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5 10:40: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商品流通企業及供應鏈管理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當前經濟發展條件下,為保證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能夠順暢高效運行,有機整合當前商品流通的各個環節,并且還能夠提供最優的質量、最快的供應管理速度等服務模式,有效實現企業商品的高效流通,發揮積極影響,應該優化商品流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能夠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確保商品流通企業與供應商聯合成為好的合作伙伴,評價與優化戰略供應商,加強商品流通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管理,有助于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效益。
1商品流通企業及供應鏈管理概念
1.1商品流通企業
在當代新媒體時代發展下,商品流通企業就是指在社會的產品再生產過程之中,專門從事商品供應、交換業務的相關企業。當前的商品流通企業既包括專門從事飲食的流通企業,也包括從事服務業務的企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直接為實現商品流通而提供服務的企業[1]。在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通過一系列商品買賣活動,將一個商品從生產領地送到消費者的領域內,不僅可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轉換,也可以在進行商品流通過程中獲得經濟利益,為企業發展帶來經濟支撐[2]。
1.2基于供應鏈的管理模式
在當代商品流通企業發展過程中,供應鏈管理模式其實是一種創新的商品資源管理模式,主要能夠從生產領域直接進入到消費者的消費領域中,企業可以實現對商品價值以及使用價值的有效鏈接,通過該供應鏈為商家以及消費者提供商品流通服務[3-5]。在實際的供應鏈管理中,更加強調上、下游商品流通企業之間的合作,優化構建其戰略合作的伙伴關系,不僅可以為商品客戶創造有用的價值,還可以使商品流通企業在商品流通市場更具競爭力。
2當前商品流通企業中的商品供應管理現狀
2.1缺乏整體應用供應鏈管理的思想
基于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不少商品流通企業擁有著較大的商品供應渠道權力[6]。而由于零售企業在商品供應過程中議價能力的增強,導致其不可避免地會要挾商品供應商,或者是擠占商品供應商的利益,這樣的行為將會阻礙商品供應商與商品流通企業之間伙伴型合作關系的建立,不能從整體上去管理供應鏈,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還有就是在商品流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思想上,往往追求企業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忽視對供應鏈中所有渠道成員的整體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追求單方贏忽視多方利益的共贏,降低了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完善性。
2.2缺乏質量管理標準
當前,在我國不少商品流通企業發展中,由于供應鏈基礎設施落后,缺乏發達的冷鏈物流支撐,導致一些具備安全標準的商品(海鮮、水果等)在供應鏈過程中變質,降低商品流通企業產品的質量,使企業飽受經濟損失[7]。在供應鏈管理戰略下的商品流通過程中,也缺乏安全的供應體系,導致商品在物流過程中出現產品質量問題,不利于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產品在該供應鏈上的流通效率。
2.3缺乏一體化運營及政策監管
在商品流通企業發展中,因為部分商品的質量容易受到生產、運輸、銷售等多方面的影響,沒有一體化的商品分級,導致不同商品在供應鏈中的質量分級出現數據量大、數據分散等弊端,影響商品在市場中的進一步流通。并且,有時在商品流通企業商品供應鏈中,由于缺乏具體的商品質量分級信息,或是質量分級不標準,也會增加商品在市場中的流通難度。由于流通主體組織化、企業化程度低,跟不上發展需要,流通環節多、成本高,流通渠道不暢,商品市場體系不健全,市場整合程度有待提高,流通信息服務水平低,政策支持不夠等,因此,政府應優化商品流通領域的稅收優惠、財政支持、物力及人力投入、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以及法制建設等。我國當前政策環境中,商品流通以批發市場為主,而其現貨交易機制決定了購銷方只存在“討價還價”的競爭關系,而不是“雙贏”的合作與協調關系,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利益,導致商品供應鏈的穩定性降低,從而影響流通效率。
3對商品流通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優勢
3.1為企業競爭贏得時間優勢
在供應鏈管理戰略中,提高商品流通企業與客戶之間信息的響應速度與效率,縮短商品流通的流程,可以節約成本,使商品流通企業提高盈利空間。在商品流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中,應從商品流通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營銷管理的特征,制定出一套完整智能化供應鏈方面的營銷管理決策支持方案,這樣有助于提高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流通管理的水平。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也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在其商品流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可以有效優化企業的商品流通管理流程,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競爭力,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目標。
3.2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運營穩定性
供應鏈管理模式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通過需求、供給與產品的一致配合,來響應市場變化。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可集成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采購、商品制造、產品分銷、產品配送等,有助于做好商品流通企業物資供應營銷管理工,確保企業可以及時掌握準確供應源、需求源信息,從而幫助商品流通企業制定未來發展計劃決策。在商品流通企業工作中運用供應鏈管理戰略,以便可以獲取更大利益的營銷管理服務,使企業在未來能夠更加穩定地運營下去。
3.3實現資源共享
21世紀伊始,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物流業,近十幾年政府積極為物流行業營造良好的監管環境,促進更加健康的行業競爭,為物流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進入到21世紀,我國社會告別短缺逐步走向富裕,經濟環境也逐步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使得居民需求走向個性化及多樣化,從而導致生產訂單多次少量化、信息鏈條從消費到生產方向傳遞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需要更加高效的物流體系及精細的供應鏈管理來支撐新經濟形態下的產業格局。供應鏈管理戰略,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提高企業競爭優勢,以市場客戶需求為導向,并且還可以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整合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等相關資源,有效規劃制定出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戰略,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商品流通市場競爭中可以達到最大。并且在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制定過程中,可以設計實現決策支持系統,不僅能夠有效滿足當前企業市場對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需求,也可以提高供應鏈同市場之間的交互作用,對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統一管理協調,以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目標。
4優化制定商品流通企業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
4.1實現商品流通企業與供應商之間資源全面共享
要想提高企業對供應鏈管理戰略的認識,有效轉變商品流通企業的經營管理觀念,一定要以整條供應鏈作為對象來考慮未來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并且,還可以從企業未來的戰略發展層次中認識供應鏈管理戰略,建立基于流通企業之間協作雙贏、多贏的運作觀念,在供應鏈管理中,注意健全流通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確保企業能夠共存、共贏。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實現商品庫存數據的共享,可以從大量的商品流通數據信息中尋找出潛在的、具有決策指導意義的信息,幫助商品流通企業的管理者改善市場營銷策略,作出正確的市場商品流通決策[8]。優化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通過分析企業供應鏈中的銷售數據,并根據企業的生產數據信息,分析企業中客戶群體實際需求,并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需求,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基于供應鏈的管理戰略,政府部門為提升我國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需給予絕對的支持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具體如下所示。
①嚴格保護產地環境,控制環境污染,使生產基地環境符合商品產地標準基本要求。
②認真執行商品生產技術規范,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按照技術規范生產。
③規范采收和安全貯運,防止二次污染。
④加大商品自檢或委托檢驗力度,實行每批商品檢測準出,確保銷售的商品符合標準。⑤健全記錄和檔案,建立完善的商品流通質量追蹤服務體系。
4.2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供應鏈管理戰略實踐過程中,認識、培育和利用好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其成功的關鍵。商品流通企業在其物流平臺中,一定要把握好自身發展優勢,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具體剖析來看,特定時期具有的相對優勢易被學習仿照;競爭中商品流通企業的優勢來源于其強大的競爭力,而在競爭能力不斷變化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靠通常競爭力無法習慣;資本所具有的有限性等要素,都決定了商品流通企業在市場競賽中要獲得能擴展競爭優勢的決議性力氣,這些決議性力氣即是核心競爭力。再聯系前面已經論說了的供應鏈是借助各聯盟商品流通企業的核競爭力來完成整條鏈的整體競爭力。所以,商品流通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戰略,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有必要剖析、培養和利用好商品流通企業本身的核心競爭力。
商品流通企業作為連接商品流通中產、銷的樞紐,安排產品流通,不僅具有強大的推廣才能,也具有巨大的客戶群,無疑恰是上游商品流通企業所需要的,是贏得結盟的條件。可見在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發展企業的競爭力方面,也可以體現在推廣才能和客戶辦理活動上,對此,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市場推廣才能,經過連鎖運營、兼并等手法擴展運營規模,以有效的運營策略擴展運營額,另一方面要注意客戶財物的堆集,經過施行CRM戰略建立巨大、穩定的客戶群。這樣經過核心競爭力贏得結盟的條件,與上游商品流通企業等建立起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獲得優異、安穩、及時、習慣市場需求的產品滿足顧客,經過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降低產品進價甚至銷售價格,獲得價格競賽優勢還能夠經過信息同享體系、物流費用同享和物流外包提高采購、配送、物流效率,然后降低流通費用。總之,應從供應鏈體系來審視評估商品流通企業的競爭力的發明價值才能,聯系上游別的商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有效除去一些與企業供應鏈中非中心的商品流通業務,培養和利用好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發展效益。
4.3加強對供應鏈物流的管理
供應鏈是一切加盟的節點商品流通企業構成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網鏈,而信息流是必要條件和首要條件。知識經濟帶來的電子網絡系統和通訊技術造就了買賣時間趨近于“零”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和使用信息網絡進行的種種買賣活動正在導致一次商業創新,這個創新的主要特征是大幅度提高買賣的精確性與可靠性,大幅度地縮短商品流通企業的買賣時間,降低了買賣成本。基于當前信息經濟,應用供應鏈管理戰略方案,實現商品流通企業業務的信息化,才是當前商品流通企業得到發展的必要條件,促使其物流業務實現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運營管理模式,建立起以信息技術為支持的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式,為提高敏捷性、精確快速反應以及減少物流成本提供相應的條件。應用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管理方法,可以進一步促進商品流通企業去深入拓展物流市場,也可以密切商品流通企業與客戶合作關系,使其供應鏈業務流程實現無縫集成化發展,使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均能夠發揮最大效能,從而使商品流通企業價值最大化。
①能夠結合商品流通企業自身的發展條件,可以優化選擇物流管理的發展模式,并注意與外部資源形成一種共生型、聯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體系,實施中還可以采用節約物流費用共享提高采購、配送、物流效率,利用好外部共享資源提高物流效率,把物流管理當作企業的第三利潤源。
②正確實施虛擬物流戰略。企業資源理論認為企業組織存在兩種能力:核心能力和輔助能力。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成為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只有核心競爭力才是成功關鍵。商品流通企業一般缺乏物流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根據供應鏈管理戰略可采取虛擬物流模式。虛擬物流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戰略。③在供應鏈管理戰略中,不僅要涉及到對多個企業中物流以及運輸信息的管理,也會出現物流運輸信息交叉的情況,因此為降低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可以使商品流通企業與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溝通,提高商品流通企業的物流效率,降低商品物流的成本,以提高商品流通中商品物流配送的整體效益和商品流通企業的整體經營價值。
4.4優化企業組織結構
①可以優化商品流通企業中的資源組合形式,這樣必然會給商品企業帶來最優價值鏈,并且也有助于為商品流通企業帶來最大利益,使商品流通企業能夠在流通市場競爭之中取得優勢,優化當前商品流通企業的組織結構,并能夠對其商品流通的供應鏈進行重構。在商品流通企業的內部重構中,要敢于去沖破那些“大而全”以及“小而全”傳統生產企業的商品流通方式,以確保可以提升商品流通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戰略中的核心競爭力。而對商品流通企業的外部供應鏈進行重構時,一定要優先選擇好商品流通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并且規范合作的流程,對實現供應鏈管理戰略的風險進行評估,制定風險防治決策,并合理分配供應鏈管理的利益。
②促使顧客價值最大化,供應鏈管理戰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夠通過整合各商品供應鏈上商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制定優化方案,促使供應鏈中顧客的價值可以得到最大化,以便為商品流通企業找到更大的顧客群體,促進企業的商品得到流通。商品流通企業必須要選擇一些上游企業,與其建立基于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商品流通聯盟結構,使更多的顧客選擇該企業的商品,拉動商品流通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③在商品流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線路中,可以發現商品質量檢測不合格的因素,并針對出現的其他問題,由質量追溯人員對商品質量從下列環節進行追溯。a.商品運輸、貯藏情況;b.商品收獲情況;c.商品生產過程中技術使用情況;d.其他情況。通過對商品流通企業三個生產過程的逐一排查、質量檢測,對商品質量進行一體化管理。
4.5建立網絡供應渠道
在商品流通企業發展中,可以優化構建供應鏈管理戰略,通過應用網絡渠道供應商品的方式,改善供應商與流通企業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網絡渠道直接將商品面向最終的用戶,可以直接面對商品的消費者,從而提高商品流通企業在市場中的商品價格,也可以提高企業的服務競爭力。在實際情況中,要想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供應鏈渠道,對于商貿商品流通企業而言,應該注意從以下幾點出發,構建企業的商品網絡供應渠道。
①可以在網上開辟一個商品的零售渠道,以商品的銷售網為發展基礎,大力發展基于連鎖加盟方式的商品流通模式,并結合供應鏈管理戰略,實現對企業商品在市場中能夠實現品牌化的流通供應。打破傳統的商品供應鏈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實時監控供應鏈的方式,減少商品的庫存,并且應用科學的供應鏈管理方式,減少管理過程中人員的冗余,進而降低整個商品供應鏈運營的成本。
②可以使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結構垂直化,能夠利用網絡把商品制造商和商品消費者進行連接,使二者可以直接溝通,這樣就可以減少大量供應鏈成本。改變固有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基于最優化供應鏈的管理,將商品流通企業的內部資源,直接轉化為社會資源,發展連鎖經營,降低供應鏈中的中間環節成本。對此,不僅可以為商品流通企業建立一個網上商品批發通道,還能減少上游生產企業和流通分銷企業間的成本。
③可以為建立商品流通企業現代化的物流體系,提高商品流通企業在流通市場中的商品占有率。還可以實現網上商品供應能夠基于O2O交易模式,不間斷展示商品以及不斷放大流通渠道的優勢資源,進而推動整個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的有效實施。
5結論
綜上所述,應該優化商品流通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能夠從供應鏈管理中確保商品流通企業與供應商聯合成為好的合作伙伴,評價與優化戰略供應商,加強商品流通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管理,有助于提升商品流通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美遠.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23):191-192.
[2]姚琳,陳俞宗.供應鏈視角下傳統商貿商品流通企業商業模式創新[J].商業時代,2016(2):104-106.
[3]王瓊芝.論零售商在商品供應鏈中的逆向控制[J].商業時代,2015(17):22-23.
[4]苗曉娜.基于供應鏈管理理論的農村商品現代化流通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2014(6):105-107.
[5]方夢夢.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商品流通研究[J].中國商論,2013(14):17-18.
[6]牛東來.流通業供應鏈管理與電子商務模型及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7]都少聰.工程物資供應鏈管理模式及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5(5):281-282.
[8]錢衛東.S商品流通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選擇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5.56
作者:邱立國 單位: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