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室內設計與設計

室內設計與設計

時間:2023-05-29 17:47: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室內設計與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室內設計與設計

第1篇

1符號與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就是對建筑空間進行二次布置和陳設,進而創造出新的、符合人們居住要求的室內環境。而符號應用在室內設計中就是用來填補室內設計的空洞。在室內設計中符號的應用一般表現在對室內造型、色彩、工藝以及裝飾材料的選擇和設計上。在室內設計中,巧妙使用不同的符號能夠體現不同的設計風格,符號在這里就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各種各樣的環境語言。一個設計的好壞,關鍵在于設計者對符號的運用是否合理,合理的設計符號加上形式美的修飾和布局合理的室內空間,就能夠形成一個令人滿意的設計。舉一個例子進行說明,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就很好的使用了符號理論。在飯店的設計上,門窗、墻面的磚飾、漏窗的花格以及宮燈等都大膽使用正方形;樓梯上的欄桿燈以及腳燈采用的是正立方體形。在設計時,他又將方與圓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飯店的宴會廳前廊的墻面裝飾、茶幾、燈具、月洞門都使用了圓。飯店房間門號使用的也是圓形。這樣的設計向人們表達的是一種豐富和韻律,暗含了設計師在設計時的深思熟慮。在色彩的應用上,樓梯、竹窗、室內裝飾格帶等都是用三種色彩進行噴繪上色,整體和諧統一,十分高雅。現代設計中,高科技無處不在。人們在多種高科技的包圍之下更加注重個性化的發展和表現。室內設計也從高科技逐漸向情感表達方向發展。設計者在設計時經常使用設計符號來提升室內空間的情感交流度,為室內設計增加審美性。符號總能夠用簡單的形式來表達豐富、深奧的意義,這正是室內設計運用設計符號的原因所在。符號能夠表達設計的真實感受,設計符號的使用既經濟又能夠表達出極強的藝術效果。例如廣州著名的“家鄉水”主題設計—白天鵝賓館中庭設計,它將江南水鄉典型的碧水、青山、亭閣水榭組織融合在一起,給人們創造出了一個內外相通、情景交融的藝術氛圍。在這個設計中,設計師就是運用了設計符號來表達這種藝術氛圍的。碧水、青山、亭閣水榭,這些就是作為設計符號,在加上點睛之筆“家鄉水”,整個中庭便給人濃濃的視覺沖擊,創造出了自然、清新的美感,人們置身于此感到格外陶醉。設計符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指示型符號、肖似型符號、象征型符號。指示型符號表達的是符號的形式和指代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例如窗就指示采光;肖似型符號代表的是符號的樣式和指代對象之間有著共性。例如在歐式風格的室內,設計者通常使用的是歐式常用的符號,如門窗、家居以及工藝品,甚至是色彩都是仿照歐式符號;而象征型符號就是具有一定含義的實物或者圖形,這些符號在室內設計中通常是起到象征或點綴作用。例如古代的華表、牌坊等,這些既起到提示領域場所的標志作用,又起到彰顯功德的象征性作用。例如蘇州博物館,為了體現中國的傳統風韻和現代文化,設計者匠心獨運,分別從民居建筑和中國園林中提取出現代幾何造型,以此作為象征符號。

2符號和設計概念的融合

在室內設計中,設計概念作為一條主線支撐著整個設計思路。符號形成依靠的就是設計概念,設計者從概念出發,通過對室內環境的統籌思考,將設計概念進行轉變,形成設計符號。在設計一家餐廳時,將設計概念定位“上海風情”,那么就需要將上海獨具的“都市”、“小資”、“外灘”等元素進行改造和創新,形成符號,經過藝術設計構成一套完整的環境語言,這樣的環境語言就是該餐廳的特色。在進行餐廳空間設計時,可以借用上海建筑物所用的標志性裝飾物,這樣能夠激起食客對上海風情文化的幻想。當人們走進餐廳時就仿佛置身于大上海的繁華之中,濃濃的上海風情盡在眼前,而這正是設計符號的功勞。

3設計符號的創新

每一個符號的誕生都有其誕生的基礎,而這就是文化發展的產物。室內設計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才能夠迎合時代的發展,因而符號也需要創新。符號的創新本質上是形式上的改變,是在原有符號的基礎上進行改變,而新的符號它所展現的就是同時代的氣息和人文內涵,這也是室內設計對設計符號的需求。

4結語

總之,設計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設計符號也將不斷更新,緊隨時代潮流。合理運用符號學是室內設計向著更深、更遠方向發展的需求。中國設計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不斷研習世界先進的設計觀,發散設計思維,創新創造設計概念,這樣才能為中國設計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張璐單位: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河南省建筑工程學校

第2篇

關鍵詞:室內設計;文化元素

中圖分類號: TU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室內設計是一種文化活動過程,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標志。室內空間往往以自身形象和相關的裝飾手段來反映時代和社會特征,不同的室內空間表現不同的環境氣氛和具有不同的藝術感染力。室內設計在具體案例設計中必須重視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及業主個人文化素質的研究與融入,并提煉與尋找一種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來作為室內設計文化元素的切入點。本文主要對室內設計文化的思考與探索進行論述。

1、室內設計文化的概念及特點

室內設計文化是人類在解決居住需求過程中,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通過裝飾手法來詮釋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的特點,以及空間和人的關系,在裝飾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本質上看,室內設計文化是人類對居住環境質量優劣的評價、理解及改造活動不斷深化的結果,是在長期的工程實踐中,人類在裝飾方面積累的知識作品、技能等的總和。室內設計文化除具備文化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歷史久遠

裝飾活動是人類最早進行的文化活動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居住在巖洞之時,在古人類居住的山洞內,洞內的巖畫就已經具有了文化的特點,所以,人類從有居住開始,就產生了裝飾文化,人類早期的巖畫,出土的骨、貝化石,都是室內設計文化早期的見證。

1.2 有強烈的社會性

從社會學角度上看,裝飾不僅始終是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同時反映出強烈的階段性,不同社會等級、階層,裝修裝飾的內容、標準不同,在有階級的社會中,色彩、造型、裝璜等,都能夠明確反映出社會地位的不同。

1.3 限定性

室內設計文化要求有載體,就是環境藝術工程作品,是通過作品反映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品味,所以被人們稱為凝固的音樂,特定的室內設計體現了裝飾文化的限定性特征。

1.4 多樣性

從成就上看,人類在特定環境(建筑)內部的限定空間內,在裝飾上已經創造出極高的水平,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裝飾已經深入到室內設計文化的各個界面。

2、 室內設計文化元素探索

2.1 中西文化元素交融

人類文明進步,都有賴于人類優秀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國自漢代后由于佛教傳入與唐代絲綢之路興盛,造就歷史上大量外來文化元素在中國繪畫、宗教、建筑、雕塑等文化領域的廣泛交融和應用,遠到敦煌壁畫、云崗石窟……近至北京十大建筑、南京中山陵及上海等城市建設無不是中西文化相互滲透交融的結晶。

事實證明,仁性與知性、道德與科學相互融會貫通,即為中西文化交融的基本觀點,是人性之整體,合之雙美,離之兩傷。所以室內設計應用中西文化元素合壁,要努力尋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結合點,不能簡單化的抄襲與克隆,在日本、臺灣與香港的許多室內設計里就有許多這方面成功的案例,我國的許多新建的高級五星級酒店,如上海的“四季酒店”與“金茂大廈”都是中西文化交融成功的最好實例。

2.2 室內文化元素的提煉

所謂的室內文化元素,我個人認為是指在特定案例室內設計中“基本文化定位與特定文化符號提煉和應用概念”,即對某種特定文化元素的提煉與濃縮后的一種再簡約、再深刻、再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符號。所以在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元素應用,應強調對其文化的精華的吸收與提煉,提倡室內設計中濃郁的文化元素與鮮明的時代氣息相結合,反對抄襲、照搬,否則都將成為室內設計中的大敗筆。

2.3 室內文化元素與建筑的和諧

室內設計師在做室內設計前,必須認真理解建筑師的建筑母體設計原創理念與建筑文化元素語言內涵及建筑室內不同空間的功能要求,尋找建筑與室內空間的通俗簡練的文化元素語言表達定位,如莊重、寧靜、歡快、溫馨、跳躍等等 比如一個酒店大堂的室內設計應該服從溫馨、親切、尊貴等文化元素語言,因此在該酒店大堂的室內文化元素設計中,如藝術品、圖案、色彩、燈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應按上述文化元素語言原則去設計與營造。如果文化元素定位偏離了建筑功能的文化語言,如過分嚴肅和原則或色彩偏冷調都將顯得其空間低沉與壓抑,達不到建筑功能特定的文化語言要求,同樣一幅雖然是出于名畫家的大作,但由于作品在內容上、表現形式上、質感上、色調上或空間比例尺度上與建筑功能空間不和諧都將導致文化元素與室內功能的沖突,不是強化而是削弱了室內功能應有的文化氛圍。所以好的室內文化元素應保持與建筑文化語言的高度和諧。

2.4 地域文化元素的運用

在建筑室內設計中文化元素應用都應體現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現代的酒店設計中,越是高級賓館酒店,對地域文化越重視,在酒店星級評定中分數也占的越高。鮮明的地域文化能營造建筑室內的個性化,香港著名的室內設計師凱勒先生曾說“一個成功的賓館室內設計,應該重視其地域文化設計,使之給客人一早醒來有個鮮明的地域信號”,可見地域文化元素運用是室內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手段。

2.5 企業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應用

現代企業日益重視企業文化在企業品牌戰略實施中的應用,現代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平臺,是企業必須借助的一種管理模式和特定的信仰與文化系統來放大的管理功能,因此在由企業行為建設的各類建筑的室內設計中,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元素的應用,做到恰到好處來體現該企業文化的品牌精髓。

2.6 業主個人文化元素的應用

在承接業主私建的民用建筑和公寓住宅的室內設計中,往往由于業主不同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情趣,面對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元素需求與理解也不同,這就關系到滿足不同業主“個性化文化”需求在室內設計中文化元素的應用。比如有喜歡中式、歐式、現代式等不同文化風格。在中式風格中,又有喜歡漢風、唐韻、宋味、明式等不同歷史時期文化元素。歐式也有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的文化元素,同時包括文化藝術品的陳設,如藝術壁畫、掛件 擺設品在內容與形式上除與室內設計和諧,更要重視滿足不同業主的文化與審美需求。所以好的設計師必須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豐富的文化藝術修養。

3、 室內設計文化的思考

近年來,中國與國際室內設計行業的交流日漸密切,加之網絡信息的溝通,使中國的室內設計隊伍異軍突起并發展迅猛。其最重要的標志就是中國大陸的高檔民用建筑的標志——高級酒店室內設計,幾乎99%之多已由中國大陸的室內設計師來主持完成,所以說中國的室內設計與國際室內設計在信息交流上,距離正在日益縮短,在設計的理念與手段上正逐步與國際接軌。

中國室內設計既是一個新興行業,同時也是一個古老傳統的行業,誰能說中國那么多優秀的古典建筑,其完美的建筑與室內設計,不令世人嘆服。

從首都北京的故宮到的布達拉宮,其精美絕倫的室內裝飾與環境藝術,誰能說不是出于一流專業的室內設計師與藝術大師之手,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文化正是傳統的東方文化與古典建筑藝術的精髓組成部分。

由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國民消費理念的國際化,使中國現代室內設計經歷了從實用性——舒適性——個性化的三次轉變過程,室內設計被公認為是建筑設計的延伸,室內設計必須服從建筑設計語言,并和之高度和諧。因此室內設計的三次轉變也體現了我國室內設計的不斷提升和成熟的程。尤其是“個性化室內設計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的室內設計的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人們不難發現,在近年的我國室內設計中,不論酒店、娛樂場所、甚至辦公樓、廠房中的文化元素也得到普遍應用。且不論其中有許多濫用文化元素所導致的“畫蛇添足”與“弄巧成拙”的實例。但卻不影響證明一個普遍的真理,即“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質文明的基礎上,文化繁榮建立在物質繁榮的基礎上。”這就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與繁榮,必然帶來建筑裝飾中文化與藝術的復興。

4結束語

總之,在室內設計中必需重視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及業主個人文化素質的研究與融入,并運用文化元素對室內進行裝飾設計,體現不同文化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觸覺和感覺。近年來,隨著國內外人們對傳統文化與鄉土文化的重新認識與重視,使之傳統文化元素,更多的在室內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引起人們的喜愛和重視。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室內設計;功能;形式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一、不同時期室內設計功能與形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室內的要求也在不斷發展,在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和近現代的日常生活中室內所具有的功能與形式不同,并不斷的發展。

1、原始社會時期的室內功能與形式

人類社會最初主要進行的行為是生存與生產,在這一時期對于居住環境來說主要能夠滿足居住的功能。這一時期居住的室內通常由簡易材料構成,室內的功能要能夠遮風擋雨、趨避野獸、保溫防潮等,要給人類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這一時期室內多以土、木、石等天然材料為主,因此在室內的形式上會有所限制。室內在形式的表達上比較單一,出現了以紅色的燒土地面,以獸形圖案裝飾的日常器物。此時的室內重點在以功能為主,形式為輔。

2、封建社會時期的室內功能與形式

這一時期對于室內功能上的要求有所增加,滿足于這一時期人們的活動要求。對于社會各階層要求室內具有會客、休息、制作食物等基本的物質功能,室內空間的劃分相應的出現廳堂、臥室、廚房;還有能夠用于傳統的祭祀、祈福、供奉祖先、禮拜等活動的空間,使得室內還出現禮堂、佛堂、教堂等類型;文化的出現,使得讀書成為風尚,室內空間相應的出現書房;各類商鋪的出現,也增加了室內的使用功能。此外,上層社會的人們為顯示身份地位的不同,亦使得室內具有一定炫耀的功能,這種功能主要借助于室內裝飾的形式予以體現。

社會階層的出現,使得單一的室內裝飾形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各階層的需求,特別是上層社會的要求,迎合上流社會的喜好逐漸成為室內形式設計的重點。室內設計在形式上有所豐富,封建社會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室內設計的形式都較原始社會有了進一步發展:將建筑中的柱式、雕刻、裝飾紋樣等裝飾引申到室內;在區分室內空間時除采用墻和門之外,還出現了用帶有裝飾的屏風;門、窗也出現了裝飾形式;墻面不再是單一的純色墻面,采用字畫、錦繡、壁畫等裝飾;由于功能的發展,豐富了家具的形式,對于室內也起到裝飾的作用。為了彰顯身份的尊貴,室內在材料上會選擇較為珍貴的材料,裝飾鑲嵌、彩繪等多種手法運用其中。

3、近現代時期的室內功能與形式

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社會生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帶來建筑形式上的變化,如英國的水晶宮、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等等。建筑學家們意識到設計的社會,提出了早期功能主義要以“實用性”為設計的目的,這樣的建筑設計理念同樣影響到室內設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近現代的室內在功能上較封建社會有所豐富,并且在保持封建社會時期的基本物質功能增加的同時,在色彩、光環境、溫濕度、節能、環保等方面有所豐富,且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室內體現出風格特征與文化內涵的功能。

近現代室內在形式上的表現,出現功能或形式成為重點的境況。建筑師沙利文提出的“形式服從功能”的建筑觀念,使得這一時期室內形式服從于功能,室內設計以功能為主。包豪斯強調技術與藝術的新統一,創建一種簡潔、明快、具有現代審美感性和時代性的新風格。后現代主義設計中的形式主義,又強調物品的裝飾性,大膽、夸張的使用鮮艷的顏色。而現代室內在形式設計上更加注重個性化設計、文化涵養、健康的觀念,豐富裝飾材料也使得室內形式的表達更加鮮明,室內的光、色彩等因素結合室內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表達。

二、不同類型現代室內設計的功能與形式

現代室內設計以建筑類型進行分類,分為公共建筑室內,住宅建筑室內和工、農業建筑室內。人們根據各種具體的使用功能會將室內予以一定區分,確定空間形式,再根據具體的空間尺度要求、所需的風格特征等進行相應的室內形式設計。

1、公共建筑室內功能與形式

公共建筑室內主要包括文教、醫療、商業、旅游、觀演等類型。這些公共建筑室內,主要為大眾提供室內活動的場所,需要考慮室內人員容納、流通、交流等功能,要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來確定具體的功能。公共建筑室內設計時主要以功能為主,根據具體用途設計相應的區域。例如在觀影建筑中的音樂廳室內空間中,要考慮視覺效果、音聲效果、人員的流動、空氣的流動、公共安全等方面功能,對這些功能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要根據具體的場所的功能性,合理規劃室內空間,設計特殊的使用功能會使得室內設計在藝術和工藝上有所突出與強調。

公共建筑室內形式的表達要在基本功能體現的基礎上注重藝術性、文化性、精神意境的表達。室內的裝飾、光環境、色彩各方面結合科學、合理的設計,材料的選用合理且符合標準。如在對宗教建筑和紀念性建筑的室內進行設計時,則需考慮其紀念意義、文化內涵、崇拜信仰等更多注重精神層次的因素,更加注重意境的形態表達、技術表達和藝術表達,而在對醫院設計時需考慮健康、合理的環境用色。

2、居住建筑室內功能與形式

居住建筑室內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公寓、宿舍三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場所。對居住室內進行設計要求考慮人的使用功能,根據人們日常主要的起居、休閑、飲食學習、洗漱等活動的要求,室內設計上應具備前室、起居室、餐廳、廚房、工作室、書房、洗手間等。各個功能的室內會因建筑面積的限制,相應功能空間會有所減少,或者與其他空間公用形成多功能交叉的空間,如客廳又兼具休閑、會友、工作的功能。

不論是各種單一功能的空間還是多種功能交叉的室內空間都需要良好的設計形式將居住空間進行裝飾。根據使用者的具體要求進行設計,選擇科學合理的設計形式,現代居住室內更加注重排他性和個性化室內的表達。如在住宅設計時,根據業主的喜好風格,在確定功能區間后再進行相應風格的裝飾設計。

3、工業建筑室內功能與形式

工業建筑室內包括各類廠房的車間、生活間等。這兩類建筑室內,主要以功能為第一要素進行設計。在工業生產性室內設計的過程則需考慮生產時的工藝流程和設施、設備的合理設計,合理安排車間布置,考慮防火、通風等安全因素。在形式設計上通常要考慮室內的工作及背景色、環境色的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室內裝飾形式的設計,除展廳設計以外,進行生產部分的室內形式設計的比重較小,主要是在色彩、光照上進行設計,以滿足基本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為要求。

三、室內設計創新的發展

室內設計體現出了物質和精神文明,促使人們可以通過設計居住空間對環境進行改善,并且有效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未來室內設計需要不斷創新,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要求。

1、室內設計創新向個性化發展

工業化社會的住宅造就了統一化的生活環境,人們居住的環境的房間構造都是相同的,家具設備也是相同的,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需要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首先,可以在室內引進自然,促使室內和室外成為一個整體。其次,拋棄方盒子的房屋設計理念,利用斜線、曲線等裝飾室內,突出住宅的個性。最后,利用圖畫、色彩以及圖案擴大空間。室內設計要體現出主人的生活特點和品位,通過創新性的設計,賦予每一個住宅和房屋個性特點。

2、室內設計創新向藝術化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追求物質生活,也追求精神生活。居民希望自己的室內設計成為一個藝術品。室內設計就是結合形體、色彩、空間以及虛實把握好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和諧,促使室內設計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藝術品。

3、室內設計創新向自然化發展

隨著人們不斷提高的環保意識以及生活節奏,當前居民更加向往自然,希望自己置身于自然環境中。所以室內設計需要創設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設計者就要利用自然色彩和自然材料,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法,增加室內設計的自然色彩,促使人們在居住環境中感受到自然的舒適和恬靜,放松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接著,室內設計創新向現代化發展。隨著我國不斷發展經濟和科技,室內設計開始應用科技手段進行創新。例如,各種聲光技術,促使室內的光線和聲音符合人體的舒適范圍。

4、室內設計創新向民族化發展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提高,各個地區之間增加了交流,居民更加頻繁的遷移,進而縮小了各個區域的差異。可是人們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喪失了民族傳統。這些得到了有關人士的關注,所以室內設計在向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民族化的體現,促使現代設計融入民族文化。

結束語

人們從長期的成功經驗中形成創新思維,因為室內設計創新要以思維規律為基礎。室內設計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好的體驗,具體來說就是帶給人們美的體驗,舒適的體驗,自然的體驗,民族的體驗,將人們從繁重的工作和緊張的生活解脫出來。

參考文獻

[1]梁辰.談室內設計的功能與形式[J].山西建筑,2014,23:16-17.

第4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與時共進;生活;色彩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4-0183-01

一、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室內設計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橫向維度來看,無論何種風格的設計,都有著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結構,是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展開和完成的,因而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體現出當時的文化風貌。從縱向維度來看,任何時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是與當時的生產力和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設計形式來自文化,人們按照豐富的經驗(歷史與傳統)加工著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歷史的設計就是設計的歷史。

室內設計師必須從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效用方面來考慮作品所具有的優良質地和溫情。這種“美”與“美”的創作對應法則,正是從我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出來的。因此,自覺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理念之中,是優秀的設計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爭、相互融合中推動著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無論歷史上或當代的中國設計作品,無不受其影響。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首先,儒家重視“天人之和”的哲學理念所提供的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成為中國設計師所恪守的設計哲學,并構成了中國傳統設計最基本的哲學內涵。其次,儒家這種中庸的思想,在裝飾文化中也得到了應用。恰到好處的裝修則爽心悅目,既能鼓舞精神,利于身心,又能端正心態,克制欲望,不做過分地奢求,使景情相生,物界上升為精神境界。

老子認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道家文化應用在室內設計上,主要是豐富了中國建筑室內的空間內涵。在空間中創造出許多虛實的圍合,如彼此交錯、穿插、共享;室內空間之間的隔斷,將一個房間的裝飾引入到另一個房間,彼此借景,強化空間流動感,增加開闊感。

禪宗是由于佛教文化東漸,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在禪宗看來,規定性越小,想象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勝多,只有簡到極點,才能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間去供人們揣摩與思考。

最近幾年,在古典與現代、中式與西式的各色家具中,具有禪意的家具攝取了古典家具的雅致與現代家具的簡約,利落的線條、純凈的色彩,配上富有東方意味的圖像,頗能營造寧靜舒適的居家氛圍。

三、繼承傳統文化的室內設計方法

(一)傳統符號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符號主要有:具有傳統象征內涵和比喻意義的圖案和紋樣;古代傳統圖騰紋飾;傳統宗教紋飾符號。在當代,這些符號仍有著積極的實用意義,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是營造傳統的文化室內環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簡約,符號拼貼,移植與嫁接。在設計中,有時還可借用外來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與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于一體。

(二)色彩與光的處理

色彩通過視覺作用于心理,常常影響人的情感,左右人們的精神和行為。色彩本身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但對室內空間的色彩搭配來說非常重要。處理色彩的手法有:一是類似色,即色相環上相鄰不遠的兩色,如黃和橙,紫紅和紫,藍和紫綠(青)等。二是對比色,即將兩種較遠色相配得和諧,也就是常說的“補色原則“,紅花綠葉愈見嬌艷,這是因為兩者互為補色的緣故。而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種呈現方式,光影的存在總是以具體顏色載體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內空間中也是直接或輔助傳達傳統信息的有效元素。色彩有著改變環境氣氛的顯著作用,特別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創造出不同的空間情調與意境。

(三)空間與家具陳設的回歸自然

第5篇

關鍵詞:室內設計;風格;家具;造型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evel for many years experience of interior design style of furniture, furniture model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rniture modelling is discussed, and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

Keywords: interior design; Style; Furniture; modelling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室內設計風格

室內設計風格,屬于室內環境中的藝術造型和功能性的范疇,它的形成,是不同的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作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成,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的特點[1]。室內設計風格根據其所處的時代和不同特點可以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混合型風格等類型,本文主要介紹前面兩種。

1.傳統風格

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是指在室內布置、線形、色調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藝術的特征,用現代的裝飾手法表現其本質的風格。根據地域的不同,又可分為東方傳統風格和西方傳統風格。前者主要包括中式風格、日本和式風格、印度傳統風格等;而后者主要包括羅馬風、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等歐式風格。傳統風格常給人們以歷史的延續和地域文脈的感覺,其室內環境中主要突出的是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征。

2.現代風格

現代風格起源于1919年的包豪斯學派,最早只是應用于建筑領域,到了現代也泛指造型簡潔新穎、具有當今時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內環境。在室內設計中,現代風格主要強調功能與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本身的形式美,反對多余的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現代風格重視實際的工藝制作操作,強調設計與工業生產的聯系,并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

每一種風格的形成和表達都無外乎是通過那些具有特殊藝術特點的造型來體現的,如固定的色彩搭配、相似的裝飾手法或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裝飾元素等。家具的造型更是表現室內設計風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室內設計中環境的統一、色彩的協調、氣氛的渲染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室內設計風格與家具造型的關系分析

中式風格、歐式風格和現代簡約風格是時下較為主流的室內設計風格,這三種風格中的家具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造型特征,與室內設計中的空間布局、線形裝飾、整體色調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帶有獨特表征的室內設計風格。

1.中式風格中的家具造型特征

中式風格是以宮廷建筑為代表的室內裝飾設計藝術風格,氣勢恢弘、壯麗華貴,造型講究對稱,色彩講究對比,材料以木材為主,裝飾圖案多為寓意吉祥的龍、鳳等傳統元素,旨在表現一種內氣質,或典雅或靈秀或鄉土。現代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傳統的室內空間與現代建筑空間、現代美學觀、現代設計觀念的配合。

由于現代室內空間受到建筑影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設計大多以對比和強調的手法并利用現代的設計觀念、材料、技術,以造型、圖案和質感來表現中國風味。室內所采用的家具多以明式、清式為主,

其造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a.以線為主、流暢挺進。中式風格中的家具造型大多采用直線與曲線相結合的方法,不但具有直線的穩健、挺拔,而且還有曲線的流暢、活潑、典雅的韻味。家具中并沒有繁縟的花飾,而線腳形式卻是豐富多樣,有穩重大方的里翻馬蹄足,也有靈氣輕快的外翻馬蹄足[2]。椅類的搭腦和扶手也多為流暢自如的曲線,長短寬窄富有變化;椅腿上粗下細、變化自然,有的采用坐板以上的后腿用圓形,坐板以下用外圓內方形,顯得線腳變化多樣。

b.局部雕鏤,重點刻畫。為了表現傳統風格的神韻,家具部件中通常存在小面積的精致雕刻,與大面積的素底形成強烈對比。這種雕刻一般為浮雕或鏤雕,構圖靈活、形象生動。雕刻的題材有動植物,如草龍、云龍、靈草、四季花、板蓮等;也有寓意吉祥的抽象紋樣,如鳳紋、云頭、云水等等。中式家具局部的雕飾,不僅襯托出其醒目的造型,而且使得家具形象生動逼真,頗具氣韻。

c.色彩柔和,體現自然。中式家具材料以木為主,其色彩整體上多為木材本身顏色的自然流露,給人以穩重渾厚、淡雅樸實的感覺,呈現出硬木家具樸素簡雅的風采。齊白石先生說過:“藝術創作宜簡不宜繁,宜藏不宜露。”中式家具的造型正是如此,個中所含深意常常隱匿其中,與室內空間巧妙結合,需細細品味才能有所領會。

2.歐式風格中的家具造型特征

歐式風格是傳統風格之一,是指具有歐洲傳統藝術文化特色的風格,根據不同的時期分為古典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洛可可風格等。歐式風格強調以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達到雍容華貴的效果。家具也和室內裝飾相結合,裝飾得十分富麗堂皇[3]。通常在室內界面的裝飾上會使用的元素有羅馬柱、陰角線、掛鏡線、腰線、壁爐、拱券和豐富的墻面裝飾線條或護墻板等等。當然與之搭配的家具也不同于其他,其造型有著自身顯著的特點。

歐式風格中的家具主要有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新古典家具,它們的主要造型特征如下:

a.線形多變,雕刻繁雜。歐式風格中隨處都可見浪漫主義的色彩,家具中也是如此:多變的曲面和線型、自由化的裝飾藝術;小到家具邊框、檐帽,大到整個家具立面和腿部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精美圖案,也有植物的葉形或渦卷形裝飾等。家具造型體現出豐滿、豪華、奔放的藝術效果。

b.體量龐大,色彩鮮艷。有人說,西方的建筑是一部石頭的史詩。自然在石頭筑成的室內空間中那些小巧玲瓏的家具就顯得不合時宜了,故歐式家具體量一般都比較大,這是其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與中式家具以線為主相左,歐式家具是以體、塊為主的,寬大且厚重,大氣豪華之感撲面而來。家具的色彩偏重于明度較高的色系,如金色、黃色等,視覺沖擊力較強;喜與白色搭配,整體感覺明快、熱烈。

c.裝飾講究,高貴舒適。歐式家具的表面裝飾上,除了精美的雕刻外,金箔貼面,描金填彩涂漆以及細膩的薄木貼花亦很流行,搭配上各式流蘇、鉚釘或貝殼鑲嵌;坐面、靠背或床屏表面多覆以繡花絨布與錦鍛軟墊,觸感柔軟,使用舒適。發展至后期,歐式家具結合了中國與日本的大漆涂飾、雕漆及貝雕鑲嵌藝術,使得家具的表面裝飾顯得更加豪華。這些精美的家具形態與室內墻面所采用的壁柱、檐條、粉飾涂金和繪畫相互輝映,共同營造出歐式風格奢華典雅的氣質。

3.現代簡約風格中的家具造型特征

簡約風格起源于現代派的極簡主義,體現在室內設計中主要指在滿足功能的基礎上達到最大程度的簡潔。一般說來,簡約風格雖然簡單,但要有品位,這種品位體現在設計上對細節的把握,每一個細小的局部和裝飾,都要深思熟慮,在施工上更要求精工細作。在這里,家具的造型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形態塑造,它涉及到實用功能的實現和審美效應的發揮[4]。

簡約風格的室內空間可以使人們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擁有徹底放松、簡單和純凈的心理狀態。為了達到這一狀態,適當的家具必不可少。

而在這種高度概括、簡練的室內空間中,家具的造型呈現以下特征:

a.直線為主,利落簡潔。簡約家具呈現理性的造型手法,表現形態上多合乎理性的意識,室內出現的沙發、桌子、椅子等,均以直線為其主要基調,顯得直率、明了,毫不羅嗦。這種家具形態不僅可以在空間利用和經濟效益上發揮充分的實際價值,也可以在視覺上表現出濃厚的現代精神。

b.色彩調和,協調統一。通常來說,簡約風格中的家具色彩并不存在大范圍的強烈對比,大都為單色或類似色設計;為了避免單調,在彩度及明度上做調整是較常見的做法,或在原色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無彩色,以豐富家具的色彩韻味。現代室內家具色彩的簡潔原則,不只表現了現代設計藝術美的特征,同時也體現了新時代追求高效、精練的經濟觀。

c.材料多樣化,質感強烈。彎曲、木塑、染色等新技術的出現擴大了木材使用范圍,人造木、微薄木技術趨于成熟,為劣材優用、優材高附加值提供了保證。與此同時,許多現代化的工業材料也應用于家具中,如塑料、玻璃、金屬材料等。這些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肌理,為家具的形態帶來了更為豐富的表面裝飾效果。

三、結語

眾所周知,室內設計中的裝飾裝修只是表現其風格的一種元素,而真正的點睛之筆在于家具的選擇和搭配,其造型特征更是直接影響著室內設計風格的表達與表現。縱觀藝術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種室內設計風格的形成與成熟都伴隨著家具造型的變化與發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可以說,唯有在特定的室內空間中,家具形態的藝術美才能發揮到極點;也唯有各式各樣家具造型的渲染與烘托才能使特定的室內設計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來增祥、陸震緯.室內設計原理(上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2]李雨紅、于伸.中外家具發展史[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2000

第6篇

關鍵詞:方法實踐

由于形象是作為設計概念的主要思維依據,因此,打開思路的方法莫過于形象構思的草圖作業,當每一張圖紙呈現在面前的時候都可能觸發新的靈感,抓住可能發展的每一個細節,變化發展繪制出下一張草圖,如此往復直至達到滿意的結果。

以室內設計為例,最初的空間形態構成,總是從簡單的幾何形體組合入手,因為再復雜的內部空間,也是由最基本的空間形態構成的。在諸多的思路發展要素中,相似的聯想是啟發空間形象構思的重要方面:象征相似以兩者的主要特征為啟發依據;直接相似在平行因素和效果之間進行比較;自然相似以自然中結構的、物理的、控制的要素進行類比;有機相似從植物或動物的形態和行為中得到啟示;文化相似則是人在社會中文化觀念的相互啟迪。

面對一個設計項目就如同站在旅行的出發點,雖然條條道路通羅馬目標一致,但哪條路最優,卻要經過慎密的選擇。選擇是對紛繁客觀事物的提煉、優化。合理的選擇是任何科學決策的基礎。選擇的失誤往往導致失敗的結果。人腦最基本的活動體現于選擇的思維,這種選擇的思維活動滲透于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人的生理行為:行走坐臥、穿衣吃飯,無不體現于大腦受外界信號刺激形成的選擇。人的社會行為:學習勞作經商科研無不經歷各種選擇的考驗。選擇是通過不同客觀事物優勢的對比來實現。這種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成為人判斷客觀事物的基本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依據判斷對象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思維參照系,設計概念構思的確立顯然也要依據這樣一種思維模式。

可見培養以形象思維作為主導模式的設計方法,以綜合多元的思維渠道進入概念設計,以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貫穿于設計的每個階段,以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確立最終的設計結果,應該是科學的藝術設計之道。

關于設計方法與設計實踐:

一、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理論家雖然可以講授設計的方法課程,卻未必勝任設計師的工作,而設計師經過實踐的積累則有可能成為理論家。這里有一個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問題,同時也是認識論的本質問題。設計師的工作屬于創造性的思維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必須基于實踐而始于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問題上,在他的《實踐論》中用哲學語言進行了高度的概括,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來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來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來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行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在這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的基本公式,成為解釋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經典公式。實際上每一個成功的設計師無一不是這個公式的實踐者。

二、掌握圖形思維的方法

(一)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

感性的形象思維更多的依賴于人腦對于可視形象或圖形的空間想象,這種對形象敏銳的觀察和感受能力,是進行設計思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種素質的培養主要依靠設計者本身建立科學的圖形分析思維方式。所謂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主要是指借助于各種工具繪制不同類型的形象圖形,并對其進行設計分析的思維過程。以室內設計的整個過程舉例來講,幾乎每一個階段都離不開繪圖。概念設計階段的構思草圖:包括空間形象的透視與立面圖、功能分析的坐標線根圖;方案設計階段的圖紙;包括室內平面與立面圖、空間透視與軸測圖;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圖紙;包括裝修的剖立面圖;表現構造的節點圖等等。可見離開圖紙進行設計是幾乎不可能的。養成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無論在設計的什么階段,設計者都要習慣于用筆將自己一閃即逝的想法落實于紙面。而不斷的圖形繪制過程中,又會觸發新的靈感。這是一種大腦思維形象化的外在延伸,完全是一種個人的輔助思維形式,優秀的設計往往就是誕生在這種看似紛亂的草圖當中。不少初學者喜歡用口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這樣是很難被人理解的。在藝術設計的領域,圖形是專業溝通的最佳語匯,因此掌握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選擇是對紛繁復雜的客觀事物的提煉優化,合理的選擇是任何科學決策的基礎,選擇的失誤往往導致失敗的結果。人腦最基本的活動體現于選擇的思維,這種選擇的思維活動滲透于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人的生理行為,行走坐臥穿衣吃飯無不體現于大腦受外界信號刺激形成的選擇。人的社會行為,學習勞作經商科研無不經歷各種選擇的考驗。選擇是通過不同客觀事物優劣的對比來實現,這種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成為人判斷客觀事物的基本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依據判斷對象的不同,顯現出不同的參照系。就藝術設計而言,選擇的思維過程體現于多元圖形的對比優選。可以說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是建立綜合多元的思維渠道以及圖形分析的思維方式之上。沒有前者作為對比的基礎,后者選擇的結果也不可能選到最優。一般的選擇思維過程是綜合各類客觀信息后的主觀決定。通常是一個經驗的選擇推理過程,形象在這種邏輯的推理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輔助決策作用,但遠不如在室內設計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中那樣重要。可以說對比優選的思維決策,在藝術設計的領域主要依據可視形象的作用。在概念設計的階段,通過對多個具象圖形空間形象的對比優選決定設計發展的方向。通過抽象幾何線平面圖形的對比優選決定設計的使用功能。在方案設計的階段,通過對正投影制圖繪制不同平面圖的對比優選決定最終的空間形象。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通過對不同材料構造的對比優選決定合適的搭配比例與結構;通過對不同比例節點圖的對比優選決定適宜的材料截面尺度。對比優選的思維過程依賴于圖形繪制信息的反饋,一個概念或是一個方案的誕生必須靠多種形象的對比,因此作為設計者在構思的階段不要在一張紙上用橡皮反復涂改,而要學會使用半透明的拷貝紙,不停地拷貝修改自己的想法,每一個想法都要切實地落實于紙面,不要隨意扔掉任何一張看似紛亂的草圖,積累、對比、優選;好的方案就可能產生。

第7篇

衛生間中小套型住宅中由于面積限制,當套內僅設一個衛生間時,建議可將衛生間分間設置,將私密性的洗浴、便溺潔具布置在內間,將與盥洗等活動有關的設備布置在外間,既保證了私密性又能方便多人同時使用。

中小套戶型儲存空間的合理利用

1存儲空間的設計

(1)儲存的地點、位置,使用物品的便利程度以及高效率使用空間是我們對于被儲存物品的位置的要求。比如,我們經常將書籍儲存在經常活動并且能方便拿取的地方;洗漱用品、化妝品則儲藏在靠近洗手盆的臺面等地方;廚房的灶臺邊則用來擺放調味品等等。(2)儲存空間利用程度,儲存空間的合理度以及空間使用的效率,我們稱之為利用程度。為了節約更多的空間,我們應該根據物件的具體尺寸及形狀決定物體的具體存放方式。例如大衣柜中如何疊放、懸掛衣物是取決于衣物本身的特征和尺寸。(3)儲存的時間性,考慮儲存的時間性應該首先保證被儲存物體的使用周期,決定該物體的存放地點是否方便拿取;其次要考慮儲存空間的暫時性,是否能方便的移動以及與周圍環境相協調。(4)儲存空間的形式,儲存空間的形式在類型上可以分為封閉式和開敞式兩種。通常衣物、被褥、糧油等一些實用物品的儲存我們會采用封閉式,而對于另外一些裝飾性強的物品我們會采取開敞式的儲存方式,比如書籍、美酒等等。

2被忽視的空間的利用

被忽視的空間包括三種類型即可重疊而未加以利用的空間、在室內布置家具設備時形成的難以利用而閑置的角落和未被利用的家具的空腹。利用這些空間是在不影響人的正常活動的基礎上,使室內儲物空間獲得實質性的增加。(1)樓梯的下部、側部和端部,在住宅中樓梯的存在,解決了室內垂直交通的問題,但同時占去了立體的空間而且形成了難以進行日常活動的角落,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角落進行儲存。(2)走廊的頂部,由于工業化生產的需求,住宅的室內空間在標高上整齊一律,而走廊部位人們僅僅用以解決交通問題,它的高度就顯得不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利用頂柜來處理頂棚,一方面用來儲物,另一方面改善尺度,形成空間的對比。(3)門的背部,門在住宅空間中具有一定的數量,同時具有開啟的特性,如果門的背部具有一定大的立體空間時就應該考慮合理利用,這些空間的使用就可以克服門簡單開啟的呆板性,同時有利于豐富整個室內空間效果,增加層次感,大大的增加了存儲空間。(4)陽臺的利用,功能性陽臺和觀景陽臺是住宅中常見到的陽臺形式。功能性陽臺中很多住宅都將洗衣機設置在這一位置,功能使用較為單一,因此要考慮豎向空間的使用,盡量增加吊柜的使用以加大存儲空間。而觀景類陽臺,首先要滿足其視覺方面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合理利用,在達到豐富空間效果的同時有效的節約空間。

3挖掘家具的多功能性

家具的多功能性表現在其本身的功能與利用其空腹作為儲存空間結合所表現出的多種用途上。如沙發的底部、床架的底托部分用來儲存過季的衣物,這些部位所儲存的物品大多是不頻繁使用的東西,否則將給使用帶來很多問題。

結語

第8篇

關鍵詞 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關系

一、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概念

(1)建筑設計,它是一個構想階段,是指設計者按照建設的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以此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運用各種建筑構件以取得各種建筑空間,并使建筑空間和建筑構件滿足功能、技術、經濟和藝術的要求。

(2)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以及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和建筑設計原理,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優美的環境,以滿足人們對物質和精神追求。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實用價值,也具有反應歷史文化的精神價值。

二、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關系

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統屬環境設計的范疇。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在許多方面都存在異同點,他們既有相互的獨立性,又有相互的關聯性,甚至他們也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相互滲透。一個建筑空間要達到理想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就離不開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是有機統一、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都遵循美學,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相同點主要表現

第一,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目的相同。都是以滿足空間的使用性質和使用功能為設計目的。只是建筑設計主要考慮的是滿足整個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通過對建筑物系統地整體地進行設計,使建筑物滿足特定的使用功能。同時還要根據業主要求,對室內空間作局部地再設計再創作,以達到業主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和體現業主的愛好、品位等。

第二,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同時都受環境因素影響。建筑設計首先要考慮到受自然氣候、自然環境、社會條件等的限制,室內設計也要考慮到受建筑環境及采光、通風、朝向等的限制。建筑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使用的性質及其規模的大小,最后再結合地形條件、交通條件、綠化、原有建筑等情況來確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布局和朝向。假如整體建筑的周圍還有美麗得風景、寬闊的視野、以及充足的陽光,在做室內設計時還要考慮充分利用室外環境,使之與室內環境相互交流。在這種情況下,一般可利用窗口、陽臺外的景致來點綴室內的環境。

第三,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同時都受到材料的影響。材料是建筑和室內設計的主要物質基礎,建筑的空間劃分、形體、風格等,都是通過材料的運用來體現的。對于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而言,材料都是表達作品思想、效果重點,材料選用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筑的實際效果。材料是建筑與室內設計統一的關鍵因素,同時,許多建筑與室內設計的細節都是通過材料來表達的。

2.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不同點表現

第一,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是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建筑設計要考慮整棟建筑物的風格和使用功能。它既要考慮單個空間的使用功能,又要考慮各個部分結合后的整體功能。同時兼顧公共空間和單個空間的消防、安全疏散等的問題,是對建筑物作整體的、大局的、宏觀的考慮。室內設計要考慮的范圍僅是一個獨立的、狹小的使用空間內的藝術性、空間劃分的合理性等功能,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給予適當調整以達到設計目的。

第二,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材料存在一些不同點。首先,建筑材料必須要滿足建筑的基本熱工及結構要求,而室內材料則沒有這方面的強制規定。如一定強度、耐水性、抗火性、耐侵蝕等,以保證材料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使用而不損壞。建筑材料還要能在室外環境下保證其不被腐蝕、破壞等,正是這方面的要求,使得有些材料只適用于室內。建筑材料要承擔起建筑結構的責任,必須要能滿足承載力及抗壓、抗彎等要求。第二,建筑材料的選擇要更多的與周邊環境形成一定的聯系,或相似統一或對比鮮明,而室內材料的選擇則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第三,室內設計的環境依據是建筑設計,建筑設計當然的制約了室內設計,室內設計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建筑空間。室內設計是在建筑物內進行的,建筑的分割對室內設計有著直接的限制,如果建筑分割是合理的,那么室內設計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會使室內設計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它必然受到建筑設計的制約。

第四,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繼續和深化,是對空間和環境的再設計。建筑設計是整體規劃的,它的著眼于整個建筑空間,對室內環境的處理不夠個性化,也不夠細膩、完善,因此需要室內設計時對其進行深化,在單個獨立空間的裝修上運用獨到的美學概念,使室內空間在美學和功能上協調統一,創造一個美好舒適的使用空間。

三、結束語

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有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是建筑整體的組成部分,存在一種相對局部與整體、相互影響與限制關系,是室內空間和環境的再創造,是人與環境的聯系,也是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室內設計是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建筑設計往往離不開成功的室內設計。

參考文獻:

第9篇

現如今,在這個開放的信息世界里,外來文化的侵入使得社會背景變得復雜化,因此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風格。一種風格總是在追隨著本民族文化的同時,也無意識地附庸了別人的文化。如盡管有人把中國現代室內空間設計分為東方傳統風格、自然風格、混合風格、西方古典風格、高技派風格、簡約派風格等,但室內設計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影響,每種風格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和特定的標準。它們所展現出來的意境都多多少少帶有當地民族的傳統文化內涵。而且哪怕是同樣風格的設計作品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也會因外在和內在因素的不同而體現出差異。也只有這樣,設計作品才能真正的實現人性化設計與環境協調統一,甚至可以古為今用、中西合并,促進室內設計的進步。如北京近幾年新建的鳥巢的設計靈感來自于抽象的零花隔斷和并花紋瓷器;而保羅安德魯的國家大劇院的室內設計中也采用了傳統的“中國紅”的色調。它們都是在中國現代設計中加入了抽象化的、升華過的中國傳統的設計元素,使得具有現代造型、符合現代使用功能的建筑、室內設計作品仍然能夠觸動中國人的神經,符合把“根留下”的中國現代審美。但對于某一種室內設計風格而言,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外在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室內設計風格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同樣的外在因素下,出于不同的設計師和不同功能的設計作品,所體現出來的風格形式也不盡相同。如中國傳統宮廷建筑、園林建筑和民居的室內設計的風格因使用功能和設計師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異;而中國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從唐朝已開始蓬勃發展,明代更是達到了頂峰,再一直發展到現代所提倡的新中式風格的過程中,跟隨時代變遷,設計中也總是不斷在融入一些新的設計元素,產生一些新的設計形式,體現出不同的意境,從而滿足著不同的生活習慣。

二、室內空間設計和室內設計風格之間的相互聯系

1體現與被體現的關系

室內空間設計是室內設計風格體現的載體。每一個優秀的設計作品都要具有特定的風格。而其風格又往往是通過一定的空間設計元素和設計手法來體現的。如我們常會把綜合運用對稱均衡的構圖,樸素穩重的色彩,以木材和石材為主材等為載體的室內空間設計稱為傳統的中式風格的設計。它給人一種四平八穩,中規中矩的感覺。而對于“新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也會通過在現代的材料和工藝造型中引入傳統的設計元素,或在傳統的空間布局中融合現代審美理念與設計形式,來表現出莊重典雅又具時代感的意境。

2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

室內設計風格能夠指導室內空間設計。風格可以看做是一種“恒量”和“變量”的辯證統一體。所謂“恒量”,即風格作為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對特定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反應,并通過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元素在室內設計中體現出來,因而可以指導今后的室內設計在合理框架下進行,給室內空間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但是室內設計風格不該是一種設計的標準,因為室內設計風格是因人而異,因具體環境而異的。尤其是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風格多元化的時代,室內設計風格并不是約定俗成的,更不應是進行方案設計的出發點,如果在設計時去套用風格,那么風格會成為束縛設計師思維的繩索,結果往往使方案顯得呆板,缺乏生氣。這又是風格的變量所在。室內設計風格不是我們進行設計的目的,它也不是進行方案設計的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用于形式研究、評論、交流的工具,來供設計師了解反映一定社會歷史、文化、地理因素等所采用的元素和手法,從而為方案設計的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構思的資料。

3相互促進的關系(互動關系)

室內空間設計和室內設計風格作為室內設計的兩個重要部分是相互影響的。一方面某種風格的設計元素和設計手法作為一種設計語言對空間設計起到一種優化作用,另一方面空間設計過程中對“藝術”和“功能”的不懈追求也會促進不同語境下的室內設計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正如,在倡導“回歸自然”的思潮下,中國傳統元素開始在室內空間結構、流線布置和裝飾造型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利用梁柱等構架形式作為室內空間的聯接;并利用隔斷、屏風劃分、組織空間,實現了室內空間與自然空間的過渡;通過多用木材、紡織材、石材等天然材料,顯示材料的自然肌理從而表現出清新淡雅的自然風格。再有,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長,在室內設計施工中要提高空氣質量,采用環保材料,環保工藝等需求,也在促使著一種注重環保的風格逐漸形成、發展。總之,室內空間設計和室內設計風格在互相促進、共同朝著多元與多樣化發展。

三、室內設計中意境的表達

正如中國的審美觀自古追求的就是“神似”而非“形似”一樣,一個室內設計作品應該追求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反映到人的感受就是所謂的意境美。意境美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給人以文化歸屬感。而要在室內設計中體現出意境美,設計師需要借鑒已有的設計元素和設計風格,進行藝術加工和升華,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風格的挖掘和糅合,實現各設計元素的和諧統一,達到渾然天成、獨具一格的效果。如貝聿銘先生在北京香山飯店和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室內設計中,不但在空間設計中用現代的空間造型、材料、技術來表現中國江南民居粉墻黛瓦的黑、白、灰關系和屋頂比例,而且還沿用了中國傳統園林風格中的“鏤窗”“空窗”“影壁”等造型和“借景”“留白”“移步換景”等表現手法來滿足現代功能的室內空間的需求,從而在現代中式風格空間設計中體現出一種獨具中國江南園林韻味的意境。

四、結語

第10篇

【關鍵詞】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概念;關系

隨著市場經濟和精神文明不斷發展,我國商業建筑、旅游建筑、金融建筑、居住建筑、建筑裝飾以及室內設計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由于各種因素以及節能社會影響,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必須面向室內設計建筑設計一體化進程,從根本上杜絕室內

設計不合理的施工設計對建筑組成的影響。根據室內與建筑設計存在眾多相同的設計理念和體系,建立相應的統一體,從而保障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一體化進程,滿足居民對美和享受的需求。

一、室內設計、建筑設計概念以及演化

(一)室內設計概念以及演化

室內設計主要根據建筑物使用性質、標準以及所處環境,運用相應的建筑美學原理以及工藝手段,創造的舒適優美、功能合理、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室內環境。既具有相應的使用價值,同時滿足功能要求,從細節描述了建筑風格、歷史文脈以及環境氣氛等精神。目前,我國室內設計主要包括工程技術以及視覺環境等問題。

室內設計和建筑同步產生,室內設計作為相對獨立的學科,演化過程和美術史、建筑史、家具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演化過程中,室內設計主要和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等有關。例如:在中國傳統室內設計中,由于多元化的文明發展,讓封建集權的國家,逐漸內向閉塞,出現了嚴重的獨尊儒術和重農抑商;因此,傳統室內設計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地方性以及農耕色彩。

(二)建筑設計概念

建筑設計主要是建筑設計師根據人類文明發展需要,運用相應的知識水平,通過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等思維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及自然資源,以獨特的結構形式建立建筑空間;從而對建筑實體形成相應的指導作用。建筑設計通過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活動進行相應的構思活動,作為城市組織結構的延續活動,建筑形式必須真實地反映建筑功能和結構、空間、構造、技術、材料等之間的關系。

在實際應用中,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都是通過文字、圖紙、圖形等形式對建筑進行指導作用,具有相同的藝術范疇。由于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不是單純的附加關系,而是有機聯系的整體;因此,在實際室內設計以及建筑設計中,它們相互貫通和融合。

二、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不同點

從傳統意義來看,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都屬于建筑學范疇,具有不可能完全分離的特點。相關學者認為:室內設計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設計不可分離的部分;一座建筑必須包括內外空間設計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在建筑和室內設計中,必須結合造型形式美,使用功能美以及使用者審美。另外,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還受技術條件影響,呈現出很多不同。

(一)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是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在實際建筑結構設計中,建筑設計必須考慮整棟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物風格,將單個空間使用功能以及單個空間有機結合組成的整體功能有機的聯系起來;在兼顧公共空間安全疏散以及消防問題的同時,對建筑物進行整體性分析。室內設計則只需要分析局部使用空間藝術性和空間劃分的舒適性、合理性。

例如:在科研大樓設計中,建筑內外應該給人以肅穆認真的感覺;當室內設計過于奢華,或者色彩怪異的時候就會給人以不踏實的感覺。同理,教學樓建筑外部設計和內部設計都應該遵循學校建筑原則,在簡潔、溫馨、大方、色彩適宜的同時,構建美和享受;當采用過度夸張的色彩以及設計時,不僅對嚴肅的教學環境造成了影響,同時,還會分散學生和老師的注意力,對教學效果構成不良影響。

(二)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在使用年限上存在差異

建筑物作為建筑設計的主要對象,使用年限一般在幾十年以上。對于室內裝飾來說,室內設計一般在幾年,需要經常變更。因此,室內設計必須建筑設計為根本,避免建筑主要承重結構遭到破壞,影響建筑使用壽命。室內設計作為建筑設計的延伸和再創造,建筑設計針對整個建筑空間主要著重于整體性能,缺乏對室內設計以及具體細節的完善的和處理。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必須對其進行深化和處理,對于獨立空間,應該運用相應的美學觀念,進行室內效果美學環境以及使用功能統一,為美好舒適搭建相應的平臺。

(三)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空間構造不同

在實際建筑設計和室內實際中,室內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建筑空間,建筑空間同時也制約了室內設計特點。室內設計一般是在建筑物內部完成,建筑分割對室內設計有著直接的影響和限制;當建筑分割合理,室內設計就會收到相應的效果;相反,就會影響室內設計效益和美觀。

例如:民用住宅面積不變,內部承重構造、廚房、衛生間位置不可以隨意變動。室內設計作為主要的制約因素,室內設計必須在合理的范圍內部開啟位置以及方向,調整非承重部件;通過從新組合、調整室內空間,轉變建筑設計不到位的地方,推動建筑設計使用功能,改善建筑設計不足引起的相關問題。

三、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相同點

(一)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具有類似的目的

建筑物主要由各種元素隨意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建筑物組合實現建筑整體感目標的同時,建筑物審美意象形成相應的整體的整體形象;作為人對建筑設計綜合的評價和感覺,是建筑物內部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和諧以及整體狀態。同時,室內設計也是局部空間使用功能和使用性質為具體的目的進行設計。

例如:我國北方有名的十方大樓,借助長方體具體的穿插組合,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效果。比利時首都魯賽爾通過多樣球體的具體組合,創造的國際原子能技術博覽會比利時館,不僅給人類展示了原子模型形象,也生動形象的反映了建筑物本身的功能和特點。

(二)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都具有獨特的立意

想象力作為建筑創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想象力豐富的設計者才能創造出高超的建筑設計。因此,在實際建筑設計中,整體性建筑設計、局部空間設計都必須標新立異,結合實際情況創造相應的設計。例如:作為傳統城市和現代建筑經典結合的蘇州博物館,在“不大不高不突兀”的立意下,打破一般博物館整體高大的設計思路,運用蘇州城市環境構思,通過庭院式布局,精心打造整理出具有獨特創新意義的人文山水園,不僅繼承了古城的風貌肌理,也發展了現代建筑的特點。另外,朗香教堂作為聯想的經典,在飽含宗教建筑神秘感的同時,也震撼了心靈。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和精神文明不斷發展,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具有相同的作用,有著不可分離、相互促進的作用。建筑設計作為室內空間設計的前提,它是建筑設計的延續和深化。因此,在實際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文明必須根據自身特性以及社會、技術、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制約,不斷完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從根本上促進工作生活環境發展改善。

參考文獻:

[1] 李小睿.淺談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聯系與協調[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5,28(4):556-558.

[2] 孫雪梅.淺談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關系[J].世界家苑,2011,(5):185.

[3] 聞柏,王雪萍.談談室內設計與建筑結構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4):252

第11篇

【關鍵詞】設計;風格;要素;符號;多元化

Analysis of Interior Design Style and Design Elements

CHEN J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The style of interior design and interior design there have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contact, cultural diversity development has led the people aesthetic standards.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design style, we need to find creative standpoi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elements of induction and analysis, let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yle of interior design features, to help u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better to create a distinctive interior space.

【key words】Design;Style;Essential factor;Symbol;Diversification

時代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環境和審美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空間的品位、格調有了更高的需求,各種室內設計風格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面對風格迥異的設計風格我們如何來區分、如何進行創作呢?這就要求我們對設計風格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從中提取差異性元素,探尋其風格特征,借助特有的元素符號作為立足點進行設計創作。

室內設計中的風格即風度品格,體現了特定地域的裝飾特點,這既包括了當地的生活習慣、地域文化特征,還囊括了一個地域特有的民俗風情。室內設計的風格,是不同時代的思潮與不同的地域特色,通過創作構思和表現,逐步發展成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風格的營造源于人們對地域性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裝飾方式的喜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所留在人們印象中最主要的特征符號,代表了某一地域或某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我們可以借助一些有代表性的設計元素對不同的設計風格進行剖析,從中探尋設計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發揮的作用,其中造型要素、色彩要素、材料要素、裝飾要素在室內設計當中對設計風格的影響最大。

設計風格與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是設計風格的基礎。在室內設計中需要借助造型的設計來進行空間的劃分、各個界面的處理。這里包括室內空間的六個界面的設計、空間隔斷造型的設計、裝飾裝置的造型設計、家具陳設造型的選擇、紋理圖案的造型選擇等等。傳統的造型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抽象造型帶給人強烈的現代感。造型要素的取材可以是建筑本身有特點的結構,也可以是有特定含義的圖形和實物,或是有特定風格的陳設……這些符號經過歷史的沉淀,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文化積累和審美意義,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的風格特征,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設計元素。

古典歐式風格表現的是豪華、富麗的美,通常借助羅馬柱、壁爐、拱券門、墻面墻角的裝飾線條等等有代表性的造型符號進行設計,這種風格最大的特點是在造型上極其講究,給人的感覺端莊典雅、高貴華麗,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中國傳統風格所體現的則是中國文化含蓄、中庸的美,它善于借助傳統建筑的文化符號,比如斗拱雀替、雕梁畫棟、明式家具、木雕屏風、大紅燈籠、窗花與月洞門、匾額楹聯等直接或間接的引入到室內設計當中,既可以滿足設計的要求,又可以傳承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識別性和視覺沖擊力。我們不難從當代的很多優秀的室內設計當中尋到端倪:由登琨艷設計的蘇荷天地就是一例很好的室內設計,他在蘇荷天地的室內設計中引入了很多代表著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語匯:其中月洞門與鏡面的搭配、中國書畫的引入、素雅的色彩,處處展現出清新淡雅的整體意境,為我們創造出一個具有中國文化韻味的室內空間。

設計風格與色彩要素

第12篇

【關鍵詞】室內設計;室內裝修;策略

室內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室內裝修設計技術的應用,對于提高建筑物的整體水平,從而促進建筑室內裝修水平的提升。

一、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概念分析

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另一個重要內容,與建筑設計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室內設計是對建筑物的內部空間進行設計,以此塑造整體建筑空間環境,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以及居住質量的重要途徑。室內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根據空間的使用性質、業主的經濟能力以及環境特點,運用而各種技術以及造型手段,對環境的功能、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之后進行相應的設計,以滿足人們對環境的需求,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室內設計的風格應該要與建筑設計的風格整體上保持一致,同時要反映出業主的個性特征。

二、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的目的以及原則分析

(一)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的目的

建筑設計使得建筑物的整體形態以及風格可以得到確定,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則是對細節進行完善的過程,根據建筑物的不同使用功能對建筑空間進行處理,以實現建筑使用功能的過程是建筑設計,而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是對建筑設計的拓展和完善,是對建筑功能進行完善的重要途徑。對于不同用途的建筑,應該要采取不同類型的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不僅要滿足各種功能,還要體現使用者的愛好以及品味,比如有的業主喜歡簡潔風格的裝修,則在室內裝修設計過程中要選擇簡潔的裝飾物、簡單的墻面裝飾等,使得家庭空間顯得更寬敞。再比如有的業主喜歡暖色調的裝飾,則在裝飾的過程中要加強暖和色彩的應用。

(二)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和建筑設計都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建筑設計會受到地形、交通、建筑物的布局、朝向等方面的影響,而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則主要受到建筑環境、采光通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比如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中,為了確保室內空間的舒適性,需要利用陽臺、窗口等位置加強室內與室外環境的有機結合,從而使得室內環境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又能夠體現建筑物的風格。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還受到材料因素的影響,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需要建筑裝飾材料來體現不同的設計風格,裝飾材料的投入是否充足、個性,對室內設計和建筑設計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三、室內設計的方法

室內設計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除了室內的環境進行改善,還需要對各種基礎設施進行設計和安排,以提高室內空間的利用率,并且為業主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加強建筑室內裝修和設計過程中的色彩元素的運用

在室內色彩的設計過程中應該要注意色彩創新,色彩是多樣的,加強色彩的創新是為了獲得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比如加強室內家具、窗簾等不同物件的顏色分配,使得室內各種物件的色彩可以處于一種從屬地位上,形成一種視覺上的統一感。最后,在室內的不同區域中要使用不同的色彩,比如室內的休息區域,應該選用比較輕松的顏色進行設計,使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

(二)加強室內照明設計

在室內電氣設計過程中,照明設計需要滿足一定的原則,在保證人民活動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基礎上,要加強節能技術的運用。室內照明主要有五種方式,第一是直接照明,第二是半直接照明,第三是間接照明,第四是半間接照明,第五是漫射照明方式。對于不同功能的空間,要選擇不同的照明形式,比如對于書房,要選擇直接照明形式,而且要提高光線的強度,使得人們在書房進行工作和學習時,外界環境可以滿足人們對光線的需求。

(三)加強室內電氣安全設計

室內電氣安全設計是室內裝修和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室內電氣設計而言,包括很多內容,比如電線的走向、電氣設備的安裝、電氣設備的管理等。在室內電氣設計過程中,應該要對電氣的負荷進行計算,盡量選擇承載能力較大的電氣設備,使得室內的各種電器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滿足安全原則。由于室內電氣設計不合理導致電氣火災現象,是當前電氣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室內火災的成因較多,常見的有兩種,第一是由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災,第二是由配電線路不當造成的火災,在電氣設計過程中,要對常見的問題進行解決,以提高企室內電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四)加強空間設計

空間設計是室內裝修和設計的重要內容,對室內環境的空間進行有效的利用,需要對各個部分的功能進行詳細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對空間進行整體的布局。比如對于住宅的內部空間進行分割和設計時,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確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對一些空間進行改進和拓展,使得空間的功能可以得到相應的完善,并且能夠防止空間出現浪費現象。比如對于一些層高較高的空間,可以采用復式設計,對空間進行充分的利用,同時可以提高對室內空間的利用率。

四、建筑設計的方法概述

建筑設計理論和方法是對建筑設計進行指導的重要章程,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加強建筑設計過程中的柔性設計和節能設計。

(一)柔性設計

柔性設計是當前建筑設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特征,柔性建筑產品的靈活性更強,對于各種不確定的使用功能的變化,其適應能力更強。對于建筑產品而言,柔性設計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對建筑空間進行有效地劃分,對建筑容量的負荷、交通運輸能力進行改進、對建筑結構的靈活性進行設計等,這些都是建筑設計過程中的柔性設計的要點,柔性設計中對各個空間區域的應用是否合理,是一個關鍵問題,在柔性設計的理念下,建筑物的各個功能區域模塊的功能并沒有完全確定,具有一定的可變性。

(二)節能設計

建筑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建筑是人與環境之間構成聯系的載體,因此建筑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加強節能理念以及節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建筑的朝向設計上要考慮到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比如對光能的利用就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加強對建筑物的朝向的選擇,使得建筑物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然光源,減少對電能的使用,可以實現對能源的節約。第二,在建筑選址方面加強節能理論的應用。科學合理的選址工作對于建筑物空間的有效利用有很大影響,從而影響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與建筑節能和綠色設計理念有一定聯系。第三,在建筑布局設計過程中也應要加強節能理念的運用,建筑物的設計,需要對周圍環境實現最大限度的利用,要注重建筑物與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的融合,因此要加強建筑布局,比如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要做到合理地利用風能,為室內空氣環境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設計過程中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有效的考察,利用各種先進的測繪技術進行測繪管理,最終不斷提高建筑設計的效率。

結語

在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則,根據建筑設計的整體風格進行室內設計,其中包括空間設計、色彩設計、電氣設計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室內裝修設計過程中,對于任何一個環節都要加強管理,防止出現裝修設計與建筑風格不匹配的問題。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滦平县| 肥城市| 馆陶县| 九江县| 饶平县| 玛沁县| 深水埗区| 柳林县| 老河口市| 乐平市| 福州市| 安远县| 南康市| 太原市| 武乡县| 平山县| 隆德县| 南开区| 布尔津县| 民乐县| 陇西县| 汕尾市| 隆回县| 凤凰县| 利津县| 双城市| 阿图什市| 石阡县| 莱阳市| 石泉县| 京山县| 陈巴尔虎旗| 柯坪县| 辉县市| 乌拉特前旗| 筠连县| 杭锦后旗| 平阴县| 新晃|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