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33: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圣誕節禮盒,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無論對優雅有著怎樣的定義,擁有超過13,000位模特的Salvatore Ferragamo品牌,無疑是萬千女性的信賴之選。華麗的山羊皮表面,搭配細高跟,開口邊緣呈現鋸齒狀的Romantica鞋款,曾被瑪麗蓮夢露以及其它50年代的名媛們所青睞。直至今年12月15日,這款Ferragamo的特色之作才將亮相世界各大專賣店。而用手工打造皮革和形狀等原始工藝的運用,也使得它只能限量發行。當然,您若有幸擁有,還將得到一份闡述這雙鞋履歷史和特點的證書。
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就要來臨了,冷冷的冬天,您是否已經計劃好要怎么和心愛的人一起度過?挑選一份與眾不同的圣誕節禮物,充分表現浪漫的心意。Diva Life巧克力禮盒創新巧思設計與一貫的高貴典雅質感,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高度肯定。今年圣誕節Diva Life推出八方美學30人、64人禮盒、尊爵巧克力禮盒、旋轉珍珠禮盒等多款圣誕節限定款禮盒,非常適合送禮或與親朋好友慢慢享用!
藝術與體育的跨界合作
運動品牌李寧與國際手感藝術大師Filip Pagowski首次跨界合作,呈現出藝術創意與體育品牌結合之美的系列商品。Filip以李寧公司“20歲生日”為靈感,分別設計出“20系列”和“星系列”。Filip的設計總是給人帶來驚喜,此次與李寧品牌合作的產品給我們展現出充滿自我風格的經典。
用時間詮釋威士忌之美
雅柏雙木桶一九七四年珍藏威士忌Ardbeg Double Barrel-Single Casks,于1974年4月釀造,在2007年入瓶。全球只推出250套限量版,每套都配上由傳統槍袋手工藝者以精細工藝度身訂造的真皮槍套。內藏兩瓶Ardbeg最悠久珍貴于1974年釀造的威士忌。限量版還備有一支飾以橡木及純銀雕刻的Omas筆、八只Hamilton&Inches純銀酒杯及兩本以人手縫制皮革套包裝的文集,寫下有關Ardbeg純麥威士忌及狩獵的傳統。如斯精致的限量版,也只能拍賣才能所得,每套估價十到十二萬港幣。
屬于當下之瓊漿
有些新品的質量精良,有些產品包裝莢觀,也有一些產品歷史久遠,但是極少品牌能同時滿足這三種特點,又捕捉到我們生活年代特有的時代精神。當下中國止成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其中法國產品占有很大部分。So-yang可能是第一個把中法傳統濃縮于一甕的奢侈酒品牌。基酒中的干邑釀造于一間老牌酒廠,另一原料綠茶則產自四川。另外還有兩種分別帶有姜味和桃味調子的款式。此款酒與亞洲料理同享相得益彰,在酒中混入香檳或青檬享用也分外怡人。
微笑二十年 滿意在花園
花園飯店(上海)地處上海最繁華的商業、文化娛樂中心,是一座融古典高雅和豪華舒適于一體的現代化五星級酒店。原址是建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法國俱樂部。這里既保留了古典優雅的歐洲裝飾藝術的建筑精髓,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氣息,并融入近30,000平方米的蔥綠寧靜的花園。飯店擁有各式溫馨客房,各項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為您營造豪華溫馨、舒適安寧的入住環境。毗鄰飯店的軌道交通助您直達各景點。圣誕、新年即將到來,花園飯店推出特別房價,并有豐富多彩的餐飲活動與您邀約,我們以至真至誠的服務期待您的光臨。
特別房價 Special Rates
(2010.12.18-2011.1.4)
標準房RMB 888-
豪華房RMB 1088-
以上房價含次日早餐及15%服務費。
適用對象:國內公民、港澳臺同胞及持“中國居留證”的外國人
他們并不會糾纏于傳統的細節,只要覺得有需要,便會大膽地以各種新的意念、形式,甚至科技產品應用到舊的傳統之上,進行更新、改革。節日儀式虛有其表
從負面的角度看來,則香港人實用主義掛帥,對于傳統節日的儀式、象征符號、細節等不同方面均毫不講究,一切只求方便、實際,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之間沒有把傳統的精要好好保存,令好些節日的儀式、程序都只是虛有其表,只剩下一些空洞的形式,內容欠奉。
對香港人來說,中秋算是大節日,人月團圓,是以家庭為核心的一個節日。每年中秋節,氣氛是挺熱鬧的。不少市民都會一家大細團聚一起吃過晚飯,再而外出到空地、公園賞月,成年人吃月餅、聊天,小孩們玩花燈。不少社區都會特別安排表演節目,吸引更多居民參與花燈、賞月盛會。
其實,相對于其它節日(例如時下流行的情人節、萬圣節、圣誕節等),中秋節已算是商業味道較淡的一個。大致上,與中秋節相關的各種商品,尚未至于是無中生有,完全以花巧、噱頭招徠。而商品化的范圍,亦相當有限而已。月餅種類脫離傳統
當然,今時今日,月餅種類早已完全脫離傳統的品種,任何種類的餡料(例如鮑魚),只要是想得出來的,都有可能成為月餅的一種。至于甚么冰皮、雪糕月餅,更早已納入一般種類,已不再屬甚么新鮮玩意。而在禮盒設計、包裝方面,現在可能較月餅本身來得重要,更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事實上,近年我們談月餅,主要就在討論各種促銷的概念(幾年前講求健康,現在則成為了瘦身、健美的話題),而不是月餅制作及材料方面的傳統與內容。不過,話又得說回來,商人推出了種種包裝、噱頭之后,主題仍離不開中秋節本身及傳統底下的食品。
從某個角度來看,相比于二、三十年前香港慶祝中秋節的情況,現在反而是一切從簡。月餅會早已因為香港人送禮的習慣有所改變而不再普及,而家人團聚吃晚飯、賞月時亦很少依足過往的習俗(例如吃芋頭),執著各種細節。
與此同時,時移世易,以前做節吃大餐是大事(例如在中秋期間能吃到水晶梨足以令孩子們興奮好幾天),而現在則只不過是另一次家庭聚會而已,沒有甚么大不了。
傳統內容的流失
在種種社會環境轉變的影響下,中秋節不再是甚么大日子。重新包裝的各種應節禮品、食物,都只是一些外表的花巧工夫,甚至其功能主要在于滿足外來游客(如內地消費者)的需求,多于服務本地人的市場。
這一種表面化的包裝術最明顯表現于時下中秋花燈的設計。舊式的楊桃、白兔燈已成為稀有品種:點這類燈的人不多,而市面有售的舊式燈籠手工亦欠精細。近十多廿年代之而起的都是流行卡通造型的膠燈籠,方便、安全,但沒有甚么中秋的味道。但如不是大量膠燈籠在中秋節前推出市面,大家也不敢肯定,它們是另一種兒童玩具、新玩意,還是應節的花燈。
我并不反對革新,也不認為應用新科技及新包裝于應節用品有些甚么問題。節日傳統從來都在轉變,改變本身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于這些新產品能否凸顯節日傳統的內容與細節、表現出一份濃厚的傳統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