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1: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張麗莉觀后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張麗莉,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一名普通的教師,今年29歲,2012年5月8日晚上,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一輛客車突然啟動,撞向前面的大客車,使這輛車向前面幾個毫無知覺的學生沖去。在那個生死時刻,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這個不平凡的瞬間感動了國人,她用生命雕刻出師德的豐碑,她用自己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師德”的崇高和偉大。使我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對學生最無私的愛在瞬間綻放,她是人民教師的驕傲,也是當代青年的楷模!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生死關頭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奮不顧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令我們驚嘆。當生與死的考驗立于眼前時,她全然想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周圍所有的一切都置之度外,作為同行的我,自己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更深的理解了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張麗莉的事跡,讓人感動,令人振奮,促人奮進。永遠鼓舞我們每一位教師要用自己的大愛去譜寫一首壯麗詩篇。同時,我將秉承信念,用自己的行動來體現自己無悔的人生。
我為有這樣的同行而驕傲,也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自豪。雖然我們的教育經歷不相同,但我們可以共享同一種精神、同一種信念、同一種態度和同一種操守,那就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獻、甘于鉆研和甘做人梯。就是你必須有一個滿浸著人間大愛的靈魂。這樣的一個人,才會生長出最有人性的枝蔓,才會漫溢出愛的芳香。
不過,我們在為英雄的事跡感動的同時,也要對英雄的付出和犧牲作出回饋。我們注意到,張麗莉,這個年輕美麗的女教師,因為救助自己的學生被軋雙腿截肢至今尚未脫離危險,我們為她能否脫險而牽腸掛肚,更為她今后的路該如何走而憂心忡忡。我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用愛來回報愛,用道德來回報道德,更應該建立起一個長效的機制,讓救人的英雄能夠得到應有的扶助和關愛,讓其今后的路走得不再那么艱難。我們不應止于感動,還要付諸行動。我們祝福她能早日康復,重新回到她的學生中。
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崇高職業精神。張麗莉同志參加工作以來,用她的全部熱情和勤奮進取鋪設了無悔的從教之路。她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在師傅課堂上聚精會神,一直堅持聽課5年,事發當天還連續聽課兩節,聽課學習成了她的一種習慣。她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她把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心上,一視同仁,寧可放棄休息時間也不愿放棄一個孩子。在初三一次考試中,王睿同學的語文成績很不理想,心情不好,她擦去孩子的淚水,像媽媽似地說:“孩子,再哭我會心疼的。來,老師幫你分析原因,咱們一起努力把成績提上來。”一席話,讓孩子心中的悲傷全部融化在這溫暖中,變成了向上的動力。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為師者對職業的熱愛,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份情感、一份無私、一份熱愛。我們要學習他的崇高思想,牢記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
學習她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張麗莉同志母親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一個人撫養她讀完大學,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寬裕,但她連續三年每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資助貧困學生。由于學校維修,初三學生搬到第四中學,離家遠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來不及吃早飯,她就自己出錢買一些餅干放到班級。學生生病了,她買營養品去看望;學生過生日,她在黑板上寫上祝福的話;夏天天熱,她在地上撒水為學生送來清涼;冬天天冷,她用電水壺燒水給學生送來溫暖;體育課下大雨,她把自己的傘和衣服讓給學生;家長會天氣熱,她自己掏錢給每位家長買冰棍;放學時學生等不到家長,她主動打車送孩子回家。正是這種愛心,這種責任感,熔鑄了師魂的真諦。我們要學習她高尚的師德,恪盡職守,甘為人梯,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通過學習張麗莉老師的英雄事跡,我會把她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貫穿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當中。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于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我會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的學識,以學生的成長進步為執著追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贊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孩子!
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身邊涌出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美麗人物,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這些最美人物和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一次又一次震撼。
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讓我們自豪的美事物,神七圓了我們華夏兒女的千年飛天夢,蛟龍潛艇下海展示了東方巨龍的不朽中國魂;奧運健兒英姿颯爽,美好的事物鼓勵我們一個個熱血兒女奮發向上拼搏!
《美就在你身邊》給我們在歡樂和趣味之中上了一節動聽的課。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樣人物的高尚品格。這一節課讓我們學會了發現身邊的美,如何努力展示自己的美、傳遞他人美、創造嶄新的美。
在新學期里,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同學們,讓我們開在學第一天,第一課,把美傳遞出,你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美,就在你身邊;美,無處不在!
《美就在你身邊》觀后感
咋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的電視節目,名字叫做《美在身邊》,其中,游泳運動員焦劉洋、葉詩文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焦劉洋在以前的訓練中發現技術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教練的指導下,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她在平時的訓練中非常勤奮努力、吃苦耐勞,而且抱著為國爭光的信念,在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上奮斗拼搏,終于取得了女子200米蝶泳的世界冠軍。同樣,葉詩文也是在訓練中非常能吃苦,持之以恒,以艱苦的訓練換來了奧運會女子200米混合泳世界冠軍的優異成績。
她們和這次這次奧運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美,一種積極拼搏的精神之美,一種懷有為國爭光的信念之美。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象她們一樣有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今年已經上三年級了,平時生活中我看到在車上有小朋友為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給迷路的人指路,這些都是美好的行為,是一種禮儀之美;在學校里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不浪費糧食、愛護環境也是一種美,我希望在美的氛圍里擁有一個美好的少年時光,老師,我會努力加油!
在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到來的時候,那么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大家都了解了嗎?關于他們的事跡大家又有哪些心得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0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最新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查閱!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1“感動中國”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感受到親情的可貴,生活的美好,在自己心中培植了一種感恩情感,向身邊的人發出真誠的問候和微笑,幫助我民們樹立了真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了我們自強自立的意識,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提升了我們的思想素質。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到處洋溢著喜慶和歡樂,學校也給了我們許多吃的,我邊看“感動中國”的電視,邊吃零食。電視里有許多悲慘動人的情節,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參加救援隊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災難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的靈魂;災難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象瘋狂的惡魔,瞬間奪取了8萬多人的生命,吞噬了無數的房屋。面對這樣的災難,20歲,30歲……在這些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們卻表現出常人所發揮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個。
地震發生前不久的一段時間,武文斌剛進部隊。地震發生時,部隊才讓武文斌參加救援隊。出發時,他與部隊戰士眾志成城,參加到救援隊中。到了目的地,他為了救別人,嘴里吐出了鮮血,但他還要堅持去救人,最后他病故了。通過觀看《感動中國》,我感受到面對躲不過的災害,我們悲痛,我們哀傷,可是我們更在災難中奮起。我們心手相連,我們眾志成城。那每一次落淚,每一次微笑,每一縷關注,都是抗擊災害的無窮力量。那災害中的堅毅,悲痛中的自持、危難中的凜然向前,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2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是《感動中國》,每當聽到那感人肺腑的事跡,每當看到那奮不顧身的壯舉,我的心靈就接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洗禮,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一個老人的故事。
他,耄耋之年,以拾荒為生;他,省吃儉用,只為獻出愛心;他,幾十年來資助了百十余名貧困學生,捐款十余萬元;他,隱瞞身世,不求回報;他就是感動中國20_年度獲獎者之一——劉盛蘭。
劉盛蘭爺爺今年92歲,曾是一位工廠工人,月收入只有300元,卻從中捐出六分之一給了貧困學生。可是不久,工廠倒閉了,他失去了工作以撿垃圾為生,盡管生活困苦,但他從沒有停止過對貧困學生的資助,10塊,20塊,30塊,無論省下多少,他總是寄出去。可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在城市的安身之所,他只能回到自己的老家,廢品難賣,為了繼續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他只能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掏。
一位平凡的老人卻擁有著這樣高尚的心靈,使我深深震撼了:沒有經濟收入,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但心里想的任是那些學生,幾十年如一日的節省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孩子上學,捐出去100,留給自己的只有10塊,這讓每個人都不得不落淚。,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陳雨露說:“走過古稀。老人沒有更多的言語,獨以無聲的行動,詮釋著對教育的深刻理解。”是啊,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如果像劉盛蘭爺爺那樣充滿無私的愛,做一輩子好事卻無比艱難。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3又一個春天,又一次感動。一座座獎杯頒給了他們,留給我們的是:相信,他們讓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他們讓我們相信這是一個有愛的未來。這是感動中國的結束語。
兩個小時過去了,我身邊的衛生紙疊成一團,這是眼淚,是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當音樂沉沉響起,當獎杯緩緩豎立,當我眼前被一簇簇馬蘭花所吸引,仿佛有一股暖流涌入了我心中,。敬一丹說:馬蘭的生命力很強,它在戈壁上慢慢開放...是啊,提起馬蘭花,我想起兒時的一首歌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綻放的野花。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他一生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癥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他一再強調:“我們核試驗工作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醫生讓他躺下休息,他卻說:“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來了。不要勉強我,我的時間太有限了。”在有限的時間里,為了完成他的責任,他與死神展開了爭分奪秒的賽跑。沒有人讓他這么做,這是他心中的信念,對工作的執著,對祖國的熱愛。還有很多很多:堅持五年背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的陳斌強;她背著藥箱,他背著她行醫在大山中的夫婦周月華,艾起;因病去世并把器官捐獻給他人的十二歲女孩何玥....她們的善良,她們的執著,她們的堅持無一不感動著中華民族上上下下五千年的子孫。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時代,我們變得麻木冷漠,膽小怕事。
為了一己私利,你爭我搡;為了所謂的虛榮,驕奢逸侈;電視頻幕上的感動人物,有幾位是完好的站在我們眼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何沒有他人伸出援手?為何學校不給予殘疾人幫助?為何張麗莉老師會無故被車撞?為何本應像陳家順那樣的領導,卻坐在空調屋吃著瓜子,贊揚著陳家順?莫不是世間的丑陋之處?過去一年,丑陋之事多不勝數,只養了40多天就上市銷售的“速成雞”掀起波瀾,科研機構對24名湖南兒童進行“黃金大米”人體試驗的事情,陜西延安境內發生重大車禍,任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卻一笑而過;王立軍的腐敗...她們的迂腐,她們的貪婪,她們的骯臟無一不被世界人們所恥笑。
可喜可賀的是,我們還有這樣的節目—感動中國。這足以證明,我們有心改變,我們也希望向好的方向努力,我們的靈魂在與現實接近,我們的美好品質在發揚,我們的身邊有可愛的人。就像屏幕中一次次出現的花,像馬蘭堅強、勇敢,擁有著對生命的珍惜;像蒲公英平凡、堅韌,擁有著對美好的向往;像海棠潔白、純凈,擁有著天使般的善良;像玫瑰熱情、執著,擁有著對愛的呵護;像青松偉岸、正直,擁有著對祖國的奉獻。我們是平凡人,但平凡的人就是庸俗嗎?不!我們應該像這顆顆植物,頑強,執著,用我們的微薄之力,共譜美好的人生!
短短的2小時,我的心在顫抖,眼淚不停地往下流,我不知道這樣的2小時能在我心中持續多久。會不會一夜之后,又如從前,在這個混亂的世界里,行隨大流;會不會幾次歡笑后,揮別淚水,再提起
她們的名字,已為陌生。我想,我應該買幾盆馬蘭,帶在身邊,給我提醒,讓我相信,這個世界有值得讓我相信的東西。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4《感動中國》是一個催人淚下的節目,它給我們講述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觸動我們的心靈,給我們最深處的感動。
在觀看的過程中總讓我淚流滿面。獲獎者,有的是為了國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結束,令大家敬佩;有的為家人,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玥。
20--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腦膠質瘤,當她得知自己只有三個月的生命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去,但她的爸爸罵了她一頓,因為按老家的習俗,死后尸體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說:“我希望能盡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時10分,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了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著何玥的故事,我熱淚滿眶,我為何玥惋惜,12歲正是花樣年華,她卻悄然離開;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無私,面對死亡她不但不懼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際還想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這樣的舉動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樣飛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間照亮。
就像組委會授予她的頒獎詞一樣:“何處春江無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這個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兒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何玥來過這個世上,但,她不曾開!
2020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5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頒獎典禮》終于在20--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的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跡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看后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么,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然節目如期而至,看!
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林俊德先生,一個我國著名的核能專家以及國防工作建設者,初見于熒幕,已到了生死彌留之際,難免讓人倍感沉重。
林俊德先生潛心鉆研核能工作,共參與過我國45次核試驗,又致力于國防安全。然終抵不過死神的聲聲召喚,終于是身染重疾,命懸一線,膽管癌于我們眼中無疑是驚天一霹靂,但對于林俊德先生而言,也只是將工作場地移至醫院罷了。沒錯,住院的他依然堅持工作,猶像一部永不停工的機器誓死戰斗于祖國國防第一線。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么威壯的誓言!但就在2012年5月31日,我記得尤為清楚,在同舟共濟了幾十年的老伴身邊,你閉上了眼,永遠永遠。堅守崗位的日子何其之多,只是你便如此地離它而去了,眾人悲呼怒號,何奈英雄已逝別,沒有多少悲傷,是已完成任務了嗎?一閉眼,你卸下重任了嗎?一閉眼,想起生前孤漠的戰場了嗎?離我們而去的前一秒,眼前會不會浮現出往事一幕幕,對著熟悉的戰場輕嘆:“我舍不得你,但我累了。”對著身邊的摯親語重心長說:“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核試驗,我很滿意,我本事有限,但我盡心盡力。”他們都說你是“大漠烽煙一馬蘭,”你是否開得正艷?我想知道,何以能讓“英雄埋名五千年?”
應是對祖國的愛吧?也只有愛了!是愛戰勝了死亡的恐懼,是愛,讓你獻身崗位也心甘情愿,春蠶之志詠于誰?你是真正地做到了至死絲方盡。你的愛,驚天撼地,感人至深。
眼角突然有些濕潤,流淚了,為了英雄的逝別,也為前排同學為看電視高高昂起的頭,你們也淚流了嗎?
此外,仍有羅陽數十年如一日地研制新型航載機,終生致力于祖國國防工作,終于用生命托起了殲15;陳斌強的一根綁帶緊系著兩輩人的深情濃意,在母親與兒子的雙背間交遞著愛的呵護;張麗莉,正處于人生的絢爛之期,為救學生甘愿輾卷于車輪之下,是愛成就了中國的“最美教師;”何?,12年的光陰遠不足你來享受時間的美好,便將與世長辭,臨終前捐獻器官的契約讓所有人為之潸然淚下而又不得不敬佩萬分。僅僅十個故事,便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年年如是,因為他們,感動了你我,也感動了世界。
曾輕蔑中國現代社會冷漠無情的我們,我們的淚驗證了:真情中國,感動常在。
節目結束了,班中響起同學寫作的沙沙聲,別無雜聲!先前的埋怨無人憶起,我知道,當我們看到了屏幕上的畫面開始,便已放下了手中橫刷直擋的筆。許久沒有這種久違的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