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28 09:42: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當今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生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技術可以使人們的生活逐步走向科技化、現代化、便利化,因此,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投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信息技術科學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提升學生學歷、增長學生見識的關鍵,更是學生服務社會的墊腳石。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2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及意義分析
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高中信息技術具有基礎性、發展性、實踐性、人文性、綜合性等特征。我國經濟社會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已經逐步進入電子信息時代,早已被信息技術所包圍。因此需要加強青少年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通過信息技術教育,讓高中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基礎,提升其信息素養。在初高中階段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可以讓學生迅速地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進而應對未來的種種挑戰。信息技術的相關教育思想觀念在不斷發展之中得到改革與完善,其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然而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中,設置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似乎只是讓學生完成打字這種非常簡單的操作,并沒有真正地意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理論層次與實踐層次,如教學配套設施不到位,學生對此門課程的認識不足,缺乏應有的重視,沉迷于游戲而忽略基本理論知識等。在教學方面,由于并未形成成熟完整的教學體系,教師上課往往無從下手,教學積極性也有待提高,亟待發現創新的教學方法。當今社會在信息化的道路上發展得越來越快,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衡量國力的重要指標。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在提高國民信息素養的同時,會促進綜合國力的提升,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因為當今世界的競爭即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在我國,信息素養培養與普及的方式主要是信息技術教育,而在高中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有利于培養合格的“信息時代青少年”,也為他們進入信息化時代奠定基礎,同時為他們未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3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問題
教學軟硬件落后信息技術裝備既有硬件,又有軟件,而且更新換代快,與其他教學儀器設備相比,建設成本高,持續投入數額較大,加上信息技術不屬于高考應試科目,很多學校領導對其不太重視。由于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設施建設滯后于教育教學發展,學生無法共享優質網絡學習資源,信息技術課也常常被他學科擠兌變成自習課。這些都成為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發展的瓶頸,導致制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普及。教學內容滯后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材是統編教材,由于新興科技的發展,教材內容遠遠落后于當下科技發展的步伐,很多教學內容與實際脫離,學生無法很好地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在電腦系統和軟件功能不斷更新與發展中,很多教師跟不上時展,僅僅是對網絡上的內容胡亂照搬,或一味地照本宣科,無法為學生答疑解惑,更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學方法單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方法改革已成為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依舊單一匱乏。1)教師缺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中仍采用傳統的“粉筆+黑板+口授”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無法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2)學生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也無人解答,并且由于缺乏實踐訓練,容易在實踐過程中遇到難題,進而失去學習興趣。3)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雖然一些教師也開始創新教學方法,但在實踐教學中缺乏科學的設計,教學內容浮于表面。大部分教師采用“粉筆+黑板+口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他們更為青睞幻燈片、投影、電視等手段上課,這樣可以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便于他們消化所學知識。
4解決措施
明確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任務教學任務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好的教學任務設計能使學生快速掌握課堂知識,事半功倍。教師應當精煉主要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備課,這樣就會大大縮短理論授課時間,留下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思考并進行實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精于質量,為學生答疑解惑,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出可以引起學生好奇心、使學生感興趣的課堂導入環節,讓學生在這種積極心理因素的引導下學習信息技術。如在“信息技術基礎”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在對信息技術的概念和特征這些專業的概念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入一些小游戲,而不是單純地進行概念性講解,比如你畫我猜、圖形演示等游戲。以此種方式進行演示,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課堂與知識的聯系,不再只是課堂的旁觀者,而成為參與者。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硬件設施水平硬件設施是保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開展的物質基礎。為了改變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必須從硬件設施著手改善教學環境。1)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根據學校的教學需要擴大機房,更新計算機系統配置,以保證學生的實踐和理論學習。2)要重視硬件設施的檢查和維護。計算機故障是影響教學的主要障礙,學校應安排專門的維修人員定期檢查機房,及時維護和更換設備,避免設備損壞或者老化。如購置一部分穩壓器,保證計算機教室電壓穩定;利用UPS電源提供不間斷電源,防止斷電,確保學校計算機教室各個設備的正常使用。個性化教學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學生能力,將教學分為幾個層次。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的教學立足點應當是讓其熟悉書本理論知識,在完全掌握理論知識后再進行實踐操作。教師應當合理劃分學生群體,利用學生的活動時間調整學生各層次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采取同班分層教學方式,將班級之中興趣愛好相同和知識能力相似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層次,依據各個層級制定對應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更新教學觀念,推進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改革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豐富和變革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其次,教師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采用合作學習、任務驅動、情境教學、問題導向等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根據實踐的需要,在不同的方法指導下順利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內容,保證信息技術教學與時俱進信息技術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其知識的更新和更換是非常快的,而當下的教材往往不能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基于此,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平時的授課中為學生安排新的課堂教學內容以及符合時代的思想。一方面,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的主體性,重視軟件的操作實踐,通過基本操作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搜集最新的信息技術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充分利用評價機制激勵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評價教師教學質量這一方式激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讓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整合書本知識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多多開展一些教學活動,如日常作業、技能競賽、考試和學生作品展示等,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欲,讓學生展現自我,提高學習熱情。另外,教師的評價可以通過班與班之間的對比及學生對教師的認可程度、調查報告等形式來完成。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可以委婉地指出學生作品的不足之處,但更多的是給予學生正面的鼓勵,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動手實踐取得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
5結語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越來越重要。但是當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還存在大量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努力,堅持不懈地進步。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先進的設施,教師應當克服教學困難,家長應該積極支持學生學習,學生應當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只有這樣相互配合,才能實現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來說,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對學生實施差異化教學,幫助學生得到新的提高,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卉,劉力.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與發展策略[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1):56-61.
[2]徐麗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實踐研究[J].報刊薈萃,2018(2)
[3]白珍,李辛.項目活動設計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教學設計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4):40-42.
[4]李鋒,柳瑞雪,任友群.確立優秀素養、培養關鍵能力: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1):46-55.
作者: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