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9 08:39: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引言
(1)研究背景。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而言,建筑施工業屬于支柱產業。曾經央視的“大國工匠”欄目,就報道了各行各業優秀的“工匠”,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建筑業的能工巧匠們的敬業精神和令人嘆服的建筑作品。而以中建某企業為代表的建筑項目,就包括了杭州G20峰會的會館,無錫靈山、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等。同時我國的建筑業增加值連續多年占GDP總量6%以上,其中2015年達到6.86%。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逐漸向大、新、復雜、先進的方向發展,施工難度也不斷加大。生產單一性、復雜性、多變性、流動性、管理不足。加上現在PPP項目增長緩慢,拖欠工程款。雖然中建企業已經有些PPP項目,但是依舊對中建企業以后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2)研究意義。完善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企業而言,其目的就是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價值最大化。實現這個目標方法很多,但是從管理學角度而言,要整合企業全體員工的力量,去實現企業目標。而整合全體員工的力量就需要企業的內部控制。它可以調節內部管理體系,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監督和檢查。尤其對建筑施工企業,面對生產經營的復雜性等,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加以修改。完善的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規避風險。企業風險,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思考的問題。企業要及時規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風險,減少由風險帶來的損失。因此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每個環節進行風險評估以及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框架。防止受到外部和內部因素,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造成企業內部混亂及資產的流失。
2相關文獻綜述
內部控制理論歷史悠久,國內外學者學會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也逐漸走向成熟,其中美國的COSO報告。COSO報告在1992年就第一次提出五要素,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之后在2004年9月和在2013年分別豐富和完善了COSO報告的五要素理論,我國學者也對內部控制進行探究。2009年王荔認為,內部控制是一種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制度,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來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2013年郭玲玲認為,企業加大對內部管理和經營能有效防范風險,可以檢測出潛在的風險,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而我國有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也是逐步地完善,包含了中注協的《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綜上所述,在國內外學者及協會的參與下,內部控制已趨于成熟,得到社會及政府的認同,為全行業內部控制建設提供參考。伴隨時代的進步、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對內部控制理論的實踐上,結合有關的典型案例,對于內部控制進行實踐與分析,通過實際應用對內部控制進一補修改完善。幫助企業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與生產經營效率,推動企業廉潔建設步伐,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3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分析
(1)企業管理層不夠重視建設內部控制制度。雖然現在中建企業都已經建立了項目現場以及公司機關的內部控制,但是這些內部控制制度不夠細致,在項目現場相關措施不能足夠執行,只有依靠項目經理自身的能力判斷,無法展現出內部控制的管理成果。對于在公司機關而言,僅僅只靠財務部、審計部、綜合部等幾個部門來監管。不能及時發現企業內部控制缺陷。就拿最近的萬達而言,內部控制其實本身就存在缺陷,雖然被本身地位極高的內審及時發現,但是依舊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如何去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要做到面面俱到。(2)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缺少評價。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尤其以項目來說,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制度也只是在理論上,平時雖加大對制度的執行力,但卻缺少項目成員的評價。大部分制度卻都不切合實際,不能發現制度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某些管理人員,對于制度本身也不是很熟悉,缺少專門的機構的監管,以及成員的反饋。(3)對于項目成本預算不足的同時,缺乏管理。隨著財務集中辦公的趨勢加劇,財務、審計逐步脫離現場,停留在機關辦公,雖然定期會進行檢查,但是依舊力度不足。在項目現場,會出現很多不必要的各種成本費用的支出。超出預期成本,對于實際的費用也缺乏合理的審核。造成國家資金的流失。(4)對于項目的風險管理認知不足。對于項目的風險管理來說,項目本事的盈利能力以及償債能力分析不足。中建企業往往以合同額作為評價企業的標準,紛紛進行投標。但是相關部門缺少對施工圖紙、施工風險、業主信譽、工期等考慮不足,盲目擴張市場,易導致發生工期滯后等后果。而對于造成的損失,直接歸于市場等外部因素原因,沒有充分地考慮自身的原因,進行企業自身和個人的反思。還有就是可能某些施工企業完全將項目的相關的責任和風險,交給項目經理,但是又缺少對項目經理的監督和審查,也會造成對企業損失。使企業自身出現資金問題,造成企業的資產損失。
4完善中建企業內部控制對策
(1)建立完善的內部環境和內部監督機制。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對于外部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企業本身的內部制度也要相應完善,內部環境和內部監督要互相配合,及時更新企業內部制度。對于公司的組織架構和有關部門的互相監督機制要完善,保證內部監督部門的獨立性。完善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對于公司的內審要足夠重視,能夠及時發現經濟業務活動的不足。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市場因素及時有效地對公司內部控制進行反饋、建議和完善。同時對于項目,也要保證有足夠的監督管理機制,公司加大對于項目的監督頻率,做到細致全面。(2)建立完善評價監督機制。公司和項目都應該建立完善的反饋渠道,對于內部控制制度實施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有利于企業管理層進行相關制度的修改,同時可以在項目和機關引入外部審計機構與內部審計機構進行聯合監管,對于公司內部各項目內部進行監管,對于內部控制薄弱的地方,進行改善。(3)經營活動財務信息緊密結合。目前財務信息化主要由網絡和有關軟件組合而成的,對生產活動,經濟業務進行關聯、匯總。涵蓋了供應、生產、營銷、財務等。及時根據外部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進行信息的采集與改善。但是由于財務集中化辦公對項目本身情況不是很了解,需要加強對相關成本的審核力度,依靠外住審計等部門,及時控制項目生產成本。加強與公司機關的信息化聯系,及時收集信息,建立全面及時的信息傳達機制。發現管理不足,及時進行改善。(4)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公司要想有好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就必須加強對項目的風險管理,做好項目管理。從對公司自身因素的深入分析,包括技術層面和業主層面的分析。做好投標前的準備,在保證企業本身利潤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拿標。之后和財務、審計等有關部門配合。對于項目的成本、預算、其他風險等因素進行合理把控,預計合理的利潤。其中對成本等進行分析,對費用報銷施行嚴格的分包審批管理。建立合理的資金流計劃,保證企業項目的資金的回收,保證企業資金的周轉。
5結論
內部控制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現在儼然成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大多數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停留在表面,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優勢,建立科學、完善、高效的內部控制機制。保證內部控制的完善建設、有效監督、有效執行、及時評價、及時總結。確保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作者簡介]王長庚(1995—),男,漢族,安徽天長人,本科,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