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財政與金融論文

財政與金融論文

時間:2023-05-29 17:49: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財政與金融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財政與金融論文

第1篇

1 財政金融如何控制農產品商業率績效風險的理論基礎 

1.1 制度分析 

在我國建國期間,為了能夠使工業化建設得到更好地發展,并減少外來壓力的影響,使工業化體系能夠更早的投入使用中,從而確定了相關制度,具體如下:國家具有參與農業剩余分配的權利,但此種權利的行使需要在財政制度的規范下進行,除此之外也完善了金融制度,在此制度的應用過程中充分動員農民將剩余的儲蓄和經濟資源投入到國家發展中,如在城市建設、工業化建設方面,形式為將金融財政化與實行農產品低價限制為主,此舉并不會真正威脅到農民的權益,只要做好宣傳工作,即可以得到很多農民的支持。當然這只是我國剛剛開始起步時所采取的方式,也是當時最為適合的方式,在此種制度的應用下,我國農業發展方面的資金問題能夠得以解決,但卻也在資源積累方面造成了困擾。 

為了能夠改善以往制度中暴露的問題,我國對此制度進行了改革與優化,并在“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目標下實現了財政金融服務體制、結構、功能以及農產品價格的管控工作,至此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走入了正軌,但若從宏觀角度來看,當時我國的經濟、財政金融發展方面依然未得到平衡,往往更加傾向于工業建設和城市建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后我國進入了21世紀,社會理念和金融發展理念均隨時展而發生了變化,我國政府紛紛轉變以往的模式,不斷向金融機構以財政還款的方式實施融資,并積極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但卻忽略了財政金融服務調控農產品商業率的績效風險方面。 

1.2 理論基礎 

財政金融在農業發展中具體扮演怎樣的角色,其定位究竟如何其實至今并未得到統一,如有些人認為合理的農業投入可以幫助農民識別風險,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風險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政府想要干預市場而出現的托詞,主要是因為政府想要全權掌握農業發展的主導地位,當然在此方面還有其他的想法,如部分人認為政府的參與、支持或許可以起到促進農業發展的作用,但若干預程度過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阻礙農業發展的根本原因。財政金融、績效風險等會對我國的產業結構產生影響,也會對商品流通形式產生限制影響,由此也就會降低商品率。我國作為人口大國,若無法很好的完成金融改革,勢必會在農業發展中成為阻礙,也會使得人均收入大幅度降低,在此種情況下人們若要提升經濟收益,則需要組建金融中介體,這樣人們才能夠真正參與到農業發展中。鑒于農業方面的影響因素較多,往往是“看天吃飯”,這也使得此方面經濟發展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也導致了很多家庭存在資金短缺現象,為了更好的改善此種問題,今后應持續做好財政金融的服務工作。 

1.3 模型構建 

農產品商業率方面往往會存在很多影響因素,從而導致績效提高過程中讓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會侵蝕農民的農業經營增值,在此種情況下則必須采取其他措施來改善,并開發有效工具投入使用中。我國在此方面也已經有了相關應對政策,如農業生產函數,在此函數的應用中需要將實際的數據應用其中,這就需要做好數據收集工作,只有保證數據的有效性、時效性,才能夠保證最后的數據結果具有準確性,數據收集完成后將其引入控制變量I和P,建立實證模型: 

Yt = aRt + γIt + δPt + ωt 

每個變量均有不同的意義,如Y,其往往代表農民收入變量;R代表農產品商業率變量;I、P則是控制變量;I代表投入;P代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a、γ、δ為影響系數;ω為隨即因素;t為時間。為了能夠得到農產品商品率R、農民收入Y之間的關系,需要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之后對I進行分解,與此同時將影響因素加入其中,建立起相應模型: 

Rt = a Yt + γKt + βDt + δPt + φPkt + πTt + Zt + μMt + σWt + εLt + τXt 

Y為農民收入變量;R為農產品商品率變量;K為財政金融資本投入變量;D為土地投入變量;P為農業生產資料價格;M為農產品質量;W為自然災害率;L為勞動投入;X為農產品消費者的偏好;a、γ、β、δ、φ、π、μ、σ、ε、τ為影響系數,t為時間。 

2 實證研究與分析 

2.1 變量選擇、數據說明以及研究方法 

本文將針對我國2000-2015年間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農業經營純收入作為Y變量,將與之相對應的商品率視作R,并確立相應的變量,之后在農業公司、金融服務以及績效風險(下轉P) 

(上接P)方面進行綜合比對,對各個變量的數據進行確認,并帶入公式中進行計算,所得到的結論展示如下: 

2.2 單位根檢驗

       單位根檢驗方式的應用較為普遍,其將含截距項、趨勢項融入其中,并針對多個指標進行檢驗,如農業貸款和財政支農支出方面,或是農保險方面,在檢驗過程中主要是為了確定其是否具為非平穩變量。在確定此方面后,要對其進行差分處理,一級差分值的確定極為重要,對該值進行分析后,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數據序列規律,并將相應的數據填入其中,之后利用模型來計算,即可以得到相應結果。 

2.3 Johansen協整檢驗 

此檢驗方式與上述檢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也有所不同,如其相應的變量在一般情況下均是單整平穩狀態,只有在此種狀態下才可以應用協整檢驗方式,其屬于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需要利用協整方程的優勢來開展工作,然而此方式的應用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正式計算之前需要針對影響因素進行確認、解決,否則在一階差分值方面的結果往往會具有較大的失誤。在此方式中會擁有5個評價指標,不同的評價指標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對其分析后可以確定在一段時間內的農產品商業率情況究竟如何。 

2.4 格蘭杰因果檢驗 

此檢驗方式往往應用在協整檢驗方式之后,換言之其需要有一定的前期數據作為基礎,該檢驗模式主要是為了能夠確定變量之間的關系,但滯后期現象的存在會對此方面有著影響,因此需要對滯后期進行分級,如滯后1期、2期、3期、4期等,一般來講最佳的時機是1期,但到達4期后,財政支出的增加會顯得微不足道,難以對最終的數據結果產生作用。我國在此方面也積極做出了調整,如針對農業補貼方面采取了人頭補貼制度。 

3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根據本文的論述可以知道,財政金融的出現與應用確實具有相應作用,如增加農產品商業率,控制其中存在的風險等,而財政服務也有很好的影響作用,可以減少農業貸款帶給農民的不良影響,而農業保險的作用并不十分明顯,起碼在短時間內難以看到顯著成效。今后政府應改變管理理念,將傳統農業改革建設重視起來,并分為多個階段,如前期、中期和后期,針對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的財政金融服務模式,將政府干預的力度降低,充分給予農業發展空間。 

4 總結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農產品商品率績效風險與財政金融服務控制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農產品產業率方面的提升與優化,也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農產品作為我國重要的資源之一,其在促進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等方面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此方面發展,為了能夠改善此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針對此方面的績效風險與財政金融服務控制方面采取了諸多措施,且小有成就,但在實際發展中依然會暴露出些許問題,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皮竟,魏萍,葛昭宇,蔣信一,蒲昌權.九龍坡區農產品商品率及優質率指標實現路徑研究[J].南方農業,2014(28). 

第2篇

論文對絕大多數的朋友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朋友們都能順利的編寫出所需的論文,論文頻道小編專門編輯了“謝旭人解讀中國當前財政政策”,希望可以助朋友們一臂之力!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在北京舉行。在論壇第三單元“財政政策與公共財政體制改革”中,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詳細解讀了當前中國財政政策。

謝旭人說,2011年,是世界各國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關鍵一年,也是中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將繼續恢復增長,但復蘇的基礎不牢固,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從國內看,中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但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問題疊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觀調控的難度。中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復雜。

基于此,中國政府明確提出,2011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更加注重穩定物價總水平,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中國政府強調要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主要是考慮到世界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我國經濟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還需要政策支持。完成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實施的建設項目,啟動“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都需要財政增加投入。因此需要保持適度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保持一定的財政政策刺激力度。與此同時,也要根據新形勢,增強財政政策措施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雖然今年仍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在政策的力度上要更加合理的把握,今年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進一步有所下降,也降低了赤字率。這樣安排既考慮了鞏固和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也體現了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政策的著力點上,更加注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視穩定物價總水平,同時積極防范財政風險。

2011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著重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促進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財政補助規模,提高城鄉低收入群體的基本收入,增強其消費能力。完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努力擴大就業,支持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等政策。完善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積極引導消費需求。同時,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穩定物價的作用。大力支持糧油、蔬菜、棉花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生產,穩定化肥、煤炭、成品油等供應,做好必需商品進口以及儲備物資投放等,促進市場供求平衡和物價基本穩定,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

二是著力優化投資結構,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中央公共財政基建投資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大力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支持自主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優先保證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求,有序啟動“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建設。切實加強投資的管理,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第3篇

論文關鍵詞:2010年第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與財政政策分析報告―“方錐體”經濟格局下的人民幣匯率與財政政策“傘形調控”

 

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經濟在復蘇的軌道上加速運行。美國經濟的各項總量、結構指標和先行指標都出現明顯好轉,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失業率也開始緩慢下降;歐元區經濟則在主權債務危機的擾動下奮力前行,宏觀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逐步提升,通貨膨脹保持在低位運行;日本經濟復蘇的勢頭強勁,自2008年第2季度以來首現正增長,勞動生產率和就業狀態都出現明顯改善,通貨緊縮的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國宏觀經濟進入高速恢復期,相較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谷底”,經濟增長出現了補償性反彈,增速高達11.9%,但經濟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穩定增長、發展模式轉變和通貨膨脹預期控制的復合性困難增加。世界經濟初步形成了以美國為頂端,以中、歐、日為支柱的“方錐體”格局,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新格局下各方利益調整的糾結點。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財政政策需要從總量擴張、快速拉動的方向上回調,強調中長期調控,重視政策效益畢業論文怎么寫,借助市場力量的戰略性調控框架應得到重視和實踐。

一、世界經濟“方錐體”格局的形成與人民幣匯率問題

隨著國際經濟的加速復蘇,后危機時期的世界經濟格局也逐步清晰。美國作為全球經濟、技術和國際機制協調的第一大國仍然是新格局的主導國,中國、歐盟、日本成為新格局的重要支柱,世界經濟由傳統的美、歐、日“大三角”轉化為4個相互聯接、相互影響的“大三角”。新格局下,國際經濟政策的角力由單純的國與國互動轉變為集團間利益的調整,由單純的實力對決轉化為國際機制與國家利益的協調,人民幣匯率問題在這一格局下被放大和扭曲,成為國際金融危機恢復期各方利益的糾結點。

(一)世界經濟“方錐體”格局的基本形態和內在機制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對發達國家的金融和經濟帶來了重大打擊,但從經濟規模、技術能力和國際經濟規則和機制的控制能力看,美國、歐盟和日本仍然是全球經濟最重要的驅動力量(見表1所示)。中國經濟率先渡過危機的“拐點”,為國際經濟形勢的穩定和國際貿易秩序的有效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并隨著自身經濟實力的快速上升,成為后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規模統計 單位:億美元

 

國家

經濟規模

國家

經濟規模

國家

經濟規模

美國

142587

日本

50730

中國

49093

德國

33576

法國

26798

英國

21980

意大利

20900

巴西

14820

西班牙

14661

加拿大

13190

印度

12430

俄羅斯

12282

澳大利亞

9200

墨西哥

8663

韓國

8003

荷蘭

7942

土耳其

5935

第4篇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財務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2]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葛家澍、杜興強:《中級財務會計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田丹陽.我國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現狀與對策[J].財經界,2014,6(8):102-103

[5]胡云竹.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應收賬款質量管理[J].綠色財會,2016,12(2):54-55

[6]魯智國.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4(1):130-131

[1]龍件元.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J].經濟師,2010.3.

[7]王瑞玲.論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0.9.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87/c3592332/contenthtml,2012-03-02[ZK)]

[HT5”SS][2]高建初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與發展趨勢[EB/OL].中國衡器網http://wwwweighmentcom/newsletter/year2014/m6/2196asp

[3]李玲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難多地試水“金融倉儲”[EB/OL].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31209-cd58cfd7html,2013—12—09

[4]李紫宸千萬中小企業遇融資痛點,應收賬款能否破解困局?[N].經濟觀察報2016—04—28

[5]韓雪萌中小銀行是服務小微企業的生力軍——訪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N].金融時報,2012—03—09(001)

[6]高思新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現狀及對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47—50

[7]謝茂康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應用——以衡陽市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3(32)

[8][10]中征登記公司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介紹[EB/OL].http://wwwcrcrfspcom/platform_introducedo

[9]wiwi8742問題解析:應收賬款質押的法律風險及防范措施[EB/OL].好貸網,2015—04—03[ZK)]

[11][12][ZK(]錦年應收賬款融資遇冷專家:小企業應學會造血[N].財會信報,2015—05—25(05)[ZK)]

[13][ZK(]王華如何拓展核心企業供應鏈融資[N].2013—04—26(A13)[ZK)]

[14][15][ZK(]魏安江應收賬款質押登記暗藏陷阱[J].法人,2014—10—09[ZK)]

關于應收賬款研究論文參考文獻:

[1]王曉敏.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遼寧經濟,2012(4):82-83.

[2]池國華.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3(4):13-15.

[3]孟慶財.我國民營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2(5):73-75.

第5篇

    一 課程體系設計和實踐實訓設計整體思路

    1.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

    嚴格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主干學科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其中核心課程為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含基本統計分析軟件應用、統計實務模擬等),社會實踐(含經濟社會統計調查、統計工作實習等),科研和論文寫作(含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專業實驗包括計算機基本技能實驗、統計分析應用軟件實驗、經濟計量分析軟件實驗、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實驗。

    2.參照其他院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選擇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財經院校(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上海金融學院、 河南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和山東工商學院)和綜合類院校(如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和云南大學)以及師范類院校(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作為參照院校。通過比較分析得出,在統計學經濟統計、商務統計、金融統計方向中,財經類院校主要突出經濟學課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綜合性院校和師范類院校主要課程為理學類,招生偏重理科生。

    綜上所述,經濟統計學專業應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熟練掌握現代統計理論和經濟數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實的統計學、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軟件處理統計數據的復合型高素質經濟管理統計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外資企業和大中型公司等從事經濟統計分析、管理咨詢、市場調研和商務數據分析等管理工作。

    3.與學院培養方案形式統一

    新制訂的培養方案和整個學院的形式保持了統一,以便于教務人員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 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專業課的設置

    經濟統計學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和招收對象為理科生,設置了保險精算、金融統計和商務統計三個方向。學生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并達到學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由于經濟統計學對統計學和經濟學知識的要求較高,我們提高了課程總學分和總學時,注重主干學科和專業課程的開課順序和教學周學時分配,強化實訓實踐課程,實行理論和實踐并行。

    培養方案確定了5門學科基礎課程,分別為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C語言程序設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管理學。確定了5門專業基礎課程,分別為基礎會計學、經濟統計學、貨幣金融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確定了9門專業核心課程,分別為國民經濟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統計預測與決策、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學、市場調查與分析、投資學、數據挖掘。

    分設了三個專業方向,分別為保險精算(開設保險學、保險統計學、利息理論、壽險精算、非壽險精算5門課程)、金融統計(開設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市場、金融資產評估、金融工具與金融風險管理、投資組合分析 5門課程)和商務統計(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企業經營統計學、投入產出分析、項目管理、質量控制統計方法5門課程)方向。

第6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信用探析

【Abstract】Thereare3aspectsofreasonsthatconsistofenterprisethemselves,financesystemandgovernment,whichleadtothedifficultyintheSMEsofChina.Sowemustsearchfortherelevantwaystosolvethem:Thefirst,enterprisesneedtoacceleratetheirimprovement,raisetheabilityofmakingprofitfactually,enhancethemselves’conceptiononcredit,andexpandthefinancingchannelandwayhardly.Thesecond,thefinanceorganizationsneedtoliberatethoughtandbringforthnewideasactively,dispelthefinancialrepressiontotheSMEsgradually,andbuildseverallevelsofinstitutionsofcreditguarantee.Thethird,thegovern-mentneedstoimprovethelawsandregulations,andincreasethesupportsofinstitutionsandfinancefortheSMEs.

【Keywords】TheSMEs;FinancingProblem;CreditResearch

【文獻綜述】

對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來說,融資難是一個極為現實而又棘手的問題,真的勇士是應該直面而上的。實現中小企業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是十六大的重要目標,也是全面實現小康的必須所在。而要實現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不可避免地要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一.選題的原因、目的及意義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數量達2930萬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在GDP當中,有51%是中小企業所創造的,出口中占到60%以上,中小企業完成的稅收去年占到全國的43.2%。眾所周知,一個地區經濟收入增長的重要源泉就是來自工業化,而工業化要持久就必須發展中小企業,同時中小企業還具有重要的產業配套功能。

可是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在我國,按現有的有關貸款通則和有關規定,限制得比較嚴,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普遍都比較難。按原國家經貿委統計,約有80%的中小企業存在貸款難和融資難的問題。盡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力度,積極引導并協調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但根據數據統計顯示,貸款的增加與企業的發展明顯不同步,甚至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長低于貸款的平均增長率。比如,2000年青島市貸款增長20.8%,而中小企業中的個體及私營企業的貸款僅增長18%。可見,多數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融資難仍然是當前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其發展就陷于瓶頸難以突破,十六大關于全面實現小康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因此我們必須給予這個問題足夠重視,尤其是企業管理界更應多作些研究。這就是我選這個課題的動因和現實意義,希望在這個問題上作一些積極的探索,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研究

中小企業自身融資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備諸多的條件和因素,華南師大經濟管理學院的賈麗虹博士通過研究把企業的融資能力看作是這些條件和因素的復合函數,即:C=f[c,d,I,E(g)…]。在該式中,C代表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c代表企業的資產規模,d代表企業的風險,i代表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相關知識和信息,E(g)表明企業未來成長的期望。其中,c、I和E(g)與C正相關,只有d與C負相關。通過討論c、d、i、E(g)等因素與C之間的關系,可以運用因素分析法來明確中小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去提高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從而突破融資的約束。我在正文中便借用了賈博士的這一研究成果。

(二)金融改革的展望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如何解決,有專家認為,關鍵必須變商業銀行被動貸款為主動貸款,人民銀行要積極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道義勸告”,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高級論壇”上談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五大措施。第一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他強調,利率市場化最根本的問題是使得金融機構在一定法規的指引下能夠形成利率的形成機制,能夠根據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決定貸款水平、利率的形成機制和市場利率體制。二是商業銀行應對中小企業加強專業化金融服務。三是加快發展風險投資。四是借鑒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開辟二板市場,建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管體系。五是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監管。他指出,由于中小企業存在所有制成分復雜,洗錢、關聯企業交易、欺詐行為、過度無序競爭等隱患,所以需要加強監管才能保證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三)國外先進經驗的介紹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個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金融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尤其嚴重,解決起來也特別困難。那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非常有必要借鑒一下發達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措施和經驗,學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作法。

1.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世界難題,也成為意﹑德兩國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重要內容

意﹑德政府制訂的政策是全面的﹑配套的,但關鍵還是資金支持,一是財政支持,二是信貸支持,而且往往是結合起來使用。如德國復興銀行是德國兩大政策性銀行之一,其主要職能是貫徹國家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目前,每年向中小企業放貸規模約為330億歐元,另外,還代表政府向外提供十五億美元的金融援助與投資。為了使該銀行能更好的地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甚至是低息信貸服務,德國政府對該銀行采取了國家擔保、不上交利潤以及免稅等三大優惠政策。政府的這種有力且持之以恒的支持,使廣大中小企業通過政策性銀行低息貸款,獲得了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最寶貴的資金資源。又如意大利西曼斯特金融機構(國家占大股)按國家金融政策,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支持中小企業向外發展,支持中小企業不僅是出口者,而且是對外投資者。該機構每年執行中央銀行委托的20億美元中期優惠貸款,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的產品出口、設備采購和對外投資;為進一步鼓勵實力較弱的企業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該機構還可對企業進行參股(小于或等于25%股份),作為條件,給參股企業以低息甚至貼息優惠,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另外,該該機構還承擔向企業提供人才培訓以及國家的政策法律咨詢業務等。

2.美國對中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美國的中小企業政策是典型的市場主導型政策,十分強調市場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推動作用: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管理機構,財政金融支持,創新支持,信息與資料培訓服務等。其中財政金融支持方面投入的資源最大,也很有特色。按其內容,可以分為四大塊:政府貸款或擔保,政府采購,風險投資及創新專項資助。雖然美國的中小企業政策是市場主導型政策的典型代表,但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力度顯然不小。這表明對中小企業進行適當的支持和保護不僅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共識。

在如何提高使用政府資源的效率方面,美國的經驗也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鑒:一方面政府的定位一定要明確,所以實施的扶持政策嚴格局限為市場的補充﹑修正,而不是去試圖超越甚至取代市場,這一點對正在轉變政府職能中的我國來說尤為具有啟示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資源的投向要有重點,不平均,不盲目,有的放矢,特別要重視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

三.論文結構、方法論創新之處及課題預測

我的論文除去前言和結論,正文按照邏輯順序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現狀分析;第二部分,原因探析;第三部分,出路探索。而在后兩部分我又分別從中小企業自身、金融機制、政府三個角度入手探討,最后得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需要多方努力,是一復雜系統工程的結論。

論文的一個創新之處是聯系目前現實情況,把信用問題擺在一個突出位置上,使之成為正文的紅線,貫穿于企業、金融機制、政府三個層面,不但強調了信用問題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性,并以此把中小企業、金融機制和政府三個截然不同的方面有機的聯系起來,避免了片面地從其中一個或兩個方面去尋找問題的原因和出路,導致不能正確而徹底地認識和解決問題。任何脫離整個社會經濟背景,隔離三者之間聯系的的研究方法都是錯誤的。許多針對中小企業的研究要么陷于現象描述,要么觀點淤于偏頗之潭,原因就在于沒能用聯系的觀點去看問題,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單從某一個方面入手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是論文研究得出的的結論。譬如有些人在研究該課題時,過分強調向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性,這就只考慮了中小企業素質低、貸款條件惡劣的情況,卻沒有看到中小企業貸款雖然存在著“急、頻、少”的弱點,但由于中小企業群體眾多,實際上分散了銀行貸款風險,使得風險成本降低。造成這種研究態度是因為在不健全的金融體制下固守落后的金融觀念,沒有認識到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應該主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改善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而不是被動地等待中小企業解決好自身問題以后再予幫扶,這本就是個“理性思維陷阱”:中小企業正是由于資金不足制約了發展才需要金融機構、政府乃至整個社會的幫扶。得不到資金支持,就很難走出困境;走不出困境,就越發得不到資金支持。因此,在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時,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

第7篇

發展高科技產業是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重要保證,也是推進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風險投資業在政府的推動之下,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但由于歷史較短,我國風險投資還遠不能滿足高新技術企業高速發展所面臨的旺盛的融資需求,風險投資未能充分發揮其推進高新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從本質上看,風險投資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適宜的外部環境,而政府要對風險投資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必要的扶植,從而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充當重要的“推動器”角色。風險投資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活動,更離不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財政和金融環境。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風險投資的財政和金融支撐環境至關重要。

一、政府財政資金的適度扶持

為了有效解決風險投資發展中的“市場失靈”問題,很多發達國家都先后推出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助計劃、中小企業技術轉移計劃、發展創業投資基金等,試圖從系統撫育的角度解決風險投資所遇到的難題,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美國不僅先后培育出了IBM、英特爾、思科、微軟這樣的大公司,也極大地激發了美國公民的創業、創新精神。但是,由于風險投資涉及面廣,資金需求個性化明顯,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觀調控和社會管理職能之后,還有足夠的財力在風險中起主導性作用。政府財政資金主要是從彌補市場失靈的角度出發,抓住制約風險投資的關鍵環節,著力解決風險投資環境建設中的關鍵問題,以使財政支持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用。首先,任何產業和企業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市場與環境條件,風險投資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對資本、法制、人才、市場機制等條件的要求更高,政府應在滿足這些條件方面充當無可替代的角色;其次,風險投資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其戰略重要性無法在追逐商業利潤的市場上通過成本-效益關系完全反映出來,這就需要政府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目標出發,采取措施,鼓勵并支持風險投資的發展,如通過設立政府種子基金,對處于研發階段的創業項目提供資本金支持。日本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規定,凡企業利用風險資本實施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均可從政府得到約占其開發總支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補貼;澳大利亞企業科技開發費的60%由政府通過免稅方式提供。我國1999年設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第一個政府種子基金。該資金設立以來,通過無償資助等方式,對優化種子階段企業資金供給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支持作用非常顯著。政府基金只能起到引導和催化劑的作用,而不能成為風險投資的主力。目前,風險投資主體單一,風險資金來源短缺是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為推進我國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必須要有更多的風險資本加入進來。因此,應著力培育多元化的民間風險投資主體。從長遠看,國家對風險投資的支持主要表現在政策的支持上,風險投資的真正發展還是在于拓寬風險投資的資金渠道。主要的資金渠道包括:允許保險公司將多年來積累的保險基金的一部分從事風險投資活動,包括將資金投入風險投資公司,由后者進行風險投資,或參與風險投資基金的組建,直接進行風險投資;吸收外資和鼓勵外國機構在我國設立風險投資公司,開展風險投資活動;通過商業銀行介入風險投資的擔保機制,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

二、建立政府信用擔保制度

毫無疑問,政府是最具有公信力的機構,政府信用擔保對風險投資發展的具有放大效應。

在目前銀行貸款仍占企業資金來源的主導地位,且銀行仍以“安全第一”為經營原則的情況下,由政府為風險投資項目提供擔保是促使銀行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的最為直接和有效途徑之一。發達國家為了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風險投資業發展,普遍選擇了政府擔保的方式。例如,美國中小企業局(SBA)對高科技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提供85%~90%的擔保,為從事股權投資類的小企業投資公司提供發行長期債券的擔保。日本設立的“研究開發企業培植中心”負責對風險企業的貸款擔保,擔保比例為80%。實踐證明,通過財政擔保,政府可以用少量的資金帶動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向高科技風險企業,其資金放大倍數在10~15倍之間。為發揮信用擔保的資金放大效應,可開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由國家和地方財政出資成立專門的風險投資擔保基金或擔保公司;由政府、銀行及民間資本合資設立擔保公司;建立風險投資的保險保障體系,如可由政府組建高新技術風險投資保險機構,或鼓勵現有的保險公司開展風險投資保險業務;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外資投入風險投資擔保領域,研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擔保業的政策,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擔保業的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風險投資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不能過分依賴于政府擔保。從國際經驗看,政府擔保在風險投資擔保體系中并不起主導作用。即使是政府擔保,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府行政擔保,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場化擔保,政府僅以其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

三、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

實踐證明,在需要大量投資的科技研究領域,政府引導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科學研究可分為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與開發研究。基礎研究投入大、研究周期長,效果顯現慢,因而該種研究的資金支出需要由政府承擔。應用科學研究與開發能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因而可以也能夠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到這一領域。但將應用與研究開發推向社會,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資金導向機制。世界上科技發展主要分為以美國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和以日本為代表的自由發展模式。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是在政府主導下均衡發展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自由發展模式即科技進步主要來源于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需要的技術創新,由企業自主投資研究開發,主要側重于應用科學的研究。從實際效果來看,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比較成功。美國的成功經驗也正是建立了政府資金的導向機制。因此,發揮政府資金對風險投資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從以色列、澳大利亞、印度這些缺乏創業投資土壤的國家看,其發展創業投資的成功經驗也是建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境內外創業投資資本共同組建創業投資公司或基金。為了避免政府直接投資所帶來的諸多不足,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政府通常是設立政策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例如,由政府制訂科技發展戰略,采取適當措施鼓勵科技投資,支持科技發展;政府應制訂一些措施鼓勵民間投資,并建立一套使民間風險資本既愿意投資,又能順利退出的機制。

第8篇

參考文獻

[1]畢曉陽.基于BPEL及CCML的Web服務組合建模及開發方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

[2]蔣洪偉.基于MDA的Web應用系統研究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09.

[3]蔣理.基于MDA的Web應用系統開發框架的設計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4]張曉峰.基于MDA的Web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11.

參考文獻:

[1]黃悅深.基于HTML5的移動WebApp開發[J].圖書館雜志,2014(7).

[2]黃晟.基于用戶體驗的APP設計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2(5).

[3]于洋.淺析HTML5的特點及其在移動WebApp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2).

[4]MarkoGr?nroos,BookofVaadin[M].2014.

參考文獻:

[1]譚純.手機閱讀平臺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出版參考,2012(Z1).

[2]樊陳.基于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下的電子商務系統內部控制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3]王慧.電子商務企業內部控制案例分析研究——基于《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4]王蓮峰.移動互聯網App標識商標侵權若干問題探析[C].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論文集,2015.

[5]邸紫琪.基于風險管理的互聯網金融的內部控制研究——以阿里巴巴為例[D].河北大學,2015.

[6]鄧勇.移動醫療APP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探討,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法律系205辦公室,2015.

[7]李琳.我國圖書類App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5.

參考文獻

[1]王富祥,劉鐵軍.企業形象策劃[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4.

[2]張文璽.形象塑造:企業制勝的王牌[J].中國石化出版社,1998(2).

[3]李巍.對塑造企業形象的思考[J].遼寧經濟出版社,2007(9).

[4]谷虹,陳梓妍.讓你的企業APP更有創意[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2(8).

第9篇

論文導讀::采用BT模式進行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探討,項目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采用BT模式進行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探討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縮寫,中文的狹義解釋是建設移交,廣義解釋代表一個完整的投資過程,即項目融資、建設、移交的全過程。通俗地說,BT投資是一種“交鑰匙工程”,政府通過特許協議,社會投資人投資、建設,建設完成以后“交鑰匙”,政府再回購,回購時考慮投資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籌集建設資金成了項目融資的一種新模式。 1、BT模式產生的背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設資金的銀根壓縮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如何籌集建設資金成了制約公路建設的關鍵。原有的投資融資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建設企業及其關聯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為阻隔,資金缺乏有效的封閉管理,風險和收益分擔不對稱,金融機構、開發商、建設企業不能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有機循環閉合體項目管理論文,優勢不能相補,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流動與運用。2、BT模式的運作政府根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對項目進行立項,完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籌劃報批等前期工作,將項目融資和建設的特許權轉讓給投資方(依法注冊成立的國有或私有建筑企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根據項目未來的收益情況對投資方的經濟等實力情況為項目提供融資貸款,政府與投資方簽訂BT投資合同,投資方組建BT項目公司,投資方在建設期間行使業主職能,對項目進行融資、建設、并承擔建設期間的風險。項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資方將完工驗收合格的項目移交給政府,政府按約定總價(或計量總價加上合理回報)按比例分期償還投資方的融資和建設費用。政府在BT投資全過程中行使監管,保證BT投資項目的順利融資、建設、移交。投資方是否具有與項目規模相適應的實力,是BT項目能否順利建設和移交的關鍵論文提綱怎么寫。

3、實施BT模式的依據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3.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條“國家鼓勵引導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投資建設,經營公路。”3.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30號《關于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第四章第七條“鼓勵有投融資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對具備條件的工程項目,根據業主的要求按照建設—轉讓(BT) 、建設——經營——轉讓(BOT) 、建設—擁有——經營(BOO) 、建設——擁有 ——經營——轉讓(BOOT)等方式組織實施。”4、廣東順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國中鐵順德公路BT工程項目——廣東省佛山市一環南拓暨順德區快速干線項目,是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與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適應改革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采用BT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廣東省2010年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該項目2007年開工建設,2008年超額完成了施工產值保4(億元)爭5(億元)的投資目標。盡管工期緊、壓力大、施工環境復雜,但項目開工至今,整個項目施工管段沒有發生一起大的安全責任事故,也沒有出現任何擾民事件。

5、BT模式的特點根據BT的概念可知:5.1 BT模式僅適用于政府基礎設施非經營性項目建設;5.2政府利用的資金是非政府資金,是通過投資方融資的資金,融資的資金可以是銀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機構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資的也可以是國

摘要求政府完善償債機制,建立專項償債發展基金,健全國有資產運作機制,重新整合各類資產項目管理論文,特別是特許經營管理的項目;10.5 BT模式不僅獲取了較大的投資效益,還提高了項目管理的效率,增強了投資方的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參與市場的競爭能力,積累了BT模式融資的經驗,增加了施工業績,為以后打入融資建筑市場創造了條件;10.6 BT模式擴大了資金來源, 使項目順利建設移交給政府,推進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其他行業的融資樹立了典范。結束語:作為工程項目建設的一種全新投資和管理模式,BT模式近年來在國內外取得了較大發展,它在較好地解決建設單位融資難題,加快公路建設的步伐的同時,也為資金實力雄厚、綜合經營能力強的承包商提供了更多機會。更為關鍵的是,依托項目承包者成熟的大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從源頭上確保了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質量和工期,從根本上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效益最大化。

第10篇

【關鍵詞】湖南省 國民生產總值 計量經濟分析 OLS參數估計

一、引言

國民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為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它由什么所影響呢?國內很多論文都對此做過相應研究,對象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也有的為部分省的國民生產總值,但湖南省的情況存在空缺,尚未進行研究。本文就以湖南省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因素,并進行計量分析,得出結論。

二、預處理

(一)變量選擇

選擇湖南省生產總值Y作為被解釋變量。其影響因素很多,本文不能全面地給予說明分析,參考相似論文選取的變量,再根據模型本身的需要、數據獲取難易等,本文選擇了五個指標作為模型的解釋變量:居民消費水平X1、固定資產投資X2、進出口總額X3、財政支出X4,稅收收入X5。其中,居民消費水映了居民總體經濟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是GDP增長的主要保障;進出口總額和前兩項一起構成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財政支出在中國處于經濟建設時期的背景下對GDP有快速促進作用;而稅收的多少直接影響市場中的消費投資情況,因而也會對GDP有所作用。因此,上述解釋變量的選取符合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二)數據收集

最后是計量經濟檢驗中的異方差檢驗,通過Eviews進行異方差檢驗,得出P值均遠大于5%(取95%為置信區間),可見基本不存在異方差性,不需進行異方差修正。

四、結論

最終確立湖南省生產總值影響因素模型如下:

Y=199.4517+(0.755417)X1+(0.000109)X3+3.815589X4+(-4.486782)X5

可以看出,根據近30年的數據,對于湖南省GDP,固定資產基本不產生作用,這也與湖南的低房價和房產過剩情況相符;進出口總額的影響較弱,因湖南不是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城市;起較大影響作用的是居民消費水平和政府的財政支出,且財政支出的效果更為突出。具體量化可以估計,當居民消費增加l%,湖南GDP增加0.755417%;進出口總額增加l%,湖南GDP增加0.000109%;財政支出增加1%,湖南GDP增加3.815589%。比較特別的是稅收,影響同樣極大,但對湖南省GDP起負向作用,具體為稅收增加l%,湖南GDP約降低4.486782%。這可能是因為政府一旦提高稅收,居民將可能降低消費和投資,這將導致GDP的降低。

這也可給提高湖南省生產總值以一定啟示:要重視居民消費、財政支出的作用,調整房地產結構,同時控制向居民的征稅額度。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

[2]伍德里奇[美].計量經濟學導論.第4版[M].高等教育.2014.

[3]單良.胡勇.基于軟件EVIEWS,EXCEL,SPSS的回歸分析比較[J].統計與決策,2006(4):150-153.

[4]張金玲.GDP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J].當代經理人,2006(11).

第11篇

關鍵詞:財政金融學;內容整合;課程設置

作者簡介:伍士林(1963-),男,安徽無為人,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管福泉(1973-),男,湖北黃崗人,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浙江?臨安?3113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農林大學“財政與金融”精品課程支持的研究結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8-0098-02

一、“財政金融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財政金融學”課程屬性

“財政金融學”是一門經濟學方面的基礎理論課程,由財政學和金融學兩個部分構成,都是研究社會經濟運行中資金運動的。財政學是研究以政府為中心的貨幣資金收支的,而金融學則是研究社會貨幣資金的相互融通的。這兩部分既有聯系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從聯系上看,兩者都涉及資金運動,但兩者研究的范圍則是根本不同的,一個是國家財政體系,一個是社會金融體系。因而,兩者的聯系是有限,而區別則是最主要的。大綱要求:通過“財政金融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要弄清有關財政、金融的范疇,系統地掌握財政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正確認識財政與金融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財政與金融的基本業務,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等。可見“財政金融學”內容廣泛,理論性強,且要求全面,既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又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

2.“財政金融學”課程在高校中的設置狀況

“財政金融學”作為經管類大學本科主干課程之一,廣泛地開設于經管類的眾多專業中,如會計、財務管理、企業管理、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等,且大多被列為經管類各專業的必修課程。此外,還有不少高校則將“財政金融學”列為通識性課程,開設為全校性選修課;在教學時數安排上,“財政金融學”課程教學時數一般為32學時到64學時不等,通常以48學時者為多,但總體教學時數偏少,浙江農林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情況就是如此。二本開設此課程的主要有會計、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等6個專業,三本則有會計、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5個專業開設,而二本及三本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則單獨開設“財政學”與“金融學”。同時,“財政金融學”也是我校全校性選修課程之一。我校該課程教學時數一般為48學時,部分專業為32學時,全校性選修課也為32學時。

3.“財政金融學”課程的教與學情況

由于“財政金融學”課程偏向于理論課型,長期以來該課程的教學方式基本上采用以班級為單位,以教師課堂集中講授為主,同時輔之一些其他手段,如課堂提問、課堂討論、作業等,而聯系實際的課外調查、專題論文、實際操作等帶實踐性的教學方式采用得比較少。現今教學條件改善,教師可利用的手段也較以往多,如大多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來上課,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仍是主流模式;再從學生學習方面看,目前學生的學習還是以課堂聽課、做筆記或打印PPT課件、做作業等方式為主,大多以完成課程任務獲得學分為限,缺乏學習主動性,被動學習比較多。

二、“財政金融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財政金融學”是重要的基礎課程,但并非是專業課,且每個專業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著諸多的問題:

1.教學內容問題

在“財政金融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遇到的且較為犯難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學內容問題,具體說來主要有:

(1)課程內容取舍或稱教學內容廣度問題。如果財政學與金融學分開上,都有不少內容,“財政學”一般有十二章左右的內容,“金融學”有十五章左右內容,多者達二十章內容,而合并為一門課后,課程教師就必須要考慮應安排多少教學內容問題。教學內容過多,則顯得十分龐雜,而教學內容過少則又不能反映課程的主旨。

(2)教學內容的深度問題。這和教學內容廣度緊密相關的又一個重要問題。本科教學不同與專科,教學內容應有一定的深度,但在有限教學時數的限制下,若教學內容安排較深,則會影響教學內容的廣度。

(3)“財政金融學”與其他課程內容的交叉、重復問題。在本科教學過程中,涉及財政、金融的其他課程很多,這樣難免會存在不同課程間教學內容交叉、重復現象,如財政部分的稅收與稅制與“中國稅制”課程有交叉;又如金融部分的涉外金融與“國際金融”課程部分內容有交叉等,外如“財政金融學”和“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投資學”、“保險學”等都存在有此類問題。

(4)教學內容的更新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財政與金融的社會實踐在不斷地改變,而教學內容有很多地方比較陳舊,甚至與現實脫節,難以緊跟時代的發展。

2.教學形式問題

從目前“財政金融學”課程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其教學模式以傳統模式為主,而諸如啟發式、討論式、研究性教學和互動教學等教學方式采用得比較少,究其原因有:

(1)課程教學時數不足。由于“財政金融學”課程的特殊性,它在整個教學計劃安排中不可能有較多的課時,這樣就存在一個教學時數有限問題,致使多種教學手段難以開展。

(2)課程內容多、理論性強,使得除講授外難以采用其他教學方式。實踐中,課程教師常常會陷入如果運用其他多種教學方式,則難以完成教學內容,若要完成教學內容,則只能以講授為主的兩難境地。

(3)班級大,學生多。“財政金融學”課程一般都是合班上課,少則兩個班,多則達四個班,人數常超100人,客觀上也給多種教學模式的采用帶來一定的困難。

第12篇

由于地方建設性融資需求過快增長,客觀上形成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為控制債務規模、防范金融風險,中央下發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約束性措施,分級次、分年度摸清政府性債務的規模、結構,深入分析債務成因和償債風險,揭示和反映債務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促進規范政府性債務管理,提高債務資金使用效益,健全風險控制機制。

地方政府性債務聽起來與普通百姓關系不大,實際上關系密切。比如政府進行的項目建設,特別是民生工程,多是舉債而來。但是,地方政府借債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看效果。對于地方大力舉債而且多以土地作為抵押的情況,這種形式目前已經很普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整體風險還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尚沒有達到危機狀態。然而,現在也必須開始介入地方政府債務的管理,以消除隱憂加強管理防范風險。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地方債有多大規模,將會造成什么風險”等問題,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規模到現在仍然沒有權威的統計數字。這主要是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認定標準還沒有形成一個共識,同時沒有統計指標體系。

從大量的審計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些地方政府性債務包袱日益沉重,債務風險日趨加大,給地方經費的持續發展帶來潛在的隱患。這是由于某些地市經濟基礎薄弱,自然環境惡劣,公共產品水平極其低下,經濟發展實力薄弱,產業結構單一,非農產業產出所占比重低下,地方經濟發展滯后,長期以來不斷投入發展,可產出效益不明顯,這是形成政府性債務的根本原因。另外,由于這些債務發生年代久遠,這期間單位領導及財務人員更迭頻繁,原欠債單位有的破產或改制,有的債務人已死亡或離開本地無法聯系,債權人模糊不清,合同約定的使用及還款計劃也不清楚,使債務清理核實起來很艱難。

通過進一步摸清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結構、資金投向、管理現狀等情況,分析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償債責任歸屬,分類評價政府性債務的償債風險,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和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維護財政安全的審計意見和建議,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充分發揮審計在維護經濟安全、防范財政和金融風險、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方面的“免疫系統”作用。

一是嚴格控制政府性負債建設行為。對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由同級發展改革(計劃)、財政部門等對建設規模、籌資渠道、成本收益和償債資金來源等作評審論證,重大項目應通過社會聽證、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堅決杜絕盲目、違規舉債。

二是建立政府性債務歸口管理制度。對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所屬單位舉債,在政府統籌安排下,由同級財政部門實行統一歸口管理,努力扭轉多頭舉債、權責不清、調控不力的局面。各級財政部門負責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資金審核,承擔本地政府性債務監督管理的具體職責。未經財政部門審核同意的,各級投資審批主管部門不得批準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

三是科學編制政府性債務收支計劃。各級政府根據建設需要和承受能力,在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算的同時,要編制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收支計劃,明確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和償還本息等計劃。

四是著力完善政府性債務償還機制。按照“誰舉債、誰償還”的原則,嚴格確定償債責任單位,確保落實償債資金來源,并按合同規定按期還本付息。沒有穩定、可靠資金作還債保障的項目,各級政府不得負債建設。要設立相應的償債準備金。準備金數額一般為年初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的3%—8%,有條件的可適當提高提取比例。償債準備金由財政部門實行專戶管理,不得截留、挪用。

五是加強項目財務監督和績效評價。財政部門要及時、準確地掌握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貸款及配套資金等的使用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稽核檢查,實行過程控制,嚴防項目舉債突破計劃規模。政府性負債建設項目完成后,財政、發展改革(計劃)等部門要對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功能作用以及債務償還能力等進行全面的績效評價。

六是構建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體系。建立政府性債務報告制度,對本級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分類統計,定期編制報告,由政府主要領導簽字后,報上一級財政部門備案。建立債務風險監測指標體系,以負債率(債務余額與當年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債務率(債務余額與當年可支配財力的比例)、償債率(年度還本付息額與當年可支配財力的比例)等為重點,對政府性債務的規模、結構和安全性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其中,負債率不得超過10%,債務率不得超過100%,償債率不得超過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南涧| 湟中县| 老河口市| 库尔勒市| 察哈| 临江市| 禹州市| 罗江县| 泾阳县| 仲巴县| 阿合奇县| 汉寿县| 万盛区| 怀集县| 孝感市| 无棣县| 太和县| 修武县| 台州市| 文水县| 台北市| 曲沃县| 轮台县| 西昌市| 舞阳县| 天祝| 乐业县| 武陟县| 新宾| 固始县| 土默特左旗| 日喀则市| 临武县| 营口市| 蓬安县| 当涂县| 凤山市| 双牌县| 依兰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