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03 09:14: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興趣在幼兒舞蹈中的重要性,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兒童舞蹈教育工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崛起并呈現出積極的態勢,前景可觀。對兒童進行舞蹈培訓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也因此興起了各種名目的舞蹈競賽。造成這種局面,稍加思索,便可得出其中并不是只有益處,也暗藏許多危機,需要社會各界加以警惕。相關舞蹈培訓課程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總會有照顧不到的方面。比如說有些培訓單位過于苛責技能的培訓而罔顧兒童的身體發育規律,有些方法更加適用于成人卻被生搬硬套到兒童身上,不著重于培養兒童對于舞蹈藝術的主觀意愿以及藝術情操,不能激發兒童心靈深處的認同感以及理解能力,也不能保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反而產生逆反心理,這就與培訓兒童舞蹈的初心相違背了。同時,錯誤的舞蹈教育觀和教學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兒童天生對周邊事物有著高度的好奇性,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十分強。對兒童舞蹈進行培訓是幼兒藝術教育這一環節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能夠運用肢體語言,夸張、形象生動地表達感情,因此受到了廣大兒童的追捧,為兒童展現自我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為孩子的素質教育貢獻了一份力量。所以說,要利用舞蹈藝術的積極功能來塑造兒童的形體以及積極的心理狀態,以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在現今這個時代背景下,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人們對于幼兒素質教育重視程度也得到了提升,幼兒舞蹈生動形象、感染力強,通過學習幼兒舞蹈,孩子們會受到很好的藝術熏陶和情感培養,但在少年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家長和教師由于不諳幼兒的心理特征,只是一味地灌輸單一的動作要點,不重視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結果影響了幼兒的學習效果。因此,應該將舞蹈藝術不漏痕跡的融入兒童的素質性學習中去,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使兒童發自內心想要去了解這門藝術,從小進行藝術的熏陶,開發兒童的感官能力,讓孩子們體會到其中的樂趣,自發去學習研究。孩子們在學到專業舞蹈技能的同時,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塑造,將知識內化為一種處世態度以及人生智慧,從而獲得全方位的教育。
一、興趣培養的必需性
就教育心理學這一理論層面來講,激發人們進行探索學習的重要因素就是對某一事物興致。興趣促使你對某一科目產生興趣,進而想要去深入了解。當然,在學習的中途也能激發你的好感度,在孩子學習舞蹈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其對舞蹈的理解與掌握,從這一個角度,腳踏實地地教化孩子們對于舞蹈的喜愛與樂趣。當學生們有興趣去進行學習活動時,并沒有把學習當作一種壓力。以興趣為根源的學習活動不僅使學生集中精力積極思考,也能夠事半功倍的效果。倘若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內容毫無興趣,那么也就成為了一種負重前行,在長此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喪失毅力和恒心。在興趣培養的過程中要高度關切孩子們內心的感受,為孩子們營造歸屬感和安全感,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藝術熏陶,培養兒童的審美情操。在學術界中很是重視人的“歸屬感”這一點,從廣泛意義上來說,它指的是個人對于集體或事物的認同情況。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這一理念,對歸屬和愛情的需求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要是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個體,都有對于家人,對于社會群體以及其他個體之間的溫情有著渴望。這是基于人體對于情感的需求。對于周邊事物進行摸索以及解決存在于身邊的問題是個人的認知需求。
二、兒童舞蹈學習過程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教學過程中外界環境的影響。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外界環境的狀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舒適的外界氛圍可以對兒童的學習生活造成健康的影響。所以在兒童開始學習舞蹈藝術的時候,就要竭力塑造一個舒適的學習場景以及氛圍。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不但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情感和感染到美感,更激發了他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促進了孩子們追求舞蹈和身體的美感,同時也讓舞蹈教學和培訓活動達到了基礎教學目的。
(二)舞蹈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如果舞蹈老師教學情況不符合規律,就會使學生不能把握舞蹈的學習要素,直接影響兒童舞蹈課堂教學水平。相關從教人員的教學情況不符合規律,概括而來就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老師對幼兒內心活動規律的掌握不深,教學方式不夠靈活不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于舞蹈學習,比較困難融入到舞蹈的學習環境中來;二是,舞蹈老師自身的技能不成熟,教學計劃針對性不強,并不適合幼兒的特性,偏向于成人模式,壓抑了幼兒愛玩鬧的天性,這樣舞蹈教學也缺乏幼兒趣味,同時影響了舞蹈教學的總體效果。
(三)舞蹈培訓內容的篩選。幼兒舞蹈教學與普通舞蹈教學有些不一樣,有別于后者,它所要教學的內容更加絢爛,可以從不同角度指引兒童去鑒別和理解舞蹈,體會舞蹈的藝術感,由此點燃孩子們對于舞蹈學習的熱愛。目前還有很多舞蹈教材以及與此相關的各類教輔資料,但材料的選擇可以說是相當混亂。而且大多數針對兒童的教學形式內容不夠豐富,往往以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去進行學習,只是聽老師的話按部就班的進行練習,這樣一來,孩子們的自主性和創作性不能很好的施展開來,對于長此以往的的學習生活有害無益。
三、培養幼兒舞蹈興趣的方法
(一)創設良好的場地環境,提高幼兒的藝術感悟力。由此我對一些培訓機構進行了勘察,不難發現許多機構專注于舞蹈教學外部環境的打造。把整個場所進行主題性的區域劃分,例如“小劇場”“名人舞”“舞蹈風格”等。就說在在“名人舞”這一部分,老師張貼了個別出類拔萃的舞蹈匠人和表演場景圖在告示欄上;另外一個部分“小劇場”,具體來說就是培訓師把舞蹈比賽中的孩子們的舞蹈表演中的精彩部分截取進行圖片展示,這些小角落給培訓活動營造了積極的氛圍,刺激了孩子的表演和模仿的興趣。憑借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悄無聲息地向孩子們傳達一種想要開展舞蹈學習的心理,從另一個角度對孩子們進行藝術熏陶。
(二)方法上注重興趣培養、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指一個人積極探究某事物及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或從事活動的重要動機。教師要在舞蹈的教育過程中不斷激發和保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以苦為樂,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訓練當中。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說,興趣可以使人對某一門技術產生想要學習的心理,進而想要去深入了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當然,在學習的中途也能激發你的好感度。在孩子學習舞蹈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其對舞蹈的理解與掌握,從這一個角度,腳踏實地地教化孩子們對于舞蹈的喜愛與樂趣。因此這就要求教學者在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發展和發揮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調動一切手段,讓學生充分參與訓練,使他們開動腦筋,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
(三)注重選材趣味性,提高幼兒舞蹈的教學質量。老師們知道,孩子們喜歡探索自己喜愛的事物,也就是說跳舞的樂趣對于到學生是否想要參與學習或者說能否集中注意力在學習過程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要求培育者在培育過程中要加強內容的吸引力。開始的開始,要選擇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即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去感受一切事物,力求與孩子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這樣才能使舞蹈作品以及其教學過程變得更加輕松,更有認同感。在長此以往的教學階段中,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和發展,對于未來更加長遠的學習生活來說,有了更加敦實的學習基石。所以說,相關培訓老師應當竭盡所能地在教學活動中開發促進孩子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和恒心,將教學過程變得輕松自在,更有樂趣,在這個基礎上推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從自身出發對舞蹈教學的水平精益求精。比如民族民間舞一級中的小熊舞,和別的舞蹈相比,孩子更喜歡這種邊講故事邊跳的舞蹈,通俗易懂印象也深刻。
四、結語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的成長發展關鍵期,相關培訓老師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要提前做好萬全準備,準確的掌握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進度,注重與孩子們的內心談話,對孩子們的喜好厭惡要了如指掌,以此為依據開展教學活動,激勵他們學習舞蹈熱情,最終達到舞蹈教學的初心。此外,培訓師要能夠與實際相結合,及時地對于教學大綱進行修改,以便能夠更加適應孩子們的學習需求,更好地掌握相關技能,切不可逞能做出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事情,得不償失。只有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才能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孩子們積極健康的生長。舞蹈作為一門攬括眾多門類的藝術形式,對于兒童從小進行藝術熏陶有著重要作用。這一教育事業是順應社會發展而逐漸蔓延開來的,它對于社會發展的健康意義已經得到了多個角度的證實。因此,我們不應當忤逆時代的需求,而應當積極促進舞蹈培訓事業的發展,當然,這門事業對于少年幼兒的身心發展也有著不可磨滅的積極影響。也就是說,如果相關部門能夠順應社會以及時代的需求,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社會各階層也能夠報以積極的態度,舞蹈培訓事業就能夠在兒童的素質教育方面發揮更加喜人的作用,為社會培育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海霞.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學習(上)期刊,2011(10).
[2]孫宏,李亞楠,王丹.基于舞蹈教育現狀淺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J].期刊,2015(07).
[3]王薇.淺談幼兒舞蹈教學[J].期刊,2013(01).
[4]李靜.論我國舞蹈課的推廣與普及研究[J].期刊,2015(08).
[5]喻力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期刊,2008(09).
[6]高伊依.幼兒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重難點問題[J].期刊,2011(01).
[7]張衛民,彭芝蘭.淺談幼兒舞蹈教學應關注的幾個問題[J].期刊,2008(07).
[8]顧莉.淺談幼兒舞蹈[J].期刊,2009(12).
[9]楊玨.論幼兒舞蹈教學[J].期刊,2013(12).
[10]劉依群.幼兒舞蹈的有效教學[J].期刊,2014(11).
作者:姚明君 單位:福建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