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7:44: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測算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研究旨在研究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測算。文章立足2010—2020年面板數據,實證檢驗影響我國飼料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借助擴展后的引力模型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進行測算。結果顯示,財政投入水平對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影響最大,而后依次為基礎設施水平、城鎮化水平與人力資本水平;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存在較大上升空間;西南、華中、華南為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型地區,華東、東北為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開拓型地區,華北、西北為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再造型地區。研究發現,研究結果可為挖掘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助推飼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影響因素;引力模型
自21世紀以來,我國飼料市場迅猛發展,逐步由以量為主的高速發展階段邁向以質為主的高質量發展階段[1]。據我國飼料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飼料市場生產規模達3.17億t。但近幾年,國內飼料糧漲價、養殖業增速放緩等問題日益凸顯,引起市場容量飽和、產能過剩等現象,促使飼料市場整體進入微利常態化時代[2-3]。在此背景下,飼料市場面臨重要機遇與挑戰,故有必要深入探析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為推動飼料市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借鑒。梳理已有文獻發現,大多研究主要集中于細分飼料市場的價格波動特征[4-7]、飼料市場及其原料產區特征[8-9]、飼料糧市場的供給與競爭品替代博弈問題[10]、飼料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11]等方面,鮮有學者針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展開實證研究。因此,文章利用引力模型研究飼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影響程度,進一步測算不同地區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為探究飼料市場發展規律、推動飼料市場實現穩步、高質量增長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1.1模型設定
為探析2010—2020年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及其影響因素,借鑒已有研究成果[12-15],在傳統引力模型基礎上構建飼料市場發展特點引力模型。具體模型設定為:lnMDPt=δ0+δ1lnFint+δ2lnInft+δ3lnUrbt+δ4lnHuct+bt(1)式中:lnMDPt為中國飼料市場交易額的自然對數;δ0代表常數項;t為年份;lnFint為財政投入水平的自然對數;lnInft為基礎設施水平的自然對數;lnUrbt為城鎮化水平的自然對數;lnHuct為人力資本水平的自然對數δ1、δ2、δ3、δ4為彈性系數,bt為誤差項。
1.2變量說明
依據引力模型原理,文章將我國飼料市場交易額MDP作為被解釋變量。考慮到飼料市場發展離不開政府、基礎設施、城鎮化及人力資源等方面支撐,選取財政投入水平、基礎設施水平、城鎮化水平與人力資本水平等4個變量為解釋變量[16-19]。解釋變量含義、計算方式、說明及預期符號1.3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研究選取2010—2020年作為研究時段。為保證所獲取數據全面、真實且準確,各變量數據來自各年份中國飼料工業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中國畜牧獸醫信息網、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飼料信息統計網、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個別缺失年份數據采取插值法補齊。
2實證分析
2.1參數估計
考慮模型在設立前各變量間極可能具有多重共線性關系,故在回歸前進行膨脹因子測算。通過計算得出,膨脹因子平均值(VIF)為2.72,可知各變量間共線性問題較弱。隨后對各變量間相關系數進行計算,測算結果發現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間相關性較強,且相關系數高于0.5,表明財政投入水平、基礎設施水平、城鎮化水平和人力資本水平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影響較強,且變量間存在內生性問題。借助Stata15.0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并度量擴展后方程的穩健性與各變量解釋力程度。首先對僅包含Fin和Inf兩個變量的模型Ma進行回歸,隨后加入其他解釋變量進行混合最小二乘法回歸(Ma-Mc),得到回歸結果見表2。依據R2值變化情況可知,模型Mc雖擬合程度在其他模型中最高,但解釋力仍然較弱。依據模型Mc結果顯示,解釋變量Fin、Inf、Urb均通過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而Huc未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故上述混合回歸模型僅可作為模型相互對比的基準,結果有效性仍有待進一步考察。對擴展后模型(Mc)進行隨機效應模型(RE)、固定效應模型(FE)與混合混合最小二乘法(OLS)回歸,結果見表3。通過分析可知,即使FE模型中各解釋變量回歸系數的顯著性較強,擬合優度也良好,系數間整體變動幅度較弱,但借助該方法無法進行核心解釋變量的回歸估計,且Hausman檢驗結果中P值為0.359,接受原假設。因此,文章采用RE模型作為回歸估計的方法。同時,LM檢驗也進一步證實結果有效,故文章以RE模型作為研究的基礎模型進行回歸分析。考慮所選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從而引起估計結果出現誤差,故遵循“外生性”與“相關性”兩大原則,選用基于兩階段最小二乘法的工具變量估計方法進行回歸分析。鑒于研究對象以飼料企業為主,故選擇“飼料需求量”和“飼料產品質量水平”作為工具變量。“飼料需求量”“飼料產品質量水平”這兩個工具變量選取原則主要是基于相關性與外生性的考量。相關性在于隨著人們經濟穩步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得到有力保障,人們對豬肉、雞肉、海鮮等產品需求逐年上漲。為滿足人們對各類肉質產品需求,養殖業產量得到飛速上漲,對飼料產品需求量處于旺盛階段,進一步為飼料市場發展提供新動能。外生性主要體現在:飼料產品質量優劣程度只能對養殖業飼料購買量造成影響,間接通過交易量與交易額影響市場發展,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缺少直接因果關系。因此選取上述變量作為工具變量,對模型Mc進行兩階段隨機效應回歸,結果顯示,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變動較微弱,且系數正負情況與隨機效應模型結果較相符。盡管存在部分解釋變量顯著性有所下調,但其結果是克服內生性擾動后所得的估計結果,可信程度更高。Sargan-Hanson檢驗結果也同樣表明所選工具變量符合驗證要求,模型過度識別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在解決變量內生性問題基礎上,對回歸結果穩健性進行檢驗。選用我國飼料總產值占比較高的豬飼料作為被解釋變量,分別以模型Mc為基礎進行回歸,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解釋變量的回歸系數變動較小,系數符號均保持不變,且基本均通過了顯著性水平檢驗。由此可知,該模型具有穩健性,回歸結果具有較高可靠性。因此,文章以此為基礎先對中國飼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而后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以及各細分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進行預測。
2.2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影響因素
以上述回歸結果為基礎,可得到擴展引力模型。運用擴展引力模型對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具體如下:lnMDPt=?+?1lnFint+?2lnInft+?3lnUrbt+?4lnHuct(2)式中:?為回歸系數。各因素對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影響作用及強度見表4由表4結果進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財政投入水平是影響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主要因素。該模型中財政投入的回歸系數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水平檢驗,與上述潛力測算預期結果一致。在公式
(2)中其系數為1.346,在1%水平上顯著。結果表明,財政投入水平是影響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財政投入每增加1%,將推動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提升1.346%。(2)基礎設施水平為影響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基礎設施水平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與預期結果一致。式(2)中該變量的回歸系數為0.474,且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結果表明,基礎設施建設是影響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基礎設施水平每增加1%,將推動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提升0.474%。
(3)城鎮化水平是影響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重要因素。城鎮化水平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與研究初期預想相符。城鎮化水平系數在10%水平上顯著,表明城鎮化水平每提升1%,將助推我國飼料市場交易額增添0.586%。城鎮化水平提高有助于各類創新要素流轉及集聚,為飼料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助益,進而促使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大幅提升。
(4)人力資本水平是影響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的因素之一。人力資本水平回歸系數為正,且在5%水平上顯著。結果顯示人力資本水平每提升1%,將帶動我國飼料市場交易額增加0.491%。作為飼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愈高,表明飼料行業工作人員基本素養愈高,對于創新技術應用并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愈強,對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具有一定影響。
3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測算
發展潛力測算多運用發展引力模型預估出理論交易額,隨后將理論交易額與實際交易額進行對比[20-21]。以此為研究思路并結合飼料市場發展特點,對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進行測算。以《2022—2027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為依據,從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東北、西北區域入手,著力探究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具體做法為:首先原方程測算中國及各地區飼料市場的理論交易額,之后將實際交易額與理論交易額的比值作為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值。借鑒已有文獻[22],根據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類型劃分為四類,具體見表5。若市場發展潛力值低于0.5,表明該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大,為發展潛力巨大型;若市場發展潛力值處于0.5~1.0,表明該飼料市場發展不足或飼料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為發展潛力開拓型;若市場發展潛力值處于1.0~2.0,表明該飼料市場發展處于飽和狀態,市場發展上升空間相對較小,為發展潛力再造型;若市場發展潛力值大于2.0,則該飼料市場為發展潛力微小型市場,表明該飼料市場發展充分或發展過度;若市場發展潛力值處于1.0附近,表明該地區飼料市場發展較為合理。
(1)發展潛力巨大型。發展潛力巨大型主要是指該飼料市場實際交易額尚未達到市場模擬預期交易額50%。由表5可知,西南、華中與華南地區為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型,表明上述地區飼料市場發展存在巨大潛力,市場挖掘與拓展空間極大。并且,上述地區中包含廣東這一飼料生產大省,該省份對周邊省份具有較強引領作用與牽頭效應,使得鄰近省份飼料市場發展潛力較好。針對上述地區飼料市場,有必要創新功能性飼料產品,探索精細化飼料營養調控方向,合理開發綠色環保型飼料產品及綠色添加劑產品,助推該飼料市場形成良好競爭格局。
(2)發展潛力開拓型。發展潛力開拓型主要是指該飼料市場實際交易額達到市場模擬預期交易額50%及以上。由表5可知,我國飼料市場屬于發展潛力開拓型,表明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呈明顯向好趨勢,并存在較大發展空間,對國民經濟發展存在驅動效應。華東、東北兩個地區飼料市場亦為發展潛力開拓型,表明華東地區、東北地區飼料市場實際交易額略低于市場模擬預期交易額,可能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仍需深入發掘并探索其市場發展潛力。面對處于發展潛力開拓型地區,我國應及時針對其發展存在的堵點、難點進行逐一突破,引導飼料市場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激發其隱匿的發展潛力。
(3)發展潛力再造型。發展潛力再造型主要是指該地區飼料市場實際交易額與市場模擬預期交易額間比例在1.0附近,表明該地區飼料市場發展與預期較為相符,其發展趨勢可進行提前預判。通過數據分析可知,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再造型地區為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表明我國對兩地區飼料市場發展布局以及戰略規劃獲得明顯成效,使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飼料市場發展相對較為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飼料加工產業為核心,著力完善飼料產業鏈,使大量飼料加工企業融入西北、華北飼料產業鏈,為西北地區飼料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引擎。在此基礎上,政府可在現有發展成果中出臺各項政策,推動飼料行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實現飼料市場高質量發展。
(4)發展潛力衰退型。發展潛力衰退型主要是指該飼料市場實際交易額遠超過市場模擬預期交易額,即處于該類型的飼料市場發展存在過度飽和現象。針對這類飼料市場需探究新發展突破點,為未來發展趨勢提供參考。根據選取數據分析,尚無地區飼料市場發展處于潛力衰退型。
4結論
隨著我國對飼料行業重視程度逐步深化,飼料行業發展日趨向好。文章借助引力模型探析影響中國飼料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進一步探究其發展潛力與不同區域發展潛力類型。結果發現,影響中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最大因素為財政投入水平,而后依次為基礎設施水平、城鎮化水平、人力資本水平。就全國層面分析,我國飼料市場發展屬于潛力開拓型;就區域層面分析,西南、華中、華南地區飼料市場發展類型為潛力巨大型,華東、東北地區為潛力開拓型,華北、西北地區為發展潛力再造型。上述研究結論直觀剖析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現狀以及不同區域飼料市場發展潛力類型,進而為飼料行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助推飼料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藝.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飼料企業電子商務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飼料,2020(9):132-135,140.
[2]文湘,梁力軍.金融風暴影響下的生態飼料發展路徑探索[J].中國飼料,2021(4):124-127.
[3]楊瑩,陸靜,陳洪貴,等.飼料產品企業標準存在的問題與規范編寫[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9):2708-2713.
[4]王長梅.2019—2020年我國奶牛飼料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中國飼料,2020(23):117-122.
[5]田文勇,石國望.我國雞飼料市場價格波動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2):91-100.
[6]曹先磊,張穎.我國生豬飼料市場價格波動特征分析——基于產業鏈視角[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5-63,142.
[7]謝凱麗.2020年12月國際市場主要畜產品與飼料價格分析[J].草業科學,2021(1):62.
[8]王蕾,張鋒.淺析我國飼料市場的區域結構性特征[J].飼料工業,2018(4):61-64.
[9]辛良杰,王立新,劉愛民.我國飼料糧區域產銷平衡特征及政策啟示[J].自然資源學報,2018(6):965-977.
[10]衛龍寶,張艷虹.我國DDGS市場供給與競爭品替代博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飼料糧市場回顧與展望[J].中國畜牧雜志,2017(10):131-135.
[11]盧寧,褚旭.金融全球化下我國飼料市場發展潛力及發展方向[J].中國飼料,2021(20):139-142.
[12]陸夢秋,李恩康,陸玉麒,等.距離成本重構與貿易引力模型的比較檢驗[J].經濟地理,2021(7):40-49.
[13]季雯婷,任文龍.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體育用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及貿易潛力——基于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檢驗[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70-77.
[14]吳丹,吳野.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從“一帶一路”國家進口的影響——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20(2):73-81.
[15]劉昭潔,藍慶新,崔鑫生.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8(5):54-61.
[16]劉鑫鑫,惠寧.互聯網、技術創新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于創新模式的異質效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21(9):143-155.
[17]孫瑩,鄭素麗,甘克勤.我國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測度及空間格局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7):191-198.
[18]劉鑫鑫,惠寧.數字經濟對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21(5):92-98.
[19]譚誠.人力資本價值視角下飼料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構建[J].中國飼料,2021(3):101-104.
[20]潘紫燕,胡德順,張玉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服務出口貿易效率及潛力測算[J].統計與決策,2021(15):92-95.
[21]曹安,汪晶晶,黃如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及潛力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8(10):113-117.
[22]胡霞,崔翔宇,葉雨昕,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藥產品貿易潛力測算[J].統計與決策,2020(19):51-55.
作者:趙肖肖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