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桑葉的功效

桑葉的功效

時間:2023-05-29 17:44: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桑葉的功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安神

新鮮的桑葉葉綠素含量豐富,還有著一股淡淡的清香,用桑葉泡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寧神作用。

2、降血糖

中醫認為,桑葉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桑葉中含有多糖,生物堿,黃酮,多酚等有效成分,其中多糖是桑葉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來的,可以用來修復胰島細胞,有著明顯的降血糖的作用,有做過實驗,桑葉可以提高糖尿病小鼠的耐糖能力,增加肝糖原的含量而降低肝葡萄糖水平。一百克的桑葉中含有一百毫克的生物堿,這種生物堿是一種糖苷酶的抑制劑,而且桑葉中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以及植物醇,含量是綠茶的三到四倍,而這些物質都具有減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對于愛美的人,肥胖的人,糖尿病病人來說,桑葉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3、去肺熱

桑葉泡水可以去肺熱,如果有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肺熱或者燥熱傷肺的癥狀,用桑葉茶可以有效的去肺熱。

4、清肝明目

桑葉茶可以治療頭暈,桑葉可以緩解肝陽頭暈,目赤昏花的癥狀,這是因為桑葉煮水有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作用。用桑葉配合等清熱的中草藥來泡水的效果更佳好。

5、抗炎消腫

桑葉汁對于大多數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對于部分酵母菌的生長也同樣有抑制作用,所以桑葉有很好的抗炎消腫的作用,身體有炎癥的話,不妨多喝點桑葉水,有助于身體恢復。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金華火腿歷史悠久。據考證,金華民間腌制火腿始于唐代,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唐開元年間陳藏器《本草拾遺》載: “火腿金華者佳。”南宋時,有御醫進獻火腿給宋高宗滋養身體,皇帝見到剖開的腿肉緋紅似火,即把它命名為“金華火腿”。

從此,金華火腿即以“色、香、味、形”四絕而聞名中外,到清朝已遠銷日本和東南亞。早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德國萊比錫博覽會上就獲金獎,又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獲金獎。

金華火腿選用肉質鮮嫩、精多肥少的良種豬“兩頭烏”的后腿精制而成,因選料和腌制手法的不同,又有正冬腿、早冬腿、春腿、月腿、風腿、熏腿、糖腿、甜醬腿、果味腿等品種。

制法:

選金華本地“兩頭烏”豬腿,重量在十斤左右。選在冬至至立春之間腌制。腌制時按每十斤豬腿用鹽十二兩,將鹽炒熟,加皮硝少許,趁熱擦勻,放大桶內,用石頭壓實,每五天一翻。一月后,將腿拿起,曬在有風的地方,四五個月后即可食用。

用法:

可蒸食,或作菜肴佐料。切忌干炒或用醬油和配料。

功效:

皮色光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郁,咸淡適合,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金華火腿有養胃、益腎、生津、補虛勞、壯陽固骨髓等作用。老人延年,婦女做產,病人手術,體弱之人,吃點火腿,既得滋補,又添口福。

宮廷桑葉汁

我們的祖先視桑葉為萬病之藥、萬人進補的名神仙葉。世界最早的藥書《神農本草經》中,已記載了桑葉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說,桑葉煎汁代茶飲,利五臟關節、通血下氣、祛風涼血、明目長發、清熱解毒。古醫書還說它有“駐容顏,烏須發”的功效。歷代宮廷秘方、民間神仙方、長壽方都少不了桑葉。

制法:

1.桑葉汁

取霜桑葉或鮮桑葉1斤,除去梗葉,研末;另取黑芝麻半斤,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調勻或制成大蜜丸。

2.桑葉粥

鮮桑葉2兩,新鮮荷葉1張,粳米2兩,砂糖適量。先將鮮桑葉、新鮮荷葉洗凈煎湯,取汁去渣,加入粳米(洗凈)同煮成粥,兌入砂糖調勻即可。

用法:

桑葉汁,每日早晚各服少許,白開水送服,長期堅持可使白發轉黑,面容紅潤。食粥每日1~2碗。

功效:

味甘性寒,歸肺、肝經。甘以益血,能治盜汗、祛頭痛、除腳氣水腫、利大小腸、清肺潤喉、清肝明目、涼血、長發、消熱、止咳、化痰。

元宮四和湯

此湯為忽思慧為帝后所制的養生湯,可見《飲膳正要》。

制法:

白面、芝麻各1斤,茴香2兩,鹽1兩。

將白面炒熟。芝麻、小茴香微炒后研細末,與炒過的白面混合,并依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精鹽,調勻。

用法:

每日3次,每次l~2匙,飯前空腹用白開水調服。

第3篇

王莒生: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醫科大學臨床中醫藥學院院長

桑菊蠶繭飲

飲法:3~5朵,干桑葉一小撮,蠶繭兩個,開水沖泡后飲用。

功效:可平肝明目、散風清熱,能清肺熱、胃火。桑葉味甘苦寒,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蠶繭具有助眠作用,還含絲膠蛋白等有益物質,利于滋養皮膚、美容祛斑。

注意事項: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潤喉;夏季炎熱,可解暑熱。種類不限,杭菊、貢菊、雪菊皆可;桑葉可到藥店買。如有咽喉不適等癥,可增加1~2朵或多放點桑葉;如大便稀溏,就減少1~2朵;老人可加10~20粒枸杞,能補肝腎、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羅仁:廣東省名中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教授

絲瓜茶湯

飲法:將一根絲瓜去皮、切成薄片,連同一根蔥、適量鹽放入鍋中,煮軟后加入5克綠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絲瓜味甘性涼,有消熱化痰、解暑除煩、通便潤膚等功效,綠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熱解暑。常飲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風患者的輔助藥膳。

注意事項:絲瓜茶湯不宜空腹或飯后立即飲用,貧血患者和經期女性慎用。

胡隨瑜:湖南省名中醫、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副所長

花椒紅茶

飲法:取花椒10粒,與適量紅茶一起沖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溫,能祛濕醒神、溫中除濕。南方潮濕,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濕,冬季能御寒。紅茶屬全發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熱降火等功效。

注意事項:花椒屬熱性食物,經常上火的人和孕婦忌服。

姜鹽豆子茶

第4篇

桑樹渾身都是寶

桑樹渾身都是寶。別的不說,僅就醫藥功用而言,桑葉、桑枝、桑白皮、桑椹等都是臨床常用的中藥。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了其醫療作用。據中醫文獻記載,桑葉能疏散風熱,解表清熱,養陰生津;桑椹能滋陰養血,補虛潤燥;桑根白皮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桑枝能通經活絡,除痹止痛;而桑樹燒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療目赤腫痛、青盲、身面水腫,坐臥不得、白癜風、頭風白屑、大麻風等病證。許多中醫經典名方,如治療外感風熱的桑菊飲,治療精血不足,須發早白的桑麻丸,治療燥邪傷肺,咳嗽咳血的桑杏湯,治療風熱痹痛的桑桐丸,都是以桑為主要藥物組成的。可以說,桑是中藥學中為數不多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入藥的藥用植物。

桑葉降糖療效高

近現代以來,隨著疾病譜的變化,糖尿病呈逐年增多趨勢。科學研究發現,桑葉在調整血糖,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非凡的醫療功效,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糖尿病古稱“消渴病”,《本草綱目》有“桑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飲,代茶止渴”。這是有關桑葉治療糖尿病的較早文獻。日本的榮西禪師在其所著的《契茶養生記》中,也記載了“食桑粥”防治糖尿病。

現代研究發現,將桑葉粉與降血糖藥物Glibenclamide膠囊進行降血糖比較實驗,發現每日服用3克的桑葉粉比按規定劑量服用該降血糖藥物的效果好,而且無副作用。

日本學者報道,將新鮮桑葉加工,在不破壞其主要活性成分前提下,制成色澤鮮綠的桑葉微粉,在糖尿病動物模型大鼠的飼料中以5%比例混入鮮桑葉微粉,連續喂飼1~2個月,可使其升高的血糖恢復正常。

Bondada等人對24名40~60歲男性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試驗,這24名患者被隨機平均分成兩組,一組使用降血糖藥物Glibenclamide膠囊(5毫克/天),另一組服用桑葉粉膠囊(3克/天),服用時間為30天。30天后對患者的血漿和尿液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與降血糖藥物Glibenclamide膠囊相比,桑葉膠囊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降低率為27%。同時,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亦下降12%。

降糖機制初揭示

關于桑葉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認為,其降糖作用可能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的:

(1)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糖苷酶抑制劑1-脫氧野尻霉素(DNJ)和桑葉多糖。桑葉DNJ通過對糖類分解酶活性的抑制,從而抑制小腸對雙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

(2)桑葉多糖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以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謝,最終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3)桑葉中含有的粗蛋白質、氨基酸也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并作為體內胰島素分泌和釋放的調節因素,降低胰島素分解的速度。

(4)此外,一些無機元素對降血糖也有一定作用。

餌食方法要記牢

如何食用桑葉才能發揮最佳的降糖效果?這是糖尿病患者最關心的話題。這里介紹一些基本的食用方法僅供參考。

桑葉的選擇:有研究表明,桑葉因品種、產地、采收季節不同,功效成分含量差別較大。“雜交”桑葉中的桑葉多糖和DNJ含量最高,降血糖效果最好;浙江臨安、湖洲、余杭一帶的桑葉有效成分含量較高;葉老而經霜、晚秋和霜后入冬時采摘的桑葉中有效物質含量明顯較高,這些可作為選擇的依據。

桑葉的加工:不同的加工方法對桑葉有效成分含量也有一定影響。新鮮桑葉水分含量高,必須經過干燥后才能長期保存。目前桑葉干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自然風干,二是高溫烘干。自然風干的桑葉有效成分含量高于高溫烘干的桑葉,這可能是因為高溫導致了部分有效成分的損失。如果是自己采摘的桑葉,建議自然風干后保存使用。

使用方法:

(1)桑葉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長期服用。

(2)桑葉5克,沸水沖泡,代茶飲,連續飲用3個月以上。

(3)桑葉500克,粉碎,過80目篩,裝入0號膠囊中,每次4粒,每日2次。

(4)鮮桑葉200克,糯米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經常食用。

第5篇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該病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類型。在高血壓患者中,絕大多數都屬于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而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系統疾病起的一種臨床表現。該種高血壓有明確而獨立的發病原因。由于高血壓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用藥物治療高血壓多從小劑量開始,可根據血壓的高低逐漸調整用藥劑量,并提倡多種藥物聯合或交替使用,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防止或延緩患者產生耐藥性。

足底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有著豐富的神經、血管及穴位。中醫采用足浴療法防治高血壓,可起到明顯的降壓效果。下面就介紹幾款足浴良方供高血壓患者選用:

1。磁石降壓方:取磁石、石決明、.黨參、黃芪、當歸、桑枝、枳殼、烏藥、蔓荊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獨活18克。將諸藥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浸泡5―10分鐘,然后進行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將藥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此藥汁泡腳。每日可泡1次,每次泡10-30分鐘,1劑藥可用2-3次,~般用藥1~3次即可使血壓降至正常。血壓正常后即可停藥。此方可起到平肝潛陽的功效。

2.桑枝桑葉湯:取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0-15克,將諸藥摘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先浸泡5―10分鐘,然后進行煎煮,煎至藥液剩600毫升時為止。再將此藥液倒入浴盆中,待藥液的溫度降至40-50攝氏度時可用此藥液泡腳,每次泡30-40分鐘,每晚泡1次,一般泡腳30分鐘后血壓便開始下降,泡腳1個小時后作用最為明顯,每次泡腳的藥效可維持4-6個小時。若8小時后患者的血壓有所回升,可重新煎藥,再用此藥液泡腳,一般經1―2次的治療可使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此方可起到清熱平肝的功效,適合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人使用。

3.鉤藤降壓湯:取鉤藤20克,將其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并將其煎碎,然后用布將其包好(可加入少量的冰片)備用;于每日晨起和晚上臨睡前將該藥包放入裝有溫水的浴盆內,用此溫藥水泡腳,每次泡30-45分鐘,若水變涼,可加入適量的熱水,以保持水溫,每包藥可用1天,用藥10天為1個療程。可在用此法治療的前一天停用降壓藥。此方可起到清熱平肝的功效,適合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人使用。

4.牛膝鉤藤湯:取牛膝、鉤藤各30克,將二藥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浸泡5-10分鐘,然后進行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再將該藥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此藥汁泡腳,每次泡30-40分鐘,若藥汁變涼,可加入適量的熱水以保持水溫。每日晨起時和晚上臨睡前各泡腳一次,以自覺癥狀減輕或消失為1個療程,可連續用藥1―2個療程。此方可起到平肝潛陽、引熱下行的功效,適合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人使用。

5.決明降壓湯:取石決明24克,黃芪、當歸、牛膝、生牡蠣、白芍、玄參、桑枝、磁石、破故紙、丹皮、烏藥、獨活各6克。先將石決明、牡蠣、磁石三種藥物煎煮30-60分鐘,然后再放入其他藥物繼續煎煮,煎好后將該藥液放入浴盆中,再加入適量的溫水即可泡腳,每次可泡1個小時,每日泡1次,每次用藥1劑,可連續用藥7~10劑。此方可起到平肝潛陽的功效,適合高血壓伴有頭暈頭痛、小便短少、肢體水腫麻木等癥狀的高血壓患者使用。

6.羅布麻降壓湯:取羅布麻葉、牡蠣各15克,稀薟草、夜交藤、吳茱萸各10克。將諸藥一同放入藥罐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浸泡5-10分鐘,然后進行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再將該藥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此藥汁泡腳。每日泡1―2次,每次泡10―15分鐘,每日用藥1劑,可連續用藥7―10劑。此方可起到平肝潛陽、清熱安神的功效,適合血壓上升,同時伴有頭目昏花、肢體麻木水腫、心悸、失眠多夢、小便短少等癥狀的患者使用。

7.二桑芹菜湯:取桑葉、桑枝各50克,芹菜100克;將芹菜洗凈、切段,與桑葉、桑枝~同放入藥罐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浸泡5-10分鐘,然后再用文火煎煮,煎好后,將藥汁放入浴盆中,于每晚臨睡前趁熱泡腳,泡至水涼為止。每日泡1次,每天用藥1劑,可連續用藥7~10天。此方可起到清熱平肝的功效,適合血壓上升,同時伴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面紅目赤等癥狀的患者使用。

8.桑葉湯:取、桑葉各10克,將其一同放入藥罐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先浸泡5~10分鐘,然后進行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再將該藥汁倒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用此藥汁泡腳,每日泡1―2次,每次泡10~15分鐘,每日用藥1劑,可連續用藥7~10天。此方可起到平肝潛陽、清熱安神的功效,適合血壓上升,同時伴有頭目昏花、肢體麻木水腫,心悸、失眠多夢、小便短少等癥狀的患者使用。

第6篇

茶香四季

我喜歡上茶,是在春節時。哥哥從北京回來,喧囂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時,哥哥忽然很有興致地拿出他的茶具,要給我們表演茶道。只見哥哥拿出一套很精致的紫砂茶壺和茶杯,杯壁薄如翼。哥哥先用開水沖洗桌上的幾盞小杯,即所謂的“燙杯”。哥哥說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是為了充分發揮茶葉的色香味。燙杯后,哥哥將水沖入壺中,取出茶葉放入,只見茶葉徐徐下沉,葉片緩緩展開,真是芽似槍葉如旗。湊近一聞,茶香縷縷上升,沁人心脾。放置幾分鐘后,水溫正合適,哥哥就將沖好的茶倒入小杯中,一人一杯即可品茶,此乃一泡。第一泡的茶湯,尚余三分之一時,哥哥又續水沖泡,這就是二泡。二泡茶喝入口中,齒頰生香,是茶湯正濃的時候。而再沖飲就是三泡茶了,這時茶味已淡,但仍余味無窮。

見我好像很感興趣的樣子,哥哥便將這套茶具留給了我。從此我也開始喜歡上了喝茶。細細研究才知道,喝茶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綠茶,秋天喝青茶,冬天喝紅茶。喝茶要喝得應時應景,才能喝出美麗、喝出健康來。

春暖花開之際,我獨喜歡喝桂花紅棗茶。這茶是要用玻璃杯泡的,桂花嘛,鋪滿杯底就可以了,多點少點無所謂。紅棗六七個,洗干凈,每個剖上幾刀,讓它更出味。加入開水,透明杯內黃色紅色彌漫開來,煞是好看。桂花不但有助肝氣生發,還可以調節內分泌,和紅棗一起泡飲,香氣逼人,非常好喝。也可以用玫瑰花代替桂花和紅棗沖飲,具有舒肝解郁、補益氣血的功效,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自由選擇。

夏天烈日炎炎,許多愛美的女生又是涂防曬霜又是打太陽傘。其實這時可以每天喝杯桑葉綠茶飲。就是用桑葉、綠茶各少許,加些冰糖開水沖服,要是愿意的話,也可以再加一點薄荷,更加清涼可口。這茶不但好喝解暑,桑葉更具有美白的功效。常喝桑葉綠茶,你就會發現和往年相比,不易曬黑,雀斑也不會變深了。《本草綱目》上記載,桑葉還有去風濕、強筋骨、平肝火的作用呢!

到了秋天,秋高氣爽、天干物燥,人體津液還沒有完全恢復平衡。此時,我喜歡飲用鐵觀音之類的青茶。青茶性味介于紅、綠之間,不寒不熱。既能消除余暑,又能恢復津液,達到清燥生津的功效。

而冬天,北風凜冽、寒氣襲人,這時坐在書桌旁,展開一本喜愛的書,給自己泡一杯熱氣騰騰的祁門紅茶,紅茶紅葉紅湯,再加上奶和糖,生熱暖胃,茶香繞著書香,那種“竹爐湯沸火初紅”的熱乎氣兒一下子把冬夜的寒氣驅得干干凈凈。

有了喝茶的習慣后,老公出差回來給我帶回的禮物也變成了各地有名的無名的茶葉。正是“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的時候,兩人圍坐小桌,沖兩杯清茶,對飲閑談之中笑看云起云落。那種閑淡、適宜的情緒在茶中彌漫開來,茶香四季,香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第7篇

1、桑葉去痘印

將曬干的桑葉泡茶喝,桑葉中富含黃酮化合物、酚類、氨基酸、有機酸、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特別對抑制色素沉著有著很大的作用,經常喝能快速消除痘印。

2、土豆去痘印

土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族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等等,能美容肌膚,促進肌膚新陳代謝。將土豆切成薄皮敷在痘印處,10分鐘護用清水洗凈,可快速改善痘印。

3、維生素E去痘印

維生素E具有修復肌膚、幫助肌膚抗自由基氧化的功效,能促進肌膚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去除痘印的效果。每天食用一顆維生素E,也可將維生素E油在臨睡前涂抹在痘印處。

4、珍珠粉去痘印

珍珠粉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能減少肌膚色素沉著,去除痘印。將珍珠粉混合雞蛋清和一粒維生素E油調和成糊狀,清潔好臉部后,進行敷臉,15分鐘后洗凈即可。

5、紅酒去痘印

將紅酒做成面膜敷臉,紅酒中富含抗氧化多酚,可以促進肌膚血液循環,內含的果酸成分,可加速肌膚角質新陳代謝,淡化身體內的色素,讓皮膚變得更加細膩柔嫩,每日臨睡前喝少量紅酒還能改善睡眠質量。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

【關鍵詞】 不同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生長時期桑葉。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測定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結果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很大。結論桑樹生長前期的桑葉黃酮類物質含量較低,桑樹停止生長后到苦霜前的一段時間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較高。

關鍵詞:桑葉;黃酮;生長時期

Studies on Variation of Flavones Content in Mulberry Leaves from Different Growing Seasons

Abstract:ObjectiveStudy the variation of total flavones content in mulberry leaves from different growing seasons in order to use the leaves efficiently.MethodsUsing NaNO2-Al(NO3)3-NaOH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total flavones content in mulberry leaves from different growing seasons.ResultsThe variation of the total flavones content is remarkable.ConclusionThe total flavones content in mulberry leaves is low when the tree is in growing prophase and high in the period from the date of growth stopped to heavy frost.

Key words:Mulberry leaves;Total flavones content; Growing season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葉子,以桑葉為主要原料的防病、治病方劑在民間廣為流傳。桑葉有“神仙葉”之稱,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及一定量的γ-氨基丁酸(GABA)、植物甾醇、黃酮類物質、1-脫氧野尻霉素(DNJ)等對人體有保健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質,動物功能性實驗表明,桑葉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1]。國內外對桑葉的藥用、食用等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并研制出了一些桑葉制品。桑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對人體具有明顯的抗潰瘍、解痙、抗菌、抗炎、降血脂、抗衰老等生物活性和生理活性作用。桑葉早已為多種中藥的配方成分,但資料及實際應用中多采用霜桑葉[2,3]。由于產地[4]、部位[5]及采收時期[6~8]等直接影響到中藥的藥用品質,因此,本文對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進行了研究,以便更為充分、更為有效地對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加以利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桑樹取自本所四號實驗桑園,品種有:枝條1和枝條2為9601,枝條3、枝條4和枝條5為鐵把,枝條6和枝條7為8803,枝條8、枝條9、枝條10和枝條11為遼44,枝條12為遼桑X。

1.2儀器73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3 取樣方法

1.3.1 同一枝條不同生長時期桑葉取樣方法選取頭一年夏伐的桑樹的枝條,對其進行標記,于取樣前10 d打去頂芽,并經常抹芽,不讓其長成新枝。分別于6月17日、7月30日、9月18日、10月5日(輕霜)、10月10日(苦霜)進行取樣。取樣時從整個枝條上均勻摘取葉片(不含葉柄),混合后作為該枝條該時期的樣品 。將所取樣品風干,60℃干燥,粉碎,待測。

1.3.2 同一株桑樹上的不同枝條在不同生長時期的取樣方法選取頭一年夏伐的桑樹的枝條,其上各枝條長勢基本一致,對其進行標記,于取樣前10 d打去頂芽,并經常抹芽,不讓其長成新枝。對五個枝條于6月17日、7月30日、9月18日、10月5日(輕霜)、10月10日(苦霜)進行5次取樣,每次取1個枝條。對枝條上的桑葉按上中下葉位取樣,干燥,粉碎,測定黃酮類物質含量。

1.4 樣品提取及測定方法

1.4.1標準曲線分別吸取200 ppm蘆丁對照溶液0.0,1.0,2.0,3.0,4.0,5.0,6.0和7.0 ml于8支25 ml的具塞比色管中,補水至等體積,各加入1.0 ml5%NaNO2溶液,放置5 min,再各加入1 ml 10%Al(NO3)3溶液,放置5 min,各加入4 ml 10%NaOH溶液,搖勻,水定容至25 ml,45 min后,以空白為對照,在510 nm(λ=1 nm)處測定其透過率,再轉換為吸光度。其直線方程為Y=2 208.7 814X+4.868 9 式中Y為有色溶液中黃酮類物質的濃度(ppm),X為有色溶液在510 nm處的吸光度。

1.4.2 樣品中黃酮類物質的提取及測定準確稱取0.2~0.3 g桑葉樣品,加入25 ml蒸餾水,沸水浴煮沸5 min,取出,冷卻,定容至25 ml,過濾。吸取濾液1 ml于盛有3.0 ml對照蘆丁溶液的25 ml具塞比色管中,按標準曲線方法顯色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生長時期桑葉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對不同生長時期桑葉進行黃酮類物質含量分析測定。結果見圖1。

統計分析表明,不同生長時期桑葉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F=52.57**,df(誤)=44;df(處)=4時,F0.01=3.72),桑樹生長前期(6月17日及7月30日的兩次取樣)桑葉的黃酮類物質含量處于較低水平,桑葉經輕霜后,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達最高,苦霜后其黃酮類物質含量顯著降低。

2.2 不同生長時期同株桑樹的不同枝條上的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同一株桑樹上不同枝條上的桑葉在不同生長時期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在桑樹生長前期(6月17日及7月30日的兩次取樣),基部葉和中部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很低,而其頂部嫩葉黃酮類物質含量很高,甚至高于輕霜桑葉。但從五次取樣的總體來看,輕霜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仍是最高的。

3 結論及討論

對同一株桑樹上不同生長時期的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差異研究,關鍵是取樣技術。本研究中的取樣方法,根據研究目的,最大限度地遵守單一差異原則,使測定結果的差異僅與桑葉的取樣時間有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誤差來源。

分析測定結果表明,桑葉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以桑樹停止生長后(20020910 左右)至苦霜前的一段時間內的含量為最高。對于同一株桑樹上的各枝條來說,生長前期基部葉片和中部葉片低于頂部嫩葉,頂部嫩葉的黃酮類物質含量高出基部葉片和中部葉片很多,這與植物表現的黃酮類物質在幼嫩部位含量較高是一致的。而桑樹停止生長后(9月18日及10月5日的兩次取樣),由于氣溫降低,桑樹本身在日平均氣溫低于12℃時即停止生長(本地20020910 左右),在這種天氣逐漸變涼變冷的狀況下,桑樹本身停止生長,葉片硬化,次生代謝相對增強,導致桑葉中黃酮類物質的累積增加。苦霜后,桑葉的組織結構受到了破壞,次生代謝終止,并導致原有黃酮類物質的破壞,含量降低。因此桑樹在停止生長后到苦霜前的一段時間,桑葉中黃酮類物質含量最高。

參考文獻

[1]楊貴明,王軍,徐風珍,等.桑葉茶的營養藥用功能及品質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01,5(2):12.

[2]張傳慧,周忠澤.霜桑葉的食用價值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1,22(10):64.

[3]唐法娣,王硯,卞如濂,等.桑葉延年益壽的藥理學研究[J].中草藥,2000,31(9):685.

[4]劉叔倩,鄭俊華,王弘,等.不同氣候區銀杏葉中黃酮和萜內酯含量的變化[J].中草藥,2000,31(6):424.

[5]任愛農,鞠建明.野菊不同部位的總黃酮含量測定[J].中草藥,1999,30(8):589.

[6]牛曉峰,趙瑞山,李維風,等.葉下珠不同生長期及貯存期總黃酮含量測定[J].西北藥學雜志,2000,15(2):60.

[7]仲英,唐文照,丁杏苞,等.不同樹齡的銀杏葉在不同生長季節中銀杏總黃酮和總內酯的含量變化[J].中草藥,1999,30(12):909.

第9篇

關鍵詞:桑樹;藥用價值

1 桑葉

桑葉呈卵形,是家蠶的飼料。桑葉的價值很高,《本草撮要》中有這樣的記載:“桑葉,得麥冬治勞熱;得生地、阿膠、石膏、枇杷葉,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冶煉蜜為丸,除風祛濕明目。以之代茶,取經霜者,常服治盜汗,洗眼去風淚”。因此,桑葉除用于養蠶外,也供藥用、飲用。中醫處方稱冬桑葉、霜桑葉,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氨基酸、有機酸、膽堿、黃酮苷、鞣質和香精油等,是一味疏風散熱、清肺止咳、清肝明目的好藥。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在診病中善用桑葉,常見的疾病都可使用桑葉。因桑葉長于祛風清熱,涼血明目,當風熱感冒或風溫初起時,或頭疼眩暈、發熱咳嗽、咽干喉疼、目赤紅腫,即以桑葉為主的煎劑,如“桑菊飲”,可收良好效果。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桑葉還有降壓和降血糖的作用。近年來,臨床治療中使用各種濃度的“桑葉注射液”,治療血絲蟲病,有很好效果,這種注射液,還可促進手術切口或化膿性痿管愈合,也能使皮膚上的糜爛創面干燥。

2 桑椹

桑椹,是桑樹的果實。桑椹果肉含葡萄糖、果糖、檸檬酸、鞣酸、蘋果酸、果膠和纖維素A、B1、C、D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黑桑椹中含鐵及植物色素較多,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藥,補肝、益腎、熄風、滋液,藥用以黑桑椹為好。黑桑椹又稱文武實,生用或熬成膏都可以。《本草經疏》說:“桑椹者,桑之精華所結也,其味甘,其氣寒,其色初丹后紫,味厚于氣,合而論之,甘寒益血而除熱,其為涼血、補血、益陽之藥無疑矣。”《隨息居飲食譜》說桑椹:“滋肝腎、充血液、止消渴、利關節、解酒毒、去風濕、聰耳明目、安魂鎮魄”。可見,古代醫藥學家對桑椹的功用評價很高,民間醫學中常用桑椹治療貧血、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失眠、神經衰弱、津液缺乏和大便燥結、支氣管炎等癥。中成藥制有“桑椹蜜”、“桑椹膏”,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和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頭發早白及貧血、便秘等癥。

3 桑枝

桑枝含鞣質,游離的蔗糖、果糖、水蘇糖、葡萄糖、麥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有清熱、祛風、通絡的功效,去骨節風疾,治老年鶴膝風。適用于關節風濕疼、四肢麻木等,以春、夏2季剪下的嫩枝,略曬,趁未全干時切成片,再曬干,生用、酒炒、蜜炙等均可。中成藥有“桑枝膏”,可治筋骨酸疼、四肢麻木等。用桑樹的嫩枝和葉熬膏服,治高血壓。《本草撮要》說:“桑枝,功專去風濕拘攣,得桂枝治肩臂膊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癢”。

4 桑白皮

桑白皮,為除去栓皮的桑根皮,冬天里挖取桑根,趁鮮刮去黃棕色栓皮,縱向剖開,用木棍輕擊,使皮部與木心分離,剝取白皮,曬干即可。桑白皮具有利尿和降壓等作用,并治風濕麻木、糖尿病、傳染性肝炎、咳嗽吐血、小兒肺盛、婦女產后下血不止及蜈蚣毒等癥。《藥品化義》說:“桑皮,其熱,主治喘滿咳嗽,熱痰唾血,皆由實邪郁遏,肺竅不得通暢,借此滲之散之,以利肺氣,證自。故云瀉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氣浮腫及肌膚邪熱,浮風燥癢,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熱壅,合沙參、黃芪止腸紅下血皆效。”《本草圖經》又說:“桑根白皮,作線以縫金創腸出者,更以熱雞血涂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

5 桑寄生

桑寄生,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葉桑寄生等的枝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等功效。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腳氣、風寒濕痹、胎漏血崩、產后乳汁不下等。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說:“桑寄生,號為補腎補血要劑。緣腎主骨,發主血,苦入腎,腎得補則筋骨有力,不至痿痹而酸痛矣。甘補血,血得補則發受其灌蔭而不枯脫落矣。故凡內而腰痛、筋骨篤疾、胎墮,外而金瘡、肌膚風濕,何一不借此以為主治乎”。

6 桑蠶

桑蠶的繭是絲綢的主要原料,也是治病的良藥。蠶繭主要是由纖維狀蛋白質“絲纖蛋白”外包,以另一種蛋白質“絲膠蛋白”粘結而成,在生絲中,絲纖蛋白紅占70%,絲膠蛋白紅占20%。絲纖蛋白是一種角蛋白,其組成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為最多。絲膠蛋白也是角蛋白,其組成氨基酸大體上與絲纖蛋白相似,微異處在于其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較少。《本草綱目》說蠶繭:“燒灰酒服,治癰腫無頭,次日即破;又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飲,止消渴,反胃,除蛔蟲。”“蠶繭,方書多用,而諸家本草并不言及,誠缺文也。近世用治癰疽代針,用一枚即出一頭,二枚即出二頭。煮湯治消渴,古方甚稱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瀉膀胱中相火,引清氣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參考文獻

第10篇

1、桑葉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肝經過。主要的功效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還有涼血止血的作用。首先疏風清熱,可以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頭昏、咳嗽、咽喉腫痛,因為桑葉清輕涼散,能清疏肺經即在表的風熱,一般和、連翹、桔梗等配伍,比如說常用的桑菊飲。

2、對于燥熱傷肺、咳嗽、咳痰、鼻咽干燥也可以用秘制桑葉和潤肺的藥物,配合來潤肺清燥。也可以用于肝經濕熱或者風熱導致的目赤腫痛、多淚,主要是清肝明目的作用。除此之外也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于血熱、吐血的輕癥單用或者是配入復方都可以。外洗可以對于風熱或者是肝經濕熱的眼睛紅腫痛,可以煎水外洗。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1篇

1、鮮桑葉5片,切細、麥冬5克、草決明5克,鮮薄荷嫩葉3片加冰糖代茶飲。

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麥冬養陰清肺,益胃生津。決明清肝明目,潤腸通便。清利頭目,散熱利咽。并可輕身。

2、普洱茶

防輻射,抗衰老,護齒,健胃等等。

3、枸杞

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2篇

在臨床上,引起脫發的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各種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傷寒、肝病等)、精神刺激、使用某些藥物(如抗腫瘤藥、抗癲癇藥、抗結核藥等)、營養不良等。另外,吸煙和飲酒也會對頭發的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脫發可嚴重影響人們的容貌和形象美觀,甚至可給人增加嚴重的心理負擔,損傷人的自信心。因此,人們在發生脫發后應積極地進行治療。下面,就介紹九則可治療脫發的實用偏方,供脫發患者選用:

一、用豬膽汁治療脫發

原料:豬膽汁50毫升。

制用法:在盆中倒入適量的溫水。將豬苦膽汁加入到溫水中,攪勻后用此藥水洗頭,每天洗1次。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此藥水洗頭時應重點按摩頭皮并清除頭皮上的鱗屑,洗完頭后,要用清水將頭發反復地沖洗干凈。

功效:豬苦膽汁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此方適合有頭屑過多、頭皮癢、頭皮多油等癥狀的脂溢性脫發患者使用。

二、用芝麻柳葉湯治療脫發

原料:芝麻梗、清明柳(在清明節采集的柳枝嫩葉)各90~120克。

制用法:將芝麻梗和清明柳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鐘,待此藥汁晾溫后用其洗頭。可每天洗1次,應連續洗1~7天。需要注意的是,在用此藥汁洗頭時應重點按摩頭皮并清除頭皮上的鱗屑。

功效: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消炎、養血烏發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脂溢性脫發。

三、用桑葉芝麻葉湯治療脫發

原料:鮮桑葉、芝麻葉、淘米水各適量。

制用法:將鮮桑葉和芝麻葉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淘米水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鐘,待此藥汁晾溫后用其洗頭,可每2天洗1次。

功效:此方具有營養頭皮、促進頭發生長、養血烏發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脫發。

四、用食鹽治療脫發

原料:食鹽15克。

制用法:將食鹽調入到1500毫升的溫開水中,攪勻后用此鹽水洗頭,每周洗1~2次。

功效:食鹽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涼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脫發。

五、用何首烏治療脫發

原料:何首烏3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何首烏放入砂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用小火熬成濃汁后去掉藥渣, 再在此藥汁中放入大米和冰糖,將米熬煮至爛熟即成。此方可每天服1劑,分1~2次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養血烏發、補肝益腎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脫發、頭發早白等病癥。

六、用酒泡花椒促進毛發再生

原料:白酒250克,花椒150粒。

制用法:將花椒放入白酒內,密封浸泡7~10天即成。脫發患者可用此藥液反復涂搽頭發稀禿的部位,每天早晚各涂搽1次,應連續涂搽10~15天。

功效:此方具有除濕殺蟲、止癢、擴張局部血管、促進毛發再生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頭發稀疏等病癥。

七、用黑豆治療脫發

原料:黑豆500克,鹽少許。

制用法:將黑豆洗凈,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用文火煮熬至水盡后取出。將此豆放于盤內陰干,再撒上細鹽,然后貯存于瓶內。脫發患者可每天于飯后用溫開水服2次,每次服6克。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利水、補腎養血、活血解毒、烏發延年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圓形脫發、脂溢性脫發、產后脫發及白癜風等病癥。

八、用柚子核治療發黃脫落

原料:柚子核25克。

制用法:將柚子核用適量的開水浸泡24小時,再用浸泡柚子核的汁液涂擦頭皮,也可用生姜蘸此藥汁涂擦。可每日涂擦2~3次,應連續涂擦7~10天。

功效:此方具有燥濕、營養毛發、加快毛發生長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頭發枯黃、脫發等病癥。

九、用陳醋治療脫發

原料:陳醋200毫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长海县| 连平县| 西宁市| 东乌| 洮南市| 双流县| 屏东县| 岱山县| 蓬溪县| 买车| 额尔古纳市| 广宁县| 威信县| 曲麻莱县| 贡山| 鄂托克旗| 营口市| 文山县| 沂水县| 淅川县| 汨罗市| 长沙县| 曲阜市| 炎陵县| 平顺县| 时尚| 仁布县| 富顺县| 大连市| 平塘县| 色达县| 武陟县| 庐江县| 长治市| 五指山市| 隆回县| 巴里| 来凤县| 通州市|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