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9 09:03: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城市地下綠色施工技術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能力是保證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為迎合綠色施工理念,要充分結合具體施工實際,不斷制定完善的綠色施工方案,并且積極引入有效的技術措施,加強管理,提高施工質量,進一步推進城市發展,也以此確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具體分析如下。
1綠色施工新技術及創新技術應用
1.1基于BIM技術優化方案
全面模擬施工,從模擬施工中分析施工可行性、施工成本(材料消耗、能源資源消耗)、施工進度和質量安全等方面量化分析選出最終方案。另外借助3D動畫技術可以幫助項目參與人員對項目本身的全面、快速、準確的理解。對綜合管廊復雜節點的真實高度仿真,及可視化虛擬漫游可以幫助建設者對照圖紙進行形象化的認知,從而有效地指導施工作業。
1.2土方挖填平衡施工技術
避免開挖土方外運棄土和從外部調運土方進行回填,減少土地資源、人員、機械、能源的浪費。根據對場內開挖和回填量進行對比分析,確定場內土石方挖填填挖方案。將挖、填方區所在區域分為若干挖方區和填方區,考慮土石方運距和機械、人員的組織,進行土石方挖填。
2地下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通過合理的運用施工方法,能夠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施工質量,同時在施工方法運用過程,更要結合綠色施工理念,充分做好施工技術引導與綠色施工技術宣傳,從而提高施工水平的同時,也進一步為施工建設單位提供更加高效的技術策略,從而保證各項工程順利開展。
2.1明挖現澆法
在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管道綜合建設的過程之中,明挖現澆法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一類。該方法高度契合地下施工的大面積施工要求,能夠將同一個工程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有序進行,確保工程的效率。同時,該操作方法相對較為簡易,所以其所需的造價成本較低,能夠提升工程的效率,而其不足是其施工中持續疏導交通。同時,該方法對地勢要求相對較高,必須選擇平坦區域并且周圍沒有特大型國家保護建筑。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開挖斷面,再將管道結構填入地下,而其不足之處在于,在開挖后還需要二次回填,回填的工程要求相對較高。
2.2明挖預制拼裝法
明挖預制拼裝法是當前地下管道施工過程中較為領先的一類技術,經常被運用于技術成熟的發達國家。該技術需求較大噸位的起重機以及出產能力較強的大規模工廠配合完成,同時對現場的施工人員要求也相對較高。而該方法最大的利用價值在于,一旦將準備工作落實完畢,其建筑周期會非常短,這樣一來不僅節約了生產投入,也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同時通過環保工作開展,其操作方法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相對較小。
2.3盾構法
所謂的盾構法,顧名思義即為在地下結構中使用一種盾構的保護結構,再進行施工操作。而該方法區別于傳統的地下施工技術,其最大的額特點在于任何的操作,都是在專門定制的護盾結構下進行的。因此,在使用該方法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必須明確地下水的情況,有效避免沉降的可能性,是一類工程要求相對較高的技術。目前,盾構法運用在地下綜合管道的建設具備如下的優勢:首先其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因此不需要過多的人力資源投入,就能切實提升工程質量結構。其次,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沉降可能性相對較低,不需要額外事先做好降水處理。最后,該方法對其地上的建筑物或周邊的管道負面影響相對較小,可控制力強。而盾構法并非最為簡單、有效、有價值的地下城市管道作業方法,該方法所需要的成本相對較高,而遇到小曲線半徑管廊的施工會遭遇較大的阻力。
2.4防水施工技術
盡管目前我國地下地下工程防水的技術較為成熟,但受限于各個區域的客觀條件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分,即地下結構的不同、地下含水量的不同、施工工藝不同等實際情況,在具體落實操作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不能只憑借自身的“經驗主義”或固有印象,管廊的防水原則應為“以防為主,防、排、截、堵相結合,剛柔相濟,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主要通過采用防水混凝土、合理的混凝土級配、優質的外加劑、合理的結構分縫、科學的細部設計來解決綜合管廊鋼筋混凝土混凝土主體的防滲。配合外包防水卷材及防水涂料,以變形縫、施工縫為防水為重點,多道設防。需要注意的是為保護防水卷材不受鋼筋安裝施工和回填施工的損傷,在底板及側墻設置保護層,轉角位置附加一層防水卷材。根據以往地下工程建設的教訓,預埋穿墻管處是滲漏最嚴重的部位,建議采用成品預埋套管和套盒。此外,在各類管道安裝之前孔口需要臨時封堵,以防雨水倒灌。
2.5基坑支護技術
目前綜合管廊大多是采用明挖法施工,常見的明挖法施工的基坑支護技術主要有:放坡開挖無支護、噴錨支護、土釘墻支護、鋼板樁支護,在特殊條件下會用到地下連續墻支護、樁撐支護、樁錨支護,SMW工法樁、雙排樁支護在管廊里也有應用,但案例較少。具體施工的過程中則需要充分判斷與分析實際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基坑開挖技術。基坑開挖技術的要求與難度相對較大,同時其經濟成本也較高,因此需要經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測算與分析,用以選擇更為契合、更為高效率的開挖手段,做到有針對性地開挖工作,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對周邊環境影響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身工程的效率與質量,為推進我國可持續化、綠色建筑技術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3綠色建造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傳統建筑施工各項工作的過程之中,部分施工隊伍過分追求經濟效益或工程效果,而忽略了對環境的影響。而伴隨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越發重視,目前綠色、可持續化發展,成為建筑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目前一體化、智能化的綠色建筑模式越發受到認可。同時,隨著人民群眾對城市建筑的要求不斷提升,地下空間的改造利用也成為更為關鍵性的規劃與任務,如何做好地下綜合管道的設計,成為城市建設的關鍵性人物。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區域正在進一步開發與利用地下結構,從實際分析,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做好城市地下利用十分關鍵,現如今,城市地下規劃有包括商場、鐵路、地下商業結構等多元化的內容。盡管部分學者指出,未來的建筑結構將會以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為主,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開展地下結構也是重要的城市發展渠道之一,未來更多的綠色施工技術將會成為主流,并且給予城市更大的經濟效益,幫助城市實現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此外,隨著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涌入城市,城市環境問題備受關注,綠色建造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更加會受到各界關注,因此,對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開發與施工必然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作為相關施工技術人員,更應該提高認識,不斷加強關注,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從而不斷促進城市現代化發展。總之,新時期,為了迎合城市化進程,需要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能力,通過本文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的研究,明確了其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旨在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提高綠色施工水平,從而為施工企業節約更大成本,也以此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進一步促進城市建設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善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技術探討[J].居業,2018(12):127-128.
[2]劉祥群.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噴膜防水施工技術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90-91.
[3]胡德帥,林濤,姚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綠色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J].中國標準化,2018(22):19-20.
[4]康長波.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中的基坑支護技術的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8(20):119.
作者:田野 單位: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