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4 09:37: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商業銀行票據業務風險管理探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國的票據市場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誕生以來,歷經近30年金融改革創新,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以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為背景,業務交易規模急速擴張。2012年7月初以來,票據市場利率由于信貸額度寬松和資金面壓力緩解的雙重作用而迅速回落,票據直貼、轉貼年利率跌幅均超過百點。2013年初以來,銀票6個月期轉貼參考利率成交價格也持續下行在年息4.2%~4.25%之間,同期質押式回購利率為4.00%,利差約20點。在金融全球化、資金脫媒化、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我國票據市場快速發展,尤其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規模。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說,為了追逐最廣闊的利潤空間,從事票據業務操作中的新品種和新操作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貼現和承兌業務。而這直接導致的票據風險的表現形式類別也就會多種多樣,而且,票據風險涉及金融活動的很多方面。所以,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對票據業務風險的防范和控制專業性強,有一定的控制難度。
1股份制商業銀行票據業務風險管理的意義
隨著金融行業的全球化發展和對其的不斷創新,銀行在金融方面的服務效率有了很大提升,進而逐漸促使商業銀行原經營模式發生了一定轉變,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繼而有了很大改善。通過加快發展票據業務、擴大融資的途徑、鼓勵發展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融資等方式來使得企業資金的運用效率能進一步得以提高。作為市場經濟發展階段性的必然產物,票據已成為現代經濟生活中主要信用支付工具,并成為股份制銀行間盈利的主要途徑和拆借業務的主要模式。因此,必須加強票據業務風險管理,全面提升股份制銀行的票據風險控制能力,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穩健發展提供健康載體。
1.1調控票據業務風險管理,保證股份制商業銀行穩健經營
伴隨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票據市場資金配置作用日趨顯現,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當前形勢下,票據業務正逐漸發展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一項重要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而關乎銀行自身穩健經營的重中之重就是能否把票據業務經營風險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想要有效避免股份制商業銀行資金損失,就必須加強票據業務風險控制。
1.2加強票據業務風險管理,保證股份制商業銀行效益增長
如今,將利潤的增長點放在票據業務的操作上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越來越多采取的手段。由于我國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并未完全放開,要達到短期效益增長,就必須把著眼點放在票據業務上。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效益要增長,就要把控制票據業務風險作為保障利潤額增加的有效載體。
2股份制銀行票據業務風險成因反思
2.1輕風險管理,重業務發展
從目前金融市場狀況來看,競爭力度只會越來越激烈,因此,所有銀行都急切需要對其所開展的業務進行創新,力求能夠提升經營效益。對于票據承兌業務來說,根本不需要銀行投入資金,而只需要運用銀行的信譽來為企業在支付時采用承兌票據的方式進行擔保,對此,銀行不但可獲得辦理該業務的手續費,還可獲得一定額度的保證金,可謂一舉兩得。同時,銀行開展票據貼現業務,既增加了銀行的貼現利息收入,又能提升企業的存款額度,還能擴大銀行的負債、資產和收益三方面的規模。當然,也正因為票據業務的好處比較多,所以才成為了所有銀行在開拓業務中的重點對象。但由于部分銀行的管理者對于票據業務所存在的風險并不清楚,因而對其不加以重視,致使其風險被放大,給銀行帶來了很大損失。
2.2違規操作、有章不循,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
在利益和銀行內部業績影響下,銀行管理者丟失了理性的競爭理念,對票據業務的真實利潤進行過高估計,也過低估計了違規操作所會帶來的損失,內部控制和短期收益之間沒有達成平衡。銀行為了短期效益能有所增長,而輕視了風險管理,甚至存在過度承兌、違規承兌和帳外經營等問題。此外,在與一些企業進行票據貼現業務合作時,也存在一些銀行未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操作,對于企業帶來的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等交易過程中的材料不仔細進行真偽辨別。銀行在對貼現和票據承兌等業務所存在的風險方面雖有措施,但卻形同虛設,內控制度并未落實到位。
2.3票據法規不完善,市場監管不到位
當前,對于銀行貼現、再貼現和承兌匯票的規定方面所實施的《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支付結算辦法》和《票據法》等相關票據方面的法律還不夠完善,在操作中很難掌握一定的尺度。從當前票據結付過程中的問題可見,所有商業銀行對此的實施要求較為隨意。另外,對于銀行所開展的業務方面,相關監管部門沒有做好一定的監督工作和政策鼓勵工作。因此,在銀行所開展的業務中出現了違規操作、無誠信、經營風險過高等現象,而銀行之間在開展票據承兌、貼現等業務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正當的競爭行為,對票據市場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銀監會近來開展的檢查風暴,表面看是對票據市場進行規范化,但實際上直指規范信貸管理。2.4票據承兌收益與風險成本不匹配,使票據承兌審查效能減弱將尋常的信貸業務和票據承兌業務進行比較可知,收益率通常是票面數額的萬分之五,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但所需面臨的風險卻是巨大的。銀行為了更好對所存在的風險進行防范需要對普通的貸款做好貸前調查、評估和貸后檢查等方面的工作,因此,銀行需要付出的管理成本必然要比收益大得多。此外,由于承兌匯票的期限相對較短且出現的頻率較高,銀行很難對其做出較為詳細評估,無法對其整個過程做好檢查。
3股份制商業銀行票據業務風險管理的對策
3.1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中的風險管理
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想貫徹正確的票據操作理念,應該根據市場宏觀環境的變化,不斷修訂和完善風險管理政策,通過不斷強化鞏固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來將風險控制做到極致。在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中,信用風險的地位是極其關鍵的。只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才能大幅提高票據業務風險管理的意識,通過高效嚴格的內部檢查運行和票據業務風險管理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快速發現問題和隱患,從而減少和避免損失,有效提高票據業務的實踐操作水平。具體開展方法有:(1)全面了解市場,尤其是對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當前狀況進行詳細了解,進而使公司能更好把握投資的機會,并對票據業務所存在的風險進行細分,構建有效而完善的風險預控機構;(2)使所有職員都能積極關注票據融資業務存在的風險;(3)以人為工作中心,對員工加強相關業務培訓,進而使員工的整體素質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3.2加強票據業務流動性風險管理
有效調節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結構需提高票據高效流動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控制和降低票據業務風險的基礎性工作就是要加強對票據業務流動性風險的管理。加強對票據業務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應注重于充分預期和準確把握判斷貨幣政策的變化、提高對各項貨幣政策的敏感性和加強對宏微觀經濟以及金融發展形勢的預測,尤其要十分關注公開市場操作等“信號性”和“窗口”性的指示和央行貨幣政策報告等,以期達到票據業務流動性管理順勢而為的境地。
3.3加強票據業務利率風險管理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以下簡稱Shibor)頻繁波動情況下,有效控制票據業務風險的方法就是票據資產貼現和轉貼現定價,這就要求股份制商業銀行制定理性的票據業務利率定價策略。票據業務利率定價應以基準利率盯住Shibor為中心,體現不同的浮動利率體系。考慮到銀行自身成本和目標利潤水平制定的差別利率,股份制商業銀行要相應提高貼現的利率水平以達到相同的利潤水平。如果票據市場的流動性比較好,通過加快票據的周轉率可達到很好的票據收益。通常來說,票據資產存續期越長,利率風險也就越大,票據資產的定價相應也就越高。
3.4加強票據業務風險動態化管理
票據業務風險是伴隨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票據盈利經營過程而產生的。由于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的不斷變化和票據業務不斷創新,不同經濟時期的不同發展階段,票據業務風險必然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和動態的變化。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對票據業務的風險管理應保持動態管理,根據階段不同,定期監控銀行票據業務數量規模,實現動態管理的效果。
3.5加強與監管機構溝通,力促完善法律法規
所有商業銀行彼此之間應當加強聯系,同時,也應加強與監管部門之間的聯系。一方面,積極的向監管部門反映當前票據業務的現狀,使他們能更好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也對票據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相關手續進行一定的完善,使其能與當前市場發展的趨勢更加符合。另一方面,促進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和效果,并通過窗扣指導等方式來使得票據融資市場的信用風險能有所降低。
4結語
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票據作為現代經濟生活中主要的信用支付工具之一,已經成為股份制銀行間拆借業務的主要模式和盈利的重要方法。因此,全面提升股份制銀行的票據風險控制能力,加強票據業務風險管理,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2(1).
[2]顏婧宇.當前票據融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思考[J].現代商業,2011(17).
[3]劉敏.關于商業銀行票據融資業務發展問題的思考[J].上海金融,2011(3).
[4]董慧娟,董英煥.我國票據貼現市場現存問題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1(6).
[5]張彩霞.票據貼現融資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1(2).
[6]高民.近年來股份制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規范建議[J].中國金融,2006(5).
[7]原擒龍.商業銀行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8]張漢飛.銀行業全面開放下的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戰略[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2).
[9]劉鳳軍,梅寧.銀行競爭與營銷創新[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田玉娟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