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餐的禮儀

中餐的禮儀

時間:2023-05-29 17:50: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餐的禮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餐的禮儀

第1篇

2.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較小,可以全部打開。餐巾雖然也可以圍在頸上或系在胸前,但顯得不大方,所以最好不這樣做。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3.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于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邊的客人。

4.吃魚時,把刺撥開。已經人口的肉骨或魚刺,不要直接吐入盤中,而要用叉接住后輕輕放人盤中,或者盡可能不引入注意地用手取出,放在盤子的邊沿上,不能扔在桌上或地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里,再放入盤中。

5.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里的食物。用玻璃杯喝水時,要注意先擦去嘴上的油漬,以免弄臟杯子。

6.進餐時不要將碗碟揣起來。喝湯可以將碗傾斜,然后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湯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或碗里。

7.吃飯,特別是喝湯,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8.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對不起。

9.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最好等沒有別人在場時再取出。

10.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應咽下口中食物后再回答。談話時可以不放下餐具,但不可拿著餐具在空中搖晃。

11.在餐桌上,一路的食物都應用餐具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干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12.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取菜時,最好每樣都取一點,這樣會令女主人愉快。如果實在不喜歡吃某種菜,也可以說:“謝謝你,不要了。”

13.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餐具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她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14.餐桌上有些食品,如果醬、泡菜、干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大家輪流取食品時,男客人應請他身旁的女客人先取,或者問她是否愿意讓你代取一些。進餐時,不能越過他人面前取食物。如需要某種東西時,應在別人背后傳遞。

15.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后,再一起隨著離席。在進餐中或宴會結束前離席都不禮貌。起立后,男賓應幫助婦女把椅子歸回原處。餐巾放在桌上,不要照原來的樣子折好,除非主人請你留下吃下頓飯。

16.要使宴會從始至終充滿愉快和諧的氣氛,不僅客人要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男女主人的態度也至關重要。

17.宴會開始后,男女主人的責任是使席間的談話始終活潑而風趣,每個客人都不受冷落。如果有人談及不恰當的話,主人應立即巧妙地設法轉移話題。

18.用餐時,主人應待客人吃完一道菜后,再換下一道菜。主人吃飯速度不可太快,如果多數人已吃完,而少數人尚未吃完時,更應放慢速度,以免使客人感到不安。

19.席間,主人應盡力使每位客人感到舒適自如。如客人將餐具掉在地上。應立即禮貌地為他換一付。如果客人不慎打碎盤碗,女主人應鎮靜地收拾干凈,安慰客人,絕不能顯出不說之色。

最后,主人絕不能在客人面前計算請客所花費的費用。

中餐禮儀:坐位的次序如何排列:

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

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系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后,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安排,然后入座: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第2篇

我們平常生活中總會遇到請人吃飯或者被請吃飯的情況,你真了解中餐禮儀嗎?你知道中餐用餐禮儀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餐用餐禮儀,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中餐用餐禮儀1舉辦中餐宴會一般用圓桌,每張餐桌上的具次有主次之分。宴會的主人應坐在主桌上,面對正門就座;同一張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據距離主人的遠近而定,已近為上,已遠為下;同一張桌上距離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順序講究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在舉行宴會時,各桌之上均應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應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每張桌上,安排就餐人數一般在10人以內,并且為雙數,人數過多,過于擁擠,也會照顧不過來。

在每張餐桌上位次的具體安排上,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每張桌上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

每張餐桌上只有一個主人,主賓在其右手就座,形成一個談話中心。

2、每張餐桌上有兩個主賓位的排列方法。

如主人夫婦就座于同一桌,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主賓和主賓夫人分別坐在男女主人右側,桌上形成兩個談話中心。

如果遇到主賓身份高于主人時,為表示尊重,可安排主賓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左側。

如果本單位出席人員中有身份高于主人者,可請其在主人位就座,主人坐在身份高者左側。

以上兩種情況也可以不做變動,按常規予以安排。

中餐用餐禮儀21、中餐上菜順序

標準的中餐,不論何種風味,其上菜順序大體相同。通常是首先上冷盤,接著是熱炒,隨后是主菜,然后上點心喝湯,最后上水果拼盤。當冷盤吃剩三分之一時,開始上第一道菜,一般每桌要安排十個熱菜,宴會上桌數再多,各桌也要同時上菜。

上菜時如果由服務員給每個人上菜,要按照先主賓侯主人,先女士后男士或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如果有個人取菜,每道菜應放在主賓面前,有主賓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取菜。卻不可迫不及待地越位取菜。

2、用餐時如何使用毛巾和餐巾

正式宴會前,會為每位用餐者上一條濕毛巾,它是用來擦手的,不能用來擦臉、擦嘴、擦汗。宴會結束時,再上一塊濕毛巾,它是用來擦嘴的,不能用來擦臉、擦汗。正式宴會上,還為每位用餐者準備一條餐巾。它應當鋪放在并攏之后的大腿上,而不能把它圍在脖子上,或掖在衣領里、腰帶上。餐巾可用于輕抹嘴部和手,但不能用于擦餐具或擦汗。

3、用中餐的禮儀要求

由于中餐的特點和食用習慣,參見中餐宴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上菜后,不要先拿筷,應等主人邀請,主賓拿筷時再拿筷。

取菜時要相互禮讓,依次進行,不要爭搶。取菜時要適量,不要把對自己口味的好菜一人包干。

2、為表示友好、熱情,彼此之間可以讓菜,勸對方品嘗,但不要為他人布菜,不要擅自做主,不論對方是否喜歡,不要主動為其夾菜、添飯,以免讓人家為難。

3、不要挑菜,不要在共用的菜盤里挑挑揀揀、翻來翻去、挑肥揀瘦。

取菜時,要看準后夾住立即取走。不能夾起來又放下,或取回來又放回去。

中餐用餐禮儀31、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

中式餐飲的主要進餐工具是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范的。在使用筷子夾菜時不要在菜肴上亂揮動,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將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讓菜湯滴下來,不要用筷子去攪菜,不要把筷子當牙簽,不要用筷子指點別人。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2、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進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進口的食物不可過大,應小塊華 夏 酒 報中國酒業風向標小口地吃。在品嘗已入口的食物與飲料時,要細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閉起來,以免發出聲響。喝湯時,不要使勁地嘬,如湯太熱,可稍候或用湯勺,切勿用嘴去吹。食物或飲料一經入口,除非是骨頭、魚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來。需要處理骨刺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盤或備用盤里,勿置桌上。口中有食物,勿張口說話,如別人問話,適值自己的口中有食物,要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話。整個進餐過程中,要熱情與同桌人員交談,眼睛不要老盯著餐桌,顯示出一副貪吃相。

3、最后要注意牙簽的使用。

第3篇

中餐(漢餐)禮儀

(1)適量點餐,不鋪張浪費;

商務接待禮儀常識禮儀大全

(2)不替對方夾菜,如有需要時應使用公筷;

(3)吃飯時切忌出聲、張嘴咀嚼、咀嚼食物時說話、不遮擋剔牙,或說話揮舞筷子;

(4)吃飯時不要高聲喧嘩,特別是有外賓時;

(5)如有外賓,則不宜點動物內臟等,雞、鴨等食物不要帶頭。另,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忌諱和用餐習慣,應加以考慮;

(6)飲酒時應考慮客人酒量,應友好但隨意,不要強迫或灌酒;

(7)不要在用餐的同時抽煙;

(8)不要在菜肴中翻找自己喜歡的菜;

(9)將食物殘渣及紙巾放入渣盤中,不要堆在桌上或扔在地上;

(10)不用同一塊食物咬后在沾碟中沾第二次,可用公勺盛汁澆在食物上食用;

第4篇

飲食禮儀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中西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西餐廳不僅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受到小朋友的喜歡。為了讓幼兒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特設計這一教學活動。一方面讓幼兒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飲食,進餐方法,另一方面也幫助幼兒養成一定的飲食習慣,懂得一定的進餐禮儀,并形成愛惜糧食,拒絕浪費的飲食意識。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了解中、西餐文化,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2、學習吃西餐的禮儀,知道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感受西餐的用餐氛圍,體驗愉快的用餐過程。

活動準備:

刀、叉、盤、面包、午餐肉、PPT、視頻

活動重點:

1、學會西餐基本的用餐方法。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禮儀習慣。。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平時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你們是怎么樣招待客人的”?

小結:小朋友們都很好客,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今天老師家里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幫老師想一想改怎么招待我的小客人呢?

小結:啊?請客人吃飯啊?!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那你們都去過哪些飯店呀?”

——“這么多的飯店都不知道要選哪個了?”

2 中餐與西餐的區別:

2.1 認識中式餐廳

——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咱們揚州哪家餐廳最有特色,招待客人老師最合適。

——“你們認識這家店嗎?”(認識飯店招牌)

——“富春是經營中餐的飯店,是我們揚州最有名,最有特色的中餐(圖片)飯店。家里來客人,爸爸媽媽都喜歡請客人到富春,品嘗揚州的美食。

——“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富春里面有哪些好吃的,看看你們能不能說出他們的名稱?”

圖片:老鵝、請炒蝦仁、獅子頭、大煮干絲、富春包子、最后是最具有揚州特色的揚州蛋炒飯

——看完了菜譜,我們再去考察一下看餐廳用餐環境。觀察一下人們在進餐時用的什么餐具?

——餐廳里桌子是什么形狀的,用了哪些餐具?餐廳的環境怎么樣?

小結:中餐用的餐具是筷子(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使用筷子了,筷子運用了物理上的杠桿原理,手指能做的事情,筷子都能做)許多人圍著一張桌子,共同分享美食。

2.2 認識西式餐廳:

——剛去了中餐的飯店,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除了中式餐廳,還有其他風格不一樣的餐廳嗎?

——“你們認識這家餐廳嗎?”(認識必勝客三字及其標志)

“必勝客是一家西式餐廳,在揚州也非常受歡迎。許多哥哥姐姐交朋友、小朋友過生日都會去。

——必勝客有哪些好吃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

——牛排、披薩、甜點看上去好好吃哦,我們就一起去看一下餐廳用餐的環境。觀察一下人們在進餐時用了什么樣的餐具?

小結:吃西餐時,我們用到的餐具是刀叉,每個人都吃自己面前的這一份,餐廳里面還會放著輕柔的音樂。

2.3 比較不同。

——那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家餐廳有什么不同?

教師總結:中餐與西餐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使用的工具、進餐的方式以及環境。吃中餐時大家圍桌而坐,夾著同一個盤子里的菜。吃西餐時,每人一個盤子,吃完自己盤子里的。 西餐廳有音樂。

——一家是中餐、一家是西餐,那我們請客人朋友去哪家餐廳呢!?

4 西餐的禮儀:

——既然大家都選擇去西餐廳,那么我們就一起來學學吃西餐的禮儀和方法(看PPT)。

4.1 餐巾紙擺的方式

——“剛剛你們有沒有觀察到,在進餐前人們都會在腿上放什么?”

——“她們是怎樣放的?”

小結:“西餐的餐巾有兩種擺法,一種是我們看到的將餐巾打開,平鋪的自己的腿上,然后端正坐好。另一種方法是把餐巾打開,把其中一個角壓在盤子下面。我請兩位小朋友上來來示范一下,其他小朋友要觀察誰做的好”(2名幼兒演示)

小結:我覺得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因為他只坐了椅子前面的一半,看上去非常好看。小朋友為防止弄臟衣服前襟,也可以將一整條餐巾張開夾在衣服上。

4.2 刀、叉的拿法

——“吃西餐的時候用到的餐具是什么?哪個手拿刀、哪個手拿叉。”

——“我們來做個游戲吧,我喊左右就請你們伸出相應的手”

——“我們把游戲的難度再提升一點,我說叉你們就伸出左手,我說刀你們就伸出右手。”

——“先在我來示范一下刀叉的使用方法,在開始的時候,我們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雙手握住刀叉、手背向上。當我們在進餐時,用叉子插住食物,刀沿著叉子的側面,向下切,切大小為一口的食物就可以放進嘴里吃了。” (2名幼兒演示)

4.3 當我們用餐結束后,我們的刀叉應該怎么放呀?(出示圖片)我們把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盤子上時,表示我們用餐結束了,不能放在桌面上防止弄臟桌巾,最后把餐巾疊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盤子的旁邊,就可以離開位置了。

5 情景體驗

—— “你們想不想去體驗一下吃西餐呀,那我們就找好伙伴手拉著手,一起去餐廳吧。”

——“噓,我們已經來到了幼兒園西餐廳,在進去之前我提一個小小的意見,男生們要有紳士風度,如果你的伙伴是女生的話,那就請你幫她把椅子拉開請她坐下來,然后再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好嗎?”

幼兒結伴進入“西餐廳”,按照正確的用餐方法體驗餐具的使用,感受用餐氛圍。

幼兒體驗:重點操作,擺放餐巾,用餐結束將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盤子上時,表示我們用餐結束了,吃完把餐巾疊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盤子的旁邊,最后感謝廚師、保育員說“我喜歡”、“味道好極了”、“謝謝”。

6 光盤行動

—— “現在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餐桌,大家表現非常好,吃完了自己的食物,老師想問問你們,

在餐廳吃飯時,如果有許多菜吃不完怎么辦 ”?

——“對!不要剩飯菜,如果吃不完的飯菜,一定要打包帶回去,不能浪費”。

第5篇

中餐與西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就餐所用的餐具有很大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中餐餐具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項與使用禮儀:

筷子

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須成雙使用。上圖就是筷子的標準拿法。

中餐用餐禮儀中,用筷子用餐取菜時,需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要注意筷子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撓癢、剔牙或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2.與人交談時,要暫時放下筷子,不能一邊說話,一邊像指揮棒似地舞筷子。

3.不論筷子上是否殘留食物,千萬不要去舔。因為用舔過的筷子去夾菜,是不是有點倒人胃口?

4.不要把筷子豎插放在食物的上面。因為在中國習俗中只在祭奠死者的時候才用這種插法。

勺子

中餐里勺子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和食物。有時,在用筷子取食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勺子來輔助取食,但是盡量不要單獨使用勺子去取菜。同時在用勺子取食物時,不要舀取過滿,以免溢出弄臟餐桌或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在原處暫停片刻,等湯汁不會再往下流再移過來享用。

用餐間,暫時不用勺子時,應把勺子放在自己身前的碟子上,不要把勺子直接放在餐桌上,或讓勺子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完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是把食物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食物倒回原處。若是取用的食物太燙,則不可用勺子舀來舀去,也不要用嘴對著勺子吹,應把食物先放到自己碗里等涼了再吃。還有注意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是反復舔食吮吸。

中餐的碗可以用來盛飯、盛湯,進餐時,可以手捧飯碗就餐。拿碗時,用左手的四個手指支撐碗的底部,拇指放在碗端。吃飯時,飯碗的高度大致和下巴保持一致。

如果湯是單獨由帶蓋的湯盅盛放的,表示湯已經喝完的方法是將湯勺取出放在墊盤上,把盅蓋反轉平放在湯盅上。

盤子

中餐的盤子有很多種,稍小點的盤子叫碟子,主要用于盛放食物,使用方面和碗大致相同。用餐時,盤子在餐桌上一般要求保持原位,且不要堆在一起。

需要重點介紹的是一種用途比較特殊的盤子--食碟。食碟的在中餐里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暫放從公用的菜盤中取來享用之菜肴。使用食碟時,一般不要取放過多的菜肴在食碟里,那樣看起來既繁亂不堪,又好像是餓鬼投胎,十分不雅。不吃的食物殘渣、骨頭、魚刺不要吐在飯桌上,而應輕輕取放在食碟的前端,取放時不要直接從嘴吐到食碟上,而要使用筷子夾放放到碟子前端。如食碟放滿了,可示意讓服務員換食碟。

湯盅

湯盅是用來盛放湯類食物的。用餐時,使用湯盅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將湯勺取出放在墊盤上并把盅蓋反轉平放在湯盅上就是表示湯已經喝完。

水杯

中餐的水杯主要用于盛放清水、果汁、汽水等軟飲料。注意不要用水杯來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另外需注意喝進嘴里的東西不能再吐回水杯里,這樣是十分不雅的。

牙簽

牙簽也是中餐餐桌上的必備之物。它有兩個作用,一是用于扎取食物;二是用于剔牙。但是用餐時盡量不要當眾剔牙,非剔不行時,要用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剔出來的食物,不要當眾“觀賞”或再次入口,更不要隨手亂彈、隨口亂吐。剔牙后,不要叼著牙簽,更不要用其來扎取食物。

第6篇

一、《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勢在必行

(一)高職學生的禮儀基礎薄弱,現狀堪憂,亟需改變。

高職院校學生步入大學前沒有任何禮儀基礎,有限的禮儀知識僅來源于家庭教育和周遭環境影響,若家庭缺乏禮儀教育,基礎就更薄弱,更何況是講究專業理論和技能的酒店服務禮儀,因此,急需轉變單純“學生”角色,加強禮儀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服務禮儀技能的培養,以便更好地滿足行業和崗位的需求,成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較高禮儀素養的職業人。

(二)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改革,具備禮儀課課程改革創新的軟硬件環境。

重慶旅游職業學院歷來高度重視課程改革,尤其是《酒店服務禮儀》類的實踐技能課。學校不斷完善校內實訓設施,山水酒店、中餐實訓室、西餐實訓室、酒吧、形體訓練室等可以充分滿足服務禮儀各個項目的實踐操作;同時,不斷擴展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培訓、講座、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教材、參與評價學生等途徑共同培養人才,給《酒店服務禮儀》的課程改革構建了良好的軟硬件環境。

二、《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改革的實施路徑

(一)轉變思想觀念,構建高職院校《酒店服務禮儀》課程的課程體系。

認真學習領會職業教育精神,在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在企業行業專家的幫助下,對接品牌星級酒店的崗位要求和工作過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課程目標、精選課程內容,完善包括課程標準、教案、課件、圖片、視頻、作業等資源庫建設。

(二)創新服務禮儀課程教學過程,探索多元立體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開展“專業技能培養與素質教育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講練結合一體化,專業課程與課程設計一體化、校外實踐與職業能力培養一體化”的“五個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啟發式、討論式、演示式、情境模擬式、師生互動式和辯論式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精講多練、邊講邊做、學做結合,達到養成技能的目的。

(三)改革服務禮儀課程考核方式,注重多元、過程考核。

第一,考核主體從禮儀教師個體變為學校、家庭、社會的聯合體,輔導員、其他科任老師、家長、同學、實習企業管理人員都參與禮儀評分。第二,考核形式從單一的筆試向實作、情景表演等多種形式轉變,注重項目過程考核,如儀容儀表考察、基本儀態訓練、技能展示、情境模擬、知識問答、實習表現等,鼓勵學生成果形式多樣化,包括PPT或FLSAH課件、照片、錄像、錄音、情景劇等展示作品。

(四)利用校園大環境,培育禮儀素養,塑造內外在美。

利用校園學生活動空間,如禮儀隊、慶典儀式、禮儀風采大賽、文明禮儀之星等活動培育學生禮儀素養;同時,把培養規范行為貫穿于養成教育、班級教育和班級考核之中;另外,利用形體訓練和美學等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美的培養和熏陶,培養和塑造學生的內、外在美。

(五)提升禮儀教師水平,注重“雙師型”教師培養。

以《酒店服務禮儀》精品課程建設為目標,輔以《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改革課題研究開發,組建服務禮儀課程教師團隊,深入行業實踐鍛煉,廣泛參與企事業、單位的禮儀培訓和項目咨詢,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禮儀素養,為人師表。

三、《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改革的實施效果

通過實施《酒店服務禮儀》課程改革創新,實現了四大優化、三大創新,達到了學院、學生和旅游企業的“三方滿意”。

(一)實現了四大優化。

一是優化了課程體系,《酒店服務禮儀》乃至《旅游服務禮儀》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目標、課程標準、課程內容已基本成型,禮儀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逐漸完善。二是優化了教學方法:《酒店服務禮儀》課程的教學方法逐漸立體、多元、新穎,討論、演示、情境模擬、師生互動、辯論賽、小組比賽、禮儀小品、風采展示等多管齊下,贏得了學生的高度喜愛。三是優化了師資隊伍,禮儀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科學、合理,教師技能和素養不斷提升,教師團隊逐漸強大,“雙師型”教師占90%以上。四是優化了校園建設,學院有關禮儀課的山水酒店、中餐實訓室、西餐實訓室、酒吧、形體訓練室等實訓場地日益完善;學校掀起文明禮儀之風,禮儀風采大賽、文明禮儀之星、文明寢室評比開展如火如荼。

(二)實現了三大創新。

第7篇

排拒是近代國人對待西方飲食文化的主流,但在大城市的知識階層中,也有一部分人主張吸收西方飲食文化中的“文明”和“科學”(“營養學”)成分,以提高國人的文明程度,強壯國人的體格。

中國傳統筵席講究排場,所謂“食前方丈”,浪費十分嚴重。這種習氣引發了一些有識之士對國民民族性的反思。這些人士認為,國人過分講究吃喝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好事,而恰恰暴露了民族性中“丑陋”的一面,因為“中國人既然好吃,所以無論大事小事一概都是以‘吃’來解決;沒有事的時候,也得藉‘吃’生出事來,這樣,自己就無心做事業了。中國人既然吃好了,自己頭腦一昏,倒身一睡,所以甚么事自己也就不能作了。”一些趨新人士則仿效西方宴席的形式,對傳統筵席進行改革。如無錫某游美歸國的女士,“習西餐,知我國宴會之肴饌過多,有妨衛生,且不清潔而糜金錢也,乃自出心裁,別創一例,以與戚友會食,試視便餐為豐,而較之普通宴會則儉。”餐桌的布置也模仿西宴,但用的是中國的食具,“食器宜整齊雅潔,案上有布覆之。每座前,杯一,箸二,碟三,匙三,巾一,凡各器,食時宜易四次。”上菜的順序,“亦有命意”,上完一道,撤了一道,再上一道,而且注意前后道菜的搭配,如前道菜為葷菜,則下一道就為素菜,“以清口也”。散席之后,進茶進煙,也與西宴合拍。

西式飲食文化中的“文明”的飲食禮儀讓國人耳目一新。《清稗類鈔》對此有詳細的描繪:

“席之陳設,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兩端,客坐兩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者為最上,最近女主人左手者次之,最近男主人左手者又次之,其在兩旁之中間者更次之……及進酒,主人執杯起立(西俗先致頌詞,而后主客碰杯起飲,我國頗少),客亦起執杯,相讓而飲……食時,勿使餐具相觸作響,勿咀嚼有聲,勿剔牙。進點后,可飲咖啡,食果物,吸煙,(有婦女在席則不可。我國普通西餐之宴會,女主人之入席者百不一覯)并取席上所設之巾,揩試手指、唇、面,向主人鞠躬致謝。”

這里至少蘊涵著兩個與中國傳統飲食禮俗不同的信息:一是在餐桌上男女平等乃至女子地位高于男子的特征;二是“執杯起立”、“先致頌詞”、“相讓而飲”、“勿咀嚼有聲”、“鞠躬致謝”這樣一系列優雅、文明、安靜的舉動與中餐“愛熱鬧”的飲食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西方宴席男女主人同時入席,而且地位要比男子高,習以為常。而中國的傳統宴席,一般情況下女人是沒有資格入席的,而是另辟餐桌。1878年,中國第一任駐外公使郭嵩燾在倫敦公使館“仿行西禮,大宴英國紳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見,盡歡而散”。消息傳到國內,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國外尚且如此,如果此事發生在國內,那就不問可知了。后來,隨著風氣的逐漸開放,在大城市的中上層社會,女子出席宴會逐漸成為稀松平常的事。

中國雖然有“食不語”的古訓,但到了后來,人們早已把這個古訓拋到九霄云外了。吃飯講究熱鬧,宴會時或者看戲,或者聽說書、堂唱,以能博取食客的喝彩為“上檔次”。即使是低等的中餐館,也總有猜拳行令之類的活動,鬧鬧哄哄,人們不以為不妥。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傳入,這種“愛熱鬧”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受到一些“趨新”人士的摒棄,提出改變這種舊俗的主張。有的人則身體力行,選擇優雅、安靜的西餐館而不是熱鬧的中餐館作為應酬之所。如著名報人曹聚仁有一時期經常和文藝界的朋友相會于西方人開設的“文藝復興(咖啡)館”;汪康年、康廣仁等人曾邀請鄭孝胥和立德夫人、李提摩太和福開森到“二十七號洋飯館” 共進晚餐。盡管國人對西餐的口味普遍不抱好感,但對西方的“文明”的飲食禮儀還是比較肯定和尊重的,據說“庚款”留美學生在出國前,清華大學的校長還要慎重地親自對他們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吃飯”培訓。當然怎樣“吃”并不需要這么多時間,主要的還是接受西餐的禮儀訓練,包括吃飯時如何保持優雅和安靜。

第8篇

要想氣質高雅,除了合宜的穿著打扮之外,得體的舉止也是必備條件之一,如果你希望在用餐時也能展現紳士淑女風范,有一些餐桌禮儀一定要注意。

從進門、用餐到結束,每一個環節都有必須注意的地方,雖然有些繁瑣但也不至于太困難,只要利用機會練習,相信培養餐桌上的氣質也是輕輕松松。

工具/原料

氣質高雅、穿著打扮、紳士淑女

步驟/方法

『入坐禮儀

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舉辦宴會,則男女主人應該分別坐在長餐桌的中間、面對面而坐。身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請所有賓客入坐,而關于邀請入坐的順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應該是貴賓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邊,貴賓則坐在女主人的右手邊。

如果沒有特別的主客之分,除非有長輩在場,必須禮讓他們,否則女士們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坐,一個有禮貌的紳士也應該等女生坐定之后,再行入坐。

外出用餐時,免不了會隨身攜帶包包,這時候應該將包包放在背部與椅背間,而不是隨便放在餐桌上或地上。坐定之后要維持端正坐姿,但也不必僵硬到像個木頭人,并且注意與餐桌保持適當的距離。

遇到需要中途離席時,跟同桌的人招呼一聲是絕對必要的,而男士也應該起身表示禮貌,甚至如離開的是隔座的長輩或女士,還必須幫忙拖拉座位。

用餐完畢之后,必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后,其他的人才能開始離座。

『使用禮儀

有關餐巾的使用問題,必須等大家都坐定之后,才可開始使用。餐巾攤開后,應該攤平放在大腿上,千萬不要放進領口,因為三歲小女孩這樣做或許很可愛,但十三歲以后的成人這樣做就有點不太好了。

另外,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臟衣服,以及擦掉嘴唇與手的油漬,請不要在忘記帶面紙的情況下,拿來擦鼻子,因為這樣既不典雅也不衛生。

有些人或許會擔心餐具的衛生問題,因而用餐巾來擦拭餐具,其實這是很不禮貌的舉動,會造成餐廳或主人的難堪。用餐完畢之后,應該將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離開。

在西餐的刀叉使用順序方面,原則是由外而內。要先使用擺在餐盤最外側的餐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畢之后,刀叉并排在盤子中央,服務生會主動來將盤子收走。餐具除了用來切割食物之外,也被用來移動食物,因為在正式場合下轉動盤子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使用禮儀

有關餐巾的使用問題,必須等大家都坐定之后,才可開始使用。餐巾攤開后,應該攤平放在大腿上,千萬不要放進領口,因為三歲小女孩這樣做或許很可愛,但十三歲以后的成人這樣做就有點不太好了。

另外,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臟衣服,以及擦掉嘴唇與手的油漬,請不要在忘記帶面紙的情況下,拿來擦鼻子,因為這樣既不典雅也不衛生。

有些人或許會擔心餐具的衛生問題,因而用餐巾來擦拭餐具,其實這是很不禮貌的舉動,會造成餐廳或主人的難堪。用餐完畢之后,應該將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離開。

在西餐的刀叉使用順序方面,原則是由外而內。要先使用擺在餐盤最外側的餐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畢之后,刀叉并排在盤子中央,服務生會主動來將盤子收走。餐具除了用來切割食物之外,也被用來移動食物,因為在正式場合下轉動盤子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飲用禮儀

湯:喝湯時要用湯匙,而不是將整個碗端起來喝,用湯匙喝湯時,湯匙應該由自己這邊向外舀,切忌任意攪和熱湯或用嘴吹涼。喝湯時避免出聲是最起碼的禮貌,當湯快喝完時,可將湯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傾斜以便取湯。喝完湯之后,湯匙應該放在湯盤或湯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時,餐廳一定會附上一支小湯匙,它的用途在于攪散糖和奶精,所以盡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湯匙來攪拌自己的飲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來嘗甜度,不然保證你一定會得到全桌的注目禮。

喝咖啡或茶時,應該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來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來了。喝完之后,小湯匙要放在碟子上,請不要偷放進自己的包包中。

注意事項

中國古今餐桌禮儀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于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后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后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飲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第9篇

關鍵詞:禁忌;餐桌 ;禮儀;中西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受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影響較深。經過調查后,我們發現被調查者對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當一部分人對此不了解。大家對有些禁忌了解比較深,但是卻很少有人能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淵源,對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強。我們將從上菜順序這一方面系統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禮儀并探究其根源,加深大家對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了解。

一、問卷的數據分析

通過對問卷進行發放、分析數據,采訪被調查者,我們了解到大家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禁忌的認識很局限,并且只有極少數人對其后的文化背景進行過探析。下面是我們分析問卷的詳細情況,通過分析問卷,我們可以得出被調查者中大二的較多,占有效百分比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為11.2%。被調查者中英語類所占比例為52.4%,非英語類占47.6%,英語類和非英語類所占比例幾乎相當。通過這些問卷的結果顯示被調查者對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當一部分人對此不了解。但除此之外,大家對中西餐桌文化禁忌的了解途徑較多:有從課堂、書籍、社交等途徑獲得的,但是大家從網絡和娛樂生活獲得信息更多一些。被訪者多數認為我們的課題對平時的影響比較大,在某些場合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體分析問卷得出,大家對于極少數禁忌了解比較深,但是卻很少有幾個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淵源,對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強。因此,我們系統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禮儀并究其根源,這一方面使得大家對其了解能夠加深,另一方面豐富我們的課外生活。我們將主要從中西文化餐桌的上菜順序這個方面的對比和背景進行分析研究。

二、正 文

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主要由入席離席、餐具使用與擺放、上菜順序及品酒四個方面組成。上菜程序作為餐桌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西飲食習慣差異的體現,也是中西方餐桌文化的重要體現。

1.西餐點菜及上菜順序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其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肉類、點心等。”菜單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

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

1)頭盤,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因為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為主,而且數量少,質量較高。

2)湯,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

3)副菜,魚類菜肴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肴與蛋類、面包類、酥盒菜肴品都稱為副菜。“西餐吃魚菜肴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肉、禽類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肉類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禽類菜肴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肴,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肴,蔬菜類菜肴可以安排在肉類菜肴之后,也可以和肉類菜肴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為一道菜,或稱為一種配菜。蔬菜類菜肴在西餐中稱為沙拉。和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制作。還有一些蔬菜是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和主菜的肉食類菜肴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為配菜。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7)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喝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2.中餐的出菜順序

1)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盤組成的大拼盤。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最具代表性的是涼拌海蟄皮、皮蛋等。

2)有時冷盤之后,接著出四種熱盤。常見的是炒蝦、炒雞肉等。不過,熱盤多半被省略。

3)主菜緊接在開胃菜之后,又稱為大件、大菜,多于適當實際上桌。如菜單上注明有“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4)“主菜的道數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數,因為,中國人認為偶數是吉數。”[3]在豪華的餐宴上,主菜有時多達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種烹調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順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濃膩交互搭配,或干燒、湯類列為原則,最后通常以湯作為結束。

5)點心指主菜結束后所供應的甜點,如餡餅、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

6)最后則是水果。上菜的順序不僅體現了中西飲食習慣的差異,更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三、結語

餐桌文化文化作為中西方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自然不容小覷。通過上菜順序這方面的比較,有助于我們了解到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進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了解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禁忌及其淵源,并將其進行對比,有助于我們課題的探究,便于中西學者的日常交流。

參考文獻: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2]林美泳,吳曉芳,吳家銘.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J],2009(16)

[3]林麗端.中西方飲食文化之比較[J],2009(18).

[4]李明英.社會習俗與飲食文化【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

[5]多曉萍.從飲食角度淺談中西文化【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

第10篇

服飾禮儀:法國素有時裝王國之稱,巴黎更有時裝之都的美譽。進入90年代,法國婦女裝樸實風格走俏,素色衣裳盡領,男人也特別注重穿著和儀表,出門前總要刮臉梳頭,在外面總是衣冠整齊,令人賞心悅目。

儀態禮儀:法國人談吐文雅,熱情幽默,他們有聳肩膀表示高興的習慣。他們在同人交談時,喜歡相互站得近一些,認為這樣顯得親切。談話過程中經常用手勢來表達某種意思,但有的手勢和我們的習慣不同。法國人特別愛侃,并善侃。但從不涉及粗俗話題,對庸俗下流的舉止極為鄙視。

相見禮儀: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大都以握手為禮。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少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少女通常是向婦女施屈膝禮。當地人還有男性互吻臉頰的習慣。男子戴禮帽時,還可施脫帽禮。

餐飲禮儀:作為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的法國,在飲食上十分講究。他們的菜肴種類眾多,烹飪方法獨特。人們主人法式菜肴的特點是:選料新鮮,烹調講究,美味可口。宴請客人時,主人總是把最拿手的菜做給客人吃,而且菜肴往往很豐盛。法國盛產名酒,法國人也特別善飲,幾乎餐餐離不開酒。當地人大都愛吃中國菜,僅巴黎就有中餐館3000多家。絕大多數人在餐桌上飲不碰杯,食無聲響。在法國,男女結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友出席。法國節慶日較多,且各有特點。除了國慶節和圣誕節,復活節和狂歡節等外,還有愚人節。

商務禮儀:與法國人會面,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應講清姓名,身份或將自己的名片主動送給對方。法國人很重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一般情況下,未成朋友前,是不會跟你做大宗生意的。和法國人談生意,一定要守時,否則不會被原諒。和法國人談生意,要避開商業淡季。每年8月份由于天氣較熱,幾乎全國放假。

旅游禮儀:法國堪稱旅游者的樂園,購物者的天堂。商業網點遍布全國,購物中心比比皆是。巴黎的各主要街道,現有一種會說話的地圖,即在一張信息網絡板里置放一臺電腦,儲存市區有關資料,行人只需按一下地圖上自己要去的地址,這里的車子都是靠右行,坐車很方便。在這里付小費的項目很多,一般均付帳面費用的15%。法國人還習慣在新年到來之際,給終年為自己服務的人一筆年終賞金。

主要禁忌:法國人忌諱詢問個人私事,包括工資收入,家中存款,婦女年齡等,忌用核桃待客。法國禁郵一切避孕藥物。

第11篇

關鍵詞:實訓室建設;共享性;高職院校

0 前言

通過現場考察區域內部分同類院校應用外語類專業實訓室建設,如浙江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均建有相應實訓室,了解到上述高職院校都十分重視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關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但同時發現,上述實訓基地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設備的共享性不夠、建設規劃的預見性不夠等。筆者以所在教學單位實訓基地建設為例,對其共享性進行粗淺的分析,探索建設具有共享性的實訓基地。

1 建設原則

(1)預見性。實訓室的建設首先要根據建設目標,以學校專業定位和發展規模為依據,進行科學的規劃。規劃要充分考慮實訓室的實用性、急需性、先進性、可擴展性及人員規模,在此基礎上對實驗室建設的項目、資金、設備、場地、人員等進行全面設計規劃,避免建設的隨意性。

(2)系統性。進行一體化的規劃布局,引進能滿足專業實踐教學的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運用網絡訓練模塊, 滿足"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的需要,充分利用校內的教育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仿真工作有機結合,并且貫穿于學生的培養全過程,從而更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及學校教育對社會需求的適應能力。

(3)共享性。實訓室建設不僅可以為專業實踐項目的教學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拓寬和強化教學功能,使教師的企業工作背景得到強化、實踐教學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且可以架起社會服務的通道,拓寬社會服務的途徑,并為檢驗教學功能和社會服務提供新的視角。

2 功能定位

實訓室的功能定位必須緊密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發揮校內外實踐教學培養基地的載體作用,為構建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提供資源保障,有效依托企業將產業和專業緊密結合起來,為各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

整合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資源,分類組建實訓基地。按照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開展實訓教學內容的系列化建設,形成滿足專業群共性需求與專門化(或個性化)需求的、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實訓體系,實現優質資源的充分利用與高效共享。

3 建設實踐——以現代商務與旅游服務實訓基地建設為例

為進一步探索應用外語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更好地培養各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充分考慮功能共享的建設原則,最大限度發揮實訓室的作用,構建現代商務與旅游服務實訓基地,最大程度滿足酒店操作模擬、商務禮儀、導游講解模擬、商務軟件訓練、外語文字錄入、商務談判模擬等實訓的需要。

3.1 酒店操作模擬(含商務禮儀)實訓室。

可完成酒店操作模擬實訓項目、商務禮儀實訓項目。

3.1.1酒店操作模擬訓練區

酒店實訓室配備有4張中餐大圓桌、2張西餐方形桌、中西餐配套專用椅、餐具、酒具、托盤、餐巾、酒柜、多媒體設備1套和4個儲物柜。學生可以在此進行托盤、斟酒、餐飲折花、上菜分菜、中餐擺臺、西餐擺臺等實踐;使學生初步了解餐廳的基本設施設備,熟悉餐廳環境;初步掌握中餐鋪臺的基本技能及餐飲服務的基本程序。

3.1.2商務禮儀訓練區

在實訓室頂端墻壁上,安裝7*2.5米的鏡子。可以用來學生的禮儀訓練,商務接待、導游講解時的儀態訓練。使學生在訓練時,可以清楚地發現自己的不足,更具有直觀性。

3.2 導游講解模擬及商務軟件實訓室。

可完成導游證考試現場講解模擬實訓、導游綜合技能實訓、商務軟件訓練、外國文字錄入訓練、外語聽說能力訓練、外語寫作能力訓練等。

3.2.1仿真環幕導游模擬實訓區

仿真環幕導游模擬實訓區,安裝120°弧形投影屏幕,配備dlp投影儀及多媒體圖形融合一體機等設備,安裝導游模擬教學系統及蘇州園林、故宮、靈隱寺等多個景區的3d虛擬教學軟件,并結合視頻展示、立體聲功效、音箱、多功能控制臺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展現景區全貌,使學生對整個景區的地形、地貌有全面了解,能夠直觀看出景區的游覽路線。

3.2.2理實一體現場教學區

現場教學區配備活動翻板培訓椅,結合仿真環幕導游模擬實訓區,學生在此可以進行旅行社業務模擬、旅游線路規劃,完成旅行社服務的完整、系統的規范業務程序,完成導游講解、導游工作程序的展示;同時,老師可以完成多媒體課件展示,進行理論教學。

3.2.3旅游業軟件綜合實訓及外語能力訓練區

本區配備學生電腦、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安裝酒店管理軟件、旅行社管理軟件、導游模擬軟件、商務模擬軟件等,可以完成酒店管理系統實訓操作、旅行社業務實訓及商務模擬等實訓項目。同時,可以完成外國文字錄入、外語聽說能力、寫作能力等實訓項目。

3.3 商務公司(模擬旅行社)實訓室。

可完成旅行社業務實訓、商務會議模擬實訓、前臺接待模擬實訓、辦公室工作模擬實訓、行政助理技能訓練、商務談判模擬實訓等。

3.3.1旅行社業務模擬區

模擬旅行社實訓室是參照目前中小型旅行社企業的動作模式所建立建成。配備辦公電腦、桌椅、資料柜等,安裝碩研旅游軟件,搭建旅行社前臺、旅行社各崗位標志、旅游信息綜合架,可開展旅行社綜合實訓。

3.3.2商務公司綜合業務訓練區

配備會議桌及相關設施,組建綜合業務洽談模擬區,可進行業務策劃、商務談判等業務模擬。

4 結語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涉及的要素多,因為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發展,需要我們不斷更新觀念,在建設初期必須充分考慮其預見性、系統性和共享性的原則,方可最大程度發揮建設資金的作用,為各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供最為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第12篇

在用餐的時候,講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勸人多用一些,或是品嘗一下菜肴,但切勿越俎代庖,不由分說,擅自做主,主動為他人夾菜、添飯。且不說這樣做不夠衛生,還會讓人勉為其難。這一般適用于中餐宴請的便宴情況。

推讓讓我哭笑不得

姓名:陳雯雅

職業:公務員年齡:25

觀點:當然贊成不夾菜了。咱們國家嘛,向來是以禮儀聞名的。特別是吃飯的時候,尤其喜歡勸人家多吃,然后還有往你的碗里夾的習慣。說實在的,撇開不衛生,最重要的還是會出現讓你哭笑不得的場面。

理由:上次單位里剛剛做完一個規劃,大家好幾天都沒好好休息了,于是就有人提議說去吃頓好的補補。在我們這靠海的地方最多的就是海鮮啦,于是叫了一桌海味,之前大家還吃得不亦樂乎的,也沒有什么推讓之類的。最后等上大螃蟹時,本來是一人一只分好的,可是那些可惡的同事推說什么現在要減肥、怕胖,結果把大螃蟹全推給我了。我的天哪,7只大螃蟹啊!我覺得不吃太浪費了,可是吃了又撐得要死。最后我死塞硬塞吃完了,她們可是減肥了,而我都快要吐出來了。

別讓好意變成強迫

姓名:張佳

職業:學生年齡:23

觀點:別說勸菜不夾菜了,就是一個勁地勸人家吃菜我也覺得不是很好,尤其是啊,勸菜的人是出于好意的,你又不好意思不吃,實在是太尷尬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四平市| 桃园县| 南城县| 鄢陵县| 应用必备| 遂昌县| 康乐县| 台前县| 金溪县| 东丰县| 巴马| 白山市| 盐城市| 孝感市| 拉萨市| 囊谦县| 扶风县| 疏附县| 右玉县| 山阴县| 嵩明县| 车险| 普定县| 宾川县| 泸水县| 富锦市| 商城县| 钦州市| 沙洋县| 青海省| 广安市| 雷州市| 醴陵市| 萍乡市| 日照市| 平顺县| 民乐县| 扶沟县| 汉中市|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