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30 09:29: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標準化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標準化工作即通過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將先進技術與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從而達到節約經濟發展資金,實現社會經濟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的目的。此外,標準化工作也能夠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實現生態平衡,這是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1.1緩解我國資源約束方面的矛盾
我國雖然資源總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一些重要資源存在很大的對外依存性。此外,個別重要礦產資源開采過程存在難度,隨著開采成本的提升,導致供給形勢不是十分樂觀。在這一背景下,必須要推動小康社會建設,使經濟增長速度始終保持最快,但是這必然會帶來資源消費增加的現象。若依然應用傳統發展模式,會導致資源消耗量增加,并為資源供給帶來壓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多次循環,深入開展標準化工作,緩解資源約束方面的矛盾。
1.2緩解環境污染
通過實踐得知,水、大氣、固體廢棄物污染和資源利用水平、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這兩個因素有密切聯系。現如今,我國面對環境問題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依然以末端治理為主,該治理方式并不能真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不僅成本高,建設周期還比較長,所以無法將環境污染徹底解決。鑒于此,建議從標準化工作入手,展開清潔生產,最大程度的將經濟社會活動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這兩方面的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降低資源消耗,將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存在的矛盾加以解決。
1.3提升資源利用率與經濟效益
1.3.1踐行循環經濟減量化基本原則
標準化工作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加以應用,可以運用礦山選礦以及開采等技術標準,全面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使礦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礦山選冶與開采等環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標準化工作也能夠規避礦山開采導致的地表塌陷與滑坡等自然災害,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標準化應用在礦產資源利用工作中加以應用,可以對礦產資源技術標準進行完善,降低生產、消費這兩個環節的能源消耗,通過對有害資源的控制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減少環境污染。
1.3.2踐行循環經濟再利用基本原則
礦產資源在工業生產當中成為資源產品,若生產期間所涉及到的技術標準需要完善,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性能與質量,從而縮小產品的應用范圍與時間強度。為此,必須要升級技術標準,在其中融入全新得出理論與技術,優化技術標準內容,提升技術標準水平與資源產品性能、質量,使產品具有更高的服務利用效率。
1.3.3踐行循環經濟再循環基本原則
再循環原則也可以理解為廢棄物資源化,也就是產品使用功能完成之后,便會變成廢棄物,這時再應用相應的技術使廢棄物成為可再利用資源。期間標準化工作必須要將先進的方法、技術與標準相結合,拓展廢棄物資源化類型,提高效率,減少因為廢棄物導致的生態環境污染,遵循循環經濟再循環原則實現循環經濟最大化。
2潛江市生態文明建設標準化工作現狀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對生態文明標準化工作做出了指示。以潛江市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從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等方面著手,加快建設資源保護標準化機制,并在工作中予以落實,從而達到提升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能力的目的。對于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而言,需要從多個領域入手制定標準,并嚴格落實,具體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植物與瀕危物種保護等。如此一來,潛江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標準化工作便有了明確的方向,今后需要朝著這一方向不斷努力。通過一直一來的努力,潛江市的森林資源保護、荒漠化治理與野生動植物等工作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為人口基數較大,再加上歷史原因與經濟飛速發展,導致生態面臨的壓力較大,從而形成非常嚴重的生態問題,具體表現在下面3點:(1)生態被嚴重破壞。林地流失與濕地破壞現象比較嚴重,開礦和采石這兩項工作破壞了當地植被,進而導致出現亂砍濫伐的行為;(2)生態產品不足。目前,潛江市在生產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吸附塵霾等無形生態產品方面缺乏一定的生產力,導致生態產品不是十分充足;(3)生態災害比較頻繁。農藥生產過程中,農藥、水以及土壤污染會引發生態問題,影響潛江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標準化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基于新常態環境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潛江市根據自身產業發展以及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提出的標準化工作要求,制定了完善的標準化管理方案,對之前的有關標準進行了完善,全面提高了標準水平。以國務院頒發的《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為依據,對標準化管理改革工作進行深化,全面落實武漢市研究、制定的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方案,對一些關鍵性領域標準制訂、修訂加以重視,尤其是生態文明工作,積極與國際接軌,加強標準落實監督力度,提高潛江市服務水平,為今后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參考與保障。
3落實標準化工作的幾點建議
3.1保證標準化工作能夠持續進行
3.1.1節約用水方面
節約用水標準化工作的進行,是以當前所使用的相關生產設備、專業技術為基礎,最大程度的實現節約用水,對于一些耗水比較高的領域需要展開節水技術、供水管網的改造,實現污水的深入處理與再利用。
3.1.2能源節約方面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能源節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石油、余熱應用、建筑施工與裝飾等諸多領域著手,減少能源耗損。另外,交通運輸與農業機械也要落實節能標準化工作,深入研究并建設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展開節能改造,尤其是住宅節能施工。針對冰箱與空調等能耗較大的家電產品,需要對原油的節能標準進行完善,在具體的工作中加以落實,對于公共建筑,夏季需要保證室內空調溫度設置為最低標準。農村也是能源節約標準化工作落實不可忽視的地點,例如戶用沼氣工程建設和太陽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以此來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3.1.3資源綜合利用方面
針對資源綜合利用相關的技術標準體系、實驗方法體系等必須要完善,制定明確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標準,基于煤礦瓦斯利用這一工作開發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系統,實現工業廢物的再次回收利用,使生活垃圾能夠得到資源化應用。
3.2標準化工作實踐對策
3.2.1吸納社會各界人士意見,保證標準合理性與可行性
標準制訂與完善期間,必須要廣泛采納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彼此之間積極協調、溝通,以此來保證標準質量。標準宣傳過程中,也要利用互聯網渠道,將信息化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信息化平臺中傳播標準,并且與媒體合作,確保標準可以滲透到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相關的工業部門中,將其應用的效果進行發揮。
3.2.2引用國際標準,緊跟國際發展腳步
科學技術在向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標準,這也將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體現出來,為了提高標準水平,需要將其與國際標準相結合,緊跟國際標準要求,一方面提高我國標準化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引進諸多先進科學技術,將國際上的抽象勞動進行物化。所以,應用國際標準、引進國外技術逐漸成為成本較低的技術引進手段。例如,可以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引進能源節約、土地資源綜合利用、水資源節約等領域的國際標準,在能源與資源利用率這一方面,能有效緩解環境污染,實現節約型社會的構建,同時也對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推動力。
4結束語
要想順利完成標準化工作,必須要立足于多個方面,調動工作積極性,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充分結合國情與市場、產業的實際情況,應用現代化技術,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能夠穩步進行。積極創新相關理念,并與標準化工作相融合,例如以前制定的標準并沒有涉及到環境友好這一項內容,但進入到生態文明時代之后,傳統的理念必須要更新,需要站在現代生態文明角度對以往制定的標準進行審視,需要制定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新標準,將過時標準及時淘汰,優化生態文明標準,從而滿足產品質量、節能減排等領域提出的要求,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此外,生態文明標準化建設,除了能夠帶動社會經濟、科技的進步之外,也能夠為生態保護、綠色環境建設提供保障,這是今后潛江市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社會科學出版社.十字路口的中國環境保護[J].中國的環境危局與突圍,2005.
[2]季昆森.環境經濟原理與應用.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王彬彬.我國環境保護標準化的新思維[J].質量技術監督研究,2009(3).
[4]鄭偉,王華春,王秀波.標準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大有可為[J].經濟研究導刊,2013(25).
[5]鄭裕俊.環境標準的現狀與作用分析[J].科學之友,2006(2):77~78.
[6]吳忠祥.我國的環境保護標準體與環境標準樣品體系[J].中國標準化,2008(8):11~12.
作者:石嘉琦 單位:湖北省中石化江漢油田廣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