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1 03:12: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農村信用社現行工資制度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引言
經過多次改革,現在農村信用社的業務范圍和管理模式,已經與銀行基本相同,多種綜合性、過渡性的改革措施不斷被完善。工資制度是農信社經營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既關系到員工的利益,又會影響到農信社的經營效益,改革完善工資制度有助于提升農村信用社的管理質量和水平。
二、工資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機制不完善
農村信用社的工資制度在不斷完善,其考核范圍、方法及指標等都在逐漸變得更加科學,但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相應的健全的監管制約機制。工資分配內容增加,考核對象以具體經營者為主,管理層則不參加績效考評,在缺少合理管理業績量化標準情況下,無法實現對管理層的有效考核,其工作效率和質量并不會影響其工資收入。再有農村信用社在經營管理中對考核制度執行力度不高,員工對工資制度的具體內容及考核方式等缺乏足夠的了解,導致績效工資分配不合理。
(二)激勵機制不健全
農村信用合作社在進行績效考核時,主要根據員工的工作量及任務完成情況確定工資,向員工分配業務經營指標,如利息收入、組織存款、中間業務收入等來進行效益考核。員工在工作中為了保證自己能夠最大限度拿到效益工資,會選擇相對容易完成的經營指標,以優勢項目績效收入抵消弱勢項目的,在閑散資金多時,將組織資金作為工作重點,而在市場消費需求大時,則將信貸投放作為工作重點,這種情況對其他業務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整體經營出現短期化行為,并且可能誘發多種風險。
(三)工資分配不合理
目前多數農信社的員工工資主要包括基礎工資、績效工資、其他津貼、獎勵工資,其中基礎工資是根據最低生活標準與行業整體薪酬水平制定的,績效工資是結合不同職位、職責及任務完成情況而制定的,這種結構體系在固定工資的基礎上,增加了激勵性工資,但起到的激勵效應不理想。員工工資與職務、資歷等關聯密切,在長期的實行中,員工比起業績更加重視工資水平,不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實際工作中,這部分工資歸屬于績效考核,但是最終為個人工資結構的一部分[1]。并且在考核內容缺乏全面性、部門分工及職務責任不同、整體考核工資不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考評的復雜性和難度都有提升,使得考評的公正性及合理性難以得到保證。
(四)考評內容不全面
近年來隨著不斷改革,農信社形成了績效工資為優秀的工資制度,將營業效益和員工責任及工資結合到一起,強化了與個人利益的聯系,提高了對員工積極性的發揮,對業務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激勵作用。但是現行的工資制度同銀行相比,仍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之處,其內部分配較為局限于經營效益與員工工資的聯系,缺乏完善的內部運營質量及外部綜合評價指標,并且缺少完善的員工績效考評體系,對經營質量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無法有效解決經營及行業整體績效中問題。
三、工資制度改革的建議
(一)完善工資分配機制
工資分配關系到每位員工的利益,具有較高的敏感度,若不能有效處理會增加不穩定因素,為管理工作造成影響,延緩工資制度改革。在制定工資制度時,需要減少學歷、職稱、資歷、工齡等方面的影響,將工作業績及經濟效益等作為重心,并根據不同職位、不同情況制定和量化考核標準,提高整體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在進行管理層工資分配時,可采取年薪制,在參考經營績效考核外,還可加入內部管理、資產質量等多方面的量化考核,同時在進行職位分配時,將工作能力作為重點,符合職位要求并能夠完成規定的任務,就可得到相應的工資待遇,對無法完成任務或是無法勝任職位工作的進行職位和工資調整。在進行經營層工資分配時,則可將績效考核作為重心,改革工資分配結構,增加績效和工資間的聯系,實現責任、權利及利益的結合。
(二)完善績效考核方法
在進行考核時,將分散的業績考核向綜合經營考核改革,將經營效益和管理質量作為考核內容的優秀,并充分參考其他經營指標。將考核指標體系轉為更加注重效益、業務規模、資產質量、利潤總額、人均利潤率等指標的均衡考核,將效益作為績效考核機制的中心[2]。并且要充分發揮考核導向作用,結合職位特點確定考核內容,促使員工整體業務水平提升。明確內外勤考核細則,對完成任務好及超出完成分配任務的員工進行獎勵,提高員工積極性,促進員工自我提升。對經營者及管理者的工作業績進行全面評估,做到考核公開化,加強考核執行力度,保證工資制度順利實施。
(三)完善工資制度體系
在工資制度改革中,農村信用社需要充分結合其他制度改革及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基礎,強化對組織結構的科學調整,合理優化職位并量化職位指標,根據不同職位差別制定不同工資標準。加強分支機構的分類考評,對同類型機構設置相同考評指標與計分權重,提高考核結果可比性。根據不同部門的業務需求,將管理、營銷等職務進行明確分工,并確定不同職位的考核重點,加強對一線員工技能、操作、質量及工作量的考核,保證工資制度正向激勵作用,減少內部利益沖突。
四、結束語
農村信用社在發展改革中借鑒了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由于其發展基礎薄弱,工資績效考核體系不夠完善,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均有限制,績效考核制度、監管及激勵制度均有待進一步改善提高。通過多方面改革和完善,加強對工資制度的優化,可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和滿意度,提升農信社整體業績,促進其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邵珺(1981-),女,碩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邱曉君.農村信用合作社體制改革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1):146-150.
[2]李文博.牡丹區農村信用社薪酬制度優化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