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27 04:00: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新媒體營銷課程設計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課程性質
課程針對電子商務專業二年級學生,希望能夠為學生構建關于新媒體的基礎理論,明確新媒體環境下內容創作的新趨勢,以培養能夠適應媒介變革需求的傳媒人才。將以新媒體時代,營銷思維的改變作為切入點,深入地探討新媒體營銷的概念及內容特征,并對部分有代表性的營銷方案進行個案研究,從微觀引入,以宏觀落實。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的一門專業前沿型課程,該課程是依據中職教育培養目標與電子商務行業實際需求設置的專業優秀課程。
1.2課程定位
本課程適應移動互聯網和SNS營銷的需求,為企業自媒體、移動店鋪做移動推廣,提高用戶關注,以新媒體營銷工具應用、內容策劃、信息分發、用戶互動為主要內容。
1.3課程作用
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新媒體的本質,通過課程任務驅動、講授、案例教學、實際演練,使學生了解新媒體工具的特性,正確有效的使用新媒體工具,為電商專業學生進行網絡營銷,運營推廣和利用新媒體創業打下扎實基礎。
1.4課程銜接關系
縱向與《網絡營銷基礎》《軟文營銷》,橫向與《移動電子商務》有機結合。需要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已經學習了圖像設計類、拍攝與視頻制作類、運營類、營銷類課程的基礎上開設,在此基礎上能夠讓培養學生作為“新媒體”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玩轉新媒體營銷的信息,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日后從事新媒體營銷工作奠定基礎。
2課程設計理念
課程的設計以新媒體營銷崗位的基本技能需求為主線,采用任務驅動模式從新媒體基礎知識,到熱門的新媒體運營,再到實用技能操練,包括新媒體營銷基本概論、微信營銷與運營、微博營銷與運營、社群營銷與運營、案例和實戰訓練等。課程設計有助于學習者形成新媒體營銷的職業能力,并能有效開展新媒體營銷活動。內容與當下企業新媒體營銷緊密結合,更具現代感;學生通過探討學習,充分掌握新媒體營銷的方法和技巧。
2.1主題內容
本課程主要學習三大模塊內容:認識新媒體營銷、學會新媒體營銷、實施新媒體營銷。共設置了九個主題項目:新媒體與新媒體營銷、新媒體營銷團隊素養、微信營銷、微博營銷、視頻營銷、自媒體平臺營銷、移動營銷、游戲營銷、社群營銷。內容與學習者的就業崗位能力需求緊密相連,在注重理論介紹的同時,更注重實操的技能培養。
2.2主題設置
九個主題項目圍繞三大模塊設置,按照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從新媒體的基本認知入手,從理論到實踐,由淺入深地闡述了新媒體營銷的基本技能。通過社區營銷項目,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幫助學習者從整體上掌握新媒體營銷的實施策略。
2.3知識結構設置
本課程共設置了九個主題項目:新媒體與新媒體營銷、新媒體營銷團隊素養、微信營銷、微博營銷、視頻營銷、自媒體平臺營銷、移動營銷、游戲營銷、社群營銷。教學組織上,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新媒體技能訓練,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一體化融合。每個項目有一個“項目引例”,以真實案例作引導,通過項目目標、思維導讀、項目引例、項目分析、課堂討論、知識準備、實例分析、項目綜合訓練等方式形式,幫助學習者對重點內容進行理解與掌握。
3教學方法與手段
《新媒體營銷》是一門新興的課程,改革教學方法,融“教學做”于一體。邊講授、邊訓練。學生在教中學,在學中做。課程以新媒體營銷崗位的基本技能需求為主線,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特點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任務驅動法、練習法、分組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知識點貫穿在每個項目的任務中,完整地學習新媒體營銷的知識。在任務驅動下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引導學生自學,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3.1任務驅動法
課程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新媒體營銷技能訓練,每個項目有一個“項目引例”,以真實案例作引導,通過項目目標、思維導讀、項目引例、項目分析、課堂討論、知識準備、實例分析、項目綜合訓練等方式形式,幫助學習者對重點內容進行理解與掌握。每個任務通過“項目引例”引入,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案例中明確技能目標;每個“任務分解”為一系列的活動;任務完成后進行“項目合作實訓”,學生合作完成,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例如:打造社群營銷團隊。第一步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分析,了解如何構建團隊的第一步搭建團隊框架,能夠掌握培育新人的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和主動性;第二步學生特征分析,學生特征分析是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和學習風格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地進行教學設計,根據上次課學習的ISOOC模型,將自己小組所建立的社群進行評估;第三步任務設計。要形成一個健康、生命周期比較長的社群,需要在構成社群的5個要素上采取行動,那么這5個要素所對應的執行目標分別又是什么;第四步情境創設,房地產如何玩轉3.0時代的社群營銷;第五步教學策略設計,將之前所建立的社群起名字、設計LOGO和口號并闡述你們將用什么方式維持社群的黏性;第六步學生考核方法與學習效果評價,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學生任務完成質量、學習效果的全面評價;第七步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在構建社群價值的時候要盡可能抓住痛點,同好定位一旦偏了,那么社群的運營方向自然也不會達到預期,要抓住痛點。
3.2練習法
教師在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后,教師將知識授予學生讓學生多次練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并能運用。練習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并且有規范性和嚴謹性。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練習后,再讓學生獨自練習。本課程采用的是實際操作練習的方法進行教學,練習方式多樣化,循序漸進。例如:創意云文字設計。首先輸入知識點,展示創意云文字并講解創意云文字的概念和組成及其呈現形式。然后展示創意云文字,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前收集到的創意云文字進行評估,如果素材過于平庸,可由教師提前提供。接著學生輸出制作以“排版”為主題的創意云文字。然后對學生針對兩個方面反饋:創意云文字做得如何、是否基本包括了排版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點評。最后反思從時間上來看,第一次設計創意云文字,多少會有一些費時費力,也就是說不熟練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3分組教學法
學生通過商品拍攝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攝影攝像學習經歷,中職學生普遍喜歡使用美拍、秒拍等短視頻拍攝軟件,喜歡刷抖音玩快手,以及會使用愛剪輯視頻剪輯軟件進行視頻短片的剪輯。例如:視頻營銷。根據學生喜歡拍攝的特點:第一,將學生分小組6-8人一組,由學生團隊討論自由選擇熟悉的品牌產品,根據產品的特點和營銷環境撰寫視頻腳本,腳本內容需合理,吸引眼球,且符合自身的拍攝條件;第二,學生通過以上的軟件工具制作自己團隊的原創視頻,視頻完成后上傳合適的視頻網站(如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愛奇藝等);第三,制定視頻推廣方案,選擇合適的新媒體載體平臺推廣,獲取視頻點擊量。
4課程評價
以培養電子商務行業新媒體營銷技能為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改革傳統學生學業評價體系;規范學生學業評價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發揮評價導向功能,促進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4.1分階段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推出類型內容自擬的新媒體項目,分階段完成每期內容制作及營銷策劃方案,以最終營銷效果考核為準。例如:微信營銷與運營通過信息數、粉絲量、轉發量、轉換率、活躍粉絲、本月活動數、活動增加粉絲數、原文閱讀率、圖文質量這些參數來考核。
4.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評價主體的單一,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課程采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本課程評價采用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點評、社會公眾涉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與同伴、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社會公眾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我發展。
5課程建設步驟
形成結構合理,教學優良,科研顯著的課程開發團隊。深入廣西各人才招聘網絡及電商企業進行調研,依據新媒體營銷崗位的實際需求,系統地、積極地深入研究課程基本內容,科學界定課程理論知識與基本實踐的關系,收集經典教學案例,制作微課視頻、教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開拓新媒體營銷實訓實習項目,并設計課程配套習題庫。深化教學研究,整合新媒體營銷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課件、視頻、音頻、微課、習題庫等。通過對《新媒體營銷》課程開發和研究,我們將本課程知識要點與學生特點相結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新媒體營銷能力,又為中職教師對新興課程構建完整教學設計體系提供了思路,同時新媒體營銷日益發展的今天,也為培養適合社會和企業需求的新媒體營銷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文圣瑜.高職《新媒體營銷》課程教學中實訓內容體系的設計研究[J].人才培養,2018,(1).
[2]肖憑.新媒體營銷實務[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3]黃慧化.高職營銷專業“新媒體營銷”課程的開發[J].文教資料,2018,(27).
[4]郭建鳴.試論互聯網思維下藝術類本科生的新媒體技術課程設置[J].長春大學學報,2016,(8).
[5]張慧.新媒體營銷實訓課程的翻轉課堂建構[J].太遠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3-14.
作者:陳玫 單位:廣西玉林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