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02: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感恩作文開頭,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優秀的中考作文開頭最新
1.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2.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寬容,是一種豁達,是比海洋和天空更為博大的胸襟,是寬廣和寬厚的疊加,延續和升華。寬容有度,寬容無價,寬以待人,這是人生處世的基本法則。
3.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4.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向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恒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筑起的一道銅墻鐵壁——固若金湯。
5.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干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不是感情的投資,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紅。
3優秀的中考作文結尾
1.時光無言,卻在無聲處聽到最動聽的訴說;歲月無痕,卻總在不經意間鐫刻最美麗的容顏;在花開花落的輪回中,我回望成長的課堂,至今那件事還讓我刻骨銘心。
2.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后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么忘記了。
4.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5.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命有否泰變化,年有四季更替,熬過長夜,你便能見到黎明,飽受痛苦,你便能擁有快樂,耐過寒冬,你便無須蟄伏,落盡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1.開頭: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結尾: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2.開頭: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鼓勵,因此在我的生活中也受到過長輩的鼓勵,那次的事情,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結尾:鼓勵自己,我們充滿斗志,迎接新的挑戰;鼓勵自己,我們會看到陽光,收獲希望;鼓勵自己,將為自己締造新的輝煌。
3.開頭:有一種光華,籠罩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火苗,躍動在民族靈魂的奧林匹克山上;有一種烈焰,溫暖了綿遠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結尾:我們不能因為屢受傷害就失去與丑惡斗爭的信心,因為我們需要守衛我們的精神火種――友善!
4.開頭: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因為寬容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而缺乏寬容,將使個性從偉大墮落成連平凡都不如。
結尾: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寬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寬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恒。
5.開頭:每次聽到這首歌“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歌我總是感慨萬千,特別是在XX事情后,體會更是深刻
一.開頭點題,先聲奪人
點題,是獲取保險分的“奠基石”;點題,是想要獲取高分的妙招;點題,是挽救離題文的“救命草”。在記敘文中,寫作者最好還是直接進入事件的記敘,表明主旨。對于一般性的議論文或者散文,在開頭就應該通過點題擺明觀點。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則小故事或者用一組排比句來導入,第二段也一定要把你表達的中心擺出來。如果閱卷老師讀完前兩段(一百五十字左右),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觀點,他就會有一定的閱讀急躁情緒!例如高考優秀作文《紀念》是這樣開頭的:“歷史的點點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灘上的沙石貝殼,我們悄悄地走過,貪婪地看著這些晶瑩珍貴的財富,時而拾起一兩顆打動心靈的貝殼,懷著一份愛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紀念。”這篇優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據話題提示,準確、深刻的把握題意,點明主旨。并且選擇“紀念”猶如拾起“沙灘上一顆顆貝殼”為組織材料的線索,引起下文,很快勾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開頭點題,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題的句子應在開頭一段的后半部分。為什么強調這一點呢?我們有些同學在點了題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話題上去了,這樣不但未達到點題的目的,而且還容易成為廢話。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最好直接運用文章題目里的字來點題。這樣不容易使主體部分的內容偏離題目。
第三,議論文要通過點題,直接提出中心論點。
二.美化開頭,清脆響亮
開篇使用修辭方法,以引起讀者對所要面對的事物或觀點的興趣,使文章一開始就新穎動人,富有吸引力。同樣能使你的文章熠熠生輝,清脆響亮,起到美化文章的作用。
1.引用名言,凸現文采
例如,“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哈姆萊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說:‘人啊,看清這個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美學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智慧的眼睛》)“馬克·吐溫說過,‘你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寬容,從這里開始》)
2.排比點題,鋪排文氣
例如,“種子沖破巖層的禁錮影響,迎向光明;雄鷹穿過風暴的陰霾影響,飛向云霄;駿馬突破韁繩的影響,奔馳原野;我們只有突破思想的束縛才能獲得自由。”(《自由》) “快樂,是年邁的老人看到兒孫滿堂時的心情;快樂,是一對戀人靜靜偎依在一起時的心情;快樂,是得到一本喜愛的書,吃到一顆甜甜的草莓時的心情。”(《快樂》)
3.引用詩歌,形象雋永
例如“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2002年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冰心”(2002年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顧城(學生習作《遠與近》)
4.類比起興,形象生動
例如,“快樂,大海里躍起的一朵浪花,走過了千山萬壑,它自由;快樂,鋼琴上舞動的一個音符,經過了精心創作,它美妙;快樂,生活中不變的真諦,經過不懈的努力,它永恒;快樂,是一份勤勞后的收獲,收獲汗水澆灌的果實。”此類一般由自然現象、風物引入人生話題,能明顯地體現文采,并且能體現一定的匠心。
5.鏡頭剪輯,具體形象
例如,“鳥兒在晨霧中歡快地啼鳴;溪水在山澗中快樂地流淌;微風在春意中快樂地撫摸山林;細雨在清涼中歡快地滋潤著大地。朋友,看著這些,你能不動心?我們心動,因為我們渴望快樂的生活。何來快樂?快樂源于生活中小小的滿足。”這樣選取能體現話題主旨的生活中的鏡頭開頭,引出“快樂”的話題,行文自然流暢,寫來具體、形象。
這幾年以來,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作文形式的技巧方面進行一些個性化的嘗試,成效顯著。
一、結構新穎別致
1.開頭和結尾
好的開頭與結尾要做到六個字:點題快,扣題緊。所謂“點題快”,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惜墨如金,用盡可能少的文字作出必要的敘述即可;二是盡快點明記敘要素、中心內容等與文章深層內涵關系密切的方面,讓讀者盡快了解文章的主旨,切忌“千呼萬喚始出來”。所謂“扣題緊”就是緊緊扣住文章中心,切忌一切與主題中心無關的東西出現。幾種常用記敘文開頭方法:交代式、懸念式、引語式、緣由介紹式、特征描繪式、氣氛渲染式等。
幾種常用記敘文結尾方式包括:概括性結尾:結尾時把文章的內容加以簡要歸結,通過必要的強調,幫助讀者鞏固對文章中心的把握。啟發性結尾:作者在完成文章內容之后,從不同的側面啟發讀者反思上面的內容,品味蘊涵于其中的道理,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思考進一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描繪性結尾:通過對某種景物的具體描繪來制造一種與文章內容一致的濃烈氣氛,讓讀者借助這種氛圍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把握。呼應性結尾:這種結尾的主要特征在于:篇末的收尾和文章的開篇構成呼應式統一,通過角度的變換,內容的擴充,感情的抒發等手法進一步深化主題。
2.標題
什么樣的標題才是吸引人的標題?
著名散文家秦牧說:“好的題目,總是概括力很大,饒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我們看作文首先是看標題,因為它就像人的眼睛,對讀者有著“第一引力”的作用。要想在短時間里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題目非常重要,因為“題好一半文”。
訓練學生在給文章擬題時,除了貼切、凝練、含蓄、醒目外,還應靚麗。實現這個目標有這些方法:
①體態美觀——題目中運用連接符號或間隔符號。
②形象活潑——主要是題目中借助修辭。運用擬人的《人生的草稿和答卷》、《星期天的面孔》;運用雙關的《生命“誠”可貴》;運用夸張的《“馴化”火星十步走》;運用對偶的《向左走,向右走》,等等。
③立意新穎——不落窠臼,反彈琵琶。
3.改變常用的標題+正文的形式,在細小的地方做一些變動。
二、語言生動優美
怎樣使文章的語言更有文采?
(一)排比句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無論哪種文體,恰當地運用排比句,均可以增加文章的語言氣勢,讀來酣暢淋漓,令人振奮。
(二)精彩的比喻句能為全文增色
比喻,被稱為語言藝術之花,它有助于說理和描寫,而且可增添情趣,增加文采,用形象的比喻句使語文更貼近生活,幻化出生活中語文的哲理詩篇,給人以畫面之美、韻律之美、詩意之美。
(三)借用名句使文章文采飛揚
詩詞名句、名人名言、成語格言、歌詞俗語等均具有表達凝練、含義深刻、深入人心等特點,在考場作文中合理運用,能使文章含義深刻,精致典雅。借用名句,以下三種情況比較常見。
1.用在開頭
如:“在短暫的生命里尋找永恒。”柏拉圖如是說。
——題記
用包含哲理的名言開頭,不僅簡潔地點明了題意,為全文打下了總綱,而且打開了思路,引出下文對胡楊剛勁蒼涼的陽剛之美的贊頌。
2.用在中間
如: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則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紛爭之外,感到寧靜與滿足。身居高位,鐘鳴鼎食掌印管符,可謂榮華富貴。人在陋室,“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逗蟲魚養花鳥,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擁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驕傲;“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浸潤,更能使你出類拔萃卓爾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窮處”,也要坦然地迎難而上,瀟灑地“坐看云起云涌”。這就是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文章在提出論點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說理論證,然后歸結出“幸福原來就是一種樂觀的態度”的論點。文章語言頗具文采,說服有力。
3.用在結尾
如歌德說:“能將生命的終點和起點連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說,我們生命的起點是父母用血肉鑄成的,它不僅屬于我們自己,而且屬于我們的父母。只有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會連在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最偉大的人。
文章寫珍愛生命,懂得感恩,用歌德的名言來總結上文進而點明中心,使文章結尾強勁有力。
三、卷面清新宜人
一般來說,貼近同學們生活的感謝信主要是寫給父母、老師和朋友的(見下表)。
感謝信的行文從結構看,要符合書信格式,開頭有問候,結尾有致詞、署名;從內容看,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
(1) 表達感激之情并說明感謝的原因;
(2) 細述對方給予的幫助和自己得到的益處;
(3) 再次表達謝意及真誠祝福,也可表達希望保持聯絡或報答對方的愿望等。
由于題目中往往會給出文章開頭的問候部分和結尾的致詞、署名部分,所以同學們在寫作時只需按照行文的內容,根據感謝的對象、感謝的事宜,運用恰當的句型體現合適的語氣即可。
一、給父母的感謝信
(1) 感謝的原因
■祝母(父)親節快樂并表感恩:I am writing to you on the Mother’s/ Father’s Day to show my thanks and I would like to say “Happy Mother’s/ Father’s Day”.
■祝生日快樂并表感恩:It’s your birthday, and I want to say “I love you” and thank you so much for everything you have done for me.
(2) 細述父母的養育之恩
■父母的期望:I know that you have great expectations of me.
You hope I grow up to be a strong, brave and successful “lion” and that I can do well for myself and others.
I have always been feeling the beats of your heart since I came into the world.
■父母的操勞:I know how hard you’ve worked during the past years.
I can imagine all the problems you have faced and all the sweat and tears you have shed to make my life better.
I can fully understand what a huge responsibility it is to raise a child.
■父母的培養:You’ve encouraged me and helped me patiently.
You’ve tried your hardest to give me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You’ve made a lot of sacrifices and many difficult choices.
■自己的幸福感受:It is so lucky of me to be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family.
在細述父母的養育之恩時,若能恰當地回顧一件具體的事,則更有感染力。比如:
I still remember a game held when I was 12.I lost the game and cried as many kids did. You took me by the hand, looking into my eyes and said, “you are a brave lion, and a lion never cries. You can lose the game but can’t be beaten down.” Since then, I have been doing my best to get over every challenge.
(3) 表達對養育之恩的銘記以及報答父母的愿望
Dear Mom and Da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patience, love and understanding. I will value them for ever.
Your hope and your love make me what I am today. Now, I’m grown up! I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my life and for my future. You’ll be proud of me!
二、給老師的感謝信
(1) 表明身份和感謝的原因
I’m very excited to write to express my thanks to you. I am Li Hua from Class 3...
Do you remember me?I’ m writing to show my thanks to you. Though you tutored me in English only for a term, with your help, I made such rapid progress.
(2) 評價老師的教學
■肯定老師的教學效果,感謝老師的教誨:I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when you taught me English. You are such a great communicator and motivator.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excellent lessons. It’s my honor to be one of your students and obviously I’ve learnt lots of new words and English usage from you.
■具體的教學事例:You encouraged me when the pressure of too much homework and the high expectations from my parents made me depressed.
You made each class vivid and interesting by telling stories, singing songs and even playing some games.
(3) 表達師恩難忘并祝福老師
Your vivid classes and all the happy times we spent with you will be kept in my mind for a lifetime.
I wish more and more of your students could go to their ideal colleges.
三、給出國交流學習期間的老師、同學、homestay family的感謝信
(1) 報平安并表示感謝
I am now back home safely.
In this letter I would like to convey my heartfelt thanks to you for your kindness when I was in New York.
I am now writing to say thanks for your friendliness, generosity, understanding, care and everything you did for me during my stay in New York.
Your generous help and tender care made me feel at home and my first trip to America will be a beautiful memory.
(2) 細述對方提供的幫助
■老師耐心的教導:You had never been out of patience with me.
You taught me the common slangs and idioms, making me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life fully.
■同學的熱情幫助:You are the first friend I made in New York.
You introduced me to your friends and your family, which made me not feel lonely.
You also went camping with me, and helped me review my lessons.
■homestay family的細心照顧:You treated me as a member of your family, and made me feel at home.
You did everything that parents would do, cooking for me, bringing me to your family gathering, and even holding a party for my birthday.
(3) 再次表達感謝,并邀請對方來中國玩
I’m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help an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visit to China, so that I c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how you around.
巧用對比手法,可以使對比的幾個方面形成具體的比較、對照關系,或造成彼此的映襯、烘托效果,這樣既能突出事物或人物的鮮a明特征,又能更鮮明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達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平時閱讀和寫作都可以借用這種手法,增強表達效果。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赤壁賦》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就非常精彩。作者面對月夜秋江的美景,先是飄飄欲仙“飲酒樂甚”,但緊接著哀婉、凄切的簫聲給原本優美的景色涂上一層陰影,讓人不禁愴然而淚下。最終在主客問答之間主人胸襟又得以開闊,精神得以曠達,于是主客兩人開懷暢飲,由悲傷又轉到了快樂。從樂到悲再轉到樂的情感流轉和對比使行文跌宕起伏,別有意蘊。在呈現主客問答的內容時,文章把歷史上的“一世之雄”和如今的“吾與子”進行多方面的對比,讓人不禁感到人生的短促無常。而作者在美好愿望與殘酷現實的對比分析之中,最終領悟到“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的生命本真。跳出心靈煉獄的蘇軾才又開始盡情享受“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的自然美景……讀完全文,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是對比手法,讓文章變化多姿;是對比手法,讓文章意境開闊;是對比手法,讓文章充滿思辨的力量。
在寫作中如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必能使我們的作文顯得色彩鮮明,讓人們在比較中鑒別,從而在人生中作出正確的抉擇。當然,在具體運用時要抓住三個要點:
第一,借助對比強化悲喜感情。如2013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螢火星空》中,考生先以全家到天目山度假時“父親提議在山間散散步,大家欣然同意……”開頭,再寫自己雖然走在昏暗的山道上,倒也覺得“別有一番情趣”,并通過自己偶然抬頭,驚訝發現的一片星空“繁星滿天,忽明忽暗”,從沒見過這么多的星星的“我”于是驚喜地叫大家看,大家也非常嘆服這片星空的美,輕松的文字過后作者突然筆墨一轉,因為他忽然想到自家樓下灌木叢里的螢火蟲消失已經很長時間的情況,并由此想到“生活在鋼筋水泥澆筑的城市里,抬頭望見的都是高樓大廈,我們都快忘記仰望星空的姿態了”。更令人悲傷的是由于人們不斷入侵黑夜,并私自將黑夜點亮,“黑夜的精靈——螢火蟲卻被逼退到了不為人知的角落”,在充滿憂思的分析后作者提出了“還我們一片螢火,一片星空”的希望。考生假期中遠離城市的山間漫步,美好而充滿情趣,螢火星空,生機盎然,讓人欣喜,也足以感動讀者,而都市生活那“螢火星空”不再的惆悵又是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悲喜感情的對比,既使文本內容跌宕起伏,又強化了主題表達,令人動容。
第二,借助對比形成今昔對照。如2013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安然相對不驚飛》中,考生把現代人類“一往無前的探索”和古人尋幽探險的“虔誠而小心”進行縱向比較,古人雖然流連于“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的美好情景,但他們“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知道適可而止,作者認為這樣的探險,才是真正觸摸了自然的心跳,又不對其驚擾的方式,這樣才會“既將人的環境詩化,也使萬物自然的環境留得一份清靜”。作者反思現在人們大呼“山登絕頂我為峰”時,背后幾乎沒有隱藏多少對于高山的畏懼與不安。而面對后退的蝴蝶以及更多逝去的美麗,“我們追隨的腳步里又還凝聚著多少無奈與擔憂。我相信頻發的災難是自然備受重壓后憤怒的吶喊”。到時人雖“登上了山頂,卻發覺自己已一無所有。”那樣的人類會不會感到萬分的孤獨與惶恐?考生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究“自然如同洞壁上棲息的美麗蝴蝶,向縱深之處隱匿而去”的原因,提出要想自然與人安然相對不驚飛就要做到“人對環境應留下一段敬畏又適當的距離”的解決方法。作文顯現了難得的大思路,雖觸及的是人類生活的根本問題,卻是通過感性具體的古今內容對比表達出來的,既見意趣,又見慧解,更具歷史辯證法的意識,讓人印象深刻。
第三,借助對比突出對錯抉擇。如2013年廣東高考滿分作文《點亮萬家燈火》中,考生一開頭就寫道“一個熱心慈善的富翁,向三個貧困家庭提出捐助,卻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復”,“一家拒絕,以為是施舍——這是戒。一家猶豫,聲明要償還——這是慮。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這是善。”對比式的開頭既開宗明義,又突出矛盾多方最本質的特征,使形象更加鮮明,起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作者認為“戒者,乃戒心、戒備,實在要不得”。面對別人的熱心你卻嗤之以鼻,拂袖而去,“這該是多么讓人心寒”!并指出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若存戒備,則是筑起冷酷高墻,密不透風,愛也無從滲入”。作者也反對“慮者,乃憂慮、焦慮”,因為這也非上策,慮者“將他人輕松的好意化為了自己肩上無形的千斤重擔”,而善者,受于外物,發于內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學會感激,點亮自己的心”才是值得肯定的。由此自然得出結論“接受,并感恩,讓光明傳遞,照亮自己,溫暖他人,點亮萬家燈火”。作者在逐步的對比分析中,不僅針對現實,而且明確正確錯誤,是非曲直,讓人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點亮萬家燈火”的方式,令讀者涵詠不已。
掌握對比藝術,有助于大家更好地欣賞和寫出精彩的作文。我們在閱讀和寫作中應注意學習和運用這種有效的藝術表現手法。
(王云 江蘇省海安縣立發中學 226600)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B-0072-0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著重點是指導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但由于農村的學校條件相對簡陋,課外讀物較少,學生知識面狹窄等原因,導致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怕,無從下手。那么,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文呢?
一、積累素材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素材怎么寫呢?這的確是難題,它要求我們教會學生積累素材。
1.教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觀察、感受、思考自己的親身經歷。如最快樂的事、最難忘的事、最痛苦的事、感受最深的事、最揪心的事……觀察自己的父母、姐妹、老師、同學、親朋好友……
例如,某某為什么最喜歡上信息課?今天的愛心捐款我是怎么想的?今天的值日生為何得到老師表揚?今天打架的兩個同學錯在哪?今天爸爸為啥特高興?我的同桌今天為何愁眉苦臉?……教師要時時提醒學生留心觀察,并通過思考,然后寫在隨筆本子上。久而久之,讓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2.讓學生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了解社會熱點和焦點,知曉社會大事,積累寫作素材。如通過法治最前線、焦點訪談、新聞30分等電視節目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讓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長久積累下去,學生的觀察能力將顯著提高,也會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良好習慣。
3.在閱讀中積累素材。一是課內閱讀。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教師在講授分析文章時,一方面要求學生將好句子畫出來,背下來;另一方面,和學生一同探討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好文章不僅有優美的語言、華麗的句式,更有深刻的內涵和立意。教師在講授完一個單元的課程后,可以和學生一起總結本單元作者采用了什么素材來表現中心。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描寫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各有特色。朱自清的《春》通過“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景物刻畫春之美;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通過寫山和水,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黃蒙田的《竹林深處人家》通過移步換景,遠望——近看——四顧,突出竹林豐收景象;屠格涅夫的《樹林和草原》通過一天中的早晨、中午、黃昏描寫,呈現了盛夏樹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學生在總結討論中,慢慢悟出作家取材、寫作、表達的高超藝術并學以致用。
二是課外閱讀。老師要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如讀一些小品文、幽默故事、散文、名著等。可在班上開設一個“讀書窗口”,讓學生分享大家拿來的書。老師也可提供部分書籍,或讓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借閱。總之,讓學生多閱讀,多了解,多記憶,多積累,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寶庫。
二、練好口頭作文這個基本功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還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因此,我們要在每天課前用2~3分鐘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可定好題目讓學生講,或學生自己命題。如講一個成語故事,說說周圍新發生的事……開始訓練,大多數學生說得很少,一句,幾句,十幾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不但訓練了學生的口頭作文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考查學生積累素材的情況。
三、指導學生規范作文
口頭作文并不等于書面作文,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我們老師要在讓學生寫自己有感受的生活,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基礎上,教會學生謀篇布局,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
1.文章開頭法。方法有:簡潔引述材料,準確提出觀點;巧用名言開門見山;開篇點題……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文章開頭一定要簡潔并扣題。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的開頭都是簡潔扣題。
2.文章的內容要有細節描寫。如《背影》中父親爬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為何感人至深,令人難忘?那是因為有了細節描寫。我們要讓學生知道寫作應圍繞文章中心把細節寫活寫細,如人物的心理、行動、語言等,必要時要進行細節描寫,特別是矛盾心理要寫得細膩而生動。如林莉的《小巷深處》中寫“我”淡忘了家,嫌棄養母的虛榮心理,及后來悔悟感激的心理寫得細膩而生動,能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3.文章結尾簡潔點題,做到前后呼應。有些可采用抒情、議論作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文章立意明朗、深刻。如感恩的心,感動的心,堅強、樂觀的心,師生情,父母情,同學情,家國情,愛民情,誠信,法制意識……這些主題深刻而明朗。
5.文章語言要有文化氣息,即恰當引用詩詞、名言、警句、典故等。如學生寫暑假和家人收割水稻時就可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來描寫自己對艱辛勞動的體會;經過勞動,終有收獲,就可用“一分辛勞,一分收獲”來表達喜悅之情;談學習體會時可用“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激勵自己,還可用“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樣會使文章具有文學色彩,具有文化氣息。
6.作文書寫要字體工整,字跡清楚。這點是寫作文的最基本要求。
四、改變評改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作文交上來后,最常見的批評方式是教師評改。這種現象正應了葉圣陶所說的:“語文教師最辛苦的就是改作文,不知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學生不明白為什么改,你改也沒有用。有的學生根本不認真看,認為我寫的作文反正老師都要改,改作文是老師的事,與我關系不大。真叫勞而無功,至少也是勞而少功。”還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我們要記住葉老這些話,找到適合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批改方法。
1.自評自改。學生寫好作文后,老師不急于收上來,讓學生利用早讀時間一遍兩遍地朗讀……讓學生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學會運用聽覺器官來檢查、修改文章。如:從感情的強弱、停頓的長短,查看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正確;從語言是否暢通、朗讀是否上口,查看用詞是否確切;從內容是否混雜、前后是否重復,查看段落層次是否分明;從老師明確這次作文要達到的技巧、要求查看是否達到要求等。
學生自改作文,可以增強語感和寫作的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反思習慣和責任意識。
2.互評互改。互評互改是指同學之間依據作文的基本要求,邊評邊改,相互商討,相互學習,相互啟發,揚長避短。互評互改方式有:(1)同桌互評互改。(2)四人小組討論后,由組長執筆評改。(3)8~10人小組討論修改,由組長執筆評改。組長的任務是:用修改符號指出文中的各種毛病;有鼓勵性為主的總結性的評語,提倡有眉批;打上你自己給的等級;簽上批改人的名字。
在自評和互評過程中,教師都參與其中,是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公正的評判者,并非袖手旁觀。
3.師評。在學生互評或自評之后,教師可把全班作文或一兩組作文收上來檢查,發現寫得好的,有進步的,或寫得差的,或評改不當的,都及時反饋指出。教師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語言要盡可能生動、形象、幽默,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發現優秀作文可推薦到學校文學社刊出,也可放入學生成長記錄袋裝訂成冊,在班級相互傳閱,還可推薦到期刊發表,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持久寫作的興趣。
雖說“文貴創新”,創新是文章富有生命力的源泉,但是作為考場作文,要想在一個小時內創出什么新花樣來,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實在不易,過分的求新求奇反而難保高分。若能教會學生使用一些固定模式、慣用套路,穩中求勝,不失為一般學生的最明智的選擇。如果能穩得基礎等級的分,再加上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的突破和亮點,往往也能獲得發展等級的高分。現就談談自己多年在高考作文教學方面的嘗試和積累的一點粗淺的經驗,以期高三學子借鑒,也請專家學者指正。
我把這種方法籠統地稱為“分類條陳法”或“條分縷析法”,也就是說,在寫議論文(也適合寫散文)時,多角度、多側面、分類別地提出幾個分論點,然后用并列或逐層深入地展開論證,以求得全面、深入、有力且有條不紊的論證效果。
一.思路結構上的分類條陳
議論文的寫作,最常見的寫作模式是“三段式”(即引論、本論、結論),而本論部分是議論文的“豬肚”,也是說理論證的重點部分,如果能在本論部分的思路上能多角度,多側面分設幾個(最好是三個或四個)分論點,然后逐步逐點分類列舉分析,一方面會使得文章思路嚴謹,無懈可擊;另一方面,在使用論據材料時也容易分門別類,而不會芝麻大豆一鍋燴了。這又可分為并列式分類條陳和層進式分類條陳。
1、并列式分類條陳
幾個分論點之間是并列平行的關系,也就是空間上“橫”的條陳。具體運用時一定要注意角度清晰,不可交雜不清。比如,作文《俯下身子》主體部分的論證提綱就可設置為:俯下身子,我看到了感恩;俯下身子,我看到了擔當;俯下身子,我看到了博愛。也可設置為:俯下身子,我看到了屈辱;俯下身子,聆聽他人的教悔;俯下身子,反省自己的過失;俯下身子,成就完美的人生。
2、層進式分類條陳
幾個分論點之間是逐層遞進關系,也就是時間或事理邏輯上的“縱”的條陳。運用時一定要注意脈絡清晰。比如,作文《為了火山的爆發》,主體部分的論證提綱可設置為:積蓄——噴發的基礎,發現——噴發的條件,把握——噴發的關鍵,這樣逐層遞進的三個部分。作文《摩擦》主體部分的論證提綱可設置為:摩擦,使人們體會到困難;摩擦,使人們感受到力量;摩擦,使人們看清楚方向。作文《個性》主體部分的論證提綱可設置為:個性是一種獨立的品格——個性是一種精神——個性是一種力量——個性是一種魅力——個性是一種財富,縱橫交錯的五個部分。
二.材料運用上的分類條陳
這是針對具體材料和語言運用而言的。它是利用標志性的語句,設置全文的段落排比,或在段內運用連綴平行性或遞進性材料,建筑一唱三嘆的段內結構模式。比如,作文《說樸素》,有個作者這樣開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是種樸素;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挺直是一種樸素;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無心是一種樸素;壁石立千仞,無欲則剛毅,剛毅是一種樸素。”又這樣結尾:“樸素是一份力量,它抵抗一切外來的侵略永葆自己;樸素是一份感動,它抵達人的心靈深處感動人心……”作文《品味牽掛》開頭部分是這樣寫的: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歡離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青輝”的妙句佳章……主體部分有這樣一段更耐人尋味:走近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牽掛的缺憾;“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是牽掛的寄托;“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的蘊含……除運用此法外,還恰當實現了比喻、引用和排比等修辭與綜合巧用,收到強烈的表現和渲染效果。
這種方法也適合于寫散文和記敘文。散文中寫景抒情時,可以立體而多角度地展現景物特征,淋漓盡致地抒感,大大增了文章的文化底蘊;記敘文中若能尋找到人物和事物間“相似”的關鍵點,并串聯起來鋪排表述,也能立體而多角度地呈現人物和事件,文章往往能有咄咄逼人的氣勢,從而達到一唱三嘆,余音繞梁,不絕如縷的效果。
付灣中心小學:王俊杰
在剛開學不久,學校校校長給各班布置了一項作文演講競賽的活動,這項活動主要圍繞“銘記師恩,感恩師情”這一主題寫各自的教師,目的是加強同學的寫作能力,同時,也給了同學一次展示才華的機會。
媽媽為了我這次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鍛煉我的膽量和我的表達能力,可費了心思。從我寫這個作文起,媽媽就幫我修改多次,之后,我每天在課余時間都要在家里“演講”幾次呢!演講的前一天晚上,我好激動,還不停地在爸爸媽媽面前做了多次“彩排”,我相信明天一定會表現得非常成功的。
就在今天下午第一節課,學校如期舉行了這項活動,當“主持人”陳老師講開場詞的時候,我的心跳也隨著他的每一句話不由自主地加速起來,心里想:“不會是我第一個吧!”再看看臺下,似乎全校的師生都在“等”著我呢!還好,活動的順序是從高年級到低年級的。我坐在臺下,感覺時間過得好快啊!看著高年級的同學上臺后,演講的那么輕松自如,我的心又開始怦怦直跳了。正在這時,只聽見陳老師宣布:下一個演講者是來自三年級的……他講完之后,我屏氣凝神,走上了臺,在作完自我介紹后,就開始演講。可當我作自我介紹時候,之前準備得極其熟練的演講卻變得磕磕絆絆!真糟糕,一緊張,居然卡殼了!這時,我感覺到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正用鄙視的眼光盯著我,這么一想我更加緊張了。這時,站在我旁邊的陳老師悄悄地對我說:“別緊張,你是最棒的!”聽了陳老師的話,我一下子信心倍增,很流暢地演講了起來。可是,快要結束時,竟然又一次忘詞了,而我也再一次聽到了陳老師的“悄悄話”,看到了陳老師鼓勵的眼神!我終于把演講順利地完成了。但是,膽小的我心里很明白,這次的登臺讓我的老師、媽媽很失望,因為,在臺上由于我的心情太緊張,導致發出的聲音太小,當我演講完畢后,聽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最后演講得分:8.89分,而且,還得了全校第二名。
雖然這次演講,比我在家里的“彩排”差遠了,盡管“不盡人意”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為,以后我還會有很多在“大庭廣眾”下講演的時候,這次只是一個不錯的開頭,下次我一定會做得更好。在此,我要衷心感謝陳老師給我提供這么寶貴的鍛煉機會,更要感謝他在我演講時候對我說的“悄悄話”,如果沒有他的鼓勵,我這次的演講也不會這么好!這次珍貴的演講,將會永遠銘刻在我的心里!
我想,每個人都會有第一次,雖然,我的第一次表現得不是很好,但是只要努力地做,認真地做,在下一次登臺時我一定表現得會更好!
指導教師:周黎明
Class 1,Grade 7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Sunshine Town
Beijing
April 20
Dear__
We are happy to invite you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l hold___________from…to… (time). We will meet at________ _________(place) and have it at _________(place). We’ll do_______ (activities). We’d like everyone _____________(reminding).
Please complete the note on the next page to tell us if you can come. We hope you can come.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out party. Yours faithfully ∕ sincerely,
(Signature) (打印)
Amy (手寫)
Monitor of Class 1, Grade 7
注意:邀請信的關鍵是要體現出邀請的主旨,反映出邀請人的盛情,并明確表示活動的時間、地點及相應的安排。這些都是邀請信不可缺少的內容。
實用套語
1.Will you do us a favor of joining our party?您能光臨我們的聚會嗎?
2.May I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vite you to our university to give a lecture?我可以借此機會邀請您到我們大學給我們演講嗎?
3.If you have no other plans for Monday, May 15th, will you come to our party at my home?如果本周五,即五月15號,您沒有其他安排的話,可以來我家參加我們的聚會嗎?
4.Shall we have the pleasure to invite you to our party this weekend?我們可以榮幸地邀請您參加我們本周末的聚會嗎?
經典用語
1. If you haven’t made any definite plan for the coming weekend, I’d love to invite you to come to our school and join us in the party.如果您本周末尚無安排,我想邀請您來參加我們的晚會。
2. If you haven’t promised to join your friends elsewhere, we shall be delighted to have you with us.如果您還沒有答應別的朋友的邀請,我們將十分高興地邀請您到我們這兒來。
3. With your presence on this occasion, we are sure to have a most delightful evening.您的到來一定會讓我們的晚會增色不少。
4. All of us here are longing for the pleasure of seeing you.您這兒的所有朋友都在盼望著能見到您。
推薦信
Address of sender
Date
Name (Title)of receiver
Address of receiver
Dear _________(Greeting)
I’m writing to recommend sb. To become/be ______(Subject)
Para1: abilities
Para2: personalities
Para3: examples of details
Para4: Ending: We all think … should… Para1--- Para4: Message Yours sincerely,_____ (Closing)
(Signature) (打印)
(Signature of sender) ((手寫)
Monitor of Class 1, Grade 7(Title of sender)
注意:
寫推薦信的關鍵在于:
1. 在新的主體部分的首尾各用一句話明確表示寫此信的目的,如:
篇首:I’d like to recommend sb. to be/do…
篇尾:We all think sb. should be…/should get the reward
2. 文中所寫的這個人的性格特點與能力要與所推薦的任務或職位相關。
3. 在用事例說明這個人的某個優點時,事例要與該優點相吻合。
實用套語
1. I would like to recommend sb. to be /become….我愿意推薦某人成為/當/做….
2. It’s my pleasure to recommend sb. to be /become….我樂意推薦某人成為/當/做….
經典用語
1. I am writing to recommend Mary to become the new chairperson of the Students’ Union.我寫此信的目的是推薦瑪麗當學生會的主席。
2. May is a hard-working and helpful student.梅是個努力且樂于助人的學生。
3. I think John is good enough to be the chairperson. I hope you will agree.我認為約翰很適合主席這個職務。希望您能同意我的想法。
感謝信
Date of writing
Name(Title)of receiver
Dear______(Greeting)
I am writing the letter to say thank you for______(Subject)
Para1: reasons for writing the letter
Para2: examples or details
Para3: Ending: Thank you for… Para1--- Para3: Message
Yours sincerely,_____ (Closing)
(Signature) (打印)
(Signature of sender) (手寫)
注意:
寫感謝信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在新的開頭,第一節中明確表示感謝,即“開頭言謝”;
2. 信的主體部分要寫出感謝的原因。如果原因不止一個,要分段寫。每段寫一個主題句,表明一個原因,再輔以具體的事例進行說明,使感謝落到實處,不讓人產生客套或做作的感覺;
3. 在信的結尾,還要把感謝的話再說一遍,并加上對對方的祝福。
實用套語
1. With many thanks to you for entertaining me so generously.非常感謝您如此慷慨大方的招待。
2. Indeed I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for your valuable services.對您優質的服務我無以言謝。
3. We express our sincere and hearty thanks for the favors you have done for us.衷心感謝您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4. It will give me much pleasure to do whatever I can in return for your favor.若能對您的好意有所回報,我將不勝榮幸。
5. Please accept our warmest thanks for what you have done for us.您如此幫忙,請接受我們最熱忱的謝意。
經典用語
1.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your kindness to me during my long illness.衷心地感謝您在我漫長的臥床期間給我來信,給我關心。
2. I am grateful for your kind wishes for my success.感謝您對我成功的祝福。
3.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letter of congratulation and the nice gift you sent to me.感謝您寄來的祝賀信及禮物。
特邀嘉賓劉亞平:中學語文教研員、益陽市中考語文命題組組長
本刊記者:劉老師好,歡迎您接受本刊專訪!去年本刊的中考作文專輯獲得了巨大成功,您能再給2014年的廣大考生簡要說說么?
劉亞平:這確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去年貴刊推出的中考作文專輯真神!像重慶市的《微笑》、河南省的《溫暖》、江西省的《帶著 出發》等大量考題,均出自我們的專輯。以湖南為例,14個考區就有6道題被貴刊的作文專輯“碰”中。專家們擬制的《思考》、《那句美麗的話兒》、《我與 攜手同行》、《 也是一種幸福》,與2013年長沙市的《從另一個角度去 (觀察、感悟、思考)》、邵陽市的《這句話,我想說給 聽》、 懷化市的《有你同行》、婁底市的《那一刻,我很幸福》,悄然切合;郴州市的考題《在 的影響下成長》,與本刊前年的預測題《在 影響下》,如出一轍。更有意思的是,考前必讀的那十篇范文,幾乎可以應對全省所有市州的作文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專家其實并沒有那么神,只是準確把握住了命題趨勢而已。
本刊記者:中考作文題年年在變化,您認為今年在題型及寫作要求上,會呈現哪些特點呢?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考生注意呢?
劉亞平:這正是我希望與同學們探討的話題。去年我們提出了全命題和半命題“穩坐江山”的看法。中考之后一比照,果真如此!全國85%的考區采用的就是這兩類命題。像《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上海卷)、《撿拾幸福》(天津卷)、《近在眼前》(泉州卷)、《漸入佳境》(揚州卷)、《找回 》(青島卷)、《那段 的日子》(安徽卷)便是代表。湖南14個考區,除永州使用了“轉身”這一話題作文外,其他考區均是命題或半命題作文。長沙、邵陽、岳陽、婁底這些命題采用二選一的考區,則以“命題+命題”或“命題+半命題”的形式出現。命題專家預測,這種命題便于公正評判、利于個性發揮,依然是今年中考的命題趨勢。因此,在2014年的作文復習中,命題與半命題作文的寫作,依然是重點。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最近兩年出現的幾種新題型,也有升溫之勢。如河北省要求考生以“語文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為開頭,續寫作文;荊州市要求考生讀完提示語之后,從中擷取一個短語作為標題寫作。這種變化,有可能影響湖南中考的命題。同學們唯有未雨綢繆,方可贏得制勝先機。
三大主角一起唱響“中國夢”
特邀嘉賓唐巨南:特級教師、株洲市炎陵縣一中副校長
本刊記者:唐老師好!不少考生在微博或QQ上向我們訴苦,說全國每年出現的幾百道考題,看得人眼花繚亂。您能預測一下,2014年會考哪些內容么?
唐巨南:2014年會考什么題目,誰也不清楚。不過考什么內容,我斗膽說一句,我大致是知道的。初一看,每年出現的作文題各不相同;細一讀,卻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我分析了近三年全國的命題內容,自我成長、情感體驗、美德情操三大內容,一直是主角。一是自我經歷是重點,像《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上海卷)、《活出自己的精彩》(威海卷)之類的考題;二是情感體驗是熱點,如《撿拾幸福》(天津卷)、《溫暖》(黃岡卷)等考題;三是美德情操是焦點,像《懂得分享》(杭州卷)、《善待他人》(鄂州卷)之類的考題。同時,這三大內容的命題在2013年都往“中國夢”貼近,時代氣息濃郁。尤其有意思的是,“微笑”“感恩”這兩個話題,已經連續十多年出現在各地的中考試卷里。不管你信不信,這樣的題目今年還會出現。因此,大家一定要加強“成長”“快樂”“幸福”“感激”“自我”等話題的寫作訓練。
“善于運用修辭手法”,能使語言生動形象。怎樣運用修辭手法才算“善于”?回答是:恰到好處、靈活多樣、富有創意。“恰到好處”指在應該用的時候用,“靈活多樣”指手法多變、運用自如,“富有創意”則指新穎別致、不落窠臼。做到這三點,要從訓練高層次的把握和駕馭語境的能力、聯想和想像的思維能力人手,使修辭手法自然而然地服務于思想內容的表達,而且進入駕輕就熟、應變自如的境地。
[寫作指導]
巧用多種修辭手法,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使語言表達文采斐然。
一、排比句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無論是哪種文體,大量而恰當地運用排比句,可以使文勢增強,如駿馬走坂,讀來神盈氣足。近幾年高考中有不少佳作,都注意運用排比句,有的甚至全篇綴滿排比,給人以一種力扛千鈞、風卷殘云之感。例如:
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初升的太陽,輕輕地走出地平線,亭亭玉立在澄澈的海面,沾著霧氣,漾著柔波;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剛剛綻放的百合,緩緩揚起嘴角的笑,乖巧地含著小巧的下巴,帶點稚氣,透著嬌媚;都說十八九歲的女孩如透著靈氣的小公主,輕跳著扯出裙角的頑皮,愛扮可愛的鬼臉,有些調皮,有些任性……我也是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從小娃娃起,跌跌撞撞地成長為大姑娘女孩的成長很奇妙,女孩的成長滋味多。(2008年福建卷佳作《女孩的成長滋味多》)
這里摘選的是文章開頭部分,一組排比句,兼以比喻修辭,筆調輕松,情感率真。這樣的文筆,充分體現出作者扎實的語言功底。
二、精彩的比喻句能為全文增色
比喻,被稱為語言藝術之花,它有助于說理和描寫,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例如:
如果忘記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層,那么銘記就是灼灼其華的桃花;如果忘記是春季里落英繽紛的桃花瓣,那么銘記就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如果忘記是秋季里已無擎雨蓋的荷花,那么銘記就是猶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記是冬季里比西風更瘦的殘菊,那么銘記就是傲雪獨立、猶有暗香的雪梅!(2005年全國卷I佳作《四季,鐫刻心靈的石碑》)
文章用“四季”命題,以“四季”開頭,多角度地對“忘記和銘記”進行詠嘆與遐想,感悟與沉思,通過富有文采的比喻句,化虛為實,充分展示了“忘記和銘記”的豐富意蘊,凝練的文字,生動的形象,令人賞心悅目。在這里,作者打開思維的“閘門”,一股清新的創新的活水汩汩流出,極具情韻。
三、擬人是使文章鮮活的重要手段
擬人,浸透著人的情懷,是人的思想向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真誠輻射。它可以用來寫景狀物,使景物更為形象;可以表述哲理,使哲理與情思相融合;還可以反映人的現代意識。比如在《內蒙訪古》中這樣描寫陰山:
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沫著陽光。
用“一座青銅的屏風”來形容陰山的屏障作用,非常恰當,既有厚實巍然的感覺,又有古老莊重的意味。同時,連用“拖”“躺”“沐”等擬人化的動詞,化靜為動,靜中有動,就把陰山刻畫得恬靜而有生氣,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又如下面一段文字:
春天必然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噗一聲,將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張曉風《春之懷古》)
作家以擬人手法把春天的到來摹寫得有形、有聲、有色,使春天會笑、會唱、會行走,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之圖。
四、借用名句使文章神采飛揚
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作文能否具有深厚的底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生對民族文化借鑒、吸收的多少。如能合理借用名言警句,文章會顯得很有文學味。借用名句一般是直接引用。大多引在首尾,揭示或深化主旨。引在開頭的如: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史鐵生如是說。
人生漫漫長途中,有多少次,我們置身其中,卻往往忽略其所在?友情、親情,還有我們這幾萬個日子,無不在忽略中遠離;遠離了,才看清它的珍貴。(2008年湖南卷佳作《此情可待成追憶》)
對史鐵生言論的引用,既恰當地開啟了下文的回憶,又饒有意味,從中可以窺見作者的閱讀面和思維的靈活性,絕非死讀書者所能為。引在文末的如:
泰戈爾曾說:“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鳥兒卻已經飛過。”是呀,只要我們曾經認真地飛過,即使沒有到達終點,即使摔倒了、跌落了,又有什么后悔的呢?(2006年全國卷Ⅱ佳作《無悔的飛翔》)
面對“烏鴉學老鷹抓羊”的新材料作文,這位考生想到了海子――個為詩而生的脫俗的精靈。他充分發揮熟讀海子的優勢,圍繞材料寓意傾吐心聲,情動于衷地贊揚詩人“在飛往理想的旅途中,你全力地飛著,不在乎是否能到達終點,只是一個勁兒地付出,不懈地努力”。結尾處引用泰戈爾的名言,可謂畫龍點睛,余味無窮。
借用名言名句的第二種情況是改寫名句(即對名句加以化用或改造),使之更好地為自己的文章服務。比如2007年吉林考生《秋實》一文的結尾寫道:“‘生命誠可貴,感恩價更高’。學會感恩,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所必修的一課。讓我們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都成為那低頭沉思‘我是怎樣成熟的’的秋實吧!”又如2008年湖南卷滿分作文《此情可待成追憶》,文中寫道:
平庸是可怕的,無知更會令人痛心,為什么一定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置身近處,更要領悟到這實際存在的愛與真情。
明天,我們要這樣感嘆:此情可待成追憶,所幸當時不惘然!
作者結合自己熟悉的歌詞,在樂曲中逐漸打開記憶的閘門:先用一曲《同桌的你》,帶出高中生活巾詩化的細節,描寫了學習生活匆匆而過的“殘酷”:再引用滿文軍的歌詞,牽出對母親深沉的回憶,字里行間洋溢著幾分歉疚。“同學散了,親人老了,七千多個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于是“為什么一定要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主題,在“此情可待成追憶,所幸當時不惘然”的巧妙化用中變得格外動人。
[考場佳作]
拿什么贊美您,人民的總理!
2008年河南一考生
我不知道該怎樣說出我的感動,我不知道該怎樣贊美您,人民的總理。所有的語言在此刻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所有的修飾語都那么的詞不達意。
拿什么贊美您,人民的總理?
當我在電視上看到您第一時間出現在地震災區時,我落淚了。曾經在外國記者的刁難面前從容鎮定,
曾經儒雅慈祥的您,在電視上是那么蒼老。您雙鬢的白發,您悲傷的面容,您嘶啞的聲音,您振奮人心的話語,讓我一次次感動。
這就是人民的總理啊!一位66歲的老人,在震后的汶川奔走,看望群眾、慰問病人、鼓勵士兵……您清瘦的身材里到底藏了多少熱情,多少對人民的愛啊!您如此地奔波勞碌,暴雨擋不住您,驕陽擋不住您,泥濘擋不住您,48個小時的未合眼也擋不住您。
拿什么贊美您,人民的總理?
當您在電視上流淚的時候,我們都哭了。共和國的總理流淚了,他為他深愛的人民和祖國流淚了,而人民在他流淚的瞬間也痛哭失聲
忘不了您對被困的孩子們的喊話:“孩子們,我是爺爺,你們一定要堅強……”此時的您,是一位長者,是一位安撫孫兒的爺爺。滿懷親子情懷,不是嗎?
忘不了您跌的那一跤,那么泥濘不平的路,您是以怎樣的執著走過來的啊。以66歲的高齡,行走在震后的四川。總理啊,您累嗎?您的胳膊流血了,您顧不上,因為前面流血的還有您的同胞。您三夜未眠,您顧不上,因為前面還有未眠奮戰的同胞。您顧不上你自己,您惦記的是正在遭受困難的同胞們!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說的,千百年后在您身上展現了光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您這樣說了,也是這樣做的,您胸中裝的是您的人民,惟獨忘了您自己!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這句話在您身上被實踐得那么完美、和諧。災后的四川,余震不斷,危險重重,您奮不顧身,您一往無前,您披肝瀝膽,您大義凜然……
我找不出合適的詞來表達我的感動與尊敬,也找不出恰當的話來描述您的心憂萬民。您只是說您是共和國的總理,是人民的兒子,您只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可是,我想,總理啊,有您在,我們就不怕!有您這樣的總理在,咱們中國永遠有希望!中國不哭,中國,加油!總理啊,您就是我們心中的燈塔!
拿什么贊美您,人民的總理?一句俗套的話:“人民的總理愛人民,總理的人民愛總理!”總理啊,我們永遠和您在一起,為中國奮斗,為中國加油!
[點評]
濟南市歷城二中初中部30級 孫鵬
(1)親情給予我太多太多的愛,我對親情懷有太多太多的感激。
――題記
(2)去年秋天的一個周末,我大休回家。爸爸想跟我討論一下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由于我的態度極為惡劣,平靜的談話變成了激烈的爭吵,最后以“砰”地一下摔門聲結束。我跑到姑姑家玩了一天。第二天回家,我跟全家人說我在姑姑家玩得怎樣快樂,并對姑姑做的糖醋魚贊不絕口。在家里呆了一整天后,我返回了學校。
(3)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又到了大休回家的日子。
(4)大約離家還有一百五十米遠的時候,看到街道口上有個人向我招手。我趕忙跑過去。――是父親!我把書包、雜物一股腦兒都給了父親,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和父親聊天。猛然間,我看到父親的黑發中隱隱約約參雜有些許白發,心里很不是滋味。
(5)……
(6)開飯了。“來!兒子,你看這是什么?”父親給我端過來一盤菜。我身體前傾,睜大眼睛:“啊!糖醋魚!”嘗了一下,“真好吃!和姑姑做的差不多!”我驚喜地嚷著。“你爸最近學能了,你愛吃的菜都會做了。尤其是這道糖醋魚,你爸費了好大功夫才做得和你姑姑的水平差不多。”媽媽笑著說。“不愧是老爸,有朝廷御膳房大廚的手藝!”我伸出大拇指打趣。爸爸像孩童般笑了。此時,我發現皺紋爬上了父親的臉龐,兩鬢也已染霜。――父親老了!而我還老惹父親生氣,真是太不應該了。想到這里,我的鼻子有點酸,就拿了紙巾擤了一下鼻涕。“怎么了?感冒了?天冷了,注意加衣服啊!”父親邊說邊脫下自己的外套給我套上……
(7)從那以后,我學習更加努力,不敢有絲毫懈怠。黃天不負有心人,我喚醒了心中的巨人,戰勝了自己,成績取得了巨大飛躍。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明白我為什么進步那么快。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是因為那盤糖醋魚,是那深深的愛給了我力量。
(1)段,題記,點明了主旨。
(2)段,本段寫了兩件事:一是“我”與爸爸的爭吵,二是去姑姑家玩。
文中的“糖醋魚”有兩個作用:一是點題,二是為下文寫爸爸給“我”做糖醋魚埋下伏筆。
“在家里呆了一整天后,我返回了學校”,這句話引出下文。
(3)段,承上啟下。
(4)段,寫父親在街道口迎接“我”和“我”見到父親時的心情。
“大約離家還有一百五十米遠的時候”,這里的數據太“精確”,讓人感覺不真實。在這樣的地方,對距離有個約略的交代就行,可以改為“在離家不遠的地方”。
“我看到父親的黑發中隱隱約約雜有些許白發,心里頭很不是滋味。”――為什么看到白發就“很不是滋味”呢?這應該交代出來,應該寫一寫心里的想法,哪怕一句也可。
(5)段,僅一個省略號,略去了一些與主旨無關的交代,這是可取的做法。
(6)段,寫父親“費了好大功夫”給“我”做糖醋魚。意在表現父親的愛。這是對(2)段中“糖醋魚”的回應。――常言說,寫文章就應該“有伏必應”。
這一段寫得很具體,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心理都寫到了,體現出作者較強的書面表達能力。――記住:寫人,要想寫得細致生動,就應該采用多種描法,從不同角度來寫。
“兩鬢也已染霜”,這里的外貌描寫與(4)段的“黑發中隱隱約約雜有些許白發”不一致,頭發白的程度前后描寫不同,到底哪一個準確?令人費解。記住:對人物的描寫前后一定要一致。
“父親邊說邊脫下自己的外套給我套上”――這樣說不夠真實,因為在家里“我”應該有自己的衣服,父親何必“脫下自己的外套給我套上”呢?
(7)段,寫父親的愛給了“我”學習上的動力,使“我”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這一段通過議論,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主旨:愛給“我”力量,促“我”進步。
“是因為那盤糖醋魚,是那深深的愛給了我力量”,這句話至關重要。它既回應了題目“糖醋魚”,顯出文章結構的完整,又在文末這種顯眼的位置點明了主旨,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總評:文章題目是“糖醋魚”,而正文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糖醋魚”,可見“糖醋魚”成了文章的的線索。正是因為這“糖醋魚”貫穿全文,才使文章前后渾然一體。
由于文章主要寫父親的愛,所以把題記中的兩個“親情”改為“父愛”,更合適。
(2)段中稱“爸爸”,(4)段中稱“父親”,(6)段中既有“父親”又有“爸爸”,這是不當的。――稱呼要前后一致。
感恩養育我們的人
濟南市歷城二中初中部30級 徐鵬飛
(1)感恩養育我們的人,因為是他們給了我生存的希望。
――題記
(2)“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每當這首《感恩的心》在耳畔回蕩時,我的內心總會被打動。于是在我們享受著父愛與母愛的同時,也總是想著如何感恩。
(3)上初中后,我已經不能像原來那樣天天見到爸爸媽媽了。由于住校,兩星期才能回家一次,這也就意味著兩星期才能見一次爸爸媽媽。即使如此,他們也會在開放日來看我,這讓我非常感動。
(4)記得在一個冬天的周末,傍晚的寒風呼嘯著。我由于忘了提前與爸媽聯系,也就不知道他們今天還能不能來看我。在去餐廳的路上,我邊走邊想:今天這么冷,萬一他們來了在門口等著怎么辦?這樣想著,我便跑起來。
(5)還沒到門口,我便認出了站在門口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看見我了,并笑著將手舉過頭頂不停地搖著,我快步地跑了過去。
(6)“冷嗎?”媽媽握著我冰涼的手問我。我身上的寒意被這一句親切的問候拋到了九霄云外。“不冷,快進去吧!”說著,我便親手去接爸爸手中的物品,而爸爸把另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語重心長地說:“我來就行啦,你就好好休息一會兒吧!”這時,我的淚水不停地從眼眶中向外涌,但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看見我流淚,于是我便把淚水強忍了回去。
(7)我們坐下之后,爸爸媽媽開始對我噓寒問暖。一會兒問問生活,一會兒問問學習。聊了一會兒,他們把在家里做好的飯拿出來讓我吃,當媽媽把余熱未盡的雞翅拿出來時,我終于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盡管我不想讓淚水流出,但淚水還是在眼眶里打轉。我是含著淚水吃完飯的。
(8)從那以后,我便更努力地學習了,因為我知道,成績是感恩他們最好的禮物。
(1)段,題記。這個句子有邏輯問題:“感恩養育我們的人”是應該的,但是原因不應該僅僅是“他們給了我生存的希望”,因為“養育我們的人”給了我們生活需要的全部。
句中的“我們”和“我”,二者矛盾:“養育我們的人”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對父母,怎么能說他們只給了“我”一個人“生存的希望”?
這樣的句子放在題記――顯眼的地方,考試時會很吃虧。
(2)段,由聽歌曲《感恩的心》談起,自然而然地引出主旨:感恩父母。
這個開頭的方式較為新穎而得體。――有這樣一個好的開頭,即使沒有題記也挺好。
(3)段,寫爸媽到校看“我”,“我非常感動”。
本段語句太嗦且有語病:
“這也就意味著兩星期才能見一次爸爸媽媽”中的“意味著”使用不當(“意味著”是“含有某種意義”的意思)。可把“這也就意味著”改為“也就是說”。
“即使如此”,表示假設的讓步,其后面的句子的意思,應是前面句子的意思的遞進,但此處的前后語句卻不是這種關系。應將“即使如此,他們也會在開放日來看我”改為“因此,他們總會在開放日來學校看我”。
(4)段,寫天氣的寒冷和“我”的心理活動。
環境描寫為下文寫爸媽對“我”的愛作鋪墊。――天氣的寒冷烘托爸媽的愛。
(5)段,“爸爸媽媽也看見我了,并笑著將手舉過頭頂不停地搖著”中的“并”字使用不當,――它前后的意思無遞進關系。可把它改為“他們”。
(6)段,“我便親手去接爸爸手中的物品”中的“親手”是多余的,――還能讓別人去接嗎?應刪除;“而爸爸把另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語重心長地說”中的“語重心長”,用在這里也不當,可改為“親切”;“我的淚水不停地從眼眶中向外涌”,意思是淚水已經涌出,而且是“不停地”,這個意思與下文的“我便把淚水強忍了回去”相矛盾,可把它改為“我的淚水就要從眼眶中流出來了”。
(7)段,“爸爸媽媽開始對我噓寒問暖”中的“開始”使用不當,――爸爸媽媽的“噓寒問暖”應該是親切而隨意的,“開始”一詞,使氣氛過于嚴肅。可把它改為“便”。
(8)段,在敘述了感人的故事之后,又回到了“感恩”上來,非常自然地扣了題。
本段文字雖然不多,但是至關重要。它使文章結構嚴謹,主旨鮮明。
總評:只要能具體地寫,帶著感情去寫,平平常常的故事照樣能寫得十分感人。這是本文給讀者的一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