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29: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李敖語錄,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蘇子經典語錄
1、崇拜與尊敬的區別:被崇拜者和被佩服者往往擁有比被尊敬者更強大的才華能力和更誘人的成就,但不一定更心安理得。但就我個人而言,尊敬是比崇拜更難付出也更寶貴的一種感情。一個人只要在某一方面特別杰出,我就可能用崇拜這個詞,但不一定尊敬。尊敬的某個人呢,他(她)可能盡避不是特別優秀的,但其身上一定有某點特別能打動你,值得去效仿。佩服和崇拜是必然有距離感的(崇拜一個人是仰視的,并且這種仰視和崇拜的結果常常讓我們感到自卑),但尊敬往往沒有距離感(即使有距離,也是可以趕上的距離,尊敬是介于平視與仰視之間的),我們尊敬的可能是自己的影子。
2、在成熟之后還能保持幼稚的一面,這是一種人生智慧。
3、我們追求的往往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而只是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符號。奢侈消費上名牌大學進名牌城市找“體面”的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這種因素。甚至某些男人找個自己并不愛的漂亮女人做女朋友也是因為虛榮心。——這些鳥人是將女人當作戰利品去炫耀的(在我談到當年大學報志愿放棄對外經貿廈大冒著進入冷門專業將來找不到工作的風險選擇復旦是受虛榮心影響時,某兄弟問我“你以后會不會因為虛榮心而選擇一個很漂亮但你并不愛的女人?”)。
4、何必一定要期待真正的自由?最不自由的事情就是我們總是被對自由的向往這種欲望所束縛。到什么時候我們不追求也不談論自由了,那就真正自由了。
5、若李敖柏楊之類名流“憤老”的尖銳言論表達了我們難以表達的想法并引起共鳴(甚至傷害到我們脆弱的自尊),我們會更崇拜他“有洞察力分析深刻”;()但若相似言論出自涉世不深的年輕人筆下,雖可引起共鳴卻被定性為“憤青”。此乃憤青的問題or評價者水平問題?非名牌優質產品定價過高不被市場認可?
6、如果你總是以完美的正人君子標準要求一個人,結果便是他成了偽君子。
7、對“淡泊名利”的另類解讀。其實自稱淡泊名利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已經擁有了名和利,可以不再需要,并且他們一旦聲稱淡泊名利可以獲得更大的名和利。典型,諸葛亮是也。第二類,徹底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信心,認為憑自己的能力永遠無法獲取名和利,于是精神勝利的為自己一無所有找個托辭,貼個高尚的標簽。例子太多,以致我無法舉例。
8、你孤獨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太優秀了,我等凡夫俗子都無法與你平等交流。
9、我尖銳的言論往往會得罪甚至傷害到一部分人脆弱的自尊。但我們往往只有在受到傷害的時候才開始覺醒。
“斜杠青年”畫像:陌生人眼中的上進青年,朋友眼中的文藝玩咖,自己眼中的ADHD(注意力渙散障礙)患者:一方面,想法特別多,啥都想知道;另一方面,走神特嚴重,注意力僅限于真正感興趣的事……白天是國企小白領,誰都不知道下班之后她就搖身一變成為傳說中的占星師!還有旅行策劃師又是什么新鮮玩意兒?小手機上低調地積累了一天的訂單,這是專屬于她的一個截然不同、奇妙又感性的世界。
【占星師的威風】
王十七原本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枚“斜杠青年”,“我其實是個比較懶的人,不算太上進,也不太愿意逼自己”。
正職是工業宣傳片編導,“當初選專業就是奔著興趣,也沒怎么考慮過就業”。最終做了這樣的―份工作,自己還是蠻喜歡的,作品也拿了好些個市級獎。在某壟斷國企工作,穩定體面,不缺錢也沒有轟轟烈烈的野心,乍一看,并沒啥要折騰的。
但是,“如果你做的事情有價值,就會有機會主動來找你。”王十七說。
王十七熱愛旅行――打住,先把你到了嘴邊那句“啊我認識的那誰誰也喜歡旅行”咽回去,因為王十七達成的旅行成就已經牛到非一般人可以跟她并肩用個“也”字兒:旅行過法國、德國、瑞士、捷克、奧地利、美國、墨西哥、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近20個國家,沒錯自助的哦。發表在網絡平臺上的游記點擊量過萬,還上過300人的美西自駕游微信分享課。
還熱愛星座。
十七從大學時代對心理學感興趣,漸漸地遷移到占星學上。“占星并非迷信,也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預測未來’,而是讓我們看清楚內心真正的召喚。就像一棵蘋果樹‘知道’自己將結出蘋果,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很清楚自己‘應該變成什么樣的人’,只需要了解自己,然后對自己誠實即可。所以占星其實是一種深刻自省的途徑,你要的―切答案都在這里。”
第一次讀的占星學著作,還是李敖前妻胡因夢翻譯的。一發不可收,她開始從網上搜尋資源,自學研究,把身邊的朋友作為練習對象,建了個資料庫,把他們的星盤都收集起來當作樣本來分析,不知不覺中,就這樣成為一名傳說中的占星師。
占星師有多威風?
完全沒見過的陌生,看著星盤,她能把人家各種性格特征道出個八九不離十。
四年前給未婚的同事看星盤,十七算出來2016年人家要升級當媽。然后就在2016年,寶寶準時地降生了。
從開始研究占星起,就不斷有朋友、朋友的朋友來找她看星盤,壓根兒不需要打廣告,攔都攔不住。“很明顯,這件事有價值啊!”
王十七笑說:“要是放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我這就是不務正業。”
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太陽依然每天不變地升起落下,但是全新的方式、規則,已經在悄悄顯露出朦朧而迷人的輪廓。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如今的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是前所未有的。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飛速發展,使得任何興趣愛好都有轉化為價值的可能性。”王十七總結。打游戲可以打出身家千萬,對著攝像頭吃飯也能吃出名利雙收滿嘴流油嘞。
早早就進入了互聯網時代的大北京,空氣中到處是DuangDuang的PM2.5顆粒,還有嗖嗖地超高速擴散的信息。王十七在朋友圈子里早就威震八方的彪悍旅行成就,用逼格更高的方式來說就是“一個已經自然成熟的個人品牌”。客戶大多都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純靠口碑營銷。
現在旅行的人那么多,這龐大的分母反而越發顯得玩出質量者少得可憐。多少人出去走一圈,除了N波“朋友圈攝影展”(或許還有幾斤新增的肉肉)以外也就不剩啥了。
而身為旅行策劃師的王十七,可以為你提供的方案是這樣的:
“在沙巴看落日和螢火蟲,在仙本那上潛水課;在美國西部開車穿越死亡谷,馳騁加州一號公路;凌晨在巴黎麗都夜總會看演出;在捷克溫泉城泡木桶啤酒SPA;在新西蘭瓦納卡學開飛機、玩跳傘;在日本吉卜力美術館回憶童年……”
而作為占星師王十七,身在21世紀,也不必支個帳篷、十指尖尖地祭出水晶球,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就足以把心事重重、需要幫助的人們帶到她面前。
“畢竟一般人對星座的需求也就是看看星座運勢就好了。會花錢來算星盤的人,大多數都是正處于人生的岔路口,面臨著至關重要的問題。”十七分析。
準備離婚的,剛分手來問有沒有機會復合的,正奮斗創業問何時能拉到融資的,剛畢業愁找不到工作的,家長來讓看新生兒命數的……十七感慨:“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啊。”
而她,就懷著一份善良的小心意,認認真真地把這些書里的故事,理順、撫平。
【創業團隊】
“曾經給剛畢業的孩子算適合哪種工作。在我的影響下,那孩子選擇了真正喜歡的工作,開了自己的公眾號,做得很好。還有就是勸導為情所困的女性朋友們,幫助她們下定決心,離開渣男從而開始新生活……這些都讓我覺得做占星確實是很有價值的。”
更奇妙的是,因為占星而結下的緣分,還讓她近來加入了一個創業團隊,策劃一個青少年星座專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