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0: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工學習心得,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電工基礎;教學效果;任務驅動
為了能夠實現中職教育的目標,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設置合適的基礎課程,作為電子、機電及汽修運用與維修類專業開設的基礎課程是《電工基礎》,該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從事機電電子技術工作所必需的電工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后續深入學習本專業課程打下牢固的基礎,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發現公式定理多又記不住,原理抽象想象不出來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慢慢的聽不懂教師的課,學不會課本上的知識,實驗操作課無從下手,以致出現厭學、課堂上睡覺、玩手機、逃課等現象。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經驗提出一些方法。
一、運用換位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電工基礎》課堂教學中,我針對目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厭學”的特點,試著使用換位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試行,發現換位教學法不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能力。所謂換位教學法即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臨時充當和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講解教育。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發生改變,由原來的被動的“聽課者”變為主動的“授課者”。由被動變主動,它不僅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激發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電工基礎》課教學中運用換位教學法,主要從幾方面入手:老師設置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學生上臺主講、大家一起討論、教師最后小結。即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思考并解答這些問題,然后老師檢查學習的效果,并從中挑選出寫得較好的學生上講臺講解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講演后,向全班同學提出問題進行討論,詢問同學,上臺講解的同學講解的如何,同學們是否聽懂,其他同學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然后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點評小結這些同學講解的情況,逐一對其點評。實施換位教學法的關鍵是要設計好讓學生思考討論和上臺講解的課題,結合目前中職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設計的課題要相對簡單,使學生有興趣講、能夠講。既要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生活事例導入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電工學知識一直蘊含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尋找課本知識的原型,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來導入課堂,不僅可以使課堂生動具體、富有情趣,同時又能將生活與課堂有機地聯系起來,例如小鳥站在高壓線上不觸電的現象,使用大功率電器跳閘等現象的舉例。接著在教室里做兩個與本課程相關的電路實驗:一個是現實生活中手電筒電路連接;一個是日常生活中家用日光燈的電路連接。電路雖然不難,但很多學生并沒有親自動手安裝過。當老師把電路連接好,合上開關,燈泡或燈管發光的瞬間,教室里一片歡樂。同學們同時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感覺到了學習這門課的重要性,此時就開始介紹學習內容及本課在今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我們盡可能多的把教材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利用微課演示導入法
利用中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理,對新鮮、生動的事情非常感興趣這個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直觀的電工演示實驗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的記憶力,同時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例如在講解“電容器的充電”時,利用微課多媒體動畫課件演示,通過控制正電荷在電源與電容器間移動的速度和數量,模仿出電容器充電的全過程,正電荷運動的立體動畫,生動活潑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和真實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任務驅動法教學
實驗課上給學生布置任務,并規定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學生帶著任務有方向性地去學,自己動手摸索。當然,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安全操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單靠曾經學過的知識并不能解決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當學生動手操作時,教師邊巡視、邊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正。表揚學生在操作時的獨到之處及創新的亮點,對操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及時指出。例如在講《日光燈的安裝》這一任務時,教師可布置安裝日光燈電路,電路圖的識別,元器件的組裝,電路檢測、運用萬用表檢測元器件的好壞,判斷并排除電路故障等一系列知識。在這一任務實踐中,熟練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測量電壓等相關知識。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理論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為了使這門課程的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任課教師需要多總結經驗,從實際情況出發,全面對學生的基礎,接受能力,教學的目標,現有教學設備認真考究,綜合運用合適的授課方法,讓學生樂在課堂、樂在學習。營造一種快樂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行政學院教育學教研室編.教師教學基本功全書[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3.
[2]孫曉華.電工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