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03 04:54: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金融知識普及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生產總值不斷提高。金融行業也已經在我國經濟市場中占有越來越重要角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居民對于金融知識學習的興趣和進入金融市場的意愿也在不斷增強。但相對于人們對金融知識了解的興趣,居民的金融知識儲備仍然較為匱乏,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因此,提高互聯網經濟下人們對金融市場、貨幣市場、期貨市場、金融理財產品、信貸市場等金融知識的了解程度,增強人們對金融市場風險的防控意識,是提高我國居民金融知識普及程度的重中之重。
1問題的提出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指出,“我國要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就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政策。經濟要發展,就要堅持建設‘一帶一路’,要將走出來與引進去相結合。提高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海陸外經濟共享,共同繁榮新局面”。這既是對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積極肯定,也意味著堅持構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倡議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在我國對外發展的舞臺上占據主要地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金融知識的普及程度。國外,英美等國家對于金融知識的普及力度遠遠大于我國。英國金融普及工作管理局組織并實施了《關于提高國民金融素養的整體規劃》,并開展實施了“提高居民理財能力”的活動。國內,政府對于金融知識的普及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自2016年以來,我國致力于實施“惠普金融”,有針對性地對于小微企業、農民、低收入群體以較低的成本享受金融服務,建立全面的金融知識發展體系。通過對文獻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外更注重提高居民的金融素養,重視對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并且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作為一種國民教育、必修課程。而我國學者認為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主要在于由微型金融轉為惠普金融,建立完整惠普金融體系,并且將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與互聯網聯系起來形成互聯網金融,從而進一步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程度。
2調研存在的問題分析
2.1三原城關街道地區居民對金融知識的了解尚處于匱乏階段
通過對三原縣城關街道居民市民對金融的認知和對金融知識的了解情況的調研結果分析,發現只有50%左右的人都選擇了對金融的一般了解或者了解一點,甚至有40%的人不了解什么是金融,只有3%的人選擇了對金融知識十分了解。大部分居民對于金融知識的了解只限于表面了解一點,僅對銀行、保險、證券等人們經常接觸的金融機構和人民日常接觸的金融交易業務例如存款等較為熟悉,大部分居民對金融知識的了解還是停留在認為金融就是一種賺錢的工具,發展金融知識是國家的事情,與自己無關。更不用說什么是金融和金融方面的專業術語、金融知識,金融市場等方面就顯得更不甚了解了。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金融與我無關。居民對金融知識的了解匱乏,這將不利于金融知識的普及以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金融知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2三原城關街道地區金融知識的普及領域狹窄
從我們的對三原城關街道居民金融知識普及調查問卷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群眾偏好的金融知識獲取方式。大約70%的居民更喜歡通過參與大型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的方式來獲取金融知識,50%左右的居民更喜歡以大眾傳媒(例如電視專題節目等方式)來獲取金融知識,喜歡以派發金融知識小冊子的方式來獲取金融知識的居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從實地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普及金融知識的過程中發放金融知識普及小冊子的方式效果不佳,大多數人并不會仔細閱讀,通常只是草草看過,并且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調研結果顯示居民了解金融知識的渠道也僅限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銀行業務。而居民接觸金融知識的渠道更是少之又少,金融機構盡管目前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普及金融知識,但是相較而言金融機構對于金融知識的的普及領域還是過于狹窄,金融機構對于金融知識的普及大多只限于特定的客戶群體,普及領域大都局限于推薦自己的理財產品,沒有利用居民們廣泛接受的電視傳媒等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來普及金融知識,專業人士的講座也相對有限。由此可以看出,三原城關街道居民接觸到金融知識的渠道較少,金融機構對于金融知識的普及領域狹窄。
2.3三原城關街道居民對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情況較為保守
從我們對陜西三原城關街道的調研中可以發現在被調研者對于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情況較為保守,大部分居民對于金融產品的購買主要還是辦理銀行儲蓄和購買保險。雖然儲蓄收益較小,但風險較小,安全程度高,選擇人群占一大部分;而保險已被大多數居民熟知并認可,其中養老保險、人身保險、意外保險等險種的購買人群占大多數,購買保險雖然幾乎沒有收益,但也是對自身生存的一種保障,因此人們比較樂于接受。選擇股票和期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群體約占30%左右。股票,期貨等金融理財產品雖有著高收益、高回報的誘惑,但由于居民對其了解較少和自身內心的不信任因此購買情況不容樂觀;對于外匯、國債、信托、實業投資等金融衍生產品的購買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很少有人購買。
3調研建議
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大工程,金融知識涉及的對象較為豐富、普及的內容也較為復雜。因此,在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中需要政府金融知識普及宣傳部門,金融機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消費者自身多個方面相互配合,統籌兼顧,充分利用各自資源進行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宣傳。
3.1政府角度
(1)將金融知識教育融入到我國國民教育體系。金融知識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與中老年人相比,青少年具有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等優勢,因此,教育部門可將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生課本,利用學生們的在校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能夠接觸到較為系統完善、知識豐富的金融基礎知識教育,有利于大家掌握最基本的金融知識,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進入金融市場以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2)充分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各種形式活潑,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金融普及活動。因此在發展普惠金融的教育的手段和條件中,政府應廣泛利用電視節目,網絡直播,視頻宣傳等網絡媒介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建立積極有效的金融知識學習平臺,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增強金融風險控制意識,防止金融詐騙等事件的發生。加強居民對金融熱點的關注,不斷拓寬群眾的理財渠道。開展各種形式活潑,人民群眾樂于接受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3)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地區金融知識教育,形成農村金融教育長效機制。發展農村金融教育長效機制、加強農村地區的金融知識普及面,首先,應提高居民的教育素養,提高其對金融知識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其次,應加強農村地區金融教育普及渠道,多利用廣播、報紙、小視頻等方式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政府還應根據當地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育,增強居民的金融素養,有利于實現精準脫貧。
3.2金融機構及金融監管機構
3.2.1金融監管方面
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對于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行兩會是我國證券市場中重要的金融監管機構,我們應借鑒國外重視金融知識普及的有利經驗,充分發揮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在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中的重要作用。金融監管機構應該從加強對人民群眾金融法律法規教育等方面加強對居民金融知識的教育。引入綜合監管的做法。由于金融業的迅速發展,對金融行業監管的要求越來越高,金融監管機構可以效仿西方等發達國家的監管模式,將銀證保監會三者的監管職能結合起來,使行業自律組織的宣傳普及金融知識的職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使金融消費者能夠有效地規避金融風險,增強自身金融素養。
3.2.2金融機構方面
搭建金融知識平臺,引導公眾理性投資。隨著證券市場和金融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人民群眾選擇理財產品的能力也被要求不斷提高。人民的盲目選擇不僅會造成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混亂,同時也會損害自身的利益。因此,金融機構應搭建金融知識普及平臺,使人民群眾在面對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吸引眼球的預期收益時能夠清醒地認識了解金融證券市場,合理規劃,理性判斷,清醒的認識理財產品,做出合理選擇,維護自身財產的安全和穩定,有助于個人財富的積累。提高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質,完善金融機構工作機制。金融行業不斷順時發展,金融機構也不斷加強對金融產品的研究和創新,我國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也呈現日新月異的景象。然而面對復雜多樣金融產品,以及變化多樣的金融市場,人民群眾尚且不具備相應的判斷能力,不能正確地理解金融產品的含義,因此,培養居民公眾金融素養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這就要求金融機構發揮其重要作用。
3.2.3金融消費者角度
從心態上要提高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作為金融消費者,我們應從心態上改變,主動提高我們對于金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去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和學習金融知識,加強自身金融知識教育,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金融素養。從行為上要加強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知識學習的主動性。首先,多閱讀關于金融知識的書籍。“學好金融專業知識,走遍金融市場都不怕”。專業堅實的金融知識是我們進入金融市場的墊腳石,有利于人民了解貨幣期貨市場,融資理財工具,投資理財產品等專業知識。其次,積極主動走進金融機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要切身實地走進金融機構,身臨其境傾聽專家及理財師等專業人士的理財投資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參考文獻
[1]陳太玉,黃輝,符瑞武.海南農村地區金融知識普及力度亟待提高[J].時代金融,2010(11).
[2]范嘉,楊大魯.普惠金融服務的普及和深化[J].銀行家,2018(11).
[3]柳明花.關于金融知識普及程度調查分析——以吉林省長春市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5(2).
[4]李牧航.我國農村居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的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35).
[5]李海燕.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5).
[6]任鵬飛,張海應.基層金融知識宣傳普及現狀調查與思考[J].西部金融,2011(9).
作者:劉婷婷 單位:寧夏大學回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