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5: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往事依依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博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yōu)秀的共享教育資源的平臺,初中語文教師平時在網上搜索瀏覽時,看到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設計,可以利用博客的儲存功能記錄,或者以轉載鏈接方式記錄。長期積累,博客相當于個人素材庫、知識庫,當需要某些材料或某方面知識時,由于博客有主題分類和搜索功能,可以快速地找到相應內容,也可以把這些大量的圖片、文字、視頻、教案和課件等資料傳到網上,與其他教師分享資源,還可以通過別人提出來的問題,不斷改進,在豐富媒體資源的同時,促使教學精彩紛呈。比如,在海鹽教師博客上,中小學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可以方便地利用網絡“零壁壘”的優(yōu)勢,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個人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fā)表。
我在鹽城市初級中學交流時,那里的語文老師形成了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在組內開展了同題課《往事依依》的研討活動,上課教師提前把教學思路在博客上,從教學思路、媒體展示、探究活動、作業(yè)定位、課外拓展等內容進行集體備課,對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研討,修訂教案后再聽課、再研討,即采用“同課共品”的形式。聽課教師先研究,預先交流,做到聽課有的放矢,同時課前開展研討,形成良好的研究風氣。課后,老師在博客中及時反思教學,進行書面,激發(fā)第二輪的交流,利于評課后的再次反思。這樣做,使教研課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得到及時討論,不斷完善。通過聽課活動或學科教研組篩選,每位教師定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將普遍存在的問題、困難或者困惑歸納成研討主題,進行理性分析,從而不但使教學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而且為其他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達到共同提高。
新時代的教師最重要的特征是關注自我效能的提高。“享受生活,享受教育”的背后就是張揚個性,獲得成功。教師的成就感必然來自被理解、被尊重、被認同、被欣賞。這種“理解、尊重、認同、欣賞”的獲得,前提是充分表達、深度溝通。博客,讓所有教師都有話能說;教師博客,讓專業(yè)更顯魅力,讓青春更顯活力,“我就是我”。每一個教師都要成為自己,展示自己――立體的而不是片面的,完整的而不必是完善的,個性的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可以肯定地說,有著這樣追求的教師的心態(tài)是健康的,專業(yè)和生命得到同步的提升。
教師博客的產生是因為技術滿足了教師的內在需求,一種專業(yè)成長過程中的動力需求。它的低門檻、零技術讓教師獲得了展示的機會,讓教師感受到了寫作的成功,獲得了工作的快樂,喚醒了自我發(fā)展意識,看到了自身的價值。
新課改對于教師的要求愈來愈高,教師不僅要教課本里的知識,而且要依據自己所熟知內容的教材,根據自身實踐和知識,以教材“基準點”向外擴展,對教材進行“加工”,使學生更易接受。教師要不斷學習,博客有助于教師收集個人教學資源(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這些資源客觀上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為教師更好地應對教學實踐中的挑戰(zhàn)提供了保障,同時,它們也可以被看做是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足跡。這樣提高了教師的學科和教育專業(yè)水平,強化了教育專業(yè)技能,充實了文化知識,思想開闊、知識豐富,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有利于教師不斷吸收、更新知識,具有較快適應新興學科及綜合學科的教學能力。
盡管博客較好地體現了相關教學理論,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及提高教師的能力,但不可否認,教師在博客的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我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
博客的特性決定了博客中有些內容是個人根據自己的意愿隨手寫出來的,有時內容比較雜亂。如果把博客應用在教學領域,這種隨手寫出來的內容就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因為博客的公開性,學生也能夠瀏覽老師的博客,教學要求學生接受完整的知識和正確的引導,教師博客中的內容不能過于自由,否則,就會誤導學生,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基于教師的博客應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榜樣性等特性,從而在關注它的量的同時更關注它的質。如果只是把網絡上的一些文章搜集在一起或是做一個鏈接,就成了網絡文章管理系統(tǒng),缺少反思。教師應不定期地檢查自己的博客,適時加以規(guī)劃整理。
教師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主體,沒有教師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fā)展,就沒有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資訊發(fā)達,教師不能局限于本身的學習,要認識到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性在于交流和合作,要利用各種工具和平臺促進自己能力的提高。而博客則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平臺在網絡環(huán)境下營造促進教師能力提高的環(huán)境。這種多人合作的環(huán)境是尋求個體與集體共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是脫離了時空限制,同步和異步共存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促進教師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博客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必須建立在教師個體對博客平臺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內涵有深刻理解、學校對教師博客群體和個體進行有效管理和指導的基礎上,只有在這種認識基礎和行動基礎上展開的博客研究,才能使教師博客真正起到促進教師能力提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