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綠色金融發展問題及建議

綠色金融發展問題及建議

發布時間:2022-01-24 03:10: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綠色金融發展問題及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綠色金融發展問題及建議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綠色金融越來越滿足國家綠色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求,但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也顯現一些問題。此時,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兩者關聯不斷加深,借助互聯網金融工具,探求綠色金融發展的途徑對優化產業結構,改善環境有重要意義。

二、綠色金融發展面臨的挑戰

綠色金融強調在投融資決策中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將環保理念貫穿于金融經營活動中,實現環境和金融的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的綠色金融產品種類多樣,發展迅速。我國綠色金融產品包括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碳金融等,其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6月末,21家主要商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82956.63億元,較上年增長14.26%。隨著規模的擴大,綠色金融的發展也遇到一些阻礙:

(一)信息不對稱

綠色金融在做投融資決策時,將環保指標考慮在內,因此企業的環境信息對于投融資決策至關重要。大部分企業并不公開企業環保信息,且政府有關部門公開的信息極為有限,致使金融機構在搜集數據時沉沒成本增加,無法有效識別企業的環境信息,進而影響綠色金融活動的開展,從而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配置。

(二)數據資源無法共享

金融機構在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時,需要大量的數據作支持進行評估和調查等過程,但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監督機構尚未實現資源共享,不利于綠色金融的開展。

(三)標準不統一

當前,國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對于綠色金融的定義并不統一,這使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時,無法有效甄別綠色金融項目。同時,在評估企業項目時,金融機構建立的評價體系并不統一,造成政府、企業、金融機構難以有效交流,給企業融資活動造成干擾。

(四)內在機制尚未形成

由于綠色金融項目前期投入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導致企業開展綠色金融項目的積極性低,且政府關于綠色金融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善,給綠色金融業務開展增加了難度。

三、互聯網金融助力綠色金融的優勢

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能合理利用時間、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成本、實現數據共享,解決綠色金融遇到的問題,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一)降低成本和提高信息透明度

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應用,互聯網金融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信息成本,使信息透明化,合理配置資源,在助力綠色金融發展時具有成本優勢。

(二)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金融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增加信息來源渠道,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聯系政府有關部門、企業、金融機構、監督機構等,協調各方,可有力實現解決綠色金融的信息披露問題。

(三)業務開展廣泛

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客戶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互聯網融資,節約時間成本,實現資金和信息的快速利用,從而拓寬綠色金融業務規模和范圍。

四、互聯網金融助力綠色金融的建議

(一)構建互聯網綠色金融服務平臺

構建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由環保部門、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建造的運用互聯網金融工具的綠色金融互聯網平臺。該平臺致力于提供綠色金融政策法規、環境保護標準、融資評價體系、獎懲機制等信息,減少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功能設計:(1)數據信息存儲功能。為使信息更加透明化,平臺應涵蓋由政府和環保部門的有關綠色金融的政策文件、融資企業的基本信息、企業融資項目信息、監管部門的監管信息等。同時,為保證平臺信息數據的真實可靠,平臺應成立專門的核查小組,定期對平臺信息進行審核和更新。(2)建立統一信用評價體系和審核流程。目前,各地的綠色金融項目評價體系標準不一,給跨地區的綠色金融項目開展增加了難度。為解決這一問題,綠色金融服務平臺在建立時,應以政府部門為主導、聯合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組成評價小組,將政策指標、環境指標、風險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量化,并結合赤道原則、綠色債券原則建立起統一的綠色金融項目評價體系,為金融機構提供決策依據。借助互聯網綠色金融平臺,實現項目審批的快速、高效、準確。(3)建立獎懲機制。為解決因前期投資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負外部效應導致的企業開展綠色金融項目積極性弱的問題,平臺可建立獎懲機制。根據評價體系對評價較高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對評價較低的企業建立“黑名單”,以體現政府對綠色金融的政策引導作用,提高企業積極性。(4)金融產品。當前我國綠色金融品種多樣,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卻不能滿足客戶的具體需求。因此平臺在提供金融產品時,可根據企業信息、環保信用評價和項目需要對產品進行創新,如采用綠色信貸和綠色保險相結合的方式,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綠色信貸融通資金,由保險公司為項目提供環境責任保險,進而降低項目風險。(5)完善監督機制。由監管機構和環保部門共同組成監督小組,負責監督企業綠色金融項目執行情況并及時評價,對政府財政資金的利用進行監管,防范金融風險。

(二)完善法律體系

為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政府部門、環保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可聯合出臺政策法規,通過提供稅收優惠和政策補貼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進入金融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加強綠色金融產品的設計和創新,完善平臺責任法律制度體系。

參考文獻:

[1]陳聚偉,秦建美.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式探析[J].金融經濟,2018(18):56-57.

[2]王勁屹,林佳婷.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與提升路徑深析[J].金融經濟,2018(16):21-23.

作者簡介:董珂(1998.5-),女,漢族,河北邯鄲人,本科在讀,就讀于河北大學金融學專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永泰县| 武穴市| 广州市| 安宁市| 建湖县| 洪江市| 镇康县| 湟源县| 漳浦县| 屏南县| 平和县| 芦溪县| 昌邑市| 东乡县| 郓城县| 福州市| 松溪县| 迁西县| 新竹市| 凤翔县| 江都市| 亳州市| 四子王旗| 广水市| 莱西市| 唐山市| 石泉县| 临澧县| 庆云县| 喀什市| 钟山县| 龙岩市| 木里| 贵定县| 淮阳县| 林甸县| 紫阳县| 遵化市| 青田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