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7 09:10: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生態環境在水利施工的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水利工程概述
水是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水利工程是為控制、利用和保護地表及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修建的各項工程建設的總稱。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灌溉、排澇、防洪等諸多方面,需要修建壩、堤、水閘等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水利工程分為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力發電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環境水利工程、海涂圍墾工程等。水利工程具有影響面廣、規模大、對環境影響大、投資高、技術復雜、工期長等特點。水利工程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設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利民工程,它能有效減少洪澇災害,保證居民安全,調節和分配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但水利施工會對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資源產生負面影響。水利施工建設要正視這一問題,從全局出發,統籌兼顧,明確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不斷完善工程施工建設體系,加強水利施工監督管理,采取有效干預防范措施,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證水利施工順利有序地開展,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2水利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A.水利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水利工程建筑物包括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專門水工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大量地應用建筑施工材料會改變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水利施工工期較長,施工范圍較大,如果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對施工廢料、廢水、粉塵、垃圾、噪音處理不當,會對施工周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B.水利施工對氣候的影響。水利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水庫中的水資源具有一定的蓄熱能力,水利施工會影響某些區域的大氣氣候,相應地區的氣溫變化會減小,施工局部地區風向和風力也會有所變化,地面蒸發加劇,降雨量增加,空氣濕度提升。C.水利施工對水資源的影響。水庫中的水流速度受蓄水調控作用影響,河水的流通性降低,河流不通暢,水中的含氧量和礦物質含量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污染物無法擴散,加劇了水體惡化,污染了周邊農田及地下水資源。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缺乏科學規劃和長遠眼光,改變了河流原有流速、流向,削弱水體自身凈化能力,導致水質、水溫和泥沙量出現變化。D.對動植物的影響。部分水利工程地處山區,就地取材。但開采石材會對山體結構及植被造成破壞,致使植被覆蓋率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區域的水質、土壤污染,改變了當地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河流流量減小,水位提高,營養物質沉淀,對水資源中的生物資源造成了破壞,致使整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E.水利施工對土壤資源的影響。修建堤壩、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槽等基礎設施時,涉及土方開挖施工。在平整土地和清理過程中,破壞了施工場地的樹木、農田、草坪。水庫施工中,水分含量的擴大和不斷滲透會加速土壤肥力喪失,氮元素含量大大降低,土壤結構變化,土壤鹽堿化水平提高,導致土壤遭到嚴重破壞,致使當地作物產量下降,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破壞。
3水利施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解決措施
第一,加強立法,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為保障水利建設工程順利施工,保護生態環境,國家應制定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健全生態環境補償體系。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相關管理部門要完善施工政策、法規,及時發現施工漏洞,迅速整改,保證水利施工有序開展。開展系統、常規的執法人員培訓,明確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職責。培養執法人員責任心,嚴格執法,嚴厲處罰打擊不計后果的破壞環境行為。協調規劃林業、土地、水利等部門的合作與溝通,促進水利施工順利進行。加強環境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施工單位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氛圍。第二,優化設計、施工管理,完善環境保護制度,促進水利工程科學、規范施工。工程施工建設設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服從區域生態發展的整體規劃,全面規劃,明確水利工程環保需求,科學預測工程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因地制宜,精準分析水利工程生態環境現狀和水利工程施工的可行性,關注社會需求、環境承載能力,探討和研究水利工程價值。進行環境評價,綜合考量,科學決策。建立健全的環境補償機制,在建設方案上,設計采取預防性措施,一旦發生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迅速采取補救措施,進行有效干預與防范,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施工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落實環境保護制度,規范施工人員的施工,重視施工收尾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第一時間修整和恢復周圍生態環境。加強天然河床保護,嚴格控制污染物和廢物的排放,重視重點物種和資源的保護,保證生產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第三,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監督、檢測體系。水利工程施工中,要重視水利評估和檢測,對工程施工環境、生態影響做出科學評估,完善評估指標和檢測依據,建立全方位、健全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完善相關監管機制,樣品取樣、檢測過程中,嚴格遵循規范要求,保障檢測、評估結果的準確、有效。關閉或整改高污染項目,加強施工期間水質量、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及其他污染的監控檢測。施工過程中,發現生態環境破壞跡象要及時停工,并聯系相關部門采取更正、補救措施,力求將損失降到最低。第四,采用先進的水利施工技術。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水利施工水平的提升。水利施工過程中,要重視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進行技術層面深度剖析,加快科技成果的研發與轉化。第五,重視人才培養,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要求管理者和施工人員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施工企業要重視員工職業技能培養,重視先進理論和方法的實踐和培訓,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手段,提高水利施工技術水平。拓寬優秀專業人才的引進渠道,優化人力資源薪資建設,提升施工人員整體素質。
4結語
水利工程施工會對施工周圍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生態環境保護,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必須深入研究和探討工程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立法,加強執法監督,優化設計,進行施工管理,健全水利工程監督、檢測、評價體系,提高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和施工技能,減少對水利施工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連超.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2):121-122.
[2]張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新技術應用與環境保護研究[J].河北水利,2018,(07):56-57.
[3]丁建平.淺析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性[J].區域治理,2018,(33):109-110.
[4]李玲.淺論水利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管理[J].四川水利,2017,(z1):46-47.
[5]唐甲和.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及保護對策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7,29(08):190-191.
[6]石超.淺析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4):48.541
作者:鄭麗穎 單位: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