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9 16:06: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優化人力資源服務和提升創業就業質量的策略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就業作為民生之本,黨的十九大中嚴格要求就業服務體系與創新創業的建設與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也針對就業提出優先并著重增強的政策。高質量人力資源服務,是高質量就業創業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關鍵基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改革后,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方面形成更突出的人才培養服務、用工平臺服務搭建、技能培訓服務及創新創業服務等社會屬性。本文從人力資源服務的優化入手,探討了助力創業就業質量提升的策略,以供參考與借鑒。
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方面暴露出更嚴峻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人們有關就業的要求也由高品質就業取代了以往的基本就業,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工作的開展對民生、服務保障、平衡發展予以了更高的重視,社會也因此對人力資源發展形成了遠超以往的質量需求。為助力就業難題的順利化解,政府、社會及企業等在著重關注就業工作的基礎上,應深入發掘自身優勢,通過投入更多資金、優化服務效能、強化保障政策等,促進穩就業、穩金融等一系列工作目標的實現,依托人力資源服務帶動創業就業質量的提升,從而為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及質量提供保障。
1統籌推進技能培訓服務,不斷推進就業創業本領的增強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始終追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促進科技發展及勞動者素質的提升作為轉型發展的主道路,以創業就業質量提升的重點內容持續推進“工匠型”與綜合實用型人才的培養,著重優化資源庫并密切銜接國家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庫,以實際需要為依據合理做好技能培訓等級與種類的劃分[1]。同時,在人才培養計劃制定中,要從短期和長期規劃及年度計劃入手,并從設施、資金、師資等方面為規劃及年度計劃提供保障。二是科學整合資源。優化整合培訓項目、師資及資金,以區域為對象落實主體培訓中心的設立,突出主導地位的同時,促進培訓計劃、培訓基地、組織協調、資金管理、考核考評及勞務信息的統一性,實現培訓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各地相關部門為主導開展的以培訓輔助性技能為目標的活動,向主體培訓中心報備后即可有序施展。三是注重政策引領的發揮。從政策方面為各類培訓活動予以更大的補貼,同時加大規范力度,確保國家規定的上崗及補貼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在培訓人員身上。同時,貫徹落實公共就業服務、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業帶動就業等扶持政策。面向便民化的“送培訓下鄉”等培訓活動適當予以更多的補貼,重點引導契合本地主導經濟發展方向的培訓班開展技能型人才培訓活動,從資金方面予以更大的保障。四是注重培訓實效的優化。以“先培訓、后發證、再輸出”原則為依據,持續推進勞動預備制培訓機制體制的完善,在教學就業及訂單式、跟進式、菜單式培訓等培訓模式的推行下,引領培訓課堂踐行至工地、廠礦、車間及企業或果園等,開展與實踐更貼近的培訓,為群眾提供更便利的培訓,促進培訓吸引力的增強,并由此帶動培訓質量水平的提高,在引導群眾實現就業創業觀念革新的基礎上促進技能水平的提升。
2優化人力資源服務政策,促進良好就業服務環境的營造
人力資源服務政策的完善,主要從下述幾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政策體系的完善并著重推進創業門檻的降低?,F階段,我國針對創業主體的標準要求相對較高,而通過創業門檻的降低,能擴充創業就業的參與人數,在優化創業政策并引入相關措施的前提下,可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的形成[2]。如推行創業個體擔保貸款,從資金方面予以創業擔保貸款一定的支持,或鼓勵高校畢業生積極參與創業,通過大力宣傳創業政策,并在規定時間內做好創業補貼的發布。二是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幫助創業者掌握更豐富的工作技能。政府有必要積極完善創業培訓機制,以高科技產業及新型工業為依據做好創業培訓機制的改進和完善,開展更具科學性的培訓。同時,積極建設與創業有關的大學、孵化和實踐基地等,采取情景模擬一類的方式,引領創業實踐基地實現更大的規模。三是從互聯網入手開展培訓服務。以一體化創業服務機構為主導,持續優化改進創業服務網絡,積極開發培訓項目,結合具體的創業項目落實針對性就業指導服務。而在就業服務環境方面,首先需要做好就業服務平臺的健全。通過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打造功能強大的服務平臺,為順利有序的開展就業服務提供必要的支撐。同時,大力整合信息,搭建關聯求職人員和用人單位的平臺,設立就業平臺時參照創業服務機構特點進行。其次,大力改進就業服務保障,突出實時化、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現階段信息化要求較高,對勞動保障工作人員提出更嚴格的技能標準,通過提高對接的有效性可實現就業信息分布有效性的提高[3]。同時,進一步提高平臺與城市、縣、鄉鎮信息的對接程度,引領網頁查詢招聘信息服務實現更大范圍的覆蓋。構建以大學生為主題的微信就業服務平臺,在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下做好就業服務保障。最后,加大就業服務保障優化力度。進一步發掘就業服務意見箱的功能作用,夯實就業服務管理有序開展的基礎,通過設立服務監督卡持續提升服務質量。
3做好用工對接、平臺建設,做好人才開發實現造才引才
一是優化基層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持續推進社區及鄉鎮(街道)建設與優化平臺的工作,自上而下構建相關機制,突出統一化、規范化及標準化,通過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工作的開展,從平臺方面奠定有序流動人力資源及無縫對接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的基礎。二是大力建設改進網上共享型服務平臺,打造公共人力資源網絡服務平臺,注重便捷化人力資源服務的提供,如“遠程簽約”“網上招聘”“視頻面試”等。同時,借助網絡平臺進一步共享部門間信息。三是充分發揮企業用工信息監測管理平臺的作用,在該平臺的基礎上,強化縱橫向分析力度,圍繞發展趨勢及就業形勢展開精準判斷,指引人力資源需求方對接供給方,擴充“雙向選擇”機會[4]。四是加大技能晉升通道完善力度,通過建設職業技能配套鑒定機構,組織符合標準的培訓對象參與認定職業技能等級。通過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制定,為人才提供對應的晉升通道。五是加大鄉村人才振興計劃推行力度。面向農村及邊遠地區大力開展職稱評聘,促進地方特色“土專家”的培育,如新農村建設砌筑工、地方特色養殖專家及農村經濟人等,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五是做好人才精準引進機制的改進,從政策方面予以引進緊缺型實用人才的優惠補貼,確保“引得進”的同時能夠“留得住”,引領他們一心參與地方經濟的建設。
4結語
綜上所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面向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及創業就業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為促進就業創業服務質量的提高及相關目標的實現,就必須著重關注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的優化。經濟增長新形勢背景下,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從統籌推進技能培訓服務,增強就業創業本領,優化人力資源服務政策,營造良好就業服務環境,做好用工對接、平臺建設及人才開發等方面入手落實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作用促進公共人力資源經辦服務工作的統一開展,在保障公共人力資源服務規范高效運行的基礎上,為創業就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從而加快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麗娜.試析如何優化人力資源服務和提升創業就業質量[J].財訊,2021(9):77.
[2]黃志暉.關于優化人力資源服務推動高質量就業創業的探討——以湖南省L市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21(1):84-86.
[3]黃靜.人力資源管理提升效能促進就業服務的路徑探析[J].財訊,2021(11):58.
[4]唐艷.人力資源管理提升效能促進就業服務的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20(35):177,179.
作者:楊懷宏 單位:高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甘肅省高臺縣734300 發表在《未來科學家 》雜志2022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