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監測

網絡監測

時間:2023-05-29 17:50: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監測,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網絡監測

第1篇

對于市場公關人員常常面對以下這些問題

1.營銷帖、blog、論壇、wiki、新聞等內容如何快速及時的得到反饋?

2.正在做某個品牌的營銷活動如何得到一個效果評估?

3.如何及時了解消費者動態信息,競爭對手在做什么,行業動態如何?

4.最終能否得出一份客觀、公正的報告,給老總?

5.出現了負面信息從而將會導至一場大災難,而你卻無從所知,對于事件的第一時間獲取,跟蹤?

如果你正遇到以上這些問題,不妨看一下iMonitor是怎么做的:

1. iMonitor是一家獨立的第三方網絡口碑(輿論)監測平臺包括博客論壇新聞在內的所有形式的媒體

2.對設定的關鍵詞比如品牌名稱、子品牌、營銷活動、地區、競爭對手的關鍵詞進行監測

3.系統每天將發送兩次日報郵件給指定郵箱每周每月系統都自動生成統計分析報告

4.對于監測到的原始信息也可以一一導出到EXCEL表格中同時還可以查看或導出指定日期的信息

5.獨有的首頁臨測功能比如營銷活動上了某個新聞網站的首頁我們將第一時間監測到并將該網站網頁保存下來以備查詢

6.系統將自動對所監測的信息進行定性的判別最后自動得出信息是負面信息還是正面信息(這是基于機器的判別,準確率在60%左右)

第2篇

輿情監測工作由來已久,最早的網絡輿情監測手段也是基于傳統的手工模式。通過雇傭大量工作人員對指定的監測頁面進行監測,使用人工方式,對某些重點監測詞匯進行頻率統計來尋找輿情動向。然而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傳統的方式已經落伍,要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測,就必然要依托于一個功能強大的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進行。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國內外已有一系列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正式投入使用,這些系統通常是依托于政府部門、學術機構以及企業媒體建設的,分別基于不同的需求(行政決策的、學術研究的、商業開發的),從不同的角度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測。最早的相關研究始于TDT(TopicDetectionandTracking)項目[2],它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主導的,旨在從新聞網頁中找到未知話題并對話題進行追蹤。該項目歷經多年發展演變,其核心研究內容分為報道切分、話題追蹤、話題監測、首次話題報告以及關聯監測這5個方面的內容[3]。在我國,由于中西文在文本挖掘、分詞方面的巨大差異,以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差異,基于漢語的網絡輿情監測研究起步較晚[4]。目前,學院型的輿情研究機構主要有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等[5]。

2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框架

從過程上看,網絡輿情監測的本質是從網絡上獲取數據、分析數據以及按用戶需求呈現分析結果的過程,因此在系統實現時,從數據流向的角度,可以把一個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劃分為數據獲取模塊、數據預處理模塊、數據分析模塊以及結果呈現模塊,整個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2.1數據獲取模塊

數據獲取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全天候的、自動的從整個網絡上,或者某些特定網絡上獲取進行輿情分析的原始數據。在自動獲取數據的過程中,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獲取的相關輿情數據相對于整個數據的覆蓋率的要求,即要盡可能地獲取盡量全面的原始數據;另一方面,則是對數據準確率的要求,即所需數據要盡可能貼近用戶關心的輿情熱點。只有在覆蓋率和準確率全部達標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預測。目前,常見的數據獲取方式有兩種:(1)網絡爬蟲方式。互聯網的一項基本協議是HTML協議,基于該協議,網絡中大量資源以統一資源定位符(URL)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網絡爬蟲從一個預先定義好的URL列表開始,依次訪問該列表上的所有頁面進行數據抓取,并分析當前訪問頁面中的其他URL,選擇符合要求的URL加入待訪問隊列,試圖以深度或者廣度的方式對限定范圍的網絡進行遍歷式的訪問,以獲取該網絡的所有信息。(2)元搜索采集技術。搜索引擎是大多數網民訪問網絡的入口,目前有眾多的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其檢索過程有不同的側重方向,檢索結果也各不相同。可以在若干不同的搜索引擎上部署元搜索引擎,通過對下層引擎的調用返回多個搜索結果,并基于一定的算法對不同結果進行選擇。使用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數據獲取的覆蓋率和準確率,且系統構建較為簡單。

2.2數據預處理模塊

Web頁面的數據有其自身特點,它是一種半結構化的數據,整個數據包括內容和描述兩個部分,且兩者混雜在一起。直接通過數據獲取模塊抓取的頁面內容復雜,存在大量噪音,文本內容非結構化,無法直接進行下一步的分析工作,對這些原始頁面必須進行一次數據預處理。預處理的過程大體上分為兩步:(1)進行網頁內容提取。將用戶關心的內容(例如新聞的內容、對主題的討論等)從噪音(如頁面上的廣告、導航以及其他超鏈接)中找出。將頁面轉化為一個HTML標簽樹,根據已有知識建立提取規則,最后依據規則對頁面內容進行提取。如何建立一個合適的規則是提取工作的核心,可以針對某類特定的網站建立專屬規則,也可以針對一般頁面的結構特點建立一些通用規則。(2)進行中文文本分詞。自然語言中,詞是最小的獨立活動的語言成分。要對頁面提取獲得的非結構化連續文本進行處理,首要的工作就是對其進行分詞。分詞是將輸入的一段文本分解為符合邏輯的一組單詞的過程,例如輸入“羽毛球拍”時,依照某種分詞算法就可以初步將其分解為羽毛、羽毛球、球拍3個單詞。最簡單的分詞算法以詞典為基礎,通過對字符串匹配完成初步工作,之后輔以少量詞法、語法和語義規則;另一種思路是基于統計進行分詞,統計文本中相鄰字同時出現的頻率,頻率越高就越可能構成一個詞;還有一些基于規則的分詞算法,通過模擬人對句子的理解過程,對當前句子的語法、句法、詞法進行分析推理,能夠自動補全未登錄詞條。

2.3數據分析模塊

數據分析模塊是整個網絡輿情監測系統的智能核心,在本質上是一個數據挖掘的過程。它負責將前期獲得的網頁內容進行深度挖掘,發現新的輿情熱點,并對原有的輿情趨勢進行分析。一個典型的系統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功能:(1)主題聚類。聚類可以很直觀地從海量數據中發現新的主題。將處理過后的網頁內容歸一化到某個特征空間中,在這個特征空間中以某種方式,將特征接近的頁面內容劃分為不同的類別,相應類別的聚類中心就可以認為是新的主題。(2)熱點發現。在當今網絡時代,每天產生的輿情主題眾多,其中有些主題能夠迅速成為當下的輿情熱點,輿情監測系統需要將這些輿情熱點從眾多主題中篩選出來,推送給輿情分析人員。篩選的時候應該注意“熱點”一詞不同方面的含義,最直觀的含義就是某主題在某段時間內出現的頻次;再有一方面的含義就是某主題除頻次以外的權重,例如該主題來源頁面的影響力、該主題的發展速度等。(3)話題追蹤。網絡話題的生命周期從最初的事件主題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演化成為輿情熱點,又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變化逐漸熱度降低,最后消散。還有,在這個過程中話題的變異分支過程,都是在基于網絡輿情進行決策分析時可以納入考慮的影響因素。在分析大量話題生命周期后,可以從中總結一定的規律,對當前某話題的下個階段進行一定的預測。(4)情感識別。網絡話題除了對某個發生事件的客觀描述外,還有一定的情感傾向,尤其是在網民對該話題的回復中,這種情感傾向會更加明顯地體現出來。從整體上看,這種情感傾向會分為贊成、反對以及中立這3種大的方向。將人們對某個輿情熱點的情感傾向進行直觀體現,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分析決策。這種分析不光要對輿情的當前狀態進行情感識別,還要對該話題的發展過程中某個階段的情感同時進行分析,以掌握輿論對該話題情感傾向的變化過程。

2.4結果呈現模塊

網絡輿情分析的目的是為相關的決策提供支撐依據,其分析結果需要簡單直觀地提供給決策分析人員,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礎上對整個結果進行二次挖掘。這就需要結果呈現模塊能夠動態圖形化地展示分析結果,并對某些輿情熱點、輿情的重大拐點進行主動推送警告。根據一般化的網絡輿情分析需求,必須實現的功能有:(1)針對所有主題的查詢。(2)新主題的推送。(3)輿情熱點、拐點的警告。(4)輿情發展態勢圖。

3總結展望

第3篇

學生健康監測網絡日報監測制度

為規范我校學生健康監測工作,保證獲取客觀準確的學生健康資料,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校內發生,依據《XX市衛生局、XX市教育局文件》(并衛發〔20xx〕x號)的要求,特制定我校網絡日報監測制度。

一、學生健康監測工作任務:準確填報學校信息和班級信息,每日報告有癥狀學生的學生信息和癥狀信息,為教育教學工作決策和研究、校內疫情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二、學生健康監測工作應堅持科學、嚴謹、統一、系統的原則,做到責任到人、操作規范、結果準確。

三、作為責任報告單位,校長為學生健康監測的第一責任人。

四、校醫全面負責本校監測業務工作,每日審核《學生健康監測登記卡》,并完成網絡報告工作。每學期進行質量評價,上報校長,反饋各年級組長。定期通報。

五、班主任為學生健康監測的第一責任報告人。每日晨午檢時,對于新發現的有癥狀學生、因病缺課學生和復課學生,及時填寫《學生健康監測登記卡》,每日下午4:00前將《學生健康監測登記卡》交與校醫。

六、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資料屬保密資料。學校各處室應當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做好監測數據和資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經學校同意,不得向任何個人提供監測數據和資料。

七、監測系統工作中,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要強化報告意識,保障信息暢通,決不允許遲報、漏報、謊報、瞞報的現象發生。如因工作疏忽,責任心不強造成校內傳染病暴發流行,延誤了疫情控制時機,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追究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第4篇

[關鍵詞]通信工程 通信網絡 監測

中圖分類號:TP39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112-01

一、通信工程的概念及現狀

通信工程是電子工程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也可以叫做電信工程技術,或者弱電工程、遠距離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電子信息領域中的子專業,它主要解決的問題是通信過程中的信號處理以及信息傳輸的應用及原理。在通信系統、通信網、通信技術等方面的應用。我國通信領域主要是用來設計、制造、研究、運營,以及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國防工業中應用于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通信工程主要涉及數字移動通信、web互聯網通信以及光纖通信等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以及具有活力的領域,而在通信的過程中,主要是實現對信息的傳輸和獲得,給人們在通信領域帶來便捷。通信工程主要要解決兩大難點問題:1、通信工程中偏向于傳輸的通信與信息網絡系統。2、偏向于對信號處理以及編解碼信息處理。通信工程主要的研究內容是研究信號的產生,對信息的交換和處理操作,以及低信息的傳輸檢測及控制。通信工程還涉及到在計算機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數字通信、平流層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個人通信、蜂窩通信、數字程控交換、多媒體技術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

二、綜述網絡監測

通常情況下的監測實現方式是通過在通信技術上,模擬用戶的訪問,并通過分析的請求回應,與正常的回應進行數對比,從而得出結論。網絡監測有許多模式。而主要的監測來源可以是一個工具或者是安裝在管理員的工作電腦上的一個程序。由管理員的電腦作為信息來源。或者可以由服務提供商根據客戶提出要求的信息作為指定來源,然后在Internet上模擬真實用戶的地理分布規律和變化情況,以及物理路由等等對具體情況進行指定,向監測服務提供有效的監測服務。

網絡監測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按照監測的方式的信號來源可以分為動態來源和固定來源兩種網絡監測方式。而按照監測信息的來源數量作為區分對象的話,又可以分為單來源網絡監測技術和多來源網絡監測技術。上述固定來源網絡監測技術的定義是指從任意一臺服務器上,對監測目標進行訪問監測和檢查監測,從而來監視和鎖定目標服務是否處在正常活動范圍。動態來源網絡監測方式是指:監測的發起者并不是某個任意的一個固定不變的來源,而是在不同的監測環境中,監測的來源是隨機的變化的不固定的。通常情況下,動態來源網絡監測方式中,大多數都是多來源網絡監測方式。而單來源網絡監測技術是指:在相當長的網絡監測周期過程中,作為網絡監測的發起者的來源有且只有一個;單來源網絡監測技術一般都是固定來源兩種網絡監測方式。多來源網絡監測技術是指:在相當長的網絡監測周期過程中,作為網絡監測的發起者的來源會有多個不確定的信號來源。

三、網絡監測對通信工程的作用

隨著通信工程的發展,網絡監測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顯得至關重要。沒有一個安全的通信環境,整個通信工程就可能面臨著嚴峻的信息泄露問題。如今國內的網絡環境是異常復雜,提供的第三方網絡監測的渠道,如果無法實施國內個性化網絡監測服務的話,整個通信服務的質量將會大打折扣。中國正在建立一個以互聯網為中心的網絡通信城市。因此,涌現出的是否具備高質量的網絡監測通信服務,是很多通信工程下一步選擇IDC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之一。進行對通信網絡工程的監測和最終用戶體驗的通信網絡工程的監測及評估,換句話說就是要最大效能地發揮運維團隊的整體能力和功效、網絡運行的能力以及硬件及軟件設備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達到從用戶的視角對整個通信工程及自身的監測服務進行切身體驗和監測性操作。而通信工程網絡監測技術的最根本的監測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啟用第三方網絡監測服務平臺。只有讓單一的模塊規劃到指定的單位或指定的對象,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實現對通信工程的網絡監測操作。

四、對網絡監測在通信工程中適用性展望

處在這個信息風暴的時代里,通信技術與信息監測控制系統作為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也是現代高新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信技術與信息監測控制系統是國家國民經濟的神經和命脈。面向新的世紀的通信安全及監測技術,通信工程專業技術將會迎來其發展的新一波潮流。而通信技術以及通信應用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使用,它包括上至太空中的衛星、飛船。下至海底的潛艇、探測器,無不是活躍著通信工程以及對應的通信安全技術。現今中國技術與世界接軌,這勢必會給中國包括通信工程在內的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提供更加龐大的提升空間。因此網絡監測技術在通信工程中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陳易平,基于通訊工程的網絡服務質量監測和控制研究,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9X)

[2] 王喜中,通信工程項目中的網絡優化技術研究,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6)

[3] 郭太福,基于通訊工程的網絡服務質量監測,信息通信,2016(8)

[4] 姜麟,蔡翔云等,開發基于WEB技術的工業信息遠程實時檢控系統,計算機應用研究,2000第七期

第5篇

[關鍵字] 臨床輸血;輸血監測;網絡建設

[中圖分類號] R4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8(c)-0144-02

輸血是現代臨床醫學經常使用的一種特殊治療手段,在很多疾病的預防或治療中需要用到血液。如果醫院臨床用血管理不善,醫生對臨床輸血的評價不充分,沒有嚴格把握臨床輸血癥狀而導致不合理輸血和過度輸血,這不僅浪費了珍貴的血液資源,也給病人增加了輸血的風險和經濟負擔,導致不必要的醫療事故。因此, 必須通過整個臨床輸血的過程進行監測,建立區域性的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加強輸血管理,使有限而寶貴的血液得到科學、合理應用,充分發揮臨床輸血的最大作用。而區域臨床輸血監測系統的建立,涉及多用戶的網絡互連,因此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如何用最便捷最安全的方式進行網絡的構建,下面我們根據廣州市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建設的實際應用,來對網絡的構建進行詳細探討。現報道如下。

我國醫院臨床輸血信息化與血站信息化建設同時起步, 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1999年以來, 隨著國家衛生部有關輸血法規的頒布和實施, 很多的醫院開始對醫院的血庫進行規范化管理,把血庫管理變成HIS系統的一部分,使其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但是各用血醫院并沒有與血液中心及上級衛生管理部門進行網絡互聯,各自形成信息孤島,從而無法實現輸血數據共享。這主要是因為各用血醫院的信息化起步不一、HIS系統接口不一、硬件網絡架構不一導致的,另外,醫院的領導擔心聯網后會影響HIS系統的數據安全,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各地遲遲沒有建立完善的臨床輸血監測系統。

臨床輸血監測系統的聯網涉及多用戶多部門的網絡互聯,主要包括各用血醫院、血液中心和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互聯。多部門網絡的互聯會造成相關的安全風險上升,特別是數據傳輸方面的風險。因此需要尋找一種聯網方式,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進行建設。

1 網絡的互聯方式

臨床輸血監測系統的建設需要將各用血醫院、血液中心和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網絡互聯形成一個數據共享的平臺,各用血醫院的用血相關數據通過網絡交換上傳到共享平臺,同時又可以從血液中心和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下載相關的輸血指導信息。那么,就目前的網絡技術和各用血醫院網絡的現狀來說,可以通過3種方式來進行網絡互連:光纖專線互聯、3G無線接入、醫保專網。光纖專線互聯是指為每家用血醫院鋪設與血液中心互聯的專用光纖鏈路;3G無線接入是一種新型的無線接入技術,通過3G技術實現不同地點的無線無線連接,擺脫有線布線的繁瑣,實現快速接入;醫保專網是政府為了方便人民進行醫療保險相關報銷等事項而建立起來的內部城域網絡,一般在某個地區大部分醫院都接入了醫保專網,但是醫保專網沒有實現全國聯網,目前還局限在某個區域內。見表1。

通過上面的比較,可以看出3種互聯方式各有優缺點。對于光纖專線的互聯方式,專門為輸血監測系統平臺鋪設光纖線路,由于涉及多家醫院,代價巨大,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由于醫保專網是前期已經鋪設的供市民處理醫療保險事項的專用光纖網絡,各個用血醫院都已經接入,如果能夠利用,通過醫保專網將用血醫院、血液中心、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互聯,將節省很大的資金,而且由于輸血監測系統在上面傳輸的數據量不大,它并不會占用醫保專網太多的帶寬。同時,3G無線接入可以作為一種網絡互聯的備用手段,當醫保專網故障時,可以通過3G無線接入輸血監測系統平臺,從而保證業務的不間斷性。

2 數據傳輸的安全

醫保專網是一個內部城域網,沒有Internet的出口,與Internet是物理隔離的,因此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保密性。但是醫保專網的環境還是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醫保專網是一個很復雜的網絡環境,除了本身管理的網絡以外,還要和銀行、街道、藥店等其他單位互聯。由于醫保網絡接入終端數量比較多、分布廣,給病毒、木馬傳播提供了方便的路徑。

為了保證網絡的安全,我們通常可以采用身份認證技術、VPN技術、病毒防治技術和防火墻技術等全方位的安全措施。但是,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的網絡安全的重點不僅僅在于保護自身的安全,還要保證各用血醫院內部局域網與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的網絡必須隔離。因此我們通過在用血醫院端部署一臺接口服務器,既可以實現網絡的隔離,又可以實現數據的交換。

2.1 接口服務器的部署

接口服務器的部署如圖1所示,接口服務器在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網絡的具體功能如下。

①網絡的物理隔離,實現醫院內部網絡與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專網的物理隔離, 保證醫院內網安全。②網絡訪問權限設定,醫院內部局域網通過接口服務器來設定可以訪問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網絡的服務器系統, 從而對實現對各用血醫院權限的管理。③網關功能,各醫院的網絡架構各異,接口服務器可以充當網關角色,屏蔽這些差異,使各用血醫院能夠無障礙地與血液中心及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互聯,完成異構格式數據的轉換。

2.2 VPN技術的應用

VPN(虛擬專用網) 是指利用網絡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和加密技術, 并通過一定的用戶管理機制, 依靠Internet網絡而建立起的虛擬“專用”安全網絡。它是一種能夠保證數據在“加密通道”中進行安全傳輸的技術。

雖然醫保專網是與Internet物理隔離的內部網絡,但是仍不可避免來自網絡內部的攻擊,因此,我們可以利用VPN技術,對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中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私密性、完整性和防止非法篡改,從而實現安全可靠的網絡互連和數據傳輸。

另外,VPN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可以提高網絡的兼容能力,一些比較小型的用血醫院,如果沒有與醫保網互聯,那么這些醫院可以通過公網,利用遠程VPN安全高效地訪問臨床輸血監測系統。

3 網絡的實現方案

區域臨床輸血監測系統網絡的結構見圖1所示,采用三層網絡架構,以部署在血液中心的數據中心為網絡的中心,匯聚各家用血醫院的臨床輸血數據;在各用血醫院部署接口服務器,實現雙向的數據交換。

用血醫院、血液中心和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通過醫保專網進行互聯,互聯采用基于IPsec標準的VPN技術,形成一個邏輯的臨床輸血監測系統平臺。各用血醫院通過接口服務器與輸血監測系統平臺一起構成虛擬專用網,既實現了對醫院內部網絡的有效安全防護,又保證了臨床輸血監測系統信息傳輸的保密性和不可篡改性。

另外為了方便一些沒有醫保專網的小型醫院進行互聯,我們在血液中心處部署了一條電信備用鏈路,小型的醫院可以通過公網登陸臨床輸血監測平臺的VPN組成虛擬專用網進行互聯。同時,電信備用的鏈接具備容災功能,當醫保專網發生故障時,各用血醫院可以通過公網登陸VPN,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4 結語

根據上述網絡方案,我們在廣州地區建立了臨床輸血監測系統,衛生行政部門、血液中心以及占臨床用血95%以上的60多家用血醫院,通過醫保專網組成一個VPN虛擬專用網實現了網絡的安全互連。在投入使用之前,我們對整個網絡系統進行了壓力測試、吞吐量測試、穩定性測試、安全測試等測試,效果均能滿足需求。臨床輸血監測系統投入使用后,用血醫院、血液中心、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之間實現了數據共享,達到了信息全面,監控到位,減少不合理用血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建國,江建明.采供血及臨床輸血管理網絡信息系統建設[J].中國醫院,2005,6(9):14-16.

[2] 李信業.山東省采供血管理網絡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電腦開發與應用,2012(11):42-44.

[3] 王新梅.采供血信息網絡化管理在規范臨床輸血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868.

[4] 孟慶麗.我國輸血領域信息化管理和網絡化建設的現狀與展望,2013(1):18-19.

[5] 黃兵.醫療機構臨床應急采供血探討[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1):91-92.

[6] 楊秀華.某醫院臨床輸血不良反應調查與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2):113-115.

第6篇

【關鍵詞】傳感器;網絡;冶金設備;檢測

隨著冶金行業中冶金自動化控制程度的不斷提升,冶金企業對于設備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冶金企業設備監測系統設備建設和維護成本很高,對環境等外部條件的要求也高,需要電纜、網線、光纖等的鋪設來構成傳輸網絡,如果外部環境不配合,就難以檢測到數據。而傳感器網絡綜合了傳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能夠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數據,通過無線、自組多跳的方式傳送數據。本文主要探討傳感器網絡如何在冶金設備檢測中發揮作用。

1.傳感器網絡

所謂傳感器網絡是由大量部署在作用區域內的、具有無線通信與計算能力的微小傳感器節點,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的能根據環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務的分布式智能化網絡系統。傳感網絡的節點間距離很短,一般采用多跳(multi-hop)的無線通信方式進行通信。傳感器網絡可以在獨立的環境下運行,也可以通過網關連接到Internet,使用戶可以遠程訪問。

2.冶金設備檢測中傳感器網絡的應用

2.1 冶金設備檢測的若干問題

2.1.1 在冶金行業的設備監測中,處于被監測狀態的設備位置相對來說比較固定,設備之間會間隔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思維遠近程度不一

2.1.2 檢測的設備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大,路有些監測位置的環境差,很難經常更換監測設備的電視,因此需要考慮如何節省電池的電量,在最大程度上延長電池的壽命

2.1.3 冶金設備監測的數據量不大,因此可以降低監測頻率

2.2 傳感器網絡的應用

采用傳感器網絡來監測設備,一般設備上安裝的傳感器會主動發送監測數據。實現該任務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非常簡單,即直接傳送也就是網絡中每個節點把收集的數據直接傳送給基站。然而這種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些節點由于距離基站非常遠,在傳輸過程中可能很快消失。針對這一問題,很多解決辦法被相繼提出,包括拓撲控制協議相繼被提出來,其中之一的分簇拓撲協議,這個協議以節約能量為目的。本文采取拓撲控制協議的想法,把距離較近的幾個設備人為地組成一個簇,在能量信息的基礎上選擇簇頭;簇內的節點以較小的功率采用TDMA機制與簇頭節點進行通信,這就避免了每個節點之間的的干擾沖突;整個傳感器網絡采用周期休眠機制,這樣就可以延長網絡的生存周期。

2.2.1 簇頭節點輪換實現

當clusterhead node的能量Pcluster消耗的能量大于域值Ps后,就要重新選舉cluster head node。其中,為節點當選cluster head node時的剩余能量。首先cluster head node在能量低于Ps后第一個開始時刻t0后的時間段T0內發送WakeupMsg消息,通知簇內節點進行新一輪的簇頭選舉。Cluster head node以t1時刻為起始時間,在Telect時隙內隨機退避時間Trandom發送LifeMsg。其它sensornode也在收到WakeupMsg后,以第一個t1為起始時刻在Telect時隙內隨機退避時間Trandom發送LifeMsg。從而網絡開始了新一輪的cluster head node選舉。

2.2.2 冶金企業的實戰應用

在冶金企業的現場,用無線傳感器來監測設備已經開始運用了。監測現場的若干機組,每個可安放適當數量的傳感器節點來組成一個小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對設備進行溫度的監測。根據傳感器節點的位置,每個機組可以固定的形成一個簇,簇頭節點經過中繼節點與匯聚節點通信,其中中繼節點可以有固定電源供電。

3.測試與性能分析

傳感器網絡在冶金設備監測中的的生存時常可以通過模擬監測冶金設備現場來獲得。模擬的現場節點供電源是三節五號堿性電池(雙鹿),傳感器網絡進行一輪數據收發的周期是1min,簇內節點工作時間是2s,休眠時間是58s,簇頭的工作時間是15s,休眠時間是45s。每個節點的初始能量都為6.1千焦,節點工作時消耗的功率2毫瓦,休眠時消耗的功率是0.2毫瓦。根據監測現場的環境來進行測試簇頭節點進行簇頭輪換的能量域值與傳感器網絡的生存時間的綜合考量。我們可以看出在LEACH協議和改進后的協議下,傳感器網絡生存時間是不一樣的。在能量域值設定為1.2千焦以上,在LEACH協議和改進協議下的網絡生存時間一樣。在1.2千焦以下,在改進協議下的網絡生存時間明顯優于在LEACH協議下的網絡生存時間,可以看出我們在冶金設備監測中需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協議。

4.小結

冶金企業現場傳感器網絡協議是在LEACH協議基礎上加以改進后得到的經過改進后可以使網絡的生存時間達到半年以上。冶金設備監測中,采用傳感器網絡來實施,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接下來首當其沖的是繼續改進協議,縮小能耗,延長網絡的生存時間,減少企業的支出和人力物力。

參考文獻

[1]魏劍平,黃孝斌,樊勇,鄭玉東.無線傳感器網絡在冶金設備監測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8(34):131-133.

第7篇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令人瞠目結舌,從經濟、商務,到文化、民生,互聯網的力量已經迅速滲透到國人工作與生活的各個領域。據權威機構統計數據,目前中國網民數已經位居世界第一(3.38億),網站數高達300多萬個。

一方面是互聯網美好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廣大網站又普遍面臨著一些難題,如: 應用日益復雜、網絡擁堵、基礎網絡互聯互通不暢、瀏覽器多樣化、缺乏專業IT人員。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盡量提高網站的性能,從而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贏得用戶、留住用戶?

“完善的網站性能監測體系可以幫助網站識別和解決其性能問題,增強其在不斷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中的競爭力。”高明網絡(Gomez)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Jaime Ellertson告訴記者。

通過高明網絡公司的網絡應用性能管理方案,互聯網企業可以優化網站和移動應用的性能、可用性、質量。擁有超過10萬個終端的全球網絡系統能夠對網站應用進行“由外至內”,跨用戶、瀏覽器、移動設備和地域的測試和衡量,由此甄別影響業務的問題。高明網絡的自助式平臺則集成了網站壓力測試、網站性能管理、跨瀏覽器測試、網站性能和業務分析四大類產品,目前在全球擁有2500多家不同規模的客戶。

日前,該公司在中國的網站測試和監測網絡建設第一階段擴建工作已經完成,同時還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首款中文網站性能監測解決方案。擴建后的高明網絡骨干網節點將覆蓋中國所有的省和直轄市,并將成為中國以及全球最大、最完善的網站性能測試和監測網絡,為中國企業提供更詳細的各個省市性能和可用性的監測數據,從而幫助用戶更快地發現并解決對業務有關鍵影響的性能問題。

專為中國市場設計和開發的高明網絡中文監測平臺則是該公司針對中國市場的首款本地化產品,擁有全新的界面和簡易的使用流程,非常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通過采用先進的圖形技術,新平臺一目了然,用戶只需點擊幾下鼠標就可以快速獲取最新數據、地圖和圖表,包括“性能矩陣表”、“性能透視圖”、“航線圖”等,并生成報告。

“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高明網絡的客戶已覆蓋電子商務、通信、視頻、體育等多個領域,包括中國移動、鳳凰衛視、土豆網、藍汛科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等。”高明網絡中國區總經理程淵介紹說。未來,高明網絡將重點鎖定四類用戶: 一、成熟的贏利性網站,非常重視用戶體驗; 二、網站對于客戶服務非常重要的企業; 三、拓展型的、希望快速成長的企業,注重服務質量; 四、進行海外業務拓展的企業網站。

第8篇

2015年8月,互聯網網絡安全狀況整體評價為良。我國基礎網絡運行總體平穩,互聯網骨干網各項監測指標正常,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在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環境方面,除境內木馬或僵尸程序的IP地址數量、感染飛客蠕蟲感染IP地址數量和境內仿冒網站的數量較7月有所增長外,其他各類網絡安全事件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總體上,8月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較7月有所好轉,評價指數在良的區間。

2基礎網絡安全

2015年8月,我國基礎網絡運行總體平穩,互聯網骨干網各項監測指標正常,未出現省級行政區域以上的、造成較大影響的基礎網絡運行故障,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網絡安全事件,但存在一定數量的、流量不大的、針對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拒絕服務攻擊事件。

3重要聯網信息系統安全

政府網站和金融行業網站仍然是不法分子攻擊的重點目標,安全漏洞是重要聯網信息系統遭遇攻擊的主要內因。8月,監測發現境內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166個,較7月的223個下降25.6%,占境內被篡改網站的比例由2.7%下降到了2.2%;境內被植入后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550個,較7月的505個增長8.9%,占境內被植入后門網站的比例由3.9%上升到了5.0%;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20239個,較7月的17325個增長16.8%,這些仿冒頁面絕大多數是仿冒我國金融機構和著名社會機構。8月,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CNVD1)共協調處置了1864起涉及我國政府部門,銀行、民航等重要信息系統部門以及電信、傳媒、公共衛生、教育等相關行業的漏洞事件。這些事件大多數是網站程序存在SQL注入、弱口令以及權限繞過等漏洞,也有部分是信息系統采用的應用軟件存在漏洞,可能導致獲取后臺系統管理權限、信息泄露、惡意文件上傳等危害,甚至會導致主機存在被不法分子遠程控制的風險。

4公共網絡環境安全

2015年8月,根據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的監測數據,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環境主要指標情況如下。

4.1惡意代碼活動監測數據2015年8月,境內251萬余個IP地址對應的主機被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與7月的近215萬個相比增長16.7%。2014年9月~2015年8月,境內被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機IP數量月度統計如圖1所示。2015年8月,境內27萬余個主機IP感染“飛客”蠕蟲,與7月的21萬余個相比增長27.1%。2014年9月~2015年8月,境內感染“飛客”蠕蟲的主機IP數量月度統計如圖2所示。2015年8月,CNCERT捕獲了大量新增惡意代碼文件,其中,按惡意代碼名稱統計新增82個;按惡意代碼家族統計新增11個。

4.2網站安全監測數據2015年8月,境內被篡改網站的數量為7408個,與7月的8202個相比下降9.7%。2014年9月~2015年8月,境內網站被篡改數量的月度情況統計如圖3所示。2015年8月,境內被植入后門的網站數量為10992個,與7月的12920個相比減少17.5%。2014年9月~2015年8月,境內被植入后門的網站數量月度統計如圖4所示。2015年8月,CNCERT共監測到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有20239個,涉及域名16872個,IP地址2321個,平均每個IP地址承載8余個仿冒頁面。在這2321個IP地址中,91.2%位于境外,中國香港(占境外的32.8%)和美國(占境外的9.9%)居前兩位,分別承載了4911個和1023個仿冒頁面,如圖5所示。

4.3漏洞數據2015年8月,CNVD收集整理信息系統安全漏洞656個。其中,高危漏洞有273個,可被利用來實施遠程攻擊的漏洞有586個。

第9篇

關鍵詞:環保監測;泛在網;3G網絡泛在網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5-0324-01

1 泛在網的概念

泛在網(ubiquitous network),即廣泛存在的網絡,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征,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地通信。國際電信聯盟(ITU)認為,泛在網將原本不屬于電信范疇的技術,如傳感器技術、標簽技術等各種近距離通信技術納入其中,從而構建起一個范疇更大的網絡體系。FTTH、IPv6、3G、Wi-Fi、RFID、藍牙等都是組成泛在網的重要技術。

2 環保監測系統的架構及功能

環保監測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包括環保監測傳感網、無線數據傳輸網、環保監測綜合管理系統。

2.1 環保監測傳感網

由各種智能水文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光照、溫濕傳感器及短距離通信傳輸模塊設備等組成,各類傳感器采集數據后將其匯聚到相應的網關節點,通信方式可以由具體的應用場景來決定,低功耗、低成本的ZigBee協議被采用得比較廣泛,感應數據經過網關節點再上傳至感知數據管理系統。

2.2 無線數據傳輸網

其負責將匯聚到感知數據管理系統的感應數據通過圖1泛在網的網絡架構49專題: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感應數據匯集系統上相應的cdma2000 EV-DO無線模塊再上傳到網絡側的應用平臺。對于污染源需要重點監測的區域,各種傳感器構成的單個節點采集到數據后(每個節點都采用ZigBee或者WLAN等短距離通信模塊來進行組網)進行數據傳輸,將數據匯集到一個匯結點,匯結點進行協議轉化后再通過cdma2000 EV-DO無線數據通信模塊向監測平臺發送數據。對于非重點區域的質量監測,由于其對數據采集點的密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傳感器模塊直接通過EV-DO通信模塊進行傳感采集數據的傳輸。數據傳輸模式可分為:永遠在線模式、定時傳輸模式、中心呼叫模式、數據觸發模式,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對于一般情形的環境監測,考慮到傳感器設備和無線數據模塊的能耗以及數據傳送對EV-DO網絡的壓力可以采用定時傳輸模式。

2.3 環保監測應用平臺

該平臺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包括服務器端接收存儲、分析模塊(環境監測綜合管理系統)以及基于Web的數據監測操作界面(Web browser)。環境監測綜合管理系統主要由一臺服務器和磁盤陣列組成,服務器申請配置固定IP地址,數據可保存在磁盤陣列中,服務器端軟件對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并對異常信息進行告警提示,同時也具有網管功能,可以實時/半實時地了解各個節點的工作情況,或者以中心呼叫模式直接對某一節點上的環境監測數據進行巡檢查看。采用cdma2000 EV-DO構建環保監測系統,目前有包月收費和以數據流量計費兩種方式,對運營商來說目前可運營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流量計費。由于各類傳感數據都比較小,對于用戶來說,按流量計費通信費用比其他方式低,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建設、維護以及使用成本。電信運營商也將因此獲得業務穩定的集團用戶,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營收也隨之增加,調動了運營商的積極性,符合網絡建設和網絡應用同步發展的要求。

3 泛在網應用于環保領域面臨的挑戰

針對較大地區的環境監測,包括對水文、空氣質量、溫濕度、光照、噪聲污染情況以及污染源等環境指標的監測。要在較大范圍內對溫濕、光照、空氣顆粒度等感應參數進行收集,需要大面積放置感應節點,同時對在野外和復雜環境下傳感節點的耐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傳感節點可以在高溫、高濕或者有酸堿性污染區域下長久工作;其次,傳感節點無論采用哪種通信方式匯聚到網關節點,都需要制定每個節點對感應參數的上報規則,這樣才能更合理地減小節點功耗,盡可能地延長傳感節點的電池使用壽命。只有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才可使傳感節點適應環保應用領域中的復雜環境的監測要求。對于目前環保監測中廢棄物處理的監測是環保部門十分關心的問題,因為這種廢棄物若隨意處理會對環境造成重大污染,需要特殊的處理方式如高壓焚燒,在特定區域內進行填埋等。因此,環保部門需要對這些應用廢棄物從流出到處理結束的全過程進行監測,這種應用方式對監測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定位要求,對廢棄物實時視頻監控的需要,這些都是泛在網下環保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

4 結語

泛在網技術充分利用傳感技術并融合短距離的ZigBee通信和cdma2000 EV-DO無線傳輸等手段,很好地解決了環境保護領域對在線監測系統的要求,如監控數據實時性強,監控點多,監測點相隔距離遠,能應用于復雜監測環境等。對環境質量與重點污染源的監測,利用傳感器網、通信網絡相結合,形成了初步的泛在網體系,在下一步的探索中,還可以將智能數據分析處理平臺引入到監測和管理系統中,實現有效的環境污染控制以及對排污單位或個人的及時監管,為環境保護提供一個全新的自動化與信息化的管理監測方式。

第10篇

1.記者:伴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網絡營銷在模式、技術和方法方面都發生著變化,近年來,網絡視頻產業一片蓬勃,針對此趨勢今年金網獎新增了網絡視頻營銷類獎項,您認為最近幾年網絡視頻營銷方面有哪些變化,未來還將呈現怎樣的趨勢?

張志弘:去年網絡視頻營銷由于模式的改變呈現出爆炸式的巨幅增長,其模式的增長主要來自兩方面:第一,盡管之前的網絡視頻營銷會舉辦各種活動進行分享,但模式仍很復雜,客戶對網絡視頻營銷的真正認同源于它的形式開始和電視一樣,出現前貼片的廣告,比如在視頻播放前加播15秒的廣告;第二,網絡視頻營銷的監測模式變得易懂好掌握,第三方數據機構可以對一些廣告做ID、IP的監測,或者做人口換算,比如我們從去年開始做的iGRP監測等,使網絡視頻廣告可以跟電視廣告做相對的比較。

前年時網絡視頻就開始分化為兩個陣營,一個是UGC網絡視頻,它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搞笑、有趣的原創分享類視頻,觀眾不太接受在這類短視頻前加播15秒的視頻廣告,廣告主也擔心一些未知的視頻內容會跟品牌形象發生沖突甚至產生不良影響;另一個是版權類的網絡電視,這兩個視頻類型在質量、內容、操作模式以及用戶觀看心態上都不一樣。去年網絡視頻營銷里真正爆炸式增長的是網絡電視。除此外,相比于之前的病毒視頻,現在客戶更傾向于制作精致的品牌類長視頻或者微電影。

(記者:去年網絡視頻中我們最常談到的是臺網結合,這對網絡視頻發展的影響大嗎?)

張志弘:臺網結合只是短時間帶動流量而不是網絡視頻廣告市場發展的真正原因,比如電視劇,觀眾常常是通過電視了解觀看卻在網上,所以很多網絡購買商購劇時都要求有電視播出,因為電視宣傳可以帶來觀眾。像搜索模式越變越簡單一樣,在今年網絡電視也出現了直接播出視頻廣告的簡單模式,只是播出后會提供客戶關于iGRP數值的第三方監測報告。

目前第三方監測的品質還有待提升,它的事前計劃工具不夠成熟,事后評估還可以更精準。

2記者:移動營銷中消費者常表現出時間和空間的多樣化與片段化,近兩年隨著iPhone及iPad所帶來的APP熱潮,移動媒介數字化、整合性極其重要,針對方興未艾的移動營銷,您有什么新的看法?

張志弘:隨著移動終端的增多,移動營銷手段有所突破,現在很多人走在路上發微博,去飯館吃飯查地圖,移動終端的使用時間提高,影響變大,現在APP的流行帶動了Banner的成長,但并沒有出現一個爆炸式的發展,在手機有限的屏幕上制作精美且效果優異的廣告很困難。手機上的一些操作比如填資料等復雜度就很高,所以很多客戶并沒有把它作為一個純媒體看待。客戶常常對已有經驗的廣告模式有認同感,比如客戶已經常常看電視上網,但卻不一定會玩或有時間玩智能手機,所以他們對這種移動營銷模式沒有太多認同,綜合各方面因素來講,客戶認為手機有限的屏幕不會對自己的品牌產生太大影響。

我個人認為今年Mobile Banner的成長比較偏于效果類,比如APP download等,廣告形式包括應用方式有很多發展空間,像手機這樣定位性和使用片段化的移動載具比較適合地域類的營銷模式。

(記者:微電影和微視頻,能不能跟手機模式相結合?比如做一個比較有趣好玩的APP?)

張志弘:模式是很重要的,1997年時很多客戶想要做網站,現在很多客戶又想要做APP,其實很多客戶只是跟風,做APP未必有效,就算客戶自己做的APP好玩又有趣,但觀眾的收看習慣往往是看完就刪掉,真正保存下來的APP必然是有長久經營內容的,客戶如果只是一直單純放些產品咨詢類內容是不會被關注的,所以不是所有客戶都需要做APP。

3.記者:在互聯網高速發展新舊媒體融合,廣告營銷方式瞬息萬變的背景下,如何保有核心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成為本土和國際廣告公司都面臨的嚴峻問題,安吉斯集團倡導創新精神,例如Isobar就曾為阿迪達斯開發私人跑步教練軟件,作為安吉斯集團的首席技術官,在科技與人才的運用上,談談您的看法?

張志弘:一個廣告公司是否能生存下來有很多因素,比如時機、實力等。廣告行業的同行都知道媒體數字化是以后的大趨勢,包括傳統媒體也要數字化,但目前媒體數字化的人才少,比傳統媒體的人才還少。廣告公司能不能招到優秀的適合公司發展的人才,跟公司的品牌、環境和文化密不可分,現在的優秀人才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是扮演打工者的角色,他們有更多平等的意識,而且是以幫助企業發展的心態,所以除了優厚的薪資福利外公司的文化價值是吸引人才的超強磁力,單純的高薪已經不能阻止員工跳槽了。所以和其他行業優秀企業一樣,打造自己的公司環境和企業文化至關重要。

4.記者:.互聯網雖然是個強調創新的行業,但像Facebook或者Twitter這樣通過創造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并通過市場考驗來獲取成功的畢竟是少數,現實往往是很多企業需要在同一個商業模式中開展競爭,2012有互聯網寒冬之說,對于生存于激烈競爭環境下的大多數互聯網企業而言,您有什么建議?

張志弘:一個公司的未來發展跟其經營者和團隊密切相關,公司CEO的決策和個人能力會相當大的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發展,在公司團隊建設中如果能吸引到越來越好的人才,那公司的發展一定很好。

(記者:如果是具體到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呢?)

張志弘:互聯網企業往往很難腳踏實地的去做經營,最近兩年團購企業大多入不敷出,但由于風險資金的注入所以只是在拼命擴張,搶占先機和市場是互聯網企業發展較困難的地方,國內像騰訊這樣創立一個全新模式獲得成功的不多,這和國內的資本環境也有關。不過經歷殘酷競爭從而生存下來的優秀企業,當面對國外競爭對手時其生命力和競爭力已經錘煉得很強大了,比如百度等。

第11篇

論文關鍵詞:網絡動態網絡入侵網絡入侵取證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入侵檢測,是指對計算機的網絡及其整體系統的時控監測,以此探查計算機是否存在違反安全原則的策略事件。目前的網絡入侵檢測系統,主要用于識別計算機系統及相關網絡系統,或是擴大意義的識別信息系統的非法攻擊,包括檢測內部的合法用戶非允許越權從事網絡非法活動和檢測外界的非法系統入侵者的試探行為或惡意攻擊行為。其運動的方式也包含兩種,為目標主機上的運行來檢測其自身通信的信息和在一臺單獨機器上運行從而能檢測所有的網絡設備通信的信息,例如路由器、Hub等。

1計算機入侵檢測與取證相關的技術

1.1計算機入侵檢測

入侵取證的技術是在不對網絡的性能產生影響的前提下,對網絡的攻擊威脅進行防止或者減輕。一般來說,入侵檢測的系統包含有數據的收集、儲存、分析以及攻擊響應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對計算機的網絡或者系統中得到的幾個關鍵點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以此來提早發現計算機網絡或者系統中存在的違反安全策略行為以及被攻擊跡象。相較于其他的一些產品,計算機的入侵檢測系統需要更加多的智能,需要對測得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有用的信息。

計算機的入侵檢測系統主要是對描述計算機的行為特征,并通過行為特征對行為的性質進行準確判定。根據計算機所采取的技術,入侵檢測可以分為特征的檢測和異常的檢測;根據計算機的主機或者網絡,不同的檢測對象,分為基于主機和網絡的入侵檢測系統以及分布式的入侵檢測系統;根據計算機不同的工作方式,可分為離線和在線檢測系統。計算機的入侵檢測就是在數以億記的網絡數據中探查到非法入侵或合法越權行為的痕跡。并對檢測到的入侵過程進行分析,將該入侵過程對應的可能事件與入侵檢測原則規則比較分析,最終發現入侵行為。按照入侵檢測不同實現的原來,可將其分為基于特征或者行為的檢測。

1.2計算機入侵取證

在中國首屆計算機的取證技術峰會上指出,計算機的入侵取證學科是計算機科學、刑事偵查學以及法學的交叉學科,但由于計算機取證學科在我國屬于新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在技術研究方面的較量還存在很大差距,其中,計算機的電子數據的取證存在困難的局面已經對部分案件的偵破起到阻礙作用。而我國的計算機的電子數據作為可用證據的立法項目也只是剛剛起步,同樣面臨著計算機的電子數據取證相關技術不成熟,相關標準和方法等不足的窘境。

計算機的入侵取證工作是整個法律訴訟過程中重要的環節,此過程中涉及的不僅是計算機領域,同時還需滿足法律要求。因而,取證工作必須按照一定的即成標準展開,以此確保獲得電子數據的證據,目前基本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實時性的原則、合法性的原則、多備份的原則、全面性的原則、環境原則以及嚴格的管理過程。

2基于網絡動態的入侵取證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信息科技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同時帶來了日益嚴重的計算機犯罪問題,靜態取證局限著傳統計算機的取證技術,使得其證據的真實性、及時性及有效性等實際要求都得不到滿足。為此,提出了新的取證設想,即動態取證,來實現網絡動態狀況下的計算機系統取證。此系統與傳統取證工具不同,其在犯罪行為實際進行前和進行中開展取證工作,根本上避免取證不及時可能造成德證據鏈缺失。基于網絡動態的取證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取證工作效率,增強了數據證據時效性和完整性。

2.1計算機的入侵取證過程

計算機取證,主要就是對計算機證據的采集,計算機證據也被稱為電子證據。一般來說,電子證據是指電子化的信息數據和資料,用于證明案件的事實,它只是以數字形式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在,以證明案件相關的事實數據信息,其中包括計算機數據的產生、存儲、傳輸、記錄、打印等所有反映計算機系統犯罪行為的電子證據。

就目前而言,由于計算機法律、技術等原因限制,國內外關于計算機的取證主要還是采用事后取證方式。即現在的取證工作仍將原始數據的收集過程放在犯罪事件發生后,但計算機的網絡特性是許多重要數據的存儲可能在數據極易丟失的存儲器中;另外,黑客入侵等非法網絡犯罪過程中,入侵者會將類似系統日志的重要文件修改、刪除或使用反取證技術掩蓋其犯罪行徑。同時,年FBI/CSI的年度計算機報告也顯示,企業的內部職員是計算機安全的最大威脅,因職員位置是在入侵檢測及防火墻防護的系統內的,他們不需要很高的權限更改就可以從事犯罪活動。

2.2基于網絡動態的計算機入侵取證系統設計

根據上文所提及的計算機入侵的取證缺陷及無法滿足實際需要的現狀,我們設計出新的網絡動態狀況下的計算機入侵的取證系統。此系統能夠實現將取證的工作提前至犯罪活動發生之前或者進行中時,還能夠同時兼顧來自于計算機內、外犯罪的活動,獲得盡可能多的相關犯罪信息。基于網絡動態的取證系統和傳統的取證系統存在的根本差別在于取證工作的開展時機不同,基于分布式策略的動態取證系統,可獲得全面、及時的證據,并且可為證據的安全性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此外,基于網絡動態的入侵取證系統在設計初始就涉及了兩個方面的取證工作。其一是攻擊計算機本原系統的犯罪行為,其二是以計算機為工具的犯罪行為(或說是計算機系統越權使用的犯罪行為)。系統采集網絡取證和取證兩個方面涉及的這兩個犯罪的電子證據,并通過加密傳輸的模塊將采集到的電子證據傳送至安全的服務器上,進行統一妥善保存,按其關鍵性的級別進行分類,以方便后續的分析查詢活動。并對已獲電子證據以分析模塊進行分析并生成報告備用。通過管理控制模塊完成對整個系統的統一管理,來確保系統可穩定持久的運行。

2.3網絡動態狀況下的計算機入侵取證系統實現

基于網絡動態計算機的入侵取證系統,主要是通過網絡取證機、取證、管理控制臺、安全服務器、取證分析機等部分組成。整個系統的結構取證,是以被取證機器上運行的一個長期服務的守護程序的方式來實現的。該程序將對被監測取證的機器的系統日志文件長期進行不間斷采集,并配套相應得鍵盤操作和他類現場的證據采集。最終通過安全傳輸的方式將已獲電子數據證據傳輸至遠程的安全服務器,管理控制臺會即刻發送指令知道操作。

網絡取證機使用混雜模式的網絡接口,監聽所有通過的網絡數據報。經協議分析,可捕獲、匯總并存儲潛在證據的數據報。并同時添加“蜜罐”系統,發現攻擊行為便即可轉移進行持續的證據獲取。安全服務器是構建了一個開放必要服務器的系統進行取證并以網絡取證機將獲取的電子證據進行統一保存。并通過加密及數字簽名等技術保證已獲證據的安全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而取證分析機是使用數據挖掘的技術深入分析安全服務器所保存的各關鍵類別的電子證據,以此獲取犯罪活動的相關信息及直接證據,并同時生成報告提交法庭。管理控制臺為安全服務器及取證提供認證,以此來管理系統各個部分的運行。

基于網絡動態的計算機入侵取證系統,不僅涉及本網絡所涵蓋的計算機的目前犯罪行為及傳統計算機的外部網絡的犯罪行為,同時也獲取網絡內部的、將計算機系統作為犯罪工具或越權濫用等犯罪行為的證據。即取證入侵系統從功能上開始可以兼顧內外部兩方面。基于網絡動態的計算機入侵取證系統,分為證據獲取、傳輸、存儲、分析、管理等五大模塊。通過各個模塊間相互緊密協作,真正良好實現網絡動態的計算機入侵取證系統。

第12篇

【關鍵詞】電網參數;WSN模塊;Zigbee;嵌入式微處理器

0 引言

目前我國電網分布較為廣泛,對電網的安全預警和故障診斷成為必要,但電網監測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傳統的監測數據主要通過有線傳輸方式,但是采用傳統監測方式需要大量通信電纜,且安裝困難,周期長,需要耗費大量資源,目前也缺乏有效的有線監測手段,部分線路還需要人工巡檢,有些輸電線路分布在惡劣的環境中,給工作人員帶來了巨大的不便,若工作人員無法接近輸電線路,則會產生監測盲區,就無法了解輸電線路的工作狀態,不利于電能的傳輸。若能夠實時了解輸電線路的參數,采取相應措施,充分發揮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將有利于提高社會的經濟效益。

隨著電力系統的迅速發展,電能監測的重要性日益突顯,通過恰當的監測手段及時了解電網參數,將有助于提高電網的運行能力,隨著傳感器和無線網絡技術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為電網的無線監測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這樣將會有利于解決電網監測方面存在的問題。

1 系統設計的原理

系統有多個WSN模塊,WSN模塊對電網參數進行測量,得到的電網參數包括電壓有效值、電流有效值、電網頻率、諧波、功率因數、功率等,把測量參數處理后通過CC2530傳送到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是以嵌入式微處理器為中心的網關平臺,通過STM32F103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上傳到互聯網上。監控中心通過互聯網下載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最后在上位機上顯示。系統的整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2 硬件設計電路介紹

2.1 WSN模塊

2.1.1 Zigbee模塊CC2530

系統設計的數據發送與接收節點均為Zigbee模塊CC2530,通過CC2530組建網絡,使WSN模塊和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加入網絡,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與接收,CC2530具有RF收發器的優良性能,集成了增強型的8051CPU,自身帶有射頻功能,它能夠建立強大的網絡節點,支持低功耗、低數據速率,具有很好的抗干擾性能和極高的接收靈敏度,使傳輸數據安全可靠。

2.1.2 電網參數采集模塊

本系統采用電流互感器和分壓式電阻器進行電網參數的采集,電流互感器依據電磁感應原理,將電網中的大電流轉變成小電流進行測量,由分壓式電阻器得到相應的電壓值,然后把數據傳送到數據處理模塊。

2.1.3 數據處理模塊

數據處理模塊首先對模擬信號進行放大、濾波等處理,得到符合要求的電網參數,由時間抽取法的基2FFT分析方法,計算出諧波參數,用二瓦特計法計算出功率參數,通過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計算出功率因數,對每相電壓電流信號進行采樣、計算,得到電網頻率。

2.1.4 電源模塊

電源模塊負責給整個節點提供電能,其內部含有低壓差穩壓芯片LM1117,LM1117是一個低壓差三端可調穩壓集成電路,能夠提供穩定電壓,并且提供電流限制和熱保護,確保電源模塊正常工作。

2.2 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

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是以嵌入式微處理器為中心的網關平臺,它能夠將Zigbee協議的數據轉化為TCP/IP協議的格式,實現Zigbee協議組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數據在互聯網上的遠程訪問、實時查詢等功能,由Zigbee協調器接收WSN模塊傳送的數據,通過SPI串行外設接口傳送到STM32F103中,通過微處理器對數據進行處理,完成協議轉換,處理好的數據存放在FLASH中,并通過GPRS上傳到Internet,由JTAG對芯片進行在線編程和調試,提高程序開發的效率。

2.3 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監控整個區域內電網的參數,由Internet接收網關發送的數據,在信息平臺上進行處理、分析、比較,最終在上位機上顯示。

3 軟件設計部分

該系統軟件主要有WSN模塊電網參數采集處理與發送程序、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數據的接收處理與發送程序。

WSN模塊電網參數采集處理與發送程序流程:系統上電啟動,然后硬件初始化、軟件系統初始化,請求CC2530加入網絡,CC2530進入低功耗模式,采集節點調度任務產生定時器中斷,CC2530退出低功耗模式,傳感器開始采集電網參數,接著進行數據的記錄、處理、傳輸,關閉傳感器,CC2530再次進入低功耗模式。

異構網絡通信協議融合模塊數據的接收處理與發送程序流程:首先系統初始化,CC2530協議棧初始化,檢測到有信號輸入,允許WSN模塊的CC2530加入網絡,接收數據并進行協議轉換,最后傳送到監測中心。

4 結語

本文設計了基于Zigbee電網參數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測系統,該系統實現了電網參數的無線傳送,解決了有線監測和人工巡檢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電能的輸送和利用,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與Internet、GPRS等類型網絡協議棧的對接與融合,實現了各模塊間的通信,同時還具有網絡規模大、監測節點多、可擴展性強、系統升級和改造容易等特點,在電網監測方面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黎步銀,張杰.基于Zigbee的智能電網高級量測體系數據采集系統[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5(10):60-64.

[2]張浩.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監測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

[3]吳勝明.智能家居交互終端的設計與實現[D].華北電力大學,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三亚市| 礼泉县| 阳城县| 海林市| 修水县| 边坝县| 姜堰市| 长丰县| 黔江区| 沅陵县| 邯郸市| 阳西县| 汉川市| 莱州市| 舟山市| 深州市| 苗栗县| 金阳县| 双峰县| 门源| 白银市| 伊通| 曲水县| 监利县| 芮城县| 黄陵县| 沙雅县| 沙河市| 高阳县| 县级市| 云和县| 重庆市| 屏东县| 泸溪县| 堆龙德庆县| 乐业县| 新源县| 将乐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