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藥物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藥物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發布時間:2022-10-12 14:47: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藥物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藥物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1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

1.1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內涵

根據德國不來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Rauner教授的研究,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1],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動狀態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所謂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構建教學情景,學生通過學習,達到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統一。其實質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設計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務,通過構建真實的學習情景,將工作崗位的真實情景再現于課堂,引導學生完成一個個循序漸進的工作任務,促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1.2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與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的區別

在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中,注重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將知識傳授作為主線,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和演示機械地完成實踐內容,導致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且傳統實踐教學模式較枯燥乏味且難以達到教學目標,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而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不同(見表1),其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強調學生在實踐中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引導學生從學科知識學習向工作能力培養轉變。

2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設計

2.1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設計思路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是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采用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學習情景設計3階段層層遞進的設計思路(見圖1)。第一步行動領域歸納,分析職業工作崗位能力需求與工作任務,歸納出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第二步學習領域轉換,提煉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將行動領域轉換成適合的教學內容,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素養;第三步學習情景設計,學習情景是學習領域的具體化表現,每個學習領域可有多個學習情景,學生通過學習情景的學習,可獲得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素養。

2.2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以完成任務的形式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邊學邊做,完成相應的任務,實現在學中做、做中學。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采用“六環節”工作導向教學模式(見圖2),即布置任務—實驗設計—方案確定—實踐應用—指導檢查—展示評價。(1)布置任務:教師發布任務,引導學生明確工作任務,學生查閱相關資料;(2)實驗設計:學生根據任務,設計具體任務的實驗方案;(3)方案確定:學生討論和確定實驗方案,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及步驟;(4)實踐應用:學生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完成實訓;(5)指導檢查:教師指導學生規范操作,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學生進行自查、互查;(6)展示評價:對工作過程與結果進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任務完成后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評價。

2.3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方法

為提高教學成效,可采用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虛擬仿真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等來進行實踐教學。

2.3.1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及檢查評價。以阿司匹林原料藥質量檢查教學為例,可通過完成工作項目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藥物性狀鑒別、含量測定等藥品檢驗流程,從而掌握化學鑒別法、酸堿滴定法等藥品檢驗常見的方法與操作。

2.3.2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下進行角色扮演的一種方法。情景模擬教學可讓學生在一種近似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使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有一個較具體的、綜合性的認識,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全面提高。

2.3.3虛擬仿真教學法

虛擬仿真教學法就是利用計算機軟硬件組建一個系統平臺,創建各種虛擬現實來模擬真實環境,并根據真實環境中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情況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操作、驗證、設計、運行等的方法,可通過多種媒體手段實現教學活動的沉浸性和交互性[2]。如學生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等儀器的模擬訓練軟件,實現藥物含量測定的仿真訓練,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可反復操作等優點,突破了時空限制。

2.3.4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將“齊二藥”“毒膠囊”“假疫苗”等危害人民健康與生命的藥害事件作為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深刻反思假藥所造成的嚴重危害,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價值觀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理解職業道德素養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2.3.5小組討論教學法

小組討論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特定主題進行分組討論、發表觀點、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其既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其綜合素質。如講授阿司匹林片劑含量測定內容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阿司匹林原料藥與阿司匹林片劑的含量測定方法是否相同,為什么?經過課堂討論、教師歸納總結,引導學生掌握阿司匹林原料藥與片劑含量測定的原理。

2.4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

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優化傳統的單一考核評價方式,構建評價主體多元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學生的實踐成績由平時成績、小組成績及技能考核等組成,平時成績包含實踐前的預習、實踐參與度、實踐用品的清潔與整理等,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小組成績包括小組合作情況、實訓操作熟練度及藥品質量控制意識等,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其團隊合作意識及藥品質量安全意識;技能考核成績包含實驗原始記錄、藥品檢驗報告書及綜合技能考核等,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藥物分析方法與技能,準確規范書寫原始記錄與報告書。

3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研究

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實現工作過程向學習過程轉換,符合中職學校技能型人才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的要求。以對乙酰氨基酚片的質量分析知識點為例。

3.1教學目標設置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3個方面,知識目標:(1)能采用化學方法鑒別對乙酰氨基酚片;(2)明確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測定的方法和原理;(3)熟悉對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計算方法。技能目標:(1)會正確使用《中國藥典》查找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測定方法;(2)能熟練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3)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情感目標:(1)增強學生藥品質量第一的意識;(2)培養學生嚴謹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及良好的溝通能力。

3.2教學重難點及突破策略

3.2.1重點難點

含量測定是理實一體化聯系最為緊密的知識點,能體現學生對芳胺類藥物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測定的方法和原理;學生對UV756紫外分光光度計的操作較陌生,且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如何使學生熟練運用UV756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藥物含量是教學的難 點。

3.2.2教學策略

突出重點的策略是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來組織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對乙酰氨基酚含量測定的方法。化解難點的策略是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利用微課視頻演示實訓操作、講解技術要領,并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討論、評論區和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課前熟悉UV756紫外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方法。同時,在工作頁中設計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測定的工作任務,幫助學生掌握UV756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藥物含量這一知識點。

3.3工作情景設計

為了使教學更貼近實際工作,學生深入體驗工作過程,把常規實踐教學教室更換為具有仿真工作場景的模擬藥檢室,并根據藥品抽檢案例創設工作情景。為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小林連鎖藥店進行藥品質量抽查,并將抽檢藥物送檢至食品藥品檢驗所。小明是食品藥品檢驗所的一名實習生,和帶教教師一同負責對乙酰氨基酚片的檢驗工作,由于小明在校學習的是2015年版《中國藥典》,而2020年版《中國藥典》已開始執行,此時小明不知如何選擇。現請你幫助小明選擇一版《中國藥典》,完成對乙酰氨基酚片的質量檢查,并按規范填寫藥品檢驗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書。

3.4教學內容重構

傳統教材內容偏重知識的系統性,崗位技術技能體現不足,學習內容與崗位需求脫節,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求。因此,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構,按藥品檢驗工作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工作頁,將典型工作任務融入教學內容,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體現教學內容的職業性、實踐性。

3.5教學方法選用

3.5.1翻轉課堂教學法

教師運用課前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從教師想教什么轉變為學生想學什么。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討論、評論區、隨堂作業功能,收集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在課中進行講解。

3.5.2情景模擬教學法

創設工作情景,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工作頁,并利用模擬藥檢室,使教學緊密對接崗位需求,實現產教融合。

3.5.3小組合作探究法

小組合作完成各項任務,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共同學習。通過小組實踐探索,教師系統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6教學過程設計

對乙酰氨基酚片質量分析知識點的教學過程按照布置任務—實驗設計—方案確定—實踐應用—指導檢查—展示評價“六環節”工作導向教學模式進行設計。

4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實施效果

在2019級藥劑專業隨機抽取兩個班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人數、性別、年齡、所學課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4.1前測分析

在實驗組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前,對實驗組、對照組進行成績前測,檢驗兩組學生于實驗前原始學習成績是否一致。通過SPSS24.0軟件對前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3)。由表3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學生初始學習能力水平基本一致,并無太大差異,具有可比性。

4.2后測分析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技能考核采用統一的試題和考試方式,實驗組成績為(87.3±7.9)分,對照組成績為(80.4±9.3)分。實驗組后測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利用SPSS24.0軟件對后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4.3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實驗組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后,筆者向實驗組發放了調查問卷,分別對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收獲和學習滿意度等因素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實驗組共發放調查問卷55份,回收有效問卷5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總體滿意度為98.2%,98.2%的學生認為增強了藥品質量第一的意識,92.7%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實踐操作技能,81.8%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且大部分學生認為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溝通與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工作崗位認知與職業認同感(見表5)。

5結語

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分析實踐教學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創設仿真工作情景,采用“六環節”工作導向教學模式,緊扣職業能力要求,做到專業與崗位需求零距離、學習與工作需要零距離。通過深入研究發現,基于工作過程的藥物分析實踐教學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技能考核成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藥品質量意識,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同時也較好地解決了藥物分析實踐教學內容與藥品質量檢驗工作內容相脫節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麥小霞,劉夢婷,王超.高職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12):108-109.

[2]胡曉輝,萬嵩.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在高教中的應用研究[J].高教學刊,2015(24):81-82.

作者:蔡歐 單位:廣東省潮州衛生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司法| 武穴市| 五原县| 台山市| 鄂托克前旗| 武宁县| 施甸县| 宝山区| 临安市| 湖南省| 洛宁县| 老河口市| 南城县| 鹰潭市| 黄山市| 洪泽县| 南昌市| 赣州市| 饶河县| 铜鼓县| 崇明县| 喀什市| 米林县| 隆安县| 通化县| 和顺县| 靖州| 普兰县| 封开县| 兴化市| 陇南市| 九龙坡区| 武义县| 大理市| 襄城县| 霍林郭勒市| 长岛县| 海城市| 六枝特区|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