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0 19:09: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與應對方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學習適應性指的是個體為了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克服相應困難的傾向[1]。護理學專業學生(以下簡稱護生)若具備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既能增強學業成就感,也能激勵其以自信、樂觀的心態投入將來的護理事業中[2]。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行業壓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和普通專升本招生計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各高校應積極擴大專轉本招生規模,加大對護理等社會急需專門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3]。可見專轉本已經成為專科層次護生重要的學歷提升渠道,同時專轉本護生也成為我國護理人才重要的后備力量。專轉本護生進入本科院校后,一般會按照本科三、四年級安排課程,相對專科階段,本科階段的學習時間短、任務重,難度大[4]。在這種情況下,專轉本護生的學習適應水平如何、會采用何種應對方式,是需要護理教育者關注的問題。本研究旨在調查專轉本護生的學習適應性及應對方式,并進一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其能夠盡快適應本科階段的學習生活。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某醫學獨立學院的481名自愿參加本研究的大三護生,其中專轉本新生296名(高職專轉本新生137名,五年一貫制專轉本新生159名),四年制大三本科護生185名。
1.2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采取自行設計的問卷,包括性別、家庭所在地、是否有專業興趣等內容。調查對象中男生18人,女生463人;家庭所在地為農村的有262人,城市的有219人;具有專業興趣的有285人,缺乏專業興趣的有196人;認為護理專業具有挑戰性的有447人,沒有挑戰性的有34人。
1.2.2大學生學習適應性量表
采用馮廷勇等[1]編制的大學生學習適應性量表,共5個維度29個條目,包括學習動機、教學模式、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及環境因素。使用Likert5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學習適應性越好。總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6,各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77~0.86,具有較好的信度。
1.2.3簡易應對方式量表
采用解亞寧[5]編制的簡易應對方式量表,共兩個維度20個條目,從“不采用”到“經常采用”分別賦分0~3分,得分較高則表示個體經常采用這種方式。總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0,信效度良好。
1.3調查方法
提前與護理學部學工教師及研究對象進行溝通并取得其同意,通過問卷星將鏈接發至各班級學生QQ群進行問卷調查,使用統一指導語進行解釋。填寫時長10min,共收到問卷481份,均為有效問卷,平均耗時8分鐘。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使用均數、標準差等進行描述,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線性回歸等方法進行處理,檢驗標準α=0.05。
2結果
2.1護生大學生學習適應性量表得分情況
專轉本護生大學生學習適應性量表除學習動機維度外,其余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四年制本科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專轉本護生簡易應對方式量表得分情況
本組專轉本護生簡易應對方式量表得分與全國常模[6]相比,積極應對維度得分高于常模,消極應對維度得分低于常模。
2.3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中積極應對維度與學習適應性呈正相關關系(P<0.05),消極應對維度與學習適應性呈負相關關系(P<0.05)。
2.4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與應對方式的回歸分析結果
以學習適應性量表總分及各維度(教學模式維度除外)得分為因變量,以簡易應對方式量表的兩個維度為自變量進行分析,積極應對方式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上能夠正向影響學習適應性,消極應對方式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環境因素上負向影響學習適應性。
3討論
3.1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本組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量表條目均分為(2.87±0.42)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四年制本科護生學習適應性量表條目均分為(3.03±0.39)分,專轉本護生量表總分及教學模式、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環境因素維度得分均顯著低于四年制本科護生。分析原因,可能與兩組教育背景密切相關。四年制本科護生參加高考后進入本科院校,經過兩年的學習和生活,已基本適應了大學本科教育模式,也摸索出一定的學習方法,故學習適應性良好;專轉本護生在專科階段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學大綱、課程設計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均與本科教育有一定區別,經過專轉本考試后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勢必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及教學模式,所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導致學習適應不良。這提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專轉本護生完善教學方式,關注其教學反饋[7],同時輔導員和班主任應加強引導與監督,端正護生的學習態度[8],使專轉本護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此外,調查的專轉本護生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初中為起點的五年一貫制護生,由于他們未經歷高中系統的數理化學習,邏輯思維能力等仍有欠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這部分護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材施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歷背景護生的學習需求[9]。同時,應引導護生探索適合本科階段的學習方法,如組織專轉本護生與四年制本科優秀護生進行座談等,使專轉本護生汲取成熟的學習經驗,能夠在短時間內明確本科階段的學習要求和課程特點,逐步摸索出與自身學習水平、知識基礎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3.2專轉本護生學習生活中更傾向采用積極應對方式
應對方式是指個體針對內外環境的要求及相關情緒困擾而采用的方法[10],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11],專轉本護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更傾向采取積極應對方式,這可能與他們已經經歷了臨床實習有關。在真實的臨床情境中護生會遇到各種壓力,如護理技術的應用、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與臨床帶教教師的關系等[12],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效促進了護生的心理成長。當面對新的學習生活時,專轉本護生更傾向于采用積極方式去應對,而這種方式對于調節精神狀態、提高適應水平有一定的幫助作用[13]。專轉本護生消極應對維度得分為(1.03±0.98)分,說明還有部分護生在遇到問題時會采用消極應對方式,這需要引起護理教育者的關注。教師應有效引導護生積極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和挑戰,進行自我調節,通過適當的方式宣泄內心的不快和抑郁,以消除心理壓力和精神緊張。此外,本科院校應為護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融洽的生活氛圍,幫助護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將要遇到的挑戰。
3.3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與應對方式有一定的相關性
專轉本護生越傾向于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學習適應性就越好,反之越傾向于采取消極應對方式,學習適應性就越差。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積極應對方式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方面能夠正向影響學習適應性,消極應對方式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環境因素方面負向影響學習適應性。這可能是專轉本護生提高學歷層次的愿望強烈,又通過了專轉本選拔考試,本身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后會主動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專科階段與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式不同,如專科階段強調實用,而本科階段注重培養護理科研、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14]。面對這些變化和挑戰,部分專轉本護生會不適應,從而出現學習動機減弱、學習能力下降現象,甚至會導致學習倦怠,故采取消極應對方式。這提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專轉本護生特點,引導其采取積極應對方式來提高學習適應性。專轉本護生在專科階段已系統學習了護理學知識并經歷了臨床實習,對護理工作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自己的未來有更清晰的職業定位。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注意各門課程知識的整合,并聯系臨床進行拓展;加強職業規劃引導,突出專轉本護生在職業發展中的優勢,增強護生的職業信心;及時了解專轉本護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運用團體輔導等措施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抗擊挫折的能力[15]。
4結語
本研究通過調查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和應對方式及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發現專轉本護生學習適應性整體較低,采用積極應對方式可以提高其適應水平。因此,本科院校護理教師應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專轉本護生積極面對新的挑戰,從而盡早適應本科階段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馮廷勇,蘇緹,胡興旺,等.大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6(5):762-769.
[2]王惠婷,李壯苗.中醫院校護理本科生學習適應性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2):923-926.
[3]江蘇省教育廳.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年“專轉本”擴招工作的通知[A].2020.
[4]郭必裕.我國專本3+2分段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3):60-64.
[5]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114-115.
[6]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7]李志月,潘健彬,金松洋,等.護理大專生在線學習期間學習投入與學習適應性現狀及相關性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20,17(11):1014-1017.
[8]汪美華,李麗娟,黃琛琛,等.護理高職生情緒智力與學習適應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9(7):521-523.
[9]任春裕,慕家邑,尹燕雯,等.不同層次實習護生與帶教老師對臨床護理帶教有效教學行為的評價與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2-7.
[10]楊威,李馥蔭,李炳全.大學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核心素養、應對方式對學業挫折感的影響[J].高教探索,2021(3):124-128.
[11]姜榮,陳巖巖,劉奇琛,等.安徽省護理專科學生應對方式與焦慮的相關性分析[J].安徽醫學,2015,36(6):737-740.
[12]楊歡,焦文娟.本科實習護生壓力情況的質性研究[J].全科護理,2017,15(5):610-611.
作者:張曉曉 黃昆 單位: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