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5 09:05: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校外語教學改革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出訪中亞、南亞期間,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偉大發展戰略。指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中國應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等領域的全面合作,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達到經濟發展協同進步,貿易往來頻繁有序,文化交流不斷加強,政治理解互尊互重的雙贏局面。這無疑將對所有參與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形式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多邊經濟、政治、文化往來的加強,外語在國際間溝通與交流的作用會更加突顯。對于肩負著高級外語人才培養任務的高校外語教學來講,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才能符合時代的需求以及如何培養合格的外語人才的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高校外語教學現狀
1.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進中外交往、合作更加廣泛頻繁,能夠熟練使用沿線國家語言的外語人才也急劇增加。新時代所需的外語人才不僅要掌握一般的語言技能,更要了解沿線國家的文化,有良好過硬的綜合素質和交際能力,掌握一定的政治、經濟、管理、金融、商務等的專業知識。而培養這種高素質、國際化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成為新時期高校外語教學面臨的新挑戰。
2.存在的問題。受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我國外語教學一直以來都十分強調語言形式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老師更多的強調的是外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也是更看重外語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導致了我們培養的大學生雖然有一定的外語技能,但專業結構比較單一,難以勝任國際化交流中對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需要。
二、“一帶一路”對高校外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1.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傳統的以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技能為主的外語人才培養策略已無法適應當今“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需求,國際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復合型外語人才不僅能夠對外進行流暢的語言對話,還要在業務操作、企業管理等一個或多個領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溝通技能、優秀的合作能力,能夠了解合作方的社會文化,具有國際視野(王藝靜,2016)。
2.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復語型外語人才。“一帶一路”共涉及64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通用語言并不都是英語。因此,高校外語教學不但要培養英語人才,還要培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用的小語種人才。各個高校要適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設立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語種群,逐步完善相關非通用語種的專業和課程設置,為國家儲備多語種的復合型、復語型人才。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1.語言學習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功底,更要注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這里的專業知識不是指外語學習的專業知識,而是要求學生按照職業規劃,系統的學習一門跨學科專業相關課程。高校可嘗試外語教學與其他專業課程相結合的聯合培養模式。各高校可以根據學校現有院系(外語專業除外)的專業課程設置,面向外語專業學生開設管理、經濟、新聞、國際政治等領域的課程,把與“一帶一路”戰略及市場需求緊密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教學融入日常教學培養計劃,將語言知識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語言知識與應用能力相結合。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外語教學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將外語知識的學習與應用結合起來。具體教學中,學校可以通過增加應用語言的課程,如商務英語,會話貿易等,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實際應用中的語言知識。另一方面,學校要尋找機會讓學生多與外語使用者進行交流,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比如可以通過多引進外教、加大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交換生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外語環境中使用外語,鍛煉自己。如果能與“一帶一路”沿線知名企事業單位建立這種合作關系,我們外語教學將會更加有針對性,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3.優化課程結構,鼓勵多語種學習。“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很多都使用非通用語言,即小語種。如俄語、西班牙語、印尼語、希臘語等(陸娟,2016)。針對這一狀況,高校外語教學應當適時調整課程結構,增設相關的小語種專業或課程,培養專業的小語種人才。學校可以通過公選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選擇,為國家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復語型人才。結語“一帶一路”是新時期黨和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高校外語教學帶來了新契機,同時也對外語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各大高校要緊跟時代步伐,適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深化教學改革,為“一帶一路”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本文就新時代下高校外語教學進行了分析,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然而高校外語教學中依然有諸多問題值得思考,如文中提到的鼓勵多語種培養的師資問題,進行校企合作的資源等。培養新時代所需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是一項艱難但卻偉大的事業,它需要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的政策支持、各大高校的智力支持、來自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以及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戴煒棟.我國外語專業教育的定位、布局與發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3(5):43-49.
[2]侯巧紅,祖靜,劉俊娟.“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高校外語教育新思考[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93-96.
【作者簡介】李長慧,女,1981年出生,山東淄博人,菏澤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外語教學,菏澤學院,山東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