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護理醫學檢驗

護理醫學檢驗

時間:2023-05-29 17:48: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護理醫學檢驗,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理醫學檢驗

第1篇

醫學檢驗的患者準備、采集標本、收集標本、運送標本等整個過程中,都需要護理人員的參與。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1],檢驗科由于分析前標本處理不當的問題導致不合規的情況占到70%左右,其中由于護理人員的處理操作失誤造成的比重占到60%左右。由此可見,想要確保醫學檢驗管理質量,首先應該不斷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為此,本文針對以往醫學檢驗中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1臨床護理人員在醫學檢驗質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患者準備。

采集標本前,首先應該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以及精神狀態,因為檢驗項目不同的話,對于患者的狀態也會有不同的要求。同時,應該仔細核對、檢查臨床醫生開具的檢驗清單上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性別、檢驗項目以及送檢標本等。其次,采集標本之前,應該指導并且協助患者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對患者做一些宣傳性教育,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標本采集工作。

1.2采集標本。

護理人員應該結合具體的檢驗項目,提前準備好需要的一些器材,確定合適的采集劑量,并且將條形碼貼在容器上。為了防止由于采血順序錯誤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護理人員在采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順序,整個正確的采血流程步驟應該是血培養瓶,然后是綠、藍、黑、紫、紅頭管,然后再是其他,如果采血對象是嬰幼兒,應該選擇頸靜脈或者股靜脈。如果是成人,應該選擇靜脈。

1.3收集標本。

采集完血液后,應該及時貼好條形碼,并且進行分類存放,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通知標本運送人員進行送檢,最好是盡快檢測,認真做好相關的交接工作,而且應該做好相應的記錄。同時,應該特別留意一些具有特定的檢測要求的標本,比如有的標本對于時間會有固定的要求,這就一定要嚴格根據相關的要求送往檢驗。

1.4運送樣本。

在樣本運送的過程中,一定要弄清楚每一種類型樣本對于避濕、避光等自然條件的一些基本要求,確保能夠安全、順利運送樣本。而且應該明確標本對于水分的蒸發或者環境污染等情況,做好相應的生物防護措施,如果運送距離比較長的話,在運送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冷藏準備,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同時應該和實驗室的檢驗人員認真、仔細核對樣本。

1.5妥善處理危機情況。

實驗室接收標本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標本有問題或者不合格的話,首先一定要和臨床護士聯系,臨床護士也會積極配合進行相關的調查,并且提出一些有效的處理意見,如果是關于檢驗方面的問題,臨床護士應該和實驗室積極、主動溝通,并且一起探討。

2進一步完善臨床護理工作的建議及對策

2.1提高臨床護士自身的能力。

應該定期組織臨床護理人員進行醫學檢驗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培訓,并且制定一個關于檢驗護理方面的注意事項手冊,具體包括采集標本的流程、采集方法、采集前準備等,不同的采集標本方法對于標本收集、樣本量、標本運送、送檢時間、保存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檢驗結果的主要意義。這樣的話便于臨床護士隨時隨地閱讀,多學習、積累醫學檢驗方面的知識。

2.2加強各科室溝通交流。

各科室之間應該定期組織一些交流活動,這樣可以加強檢驗科室人員和臨床護士的溝通和交流,每一個科室人員也可以講解自己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還有最新的工作進展情況等。檢驗科人員也應該和臨床護士經常交流收集樣本以及樣本送檢的一些相關注意事項,定期安排檢驗科人員進行一些專業知識及技能培訓,而且應該嚴格監控檢驗質量,使醫學檢驗工作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進而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臨床醫師以及臨床護士也應該了解一些高難度的專業檢驗技術,并且能夠跟上檢驗科技術的快速發展。

3討論

第2篇

關鍵詞:基層醫院手術室;護理糾紛;誘發因素;防范措施;護患溝通

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必須的手術治療及緊急搶救生命的重要場所,在醫院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科室。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自身身體質量要求的提高,由于基層醫院醫療水平的限制。醫患之間互不信任現象日趨嚴重,更容易誘發醫療糾紛的發生。

1誘發護患糾紛的原因

1.1術前術中術后的核對及遺囑執行時出現的差錯 在基層醫院,大多數患者為農村及城鎮居民,整體文化素質及理解能力不高,不經醫生護士同意自動離開病房調換床位,聽不清醫務人員的特殊交代等情況時有發生。手術室護士如果只是按照床位接患者,易出現接錯患者,引起糾紛。手術過程中突發事件如針頭斷掉等清點器械紗布不清,也是偶有發生。手術室緊急搶救時臨時執行口頭遺囑,執行過程中如果含糊不清沒聽清或者是沒再次口頭重復核對清楚責任心不強,很容易出現遺囑執行差錯導致護理糾紛。

1.2語言態度不當誘發糾紛 手術室環境非常特殊。每個患者到手術室都會緊張害怕擔心很多的突發事情,所以我們應做到關心、體貼、溫馨、嚴肅、安靜、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1.3手術護理記錄單出現差錯 護理記錄單內容描述含糊不清,表達錯誤,書寫有誤或與麻醉記錄、手術記錄、手術方式不符,或者缺少必要的記錄單,容易引發護理糾紛。

1.4消毒隔離不嚴格導致糾紛 基層醫院一般采取比較原始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線照射,甲醛熏,酒精擦拭,84消毒液拖地等方法消毒,對于乙肝、艾滋病等傳染病患者無檢測的條件,一旦出現隱形感染者容易導致后面手術患者出現交叉感染,并導致醫療糾紛。

1.5手術標本相關糾紛 手術標本的保存送檢登記等一連串程序必須仔細、清楚、準確,加強檢驗與臨床的溝通與合作。實現醫學檢驗的拓展與延伸,順利實現向檢驗醫學的轉變。檢驗科與臨床科室的溝通是一個相互滲透的過程.在無法改變現有醫學教育體制的前提下,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讓有臨床醫學基礎的檢驗技師與臨床醫師定期輪轉臨床科室和檢驗科。以便熟悉對方的基本技能,培養有臨床經驗的檢驗醫師和有實驗室能力的臨床醫師。從實驗室本身的管理上,檢驗科人員要勇于承擔溝通的責任,從我做起主動深入臨床,聽取臨床醫生對檢驗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及時解答疑問。檢驗人員直接參與到會診、查房和病例討論的診療活動中是與臨床建立聯系的關鍵.了解臨床的同時加深了對檢驗質量的重視。在臨床反饋的不滿意報告中有相當一部分經過調查可溯源到標本采集不合格,故應同時加強與護理的溝通。檢驗人員很難控制實驗室以外的工作質量,加強醫護間的合作是控制分析前質量的關鍵。檢驗科應同護理組共同制定并實施正確采集和處理原始樣品的專用指導材料.并使負責采集原始樣品的人員方便獲得并熟知這些資料。同時向患者提供指導,使患者了解在采集標本前,其一切生活動態對標本質量至關重要,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和可參考性。相對于傳統醫學中以主觀經驗為主的望聞問切。當前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可檢測水平、高自動化的現代新型檢驗醫學在臨床診療、預見和保健等各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矚目的作用,大部分輔助診斷治療的信息來源于醫學實驗室的檢驗。順利實現醫學檢驗向檢驗醫學的轉變對社會醫療發展的意義不可估量。

2護理糾紛防范的措施

2.1加強法律文件學習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醫院和科室要定期組織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執業護士法》,降低護理糾紛風險發生的概率.維護患者和自身的利益。

2.2制定合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 防止糾紛差錯發生,手術室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出合理的科室制度,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醫院如沒有條件做艾滋病等檢測,需在手術前交代清楚,手術結束后及時消毒,嚴格按照消毒條例規范進行消毒,嚴防交叉感染的情況出現[1]。

2.3溝通語言得當,防止護患糾紛 無論是手術室內交流還是手術室外和患者家屬溝通.護理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采取合適恰當的語言。根據醫療規范流程進行溝通,多給患者關心,需要解釋時態度耐心,認真,嚴禁談論和手術無關的話題。手術室醫護人員的言語行為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對手術人員的信任度和手術的承受能力及預后。因此應注意使用保護性語言,避免應用、引起患者猜疑、恐懼或精神傷害的語言,涉及患者的隱私要做好保密,不向他人透露。

2.4認真規范書寫護理文書,防止護患糾紛 護理文書是護理活動的依據。也是有無差錯和過失的唯一法律依據,護理人員要認真書寫,不涂改,不漏記,不錯記。不記錄和護理無關的手術醫生或者麻醉醫生應該記錄的內容,不記錄超出護理工作范圍的任何資料,防止出現人為的誤差,導致護理糾紛出現[2]。

2.5建立標本交接手續 手術標本,建立專門的標本登記交接本,寫清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名稱,標本大小,術者,家屬領取標本后簽名等。防止出現標本丟失無法分辨責任。避免糾紛出現。

3體會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言之護理在醫療活動中的重要性。手術室的特殊性導致護理的難度較其他科室更容易出現一些醫療糾紛,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加強自我的防護意識[3],盡可能地減少和降低差錯事故發生的機會和程度;加強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防范糾紛的發生,為建立和諧舒適的醫療環境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姚蘭舂.基層手術室醫療糾紛的防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2);2427-2428.

第3篇

據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約727萬人,較上一年增加28萬人,再創下歷史新高。廣東省2014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總數就達47.2萬人,面對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群體,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顯著。針對就業市場需求,合理配置招生計劃是解決就業難的一個有效方式。以醫學院校為例,臨床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藥學等專業越來越熱門,招生量逐年增多。但日益增長的招生規模及專業人數比例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是醫學院校需要重視的問題。醫學院校培養人才的結構與社會需求是否平衡,直接影響到學生就業情況,本文對廣東省2009年醫學院校招生計劃和2013-2014年廣東省17個市30所三甲醫院崗位招聘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醫學院校的專業配置和學生培養提供參考。

1 方法

1.1 資料采集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對2013年-2014年廣東省17個市30所三甲醫院的崗位招聘信息和2009年5所醫學院校招生計劃進行統計分析。三甲醫院的崗位招聘信息通過訪問廣東省人力資源網、應屆大學生招聘信息網等網站采集資料。對象選擇:副省級市2個(廣州、深圳)共15所三甲醫院,地級市15個(佛山、東莞、韶關、揭陽、珠海、中山、惠州、江門、茂名、清遠、梅州、汕頭、肇慶、湛江、陽江)共每市1所共15所三甲醫院;第二部分:醫學院校招生計劃通過網絡采集2009年廣東省招生人數較多的4所醫學院校包括南方醫科大學、中山大學醫學院、廣州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院的招生情況進行統計。

1.2 分析方法

資料采集后,對17所醫院的招聘信息和5所醫學院校的招生信息進行分析,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錄用分析,將廣州、深圳的15所三甲醫院分為一線城市組,其余15個市的三甲醫院分為二線城市組進行分析,分析項目包括:(1)比較不同組別、專業人數的絕對值,得出不同組別、專業人數在絕對值上需求的差異。(2)了解總體、不同城市、不同專業需求學歷比例的情況。(3)分析4所醫學院校不同專業的招生比例情況,并與醫院對應專業的招聘比例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

2.1 醫院各專業需求人數情況

30所三甲醫院招聘總人數為4353人,其中臨床醫學1696人,護理學2038人,影像學278人,口腔醫學40人,醫學檢驗100人,藥學85人,醫學信息工程40人,預防醫學13人,其他非醫學專業63人。可以看出,護理學和臨床醫學是醫院招聘的主要專業。

2.2 醫院招聘各專業對學歷的要求

2.2.1 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對于招聘人員的最低學歷要求

結果為臨床醫學專業(博士17.5%,碩士56.8%,本科25.7%);護理學專業(碩士0.6%,本科71.4%,27.5%大專,中專0.5%);影像學(博士5.4%,碩士44.6%,本科43.5%,大專6.5%);口腔醫學(博士5%,碩士67.5%,本科27.5%);醫學檢驗(碩士33.3%,本科65.3%,1.4%大專);藥學(博士2.4%,碩士44.7%,本科52.9%);醫學信息工程(博士5%,碩士17.5%,本科60%,17.5%大專);預防醫學(碩士30.8%,本科69.2%);其他非醫學專業(本科100%)。

2.2.2 二線城市三甲醫院對于招聘人員的最低學歷要求

結果為臨床醫學專業(博士4.3%,碩士61.1%,本科34.6%);護理學專業(碩士0.7%,本科73.6.4%,24.8%大專,中專0.9%);影像學(博士0.8%,碩士52.0%,本科40.7%,大專6.5%);口腔醫學(博士7.1%,碩士57.1%,本科35.8%);醫學檢驗(碩士31.8%,本科68.2%);藥學(碩士40.7%,本科59.3%);醫學信息工程(博士2.9%,碩士17.7%,本科58.8%,20.6%大專);預防醫學(碩士22.2%,本科77.8%);其他非醫學專業(本科100%)。

2.2.3 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比較

主要差異在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對博士學位的臨床醫學專業需求顯著大于二線城市三甲醫院,而護理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藥學、信息工程、預防醫學及其他非醫學專業的學歷要求在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間基本相似。以招聘碩士畢業生為主(超過一半)的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而醫學檢驗、藥學、信息工程、預防醫學及其他非醫學專業主要以招聘本科畢業生為主。

2.3 醫院招聘與醫學院校招生間專業比例比較

醫院招聘的各專業比例為臨床醫學38.96%、護理學46.28%、影像學6.39%、口腔醫學0.92%、醫學檢驗1.95%、藥學1.95%、醫學信息工程0.92%、預防醫學0.30%、其他非醫學專業1.44%。醫學院校招生各專業比例為臨床醫學40.00%、護理學16.51%、影像學3.88%、口腔醫學1.66%、醫學檢驗6.12%、藥學12.28%、醫學信息工程4.61%、預防醫學13.39%、其他非醫學專業1.56%。可以看出醫院招聘比例與學校招生比例相近的是臨床醫學專業和其他非醫學專業;而護理學、影像學的醫院招聘比例高于學校招生比例;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藥學、信息工程、預防醫學的醫院招聘比例低于學校招生比例。

3 討論

3.1 廣東省三甲醫院人才需求現狀

3.1.1 醫學人才需求量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命質量的期望值不斷增長,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且近幾年逐漸惡化的環境使醫療行業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本次統計廣東省30所三甲醫院人才招聘總需求量4353人,平均每所醫院需求量高達145人,照此估算全省三甲醫院共約一百多所,估算每年共需1.5萬-2萬人,且此數據不包括非三甲醫院和三級乙等醫院,由此可見,醫院人才需求量之大。

3.1.2 醫院需求碩士和本科學歷居多,且一線城市醫院對學歷要求明顯高于二線城市。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各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提高人員素質是醫院發展的重要因素。三甲醫院基礎設施完備,為維持三甲醫院分級水平,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高,所以在招聘時對學歷要求逐年升高[2]。據統計結果發現,大多數專業學歷要求是碩士或本科,再由于一線城市發達各方面條件優于二線城市,導致更多人涌入一線城市,造成人才云集優中選優,所以一線城市對學歷要求高于二線城市。其中以臨床醫學專業最為明顯,這與臨床醫學是醫院的主干和支撐專業有關,對臨床醫生,學歷、技術、經驗等要求明顯高于其他專業[3];但是護理的學歷要求相對較低,低于本科的比例就有27.92%,這主要是醫學院校培養的護理學人才比例較低,供少于求所致。

3.2 廣東省醫學院校招生情況

3.2.1 招生量增多,但招生越來越難

為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自1998年以來各高校不斷擴大招生[4]。對醫學生的招生量也增加,但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高中生的理想不再是從事醫療行業,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人大代表表示“現在一流的高中生都不愿報考醫學院校,醫學生的第一志愿率非常低,只有50%。”這樣的矛盾將會導致培養的相當一部分醫學生質量下降。

3.2.2 部分專業招生與醫院需求比例失調

部分學校根據高考專業報考人數決定專業的冷熱程度及招生數量,卻忽略了社會需要及其變化趨勢,盲目擴招而且沒有合理設置專業招收比例,導致部分專業如護理、影像專業招生比例明顯低于醫院需求比例;而口腔、檢驗等專業招生卻高于醫院需求,導致學生供大于求,從而引發就業難。藥學、醫學信息工程、預防醫學等專業招生雖高于醫院需求,但是這些專業的就業途徑不僅是醫院,尚不能說明是否招生與就業比例失調。

3.3 對醫學院校招生及培養的建議

3.3.1 適當調整招生計劃,按需培養學生

高校招生要根據社會需求適當調整招生計劃,目前可以適當減少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招生比例,擴大護理學,影像學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學生因招生失衡造成的就業難問題。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先了解就業市場對應聘者性別的需求,適當調整某些專業性別比例,就如現在男護士是極度供不應求[5],生源方面比較緊缺,可以考慮在招生的時候優先錄取男生。

第4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

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6~62歲,平均年齡(45.0±5.2)歲;重癥胰腺炎9例、腸瘺6例、肝膿腫5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4.8±4.6)歲;重癥胰腺炎8例、腸瘺6例、肝膿腫6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所患疾病種類等情況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醫學護理方法

對照組:正確固定雙套管,外接引流管長度適當;保持雙套管的有效負壓,適時進行負壓的調整;采用一次性負壓引流袋,防止引流管出口處打折;調節沖洗液滴速;觀察引流液性狀[1]。

觀察組:給予綜合醫學護理。術前:做好心理醫學護理,對患者及家屬解釋置管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以積極心態配合治療;置管前給患者鎮痛藥。術中:置管時陪護在患者身邊,做好心理支持;以肢體語言和眼神給予患者心理安慰,減輕患者的緊張和恐懼情緒;避免患者躁動而影響置管操作進程[2]。術后:固定好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維持適當的負壓,一般于10~20千帕,需及時調整沖洗液滴速,每日沖洗液量約1500~2000ml。持續心電監護、吸氧,血壓平穩后可取半臥位以利于引流,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及時傾訴不適,囑家屬及親友多陪伴、關心患者;心理醫學護理貫穿整個療程,并且要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適當調整心理疏導方法和健康教育內容[3]。腹部外科手術后并發膽瘺、腸瘺、胰瘺是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可導致內穩態失衡。每日注意更換引流瓶及引流管,除了局部消毒外,還要遵醫囑給予預防感染的抗生素。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和量,引出血性液注意活動性出血,引出黃綠色、金黃色液體,提示發生膽漏[4]。

1.3觀察指標

術后引流液轉清時間和并發癥(套管脫落、出血、感染、引流管堵塞)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軟件處理系統,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引流液轉清時間及并發癥比較,見表1。

觀察組引流液轉清時間早于對照組;套管脫落、出血、感染及引流管堵塞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3討論

第5篇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住我院重癥醫學科患者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重癥醫學科收治條件。對照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0.5±10.4)歲;腦血管意外患者20例,普外科術后患者28例;觀察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44~74歲,平均年齡(52.5±10.2)歲;腦卒中患者21例,腦血管患者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重癥醫學科常規護理。

1.2.2觀察組:在采用重癥醫學科常規護理同時,給予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2.2.1對患者進行人性化服務首先,護理工作者要親切稱呼每位患者,對入住重癥醫學科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2小時內,對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同時向患者介紹管床醫生及責任護士,讓患者了解相關醫務人員,讓患者充分獲得安全感及信任感,為進一步溝通奠定良好基礎。對患者進行人性化服務,要求護理工作者以公正的態度、客觀的語言,親切和藹的醫德醫風,耐心、細心、熱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避免出現重大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

1.2.2.2實施護士長負責制及彈性倒班制對于工作在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而言,護理工作具有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繁瑣等特點,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更是如此,同時,重癥醫學科還具有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較細致的為患者護理等特點,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院采取護士長負責制和彈性倒班制結合,在充分保證醫療護理安全性的同時,讓護理人員有較充足的休息時間。我院重癥醫學科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領導下,在護理工作中配備一、二、三級護士負責制。一級護士由科室護士長擔任;重癥醫學科內建立2到3個護理小組,護理組長由主管護士和高年資護士組成,由護理組長構成二級護士組成,負責主管本組護理質量,指導低年資護士開展工作。三級護士由低年資護士組成,每個小組由3~5個護士,由護理組長領導開展工作。所有護士均需按時上下班,由護士長統一安排管理,護理組長配合工作。同時,由護士長制定相應工作規則,統一安排工作。在保證護理工作規范化、秩序化的同時,保證為患者提供高質量、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1.2.2.3安排輪休制度充分保證護士休息時間護士工作強度大、工作任務繁重,為保證護士休息時間,應充分考慮護士個人需求,安排輪休制在保證護理工作者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外,有時間可以進行進一步自我提高,強化業務水平。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4.7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我院重癥醫學科為患者進行治療,在開展人性化護理后,觀察組對整體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比對照組滿意度有大幅度提高。經問卷調查,觀察組總體滿意度為100%,對照組滿意度為92%。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的比較,見表1。

3.討論

第6篇

關鍵詞:心理護理;普外科;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023-01

普外科是臨床上進行手術治療最常見的科室之一,大多患者在治療前對手術并不了解,因此,常常會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對于患者的手術治療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1],因此,對于普外科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心理護理對于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療效。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普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20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下:觀察組:共102例,男56例,女46例;年齡為23~72歲,平均年齡為51.3±3.6歲;疾病類型:22例患者為膽囊炎,34例患者為闌尾炎,26例患者為胃癌,20例患者為膽結石;對照組:共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齡為22~74歲,平均年齡為50.9±3.5歲;疾病類型:23例患者為膽囊炎,36例患者為闌尾炎,24例患者為胃癌,19例患者為膽結石。經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疾病類型等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102例患者主要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及手術方式,進行常規護理,術后囑咐患者常進行休息,必要時要絕對臥床休息,飲食清淡,睡眠充足并保證睡眠質量,盡量避免大范圍的活動,進行簡單的體育鍛煉,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

1.2.2觀察組:觀察組102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1)手術前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仔細觀察,詳細詢問患者的疾病史,由于患者對手術治療了解不全面,常常會產生恐懼的心理,醫務人員應該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緩解其恐懼心理,使其在平和的心態下進行手術治療[2];(2)手術中心理護理:術中患者大多對于手術治療情況并不完全清楚,難免會出現焦慮緊張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基本常識,積極鼓勵患者,使其建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3];(3)手術后心理護理:術后患者常常對恢復情況產生擔心的心理,護理人員應該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耐心解釋,幫助患者很好的了解自身的病情,促使患者轉移不良心理情緒,使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促進患者康復。

1.3統計學方法:若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統計學分析采用兩組間的t檢驗進行,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對于定性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者秩和檢驗。本次研究對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進行分析,對于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比較時,采用兩組間t檢驗進行,當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0.2%,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1.4%,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傳統醫學模式逐漸被生物醫學模式代替,人們對于健康及醫療服務的意識逐漸增加,心理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其注重從心理上改善患者的情緒,從而促進患者康復,保證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都處于一種相對愉悅的狀態,將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普外科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手術作為一種應激,對于患者的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患者常常會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因此,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探討心理護理對于普外科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對于204例普外科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0.2%,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1.4%,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對于普外科患者采用心理護理,臨床療效較好,不僅能夠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很好的臨床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希轉.舒適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1(12): 261

[2]徐桂蘭.腦梗塞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和心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07, 15(4):101-102

第7篇

【關鍵詞】綜合護理;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價值

【中圖分類號】R57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311-01

妊娠期膽汁淤積癥(ICP)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種特殊性疾病,臨床上常會引發胎兒宮內窘迫、胎兒死亡、早產等,特別是妊娠晚期突發性胎兒死亡,現已被列為高危妊娠范疇[1]。對ICP護理的適當處理,可以改善母嬰預后情況[2]。本研究對我院ICP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ICP患者630例,隨機分為護理組(310例)與對照組(320例)。護理組平均年齡 (26.5±3.9)歲,平均孕周 (35.2±3.1)W,ICP發生時間(24.0-4-3.6)W;對照組平均年齡(26.0±3.5)歲,平均孕周(35.3±3.2)W,ICP發生時間(24.3±3.5)W。納入標準:以皮膚瘙癢和黃疸為主要癥狀;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嘔吐、納差、虛弱等疾病;肝功能異常,血清轉氨酶升高;血膽汁酸水平升高;無其他皮膚疾病和肝臟疾病。630例病例均符合以上標準。兩組患者年齡、孕周比較無明顯差異(P

1.2 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3]:改善瘙癢、改善生化檢查的指標及保障預后安全為原則。①止癢。給予止癢藥物以及苯巴比妥、地塞米松、考來烯胺等。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按醫囑執行。②保證患者休息質量。吸氧,高維生素和高營養飲食。③適時剖宮產。

1.3綜合護理干預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理組采用綜合護理于預,具體如下:

1.3.1產時、產后及新生兒護理 對ICP患者剖宮產后新生兒要按照高危兒護理,并準備好搶救工作。護理人員需根據新生兒出生Apgar評分、羊水狀況和胎齡評分等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對于準備陰道分娩者應密切觀察和持續的母兒監測,觀察產程進展、破膜情況和羊水顏色,及時發現胎兒窘迫的發生。產后更要精心護理,同時強化母乳喂養[4]。ICP患者容易引起產后出血,因此,術前常規給予維生素K1 30mg,3次/d,產后及時使用縮宮素,減少并預防產后出血。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 SPSS 17.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3 討論

ICP常發病于妊娠期,其發病率為0.8%~12.0%[5]。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主要表現為血清甘膽酸升高、皮膚瘙癢和黃疸,肝功能異常以及分娩后的產后出血[6]。本研究主要目的即通過實施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減輕ICP臨床癥狀對孕婦、胎兒的影響,達到延長孕期、促進胎兒成熟的目的,從而改善預后。本資料顯示,我院住院治療的ICP患者310例在對癥治療同時實施綜合性護理,兩組經治療實驗室生化指標比較,護理組ALT、AST、TB、DBI及CG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劉小紅.熊去氧膽酸治療ICP31例[J].陜西醫學雜志,2009,38(8):986-987.

[2]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3-75.

[3] 周平英.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綜合性護理措施干預54例[J].現代臨床醫學,2012,38(4):2012-2013.

[4] 顏秀英.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健康教育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0,11,31(33): 6118-6120.

第8篇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4月140名手術室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全部為女性),按照隨機原則將護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0名。其中研究組大專52人,本科18人,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29±2.57)歲;對照組大專49人,本科21人,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05±2.25)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生均身體健康,否認有精神異常既往史。

1.2帶教方法的創新

1.2.1傳統帶教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整理教案,按照教科書的理論安排進行要點講解,同時搜集典型手術病例,根據病例講解疾病的護理方法——即入科介紹、講解一般手術護理流程、洗手和巡回護士工作程序指導及理論授課等。此為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護生只是被動的學習,沒有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1.2.2PBL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是一種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式教育,使學生不僅達到“學會”,并且做到“會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護理水平和能力的教學目標[3]。PBL教學法包括下述內容:發現問題、提出假說、收集資料、論證假說、歸納總結[4]。具體操作中,設立8~12人的學習小組,由教師提出值得關注問題,例如“優質護理在煙霧病患者顱內外血管重建術式中的應用”,以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三部分為重點,通過集體討論、查閱文獻、實踐操作、歸納總結四個過程,研究及明確優質護理的各個細節,年輕護生以臨床出現的問題為出發點,經過個人思考、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在隨后的護理工作中得以證實及修正,從而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3帶教內容的創新

1.3.1傳統帶教。受傳統教育思想觀念影響嚴重,一段時間我國在醫學教育上只注重專業的理論知識的授教,忽略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對護理教育更是只重視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的訓練。傳統的手術室帶教內容多是關于疾病的簡單知識、手術器械的識別與運用、專科手術配合要點三部分內容,而關于人文觀念的培養很少涉及。

1.3.2人文理念教育、共情在護理帶教中的運用。隨著護理教育領域的迅速發展,護生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自學能力的加強,她們已不再滿足帶教僅僅局限于醫學內容,而且迫切需要人文理念的相關教育內容,本研究注重培養護生的共情能力,將整體護理、人文護理理念延伸到臨床護理教學中。共情(Empathy)又稱同感、深入感情轉移等,意思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去理解、接受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簡而言之,共情就是從別人的眼中看世界[5]。在護理帶教中,逐步教會護生在與患者溝通時,努力嘗試站在患者的立場感受其經歷,從患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工作表現及態度行為,從而對患者傾注更多的愛心,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護理質量——此即是“人文關懷”的概念,其核心內容是培養護士以人為中心,關心人、幫助人,給患者以更多的寬容、理解和溫暖;而人文關懷是護理學科共情能力的核心和精髓。

1.4教學效果評價

1.4.1評價方法。(1)將護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考試成績進行評分。(2)將護生對帶教老師、授課內容及授課形式的滿意度分成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評價進行比較。嘗試改革教學評價,減少終結性評價,增加形成性評價,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比較兩種教學方法,并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總結教學效果。

1.4.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l5.0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比較兩組護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的得分情況,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檢驗水準α=0.05;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計算法比較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授課內容及授課形式的滿意度,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理論知識、技能操作成績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護生術后滿意度的比較,研究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3.1PBL教學模式顯著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PBL教學模式即問題式學習,是一種以真實情境中的需要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的自我引導的教學方法。它的優勢在于:(1)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3)培養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6]。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Medicine)或者稱為轉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是近年來國際醫學研究領域出現的新概念。轉化醫學的核心就是醫學研究者和患者、疾病之間建立起有效的聯系,特別關注如何多學科、多角度探討協作、對疾病做出最有效和最合適的診斷、治療和預防這一過程。PBL教學法就是轉化醫學在護理教學研究中的體現。

3.2人文理念教育使護生更加熱愛護理事業,對護患關系的處理也游刃有余

現代醫學模式要求護理人員除了具備嫻熟的技術能力,同時還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情緒。護理職業的特點決定了它所崇尚的是一種以人為核心的醫學實踐活動,故其中包涵人文關懷的內容同樣重要。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也隨之由“疾病為中心”向“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轉變;重視“人文關懷”的概念,注重共情能力的培養及運用,將整體護理理念延伸到手術室臨床護理中,護士與患者可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性化護理。將人文理念運用到臨床帶教中,可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幫助護生盡快適應從理論學習到臨床實踐的角色轉變,提高護生工作積極性,使其關愛患者、熱愛護理事業。在護理帶教中,老師同樣可以應用共情理論,設身處地去理解護生,使護生感到被理解、被接納,從而產生激勵效應,為護生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提供了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積極參與教學和臨床工作,使得教學雙方溝通交流更順暢,教學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具體細節上,包括注重培養護生自身良好的形象及氣質、注重對患者稱謂的親切自然、學會傾聽及尊重患者、善于運用肢體語言和微笑藝術,以及注重尊重與保護患者隱私、滿足患者正當合理訴求等等內容。通過精神上的理解與共鳴,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3PBL教學模式與人文理念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得護生滿意、患者滿意、帶教老師滿意

第9篇

關鍵詞:急性支氣管炎;護理方法;護理效果

急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中的常見多發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干咳無痰、咽癢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若不給予有效地護理方法,患者容易繼發細菌感染,所以臨床急性支氣管炎護理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本文作者結合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90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資料,研究急性支氣管炎的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90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患者。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20~53歲,平均年齡(37.54±2.16)歲,輕度25例,中度20例。觀察組45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8.11±2.45)歲,輕度26例,中度1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嚴格遵循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確保患者之間不發生交叉感染。

1.2.2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護理人員應該依據患者的排痰情況,輔助患者排痰,并告知排痰的注意事項,并積極鼓勵患者有效咳痰,必要時給予吸痰處理。同時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使患者呼吸保持通暢。詳細記錄患者排痰前與排痰后的癥狀,并依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口腔護理,避免患者發生感染[2]。

1.2.3依據患者咳嗽狀況,給予止咳護理。咳嗽嚴重者可使用祛痰止咳劑治療,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痰液情況,記錄相關信息。同時對患者的痰液進行實驗室檢驗,依據檢驗結果給予相應護理干預。此外,鼓勵患者多喝水,注意保暖。

1.2.4對于有發熱的患者應該采用合理的降溫措施,例如在頭部進行冷敷,如果物理降溫效果較差,應該給予合理的退燒藥。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患者臨床咳嗽、咽癢等癥狀完全消失。好轉:患者臨床咳嗽、咽癢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無效:臨床咳嗽、咽癢等癥狀無變化,甚至有加重的趨勢[3]。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臨床治療療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臨床患者咳嗽、咽癢、干咳無痰、少痰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咳嗽、咽癢、干咳無痰、少痰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病癥,其發病率高。但是一般情況下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發急性支氣管炎,并且也是早期肺炎的表現[4]。急性支氣管炎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從而引起支氣管粘膜表現出一系列的炎性反應。急性支氣管炎會累及支氣管和氣管,在臨床上主要以咳嗽、發熱為主要癥狀,且支氣管分泌物會顯著增加[5]。臨床若不及時給予治療和相應的護理,會進一步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

臨床治療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有效控制感染,并給予祛痰、止咳、平喘對癥治療。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有效指導患者,并加強營養的補充。此外,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和鍛煉,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6]。對于患者自身不良生活習慣,予以糾正和指導,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提醒患者注意天氣的變化,并適當的增減衣物,以免受涼。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咳嗽、咽癢、干咳無痰、少痰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明顯短于φ兆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而言之,臨床在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同時,臨床有效地護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據患者的個體差異給予合理護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加之藥物的治療,有效改善了患者臨床癥狀,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積極配合度,促進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順利進行。所以,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明鳳.急性支氣管炎的護理方法研究及護理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8):1543-1544.

[2]陸生麗.護理干預對低齡兒急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8):3025-3026.

[3]祁亞麗.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營養保健,2013,1(5):2499-2500.

[4]陸生麗.護理干預對低齡兒急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23(18):1100.

第10篇

【關鍵詞】 舒適護理;宮頸癌;護理質量

作者單位:732000 陜西省漢中市三二一醫院腫瘤三科 本研究筆者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舒適護理活動開展前(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51例宮頸癌患者和舒適護理活動開展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54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①患者宮頸癌典型癥狀和體征。②患者經病理確診為宮頸癌。③患者無言語和交流障礙,能夠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④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⑤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患者受文化程度、聽力或者智力等影響導致患者無法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②患者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③患者有重型精神疾病,無法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完成行為能力。根據有無開展舒適護理分為A組和B組,在A組51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45~65歲,平均年齡為(5682±1047)歲;身高為152~167 cm,平均身高為(15614±1269)cm;體重為50~65 kg,平均體重為(5531±849)kg。在B組54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45~65歲,平均年齡為(5673±1118)歲;身高為152~168 cm,平均身高為(15668±1248)cm;體重為50~65 kg,平均體重為(5646±847)kg。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干預方法 A組患者僅給予宮頸癌常規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干預,給予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和指導。B組患者則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護理干預措施之前,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知識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和具體實施細則,領會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精髓,查找既往臍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定宮頸癌護理流程,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貫穿于宮頸癌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在工作中自覺做到“四心”(愛心、熱心、細心、耐心)、“四主動”(主動與患者溝通、主動征求患者的意見、主動介紹醫院情況和技術水平、主動幫助患者解決困難)、“五勤”(手勤、腳勤、嘴勤、眼勤、耳勤)、“五多”(多一點解釋、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幫助、多一點忍耐)。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性分布則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絕對值或者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度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態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既往常規護理模式也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舒適護理是護理學中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模式[1,2]。目前,先后應用于各大疾病,并取得滿意的效果[34]。但是,該理念用于宮頸癌患者研究報道所見甚少。而子宮作為女性身份的象征,宮頸癌患者有更多的心理問題,需要醫護人員給予更多的愛心和幫助。為此,優化宮頸癌護理措施意義重大。

本研究筆者總結宮頸癌護理經驗,制定一系列宮頸癌護理干預措施,并將其應用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結果發現:B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服務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陳素清舒適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運用.基層醫學論壇,2011,15(20):644645.

[2] 闞志平舒適護理在婦科癌癥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評價.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515517.

[3] 潘懷清舒適護理在減少尿道下裂術后并發癥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1,26(4):375376.

第11篇

【關鍵詞】 婦產科患者;舒適護理;應用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 患者及家屬對住院期間護理方式和治療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1]。基礎型護理已經不能滿足需要, 逐漸轉變為綜合護理或稱舒適護理這種人本位的護理模式[2]。婦產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 護理任務繁重, 為探討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以本院婦產科患者為對象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婦產科分娩的100例患者, 年齡20~35歲, 平均年齡25.3歲, 均為初產婦, 妊娠時間38~41周。隨機將100例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 兩組產婦年齡、妊娠時間、產次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及觀察指標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觀察組產婦則采用舒適護理模式進行護理, 具體包括產前護理、產時護理以及產后護理等。產前舒適護理, 要求在患者入院時即應將患者資料統計成冊, 主要包括產婦個人信息、孕期情況、分娩要求以及家庭情況等, 以良好服務態度迎接患者, 善待孕婦, 耐心向產婦介紹分娩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 消除患者緊張消極情緒;在分娩時, 護理人員應保證產室溫度為產婦最適分娩溫度, 并調整室內濕度, 保持產室內空氣流通和含氧量, 保證良好的分娩環境;分娩后, 將新生兒置于紅外線照射嬰兒床上, 及時擦干嬰兒身上殘留的血液和羊水, 干毛巾預熱后將其包裹以保暖。手術完成后, 為產婦擦洗身體并更換潔凈內衣褲, 幫助其進食, 為減輕產婦痛苦, 在按壓宮底時應采用各種方法分散其注意力, 之后采用預熱過的葡萄糖酸氯已定清潔消毒產婦外陰。嬰兒與產婦應處于同一病房, 醫護人員應為產婦講解相應的母乳喂養知識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使產婦快速具備獨立照料嬰兒起居的能力。還應給予產婦以科學的飲食指導, 為消除其身體不適感, 還應對其進行輔助按摩等護理[3]。護理后統計兩組產婦的順產率、產后出血率, 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統計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順產率、出血率、滿意度方面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婦產科是醫院重要科室, 多數患者由于急診生產等原因入院診治, 因而該科室糾紛發生較高, 且婦產科患者一般具有較強的恐懼心理和焦慮情緒, 對隱私的保護欲望強烈, 從而造成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高要求[4]。

舒適護理是一種人本位的護理模式, 要求以患者最佳舒適度為護理目的, 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利于其較快康復。對于婦產科患者, 舒適護理可有效緩解產婦由于分娩所產生的緊張情緒, 使其配合治療, 有利于分娩的順利和術后的快速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 舒適護理效果較好, 滿意度和順產率較高, 產后出血較少。舒適護理對于婦產科患者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減少并發癥發生, 有利于患者健康和較快恢復。

參考文獻

[1] 黃秀.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吉林醫學, 2012, 33(35):7760-7761.

[2] 聶明芬,蔣艷.《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滲透舒適護理理論.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 2(5):715-716.

[3] 張志林,黃桂婕.舒適護理在婦產科手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5):104-105.

第12篇

【關鍵詞】 糖尿病專科護士;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評價

隨著醫學領域科技發展和疾病譜的改變,護理工作在維護和促進人群健康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對護士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中明確指出要提高護理隊伍綜合素質,不僅要加強在職繼續教育,也要加快專科護士的培養。專科化護理人才的發展逐漸成為趨勢和需要[1~5]。糖尿病領域對護士的專科化要求顯得尤為突出,臨床需要護士與醫生合作,共同參與糖尿病預防、教育、治療、研究、咨詢、管理等工作[6]。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自1975 年Harden首次提出至今,應用于醫學生臨床綜合技能的考核,在國內外均取得了一定成績[7]。目前在我國,許多醫學學科都應用OSCE其作為評價臨床能力的方法,并已將其作為臨床能力考核的重點[8]。本研究參照國內外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的研究,結合我國專科護士的教育和培養目標,探討糖尿病專科護士的考核與評定方法,結合培養方案,為今后形成糖尿病專科護士認證體系提供參考依據,實現糖尿病專科護士培養的系統化、規范化。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4年級護理本科生(四年制)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平時成績與學生意向,共選擇品學兼優,且同意接受培訓的學生30人,參加為期3個月的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后,進行OSCE,以檢測OSCE對培訓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評價的效果。護生的情況:男生5人,占總人數的16.67%;女生25人,占總人數的83.33%,年齡最小21歲,最大23歲。

1.2方法

1.2.1培訓內容見表1。表1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內容

1.2.2考站設置考試設置12個站點,見表2。表2考試站點設置

1.2.3評分標準OSCE考試中13項能力的考核均制定有統一的評分標準(表3)。設定每個考站分值均為100分。

1.3考核過程控制13個站點考查學生糖尿病護理技術、護理程序應用、糖尿病病例分析、PBL小組配合、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科研能力、職業態度和評判性思維等13項能力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依次進入各個考站,每名學生考試所需考試時間共260min。考核過程采用流水作業形式,考完的學生離開考試場地,不得與未進行考試的學生接觸,避免考核過程中出現泄題、漏題現象。

1.4統計學方法考試結束,將學生的考試成績錄入計算機,利用Excel和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考試結果通過正態性W檢驗和各分數段成績分布進行分析;考試質量通過難度系數、區分度系數、Cronbach系數的α值以及CVR效度進行分析。考試的難度系數采用學生在某考站實得分的平均數與該考站滿分之比計算,以反映考試難易程度。區分度采用某考站的得分與考試總分之間的極差相關系數表示,反映考試對于學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和鑒別能力。考試的信度采用Cronbach系數的α值計算內部一致性信度[9]。在考試前進行關于考試目標、考試內容、考試難度、考試權重和評分標準的專家咨詢和審核,以檢測考試的效度CVR。表3各站點評分標準

2結果

2.1考試成績分析對護生OSCE成績分別進行了正態性W檢驗和各分數段成績分布,結果見表4、表5;圖1。表4護生OSCE平均成績的正態性檢驗結果表5護理本科畢業生考試各分數段成績分布

2.2考試質量分析見表6。表6考試信度、難度和區分度

2.3問卷調查與座談考試結束后,就有關考試的設計與組織、質量和效能等方面的內容,對參加考試的30名護生和7名主考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座談。學生問卷在考試后現場發放、現場收回,發放30份,收回30份,均為有效問卷,教師問卷在考試后發放,2天后收回,發放7份,收回7份,均為有效問卷,有效率100%。座談會在問卷調查后第10天舉行,以輔助分析調查結果。

3討論

3.1考試成績分析表4、表5所示:本次考核成績均呈正態分布,學生各成績段人數分布均勻。說明考試質量控制良好,考試結果客觀、公平。各考站學生平均成績分布的峰度系數為低峰態,提示位于平均成績附近的學生較少,高低分人數較多,學生的成績相差較大,優劣區分明顯,即OSCE考試能區分學生的優劣,呈現差距。考試中,學生面對具有真實體征變化的“患者”,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技術聯系起來,將意識融入行動中[10],故考核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學生真實水平, 有利于評定學生的知識掌握、個人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3.2考試質量評價

3.2.1考試難度衛生部國家考試中心將試題難度分為難、中、易三檔,難度0.8屬“易”[11],難度指數越大,考試難度越小。表6所示,OSCE各考試難度均在0.7~0.8之間,難度適中,表明本次考試的難度是可以接受的。

3.2.2考試區分度美國當代教育測量學家Ebel.L提出:區分度指數>0.4,試題的區分度與鑒別能力好,區分度在0.3~0.39之間,試題的區分度良好,略加修改更佳[11]。本次考試的區分度較高,表明本次考試有較好的區分和鑒別能力。

3.2.3考試信度美國全國醫學考試委員會規定只有α>0.70才可以被接受[12]。OSCE各考站信度均α>0.70,因此,OSCE考試具有良好的α內部一致性,考核結果較為可靠。

3.2.4考試效度考前進行專家咨詢和審核,本次ECS考試的效度檢驗CVR平均得分0.94,說明考試的內容效度較好,專家咨詢結果認可此兩項考核代表了相應檢驗內容。

3.3問卷調查和座談結果分析通過問卷調查與座談,了解此次OSCE的應用效果。

3.3.1考試的設計與組織的調查結果93.33%的教師認為考試在考試的設計和組織方面,設置較為合理,用以測評護生的專業綜合能力較為客觀、全面。由于考試時間較長,6.67%的學生認為考試時感到緊張,提示加強護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

3.3.2考試質量調查結果在考試質量方面,90.0%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運用OSCE檢測糖尿病專科護士的臨床綜合能力,比較客觀地評價了個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考試難易度適中,符合臨床護理工作對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基本要求。有10%的學生認為,有些突發性糖尿病危重急癥使自己措手不及,提示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的重要性。

3.3.3考試效能調查結果在考試效能方面,96.67%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OSCE考試內容與糖尿病臨床護理工作內容接軌,對護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與他人配合相互協作有幫助。在座談中,大部分學生認為OSCE考試在某種意義上講,令自己明確了學習的目標,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更有助于提高今后的糖尿病專科護理理論學習水平和臨床技能的掌握。

4結論

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培養目標是:牢固掌握糖尿病護理理論與研究;對糖尿病患者及家庭現存在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進行評估;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健康教育[13];開展糖尿病護理研究;能夠為社區與公眾組織舉辦糖尿病教育課程,促進群體健康;能夠組織和實施糖尿病并發癥篩查工作;與護理同行、醫生、專業人員以及健康領域的其他人士協作;指導和幫助低年資醫生和其他護士提高糖尿病相關防治工作;把握專科發展的前沿,開展專科領域的護理研究等。此次對參加過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的護生進行OSCE考試,(1)了解了護生的總體水平和糖尿病專科護理綜合能力的掌握情況,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提供了改進的依據。(2)檢驗了考站設置、考試方式以及各評分標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結果證實,OSCE 考試在遵循“實踐性、客觀性及保護性”評估原則的前提下[14],測出了學生的真實水平,并體現了考試的客觀性、規范性和可重復性,實踐證明,OSCE可作為糖尿病專科護士考核與評定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專科護士在護理專業中的角色和地位.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85-88.

2張平平,張江雁.日本臨床護理專家及專科護士的現狀.中華護理雜志,2002,37(9):716-717.

3張立穎.高級執業護師的誕生與發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 20(12):545-547.

4姜安麗.高級護理實踐和高級實踐護士的現狀和展望.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4):1-3.

5卜美琦,張燕.培養臨床護理專家的必要性及其認證現狀.現代護理,2005,11(16):1307-1308.

6霍孝蓉,劉世晴,莫永珍.建立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的實踐與體會. 中華護理雜志,2007,42(6):496-498.

7劉文勵,楊為民.臨床程式化直觀教學測試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

8李穎,范自力.淺談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 的體會.實用預防醫學,2005,12(6):1481-1482.

9王孝玲.教育測量.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9-140.

10張靜,陶紅,桂莉.急救護理學的綜合模擬教學.南方護理學報,2002,9(6):53-55.

11金中執.考試與考試理論化簡介.繼續醫學教育,2000,14(3):20-22.

12周東海.醫學教育管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44-152.

13李亞潔,張立穎,彭剛藝,等.廣東省糖尿病專科護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教育的實施.中華護理雜志,2007,42(6):499-5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石棉县| 山西省| 崇阳县| 塔城市| 溆浦县| 响水县| 明光市| 克东县| 和顺县| 收藏| 红安县| 丹寨县| 藁城市| 南通市| 临桂县| 武乡县| 达日县| 芒康县| 广州市| 东城区| 白朗县| 定南县| 周宁县| 武清区| 栾川县| 安泽县| 来宾市| 浙江省| 塔城市| 怀远县| 佛坪县| 新昌县| 陆丰市| 高碑店市| 左贡县| 黑河市| 庄浪县| 平度市| 毕节市|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