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30 09:07: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16年8月,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人們常把健康比作1,事業、家庭、名譽、財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圓滿全系于1的穩固。”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健康對人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將來為祖國服務的重任,在校幾年的體質健康水平變化情況和趨勢,不僅直接影響著大學生能否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更關系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機制及策略為出發點,深入研究、分析與梳理,旨在通過創建種類齊全的學生體育社團以及學生體育社團良好的發展機制及策略,最大程度的吸引、激發廣大學生加入到體育社團中來,主動的、積極的進行運動、訓練,切實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上海市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機制
1.1組織機制
科學構建組織機構,加強部門聯系。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組織機構的科學化是社團運作的起點和立足點。體育社團組織機構的科學化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特征:(1)體育社團必須能夠明確自己的社團宗旨,建立比較明確的目標和計劃。(2)體育社團的內部各管理部門應當依據本項目的各自特點,社團開展活動的需要,成立相應的部門,同時明確內部各管理人員的條件。(3)組織機構的人員配置必須合理,必須能夠保障工作的完成質量,同時在社團成員里面能夠豎立比較高的威信。因此,體育社團在構建相關管理部門時,應去除過于冗繁的部門,使每個部門都有相應職能,精簡組織機構。同時,可由秘書部或社長負責,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在能夠統一領會社團宗旨的基礎上,能快速靈活的進行有效溝通合作,確保完成社團的學年發展計劃。總的來說,社團組織應當在教師監督,社長負責的基礎上廣泛發揮職能部門的功能,使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社團活動中來。
1.2管理機制
體育社團科學化的管理機制主要包括體育社團管理的專業化、程序化、具有可持續性等幾個方面。針對當前高校的體制結構,從外部管理的角度,應當形成以學校黨委牽頭,體育部負責,團委和學院配合,體育社團實施的管理機構模式。同時,針對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特點和功能,體育社團的管理有必要形成外部管理機制和內部管理機制兩個層面的系統管理框架。其中體育社團的外部管理主要是指對體育社團領導層面所進行的管理。而體育社團的內部管理主要是指體育社團根據發展需要而進行的項目管理,比如體育社團組織機構管理,體育社團成員管理,體育活動經費管理,體育社團活動方式管理等主要內容。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相互聯系,又有區別,以體育社團為中心,共同圍繞學生體育參與及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本質目標,對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進行科學化管理。
1.3運行機制
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運行機制的科學化是指在體育社團成立之后,體育社團在發展過程中所采取的運作程序的科學化,其運行機制應依據社團的發展現狀制定科學的運作化程序,并且以規章制度的方式來使其得以保障。具體包括科學構建運轉流程;明確各機構部門的功能作用;及時對體育社團的活動進行反饋等。在學校團委和體育部的雙重管理模式下,體育社團的運行機構包括體育社團成立,校內外活動,經費、場地支持,商業贊助,活動策劃,反饋等主要功能。在科學構建體育社團運行流程的基礎上,強化流程過程中各部門的功能,保障體育社團運行的流暢。體育部、團委、體育社團三方構建的組織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體育社團運行的成功與否。因此,在運行流程中,應當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體育部和團委屬于領導方,其功能主要是對學生的引導和支持,兩者之間要進行必要的溝通,在教育的方法下發展體育社團的潛在運作能力。體育社團是運行流轉的主要實施方,應當領會各體育社團的活動精神,積極落實活動方案,對體育活動情況做出反饋。
1.4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對學生體育社團運作成效的檢驗和評估。科學化的評價機制主要是指建立起一套全面、客觀、有效的評價體系。首先,制定完善的體育社團評價制度。體育社團評價制度的建立應當在體育部和團委的直接參與下完成,由體育部負責監督和實施,定期對體育社團進行考核評價。其次,建立多角度評價標準。建立多角度的評價標準可以更加客觀的反應體育社團的成效業績。體育社團成員、體育社團干部和體育社團指導教師的評價是對體育社團運行成效最真實的反饋;最后,評價內容要全面。體育社團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組織結構、社員人數、日均活動時間、校內外活動狀況等各項內容。
1.5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學生體育社團能夠穩步發展的良好保障,良好的激勵機制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鼓舞學生的熱情。在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過程中,應當發揮與學生體育社團活動有關的指導教師,社團成員,社團干部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通過激勵的方式來促進各因素對體育社團的貢獻。因此,要針對各因素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指導教師最關心的是其福利待遇,因此有必要把指導教師對社團的工作內容納入到體育部的年度考核,通過其工作量的大小合理的予以薪酬福利。社團干部最關心的是其社團的星級狀況,以及是否能評定為優秀社團干部等學校認可,因此,可通過星級社團評定,優秀社團干部等稱號對其進行激勵。對于普通社員而言,其關注的是其專項技術的進步程度與達標水平,因此可通過社團專項技術比賽選拔優秀社團成員的方法來對其進行激勵。
1.6監督機制
監督機制是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的重要保障,沒有全方位監督機制的保障,學生體育社團很容易走向“形式主義”,監督機制在學生體育社團運行過程中起到監督大局的功能。因此,監督機制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健全監督內容,規范各內容監督制度。對體育社團的監督是指其領導機構對社團活動,經費使用,指導教師等各項內容所采取的監察和督辦,是體育社團保持良好運行的基礎保障。其次,建立多方位監督體系,落實各懲罰措施。要構建多方位的監督體系,具體可由體育部、團委、社團成員三方協作,共同監督。在監督的基礎上,要形成明確的懲罰條例,嚴格落實懲罰措施。
1.7保障機制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學生體育社團長足、有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完善的保障機制在學生體育社團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政策保障。學校的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學生體育社團在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中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給與高度的重視,給與學生體育社團大力的支持和扶持,將學生體育社團的工作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當中,并落實到實處;第二,經費保障。學校或體育部等管理部門應當對學生體育社團發展中的經費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三,師資保障。體育部應派技術過硬、業務能力強的專業老師對各個體育社團進行指導;第四,體育設施保障。體育部成立場地管理小組,有專人負責體育社團場地的審批工作,除學生體育課外,盡可能地優先滿足學生體育社團的場地使用;最后,安全保障。對每個參與體育社團的學生除了基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為每個社團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
2.發展策略
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要想長足、持續、有效的發展,就必須在學生體育社團發展機制完善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措施、手段和途徑進一步吸引、激發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自己擅長的學生體育社團中來,使學生由被動鍛煉到主動鍛煉,真正做到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因此,針對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提出建立學生體育社團-競賽班-校隊三方面聯動的發展策略,具體操作如下。
2.1建立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評價模式
每學期結束,對學生體育課成績的評定采用體育課與學生參與體育社團活動情況共同評價。一部分成績通過傳統體育課考試的方式獲得,另一部分成績通過學生課外參與體育社團活動的次數、時間等情況獲得,兩部分成績最終組成學生本學期體育課的成績。這種方法很大程度上吸引和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體育社團的活動。
2.2創新教學模式———體育競賽班
依據上海市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受廣大學生普遍喜愛的運動項目為基礎,從這些項目的體育社團中遴選出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等學生成立體育競賽班,競賽班的學生可免修體育課,體育成績和學分以其參加校內一系列比賽過程中(包括賽前、賽中和賽后)的表現給予成績的考核和評價以及學分的認定。這種方式更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主觀上熱愛體育運動,改變鍛煉態度,主動地參與到體育社團活動中來。
2.3校隊
各個項目校隊的組成包括:有競賽班的項目校隊成員由競賽班的學生遴選出來,沒有競賽班的項目由各個體育社團遴選出來代表學校參加校外的各種比賽,代表學校參加校外各級比賽的學生同樣可免修體育課,其體育課成績和學分的評定以其參加校外一系列比賽過程中(包括賽前、賽中和賽后)的表現給予成績的考核和評價以及學分的認定。
3.結語
毋庸置疑,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完善的發展機制是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長足、有效、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科學有效的發展策略是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長足、有效、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同時,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完善的發展機制和科學有效的發展策略又是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效途徑、手段和措施。因此通過建立體育社團-競賽班-校隊三方面聯動的發展策略,極大的吸引、激發了更多的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生體育社團活動中來,從而在保障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長足、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又切實提高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高金庫,查顯峰.新時期我國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策略探索[J].繼續教育研究,2017,(12):105-106.
[2]王鵬.香港高校體育社團運行機制及其啟示[J].體育學刊,2017,24(03):72-75.
[3]卜蘇利.高校學生社團研究現狀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5,(01):128-131.
[4]夏瓊華.美國高校大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特征及其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5,34(03)22-26.
[5]楊韻.大學生體質健康危機的現實困境與緩解之道[J].教育發展研究,2018,(05):23-28.
[6]顧久賢,李鐵.健康中國背景下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實證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05):120-124.
作者:董海軍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