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2 09:07: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電氣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畢業設計是電氣工程專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可以對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所以畢業設計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一次有效的檢驗和總結,也是連接從學校理論知識學習到實際工作崗位的橋梁[1]。從1999年至今,我國各大高校大規模的擴招,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變為了大眾普及教育,擴招使高等教育“量”的擴張與“質”的穩定和提高的問題凸顯出來,這在高校畢業設計環節問題尤為突出,如何提高高校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提高實踐教學,一直是每個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2]。
一、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一)畢業設計選題
每一屆畢業設計題目都是由本專業指導教師模擬命題,然后由學生選擇,時間長容易形成選題單一、缺乏創新性等問題,這樣的畢業設計缺乏對學生的綜合訓練。有科研項目的老師,往往是將科研課題中的某些點分解出來作為畢業設計題目,無科研的老師則從自己熟悉的領域或方向擬定題目,假題假做或假題真做[3]。有的畢業設計題目已經在本專業重復使用了多屆,下一屆的畢業生甚至可以找到上幾屆的畢業設計進行抄襲,這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指導教師
由于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增加,有的學校的師生比已經遠遠超過了教育部規定的1∶17的合格線。指導畢業設計的教師,除指導畢業設計,還要承擔日常的課堂教學和科研任務,在指導學生時,時間的分配和投入的精力就會明顯減少。目前高校很多年輕教師,有很高的學歷,但很多都是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任教,雖然有很好的理論基礎,但明顯缺乏工作實踐經驗;還有部分老教師,一直從事教學工作,和企業聯系較少,不能緊跟新知識、新技能的更新,教授的理論知識甚至和實際脫節。
(三)畢業設計管理
畢業設計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的下學期,很多學生在大四下學期忙于找工作或去單位實習,學生不能平衡工作和畢業設計之間的關系,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能緩則緩,能拖則拖,積極性不高,指導老師很難做到統一的指導和檢查。雖然每一個學校對畢業設計都有嚴格的管理、檢查和評分的標準,但多數指導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對畢業設計不能按質、按量完成的問題,往往采取非常寬容的態度,把原來設定的高標準、嚴要求一次次放低、放寬,答辯時能放就放,成績評定非常寬松。這樣的畢業設計管理,會導致畢業設計的質量明顯降低,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的。以上畢業設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本科畢業設計的質量,更不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提高電氣類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筆者將電氣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放到企業中去,以實際的電力工程項目作為畢業設計課題,真題真做,對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對實踐效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二、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新模式
“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模式”實質上就是指學校與企業共同參與畢業設計完成過程的一種管理方式。它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實際項目運作為依托,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生的專業方向以及自己在企業的各種實習、實踐活動為選題基礎,利用校企兩種不同的資源和環境,將畢業設計與未來將從事的職業、崗位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的畢業設計不僅僅是完成學習任務、獲取學位的一種憑證,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學生迅速走向工作崗位的有力鋪墊[4]。
(一)校企合作選擇畢業設計題目
畢業設計選題由企業技術人員與指導教師共同擬定[5],但主要以企業技術人員為主。選題都是企業實際工程項目,做到“真題真做”,學生通過實際工程項目的選題,調動了積極性,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實踐,將書本上所學“死”的專業知識變“活”,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應用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讓學生逐步樹立起工程意識,同時縮短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的適應期,盡快過渡。企業的項目類型多,選題也就靈活多變,這也有效地克服了學校畢業設計選題單一、缺乏新意等缺點[6]。
(二)采用“雙導師”制聯合指導畢業設計
“雙導師”制聯合指導畢業設計[7-8],即每位去企業實習的學生都指定兩名指導教師,一名企業的指導教師,一名校內指導教師。兩名指導教師有明確的分工,企業指導教師一般由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擔任,主要負責對學生設計過程、設計細節等方面進行具體的指導,使教學與生產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保證畢業設計的工程實踐技術含量;校內導師主要負責校企間的協調,了解畢業設計內容的深度、設計的質量、進展的情況、畢業設計的格式規范及理論算法等學術方面的指導,同時也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
(三)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
整個設計都由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在聯合指導過程中,對校內缺乏實踐經驗的年輕教師來說是有一定壓力的,但在指導實際工程項目的過程中,豐富校內專業教師的學術結構,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結合,有利于專業課教學走出教室,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畢業設計的教學管理工作
采用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模式后,在去企業前,學校要做好學生的動員工作,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要簽訂學生畢業設計委托協議書,一式三份,學生進到企業后,考勤、安全等都由企業負責,并將學生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指導教師和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也要建立有效的聯系機制,一方面指導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和工作的進度,以及畢業設計的格式等;另一方面指導教師也可以定期到企業進行走訪,和企業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
三、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實踐分析
筆者與云南省西邦電力設計院進行了兩年的校企聯合指導畢業的實踐探索,云南省西邦電力設計院是一家具有施工一級、設計乙級的設計院。在兩年的合作關系中,筆者以云南農業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為研究的對象,對每一屆畢業生采用了對比分析法,即“同一時間,同一組老師,2個設計組,一個答辯組”進行對比分析,在進行畢業設計前,將每一屆學生分為兩個對比組,每一個組由3名學生組成。第一組由指導教師在校內的指定地點,獨立指導完成畢業設計;第二組實行“雙導師”制,由設計院的工程師為主,校內導師為輔完成畢業設計的任務。通過對電氣專業2016、2017兩屆的畢業設計探索研究中,把每一屆不同設計組的設計過程和設計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兩屆畢業生的實踐,由校內指導教師組指導的畢業設計任務完成一般,雖然格式規范,計算正確,但設計缺乏創新性,無特色,成績平平,沒有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聯合指導組畢業設計,完成度較好,創新性強,圖紙工整規范,答辯、總評成績都好,每一屆都有一名學生評定為校級優秀畢業設計。
四、結論
通過對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的模式研究和實踐分析,得出該模式有許多突出的優勢,不但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高校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而且符合就業和市場發展的需求,更有利于新形勢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結合。但該模式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在設計合作過程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如選題難度大,企業管理嚴格,校外指導教師的責任心、時間的合理分配等問題。但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是今后工科類專業的發展的必然趨勢,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所以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是值得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趙昕,宿林林.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25.
[2]孫進.德國應用科學大學校企合作的形式、特點與發展趨向[J].比較教育研究,2012(2):41.
[3]吳亞男,毛有虎,石懷偉.校企合作創新畢業設計新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10(13):68.
[4]王德成.校企合作畢業設計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16(12):74.
[5]孔德軍,胡愛萍.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專業畢業設計教改實踐[J].黑龍江教育,2008(Z2):137.
[6]沈向陽,卓獻榮,鄧玉艷.熱能專業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36):168.
[7]劉良文.工科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校企雙導師制實施路徑與保障[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29.
[8]黃華,董方敏.電氣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0(28):
作者:冷雪梅 李裕 黃兆波 楊燕 吳秋寧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