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考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考

發布時間:2022-04-02 08:50: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考

一、新形勢下我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總體現狀

2016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明確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義,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1]。在新政策的指導下,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統一劃線,統一培養標準,畢業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拿到“雙證”(即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大大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同時,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限制考生身份,在學術型碩士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成了眾多應屆生的選擇之一。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數是專業型碩士。根據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的數據,自2017年統籌招生以來,除了總體報考人數不斷增加外,專業型碩士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報名人數也逐年提升。以北京為例,2017年報考專業型碩士的比例首次超過50%,達到52.2%,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數占所有報考人數的13.10%;2018年報考專業型碩士的比例達到54.7%,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占13.50%[2]。可見非全日制研究生對考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強。雖然報名人數逐年增加,但對在職考生而言考試難度也明顯提高,統一劃線意味著他們要在有限的精力中付出更多努力與大量應屆生競爭,因此錄取率普遍較低。受到這部分生源的影響,很多招生單位完不成招生計劃。中國教育在線的《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顯示,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缺額現象普遍,“雙一流”名校如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完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60%左右,普通高校如安徽理工大學僅完成了30%左右[3]。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為我國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階段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本文將通過分析北京化工大學這兩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均為專業學位)的招生情況,為其他同類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建議參考。

二、北京化工大學2017、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況分析

北京化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情況在同類院校中也比較具有代表性,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一)報名人數顯著增加,但一志愿錄取率很低,大部分依靠調劑

從報名方面來看,2017年到2018年報考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數增加了約1.85倍,往屆生報名人數高于應屆生。從錄取方面來看,2017年一志愿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被錄取的人數僅占1.54%,調劑比例高達98.46%;2018年略有上升,達到13.64%,調劑比例則占86.36%,同時由全日制調劑為非全日制的比例約為66.36%。可見無論從總體調劑情況還是一志愿考生調劑情況來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錄取主要都是通過調劑完成的,并且由于學術型碩士近年來招生規模較為穩定,每年各招生單位新增的招生計劃主要為專業型碩士,因此在錄取過程中,不少學生是從全日制專業學位調劑到非全日制的。

(二)從生源結構來看,應屆生與往屆生錄取占比大致

相當總體而言,往屆生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錄取率并不算高,尤其是工作已有一段年限的考生。2017年往屆生僅占總錄取人數的30.12%,2018年有所增加,達到52.73%。由于往屆生大多有本職工作,處理家庭、工作、學習的關系需要花費很多精力,沒有太多時間復習,加上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實行統一的錄取標準,考試難度可想而知。相應地,應屆生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占據了相當比例,2017年應屆生占比高達69.88%,2018年有所下降,但也達到了47.27%。同時我們發現,“二戰”考生(指本科畢業當年未考上研究生,第二年繼續考的往屆生)調劑意愿降低,錄取人數有所減少。2017年“二戰”考生占非全日制研究生總數的22.39%,而2018年僅占13.64%。這也許是受到2017年第一次實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統籌招生的影響、出于對新政策的猶豫而放棄調劑。

(三)招生專業“冷熱不均”,工程類專業不容樂觀

第一,從專業分布來看,2018年我校非工程類專業的錄取率較高,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兩個專業錄取人數合計達到全校非全日制總人數的31.82%,與此相對的是傳統優勢的工程類專業招生人數大幅減少,如環境工程專業招生人數僅為2017年的21.43%,化學工程為13.5%,而材料工程僅為8.64%。第二,從生源結構來看,應屆生與往屆生在專業分布的區別較為明顯。應屆生多集中在我校優勢專業,如材料工程、化學工程、機械工程等,而一般往屆生(不包含“二戰”考生)在我校優勢專業錄取率較低,多被錄取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普遍報考熱門的專業。值得注意的是,“二戰”考生在優勢專業的錄取率高于一般往屆生,這是由于“二戰”考生大多數脫產在家復習,其應試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熟悉程度遠高于一般往屆生,因而錄取率相對較高,如2018年材料工程、控制工程專業被錄取的往屆生均為“二戰”考生,機械工程專業錄取的“二戰”考生占比為18.18%,一般往屆生占比僅為4.55%。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生源結構的多元化對招生公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了根據學習形式區分考生類別,這與國外定義非全日制研究生為“part-timepostgraduatestudent”內涵一致,擺脫了以往以在職人員為生源的觀點,促成了考生身份的轉變,也更加具有科學性。從北京化工大學這兩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結構來看,今后幾年或將繼續維持應屆生和往屆生比例相當的局面。生源結構多元化給招生單位帶來的壓力不僅是如何完成招生任務,更重要的是怎樣在招生過程中兼顧公平和效率。教育是一種準公共物品,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更多地偏向私人物品,也使得教育公平問題受到了各界更多的關注。統一考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的效率問題,在生源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所擴充和提高,但同時也限制了在職人員的升學渠道,造成在職人員入學機會的不均等。縱觀這兩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情況,統一錄取標準導致大部分在職考生無法進入復試,原本屬于他們的入學機會被大量應屆生占據。瑞典著名教育學家托爾斯頓?胡森(TorstonHusen)認為,教育機會均等包含三個方面,即通常所說的“教育起點均等、教育過程均等、教育結果均等”,首先要求的就是入學機會均等,在制度層面和價值層面尊重和保障每一個人的受教育權利。如果不能保證各類群體受教育機會均等,在職人員的升學意愿和積極性將逐漸被抑制,也不利于我國踐行“終身教育”理念和發展學習型社會。

(二)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影響招生質量

在當前建設“雙一流”高校的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專業設置對學校整體學科布局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在制定招生目錄時,招生單位往往優先編排學術型碩士和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對非全日制重視不足,不少招生單位還相應減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計劃。例如,相比2017年,湖南大學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減少700人,降幅達到29%;武漢大學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減少2200多名,降幅達到56%[3]。另外,在招生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接受調劑的應屆生出現分數較高的學碩調劑到全日制專碩、分數較低的全日制專碩調劑到非全日制專碩的情況。這種現象造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功能定位的隱性失衡,隱沒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應用型、實踐型的功能定位,不利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科學發展[4]。從市場角度而言,研究生教育對市場需求的反應具有滯后性。受到我國就業形勢的影響,招生單位在非全日制專業設置和招生名額分配上往往會傾向于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碩士等就業熱門專業,長此以往使得各招生單位在非全日制招生專業設置上趨同,不僅影響其他學科的綜合發展,還造成市場勞動力供過于求,形成惡性循環。近年來,工程類碩士報名人數有所減少,國家線呈下降趨勢。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材料工程等傳統優勢專業理應為考生首選,學校的辦學特色也決定了必須設置大量工程類專業,但實際情況是2018年各工程類非全日制研究生錄取率驟降。因此,如何發揮學校優勢,在當前局面下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成為招生單位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三)對非公共資源的依賴要求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招生工作

非公共資源主要指通過市場途徑獲得的資源,在政府之外,市場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配置方式[5]。非公共資源可以彌補公共資源在教育資源再分配中的不足。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非公共資源的投入,而且比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對其的需求更為迫切。包括各類企業、社會機構在內的眾多組織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能起到積極作用,如企業可以與招生單位進行聯合培養,為學生提供獎學金支持,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在當前政策下,企業中有大量希望通過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來提升學歷的在職人員受到統一劃線的約束,我們在與一些合作企業的交流中,也深感他們對培養在職人員的需求與在職人員難以被錄取之間的矛盾。因此,多方面加強校企合作成為必要之舉。

四、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質量的建議

(一)促進在職人員入學機會均等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對教育公平的理解并不是機械地公平,不能一味要求絕對分數線的相同,而應該在尊重群體差異的前提下,通過政策調節,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人群對教育的需求。雖然教育公平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但國家和招生單位仍能在自身職責范圍內采取補償措施來平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尤其對于在統籌招生后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在職人員。從國家層面看,在制定政策時可借鑒國外MBA招生的方法,即將工作年限、實踐經驗等因素按一定的計算方式折合計算后再行劃定分數線,并提前對社會公示[6];從招生單位層面看,應注重選拔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優秀在職人員,在錄取過程中對在職人員重點考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避免他們因為某一次筆試成績較低而被淘汰。

(二)以市場為導向,優化專業設置

一方面,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建議政府根據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社會需求來未來的勞動力市場的人才需求預測信息[7],減少招生單位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盲目擴招熱門專業、忽視冷門專業的問題,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招生單位要著眼于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總量進行學科(類別)、結構、規模的優化調整[8]。招生單位應找準定位,客觀分析本單位非全日制專業的生源結構和特點,在專業設置上要將學科特色和市場導向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合理編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計劃和招生專業。這樣才能使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切合市場需求。

(三)調動社會資源,加強校企合作

政府、招生單位、企業和其他社會機構應協力合作,積極引導社會各界轉變觀念,努力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和就業的機會。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成為眾多招生單位培養專業型碩士的重要手段之一。招生單位可在合作企業中設立實踐實習基地,并實行雙導師制,學生第一年在學校學習專業知識,從第二年起可進入企業,由校外導師(企業方導師)帶領進行實踐操作,共同培養。對應屆生而言,這種方式為他們提供了實踐渠道,帶來了就業機會;對在職人員來說,在本單位工作不僅減少了他們的時間成本,更能使他們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困難,進而激發企業參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養的積極性,實現招生單位、企業和學生三方共贏。

(四)加大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獎勵力度

在招生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不少考生是因為未通過第一志愿的復試、不得已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說明從考生心理來說還不完全肯定非全日制的教育質量,再加上統籌招生以來,第一屆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未畢業,培養質量和畢業狀況尚不明晰。因此,為了鼓勵考生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少學校都制定了各種支持方案。北京化工大學也采用提供獎助學金和住宿等措施吸引考生:在獎學金方面,每年為非全日制非定向的研究生提供獎學金,研一階段實行統一標準,研二、研三階段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科研成果等情況設立一等獎學金和二等獎學金,同時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可參評學校專項獎學金;在住宿方面,為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分別提供三年和一年的宿舍,為學生的生活條件提供了保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質量,需要高校結合自身教學、科研優勢,從考生需求和市場角度出發,積極調動社會資源,開拓選拔思路,完善招生機制,以促進我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4]周文輝,曹鎮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形勢、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8(1):81-86.

[5]胡莉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大學公共性[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

[6]虞翔,錢增瑾.非全日制工程碩士招生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18):41-42.

[7]劉娜,宋卓基.從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探析招生制度存在的若干問題———從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0):98-101.

作者:潘甦 呂營 陳佩賡 楊進濤 單位:北京化工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营山县| 赞皇县| 潮州市| 汉沽区| 友谊县| 阿拉善左旗| 苍溪县| 喀喇沁旗| 广德县| 灵石县| 凌源市| 杭锦旗| 深圳市| 平塘县| 和政县| 闽侯县| 盈江县| 安溪县| 安康市| 双峰县| 墨竹工卡县| 陈巴尔虎旗| 通州市| 灵宝市| 天气| 巫溪县| 宾阳县| 土默特左旗| 中方县| 霍林郭勒市| 平乐县| 浙江省| 密云县| 南康市| 朝阳市| 六枝特区| 洪泽县| 贞丰县| 谢通门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