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5 03:59: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當今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浪潮中,大數據以自身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在我們學習和生活中日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一系列隱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現在和未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數據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數據給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也是挑戰。與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緩慢和滯后狀況。當前,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手段,內容單一,枯燥過時,引不起學生學習積極性,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滯后于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度,更不用說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難以順利實現。因此,我們應當結合大數據時代的背景和當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決策,以適應大數據時代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完成高校“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1大數據時代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1大數據時代的含義
大數據資深專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大數據就是利用一種嶄新的方式,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獲取巨大價值的產品、服務或者深刻觀點的技術。人民日報把大數據論述為“大數據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價值觀,方法論”。
1.2大數據的特征
第一,參與者廣泛,傳播范圍寬廣,數據量大。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用數據技術學習、工作、娛樂等的人數日益增多。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利用或者享受數據技術帶來的有益之處。每個人都可以是大數據的接受者也同時可以是大數據的傳遞者。在大數據時代,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都是傳播者。無論你身份地位如何,只需一條看似無關緊要的微信、微博,可能立即引起成千上萬甚至更多人的關注,形成“蝴蝶效應”,使本來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百姓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公眾關注。真正體現了“社會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和推動”的道理。大數據時代使傳播范圍寬廣,不僅沖破了傳統的單一維度和直接當面交流的社會交往方式,而且可以通過微信等新媒體虛擬社會工具,個人傳播的信息通過轉發、轉載等簡單的方式以成千上萬倍速度擴散,其傳播范圍之寬廣,受眾之眾多是以往時代信息傳播難以達到的。其次是,隨著大數據各種硬件設備的快速發展,大數據的各種傳輸設備越來越先進,人們處理數據的能力和方法與之前相比發生了質的飛越,從而使數據有效性準確性日益提高,可以充分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各種層次的需求。大數據不僅數據量大,而且數據完整性大。第二,數據種類多,內容豐富且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數據種類多樣、內容豐富也是大數據的基本特點之一。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傳播的內容豐富、來源渠道龐雜、主題多種多樣且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上至國際新聞、國家大事,下至普通大眾的日常點滴、生活瑣事都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在大數據中實時體現。以前的大數據數量龐大,但結構化數據占主要部分。隨著數據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非結構化數據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勢頭迅速出現。而且這些非結構化數據大多與人類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活動密切相關。第三,數據傳播及時性強,數據統計處理轉化速度快。大數據與以往年代的數據相比的特點在于傳播及時性強,數據統計處理轉化速度快。人人均可利用高級數據傳感硬件設備和技術成為大數據時代的主角。只有在有效提高數據統計處理轉化的速度,才能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提高數據利用率。否則,不斷增長的數據,不但不能發揮優勢,反而會適得其反。并且,數據價值隨著數據動態發展而變化發展,如果不能在一定限度內把數據及時有效的處理,那么數據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價值,大數據就隨之失去意義。大數據滿足了社會時展快節奏和信息傳播的時效性的發展要求,數據傳播及時性強、速度快、效率高。第四,數據價值密度低。大數據的種類多種多樣,最主要的分類為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其中非結構化的數據占絕大多數。非結構化數據,雖然種類較多又類型負責,可以展現事物的全部發展過程和相關細節,但都屬于散亂的狀態,沒有統一歸類與處理總結,屬于原始數據狀態,因此要進行專門和高效的應用,需要對數據進行一定難度的采集、挖掘、和綜合分析。這也是造成數據價值密度低而不高的重要因素。
1.3大數據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關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黨和國家利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來對大學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國家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長期堅持走持社會主義道路和保持社會主義特色的思想保證,不僅關系著我國廣大青年學生能否培養成思想優良、政治立場堅定、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優秀人才,還關系著能否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優秀道德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戰略問題。大學生由于身心處于快速成長時期,具有精力充沛、思想活躍、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思想容易波動等特征。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達到良好效果,就要結合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所具有的新的身心特點,利用其樂意接受的有效的教育內容和途徑。面臨社會方方面面的日新月異的發展和大數據化的時代潮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創新是大數據時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大數據時代,高校師生之間的交往和交流由傳統的單一性向多維化轉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進行教育的不僅僅是課堂上的老師,還包括其他一些通過信息傳播載體傳送數據者,從而使以往傳統的高校師生交往的主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師生交往呈現多維度變化趨勢。其次,大數據時代下,教師的主體權威地位受到挑戰而逐漸弱化,嚴格的師生關系變得更加平等和諧民主。高校學生可以通過快捷高效的網絡途徑獲取知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體和權威地位逐漸削,師生關系由傳統的唯一的知識傳授者和接受者關系轉變為相互促進者的日趨平等的關系。再次,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師生交往沖破了傳統的只能在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往的空間和時間限制。師生可以毫無限制的借助數據平臺傳播更新數據,師生交往的連續性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環境背景下,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關系由傳統的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高校師生可以借助數據可成為彼此思想上的引導者和被引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快速發展并普及的時代潮流中由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向更加生動、有趣、活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面臨新挑戰。
1.3.1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多元化
在大數據時代下,各種良莠不齊、復雜多樣的大數據真假難辨,西方一些國家通過網絡宣傳的反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的消極或者錯誤觀念和思想,思想和心智還不成熟的高校大學生被誤導蠱惑,本該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被扭曲。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打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幌子,對涉世未深、思想尚不成熟而看不清其實質的廣大高校大學生進行腐蝕拉攏以達到去社會主義的險惡目的。目前一些大學生拜金主義、享受至上、娛樂至上的思想就是西方侵蝕我國當代大學生思想有力的證明。大數據使高校大學生由傳統的激情飛揚、奮力拼搏、積極向上的單一思想向多元化發展。在生活條件日益提高的今天不斷發生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自殺或者殺害他人的極端現象,如果深入分析,不難發現是大學生沉溺網絡接收各種網絡上各種暴力宣傳影響,又缺乏必要的抗壓抗挫折能力鍛煉而抗壓力過低造成。
1.3.2大數據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圍復雜化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使各種信息以數據的形式傳播和接收方便快捷的同時,面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高校學生對社會事件的關注日益加強和自由等情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日益復雜化,這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3.3大數據使傳統的課堂和教師受到挑戰
日新月異的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改變了只有在小小課堂上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大學生可以在課堂內外利用網絡通過在線教育或者下載各種學習資料,還可以在課余和老師進行線上交流,從而使課堂不再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場所,教師也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講授者,使傳統的課堂和教師面臨嚴峻挑戰。
2大數據時代民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存主要問題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滯后于大數據時展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和途徑傳達給大學生。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和各種通訊工具設備快速發展態勢下,據調研發現,目前民辦高校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以課堂教學為主,而且以理論灌輸方法為主。滿足不了當代大學生的需求,跟趕不上大數據時展的要求,也就達不到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教育目標。
2.2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到國際國內各種消息和動態。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上的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又包羅萬象交雜著各種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和思想觀念的信息,使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成型期的大學生迷惘困惑不知何為正確方向,急需高校根據當代大學生實際情況給予正確引導。但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又落后于時展,嚴重脫離了當代大學生的實際,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情感、知識、法律、道德等需求,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又一挑戰。如,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等國家方針政策仍然是當前民辦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而且案例陳舊老套,沒有把當生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缺乏新意和時代特色。從而使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自己當前的現實相距太久遠甚至脫節而失去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教育目標。
3對策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達到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的教育目標,就必須對我國當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革創新。
3.1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意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實處首先要得到校主管負責人的重視。要使高校適應大數據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校主管負責人就要充分意識到大數據給高校大學生造成的巨大影響和新變化。校領導要正確對待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重視和支持新媒體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和運用和發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緊跟高校大學生和大數據時展的要求,這樣才能更好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豐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面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多樣化的知識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改革創新以往過時乏味的不能滿足大學生和時代需求的內容,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新鮮的體現時代性和感召力的新元素新內容,進一步豐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我國當前的國情特別是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國情和大學生新的時代思想實際出發,把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新的時代特征,和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相融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國家大事、百姓小事等現實相融合,進一步充實和更加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3.3創新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時展要求,高校要改變以往落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法,創新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強利用大數據的能力。一方面在教學方法數字化,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目標的引導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編為受學生歡迎的數字化新教材,這樣更易于吸引大學生;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制作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專門的教育軟件。另一方面在鞏固廣播、板報、櫥窗等傳統校園媒體的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微博、微信等傳統校園媒體。
參考文獻
[1]尋找通往未來的鑰匙[N].人民日報,2013-02-01.
[2]李正楊.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研究[J].學理論,2014,(13).
[3]王靖.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挑戰與對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4]高愛芳,高衛松.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調查分析及德育引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5]申寧,林露.切實履行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OL].人民網-教育頻道綜合,2017-02-28.
作者:謝留枝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