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34: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北師大版小學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我國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現狀及反思褚金麗
3.小學低年級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例談李小芽
4.小學英語短劇教學初探石敏穎
5.口語評價促進低年級學生提高英語能力的嘗試王朝
6.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萬琰
7.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新嘗試華麗青
8.創新英語作業的模式呂麗君
9.快快樂樂學數詞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 謝月芳
10.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廣東中山市《小學英語活動設計》課題組
11.小學英語測試題型交流楊秋萍
1.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教研工作閆赤兵
2.教學目標的制訂與表述王愛華
3.PEP小學英語單元教學建議吳曉宇
4.小學高年級英語詞匯發散性思維訓練王蓉
5.運用四步故事教學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語感王建鳳
6.如何擴充小學英語故事資源林紅
7.談小學英語課的結尾策略吳彩鳳
8.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實踐黃偉慧
9.孩子,你為何不舉手?肖瀟
10.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陳仕清,劉玉萍,楊麗萍,張麗卿,袁海紅,賴麗莉
11.Unit4Lesson24SEASONSANDMONTHSOFTHEYEAR《清華一條龍英語》4B范敏
12.Unit8Playtime《PEP英語》Book5
13.小學英語測試題型交流王妙芝
1.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新探索——趙剛老師SummerVacation課堂教學片段評析龔海平
2.小學英語兩極分化現象初探邱慧芬
3.情境創設不容忽視的幾個問題王春華
4.教學細節決定教學實效劉亞霜
5.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聽力教學策略介紹高芳,謝大滔
6.小學英語教材中的語篇教學朱捷
7.消除小學生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的對策高劍玲
8.在EverydayEnglish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孫婷
9.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技巧吳曉宇
10.橘子的尷尬李瑛
11.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的嘗試祖賢芬
12.AnAssinLion'sSkin陳亞飛,樂偉國
13.WhatColorIstheSun?張洪霞
14.小學英語教學案例選登
15.ThanksgivingDay陳立力
16.小學英語測試題型交流北師大版《小學英語》六年級英語水平測試題賈秋林
1.與小學英語教師談音標教學陳力
2.小學英語課堂師生話輪轉換對比分析與研究王志祥
3.英語課堂教學中語境創設的失效及對策杜琛
4.轉化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困難生的行動研究劉靜
5.彰顯小學生英語學習特點的發展性評價實踐李賢賢
6.Google搜索引擎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張柳珍
7.簡筆畫輔助英語教學例談潘小琴
8.小學英語"三段式"閱讀教學例談張園園
9.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編及運用語篇的嘗試王雪梅
10.AFamilyofMice
11.TheSnailTakesaWalkwithMe王宜鳴,樂偉國
12.北師大版《小學英語》六年級英語綜合測試題蘇華
13.Halloween郭瑋
1.兒童學習英語的制約因素吳一安
2.一節六年級英語科普課的觀摩與體會謝幼娟
3.見微知著,異彩紛呈——沈潔老師APELesson課堂教學精彩片段評析龔海平
4.小學英語教學中真實交際策略的運用凌應強hHTTp://
5.在同課異構活動中感悟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劉建萍
6.以教研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浙江省小學英語課程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鄭文
7.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評價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王蓉
8.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 從一個案例感悟小學英語評價的方法周香球
9.TheGrannyandtheFairy樂偉國
10.LittleBeeJiji石敏穎
11.HowDoesLittleHorseCrosstheRiver?張洪霞
12.Unit10Mocky'sStore《小學英語》(北師大版)3B賈秋林
13.Unit5Let'sEat《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羅婧
14.BacktoSchool張魯靜
15.《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6測試卷
16.TheFarmerandtheRadish王文博
1.寫好教案搞好教學趙凌凰
2.小學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凌順詩
3.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和分析夏侯富生
4.校本培訓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王媛
5.對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活動的思考吳蕊
6.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結尾藝術楊秀芬
7."看圖編故事"案例兩則張蕾
8.小學英語的讀寫教學呂麗君
9.一節難忘的課堂教學片段實錄盛忠琴
10.小蜜蜂飛進了課堂閆少紅
11.給學生選擇作業的自梅妙聰
12.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廣東中山市《小學英語活動設計》課題組
13.Unit2Lesson10Whattimeisit?(PEP小學英語〈新版〉三年級下冊)
14.四年級第一學期英語測試題馮麗玲
15.Giant'sGarden劉桂林,張齊明,李科
1.聽說讀寫教學序之辯章兼中
2.語音修辭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點撥作用劉臘梅,唐蜜
3.小學英語說課方法淺談樂偉國
4.如何為小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家庭環境郝彤
5.談教學環節的無痕過渡錢希潔
6.對英語公開課中誤區的觀察和思考昝淑華
7.老師講的故事不好聽盧錦
8.給考試增添一份樂趣梅妙聰
9.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陳曉瓊
10.小學英語教學案例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 選登
11.成都市2004-200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小學四年級英語試卷
12.成都市2004-200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小學四年級英語調研測試分析報告
13.學習策略的培養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林肖慧
1.對小學開展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張燁
2.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沈丹瑩
3.淺談小學英語研究性教學林肖慧
4.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信息溝曹偉華
5.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韋懿
6.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的鏈接方式王穎敏
7.小學英語活動教學的嘗試蔣幼敏
8.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故事表演的嘗試胡笑云
9.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樂趣、情趣和旨趣夏群
10.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設計陳仕清,劉玉萍,袁海紅,楊麗萍,張麗卿,賴麗莉
11.Unit2PartA《牛津小學英語》6A秦益鋒
12.小學英語測試題型交流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英語教研室
13.ClassroomManagementandLessonPlanning(7)
14.PEPBOOK3課堂短劇陳達贊
1.實踐行為與新課程理念的對接——小學英語特級教師沈峰教學藝術研究之三龔海平
2.在教學反思中成長林肖慧
3.小學英語教學中影響任務型教學有效運用的因素洪濤
4.優化活動設計,提高課堂活動效率黃娛
5.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誤區及對策宮文勝
6.活用英語單詞卡謝月芳
7.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技能之思考與對策沈秀蘭
8.小學英語體驗教學的嘗試鄧黎莉
9.課堂上你怎樣激勵學生?宋雅敏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 語法教學 教學方法
語法的意義不僅在于其具有對語言表達的規范和監控功能,更在于其具有語言的生成功能。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教學手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圖片創設語境,靈活教學語法
語言需要語境,語境的創設有多種途徑,圖片就是其中之一。在教學名詞所有格時,可以利用圖片創設語法教學的語境,使語法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首先為學生呈現圖片:Sarah,Tom,Zhang Peng。然后進行對話:
采用同樣的方法呈現Tom,Zhang Peng的物品。以Who are they?提出問題,然后以疑問句Whose pencil is it?將話題轉入名詞所有格的教學中,這種將一般現在時及其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三種時態同時呈現并運用于交際活動中的連鎖提問,讓學生既學會如何使用名詞所有格、形容詞型物主代詞和名詞型物主代詞的用法,又在情境交際中體驗和感悟動詞be的三種時態在用法上的差異。
二、巧用板書,講解語法
板書是語法教學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巧妙的板書設計能將英語語法化復雜為簡單,化紊亂為條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語法。
在教學規則動詞過去式這一內容時,首先我把要教的幾個動詞詞組這樣介紹出來:
T:Hello,boys and girls.Welcome to school again.My holiday was lovely.Now let me report my holiday.Every morning I cooked meals.Then I washed clothes,sometimes I watered flowers.In the afternoon,I usually visited my friends,sometimes played ping-pong with them.In the evening I always watched TV.What about your holiday?
然后一邊與學生對話,一邊板書:
用彩筆將動詞后的-ed標出后,可以讓學生觀察并總結規則動詞詞尾的變化情況。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獲得知識,又可以讓他們模仿范文把幾個動詞詞組連成一個小短文,從而鞏固語法,鍛煉口頭作文能力。
三、設置情景話題,加強學生的英語語法
情景對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樂于參加的一種學習活動。通過設置情景話題,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在語言交際活動中得到訓練。
通過以上問題,師生圍繞所學話題進行對話,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授語法,提高學生參與師生交際會話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拓展對話內容,進行一般過去時一般疑問句式的訓練,培養學生用新的語言結構提出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話題設置,極具生活氣息,能夠喚起學生的交際欲望。話題的設置符合學生現有的英語詞匯量和交際水平,把語法貫穿其中,以進一步訓練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時態表達的能力。
四、運用短文和錄音教學語法
在教學一般將來時態時,可以運用短文和錄音進行語法教學。
T:Where am I going on May 1?Do you know?I’m going to Kunming.Kunming is very beautiful.Well,please listen.
錄音材料:
Kunming is a beautiful city.It is known as“Spring City”.It’s usually sunny and warm.There is also good food in Kunming.I’m going there with my mom,my dad,and my sister this weekend.I’m going to see folk dances and do some shopping.I’m also going to buy some folk clothes there.There are lovely mountains in Kunming.I’m going to visit Stone Forest and take a lot of pictures.My family is going to get there by plane.
然后讓學生根據錄音回答問題: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Kunming?2.Where are you going on your holiday?3.Who are you going with?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5.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6.When are you going?
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可以更深刻地感知和分辨英語的不同時態,正確理解短文內容。
參考文獻:
我們知道,一個孩子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總是先學會語言,即口語,然后才學習語言文字。在他學習口語并表達自己意愿時并不懂得語言的語法規則,而是在語音、詞匯、句子中感受語言的實際意義,在實際交流中不斷掌握母語。這樣,當適齡兒童開始學習母語文字時,已經不會有很大的語感困難了。學習外語則不同,學生學習外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對外語的感知、認知是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也應從“聽”、“說”入手,使他們大膽開口,能聽會說,排除學習外語的心理障礙。可是,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良好英語語感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的:
1. 根據語感的主觀選擇性,為學生創設學英語的環境
語感的主觀選擇性就是將不同的信息區別開來,有機地做出相應的應答能力。根據語感的這一特性,在英語對較差的高一學生來說還不知如何入手時,我就想方設法為他們創設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在教室播放英語磁帶,在墻上貼英語招貼畫,在教室的物品上貼英語標簽,辦英語板報等,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始終受到大量的語言信息的刺激。最重要的是,堅持全英教學,經常與學生進行英語交流,安排好聽說訓練。這樣,時時處處使學生處于英語環境的熏陶之中,他們就對英語的發音系統及模式逐漸熟悉和了解。學生通過聽,從聽不懂到聽懂,從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逐步產生對英語的良好語感。
2. 根據語感的經驗理解性,讓學生樂于模仿
語感的經驗理解性是指學生對所接受的語言信息所包含的意蘊和情趣的一種判斷、理解和審美能力。學生在接受了大量的語言信息刺激和進行大量模仿后,會漸漸理解語言信息的意蘊,學會判斷語氣的含義及欣賞英語語言的韻律美。為了讓學生形成這種能力,我在教學中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素材,讓學生樂于模仿,并在反復模仿中自然而然的滋生這種能力。在北師大版英語教材中,大量聽力素材為學生提供了練習聽力的機會,在聽力練習之后,我會利用這些材料讓學生跟讀、模仿,形成自然地道的語音語調。然而這些遠遠不夠,我知道,科普版小學英語教材和初中湘教版教材中的songs、rhymes、poems等很好,它們都有著優美動聽的旋律、瑯瑯上口的內容,這些東西與單純的背單詞、對話、課文要有趣的多,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進而產生模仿的欲望。因此,我經常在課外讓學生重溫這些內容,學生不僅學會了自然優美的語音語調,也學會了欣賞語言的韻律美,不知不覺中訓練提高了他們的語感。
3. 根據語感的直接整體性,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
語感的直接整體性是指學生對語言信息材料的整體性把握。語感的這一特性要求教師在介紹新語言項目時,應把要學的內容放在語言環境中去學習,以情境為中心,加強口、耳、眼、腦等感官共同感知音、形、義、詞、句、話的語言整體,以情境聯系為話題,將語言材料,語言功能自然地融于情境中,使學生的視覺神經、聽覺神經和言語動作神經組成神經網絡,在接收信息及輸出信息綜合行為活動中逐漸養成語言習慣,并形成語感。北師大版英語教材中有許多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將真實生活情境引進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在教學“Food and Drink”的相關單詞時,為了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我特地買來一些食品作為教具,為課堂上學的好的同學進行獎勵,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而且,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有利于他們語感的形成。
4. 根據語感的實踐穩定性,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練習機會
語感的實踐穩定性是指學生所感受、領悟或直接把握的語言信息在意識中反復強化,并保持習得地道的語言為止。這個特性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操練機會,使學生在情境活動中感知、操練、鞏固和運用所學語言。而在這些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或指揮員,組織學生操練語言材料,使學生在語言信息中刺激物的作用下,在具體語境中模仿、領悟并且通過pair work, group work, row work, team work, chain drill, whole class work等形式重復操作,盡可能達到靈敏、準確的程度,直至記住語言信息知識,以此培養學生語感的實踐穩定性,使前期獲得的語言知識升華為一種技能。
5. 根據語感的靈敏、準確品質,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語言實踐的廣度、密度及深度,把握節奏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才是英語學習所有環節中最重要的載體,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迫切需要在課堂上充分展示,發揮出來。因此,在課堂教學步驟中,我通過復習所學內容來培養、增強學生語感的實踐穩定性,使前期獲得的語言知識、所形成的語感升華為一種能力。通過介紹,把所要學的內容放在語言環境中表演及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建立一個定向反射的新異刺激物的整體概念,理解所學語言的語音、語意、語法和語氣。通過練習,讓學生試著自己獨立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活動,如:free talk, retell the text, write a passage等,我則在班上四處走動,給學生必要地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自動化習慣。最后通過書面作業,鞏固強化學生所學知識,并美妙的呈現出來。
關鍵詞:英語教學;價值觀;滲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既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要注重優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一定的文化意識,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利用專業知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言之際汲取情感素養的精華,從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
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為帶有穩定的傾向性。價值觀是人用于區別好壞、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過程方法三維教學目標統一于一體,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施教的教育新理念,那么該如何更好地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滲透呢?
一、寓價值觀教育于教材之中
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學內容。教師通過研讀教材、梳理各單元知識點、建立各單元之間的聯系以及進行相同年級不同版本教材的對比等,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如,在北京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10課授課時,通過觀察圖片學生得知盡管外面下雨,但是Lingling非常開心,因為她可以穿她的新雨衣,由此教師問學生:Are you happy if it’s rainy outside?很多學生回答No.原因是他們不能去外面玩。教師認為此時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好時機,因此教師馬上給學生展示了很多關于天氣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種類的天氣,意在向學生滲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什么樣的天氣我們都要經歷,So we should love our nature.(我們要熱愛大自然)。通過這樣的教育,很多學生頻頻點頭,這時當教師再問What kind of weather do you like?有的學生回答I like a windy day.I like a snowy day.等。這樣,學生既鞏固了所學內容,又受到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價值觀教育。
二、寓價值觀教育于教學活動之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讓我們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善、美的情感空間,使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同時把握情感品質的內化力量,讓他們在語言的天空中感受純我本色。北京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下冊)教材主要以節日為主要教學內容,每個月通過學習不同的節日,如Teachers’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 New Years’ Day, Mother’s Day等,然后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理性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進行三年級下冊Mother’s Day授課前,我進行了課前調研,通過對全班學生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學生準備送媽媽什么禮物時,全班有55.88%的學生表示送自制賀卡能夠表達他們對母親的熱愛,因此我就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制作賀卡這個環節,PPT展示一些祝福的話語供學生挑選,背景音樂為Mom,I love you!全班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制作賀卡的工具,在課上為媽媽制作賀卡,最后一個環節是展示賀卡,很多學生都制作出了精美的賀卡,然后為全班學生講述自己制作卡片的理念。這個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親手制作賀卡,更能表達他們對媽媽的熱愛,強化了思想情感教育。
三、寓價值觀教育于實踐體驗之中
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們要時刻在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讓我們的教學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凈化學生的靈魂。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11故事教學中,以Ken的身體狀況為線索,呈現了詢問他人身體狀況的表達方式。以Ken吃了green berries為引子,以Mocky關心并詢問Ken的身體狀況為線索,介紹了Uncle Booky為Ken看病的經過。故事情節不復雜,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為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提升學生關心他人的觀念,教師在此處設計了表演對話和創設情境、創編對話的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故事中的Ken,Mocky,Uncle Booky,在表演中體會Mocky對Ken的關心,這樣既復習鞏固了詢問別人身體狀況的表達法及其回答,同時也幫助學生體會到關心、幫助朋友的快樂。在創編對話環節,教師為學生設定一個某人受傷的場景,請學生根據場景創編對話。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不僅運用了重點功能句How are you today?I’m not well.等進行問答,同時一些優秀的學生還添加了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等句子,達到了靈活運用句子的目的,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參與小組活動中體驗到了關心他人給自己帶來了快樂。
四、師生齊參與,同做高尚人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體驗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課標》中指出,把對情感態度的關注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是英語課程中實現情感態度目標的最重要的細節和過程。
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小學生總是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濃烈的學習興致。但是我們的學生,無論在智力因素或者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們中的一部分會面臨學習困難,比如單詞的拼寫和記憶,朗讀的方法和技巧,口語的表達和交流,對跨文化的理解和接納等。因此,在我們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靈活拓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健康的情感。
一、順學而導,體驗課堂的和諧與精彩
在北師大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ocky the juggler”一課的教學中,學習了與職業相關的一些知識后進行拓展學習活動,老師向學生了解“What do you want to be?”請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期望交流。輪到Tom,一位男生,他站起來說:“I want to be a dancer.”頓時教室里一片竊笑,Tom個小,微胖,有點黑,也許和同學們心目中的舞者大相徑庭,稍頓,他們笑得更厲害了。“To be a dancer”或許就是他的理想;或許他只對“dancer”一詞較為熟悉,無意表達而已;或許他慌忙中根本就忘了“dancer”的實際含義。靦腆的Tom一坐下,頭就埋在手臂里,可以想象此時的他何等的尷尬與無助!老師即刻走向Tom,輕輕地把他的頭轉向自己,對全班同學,也對著他,微笑說:“Me too!”任課老師個頭不高,戴著眼睛,她告訴同學們:“‘To be a dancer’曾經也是我的向往,我還曾經想過‘to be a policewoman’and‘to be a scientist(科學家)’,但是我從來不敢告訴別人,怕人家笑話,而Tom比我勇敢。”老師又一次正視Tom的眼睛說:“Thank you!”同學們此時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下,也大方地敞開心扉:“I want to be a vet!”“I want to be a farmer!”“I want to be a幼兒園阿姨”……
教學中,教師既要“以學定教”,又應該“順學而導”,及時從人文的角度解釋與理解一些特殊的現象。在面臨復雜教學情境時應表現出敏感、迅速、準確的應變能力,以尊重和鼓勵學生為出發點,通過平等對話讓交流由拘謹到放松;在感覺到另類表情和狀態時,善于寓教與言中,溫馨化解細小教學矛盾,互動情感,共同感受課堂的那一份天然、和諧和精彩。
二、個性教學,體驗文化給予的快樂和美好
那天當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monitor一本正經地告訴我,班主任跟我調課,這節課上語文。“哦?”待我轉身即將走出教室,忽聽全班哄堂大笑!“四月傻瓜!”“Sunny,今天是愚人節!”難怪剛才一些同學似乎在壞壞地偷笑著,這分明是他們精心策劃的。那節原本是復習課,本想還要聽寫單詞和句子。可是幾乎不假思索,我便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又可愛又有點傻氣的“愚人”,旁邊標住:Oh,my god!Today I am a big fool!“畫得真有趣!”“ Sunny不生氣呀!”孩子們率真而可愛!原來有些緊張的monitor此時憨憨地咧著嘴……我即刻決定改變本課的教學計劃,和同學們交流他們所了解的愚人節。于是,愚人節的來歷,愚人節的趣事,以及他們所經歷過的富有個性和中國特色的愚人節,那么鮮盈、生動地來到同學們身邊。有一位同學問,愚人節愚人過火算不算犯法?我告訴他們,所有節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背景,當這些節日百年甚至千年之后仍和我們在一起,當他們跨越高山長河來到我們身邊,我們體驗的應該是它的詼諧、幽默、快樂和美好!那么,你們說,應該怎樣過節?我沒有正面回答學生的問題,但我想,他們應該能從中體會到自己所要的答案!曾經也和學生們一起“感受”感恩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但總感覺刻意設計的活動情景無法真正進入學生的情感中,語言符號背后的充滿情趣、濃郁的文化難以理解和體會。其實,在有關節日話題的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學習、感悟的遠不是April fool,Christmas tree,reindeer,sweets、“Marry Christmas!”等一些抽象的語言符號,更是節日所蘊涵的異域文化,以及對這些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喜愛!于是,當學生能夠帶著感情自然地接受并溶入其中,何嘗不是我們所期盼的!
教學中,我們應善于根據教學環境、氛圍、對象需求、思維活動的變化等,結合學生學習的興奮點,把握教學靈感,適時創設超越文本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情感過程統一起來,在學習中主動探索,建構富有個人意義的信息,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活動。
三、關注差異,體驗教師的關懷與尊重
新課程標準指出:“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發展的前提,應視為一種財富而開發,使每個學生受到平等的尊重,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盡管教師所教的內容相同,但每個學生反饋給教師的信息是很不相同的,他們在感知、理解、掌握、運用語言知識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尤其體現在英語學習中。小學英語詞句結構簡單,語法變化少,但是由于他們平時極少聽到他人說英語,在課堂上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形式上,對所說內容沒有把握,又害怕說錯,形成緊張、慌亂或者無動于衷的情感障礙。因此,當我們為某些學生的出色表現而欣喜時,也應看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因智力、個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對英語學習的排斥和回避。這些學生比較內向,不善于在課堂上當眾表現自己,從不主動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聲音也只如同蚊子般從口中飄出來,結果是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什么,很難大方地參與到課堂的一些顯性的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中!但是,他們同樣有非常活躍的學習思維,有非常優秀的表現方式。比如有的學生英語字寫得漂亮,有的語音很好聽很地道,有的聽力很敏銳。老師應善于結合他們的學習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為他們創設體驗空間,如:英語書法角“Writing corner”,英語仿讀比賽“listening and reading”,聽音作動作“listening and doing”……老師的細心關注會逐步改變課堂學習中“一枝獨秀”的景觀,給不同學習優勢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另外,英語教師往往同時教四五個班級,有的班級整體學習能力會較好,有的則要多費心思,成績卻不盡人意。比如我教的五班和九班,五班較好而九班較差。在日常的教學中不由自主地偏向五班,經常在九班夸五班的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學習自覺,上課注意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結果九班后來出現的問題不光是學習成績不好,英語課上學習情緒一度低落,甚至有些對立。經過與班主任的反復交流和剖析,我感到了在言行引導上的不當之處。情感是一種很強的力量,如果學生在老師那汲取不到情感寄托,經常受批評,經常處在失敗的陰影中,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一番自我反思,我著手改變自己的做法,其實九班的學生也有很多閃光點,大方,活潑,善解人意,我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向他們闡明自己的觀點,老師的眼里沒有固定的優生和差生,希望同學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這樣逐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遵守紀律、提高能力的勇氣和恒心,使他們在老師的理解、關注和尊重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四、加強引導,體驗學習的趣味和成就
英語語言知識包羅萬象,教學方式也各不相同。英語老師會通過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簡筆畫、情景等方式,使文具、水果、玩具、運動、感覺等不同類別的單詞、短語與其意義之間迅速建立起一種聯系,較直觀,生動,形象地為學生揭示語言知識的含義。而有些學習內容具有更強的本土文化特色,或者音、形、義之間有著有趣的鏈接,老師應在把握重點、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這樣一個大的方向下,在教學方法上做到“和而不同”,注重學習過程的細節引導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教學趣味和實效。
英語課上正學習有關玩具的單詞,一位學生顯然對“Teddy bear”一詞感到疑惑,這位學生的英語名字就叫“Teddy”,他問老師為何稱“Teddy bear”,而不是“Mary bear”或“John bear”?而一旁的同學此時已悄聲地叫他“泰迪熊”了!在帶領學生一起做“Teddy bear,Teddy bear turn round;Teddy bear,Teddy bear touch the ground…”的韻律活動后,英語老師及時把有關Teddy bear一詞的來歷介紹給學生:美國總統羅斯福喜歡打獵,有一次卻沒有任何收獲,與他一同打獵的人為了安慰總統,便將一只小黑熊綁在樹上讓總統射殺,但總統一看見小熊可愛又惹人憐的樣子,不忍心將它殺死,而且還發誓再也不獵殺黑熊了。結果羅斯福總統拒絕獵殺黑熊的事件引發了一股熱愛黑熊的風潮,人們便以總統的小名“Teddy”為名,稱小熊為“Teddy bear”,泰迪熊就這樣誕生了。一個名字背后蘊含了這么富有傳奇性的故事,孩子們想忘記都難!教學中如果能對涉及到的某方面知識作必要補充,這在拓深豐富語言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們逐步了解英語語言的內涵,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北師大版《英語》五年級上冊lesson One中介紹了pilot,farmer,dancer, juggle等一些與職業有關的英語單詞,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juggle一詞無論在讀音還是在詞型的記憶上孩子們都會比較費勁,于是在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請同學們自己學習“juggle”一詞,提示幾種學習途徑:可以通過詢問家人,查詞典,上電腦,聽錄音……在第二天的課上,同學們紛紛起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交流準確的讀音,有位同學在電腦上學會了通過諧音的方法記憶juggle的讀音和意義:假勾,用假的東西勾引你;誆騙,玩戲法,篡改。另有一位同學說:“我本來自以為它念du:gl,聽了錄音才知道念錯了,原來這里的‘u’并不是發ju:,我再不會讀錯了。”還有一位同學說:“這個單詞有兩個‘g’,書寫時一不小心很容易漏掉!”……孩子們有自己的學習智慧、思維空間和學習途徑,一旦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啟發,那么他們的英語學習就將進入佳境:單詞學習將不再困難,句子將不再陌生,課文將變得親切,流利的對話交流將變成可能,他們將會真正理解并欣賞英語語言的豐富多彩,學習于他們將真正意味著成功與快樂!
參考文獻:
[1]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精選關于熱門英語老師工作計劃范文 在高考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基于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幫助學生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查漏補缺,歸納總結,從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這一目標考慮,我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工作目標與學校一致,爭取能更好地完成預期目標。
二、注重學生的思想動態,采用多種方法,積極調動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
⑴對于有學習方法有問題的學生,適當談心,找到誤區,盡快幫助學生走出英語學習的僵化期。
⑵對于思想動態不穩定的學生適時關心,及時與班主任溝通,早日幫助學生走出高考前的心理誤區。
三、備好每一堂課
認真研讀考綱,考試說明和近幾年高考試題,總結方法和規律,不留死角,備好課,才能使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解題方法,穩步提高學生的能力。
四、精心授課。
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課程安排,在授課時,對學生做到講清四點:講清易混點;講清易錯點;講清著眼點;講清高考熱點。讓學生在課堂
上知道該記什么,弄清什么是高考所需要的知識,什么又是高考要求的能力!弄清英語可接受語言在英語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五、合理安排作業和測驗。
作業的安排和選擇本著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兩個親自的態度。即親自動腦,親自動手!
內容選擇上主要以閱讀和完型為主,讓學生每天在做作業的練習中感受英語語言環境和英語文化氛圍,以便減少漢語負遷移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加大寫作的力度!!!在測驗和作業的講評上,不僅要做到細致,更要講清四點,使學生不被一塊磚頭絆倒兩次!
當然,作為英語老師我要多開展英語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計劃意識和時間管理能力,讓每一個學生知道怎么計劃英語課的復習時間和復習內容,學會統籌安排,作到學習、生活井井有條,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這樣既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未來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高三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要靠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也要靠學校科學的管理和各任課教師間的相互合作。我堅信在我們高三英語組這個優秀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蘿北高中的高三英語成績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精選關于熱門英語老師工作計劃范文
一、教學工作計劃
1、指導思想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硬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修養的過程。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要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1、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練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
4、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教學過程中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6、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2、學生情況分析
從語言技能角度分析,學生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都有待提高。聽說能力低,缺乏閱讀技能訓練,寫作水平也有待提高。具體來說,在聽力方面,大部分學生能聽懂簡單句子,對于復雜句只能單純聽懂單詞,卻未能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口語方面,表達能力較弱,相當一部分學生極少開口說英語,上課不愿意單獨回答問題;在寫作方面,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材料并整理材料,在文章結構上能夠規劃得較好,但是語言組織能力欠缺,詞匯量太少,錯誤較多;在閱讀方面,他們能從一般文字資料中獲取主要信息和觀點,能找出文章主題,理解故事情節,但詞匯量太少,閱讀量太小而且面窄,閱讀速度較慢,遇到生詞時沒有聯系上下文猜詞的習慣,而是一味地依靠字典,缺乏閱讀技巧。這四項基本技能的提高是相輔相成,不能脫節而取其一。
在語言知識方面,語音比較準確,語調自然流暢,但忽略了語調的變化;語法知識較為欠缺,在實際運用中有語法錯誤;對于日常生活,興趣愛好,風俗人情,科學文化等方面的話題欠熟悉,最明顯的是詞匯量較少急待提高。
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對學好英語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語表達;很多同學不能從英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不能經常接觸英文歌曲,讀物等;再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對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地理文化,交際禮貌,宗教傳統,表達習慣,生活方式等了解較少;世界意識淡泊。
3、教材與教輔分析
(1)內容與結構
本學期仍選用北師大版教材:選修模塊7與選修模塊8,每一模塊包含三個單元,每一單元一個話題。
選修模塊7的結構較于之前的第6模塊在結構上沒有什么變化,依然是三個單元包含著三個話題,每單元三篇課文加一課Communication Workshop。加重了對學生技能運用能力的訓練;在話題方面也更貼近于生活;增加了單詞索引,列舉了該書重要單詞與短語的中英對照和用法,引導和培養學生運用和翻閱詞典等工具書。 Unit19“Language”, 主要是了解一些與語言學習相關的知識,如英語學習,英語范疇及身體語言等。語法重點是名詞性從句,非人稱轉述結構。Unit20 “New Frontiers”, 主要學習一些科技文,了解些與科學相關的知識,如科學突破,人工智能等等,語法重點是將來完成時和將來進行時的用法;Unit21 “Human Biology”,談論與人體有關的話題,如人腦的能量。語法重點是對虛擬語氣的進一步的理解與應用。
選修模塊8在結構上與模塊7相同。Unit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談論環境保護這個重要話題,掌握轉述結構和被動語態;Unit23 “Conflict”,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掌握強調結構和表達完成的一些動詞形式;Unit24 “Society”通過談論和了解社會形態的發展,學會表達建議,掌握常用的用來說服他人的句型。
(2)教材的特點與重難點
該教材根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貫徹了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了傳統的以知識內容為本的結構體例,代之以能力為本的多樣化的結構體例,以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為主線,融入學習策略的教學以及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的培養。
與以往教材相比,話題廣泛,題材新穎,在教材活動安排中為學生獲得四種技能提供各種學習策略,這是其它教材所沒有的。
(一)、大大地增加了語言的輸入,其輸入遠遠大于輸出的要求。此外,新教材全部采用英文編寫,需要的詞匯量太大,很多學生,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學起來很吃力。
(二)、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內容貼近高中學生生活,選取他們所所熟悉的語言素材;同時加大了語言信息量的輸入,使學生大量地接觸接近英語原文的語言素材,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習慣。
(三)、學生順利完成說和寫的任務提供了充分的語言支持。教材系統地介紹了不同階段的寫作策略,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范文,展示了如何恰當地使用連接詞。
(四)、高復現率是北師大版教材的另一個特點。教材在學習策略、語法、詞匯等基礎語言學習方面努力為學生創造了大量的語言運用向縱深發展的“見面”機會。另外,對學生學習過的詞匯及其用法進行系統地梳理,幫助學生掌握和使用基礎的英語詞匯。
本教材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用英語分析問題,用英語進行思維與表達,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重點與難點相輔相成,由于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學生們除了課堂上,使用和接觸英語的機會不多,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成效,因此如何創設適當的情境也是教學一大難點。
4、教學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選修模塊7和8的學習,繼續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關注學生的情感,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接受能力,因材施教;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豐富的生活常識、多文化背景的積累,并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跨文化的交際能力;進一步完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施過程性評價;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
(2)具體目標
根據英語的學習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創設生動活潑的語境,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開展活動;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復習習慣,書寫、朗讀習慣,及語言行為習慣),以保證課堂有重點,有效果地展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及鼓勵他們多使用工具書;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重現代技術與學科之間的整合;認真鉆研教材,掌握每單元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正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5、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標,以學生為本,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吸收傳統教學手段的精華結合新理念,備好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仔細考慮每節內容、重點、難點、疑點和材料的取舍。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反映,掌握情況,及時改進和修訂教學方案。精講,盡量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時間吸收鞏固。
(2)每一單元選取精彩段落要求學生背誦或上朗讀,利用早讀時間與學生一起朗讀,進行抽查,同時做好單詞、短語和句型測驗。
(3)利用《英語周報》等練習認真做好對前一堂課的復習,引導和幫助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結合與整合。
(4)因材施教,與優生談心,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加強對他們的學習及解題方法的指導,引導其分析其優勢和存在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習效率。利用課后時間加強專項訓練。對于差生,著重保證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5)分層次教學,分層次布置作業,作業加評語及面批,對他們的不足之處及時指導,及時調整盡量,爭取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
(6)認真出好練習和試卷,使學生能逐步提升,同時認真做到及時分析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的對策,提高信心和解題的能力。
(7)實施過程性評價,激發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對其后進生進行課后輔導,多鼓勵,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
(8)經常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利于學生的有效性學習,并在反思中不斷進步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
(9)積極聽課,評課,做好聽課記錄,相互交流和學習,虛心和同事和前輩們學習。
二、教學研究計劃
認真收集本組課題的相關材料;認真努力撰寫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校本練習;認真積極參加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爭取每周一次至兩次的聽課,有機會時積極到其它學校聽課,多方學習。
三、繼續教育的計劃
平時多閱讀相關提高教學水平的書,多觀看教學視頻片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網絡,報刊等方式,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知識和觀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精選關于熱門英語老師工作計劃范文
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是感覺自己在這一年中學到了很多,在知識上我還欠缺很多,在能力上我還有很多不足,因此我要繼續努力學習,鉆研教材,學教結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下面是我個人的學期工作計劃:
一、教育工作中
要課前精備、課上精講、課后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三環節,面對有限的課時,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科學方法,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意識,限度地提高單位時間里的教學效益,這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1、搞好練兵: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提高思想認識。為了提高自身認識,將從自身業務水平、教育科研等多個方面大力加強集體教研備課-——模擬演課——聽課走訪——吸取精華——實際課堂五方面的教學環節。
2、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是凸現英語教學邊緣性特征,實現英語教師自我“充電”的途徑。讀書不僅為創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夠啟發英語教師創造的靈感。
3、多多請教是關鍵;教學中我認真的調查研究,虛心向同仁學習,地拜訪求教。不斷吸收別人的經驗,以豐富自己,使自己成長進步的速度快,
4、加強英語教學方法多樣化的運用: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5、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設英語角等等;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二、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整合性。傳統的目標設計有重結論輕過程、重認知輕情感、重智能變化輕心理體驗。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有機結合。
其次,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要使英語課由單一轉向綜合,由平面轉向立體,由封閉轉向開放,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