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08 05:21: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二級學院學籍管理的主觀能動性不強
目前高職院校普遍推行二級管理模式,浙紡院也積極提倡和推動各學院的二級管理,期望把教務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管理權限逐漸下移,給二級學院更大的自主權。這要求二級學院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對上級部門和學校的有關制度、要求和發展方向有深刻的理解,對學籍管理工作能全盤考慮,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現狀處理各項事務工作,而不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務管理模式,只做簡單的“傳聲筒”。但是實際上二級學院并未從主觀上適應這個“二級”管理模式,工作內容理解不到位,不少工作還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收發和傳達,沒有考慮可能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制定出現問題的預案,同時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沒有歸納總結,出現問題后第一時間不是考慮自身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拋給教務處,有的二級學院甚至讓學生直接咨詢教務處,這種遇到問題互相推諉、管理不到位、責任不明確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二級學院對學籍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從整體考慮,分工不明確,部分學籍工作由教務管理部門完成,部分由學工管理部門完成。兩個崗位在具體工作上經常出現職責不清晰,導致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甚至出了問題,沒人承擔責任。
1.2對學籍管理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相關人員的培訓不夠到位
學籍管理工作相對瑣碎,且工作量大,不易出成果,出現問題一般不會馬上顯現出來,工作做得好壞無人知曉。而學校一般將教務工作的重心放到教學管理、教學創新和教學成果等方面,因而導致學籍管理人員流動大,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籍管理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無相關工作背景要求,信息化程度薄弱,相關培訓較少,人員變動后缺乏相應的專業培訓。而實際上學籍管理工作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提高信息化能力,并且需要實時更新學籍管理觀念。
1.3學籍異動數量大而流程繁瑣,缺乏高效的信息化手段
學籍異動是學籍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籍異動包括休學、退學、轉專業、轉學、復學、升降級、保留學籍等,浙紡院平均每學年涉及到學籍異動的學生近400人,約占在校生總人數的4.5%.如果未來擴招生源的話,這個數量將會成倍增長,目前存在的比較顯著的問題有:1)在辦理休(退)學手續時,學生先要經過家長、班主任、二級學院的同意并簽字,再到宿管科、保衛處、圖書館、學生處、財務處、教務處等6個部門進行審查蓋章,至少需要花半天時間才能完成,假如其中某個環節因不能及時找到相關人員而耽誤,辦完整套手續可能要1周時間,甚至更久,這樣使得某些想要休退學的學生,沒辦完手續就提前離校,導致學校比較被動。2)大量學生找各部門簽字蓋章,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各部門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3)對于轉專業而言,情況就更加復雜,教育部文件以及學校內部文件對于轉專業有不少的限制,但是很多學生、家長、二級學院的老師、班主任對此并不是十分清楚,例如藝術類生源和體育類生源不能轉到非藝術類專業;兩年制和五年一貫制的學生不能轉專業;以特殊招生形式錄取的學生不能轉專業;跟用人單位簽訂合作意向中途不能轉專業;成績不合格的學生不能轉專業,轉學的學生不能轉專業,等等,目前這些準則的把控主要由學籍管理員手工完成,面對我校多元化的招生類別和復雜的轉專業條件,讓學籍管理員手工從每學年100多人的轉專業申請中牢牢把握每個要求而不出一點錯誤相當困難。
2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改革的方法與策略
2.1明確工作職責,制定相關工作流程
學院教務處應制定相應的學籍管理文件和制度,更新學籍管理中各項工作的相應流程,明確各二級學院的職責和權力,配備對應的學籍管理人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位,教務處只負責對各二級學院學籍管理員做流程的解釋說明,學籍工作中涉及的各個細節問題由各二級學院學籍管理員負責對學院的老師、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及家長進行詳細解釋,充分發揮各二級學院學籍管理員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服務師生。而教務處則把學籍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到學籍管理文件及制度的修訂和完善上,對具體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例如針對學生轉專業制定相應的學生轉專業管理辦法,在文件中明確規定轉專業學生的條件,對轉專業的具體流程以及轉專業成功的學生后續管理等問題做出明確的說明。文件制定之后,教務處應對二級學院學籍管理人員進行文件制度的培訓,并對歷年轉專業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比如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文件規定藝術生不能轉到非藝術專業,但是這里的藝術生指的是學生的生源類別,而不是說藝術專業的學生不能轉到非藝術專業,因為藝術專業也有非藝術生源。教務處在每學期轉專業時間段通知,并將轉專業整個工作流程的各時間節點確定下來,二級學院在收到通知之后,結合二級學院的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工作計劃和內容,可集中對班主任進行轉專業制度要求的講解和培訓,再由班主任對班級同學進行通知和說明,學生個別有問題的可以咨詢班主任或者學籍管理員,問題比較多的可以集中召開答疑會議。對于文件中沒有硬性規定的部分,二級學院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出靈活的調整,例如對轉入學生的數量可以根據師資和現有學生數量,通過各種測試進行篩選和控制。遇到不能處理的問題由二級學院學籍管理員咨詢教務處,明確問題的答案后再回復學生、家長及學院老師。教務處對典型集中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有針對性地反饋給其他二級學院,必要的時候需要修訂和更新文件。在轉專業工作過程中教務處可以抽查二級學院工作的布置情況,查看學生或者輔導員對轉專業工作的了解程度,檢查提交的申請中有無和文件制度不符的情況。
2.2加強學籍管理員的培訓,制定激勵政策
學校應定期對學籍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讓學籍管理員不斷學習現有文件制度,了解新的政策變化,真正理解學籍管理工作的重點及難點;熟悉各種工作流程;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分析,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應該加強高職院校學籍管理人員的交流,取長補短,學習其他學校好的經驗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為:1)教務處將學籍管理工作劃分成各個模塊,例如新生入學資格審查、學生學籍異動管理、學籍信息維護、學生畢業工作管理等等,梳理好每個模塊中工作的相關制度、流程、工作重難點,然后建立規范化、系統化、針對學籍管理員的業務培訓。2)將每次培訓的結果進行考核,新的學籍管理人員完成相應的培訓及考核后,可獲得學校認證的培訓證書,方能進入學籍管理員的隊伍。3)教務處應定期組織學籍管理人員開會,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解讀新的政策變化等等。制定激勵政策,對學籍管理員進行工作考核,對于平時工作和考核優秀的學籍管理員,應按照年度給予評優,開辟崗位晉升渠道,防止業務骨干流失。具體的方案包括:1)制訂優秀學籍管理員評價標準。由教務處牽頭,結合人事處、分院、學工部等,制訂優秀學籍管理員標準。2)考核標準中,從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工作態度、創新改革等方面進行細化分類,綜合考核。3)對于考核優秀的學籍管理員,分別從年度獎勵、職稱評定、績效考核、評優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政策體現。
2.3借助教務管理系統,使學籍管理服務更趨精準化
借助教務管理系統,對學籍管理常用流程進行業務重構。通過PC端和移動端(微信公眾號)操作,明確各節點關聯部門職責,明晰各崗位工作人員操作規范,真正實現學籍管理工作數據共享,受理結果公眾號及時推送,提高管理工作時效性和服務精準化。
參考文獻
[1]于敏.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0):101-102
[2]范蓉.試析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籍管理工作效率[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9):107-108
[3]于敏.“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籍檔案管理與開發利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18):133-134
[4]高黎黎.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改革研究——以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時代金融,2018(5).
作者:李瑋茹 單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