資源蘊含了太多值得開發的內涵,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已不僅僅是地理方面的問題,單一學科課程無法涵蓋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跨學科教學”這一手段被引入了我們的教學創新實踐研究中,成為我們教學實踐研究新的突破點。語文老師加盟助陣詩歌、對聯、楹聯文化意象;歷史老師走進課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玉瀾堂的歷史背景;還有的學生對頤和園的攝影藝術十分青睞,于是我校電教中心的攝影老師被請進了課堂……這種多學科的聯合作戰,做到了深層次的學科共享,還原了研究對象的本來面目,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讓頤和園這一世界文化遺產逐漸豐滿起來,知識不再是被學科條塊分割的,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恰恰體現了以學生需求為本的教學觀念。

第10篇

關鍵詞: 英語教學 Reading教學 精彩課堂

英語課文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中心環節。但英語的Reading教學要么“穿新鞋、走老路”,采用“塊塊教學法”,要么采用大家比較推崇的整體教學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大家普遍認為,Reading想上好、上出精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眾多英語行家、名師上示范課、展示課、觀摩課時都對Reading退避三舍、敬而遠之,選擇上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e或Vocabulary的原因吧。

筆者認為,英語Reading像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或Vocabulary一樣,同樣可以上出精彩。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簡單談談如何才能把Reading上得精彩。

一、英語教師鐘愛Comic strip或Vocabulary

多數教師上公開課選擇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或Vocabulary,對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或Vocabulary情有獨鐘,不用說都明白:Comic strip有簡短的卡通對話,語言活潑、句子結構簡單、語法現象不復雜且無需多問,一提而過就行,優點是可以組織學生表演,使用兩人一組或男、女同學分別扮演Hobo和Eddie,課堂氣氛活潑,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樂于參與等;Vocabulary也備受大家喜愛,這部分內容更少,利于教師和學生發揮。

如牛津英語8B Unit2的中心話題是Travelling,第一課時包括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兩部分,Comic strip從聽、說入手,對話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人人熟知的Hobo好吃懶做,Eddie勤勞善良在這個對話里得到驗證:Hobo打算去西山旅游,“好心”帶上Eddie,其實是把Eddie當做“腳夫”,幫他背包拿行李。如果教師巧妙設計幾個與對話相關的問題、放錄音,讓學生回答問題;再安排幾組學生情景表演,就更生動活潑,學生會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Welcome to the unit更令學生愛不釋手:一幅幅風景秀麗的國外旅游景點Mount Fuji,The Tower Bridge等會吸引學生的眼球,執教者利用掛圖或多媒體展示這些名勝,再適當拓展,對這些名勝簡單介紹后,示范表演對話:What is this?It is Mount Fuji.What can we do there?Go hiking.然后組織學生模仿對話并表演。

這樣一節課其樂融融,有聽、說、讀、演等活動,無愧是高效課堂。這樣的課,其實每一位英語教師都輕車熟路、得心應手,拿來就上,能上出精彩,備受學生青睞。

二、Reading同樣可以上出精彩,打造Reading高效課堂

1.改變觀點,確信Reading同樣可以上出精彩。

多數英語教師認為:Reading教材不像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那樣鮮活、有趣,也不像Vocabulary那樣內容單一、好把握。學生又都對Reading有畏懼心理,單詞量大、句子復雜、篇章又長,讀、背有難度。有的教師還認為:Reading教學無非是訓練學生讀的技巧,想達到大綱中的要求,學生的聽、說、讀、寫就會顧此失彼……種種想法導致了教師們上公開課不看好Reading,對Reading敬而遠之。

筆者認為,雖然Reading像眾家所言,但要上出精彩,演繹得出類拔萃也不是難事,同樣也可以打造精彩課堂,構建高效課堂。

2.勇于創新,打造Reading精彩課堂。

筆者一直致力于Reading教學的實踐創新,力避傳統的講讀法,也不一味地利用Reading對學生進行各種讀的方法和技巧的訓練,而是利用Reading閱讀材料對學生進行全面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聽起來似乎有點天方夜譚,其實完全行得通。筆者曾上過一節Reading的示范課,效果非常好。

筆者在進行牛津英語8A Unit3 Reading教學時,課前讓學生收集圖片,上網查閱有關國內外的名勝和著名景點,以便上課交流;將課文改編成導游詞,介紹北京世界公園的情況,或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北京世界公園一日游的見聞。這樣布置的課外作業具有挑戰性,學生樂于投入,積極準備。

上課時,筆者摒棄常態的講讀法,上節展示課。首先讓學生介紹準備好的圖片、介紹名勝古跡。由于準備充分,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名勝照片拿出來,指著圖片熟練自如地一一介紹,將中國長城、頤和園,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等介紹得淋漓盡致。有的演了精彩的小品劇,小導游們一個接一個用流利的英語將課文分解得妙趣橫生。學生邊看邊聽,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獲得了英語學習、感悟的享受;有的用第一人稱敘述了在世界公園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感,介紹得生動逼真、條理清晰,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構建了知識、形成了技能、培養了能力,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功。評課時,一位教師如此評課:“課前我還擔心你怎么上Reading!這節課讓我開了眼界,原來Reading還能這樣上!我以為Reading非講讀不行,對學生不放心,認為不講學生什么也不會。看來,確實得改變自己的觀點了……”

我也認為這節課勇于創新,實現了實踐活動和課文教學的完美整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得精彩,打造了高效課堂,是成功的。

廣大英語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放下“應試教育”沉重的包袱,不斷優化課堂結構,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走進新課程、實現新課改,不要讓課改成為空話,用先進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讓每一節英語課都精彩紛呈,讓Reading課堂更精彩。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 微課;習作教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9-0114-02

1 習作前激發興趣,擴充資料

習作教學的第一步是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理解題目的要求。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普遍對靜態的文字不太敏感,而對動態的視聽畫面比較有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利用PPT課件導入,介紹寫作的要求或相關內容。但微課的視聽效果比PPT課件更強烈,能夠快速、及時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課可以在習作前渲染氣氛,在情境建設方面作用很大。教師在音樂渲染中有感情地講解,使習作主題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很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不跑題。同時,教師可以把完成習作需要了解的資料以微課的形式在班級的微信圈、樂教樂學平臺或是QQ群中、共享,學生會借助家長的手機或電腦進行預習自學。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在媒體平臺上及時交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做學習的主人。

如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中的習作要求是:長城、頤和園、九寨溝、秦兵馬俑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我們來寫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游詞。旅游雖然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很多家長也會在假期中帶上孩子四處游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各種原因無法外出游玩,并且對于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只顧游玩,對導游的介紹,只能聽其聲而不知其意。這給習作指導帶來重重困難。微課的使用無異于雪中送炭,填補學生旅游體驗的不足。

2 在習作中學會觀察,引發思考

學生習作素材的積累,一方面是從書本中汲取,一方面則來源于生活。觀察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因此,從低年級就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在指導學生寫作前一定要讓學生先觀察事物,把看圖、說話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不僅是感性的認知,還有理性的思考。

利用微課收集寫作的素材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在班級活動時,他們經常自發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如猜謎語、踢毽子、跳繩、手指游戲等。還有一些班級、學校組織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運動會、合唱比賽、詩歌朗誦、拔河、應急演練等。如果教師能抽出一些時間來幫助學生記錄這些場面,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能喚醒學生的記憶,在愉快的回憶中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或者是抓住其中有特點、感人的鏡頭,進行表情、動作、神態等細節的描寫,使學生明白習作的素材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捕捉到。

利用微課整合課文資源 語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精美的文章,教師可以將其作為素材,如:刻畫人物神態、動作、外貌的語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營造氣氛的環境描寫,體現人物特點的對話,等等。教師進行歸類設計,加上音樂、圖片、視頻等制作成微課,可以更集中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習作的機會。

利用微課培養觀察的習慣 小學生不是不愿意觀察生活,而是不會觀察生活。他們對生活的感知很多時候以無意注意為主。只有日常寫作訓練中培養學生有意識、有目標、有條理地進行觀察,才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和寫作的能力。微課的優勢在于把觀察訓練配成動態連貫的畫面,使觀察對象變得具體生動、形象飽滿,而不是靜態零碎的文字表述,對以感性思維發展為主的小學生而言更易把握。

如《爬山虎的腳》一課,這篇課文擔負著學習“寫觀察日記的方法”的任務,因此在本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對爬山虎這種植物不大熟悉,認識爬山虎不難,要對爬山虎的腳有清楚的認識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過微課再現課文的第三段――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山的,引導學生從葉、莖、葉柄、細絲等位置逐步觀察,從而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探究作者是怎樣寫清楚的,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和用詞的準確。在每一個環節中設計出與學生互動交流的“對話體”,如:請你讀一讀,請你找一找,你發現了嗎,等等。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再來交流和評議。有了這些“原始資本”的積累,還可以選擇描寫含羞草、牽牛花等植物的例文,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描寫方法去領悟作者是如何觀察描寫的。不明白的,還可以反復觀看微課。

利用微課指導習作的技巧 長期以來,習作教學都是依附在課文閱讀后面,導致教師沒有意識和辦法進行系統的習作教學。作文指導也是老調重彈,如“要抓住主要內容寫具體,運用細節描寫寫細致,寫出真情實感”等,對學生沒有進行細致、實用的指導。借助微課,根據學生習作水平,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水果是人人常見、愛吃的東西,學生應該有話可寫,但是寫出來的內容卻不具體、不生動。讓學生帶著體驗、思考、準備走進習作中,是習作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微課“如何把水果描寫具體”就起到相應的作用。首先,引導學生通過運用多種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感受水果的外形、顏色、氣味和味道,這樣就使學生回想起自己吃水果的情景,可以從多角度觀察;其次,兩段例文前后對比,發現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文章更形象生動;最后,提供一些描寫水果的詞語,方便學生在寫作中運用[1]。有了方法的指導,學生在家觀看后,會激發觀察、寫作的欲望。可以說,借助微課進行習作方法的指導,為學生少走彎路,激發寫作的欲望,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習作后重視講評,交流反饋

習作的講評,是習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講評,葉圣陶先生說過:“責令探索,彼必將用心而得之矣。”意思就是說在學生自己寫了的作文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自己評價才能有所得。

對比講評 教師在閱讀學生習作的基礎上,找出優點,共同或個體存在的問題,制作成習作講評的微課,借助樂教樂學平臺或其他媒介,構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評價反饋變得更加靈活自由[2]。由此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提高鑒別能力,吸取優點,思考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獲得啟示,提高自我修改的能力。

專題講評 教師可以收集學生習作,制作微課截取相關的片段來分析,可以是寫開頭結尾的、人物描寫的、場面描寫的,也可以專門講寫作的順序與技巧、優秀范文的欣賞、修辭手法的運用、寫開頭的方法、寫中心句、過渡語等,通過專題講評,使學生對某一方面的習作技巧認識更加清晰,更有針對性地訓練,學以致用。

微課的介入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開闊了新的思路,充分照顧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寫作的任務向課前和課后延伸,轉變“教師教、學生寫”的被動局面,讓學生成為習作的主體。但現階段還不成熟,只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要認真思考,不斷探索,尋找微課與語文習作教學的結合點,打開學生寫作的思路,使習作成為人人都愿意做的事。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

第12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三學段新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內容,這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小學語文教師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缺失,彌補教師非連續性文本的專業素養、提高其教學與教研能力將成為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

非連續性文本;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語文課標”)在第三學段(5~6年級)的“閱讀目標與內容”中明確提出:“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非連續性文本”的首次引入,賦予語文課標新的時代氣息,也豐富了學生的多元閱讀體驗。筆者曾對宜州市某城區小學39名小學語文教師就“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情況進行調查,能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4%,不知閱讀指導的教師占18%,不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師占28%。通過深入訪談,筆者了解到,大多數一線教師對非連續性文本的內涵、課程實踐價值及有效教學缺乏認識。彌補教師非連續性文本的專業素養,提高其教學與教研能力將成為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開展“非連續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

隨著語文新課改的縱深推進,“教研修三位一體”成為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經驗與舉措。作為學校,應扎根教師的內在需求,以課例為載體,開展實施非連續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活動。

(一)結合案例分析,引導教師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概念及教學實踐價值

“非連續性文本”是數據表格、說明書、地圖、時刻表、公交站牌等類型的具有直觀、簡明、實用特點的閱讀材料,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使用頻率較高。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閱讀能力之一。

(二)通過表格形式,引導教師梳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非連續性文本”的呈現方式

如語文S版教材主要有兩種呈現形式:一是純非連續性文本,如三年級上冊看漫畫《父與子》后習作、五年級上冊《七律?》的中國工農路線示意圖等。二是含圖表的非連續性文本,如四年級下冊“我喜歡的動物寓言故事”的表格式讀書卡、五年級上冊“文明公民”調查表、六年級上冊“今日家鄉”表格式調查報告、六年級下冊“小產品大推介”產品說明書、“旅游大使”中的游覽路線示意圖、“告別母校――我們的成長”中的請柬、海報等。通過梳理發現,這些非連續性文本多出現在語文大課堂(即綜合性學習)、閱讀與習作平臺及課文中地圖、指南針等板塊內容中。教師也可從日常生活中收集非連續性文本,如藥品說明書、超市小票、旅游導覽圖等。

(三)結合課例分析,引導教師掌握“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指導方法

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材料多樣,閱讀的方法也因材料不同而異。比如閱讀地圖或繪制家鄉景點旅游路線示意圖,可指導學生按照“確定位置――找準路線――認清方向”的步驟完成;閱讀產品說明書,可按照“抓關鍵詞――圖文對照――簡單推論――讀寫結合”的教學流程進行;閱讀圖表,可采用“讀標題、看圖表、比數據、得結論”的閱讀策略。通過案例解讀與內化,提升教師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專業素養。

二、開展“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實踐,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

校本研修,教師的認識還停留在認識層面,教學中如何操作,還需要教師躬身實踐,在實踐中研磨,才能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

(一)開展非連續性文本推進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例如,在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故宮》第二課時的教學中,筆者運用非連續性文本――旅游示意圖,有效推進課文的閱讀。筆者先讓小學生匯報自己搜集的故宮知識與圖片,再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文中主要介紹的宮殿及介紹的順序,畫一畫故宮示意圖。分4人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如太和殿,模擬設計導游詞,再上臺根據故宮示意圖模擬導游,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的語句、數據。學生在形象的示意圖和導游的模擬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和寫作順序的理解。在語文教材中,像移步換景的課文如《頤和園》《記金華的雙龍洞》《長城》等,教師都可以恰當融入導覽圖,既幫助學生直觀理清文章游覽順序,又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二)開展非連續性文本推進習作教學的實踐探索

例如,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小產品大推介”教學時,首先展示“清涼油說明書”,要求學生看懂說明書,提取有效信息,并了解廠家寫藥品名稱、主要成分、藥品性狀、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項、貯藏、有效期、批準文號、生產企業時,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從中體會說明書語言簡潔、實用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學習藥品說明書的表達方式,寫《小產品××的說明書》,可以按照“品名、外觀描述、特色、功能、作用、注意事項、廣告詞”等內容把自己制作的小產品(如筆筒、布娃娃、花籃、不倒翁、傳聲筒等)向同學進行推介。以非連續性文本為范例,在閱讀中習得這類文本的語言風格、內容形式、寫法遷移,嘗試習作練習。通過讀寫練習,學生在熟悉、內化、運用中提升了“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素養。

(三)開展非連續性文本推進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探索

例如,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百花園二的語文大課堂,教材以表格形式呈現了調查報告,要求學生搜集反映家鄉發展變化(交通工具、居民住宅、公共設施的建設與保護、特色推銷等)的資料,把調查記錄和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匯總、分析與整理,完成“今日家鄉的×××”表格式調查報告。教學時,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引導學生將收集的數據信息,用非連續性文本“條形統計圖”或“數據表格”,簡潔、直觀地表達數據,最后引導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或數據表格做出簡單的比較判斷,得出結論。學生繪制的統計圖或數據表格,就是重要的非連續性文本,教師可讓學生將自己怎樣“獲取原始信息――整合有效信息――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與大家分享,不僅提升學生“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素養,還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三、開展“非連續性文本”的行動研究,提升語文教師的教研能力

“非連續性文本”作為“語文課標”小學高段新增閱讀內容,如何在教學中采用有效策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使非連續性文本更好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發揮其課程價值,需要教師開展行動研究。例如,語文特級教師張祖慶以《給地球新生兒的一封信》為課例,對非連續性文本群(漫畫、地球千瘡百孔圖文、保護地球節日清單、世界人口增長統計圖等)的讀寫進行了有益探索,其成果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教師也可開展“非連續性文本的主題閱讀策略”的探索。再如,說明文《鯨》《新型玻璃》《太陽》等,是否可借助非連續性文本(表格)推進說明文的閱讀,非連續性文本在教學中使用和教學后使用所起的教學效果如何,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教師開展“非連續性文本推進說明文閱讀策略”的微型課題研究。再如,非連續性文本讀寫結合課型研究,非連續性文本《旅游導覽圖》閱讀指導策略,日常生活中非連續性文本資源的有效利用,非連續性文本的學法指導,非連續性文本的命題與測試,非連續性文本的試題評析,等等,都需要一線教師付諸實踐,在課例與案例的研磨中,提高自身的教學研究能力。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独山县| 北海市| 甘泉县| 阿尔山市| 澄城县| 巴彦淖尔市| 武胜县| 班玛县| 天台县| 内乡县| 双桥区| 梁河县| 泽普县| 高邑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千阳县| 通渭县| 双江| 成安县| 依安县| 绥滨县| 外汇| 托里县| 宁河县| 莫力| 乳源| 富顺县| 大足县| 金山区| 望都县| 马龙县| 龙川县| 辰溪县| 阳新县| 南汇区| 和田县| 乐至县| 寿光市| 阿拉善左旗|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