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39: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心中有盞紅綠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人生之路上有許多路口,每個路口都會有紅綠燈,指引我們向前行,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都不同,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那盞紅綠燈。
我選擇的道路與大多數人的道路一樣:高考決定人生。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在考試中相逢,學海中我們彼此鼓勵,考場上我們針尖對麥芒,下課后我們相敬如賓,但心中仍是憤憤不平,定要一決高下。每次考試都成了我們交鋒的平臺,有人歡喜有人傷心啊,勝利的同學滿載他的榮譽在十字路口向我們招手,失敗者只能垂頭喪氣的遙望那無法穿越的紅燈,期待綠燈的再度亮起。
一次考試給我亮起紅燈,盡管奮力一搏卻只名列17名,連不怎么努力的后進生居然名次比我還高,想著平日的勤奮努力卻只換來成績單上慘不忍睹的分數,心中“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至理名言被質疑了,難道是他們說的不對,還是我還不夠勤奮,一團團的疑問在我心中交織著,看了別人怎么學習,聽了別人的學習方法,我才恍然大悟,當別人在努力學習時,我卻在上網玩游戲,當別人在認真聽講時,我卻心不在焉。缺點找到了,我默默的在心中要求自己必須認真學習,與別人在下一個路口相逢,找回屬于我的“第一”。擺正了心態,行動也就上來了,于是綠燈又亮起,我全力的向別人追去。
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檢點自己的行為,時時亮起紅綠燈,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行為不出軌。
每周學作文時路過三醫院,在站牌等車的時候,地面上都是斑斑點點的痰液,令人作嘔。人們雖然厭惡滿隨地吐痰,但對自己的行為卻不加約束,你知道嗎?一粒唾液中含有5000多億個病菌,常常威脅到街道面容和城市形象。吐痰,這一人人都無法回避的動作,當你真正面對它的時候,你感到自己的自私自利了嗎?我想有道德、有公德心的人在吐痰的時候,心里就會亮起一盞威嚴的紅燈,四射的紅色光芒會阻止自己的行為,使人望而止步,對于那些無法阻止自己的行為的人我們只能采取罰款等制約行為,使之自覺。
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紅綠燈,能夠時常提醒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那就不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遭人譴責、令人厭惡。
人生之路上有許多岔路口,每個岔路口都會有紅綠燈,指引我們向前行,因此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都不同,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那盞紅綠燈。
我選擇的是一條人山人海的羊腸小道,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萍水相逢,學海中我們互相勉勵,考場上我們針鋒相對,下課后我們相敬如賓,但心中仍是憤憤不平,勢必要一決高低。每次考試都成了我們爭鋒的平臺,有人歡喜有人愁啊,勝利的同學滿載他的戰利品在十字路口向我們招手,失敗的同學垂頭喪氣遙望那不可企及的紅綠燈,期待再次相逢。
一次考試,我坐上了班里的第一把交椅,我比其他同學遙遙領先好幾步,這種感覺非同一般啊,好像居高臨下,又覺得危機四伏,岌岌可危,我大搖大擺的繼續向前走,前面又出現了岔路口,討厭的紅燈亮了,我躊躇了一會兒,心急如焚,眼看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在原地徘徊了一陣,四處望望,沒人,我心想:要不闖過去。心動不如行動,說做就做,我剛跨出白線一步,心想:不對啊,為什么紅燈只阻攔我一個人,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那到底做錯了什么呢?我猛然想起,都是我驕傲在作祟,走過這條路,其實有許多風景值得我駐足欣賞,可我沒有珍惜,錯過了太多遺失的美好,一次小小的成功便沖昏了頭腦,沾沾自喜,我還有何臉面繼續走這條人才濟濟的道路,現在追悔莫及啊!正當我急慮不安時,綠燈突然亮了```
我抓住這個機會,小心翼翼的過了這個路口,這時的我比大家慢半拍,看到大家走過留下的腳印,或深或淺,有大有小,我心中有太多不甘,不甘放棄,不甘落后,既然上帝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那么我就應該讓陽光普照心靈,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我找回了自信的力量,與大家相約下個路口。
這一次的考試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我卻懂得了“虛心”與“驕傲’內涵,既然我不把成功掛在心上,那么也不會在乎失敗,我依然相信:夢的路在不久的前方,需要我用信心決心耐心去踩踏,需要我用努力吧每一步踩實,需要我用毅力去堅持走到路的盡頭,與夢想依偎.有了這份信念支持我,我過五關斬六將,將所有的心血付于學習中,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每個路口都是綠燈閃亮,為我吶喊助威。
每個人都要自己的人生之路,訴說著傳奇的神話,講述著不朽的故事,然而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心中的紅綠燈,正因為有它,我們的腳步有了節奏,我們能夠時常醒悟,時常反省自己,以至不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心中的那盞紅綠燈在閃亮,我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光明便有了希望,有了希望我們就會前行,走出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
1、你慢一點我慢一點,文明的步伐快一點;你讓一點我讓一點,舒心的笑容多一點;你講安全我講安全,美好生活到永遠。
2、安全記心中,平安旅途中,幸福駐家中。
3、你走,我走,大家走,安全意識心中有;你讓,我讓,大家讓,安全行路有保障。
4、帶一分小心上路,攜一團溫馨回家。
5、邁文明步子,行安全車子,做謙讓君子,享平安日子。
6、來也平安,去也平安,來去平安,父母心安。
7、安全是父母的寄托,安全是妻子的企盼,安全是朋友的祝福,安全是兒女的心愿。
8、要讓愛車跑,車況要良好;開車別太快,系好安全帶;出門要提前,堵車心不煩;行車要禮讓,路口多張望;夜行勤變燈,車距要適中;時刻想安全,平安永相伴。
9、讓我們忠誠地守衛交通安全,一天又一天;讓我們執著地追逐幸福,一年又一年;溫馨是永遠的伴侶,平安是共同的心愿。
10、點點滴滴,安全第一。
11、車漫漫,路漫漫,握好手中方向盤;情相伴,愛相伴,繃緊交通安全弦。
12、方向盤重又圓,安全法記心間,酒色氣全不沾,疲勞車更不玩,保安全重如山,日月年幸福連。
13、遵規駕駛有速度,珍惜生命是成熟,出入平安是祝福,合家團圓享富足。
14、世上的路千千萬,安全行駛一線牽;生活的情萬萬千,關愛生命才久遠。
15、千言萬語平安是福,千山萬水遵規為路,千錘百煉自信有度,千方百計謹慎起步。
16、文明駕車,平安常相伴;守法行路,暢通好心情。
17、紅綠燈下車如潮,安全行駛最重要,彼此禮讓守秩序,歸途平安闔家笑。
18、莫道行路難,禮讓路自寬。
19、心中裝盞紅綠燈,文明有序又暢通;交通法規時時守,幸福生活天天有。
20、親朋相會聚一桌,有酒不勸司機喝,杯下留情真呵護,一路平安幸福多。
21、腳踏暢通路,時刻平安行,謹記安全法,幸福伴一生。
22、宣傳交通安全交警苦口婆心,創造文明交通大家謹記在心;行車走路禮讓三先萬眾一心,漫長人生平安是福眾皆開心。
23、手中方向盤,生命支配點;握好方向盤,幸福在眼前。
24、有一種叮嚀叫滴酒莫沾,有一種感覺叫望眼欲穿,有一種期盼叫一路平安,有一種溫馨叫合家團圓。
25、旅途可以寂寞,人生不可孤單。行車關愛自己,走路禮讓他人。
26、家有老小責任擔雙肩,路有風雨安全記心間。
27、平安出行每一步,關愛生命每一天;交通安全心中記,幸福生活比蜜甜。
28、交通擁擠莫急躁,各行其道勿干擾,大家共創文明路,平安就是連心橋!
29、交通是棵樹,暢通才能綠;文明是朵花,安全香萬家。
30、一家頭頂一個天,一人出車一家牽,一路謹慎一路安,一人安全一家歡。
31、漫漫人生路,分秒來計程。安全每一步,幸福伴終生。
32、行車勿大意,走路莫心急,心中想安全,幸福永不離。
33、把好方向盤,安全行萬里,法規記心間,你我都平安。
34、文明禮讓,車行天下;一帆風順,毋庸牽掛;平安相伴,溫馨萬家。
35、足行千里,步步為安!
36、道路因文明行駛而通暢,生活因出入平安而幸福。
37、日月更替是時間的延伸,道路通暢是空間的延伸,平平安安是生命的延伸。
38、交通安全系萬家,違法駕駛危害大。遵規守法謹慎行,家庭溫馨需要它!
39、交通安全時時不忘,幸福生活天天擁有。
40、腳下留神,心中留意,慎行每步,安全一生。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接觸大量的具體問題都與培養兒童的創造才能有直接聯系。所以,越來越多的美術教師認識到,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才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
現我從繪畫、工藝、欣賞課中來談談培養兒童創造力的好方法。
一、觀察、寫生與創作相結合
觀察、寫生是兒童繪畫的基本功,教師在教兒童基本功的同時,就要鼓勵兒童想象和創作。像不像并不是我們評價學生作業的唯一標準。邊寫生,邊創作,在寫生中有創作,在創作中有寫生,再加上記憶就是一種好方法。
例:學校附近有一個小公園,里邊有草地,種了桃樹,學生寫生的時候,剛好是四月,小草剛鉆出地面,樹上點點粉紅色的小花蕾。面對如此美麗的景色,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我要求學生一邊寫生一邊創作。把桃花盛開的情景想出來。于是有的畫桃花盛開,有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風箏;有的畫小朋友摘桃子;有的畫在樹蔭里釣魚——一個個畫面表現出兒童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和由此激發出的豐富想象力、創造力。
二、繪畫與工藝制作相結合
繪畫與工藝制作相結合,要求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材料的選擇能力。學生一般與紙打交道較多,當學習生活中出現橡皮泥、樹葉、布料、木材、石頭等的時候,他們的制作水平邁向一個新的臺階。這就要從新的角度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
例:我在教低年級兒童畫太陽時,我讓8個學生到黑板上畫太陽,他們畫完,我又叫8個學生來畫與前面畫得不一樣的太陽。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我總結一下全班同學共畫了21個不同的太陽。為了鼓勵他們的學習熱情,我讓他們課后手工每人做一個太陽。開放式課堂教學,放中有收,收中有放。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即教與學的統一、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統一、表現生活與表現心靈的統一。
三、欣賞、評議和創作相結合
在創作前安排欣賞,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畫出好作品。就是隨堂欣賞。欣賞的內容要與創作的內容緊密結合,教師選定的作品要有針對性,能集中解決創作的主要問題。
學校要新建大門,面向社會征集設計效果圖。我在上興趣小組活動課時,也要求學生為自己學校大門設計草圖,我是先帶學生到媒體教室觀看許多學校大門圖片,讓他們先了解大門設計的美觀實用性、色彩的搭配以及外形的多樣化,學生設計起來就心中有數了。通過這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交上來的作品雖然稱不上是設計稿,但可見是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了,有幾幅還有模有樣的加以文字注釋。
四、個人創造和集體創造相結合
兒童在集體活動中可以受到多方面的啟示,可以相互協作,他們的創造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集體創造可分為全班同學共同創作巨幅畫、小組合作,也可以傳畫式同時畫一幅。
例:學習低年級《美麗的魚》時,我課前用藍紙蒙住整塊黑板,在紙上畫一條大魚和一些水草、珊瑚等,課上讓學生每人都動手畫幾條漂亮的魚,然后剪下來,自己粘到黑板上,師生共同完成一幅“魚的世界”。還記得在一次興趣小組課上有一位同學畫了一盞紅綠燈,另一位同學無意添畫了值勤的警察叔叔,我發現后鼓勵他們繼續添畫,又通過幾位同學修改、添加補充,汽車、行人、樹木、高樓、天空等使作品逐漸完整了。在這次無意的創作過程中,兒童的應變能力,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明顯增強。
五、美術與電腦,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讓兒童接觸電腦,并與繪畫相結合,也是很有好處的。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感覺相互溝通,發展兒童的感知能力。文字描述可以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語文課上就有根據課文畫方位圖。再如:詩配畫、文字描述加深印象后在進行畫面創作等。另外,對音樂、舞蹈的欣賞,可以使兒童頭腦中浮現出新的創作畫面。還有數學中的圖形等等。
關鍵詞:自由心靈;詩歌;張烈鵬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34-0175-03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往今來,涌現了不少成就斐然的詩人和難以計數的詩篇,作為一種文學樣式的詩歌,已經沉淀為我們重要的精神形式。人類的繁衍,不僅是種的延續,還是精神的延續,詩歌之所以能夠參與人的精神的建構,是因為這種文學樣式本身具有一種重要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是源自心靈的,它支撐了人對自由心靈的渴望,這種與心靈密切關聯的詩歌的力量往往是其他外在環境所不能給予的。
讀張烈鵬的詩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力量,也窺見了詩人的自由心靈。在閱讀張烈鵬的詩歌之前,我其實并不認識這位詩人,但一旦進入他的詩歌所營造的藝術世界時,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張烈鵬是一個生活的歌者,他的詩歌題材廣泛,處處閃現生活的真義,在他的筆下,自然現象、現實情境、人生感懷,愛情、親情、友情,思鄉、念舊、相知均能入詩,從他的這些詩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詩意飽滿的人,一個精神豐盈的人,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正是這樣一位詩人,用多彩的詩筆,不但呈現了生活的真諦,還建構起一個自我精神對象化的詩意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詩人能超越凡俗的物質世界的一切羈絆,他的自我應該是無比強大的,也是無比自由的。
思鄉詩是張烈鵬詩歌中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結合這類詩歌作具體的分析。故鄉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作為一種精神符號,她具有巨大的包容張力和召喚功能,無論游子身在何處,故鄉總是讓他魂牽夢縈、割舍不得。張烈鵬以細膩的情感寫出了故鄉對游子的召喚和游子對故鄉的依戀。
“用彎彎的小路為綢帶/把故鄉的田野扎起來/寄給你/可是,誰又是/最可靠的郵差//用朦朧的月光為信封/裝入故鄉的風情萬種/寄給你/可是,鴻雁可否捎去/那么多的內容//用四季的風雨為筆/書寫故鄉的每一個朝夕/寄給你/可是,你能否辨認/是誰的字體”(《寄》)
“人在天邊/足跡卻在你的心田//淚在眼眶/卻為何打濕了你的衣衫//墨跡未干/卻成就了柔情千年//步履蹣跚/卻走出了永遠永遠”(《游子的故鄉》)
這是張烈鵬思鄉系列詩歌中的前兩首,大體體現了他的思鄉詩的總體精神結構。張烈鵬將他詩歌的總標題定為“遙寄――夢中的家園”,“遙”昭示了距離,正是因為有了距離,才有牽掛,有了牽掛才有召喚,這是故鄉對遠方游子的牽掛與召喚。“夢中的家園”則是游子的心靈依歸,是游子的精神棲息地,它已不再僅僅具有現實故鄉的意義能指。從這一標題來看,故鄉和游子之間構成了一種互為呼應的關系,中間連著一條永遠割舍不斷的精神紐帶。
我們知道,自由心靈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獲得并非易事,需要詩人對生活世界有獨立的判斷和穩定的立場,具體體現在詩歌中,詩人的價值向度應該是恒久的,擁有了這種恒久的價值向度,詩人才能夠堅持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環境左右。在張烈鵬的筆下,春燕、春雨;秋夜、秋雨;春色、秋色;每一次花開,每一次雨落,每一個節日,每一個村莊,都寓含著故鄉的故事和回家的感覺,以及綿延不絕的鄉思鄉愁,所有這些,都源于詩人對故鄉的熱愛:
“最愛戀心中的那個老巢/一年年牽著春風數萬里尋找/不在乎它的簡陋和狹小/更不問主人的地位究竟多高/一趟趟銜來春泥將它筑牢/不變的癡情寫就無字的/總是對老窩唱個不停/唱出了人世間最好的歌謠/總是讓老窩熱熱鬧鬧/這熱鬧又豈不是心靈的擁抱”(《春燕》)
“誰把淚水抹得/滿天都是/莫非你又在望鄉/悄悄地哭鼻子/春風最懂得溫柔/無聲地為你擦拭/卻在淚痕里/成就了婉約的詞/大地的衣襟濕漉漉的/那么多紅花綠草/欲言又止/在晶瑩的淚光中/被你染上了鄉思”(《春雨》)
詩歌是人類精神的對象化,是心靈的外化,詩人也許并沒有長久離開過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也沒有那種真正的漂泊體驗,但是,詩人依靠對生活的獨特敏感,準確把握和傳達了這種情感。正是因為在詩人的內心,故鄉具有無盡的包容性,也正是因為在詩人的內心,永遠有著這樣的家園,他的內心才無比的強大和自由,當這種心靈外化為詩歌的時候,我們才能被深深地感染。
“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煦暖的春風在一次次丈量/地圖上那一點點距離/卻分明占用了漫漫時光//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湍急的江水在日夜奔忙/雖然闖過九曲十八彎/為什么大海依然在遠方//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南飛的雁陣在展開翅膀/縱然掙扎到筋疲力盡/也要回歸夢中的村莊”(《回鄉的路究竟有多長》)
這首詩寫出了歸鄉的艱難以及歸鄉的決絕。詩歌運用反問的方式,不僅對現實的生存處境進行追問,也對常規的理性規范進行追問,其中寓含的仍然是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之情。排比句的運用,不但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和節奏感,同時也使得情感一瀉千里不可阻擋。誠然,張烈鵬寫了大量的思鄉詩,思鄉又是詩歌的母題之一,這難免模仿別人和重復自己,但我們所看到的張烈鵬的思鄉詩,每一首都有獨特的構思和精巧的表達,這就說明,思鄉這種情緒已經深深地沉淀在詩人的心靈深處,對此他可以自由地進行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張烈鵬不僅寫了大量傳統思鄉題材的詩歌,還寫了為數不少有關“打工群體”思鄉的詩歌,這是一種獨特的“現代性”體驗。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城鄉二元對立的格局逐漸被打破,大批鄉村青年奔向城市,希望在城市中實現理想。這些進城的鄉下人,內心充滿了復雜的矛盾情感,一方面極力地融入城市,想改變自己的鄉下人身份,但同時又因為這種強烈的身份意識反而帶來了巨大的身份認同的焦慮,最終很難真正地融入城市,他們與城市總是格格不入,與城市的關系是一種“在”而“不屬于”的關系,也就是在這時候,這些漂泊的游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最為濃烈。詩歌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詩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也感受著時代社會文化的變遷,同時更敏感地感受著這一文化變遷給人們內在心靈帶來的巨大震蕩,所以張烈鵬雖不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打工仔”,但他卻敏銳地感知了這一獨特群體的心靈體驗,這也構成了他詩歌中最獨特最有分量的部分。
“車廂里總是塞了又塞/人和鄉愁一起超載/從天南地北不同的方位啟程/卻讓同一首歌響徹長城內外/歸心似箭/千里冰封腳下踩/回家過年/關山擋不住熾熱的情懷/當客車疲憊地停靠在大年的站臺/它依然側耳聆聽著/馱回來的鄉音是否更改”(《春節回鄉的客車》)
這首詩寫出了歸鄉者群體的龐大,以及這些歸鄉者心情的迫切。這些歸鄉者應該都是離鄉的尋夢者,當初他們為了尋夢奔向了四面八方,但不管夢想是否實現,最終他們還是要從四面八方再迫不及待地奔回故鄉。張烈鵬善于使用動詞,他不少詩歌甚至就用動詞做標題,比如《嵌》《牽》《寄》《吻》《讀》《剪》《關》《銜》《系》《撿拾》《串聯》等等,在這首詩中,“塞”、“踩”、“擋”、“停靠”、“側耳聆聽”、“馱”等動詞的運用,使得詩歌氣韻生動,情境感人,這需要熟稔的藝術技巧,更需要對歸鄉者有真切的心靈體察,唯如此,才能在濃郁的詩意之外呈示真實的心靈。
“總有堅硬的皮鞋踩在身上/沒人關注腳下的痛癢/呼嘯而過,大大小小的車輛/碾壓中有多少冷酷和瘋狂/噪音刺耳,尾氣排放/麻木了水泥路呆滯的臉龐/夜深人靜時依然惆悵/路燈正不懷好意地滿街張望//真不如做那鄉村的田埂/總是被無名花草染得噴香/一雙雙赤腳傳遞著體溫/千萬盞螢火為它照亮/青蛙的歌喉一聲聲高亢/秧苗獻上清新的詩行/即使在風雨中滿身泥濘/又何嘗不是舒展的模樣”(《城市的街道》)
“我把故園裝進拉桿箱/躑躅在都市的熙熙攘攘/一路承載了太多的重量/拉桿箱的腳步總是踉蹌/街面的水泥堅硬如鐵/箱底的滑輪遍體鱗傷/紅綠燈在路口不停地閃亮/城市的表情虛幻而夸張/拉桿箱喘息著駐足遙望/一條條街道依然漫長/短小的拉桿漸漸無力/滿載的鄉愁將置于何方”(《拉桿箱》)
這兩首詩寫出了城鄉的反差,這種反差不僅僅是物理屬性的,還是心理體驗的。《城市的街道》表現得更為直接,詩歌運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了城市的冷酷、麻木和瘋狂,鄉村的溫暖、幽靜和清新。《拉桿箱》寫出了城市的虛偽和夸張,以及鄉下人進城的迷茫,雖沒有對城鄉作出直接的對比,但其中寓含的價值取向則是相當明確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首詩中,詩人都使用了典型的具有現代性特征的物意象,“城市的街道”和“拉桿箱”無疑彰顯了現代社會的進步,但正是這種進步帶給了一個特定群體“城市恐懼癥”和“鄉村憂思病”。在以下這首《不如刪除所有的節日》中,這種糾結的心靈體驗被表達得更為淋漓盡致。
“歲月的鍵盤/應該安一個刪除鍵/把所有的節日全部刪完/刪除節日/就刪除了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刪除了元宵花燈鬧翻天/刪除了龍舟競渡笑聲喧/刪除了八月十五月兒圓/日日夜夜/一樣的平平淡淡/歲歲年年/不再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雙雙淚眼”(《不如刪除所有的節日》)
張烈鵬在詩歌中多次寫到節日,比如《中秋》《臘八粥》《過小年》《年關很近,鄉關很遠》《春節回鄉的客車》《某個村莊的年關》《立春》《清明》《粽子》等等。我們知道,這些節日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正是這些節日,使得一個民族獲得了相對穩定的共通的心靈體驗。每逢節日,人們總是能夠因某種文化上的因由被牽系在一起。但在這首詩歌中,詩人卻表達了一種遭受阻拒的心靈體驗,節日不但不能讓人們團聚,反而增添了更多的鄉愁。
事實上,只有對自己浸染其中的傳統文化異常熟悉,才能有如此悠長的情思和奇絕的詩句。自由心靈不但具有獨立性,還具有超越性,它要求詩人熟悉傳統、洞察現實,同時又能突破傳統和現實的囿限,作出心靈的自由拓展。從這些獨特的思鄉詩我們可以看到,張烈鵬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的“根”,同時在這一傳統文化之“根”的滋養下,獲得了足夠的心靈張力。
張烈鵬的詩歌大都是“小詩”,除了《永遠的六十年》這樣少數幾首長詩外,他的詩歌大都比較簡短,但這些短詩卻在方寸之間盡顯詩歌無窮魅力。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小詩”曾經盡得風流,劉半農、沈尹默、宗白華、冰心,都是“小詩”的代表詩人,印度詩人泰戈爾更是以“小詩”傲視世界詩壇。中國朦朧詩代表詩人顧城的詩歌也是非常短小,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張烈鵬的詩歌簡短有力,明凈洗練,有現代“小詩”的哲理內涵,同時又洗去了朦朧詩的晦澀曖昧。
“是誰把夕陽嵌入藍天/成就了大自然絕美的浪漫/彩霞紅著臉奔走相告/秋風在稻浪上撫掌贊嘆//是誰把一顆心嵌入思念/抒寫了人世間最美的情感/一份愁重于那關山千里/一滴淚能打濕春秋萬卷”(《嵌》)
“裊裊升起的炊煙/牽著我兒時的心愿//彎彎曲曲的小路/牽著我走出鄉間//一頭如瀑的秀發/牽著我滾燙的視線/一架美麗的金橋/牽著我不變的情感”(《牽》)
“我在春風中撿拾你的氣息/竟撿起了花香萬里//我在小路上撿拾你的足跡/竟撿起了那么多的回憶//我在詩書中撿拾你的淚滴/竟撿起了情感的妙筆//我在歲月里撿拾你的傳奇/竟撿起了永遠的甜蜜”(《撿拾》)
這些小詩都是非常樸素、自然和清新的,無論是意象的選取,還是意境的營造,毫無晦澀可言,詩歌的意旨無疑是澄明的。正如前文所言,詩歌是心靈的外化,這種澄明的詩歌對應的也應該是同樣澄明的心靈。
“是你長長的辮子拍打腰間/是我用手輕撫著你的臉/是你深夜遙望的月兒彎彎/是我將煙頭扔下獨憑的欄桿/是相見時你落下的一組粉拳/是夕陽下我們佝僂的軀干/是百年后那一雙蝴蝶起舞翩翩”(《弧線》)
這首《弧線》與顧城同題的詩歌相比毫不遜色。詩人和顧城一樣,尋找到了事物之間相同的規律,很好地做到了動作意象的超常組合,但是這首詩比顧城的《弧線》色彩更加明凈,詩意更加雋永。
“相思是那彎清瘦的月亮、一半是笑臉、一半是斷腸//相思是那壇千年的陳釀/一半是纏綿/一半是奔放//相思是那本婉約的辭章/一半是墨跡/一半是淚光//相思是那種銀河的守望/一半是織女/一半是牛郎//相思是那條奔騰的大江/一半是故園/一半是他鄉//相思是那輪美麗的夕陽/一半是黃昏/一半是輝煌”(《相思》)
這樣的詩歌樸素得像鄉間民謠,節奏明快,自由灑脫,無拘無束,干凈洗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音樂的美感。我們知道,民謠也是自由的產物,是心靈自由的吟唱,張烈鵬詩歌的民謠傾向,足以彰顯詩人心靈的自由度。
總之,張烈鵬的詩歌,形式方面的技巧對應了內容方面的真實,而這種種形式和內容同時又對應了詩人內在心靈的自由。我們生活在特定的時空中,這個特定的時空構成了一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擺脫與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天然聯系,為了獲得更多生存的力量和生活的自由,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這個世界。王富仁先生曾經將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劃分為物質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和話語的世界。我們需要在物質的世界獲得成功,這是我們正常的需要。但是,在物質的世界中,我們并不總是獲得成功,有時難免失敗,這時候,為了解除失敗所帶來的痛苦,我們可能會采用一些非理性的手段,甚至于走上歧途,這并非明智的選擇。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自我,這就是建構起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建構精神世界的重要的方式便是文學藝術。在客觀的物質世界中,我們永遠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全部,但通過藝術的方式,我們則可以做到。這種藝術方式的終極目的,還是指向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心靈,也就是說通過藝術的方式,我們可以擁有豐盈的精神和自由的心靈。我們用來建構精神世界的藝術形式其實就是我們的話語方式,這種話語讓我們在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又擁有了一個話語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依靠藝術這種話語的武器,能夠抵御外在客觀物質世界的侵擾和誘惑,永遠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一條明亮的坦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