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4 17:50: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德育課單元首頁圖文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對包括生物學學科在內的學科德育教學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人既是生物學研究的主體和客體,又是德育的主體和客體,基于生物學教科書而開展的德育教學實踐,會因此顯得生動而真實、逼真而傳神。
1教科書是德育的關鍵依據和重點讀本
教科書作為國家意志、民族文化、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集中體現,是學校德育的關鍵依據和重點讀本。在一定意義上,有什么樣的教科書,就有什么樣的年輕人,也就有什么樣的國家未來[2]。生物學研究的對象是包括人在內的活的生命體,其研究過程定會伴有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對學生來說生物學課堂就是生命教育的課堂,這在其他學科是罕有的,這就決定了這門學科與學生的心理是最貼近的,也決定了其育人價值的不可替代性[3]。
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所以,盡管中學生物學教科書不如思想政治、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等意識形態指向較明確的學科那樣,其中的德育目標資源較為明確和豐富,但是,基于生物學特有的學科本質,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學生物學教科書蘊含的德育功能及素材不但是豐富的,而且“與學生的心理是最貼近的”。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要渠道,教科書則是德育最直接的載體。篇幅所限,本文僅以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單元首頁圖文為研究內容,解讀其中蘊含的德育功效,并就課堂教學給予例析。
2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單元首頁圖文的德育功能
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下文簡稱教科書)共有兩個單元,單元主題分別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和“健康地生活”。通過解讀這兩個單元的首頁圖文,我們會發現,它們均能與母愛、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中國等主題發生對接,而“開篇德育課”的教學通道就在其中。
2.1以“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首頁圖文為載體,教育學生愛戴母親、孝敬長輩,培養他們的國家認同感“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4]?!碧拼娙税拙右?772—864)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描寫了燕子生兒育女的艱辛,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與“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主題相得益彰、珠聯璧合。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是科學的解釋,生兒育女的艱辛則是人文的關照,科學與人文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結合在一起了[5]。為挖掘本單元首頁圖文中的德育功能,可以將燕子繁衍后代的本能延伸至母親生兒育女的艱辛,進而與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問題對接,頌揚“慈母愛子,非為報也”的偉大母愛精神,引領學生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培養學生的國家認同感。
2.1.1基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視角,頌揚偉大的母愛精神從個體角度分析,生物圈中每個人生命的孕育、出生、發育和生長,均離不開母親的養育,這體現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和意義。但站在生物學種群及歷史發展的長河視角分析,母親生兒育女具有種群繁衍、民族延續等更高級別的價值和貢獻。正是普天下母親的生兒育女,才確保了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永續。母親生養后代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無私奉獻、辛勞付出,就是偉大的母愛,而母愛是人間最高尚、最無私的愛,是人類社會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教師要延伸圖文蘊意,拓寬和提升學生對母愛的認知寬度和高度,引導學生從感悟母親在家庭生活中和家庭教育中的費心操勞、“風霜遮蓋了笑顏”,到崇敬母親的大愛無疆、大愛大德,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做出的偉大貢獻,教育學生要始終心懷“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的感恩之心,愛戴母親、孝敬長輩,做一名向善有為、積極進取的中華優秀兒女,無愧于母親的養育和祖國的培養。
2.1.2觸及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主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人是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人的出生率影響人口的年齡結構,進而影響勞動力的素質和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目前已經非常接近老齡社會,而人口老化不但影響勞動力素質和綜合國力,還會引發養老、醫療和就業等諸多社會問題。我們要認識到,正是普天下偉大母親的生兒育女,才確保了出生率的穩定與合理,才能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因此,母親生兒育女,看似是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但其背后蘊含極高的人口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教師要基于這樣的視角和高度,引領學生在看圖識文的同時,適當觸及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以及國家和地方人口生育政策等內容,引領學生致敬普天下母親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中、在健康中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做出的偉大貢獻,引導學生關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和人口形勢,教育學生結合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積極宣揚正確的婚育觀念,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感,等等。當然,本單元首頁圖文亦蘊含一些淺表性德育內容。例如,可以將“勸君莫打三春鳥,雛在巢中望母歸”“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傳統詩句與圖文對接,借此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勤儉持家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等等。篇幅所限,不再展開。
2.2以“健康地生活”首頁圖文為載體,教育學生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健康中國的實踐者和建設者“健康地生活”單元題圖顯示的是藍天白云下、綠草大地上,一位教師與學生左右牽手,朝氣蓬勃、暢快奔跑的場景。師生的臉上無不洋溢著因融入自然而發自內心的喜悅,整個畫面淋漓盡致、生動寫實凸顯了“學校、社會都悉心關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4]主題思想。本單元題圖配文給人以清新暢懷的健康體驗,其中的德·8·生物學教學2022年(第47卷)第10期育功能素材也是比較豐滿的。
2.2.1教育學生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身體是人生
一切奮斗成功的本錢,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家庭、學校、社會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造條件,讓他們像小樹那樣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秉h是領導我們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黨“悉心關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正是在黨的悉心關懷下,青少年才得以健康成長、快樂生活、愉快學習。如果說教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那么教師就是國家意志的代言人,是課堂教學中的黨代表。教師當時刻牢記并踐行把黨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懷嵌入學生的心田,教育學生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另外,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叫做傳染病[4]。在黨領導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偉大抗疫精神,創造了人類同傳染病斗爭史上的英勇壯舉?!叭藷o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黨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教師要基于這樣圖文解讀和認識高度,將黨對青少年的關懷和偉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圖文,真實觸發學生感恩黨的關懷和黨的領導,感恩祖國的培養,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立志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2.2.2教育學生立志做健康中國的建設者和貢獻者健康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4]。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我們國家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爸行W生是青少年的主體,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凝聚起磅礴發展合力的源泉,是健康中國的根基”。教師要提升學生對自身健康的認知高度和價值判斷,結合生物學知識的學習,教育引導學生自覺加強道德養成,按照黨的要求和指示,“把國家、人民、民族裝在心中,注重養成健康、樂觀、向上的品格;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通過多種方式怡情養性?!绷⒅咀雠c祖國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新人,立志為成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者和貢獻者打下堅實健康基礎,做好充足知識儲備,等等。人不學、不知道,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的有效保證,更是有效德育的前提和基礎。生物學作為醫學、藥學和衛生學的基礎,其中重要價值之一是增進人類的健康。本單元作為四冊教科書的最后一個單元,教師在引領學生賞析圖文的同時,亦可圍繞“健康”主題,師生之間通過對未來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相互寄語和祝福,開展互動式德育教學,讓濃濃的師生情誼繼續促動離校后學生的品德養成,教師的職業自豪和職業情感亦可從中得到激發和增益。
總之,單元首頁的圖文是精心設計的,既陳述了核心概念,又引發了學習興趣,望能用好[5]?;趩卧醉搱D文解讀開展德育教學實踐,能夠從更高位點和更高層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觸動學生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新課的導入和課后的總結,是用好單元首頁圖文、實現其教學功能和育人價值的重要抓手。需要說明的是,上文所述的德育主題內容,并非窮盡其所有,也并非為某單元所獨有,其他更優秀的德育主題素材,有待教師的深入解讀和挖掘;另外,針對上文提及的德育主題內容,教學中不必面面俱到、雨露均沾,只需擇其一二,落實到位,就可能產生深遠的德育效果。
3讓單元首頁圖文中的德育星火激情燃燒起來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根基,讓青少年學生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和大情懷的人,是學校的辦學目標,也是學科的教學任務。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基于生物學教科書單元首頁圖文的開篇德育課,其效果等同于給學生講好“人生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趩卧醉搱D文的德育教學,不但開端良好、起步高遠,而且有利于促成以點串線、以線成面,持續推動構建以教材為內容依據的良好德育生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廣大生物學教師要手捧禾苗、心懷天下,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成長,潛下心來仔細研讀教材,上好開學第一課、講好開篇德育課,不失時機地讓單元首頁圖文中的德育星火激情燃燒起來,最大限度實現其育人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新華社.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80910)[20220304].
[2]石鷗,石玉.論教科書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4):9297.
[3]趙占良.試論中學生物學的學科本質[J].中學生物教學,2016(12):48.
[4]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73.
[5]趙占良.教材編寫需要這樣的教育名家[J].課程·教材·教法,2019(5):3036.
作者:王英 單位: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