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8 09:54: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前言
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現,教材內容不符合專業培育目標、教材建設脫離行業實際、高職教育特色未在教材內容與形式中得到體現情況廣泛存在于我國高職教育領域,缺乏行業新技術、新標準的情況也較為常見,而為了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推動高職院校教材特色的形成,正是本文圍繞校企深度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二、校企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必要性分析
(一)基本分析
“任務驅動,項目引領”屬于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主要特點,用典型產品或服務引領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引領專業知識則使得教材能夠真正滿足高職學生在“工作”中學習的需求。隨著高職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各專業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作為教學方法與經驗的結晶,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實現不僅需要反映課程改革思路,更需要得到足夠的實踐支持,由此可見校企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必要性[1]。
(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的本質是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系與結合,因此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不僅需要得到大量理論知識的支持,理論知識與工作任務的結合同樣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否則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將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其未來發展將由此受到較為負面影響。結合近年來業界開展的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調研,不難發現,僅有一半高職院校學生能夠在剛剛步入社會時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由此可直觀了解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在職業能力層面存在的普遍性不足,而為了化解這種不足,以工作任務為依據的工學結合特色教材便顯得尤為重要,圖1為創新思維能力結構,圍繞該圖開展創新思想能力教育也能夠較好服務于學生職業能力提升。
(三)保障教材實用性與先進性
“教、學、做”的融合、“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標準”的納入,直接關系著教材的實用性與先進性,而為了保證工學結合特色教材能夠充分反映職業崗位的技術發展要求,企業一線工作的知識、技能要求也需要在其中有所體現,這種體現便需要得到企業的支持。雖然雙師型人才在我國高職院校的普及率不斷提升,但單憑雙師型人才仍無法完全滿足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編撰需要,因此校企合作可以稱得上是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的必要途徑,教材的先進性、實用性也必須由此才能夠得到充分保障[2]。
三、校企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路徑建議
(一)深入企業調研
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需結合行業真實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這是為了保證高職院校學生能夠真正通過工學結合教材,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接觸崗位的工作實際與工作要求,因此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人員必須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真正進入企業專業崗位、崗位群開展調研,由此掌握企業的生產流程、關鍵操作方法與技術、學生在進入崗位后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即可為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編撰提供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證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內容能夠與工作實際實現更緊密結合,校企合作企業的選擇必須具備較高的行業代表性。
(二)建立合作保障機制
雖然校企合作向來受到高職院校的關注,但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現,很少有高職院校能夠與企業保持長久深入的合作關系,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互動機制和保障機制。我國現階段并不存在政府層面、法規層面的校企合作政策,這使得企業對校企合作興趣、動力不大的情況較為常見,因此本文建議高職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機制,建立多方聯動合作戰略聯盟、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均屬于院校可以采取的具體策略,校企合作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將獲得充足的動力支持,特色教材的也將真正具備長久的生命力[3]。
(三)企業專家參與
為保證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實用性,企業專家必須參與到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開發中來,企業崗位技術與教材的關聯度由此方可得到更好保障。在企業專家支持下,教材內容與行業要求、崗位需要相脫節情況將得到較好抑制,而在企業專家總結的工作方法、經驗、技巧支持支持下,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質量也將得到有力保障。表1為常見的校企合作模式,結合該表即可保證企業專家更好參與到教材的開發中來。在企業專家參與的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中,必須避免單個實例承載大多課程知識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頭重腳輕,教材的實用性也會大大折扣,應用這種教材開展的教學也很容易陷入傳統的知識教學模式。因此,企業專家參與的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必須徹底以案例為單位進行原知識體系的分解,并在這一過程中打破思維定勢,從而引導學生基于實例完成過程逐個掌握知識,要求學生立即掌握實例涵蓋所有知識的認知必須被摒棄。值得注意的是,高職專業課程涉及的知識可細分為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兩類,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便是為了實現兩類知識的深入融合,以此即可解決傳統高職教學長期存在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割裂問題。
四、校企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實例分析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選擇了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作為研究對象,為保證教材較好滿足酒店管理專業優秀課程的改革需要,院校采用了校企深入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探索。
(一)開發原則
在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初期,參與人員首先明確了教材的開發原則,即職業性原則、操作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因此教材選取的學習內容主要源于酒店管理崗位的實際工作流程與活動內容,酒店管理職業所需的技能、知識也屬于教材設計內容的主要構成,在優選、提煉工作項目的過程中,特色教材方能夠真正涵蓋酒店管理職業的近乎所有知識、能力、素養要求。為更好體現教材的科學性、可靠性,“行動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也必須在特色教材開發中得到體現,由此根據相應的素質、知識、能力確定系統化課程中的每一個學習情境,特色教材即可在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更好滿足課程改革需要,而教師基于情境開展教學的有效性也將同時得到保障。
(二)開發思路、方法、步驟
高職教育特色、酒店管理專業實際、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均需要在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中得到體現,而為了適應院校課程改革的需要,優秀能力培養內容的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立體化教材的同步建立也需要得到關注,教材內容也必須真正做到以任務為載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目標,同時結合酒店管理專業實際進行教學案例庫、作業管理平臺、知識測驗平臺、網絡課程等信息化建設,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立體化將得到較好保障,網絡課程教學需要、課程設計要求也將由此得到較好滿足。具體來說,課程改革是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的前提,“教學做”理念則需要滲入教材的開發主線,而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企業人員將為教材開發提供代表性較高的酒店管理案例、相關實物照片,教材開發的素材需求將得到較好滿足,同時結合課程改革編寫教材體例,依據課程標準確定教材內容與體例,教材內容的具體編寫質量即可得到更好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中的前言、目錄、正文編寫同樣需要貫徹課程改革要求。
(三)編寫體例
為保證工學結合特色教材能夠較好體現酒店管理專業特點,并同時最大化發揮自身任務驅動、行動導向作用,本文涉及的工學結合特色教材開發體例結構按順序為:“編寫說明→前言→目錄→課程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其中學習任務主要包括任務單、計劃單、咨詢單、檢查單、評價單等,酒店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析將在學習任務中實現深入滲透與重點體現。
(四)教材內容
教材內容的開發主要包括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設計、立體化教材建設、信息化手段應用,具體開發編撰思路如下所示:(1)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設計。作為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設計必須考慮酒店管理崗位工作任務的復雜性,由此將任務拆分為適合教學的“學習性工作任務”,即可為教學改革提供充足支持。具體來說,專業教師必須深入企業與一線工作人員組合教材開發組,由此建立酒店管理崗位的系統化課程標準、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教材便能夠將課堂學習與工作過程學習融為一體,高質量的學習情境、學習任務設計將由此實現。(2)立體化教材建設。立體化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建設必須以課程建設為依托,由此引入新型教學工具、現代化網絡平臺,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勢便能夠實現最大化發揮,微課、微視頻、動畫和在線測試等數字資源的建設也必須在其中得到體現。(3)信息化手段應用。考慮到智能手機已經基本在高職院校學生群體中實現普及,酒店管理專業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可采用二維碼技術將微課、微視頻、動畫和在線測試等數字資源與教材聯系,這種信息化手段應用可實現酒店管理專業的“無縫學習”,多樣化學習形式自然能夠有效解決高職院校存在的各類教學問題。
五、結論
綜上所述,校企深度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具備較高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深入企業調研、建立合作保障機制、企業專家參與、開發原則、編寫體例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校企深度合作開發高職工學結合特色教材的路徑建議,而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教材開發后的學生學習方式變化、教師與學生的滿意度提升情況應得到高職院校相關人員的重點關注。
【作者簡介】郭紅芳(1982-),女,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旅游職業教育、鄉村旅游等。
【參考文獻】
[1]鄭明秋,李紅巖.高職校企合作開發教材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市場,2016,22:227-228.
[2]孫小紅.校企合作探索系列教材開發新模式[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1812:25-28.
[3]孟慶偉.談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特色教材建設[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