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1 09:05: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職院校作為教育青年、引導青年,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要把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放在首位。要結合學生特點,尋找工作方法,將“四個自信”植入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將“四個自信”通過課堂、活動、實踐等形式植入廣大學生心田,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和開拓者,在報告中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高職院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隨著普通高校的擴招,高職教育生源在不斷萎縮,質量在不斷下降,這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可能是問題青年或被老師忽視的對象,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他們對老師、對家長甚至對社會產生了仇視的心態,再者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當代大學生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青年很容易產生價值取向的扭曲,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生特點,加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切實將“四個自信”融入到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政建設的方方面面,做好學生引路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踐行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扣好人生中關鍵的一粒扣子。
2廣泛宣傳“四個自信”的深刻內涵
廣泛宣傳“四個自信”的深刻內涵是培育“四個自信”價值理念的前提條件。高職院校一是要利用國家重大節慶日通過展板、組織參觀、主題演講等形式,充分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的巨大成果,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信,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發展中國。二是要組織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讓廣大青年學生認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中國一定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三是要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必要性,引導廣大青年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實踐的成果、是維護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科學化制度體系,是優于其他制度體系相對完善的制度體系。四是要在校內營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了解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3積極發揮課堂教學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過程中的作用
課堂是高校育人的主陣地,高職院校要發揮好思政課和專業課在學生“四個自信”培育過程中的作用,思政課要“專”,專業課要“兼”。首先,高職院校要深入開展思政課程專業化教學的研究,理出課程體系、建立名師工作室,加強師資培訓,就如何上好思政課,引導學生樹立“四個自信”作深入研究。其次,高職院校要深入落實“思政課堂”向“課堂思政”轉變的課堂格局,將專業教學與思政育人結合起來,備好“專業課”的同時備好“思政課”,在開展專業教學前將我國在此專業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予以講述,對廣大學生樹立“四個自信”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另外,高職院校要廣泛開設選修課程,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設課程,唱響課堂思政主旋律。
4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過程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利用第二課堂,在寓教于樂中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優秀價值觀,培育廣大大學生“四個自信”也是高職院校要重視的工作。強調,我們要用青年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用歷史的眼光啟示青年,用偉大的目標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來激勵青年,使他們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增進對黨的信賴、信念、信心。第二課堂具有形式新穎、渠道多樣、類型豐富等特點,可以根據學生喜好,合理設計相關活動,通過講堂、征文、繪畫等形式,把“四個自信”的培育通過活動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對學生予以灌輸和引導。
5科學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合力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職院校要把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工作與學校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和構建十大育人體系結合起來,整合育人資源,發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德育基地、家長委員會、校企合作單位在學生“四個自信”培育中的作用,并與學校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形成互補,構建合力。可以邀請老同志講述自己的故事,感化青年;可以利用德育基地的可視化資源,引導青年;可以利用家長委員會的推動,督促青年;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單位的激勵,鼓舞青年。要重視群團組織尤其是共青團的作用,利用共青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的特點,深入青年之中,傾聽青年呼聲,把青年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發揮組織育人的功能。
6努力拓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的媒介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手段不斷增多,新媒體走入廣大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豐富了他們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娛樂方式,拓展了他們的視野。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新媒體在給廣大大學生帶來便婕的同時,也存在很多負面影響,所以各高職院校在利用傳統媒介開展“四個自信”培育工作的同時,要努力拓展新型媒介,如通過微博、微信、QQ等渠道“四個自信”的教育信息,注重新媒體對培育大學生“四個自信”的重要作用,線上線下聯動,努力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教育和引導。加強大學生“四個自信”的信念培育,是引導青年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意志、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要使當代青年認識到,只有堅定樹立“四個自信”的價值理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入理解,充分認可,才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此論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立項課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四個自信”培育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SJBFDY151。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7-2.
[2]潘學良.關于“四個自信”教育貫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0):104~107.
[3]白顯良.加強大學生“四個自信”教育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09):17~19.
[4]張長寶.增強大學生“四個自信”實踐途徑探析———以高職院校大學生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14):88.
作者:劉波 單位: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