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9 09:04: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科技時代的迅速發展,我國社會經濟實力也不斷提高,對于教育教學愈發傾向生活化,要求知識回歸生活。特別是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空間概念、思維都要求較強的學科,所涉及的知識層面也極為廣泛,學生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陷入困境中,若能讓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顯然有利于改善學生數學學習狀況。而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具有針對性強、富有創新性特征,對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熱情作用極大,但微課在使用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因此,如何將微課更好地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使數學回歸生活化,提高教學質量顯然值得探究。
1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第一,能喚醒學生數學學習熱情。高中數學知識點與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連的。微課以某一數學概念或是案例為主線,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生活情境,設置引起學生興趣的數學問題。高中數學運用微課,既能補充傳統課堂單一化教學的不足,且微課中集合了聲音、圖像、視頻、文字等內容,生動形象的知識教學,學生更易集中注意力投入學習中。同時,學習者還可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來反復學習、聽課,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微課的每節課控制在5-10分鐘左右,內容短小精悍,確保學習者能在短暫時間進行學習記憶與消化。如:一些復雜化的數學公式,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及時理解吸收,便可在微課中對這一公式由來。以及創造此公式的歷程做個簡單介紹講解,讓學生在圖文聲像并茂的故事中產生數學學習欲望,不再懼怕數學。第二,能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高中數學抽象化特征極為顯著,學好高中數學的關鍵在于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讓學生能及時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難題。而采用微課方式來講解重難點內容,讓學生在短短數分鐘的課程內,迅速掌握數學重難點所在,且微課堂更具生動性和直觀性,學生在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中,自然能快速吸收知識,并在腦海中逐漸形成關于各個重難點知識的框架體系。
2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存在的不足
首先,未能準確認知微課。部分老教師對于網絡信息技術認知程度不高,且在主觀上也直接認為信息技術教學形式未能起到顯著效果,在此認知下,對于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更加難以接受,不僅沒有去認真鉆研學習,即使進行學習時,也因缺乏準確認知,對于微視頻的錄入技巧等也尤顯不足,從而導致微課教學發展停滯不前。其次,缺乏典型運用模式。高中數學微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便是缺乏完善的典型性教學模式,其問題表現為:應用模式單一化,微課主打形式便是直接利用視頻錄入形式,然后對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做詳解分析,讓學生心中疑問能夠豁然開朗,從而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最終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但從頭到尾都使用視頻教學形式,學生學習成效顯然不夠顯著,且長久以往,學生可能會處于視覺疲勞狀況,甚至是起到反作用之效。因此,如何尋找多元化的微課運用模式值得數學教師進一步深究。最后,教學內容未能與學生思路相契合。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知識講授時直接將數學教材中重難點以視頻方式呈現。但是,視頻教學形式帶有一定的拘謹性,且其內容缺乏靈活性,具有固定化的局限,學生聽課過程中心有疑問,卻未能及時取得教師的指導和疑惑解答,這顯然會影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更不用說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了。
3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措施
3.1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因為不能及時得到解答,從而影響了學習熱情的提高,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的畏難情緒不斷增加,且在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并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對于不懂的數學知識也不敢開口詢問,長久累積下去,學生數學成績難以提高,教學質量也會遭受影響。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借助微課,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教學“空間四邊形”時,若是僅讓學生來觀察模型,并將空間四邊形平面直觀圖直接畫在黑板上,許多學生在解決相關題型時可能會直接對該四邊形做定義,即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一定是相交的。此時,教師可將基本圖形導入到三維立體幾何畫板之中,并將其制作成可任意旋轉移動的圖形,借助這一微課件,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立體感受和想象空間立體幾何圖,并在觀察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思維想象能力,從而認識到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也存在著不相交現象,再遇到相似問題時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3.2尊重個性差異
微視頻是微課的優秀載體,數學教師通過微視頻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學生再通過微視頻展開知識探究。所以,制作微視頻時教師要秉承科學合理性原則,既要凸顯知識內容的趣味新奇性,更要挖掘多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在接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能開拓自身的知識眼界。因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身心發展、學習興趣等帶有差異化,教師在制作微視頻還需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過程中皆能學有所得。例如,在制作“函數求導”微視頻教學課程時,教師先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觀看視頻來自行學習吸收,而后在課堂上再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試題練習,如A層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即只需掌握基礎的求導題型題型即可;B層學生數學基礎中等,在確保基礎題不錯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其難度;C層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強,題型可稍微復雜化和創新化等,或是讓學生自行出題和解題。在此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且A層學生基礎掌握后,可進一步向B層進發,循序漸進,以往毫無差別的統一教學弊端將會得到大大的改善。
3.3科學設置活動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創設多元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特別是數學素養。也就是說,教師不應只局限于數學知識內容的講授,還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思維鍛煉機會。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要科學整合微課資源,讓學生在富有生趣的數學學習氛圍中汲取數學養分。例如,教學“三垂線定理”時,教師即可借助微課來模擬實驗活動。課前,教師讓學生準備好實驗所需的器具,即丁字尺、直角三角板。實驗模擬前,先為學生講授關于該知識點的一些內容,讓學生在腦海中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讓學生嘗試探究討論。之后再借助準備好的器具展開實驗,讓學生一同合作分析,真正投入到知識探索中。而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實驗微視頻,微視頻內容利用小棒、三角板的組合,在桌面移動著,使其三角板斜邊與小棒間的夾角不斷發生變化,學生認真觀察后心有疑問,教師適時解答,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明確關于三垂線定理,然后再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利用丁字尺展開實驗探究,看是否能得出這一定理。
3.4注重課堂反思
微課作為新型教學形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優勢不言而喻。但同樣地,若是教師毫無規劃任何知識點均采用微課教學,顯然會出現反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反思總結微課的應用成效,以便及時調整不科學之處,讓微課發揮出實際作用。如,教學完每個單元知識后,教師可進一步反思和總結該單元知識,將其知識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框架體系,然后制作成單元知識微課視頻系列,并上傳至專門的學習網站,于每單元教學結束后,讓學生在學習平臺進行知識鞏固學習,并做相應的試題,教師根據學生測評結果來評析微課教學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微課雖有應用優勢,但也不可完全依賴,適當的板書還是需要的。以如下題型為例:函數在區間為減函數,求m的取值范圍。講解該題型時,教師便可直接在黑板上指導學生分析兩種情況,而若是借助微課,因微課時間較短,學生觀看過程中難以及時記憶這一知識。所以說,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微課,數學教師要學會科學區分。
4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既有其優勢,同樣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狀況、教材內容等來科學運用微課,積極改進完善教學模式,讓微課發揮其作用,推動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宋連榮.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9):109.
[2]范海濤.農村高中數學微課教學的意義和應用實踐[J].新課程(下),2016(9):26.
[3]楊富強.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68.
[4]任軍權.高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淺析[J].新課程導學,2018(2):40.
[5]劉金洪.試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7(10):77.
作者:吳曄 單位: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