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59: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卵泡監測,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腫瘤外二科(段文靜)
近年來,隨環境污染,精神壓力等原因,女性不孕癥的發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卵泡發育不良及排卵障礙時導致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1],如何準確觀察卵泡發育和估計排卵時間,是臨床上所關注的主要問題。超聲能直接觀察卵泡的生長,發育過程,了解其成熟度或是否排卵,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已成為卵巢功能監測的一種重要手段,是目前研究女性生育障礙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故能為臨床提供可靠的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0例換則均來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患者,年齡24~39歲,平均26歲,均是已婚婦女,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不孕癥標準[2],不孕年限2~12年,月經規律,周期24~36 d,患者健康狀況良好,均無全身器質性疾患。
1.2 儀器 使用的儀器為ALOKASSD4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
1.3 方法 患者常規適度膀胱充盈,根據月經周期長短,從月經8~10 d開始監測,觀察卵泡的生長、發育及排卵及受孕的情況,且進行記錄,直至卵泡發育成熟,排卵為止,如未排卵,則一直跟蹤監測至下一次月經。
當卵泡直徑15 mm時,每日監測一次,當卵泡直徑達20 mm時,每日監測二次,當發現優勢卵泡突然消失或明顯變小,囊壁皺縮,形態不規則,陶氏腔內見少量液性無回聲,認為已排卵[3]。
2 結果
120例婦女中卵泡發育成熟67例占55.8%,受孕35例,不成熟卵泡46例,占38.3%,受卵7例,未見卵泡7例,占5.8%。
3 討論
正常月經周期卵泡發育超聲表現。
3.1 卵泡出現時間 每個月經周期開始有多個卵泡同時發育,但一般僅一個或二個卵泡發育至成熟,稱主卵泡(優勢卵泡),其余卵泡相繼閉鎖,卵泡超聲顯像最早時間可在月經周期第5~7天,顯示的最小直徑為4~5 mm。
3.2 卵泡生長速度 月經第5天到排卵前,優勢排卵平均每日增長1.5 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長1.2 mm,排卵前4天平均每天增長1.9 mm,至卵泡發育成熟。
3.3 臨近排卵時卵泡超聲圖像 優勢卵泡形態規整,呈圓形,壁薄而清晰,飽滿,大小均為18~25 mm,內部透聲好,約20%的卵泡內部出現卵丘,大多出現在>18 mm的成熟卵泡中,多見于排卵前24~30 h。
3.4 排卵后超聲表現 成熟卵泡消失或明顯變小,內壁塌陷,壁厚,邊界模糊,一半以上的患者排卵后的1~2 d內在子宮直腸陷凹處出現多小不等的液性暗區[4,5],此征象可能是卵泡破裂后卵泡液的積存,也可能是卵泡破裂對腹膜的刺激反應。
超聲是目前比較理想的監測卵泡的手段,既往臨床上多依賴于基礎體溫和血及尿中激素水平的變化來估測排卵,但這些檢查因不能直接反映卵泡形態學改變,超聲監測卵泡發育能夠為臨床提供卵泡發育,成熟及排卵過程,能清楚了解卵泡的動態變化,根據超聲圖像特征,可直接觀察到卵泡的整個發育過程,可以判斷卵泡的成熟度和是否排卵,能較準確的判斷排卵日期,有利于臨床指導患者性生活的時間,提高不孕者的受孕率,對不孕癥的治療具有臨床實用價值,而且超聲檢查具有操作簡便,無創,安全,準確性高,可重復,可動態觀察等優點,為目前臨床上首選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 包文平.藥物誘導卵泡發育及排卵的臨床超聲觀察.浙江臨床醫學,2000,2(7):494.
[2] 羅麗蘭.不孕不育.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22.
[3] 夏振開,胡世平,劉翠玉,等.實時超聲監測排卵的探討.實用婦產科雜志,1989,52(5):95-96.
月經第十三天,用排卵試紙測,只有一條線。(這兩天和老公都要吃好了,老公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要儲存精力嘛。)
月經第十四天,用排卵試紙測,出現第二條線,但顏色比第一條淺很多,晚上和老公。
月經第十五天,上醫院做B超,測右卵泡19mm×17mm,內膜厚9mm。(醫生說卵泡已經成熟了,雖然我第二天沒去做B超,但建議達到19mm×19mm需要天天去做B超監測。)
月經第十七天,去醫院做B超,早上測得右卵泡21mm×19mm,下午5點用試紙測只有一條線了,晚上8點和老公(早上做B超還在,可能是下午排的,要及時做功課。)
月經第十八天,早上去醫院做B超。卵泡已排掉。(呵呵,我和老公還是很及時的,但不知道最后鉆進我的卵泡的是哪一天的。)
經驗總結:最好在月經第十天就做B超或者用排卵試紙測,如果卵泡還未達到20mm,可以隔兩天去做一次B超,但如果沒有條件做B超,就得天天在家用排卵試紙測。
我沒做陰超,而是做的B超,得憋尿。我都是在早上快11點左右去,那時醫院快下班了,病人不多,之前得喝很多水要有尿意時去,不然測不出來白做一次。
如果是用排卵試紙,要在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之間測,測之前兩個小時不要喝太多水,以免稀釋尿液,影響結果。堅持用同一種排卵試紙,以免結果不一樣。
B超測到19mm時要天天測了,當測到20mm時就得一天測兩次。這時候成熟的卵泡很容易一天之內長很大然后排掉,所以有條件一天測兩次較好。
我是采用這種方法,早上用B超測,下午用排卵試紙測。這個很重要,以前我失敗都是只用B超測沒有用排卵試紙,時間沒有掌握好。B超測好幾次失敗后,發現結合排卵試紙比較方便掌握時間。
后一定要在屁股后墊個枕頭,最好把雙腿向上抬一會兒,高難度啊,呵呵。最主要的是在床上要躺上兩個小時。這些都能防止外流。
如果能堅持測體溫還是得測,我因為沒有耐性所以一直沒測,大家不要學我喔。
下面看看我的孕前癥狀,希望對姐妹們有所幫助!
排卵日那天晚上,和老公完,左小腹馬上就有脹的感覺,就幾秒的時間,胸口有點嘔的感覺。
排卵后第五天,小腹又有月經前的感覺,脹脹的。
排卵后第七天,當時在逛街,左小腹突然抽動起來,走一步抽一下,持續了快1個小時,不是很疼??赡苁侵驳娜兆?。
排卵后第十五天,早孕試紙出現的第二條杠很明顯,但身體出現霉菌陰道炎的癥狀。因為孕婦體內激素產生變化,陰道酸堿度失衡,酸度很強,容易滋生細菌。不是所有孕婦都會產生,而我不幸中
排卵后第十六天有點脹,特別是兩邊,按一下很疼。接近的地方青筋比以前深。
【關鍵詞】B超檢測;卵泡發育;臨床診斷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53-01
由于超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不斷改進,B超檢查快速方便、操作簡便,對患者無痛苦、無損傷,而且具有動態觀察等特點,這種檢查已經成為臨床監測排卵的一種主要方法[1]。我院選擇2007年4月――2009年4月間在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對卵泡進行監測的116例孕齡期女性,對其臨床資料急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我院選擇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對卵泡進行監測的116例孕齡期女性,這些患者均由于卵泡發育異常情況而出現不孕癥狀。其中80例為原發性不孕,36例為繼發性不孕;年齡在24-39歲之間,不孕時間在3-17年,月經周期為24-57天之間。
1.2方法本文進行超聲檢查時所用的儀器為美國飛利浦hd11xeB超診斷儀器,派專人進行操作,所有入選患者從月經周期第10d開始監測,對卵巢內的卵泡聲像進行重點觀察,同時記錄卵巢內的縱橫數值以及卵泡數目,最大的卵泡直徑低于10mm,每隔3天監測1次;當卵泡直徑低于15mm時,每隔2天監測1次;當卵泡直徑超過15mm時則每天監測1次,直到卵泡成熟排卵為止,同時對子宮內膜的發育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或者當優勢卵泡直徑超過20mm時仍未排出體外,則肌肉注射5000IU-10000IUHCG來促進排卵,之后每天繼續進行監測,如果女性能夠正常排卵則監測一個周期,如無正常排卵,則第二個周期用克羅米芬進行促排卵后繼續監測。
1.3判斷標準[2]①成熟卵泡的征象:卵泡最大直徑超過20mm,壁薄、圓形、透視亮度好、邊界清晰、位于卵巢邊緣、張力佳。②卵泡排卵的征象:可見卵泡外形縮小或者消失,同時可見有內壁塌陷,在縮小的卵泡腔內可見有光點回聲,之后腔穴增大,同時可見有稍強的回聲光點,陶氏腔內可見有少量的無回聲區。
2結果
本文所選的116例女性患者中,經過監測有36例正常排卵,占31.03%;50例為小卵泡排卵,占43.10%;14例為黃素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占12.06%;6例為多囊卵巢,占5.17%;20例為無排卵,占17.24%。
3討論
在世界范圍內,不孕癥的發病率正在逐漸的上升,我國約有10%-20%的女性患有不孕癥,由于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約占整個不孕的20%-40%,其中有15%-25%為持續性不排卵,8%-10%為稀發排卵,3.5%-29%為黃素化卵泡未破裂綜合征[3]。過去在對卵泡發育情況進行監測時主要采用尿中激素水平、查血等方式來估算排卵日期,但是這些檢查均無法直觀的將卵泡形態反應出來,限制了臨床應用。
如婦女的月經周期比較規律,進行超聲檢查,發現有15%-40%的排卵存在異?;蛘咧芷诼雅莅l育異常,如果這種現象反復出現,則可以診斷為排卵障礙導致婦女不孕癥,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癥約占不孕癥婦女的25%[4]。對于卵泡發育異常的患者可進行促排卵治療,幫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卵周期,提高其受孕的幾率。監測卵泡發育是否成熟及記錄排卵的過程,這些都是治療卵泡發育異常及排卵障礙的關鍵,因而應對患者進行連續的超聲監測,通過分析超聲聲像圖來判斷患者有無成熟的卵泡及是否排卵[5]。
超聲監測卵泡在治療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癥中具有很高的價值,其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排卵過程及有無成熟卵泡,能夠將卵巢的動態變化清楚的記錄下來,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合并癥的出現幾率。而且超聲具有直觀、簡便、重復操作、精確可靠、無創等優勢,應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覃琴,周青,劉煉,周英,涂昊,黃玉潔.超聲監測卵泡在不孕癥中的應用及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1,42(12):548-549.
[2]葉迅,錢政文.超聲監測卵泡及子宮內膜在不孕癥治療中的意義[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20(13):14-15.
[3]范志華,林曉,李建衛,林寧,葉振盛,趙月明.經陰道超聲對30例不孕癥患者藥物誘導排卵的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11,30(02):694-695.
[關鍵詞] 不孕、卵巢粘連、排卵、腹腔鏡
在女性不孕癥病人中,腹腔鏡作為一種有效的檢查手段和治療方法而廣泛應用,它不僅能直視觀察盆腹腔臟器的各種病變, 而且還可以進行準確有效的治療[1]。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腹腔鏡技術在生殖醫學中的應用效果,則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因為婦科醫生和生殖專業的專業細分,對不孕癥的腹腔鏡檢查和手術難免粗略和簡單。對不孕癥的腹腔鏡手術,不應該僅僅滿足于粘連分離、輸卵管通暢、病灶去除,而應該更專業地去分析哪些病變會影響生殖的不同環節。如何精細操作才能更好地解除其影響?術后如何更有效地進行隨訪才能提高妊娠率?雖然輔助生殖技術日新月異,但腔鏡手術效果的提高卻更能普及和惠民。 卵巢表面疏松粘連就是屬于一種腹腔鏡下才能明確診斷的盆腔病變,本文通過相關病例的總結,提高對這種病變導致不孕的機理的認識,促進手術操作的針對性,提高療效。
資料和方法
1. 研究對象:本院不孕癥腔鏡診治中心2011年-2012年收治的不孕癥患者共24例。納入本研究的條件包括:患者月經周期規律,基礎性激素六項正常(排除多囊卵巢綜合癥、低促性腺激素、卵巢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癥等),丈夫正常,至少一側輸卵管通暢,3個周期以上監測排卵(或促排卵)指導同房仍未孕,腹腔鏡手術證實卵巢表面疏松粘連,且輸卵管通暢傘端形態正常,術前排卵監測資料齊全。
2. 排卵監測和判斷標準:
2.1 排卵檢測:月經周期第5天抽靜脈血查性激素六項+CA125,排除多囊卵巢綜合癥、低促性腺激素、卵巢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癥等,月經周期第5-9天開始陰道B超監測卵泡大小,當有優勢卵泡≥1.4cm后加測宮頸粘液評分和尿LH。尿LH 測定使用SERATEC LH MAX測試板( SERATEC, 德國), 以反應線顏色等于或深于控制線為LH峰的出現;尿LH陽性指導同房。卵泡監測至優勢卵泡消失確定為排卵;若優勢卵泡>3cm未消失且一周后空腹血孕酮(P)升高>3ug/L為卵泡未破裂黃素化(LUF)。排卵后一周抽血查雌二醇(E2)、孕酮(P)。對黃體功能不全予黃體支持。
2.2 判斷標準:1)正常排卵:從早卵泡期開始陰道B超監測竇卵泡發育至優勢卵泡(1.4cm或以上)排出,排卵后一周血P升高大于等于15ug/L。2)殘存卵泡[2]:早卵泡期(月經周期4-6天)B超監測有較大卵泡(1.4cm或以上),且一直監測持續存在或生長>3cm仍不排出,且無黃素化。3)過早黃素化:監測卵泡小于1.4cm已有黃素化表現,血P>3 ug/L。4)卵泡未破裂黃素化[3]:監測優勢卵泡一直生長至大于等于3.0cm后仍不排出且血P>3 ug/L,部分卵泡內出現光點或絮狀回聲。5)無優勢卵泡生長:持續監測至周期25天以上無優勢卵泡生長(小于等于1.4cm)且無黃素化表現。6)黃體功能不足[4]:有正常排卵但排卵后7天血3 ug/L
3. 腹腔鏡手術方法 采用腹腔鏡探查術。采用德國STORZ電視腹腔鏡,于月經或黃體酮撤退性出血干凈后3―7天行手術。手術中取膀胱截石位,采用全身麻醉。在臍上緣作一長1.0 cm左右的縱行切口,充氣形成氣腹后,放置鏡體。在下腹左右兩側各作一個0.5cm左右的切口,將器械置人。在鏡下全面探查盆腔臟器情況,尤其是雙側卵巢,觀察有無粘連及結構異常。手術操作要求:卵巢表面粘連盡量采用撕脫法而不是剪刀或單極電鉤,還要往粘連反方向用力才可以更完全去除根部,否則只是離斷,達不到要求;鉗夾固定卵巢時力度要適當,因為此種表面有粘連的卵巢比無粘連的游離卵巢質地相對更脆,既要不松脫又要不鉗破卵巢致出血,減少止血電凝熱損傷;結合術前監測資料,對有殘存卵泡者進行穿剌。術后常規行雙側輸卵管美藍通液術。術畢500 ml 0.9%氯化鈉溶液沖洗盆腔,僅術前預防應用一次抗生素。
4.妊娠檢驗:排卵后14 d行尿妊娠試驗,陽性判定生化妊娠;排卵后28 d行陰道B超示宮腔內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動者為臨床妊娠;宮內未見孕囊者為宮外孕;孕12周前胚胎丟失為早期流產。
5.統計學方法:妊娠率=妊娠例數/總例數×100%。采用SPSS13.0軟件,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結果
1. 24例均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引起,術中所見有卵巢被膜狀部分或完全包裹(部分可以是非常透明的薄膜樣)17例、卵巢與周圍組織間(輸卵管或大網膜多見)纖維條索狀粘連10例、卵巢表面有絨毛樣物附著2例。部分同時存在。
2. 腹腔鏡手術前后卵泡發育情況比較:24例符合條件的不孕癥患者,術前共監測50個排卵周期,排卵正常10個周期,排卵障礙40個周期。排卵障礙表現(同一患者不同周期有不同):殘存卵泡12個,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12個,無優勢卵泡生長8個,過早黃素化3個,黃體功能不全7個。術后隨訪6個月,共監測38個排卵周期,排卵正常21個,排卵障礙17個:殘存卵泡2個,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3個,無優勢卵泡生長4個,過早黃素化2個,黃體功能不全6個。手術后排卵正常的比例顯著高于手術前(55.26% vs 19.23%),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一 腹腔鏡手術前后卵泡發育情況比較
組別 N 周期數 排卵正常 殘存卵泡 卵泡未破裂黃素化綜合征 無優勢卵泡生長 過早黃素化 黃體功能不全
手術前 24 52 10 12 12 8 3 7
手術后 24 38 21 2 3 4 2 6
兩組排卵正常的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卡方值=12.62 ,P = 0.0004 )
3. 術后妊娠率和流產率:24例患者術后妊娠20例,妊娠率83.33%,無生化妊娠、早期流產和宮外孕。
討論
卵巢表面粘連主要原因多是繼發于盆腔炎癥疾病、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腫瘤、既往手術史等。它可以是與周圍組織(包括盆底、子宮后壁、大網膜甚至是腸管)的緊密粘連,而大部分是表面疏松粘連如膜狀包裹、纖維條索狀、表面有絨毛或水泡樣附著等[5]。本文僅針對不孕癥病人中相對單純的盆腔疏松粘連(Pittaway的評分1分的疏松粘連[6])進行觀察研究,旨在能更清晰更深入地了解其對卵巢排卵功能的影響和導致不孕的相關機理。因此,緊密的粘連或復雜的多因素(如輸卵管外周粘連、傘端粘連、狹窄、游離度受限、內異癥等)病例未納入本研究。
我們回顧排卵監測的資料發現:有卵巢表面疏松粘連的病例存在各種卵泡發育異常,手術后卵泡發育異常的比例明顯降低,由手術前的79.17%下降至手術后的33.33%。直觀來講,卵巢表面疏松粘連最可能阻礙卵泡成熟后破裂排出,卵泡成熟后不能排出直接表現就是LUF,LUF又導致黃體功能不全。同樣,卵巢表面的粘連也可以使生長發育中的卵泡增大空間受限,從而表現為無優勢卵泡生長,部分卵泡未成熟即黃素化(過早黃素化)。卵巢功能都是生殖軸調節,雙側卵巢互相影響,前一周期的不正常排卵可以影響下一周期。LUF可能導致下一周期的殘存卵泡出現[3]。術前我們并不知是否存在卵巢粘連,所以適當的短期的促排卵治療可以選擇,但對促排卵后效果不好的(包括不排卵或仍未孕者)不宜反復促排卵(最多3周期),一是要先解除更根本的病因――粘連,二是應有保護卵巢儲備功能的意識。提示我們對這類反復出現排卵障礙或多個周期促排后仍不孕者應及時考慮腹腔鏡檢查。
腹腔鏡手術操作要求術者要有基本的生殖理論基礎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如果只是機械性因素(卵泡破裂障礙或輸卵管拾卵阻隔),術中只需將所見的粘連分離。但若影響到卵巢排卵功能,則要認識清楚,一是卵巢表面粘連盡量要完整干凈撕脫而不只是簡單剪斷,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其術后繼續影響排卵功能;更進一步,對已存在的殘存卵泡或多囊變進行適當穿剌效果可能會提高術后自然排卵率或促排卵效果。但這要有術前詳細的監測資料支持,更要避免卵巢儲備功能受影響。另外術中對卵巢功能的保護體現在每一步操作中,如要完整撕脫粘連,多要鉗夾卵巢,既要夾得緊可以用力,又不能用力過大致卵巢破裂出血,因止血電凝對卵巢的熱損傷肯定存在,程度有別而已。本文24例不孕癥患者腹腔鏡解除了卵巢表面疏松粘連,但研究發現,這種粘連的解除是暫時性的,手術本身可能致粘連的形成[7],所以我們腹腔鏡術后盡早監測排卵指導懷孕,術后我們隨訪6個月,宮內妊娠率達58.33%,也說明此類病變雖簡單,但確實對妊娠有影響。但我們腹腔鏡探查時也可能是通過改善盆腔內環境提高的妊娠率[8,9]。不孕癥治療中諸多因素相互關聯,互相影響,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需要更多的觀察和總結。
參考文獻
[1]Dawood MY. Laparoscopic surgery of the fallopian tubes and ovaries. Semin Laparosc Surg, 1999; 7( 2) : 58~ 67.
[2]張旭平、林金芳等,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誘發排卵發生殘存卵泡的分析,生殖醫學雜志,1993,2(2):102-106.
[3]曹云霞等,LUFS的發病機制及防治對策,第七次全國婦科內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13(20),28-29。
[4]艾繼輝、朱桂金,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及對策,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10):748-750.
[5] 陳子江, 石玉華, 女性不孕癥的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應用特點及現狀,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6, 22(12):705-707
[6] Pittaway DE,Maxson WS,Daniell JF.A comparison of the C02 laser and electrocautery Oil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ol adhesion formation in rabbits[J].Fertil Steril,1983,40(3):366-368.
[7] Francesco Mercorio, M.D.,Antonio Mercorio, M.D., et a1.Evaluation of ovarian adhesion form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 by second-lookminilaparoscopy.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8,89(5):1229-1233.
[8]CHAPRON C,VERCELLINI P,BARAKAT H,et a1.Management
關鍵詞 艾灸 中藥 治療 排卵障礙 月經失調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72
排卵障礙是導致月經失調的常見原因,也是主要的女性不孕癥原因之一,病因復雜,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艾灸配合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患者70例,應用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并以單純艾灸及中藥治療各70例作對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患者210例,年齡21~36歲,平均27.5±6.7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4.5±2.6年。臨床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經過多、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子宮出血等表現。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45例,月經稀發69例,繼發性閉經96例。中醫辨證:腎陽虛75例,腎陰虛57例,肝氣郁結41例,痰濕內阻37例。采用隨機自愿原則將210例患者分為艾灸組70例,中藥組70例及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三組年齡、病程、主要辨證分型等資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排卵障礙的診斷標準[1]:①基礎體溫(BBT)連續記錄單相或不典型雙相≥3個月;②經前1~2天宮頸黏液呈現羊齒植物葉狀結晶者(橢圓形小體)。③B超監測無成熟卵泡及排卵征象(無卵泡發育或卵泡直徑14mm,但30mm,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為大卵泡排卵周期)。④激素測定:經前測血孕酮水平低下。如疑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或高泌乳素血癥應監測血中促卵泡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P或PRL水平以確診。
治療方法:①中藥組:月經第7天開始服中藥,日1劑,經期停服。根據臨床辨證分型,腎陽虛者溫腎養精,調補沖任,右歸丸加減(熟地、附子、菟絲子、山萸肉、枸杞子、當歸、杜仲、鹿角膠、肉桂、紫石英、山藥、仙靈脾等)。腎陰虛者滋腎養血益陰,以左歸飲加減(山萸肉、枸杞子、茯苓、山藥、甘草、女貞子、地黃、金櫻子、桑寄生等)。肝氣郁結者予疏肝解郁,行氣養血,以郁種玉湯加減(當歸、香附、郁金、白術、云苓、仙靈脾、丹皮、女貞子等)。痰濕內阻者治以健脾祛濕化痰,以蒼附導痰丸加減(蒼術、香附、枳殼、云苓、膽南星、艾葉、桔紅、甘草、川芎、白術、熟地、當歸等)。②艾灸組:取關元、子宮(雙)、三陰交(雙)為主穴。腎虛者配腎俞穴,肝郁者配肝俞穴,痰濕內阻者配脾俞穴、豐隆穴。操作時先點燃艾條,艾條距穴位1~1.5寸,以局部感溫熱為度,主穴每穴灸20分鐘,配穴每穴灸15分鐘。月經周期的第12~16天每天灸1次,此外可隔日1次,經期停灸。③艾灸合中藥組:用上法辨證用藥的同時配合艾灸治療。3組均以1個月1個療程,6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觀察項目:治療周期測基礎體溫(BBT)有無高溫相及其持續時間;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隔日做B超1次監測卵泡發育情況;觀察月經前1~2天宮頸黏液有無羊齒植物葉狀結晶及血孕酮水平。治療期間若妊娠則結束治療判定為治愈。
療效判斷標準[2]:①有效:月經來潮正常3個周期以上或懷孕,基礎體溫呈雙相;或B超監測顯示有正常卵泡發育并有排卵,經前1~2天宮頸黏液出現羊齒植物葉狀結晶,且監測血孕酮水平在正常范圍。②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基礎體溫仍呈單相,B超監測顯示無成熟卵泡發育及排卵,經前1~2天宮頸黏液無羊齒植物葉狀結晶,且監測血孕酮水平仍低于正常。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P
結 果
療效:艾灸組70例中,有效47例,其中15例已懷孕,無效23例,有效率67.1%(47/70)。中藥組70例中,有效49例,其中17例已懷孕,無效21例,有效率70.0%(49/70),兩組有效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效相當。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有效59例,其中23例已懷孕,無效7例,有效率84.3%(59/70)。療效優于單純艾灸組及中藥組,有效率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
基礎體溫曲線的變化:所有患者治療前監測基礎體溫均為單相。治療后艾灸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46例,仍呈單相24例;中藥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47例,仍呈單相23例。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60例,仍呈單相10例。艾灸合中藥組基礎體溫呈雙相者明顯多于單純艾灸組及中藥組,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B超監測排卵情況:艾灸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5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15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5例,無成熟卵泡發育10例;中藥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7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16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7例,無成熟卵泡發育9例;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8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24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11例,無成熟卵泡發育5例。
討 論
西醫認為,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是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的一種病理表現,中醫則認為腎-沖任-胞宮系統的正常運作決定著女性生殖功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功能失常,都可導致卵巢排卵障礙,月經失調,二者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之處?!秲冉洝吩弧澳I氣盛,天葵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說明女子生殖功能的健全主要在于腎。腎氣乃系先天之真陽,是生精、化氣、生血同時也是生長、發育、生殖的根本。腎氣旺盛,陰陽調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天癸才能分泌,沖任二脈在天癸作用下,任通沖盛(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精血注入胞宮化為月經。如若肝腎不足、沖任失調、胞宮失養或氣滯血瘀、痰濕內阻,則致卵巢排卵障礙、月經失調。我院采用艾灸配合中藥補肝腎、調沖任、理氣血[3],以達到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使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功能正常運行,恢復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本文資料顯示,艾灸配合中藥臨床療效(84.3%)優于單純艾灸組(67.1%)及中藥組(70.0%),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徐莉,謝波,徐丹,等.艾灸配合克羅米芬治療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0,42(8):97.
我們知道,卵巢有規律地排卵是生育的必要條件,也是女性重要的生理特征。成年女性的月經周期范圍大多是21~35天,平均是28天。因月經周期長短不一,排卵前期變化較大,而排卵后期一般較規律,為14天左右,故而推算排卵期應由后往前推14天,即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自然周期中多數人每次只排一個卵,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輸卵管內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在生殖道內可維持2~3天的授精能力,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后幾天里同房較易受孕。
如何預測排卵,指導同房,是受孕的關鍵。目前用于排卵監測的方法很多,包括B超監測、基礎體溫監測、排卵試紙(尿黃體生成素)監測、宮頸黏液監測等。
B超監測
B超監測是檢查排卵最直觀、準確的方法之一,可以通過B超直觀地觀察到兩側卵巢中是否有優勢卵泡,同時還能測出勢卵泡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等。
在自然周期中,一般優勢卵泡在月經周期的第10天左右出現,直徑約為12毫米,后卵泡直徑以每天2~3毫米的速度增長,到18毫米以上卵泡即成熟,排卵后優勢卵泡消失。
備孕女性在月經第10天左右即可到醫院行B超檢查,測量記錄卵泡的長寬二維徑線,觀察卵泡直徑的變化,出現優勢卵泡后,根據卵泡大小及生長速度,可以隔日或隔幾日再次監測,直至卵泡成熟排卵為止。B超監測同時還可測量記錄子宮內膜厚度、回聲。
通過B超監測卵泡發育與排卵具有準確、直觀、無損傷、便于連續觀察等優點,是診斷排卵的金標準,但需要多次至醫院,比較麻煩,且費用相對較高。
基礎體溫監測
基礎體溫監測是很多備孕女性常用的監測方法,可以方便地記錄和形成曲線,反映是否有排卵、何時排卵、黃體功能如何、是否妊娠等。
基礎體溫是指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后,身體在沒有任何活動的情況下,人體基礎代謝所表現出來的體溫。有排卵的基礎體溫一般呈雙相曲線,即在一個月經周期中,排卵后體溫上升0.3~0.5℃,持續12天左右,若未懷孕,基礎體溫會突然下降,月經來潮,反之基礎體溫將繼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月經不再來潮。如果體溫沒有上升或上升得慢、持續的時間短或上升不到0.3℃,說明沒有排卵或黃體功能不足。
基礎體溫監測方法是每天清晨睡醒后暫不起床,不做任何動作(不說話、不穿衣、不喝水、不下地大小便等),將體溫計含在舌下3分鐘,將測得的體溫數值記錄在基礎體溫表上。一般連續測量3~4個月才能較好地計算排卵期。
這種排卵監測方法簡單易行、經濟方便,在家即可完成,但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測量不準或不能堅持。
排卵試紙監測
排卵試紙也是女性朋友在家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卵子快成熟的時候,垂體前葉短時間內大量分泌黃體生成素(LH),形成黃體生成素峰,血和尿中的黃體生成素值也相應上升,出現峰值后,一般在24~48小時內排卵。排卵試紙通過測人尿液中黃體生成素的峰值來預測排卵。
打個比方,如果月經周期是28天,可以從經期開始后的第12天開始測試,或在B超監測有優勢卵泡后每天至少測1次,收集上午10點至下午8點之間的尿液進行觀察。強陽出現后每天測2~3次,強轉弱即是排卵的時候。
排卵試紙監測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每個人的激素水平不同,很多人的強陽時間過久,或者部分人缺乏強陽,都可導致結果的不準確。此外,排卵試紙測到強陽不一定有排卵,要確認是否排卵一定要結合B超監測和基礎體溫,所以只能作為參考,需要結合其他排卵監測來分析判斷。
宮頸黏液監測
宮頸黏液,主要是指由子宮頸管分泌的黏液,排卵日前夕和排卵日最多,典型的排卵期分泌物呈清亮透明狀,而且富有彈性易拉成絲狀,可以根據黏液的狀況判斷是否是排卵期。
一般從月經周期的第10天左右開始觀察記錄,每天檢查一次;在拉絲大于8厘米以上后,每天至少要檢查2次;拉絲大于10厘米后,每天要檢查3次,拉絲度最長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這時外感覺有明顯的濕潤感。排卵后受孕激素的影響,分泌物變黏稠,量減少。這種方法同樣需要連續監測至少三個月經周期,總結的規律才更有把握。
【關鍵詞】不孕;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卵泡穿刺術;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曲普瑞林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Wang Jianmei Gynaecology Changcheng Hospital,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226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follicular puncture and medication for ovulation on patients with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LUFS).Methods: Sixty-eight LUF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the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Th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iptorelin Acetate Injection ( TAI) combined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The ovulation rate and the pregnancy rat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ree weeks’s treatment. Results: The pregnancy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47.05% vs 23.53%, P
[Key words]Infertility; luteinized unrupture follicle syndrome; Acupuncture Therapy;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Triptorelin Acetate
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luteinized Unrup ture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發育成熟之后,卵泡未排出而產生原位黃素化,分泌孕激素引起效應器官發生類似排卵周期的生理改變,屬于女性不孕病因中的排卵障礙[1]。對于月經周期紊亂,年齡大于35歲,卵巢竇卵泡計數持續減少,長期不明原因不孕的夫婦,需首先考慮排卵障礙的病因[2]。目前臨床上多使用藥物促排卵和卵泡穿刺兩種治療方法,為比較其治療效果,筆者對不孕合并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分析,現將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已確診不孕合并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的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34例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27.9±1.1),不孕年限2~10年,平均(2.5±3.1)年,生理周期為24-35天,平均(28±5.5)天;對照組34例,年齡23~44歲,平均年齡(28.2±2.1),不孕年限1.5~10.5年,平均(2.3±2.9)年,生理周期為24~34天,平均(25±4.5)天,兩組患者體重均符合身高質量指數(BMI)。經檢查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不孕年限、生理周期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月經周期第8天進行經陰道B型超聲(SIEMENS-G50)監測卵泡發育,監測內容包括:子宮的大小和形態、肌層回聲,子宮內膜的厚度和分型等,重點為優勢卵泡的直徑。待優勢卵泡直徑>18mm時,實驗組肌肉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國藥準字H33021021,寧波人健藥業集團)10000IU,36小時后進行經陰道卵泡穿刺,并于術后1小時進行人工授精;對照組肌肉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IU,皮下注射達菲林0.2mg(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批準文號:H20090274,生產廠家:法國益普生生物技術公司),用藥后每天進行B超監測卵泡1次直至出現排卵征后進行人工授精。兩組人工授精術后均口服地屈孕酮10mg,每日2次,共服2周。
1.3 觀察指標
檢測治療周期內患者基礎體溫,B超監測卵泡發育情況,觀察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和流產率。
1.3.1 B超檢測
采用徐州市聯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DW500超聲診斷儀,經陰道電子寬頻凸陣探頭,中心頻率為3.5Mz。排卵征象指標為:卵泡縮小或消失,原卵泡所在部位無任何超聲特征或者卵泡壁變厚,內部出現光點[3]。
1.3.2 妊娠檢測
人工授精14d后進行尿妊娠試驗,尿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為陽性即為妊娠;人工授精第五周后,進行B型超聲波檢查,在B型超聲波屏上有子宮內有妊娠環和可見有節律的胎心搏動即為妊娠[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校驗,P>0.05,無統計學差異,P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3個周期后,實驗組排卵率為79.4%,對照組為82.4%(P>0.05),無統計學差異;實驗組臨床妊娠率為47.05%,對照組為23.53%(P
3 討論
不孕癥是指女性無避孕性生活至少12個月而未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既往從未有過妊娠史而從未懷孕者,稱為原發不孕;既往有過妊娠史而后無避孕連續12個月未孕者,稱為繼發不孕。不孕癥病因可能有女方因素、男方因素或不明因素三種。女性因素中盆腔因素占不孕癥病因的35%,排卵障礙占25%~35%。排卵障礙又分為持續性無排卵、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高催乳素血癥等。不孕與年齡的關系是不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孕癥發病率增高。不孕癥患者首先應改善生活方式,對體重超重者減輕體重5%~10%;對體質瘦弱者,糾正營養不良和貧血。積極治療全身慢性疾病,學會預測排卵時間,增加受孕機率。
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又稱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LUFS),是排卵障礙的一種。患者有正常排卵的表征,基礎體溫呈雙向型,卵泡成熟,并且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正常,但是成熟的卵泡不破裂,卵泡繼續增大,在原位形成黃體。患者臨床上無癥狀和異常體征,通過超聲檢測才可發現。因此對于長期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應首先考慮“假排卵”的病因。
經陰道卵泡穿刺術是治療不孕癥的一種方法,能解除下丘腦-垂體的抑制,促使卵泡生長和成熟,同時能對卵泡進行穿刺,促進卵子的排出[5]。卵泡穿刺時應選擇靠近卵巢邊緣且距離陰道壁穿刺點較近的卵泡進行穿刺,手術操作簡便、迅速,無需住院,治療效果明顯,安全經濟,對卵巢損傷小,以無創、微痛、高康復率、安全性高的特點深受患者歡迎,樂于被患者接受。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盤滋養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能維持月經黃體的壽命,同時能刺激孕酮的形成,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啟動卵子最后成熟與黃體形成,促進排卵,對早期妊娠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曲普瑞林是一種合成的十肽化合物,是GnRH-a制劑,對GnRH受體有高度親和力,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受體復合物,刺激垂體促性腺激素急劇釋放,從而形成LH峰,促進排卵。
本研究采用卵泡穿刺和藥物促進排卵兩種方法治療不孕合并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患者,組間比較,實驗組妊娠率優于對照組妊娠率(P
綜上所述,經陰道卵泡穿刺法治療不孕合并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征療效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紅,黃艷麗,袁兵,等.經陰道超聲引導下卵泡穿刺術加人工授精在LUFS不孕患者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0,50(43):97-98.[2]趙富鮮,周萍,楊澤星,等.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婦女內分泌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193-195.
[3]張愛君.穿刺治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致不孕的 32個周期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51-52.
卵巢有規律地排卵是生育的必要條件,排卵障礙是構成不孕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礙約占20%~30%。本期重點介紹排卵障礙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先介紹有關卵巢的生理功能及相關的調節。
在子宮的兩側,輸卵管的下面,左右各有一個像紅棗般大小的扁橢圓體,稱為卵巢。卵巢是女性的性腺,是產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的地方。在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調控下,育齡婦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卵巢每個月排出攜帶遺傳信息并有受精能力的卵細胞。排卵多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卵細胞可由兩側卵巢交替排出,也可由一側卵巢連續排出。卵巢除有排卵功能外,還有內分泌的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極少量的雄激素及多種肽類物質,促進第二性征及生殖道的發育,調節卵母細胞的發育與成熟,為受精卵的著床做好生殖準備,支持早期胚胎的發育。同時對女性的機體也有著重要作用。
排卵障礙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月經不正常,如月經過多、不規則子宮出血、長期點滴狀出血或不來月經。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有多毛、肥胖或消瘦、溢乳等。還有小部分人有代謝性、精神性或內分泌方面的癥狀。
如何知道自己有排卵障礙呢?目前常用的方法如下:
1.基礎體溫(BBT)的測定睡覺前將體溫表甩好(溫度在35 ℃以下),放在枕邊,早晨醒來時不做任何活動(即安靜、清醒、空腹),將體溫表放舌下3~5分鐘,將測量的溫度做一記錄。如上夜班,可于下夜班睡足6小時醒后測量記錄。由于孕激素有興奮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升高的作用,因此,BBT測定可根據月經周期中體溫的變化,較為準確地反映卵巢排卵功能以及排卵后的黃體功能。一般來講,無排卵BBT為單相,即為一條線,有排卵為雙相,即排卵后的體溫較排卵前上升0.3 ℃~0.5 ℃,這種前低后高的體溫曲線稱為雙相型體溫曲線。體溫上升多數在排卵后2~3天,少數在排卵當天上升。BBT的測定至少要做2個周期。
2.宮頸黏液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宮頸黏液在月經周期中有周期性變化。排卵前白帶逐漸增多,呈清澈透明的蛋清樣,拉絲度漸增,黏液結晶呈羊齒植物狀;排卵后次日白帶明顯減少并變得黏稠。如在月經后半期宮頸黏液量仍較多、稀薄,黏液結晶為羊齒植物狀結晶,無橢圓體,則為無排卵。
3.子宮內膜檢查子宮內膜受卵巢雌、孕激素的影響,在月經周期中也有周期性的變化。排卵前子宮內膜為增殖期改變,排卵后子宮內膜呈分泌期的改變。如果月經前1~2天或來月經12小時內做子宮內膜檢查為增殖期改變,表明無排卵。
4.血性激素測定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是不同的,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是否正常,一定要考慮月經周期。月經第三天取血主要了解體內最基礎的性激素水平,月經中期取血主要測定是否有排卵,來月經前7天取血主要測定黃體功能。
【關鍵詞】 高齡;體外受精聯合胚胎移植技術助孕;微刺激;促排卵
選取三種不同方案對高齡婦女IVF助孕, 分析其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108例129個周期卵巢低反應患者, 卵巢低反應評估標準:①自然月經周期的第2~3天基礎卵泡刺激素(FSH)≥10 mIu/ml;②年齡≥35歲;③自然周期陰道B超提示雙側卵巢竇卵泡數≤5個;④曾正規促排卵治療, B超監測無卵泡發育或促排卵時間≥13 d;⑤有卵巢刺激取消史。分析其臨床資料, 按照促排卵方案分成Ⅰ組(微量長方案)45周期、Ⅱ組(拮抗劑方案)43周期、Ⅲ組(微刺激方案)41周期。
1. 2 方法 微量長方案:前1個月經周期黃體中期皮下注射短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α(達必佳0.1 mg ), 持續14~18 d, 確定達垂體降調節標準后應用Gn重組人促卵泡素(果納芬225U)促排卵, 適時調節應用劑量至HCG日。
拮抗劑方案[1]:月經周期第2天抽血監測內分泌, 并B超檢查應用促性腺激素225~300 U/d, 主導卵泡直徑為13~14 mm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思則凱)0.25 mg/d, 至HCG日。
微刺激方案:經期第2天應用來曲唑5 mg/d, 5 d后HMG75~150 U/d, 維持到應用HCG時間。
上述3種方案, 均于卵泡最大直徑≥14 mm時每天監測尿LH半定量試紙12 h/次, 1次/d測血E2、P、LH, 有1~2個卵泡直徑≥18 mm時停用Gn, 當晚注射HCG10000 IU, 注射HCG后34~38 h在陰道B超引導下行卵泡穿刺取卵, 第3 天選取≥6個卵裂球、碎片量≤20%、無多核卵裂球行胚胎移植術。移植后14 d抽血HCG, 陽性者于移植后35 d陰道B超檢測見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動者為臨床妊娠。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Ⅲ組HCG日LH值高于其他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經研究發現, 高齡婦女應用微刺激方案臨床妊娠率相比較其他組稍高[2], 其Gn應用天數及其用量低于其他兩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早發LH峰可致卵泡早排, 周期取消率略高。
總之, 因為卵巢低反應時會導致患者無法具有較高妊娠率, 卵泡早排增加了周期取消率, 所以實施治療周期數要增加。由于微刺激方案應用過程中刺激較為輕微, 所用藥物減少, 療程短, 產生醫費用低, 周期具有良好可重復性, 并發癥發生率低等, 使之在臨床促排卵時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蔡桂豐.來曲唑和克羅米芬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功能低下患者助孕結局比較.中國婦幼保健, 2013, 28(20):312.
[2] 孫麗君.微刺激聯合拮抗劑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應患者IVF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 2011, 26(28):4387.
【關鍵詞】多囊卵巢綜合征;來曲唑;促排卵;子宮內膜;宮頸粘液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在我科就診的PCOS患者,年齡21~30歲,所有患者均經過基礎治療,使用口服避孕藥≥3個月,有胰島素抵抗和糖耐量異常者口服二甲雙胍≥3個月,子宮輸卵管造影證實至少一側輸卵管通暢,男方常規檢查基本正常。所有患者包括15例CC抵抗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采用來曲唑促排卵治療。
1.2治療方案月經周期第3天B超檢查雙側卵巢無大于10 mm的卵泡,于月經第3~7天口服來曲唑(2.5 mg/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5 mg/d×5 d,第10天開始陰道B超監測卵泡及子宮內膜情況,當至少有一個卵泡直徑>16 mm時改為每日監測,當優勢卵泡直徑>18 mm,進行宮頸粘液評分,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U,注射后24~36 h指導性生活。所有患者在HCG注射后48 h需經陰道B超證實是否排卵,然后給予口服黃體酮200 mg/d,共14 d。
1.3測量標準卵泡大小以2條垂直的卵泡內徑表示,平均直徑>18 mm認為成熟,子宮內膜厚度取子宮體正中縱切面最厚處測量,宮頸粘液按照Insler標準評分:粘液量、拉絲度、結晶型、顏色、宮頸口各3分共計15分。
2結果
2.130例患者共進行76個促排卵周期,優勢卵泡發育率85.5%(65/76),排卵率80.3%(61/76),其中4個周期出現黃素化卵泡未破裂綜合征(LUFS),11個周期無優勢卵泡發育,無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發生,妊娠7例。HCG注射日子宮內膜厚度平均8.95 mm,三線征陽性38例,占42.1%,宮頸粘液平均評分12.1分。
2.215例CC抵抗患者治療后9例有優勢卵泡發育,1例發生黃素化卵泡未破裂綜合征,1例子宮內膜
3討論
來曲唑是一種新型的促排卵藥物,促排卵治療時平均每個周期1個卵泡發育成熟,對子宮內膜生長和宮頸粘液的不良影響小,來曲唑誘導排卵的機制為月經早期服用,通過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止雌激素合成,解除其對下丘腦/垂體的負反饋抑制,使FSH分泌增多,刺激卵泡發育,同時來曲唑不消耗雌激素受體,優勢卵泡分泌產生的雌激素可以順利作用于子宮頸及子宮內膜組織,有利于的穿透和受精卵的著床。
本文中15例CC抵抗患者經來曲唑治療后9例生長出優勢卵泡,說明來曲唑是一線促排卵藥物CC的補充用藥。目前臨床有20%~25%的CC抵抗患者[2],其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雖然有部分患者能生長出優勢卵泡,但OHSS的危險性也隨之加大。來曲唑作為CC的后備用藥則更安全、方便,更易于患者接受。來曲唑并非對任何患者都適用,特別是伴有高雄激素血癥的PCOS患者,使用后雄激素水平更高,對原本失衡的機體內分泌環境更不利。
有部分PCOS患者單獨應用來曲唑效果不佳,仍需聯合應用HMG方能達到促排卵的目的,所以促排卵治療時應該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用藥方案。
作者單位: 244000 安徽銅陵,銅陵市中醫醫院
[摘要] 目的 研究補腎調經法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補腎調經法,采用促卵泡湯、促排卵湯、促黃體湯、調經湯,月經周期分階段用藥,治療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30例,西藥克羅米芬等促排卵藥治療30例。結果 治療組受孕率73.3%,排卵率80.0%,月經恢復正常及子宮內膜生長發育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 補腎調經法可促排卵、調節內分泌功能,可調整月經周期并提高受孕率。
[關鍵詞] 不孕癥;排卵障礙;克羅米芬;補腎調經法
clinical study on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in treatment of ovulatory dysfunctional infertility
li lan-lan,jiang jing,liang xi-ling,et al.tcm hospital of tongling,tongling 24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in treatment of ovulatory dysfunctional infertility.methods sixty cases were allocated to 2 groups randomly.the treatment group(30 cases) was treated by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composed of cu pailuan tang,cu luan pao tang,cu huangti tang,tiao jing tang),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was treated by clomifene.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s pregnancy rate was 73.3%,the rate of ovulation was 80.0%.the recoverment of catamen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um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o treat ovulatory dysfunctional infertility by 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has its advantage.
[key words] ovulatory dysfunctional infertility;clomifene;tonifying kidney and regulating menstruation
不孕癥是世界上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的一種疾病,在我國患病率達到10%~20%,因排卵障礙發病率就占20%~40%,其中持續性不排卵占15%~25%,稀發排卵占8%~10%,黃素化卵泡未破裂綜合征占3.5%~29%[1]。由于長期無排卵,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無周期性孕激素的對抗作用,尚具有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或乳腺癌的高度危險性。因此,我們在臨床上研究使用中藥補腎調經法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取得了明顯的療效。2004年2月~2006年10月課題組對60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進行了隨機、對照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病例共60例,年齡22~40歲的育齡婦女,隨機分為2組,各30例。治療組發病年齡最小22歲,最大40歲,平均29.9歲;原發性不孕癥19例,繼發性不孕癥11例,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長11年,平均不孕年限4.24年;月經初潮平均年齡15.2歲,月經后期17例,月經周期紊亂5例;對照組發病年齡最小21歲,最大40歲,平均28.1歲,原發性不孕癥17例,繼發性不孕癥13例,不孕年限最短1~2年,最長12年,平均不孕年限4.62年;月經初潮平均年齡14.6歲,月經后期20例,月經周期紊亂4例。兩組病人年齡、妊娠情況、月經周期、初潮及病程等方面比較相似。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不孕與不育》[2]排卵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陰道b超監測優勢卵泡直徑>17~18 mm后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卵泡內出現密度較高光點為正常排卵。本實驗選擇卵泡生長發育過程中卵泡生長緩慢、無優勢卵泡形成或形成優勢卵泡后生長發育中萎縮、停育、遲緩、退化或變性,卵泡不破,比正常生長期明顯遲緩,子宮內膜過薄,無排卵等排卵障礙為受試對象,并排除以下疾病:(1)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發育不全及子宮性閉經等器質病變;(2)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綜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3)腎上腺、甲狀腺、糖尿病等其他內分泌腺功能異常所致者;(4)3個月內用過激素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動態觀察基礎體溫(bbt)曲線、宮頸黏液結晶、尿lh峰值、b超跟蹤監測卵泡和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等,根據女性正常月經周期的生理變化,分階段選擇下列經驗方治療:(1)經后期滋陰養血,補養肝腎,準備良好的物質基礎,予以促卵泡湯,藥用丹參10 g,白芍10 g,淮山藥12 g,茯苓10 g,山萸肉10 g,紫河車10 g,女貞子12 g,菟絲子10 g,雞血藤15 g,熟地12g等,經凈后即服,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共服7~10劑。(2)經間期補腎助陰,活血化瘀,推動陰陽轉化,予以促排卵湯,藥用當歸10 g,白芍10 g,茯苓10 g,淮山藥12 g,川斷10 g,澤蘭15 g,熟地12 g,五靈脂10 g,桃仁10 g,鹿角片10 g等,在陰道涂片角化細胞指數達40%以上時開始服3~5劑。(3)經前期補腎助陽,暖宮促孕,予以促黃體湯,藥用當歸10 g,熟地10 g,山萸肉10 g,茯苓10 g,白芍10 g,白術10 g,川斷10 g,菟絲子10 g,羊藿10 g,肉蓯蓉10 g等,bbt上升呈高溫相時服,共10~12劑。(4)行經期活血通經,重陽轉陰,予以調經湯,藥用丹參10 g,當歸10 g,香附10 g,赤芍10 g,紅花10 g,桃仁10 g,陳皮6 g,川牛膝10 g,益母草15 g,延胡索10 g等,連服3~5劑。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1.3.2 對照組 采用激素療法。于月經第5天起,口服克羅米芬(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滬衛藥準1995020502,批號021002)50~100 mg/d,連續5天,同時加服戊酸雌二醇(商品名:補佳樂,廣州先靈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j20030089,注冊h20030177,生產批號43057a-3)1 mg,每天1次,連續9天。月經第10天開始監測b超,優勢卵泡達到20 mm×18 mm時,1次肌注hcg 5000~10000 u,24~36 h同房。
1.4 觀察指標和方法
1.4.1 基礎體溫測定 按常規測量方法。黃體期體溫較卵泡期高0.3 ℃~0.5 ℃,為雙相型體溫,有排卵周期。
1.4.2 宮頸黏液結晶檢查 宮頸黏液按《婦產科學》[3]常規操作取樣。月經周期第8~9天、12~14天、17~18天及22~23天各取標本1次,對閉經及月經周期不規則者,結合基礎體溫、b超及末次宮頸黏液結晶檢查情況而確定時間和次數。宮頸黏液呈現下述改變預示有排卵:黏液量多、稀薄、透明,拉絲度≥10 cm,呈典型羊齒狀結晶。
1.4.3 b超檢查 采用美國ge公司logiq-400cl彩色超聲診斷儀,由專人操作。月經第10天或宮頸黏液出現典型的羊齒狀結晶時行b超檢查,優勢卵泡直徑>15 mm時,隔天1次b超檢查,優勢卵泡直徑>17 mm時,每天1次,直至排卵,并同時記錄子宮內膜情況。
1.4.4 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或lh峰值檢測 月經第12~14天,閉經者就診日,于上午9時取空腹肘靜脈血2 ml,檢測使用免疫化學發光法,儀器采用雅培axsym.plus型,配套用試劑。所有實驗室檢測由專人操作,在排卵前24 h內血lh水平≥40 u/l,或卵泡直徑達15 mm時用尿lh試紙(萬華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監測尿lh每天1次,直徑達18 mm時每天2次。方法是將試紙條插入尿液中片刻取出,1~5 min后判斷結果。根據是否出現反應線及其與控制線顏色深淺的比較,判斷尿lh峰是否即將或已出現。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2.1.1 療效觀察 依據以上診斷指標,觀察治療前后指標的變化。
2.1.2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治療后2年以內妊娠者;無效:經連續治療2年內未妊娠者。
2.2 療效
2.2.1 臨床妊娠 治療組和對照組妊娠率分別為66.6%(20/30)和50%(15/30),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 促排卵效果 治療組有22例排卵,排卵率為73.3%,對照組有23例排卵,排卵率為76.6%,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3 卵泡生長發育 服藥前和服藥后的lh-4、lh-3、lh-2、lh-1天卵泡生長發育在治療組分別為11.0 mm2、11.4 mm2、12.6 mm2、14.0 mm2和13.2 mm2、14.2 mm2、15.0 mm2、17.5 mm2,在對照組分別為10.4 mm2、11.3 mm2、13.1 mm2、14.4 mm2和12.0 mm2、13.1 mm2、15.0 mm2、15.8 mm2,治療組各時相服藥后均明顯增長(p<0.05)。
2.2.4 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 服藥前和服藥后的lh-2、lh-0、lh+1天子宮內膜的厚度在治療組分別為7.3 mm、9.0 mm、9.4 mm和10.3 mm、10.7 mm、12.6 mm,在對照組分別為6.3 mm、8.4 mm、9.8 mm和7.5 mm、9.5 mm、10.2 mm,治療組各時相服藥后均明顯增長(p<0.05~0.01),且明顯好于對照組。
2.2.5 調經效果 兩組病例中月經后期病例占61.7%(37/60),其中治療組占56.7%(17/30),月經周期服藥前、后分別為(53±21)天、(34±10)天;對照組中占66.7%(20/30),月經周期服藥前、后分別為(52±18)天、(39±9)天。治療組明顯好于對照組。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排卵障礙是構成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的一種病理表現。雖然,西藥克羅米芬、hmg、fsh、hcg等藥物已可很好地解決排卵、超排卵問題,可獲得較高的排卵率,在體外受精中得到較高的受精率、卵裂率和生化(化學)妊娠率,但由于此類藥物在受體水平阻斷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宮內膜dna合成受阻,同時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發育遲緩和不同步,最終導致低的臨床妊娠率和流產率的增加[4]。
中醫學認為,腎主生殖,腎為天癸,沖任、胞宮之主宰?!澳I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所處也”。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腎。卵子在腎精充盛孕育之下而發育成熟,但其正常的排出則有賴于腎陽的鼓動、沖任氣血的調暢及其相互協同作用來完成[5]。隨著生殖內分泌學及對中醫臟腑經絡本質的深入研究,發現補腎為主的中藥有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是誘促排卵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6]。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應重點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提高腎陰,促進卵泡發育,奠定成熟卵子的受孕基礎;其二是通過活血化瘀誘導排卵。近代藥理研究證明,活血化瘀藥能增加子宮輸卵管蠕動,豐富神經營養,增加卵巢等內分泌腺體的供血,促成熟的卵泡排出,同時通過改善子宮的血液供應,促進蛻膜生長發育,有利于孕卵著床[7]。
補腎調經法是筆者依據女性月經周期中四個時期,陰陽消長轉化的理論而立治。以六味地黃湯和四物湯為主方。經后期的促卵泡湯中的丹參、雞血藤益腎通經,熟地、女貞子補益精血,山藥、山萸肉滋陰,茯苓滋補肝腎,白芍養肝和血,紫河車、莬絲子溫養肝腎,調補沖任;隨著月經周期的后移,當歸、川斷、五靈指、澤蘭、桃仁等活血化瘀,促卵子排出,加用鹿用片溫補腎陽,以促進陰陽相互消長,bbt上升,即“陰得陽助,則泉源不竭”。促黃體湯運用羊藿、肉蓯蓉等溫潤助陽之品,達到暖宮種子的目的。調經湯中赤芍、紅花、益母草等活血調經,香附、陳皮、延胡索理氣調經止痛,川牛膝引經血下行。
臨床研究中采用超聲監測卵泡時發現,卵泡期使用滋補腎陰藥后,卵巢內可有多個卵泡發育,但隨后成熟的優勢卵泡只有一個,其生長速度與自然月經周期卵泡生長速度一致。同時宮內膜由卵泡期的線狀光帶逐漸增厚,至排卵期內膜厚度達10.0~12.6 mm,與自然月經受孕周期的宮內膜增長厚度接近。在黃體期使用溫補腎陽藥,宮內膜由三線征變為光團,基礎體溫上升,證明補腎調經法可起到調節性腺功能的作用。
本組60例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兩組受孕率分別為73.3%和50.0%,排卵率為80.0%和76.6%。中藥補腎調經法有促排卵、調節內分泌功能,對改善月經周期有顯著療效,妊娠成功率明顯高于西藥組,且價格低廉,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靜.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近況.中醫研究,2002,15(6):54.
2 羅麗蘭.不孕與不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13-217.
3 樂杰.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52-453.
4 陳秋梅.調經孕育方藥對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治療效果的研究.中醫藥學刊,2004,22(4):670.
5 徐惠群.補腎助孕方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療效觀察.上海中醫藥雜志,2005,39(5):29.
【關鍵詞】 排卵湯;加減;卵巢功能失調不孕癥;應用分析
不孕癥是臨床常見疾病,隨著近年來生活節奏加快、不潔、高流產率造成不孕癥顯著增加,卵巢功能失調是排卵異常的主要因素,約占20%~40%[1];常用的單純西藥治療,對卵巢功能能夠起到調節作用,具有高排卵率、低受孕率、高流產率及可以引起多胎妊娠、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長期用藥的不良反應,我們采取自擬排卵湯加減治療卵巢功能失調不孕癥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2] 所有病例均于婚后2 年經夫妻同居正常性生活, 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懷孕或有過妊娠史但1 年以上未再孕者;連續進行基礎體溫測定呈單相3 個月;陰道細胞學檢查:脫落細胞涂片無周期性變化;宮頸粘液檢查未發現橢圓體;連續超聲監測:卵泡發育不良、無排卵;具備3 項可以診斷。排除標準:男性不育;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畸形;器質性病變:子宮性閉經、宮腔粘連、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先天性性腺發育不良等;卵巢早衰;半年內應用激素類藥物者;伴有重要器官心、肝、腎和造血系統疾?。痪窦膊?;藥物過敏者。
1.2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診治的符合入選標準卵巢功能失調不孕癥214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30.5歲;不孕病史2-6年,平均3.8年;將214例卵巢功能失調不孕癥分為常規治療組104例,排卵湯組1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史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臨床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常規治療 克羅米芬50 mg/ 次,1次/d口服,于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晚飯后服用,連續應用5 d;乙稀雌酚片1 mg/次,1次/d口服,于月經周期的第5天晚上開始服共21 d,連續應用3個月經周期。
1.3.2 排卵湯加減治療 自擬排卵湯,以補益肝腎、活血化瘀、溫陽暖宮為治則,方用:熟地、女貞子、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仙茅、當歸、白芍、枸杞子、杜仲、柴胡、枳殼、香附;排卵前期及排卵期加用紅花、丹參、牛膝、桂枝;日1劑水煎,早晚分2次服,療程為3個月經周期。隨證加減:心煩、脹疼加青皮、橘葉,瘀重閉經加三棱、莪術、炙水蛭,痛經腹脹加元胡、烏藥,痰濕納差肥胖加山藥、茯苓、半夏、陳皮,失眠多夢加遠志、酸棗仁,處方時必須根據四診八綱,隨證加減。
1.3.3 觀察內容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于月經周期第1~3天進行血清內分泌激素水平測定比較,檢查內容包括睪酮(T)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卵泡發育監測:對治療前、治療后卵泡發育監測,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隔日B超監測卵泡發育狀況,采取標準排卵表示法換算,即排卵日為LH-Od,排卵前X天為LH-Xd,排卵后X天為LH+Xd。
2 結果
110例排卵湯組經治療受孕82例,受孕率74.54%;104例常規治療組受孕51例,受孕率49.03%,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受孕率比較P
2.1 血清內分泌激素水平檢測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于月經周期第1~3 d進行血清內分泌激素水平測定比較,具體見表1。
2.2 卵泡發育監測 對兩組病例進行B超檢查,于月經周期第10 d開始觀察,采取標準排卵表示法換算,具體見表2。
3 討論
卵巢功能失調是指女性在排卵期卵泡發育不成熟[3]、無排卵造成的患者出現月經失調和不孕。原發者多伴子宮發育不良、月經初潮較晚;繼發者多繼發于人流術、藥流后引發卵泡發育不成熟、無排卵。
克羅米芬是最常用的促排卵藥,是不孕癥一線用藥,該藥物具有與雌激素性類似的化學結構,可以與內源性雌激素進行相互競爭與下丘腦部位雌激素受體結合,起到阻斷負反饋生物效應,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垂體生成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增加,對卵巢刺激加強、促進卵泡生長發育,卵泡成熟及排卵;但克羅米芬的抗雌激素作用影響受孕祖國醫學中[4],腎主藏精, 天癸至、腎氣盛、血溢胞宮、任通沖盛、陰陽合故有子;腎虛沖任失養、胞宮失煦、不能攝精成孕、不孕與腎關系密切;肝藏血,腎藏精, 肝腎同源,肝血化生腎精,肝血尚需要腎精滋養,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增大,求子心切,使肝氣郁結,肝失條達、疏泄失職、氣機失暢、氣滯血瘀、胞脈不暢、瘀阻胞脈導致不孕;病機[5]為肝腎具虛、氣滯血瘀。
本次自擬排卵湯方用,當歸、枸杞子、杜仲、滋陰補血,菟絲子、女貞子、熟地、填補腎精,腎精充足,肝血旺盛,精血化生有源;白芍斂陰和營、養血調經;柴胡、枳殼、香附疏肝解郁;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陽補腎暖宮;牛膝補腎通經, 引血下行;紅花、丹參活血通經,共奏補益肝腎、疏肝解郁、活血調經、排卵助孕之功;通過現代藥理觀察補腎藥[6]有著雌孕激素樣生物效應,使得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得到調節,卵巢功能得到恢復,排卵正常,促進受孕。另外不育癥屬慢性病,一月只有一次受孕機會,故應耐心調治,不能急于求成,應開導患者使其思想上有所準備,更要配合心理治療,誘導他們精神不要緊張,心情必須舒暢,方易奏效。
參 考 文 獻
[1] 吳化平,范書萍,范天風.中西醫結合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160 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6):550.
[2] 鄭惠穎, 郭玉娥. 補腎促排卵治療卵巢功能失調不孕癥48 例.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9,24 (4):25.
[3] 王瑜華. 中西醫結合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療效觀察.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0, 10(4):40- 41.
[4] 徐莉, 謝波, 王慧. 復方杞參顆粒對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0, (15):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