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10 09:23: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大學英語微信公眾平臺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移動學習理論與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功能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將新媒體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趨勢。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移動學習也方興未艾,是未來學習的主要方向之一。移動學習研究專家AlexzanderDye在其論文MobileEducation:aglanceatthefuture(移動學習:未來一瞥)中,給出了移動學習的定義:“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的交互性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兩人或多人可以在不同時空交流,方便快捷。只要有移動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從互聯網上獲取知識。最重要的是,移動學習方式下,學習者沒有外在因素強迫,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在國外,移動應用軟件Line、Whatsapp被廣泛運用于移動學習。而在中國,騰訊公司于2011年5月推出的微信(WeChat),因為可以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功能,獲得了用戶的青睞。我校教師建立的CollegeEnglish2微信公眾平臺,將移動學習理論與微信公眾平臺強大的學習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旨在促進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效地進行移動學習,并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大學英語教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建立大學英語微信平臺實際上就是教師幫助、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工具,以期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提高“能負責自己學習的能力”。因此,如何設置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吸引其自主學習,非常關鍵。本平臺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三類。
2.1課內學習
本平臺旨在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大學英語2》為教材的課堂教學,因此推送了豐富的課內學習內容。在每一單元的課堂教學前,平臺推送三類內容。一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單詞拓展;二是與課文有關的閱讀材料。這一部分的材料務必選自外媒,力求讓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與鮮活的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英語。因為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接受起來更為容易。比如在上Unit1FamousUniversityPassageAOx-fordUniversity之前,平臺推送了兩篇文章,一篇是牛津大學的英文介紹OxfordUniversity,另一篇TeresaMay是牛津著名校友、當今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的介紹,同時注釋相關單詞:如:alumni校友、Briexit脫歐等單詞,以期學生在單詞上有所積累,在閱讀能力上有所提高。三是推送本課的預習內容,給出預習任務,讓同學們自行完成課堂教學的時候,請同學們將準備好的預習內容或者要解決的問題展現出來。預習任務的方式可以靈活處理,比如針對課文的閱讀理解類題目,也可以是通過自主學習、查找資料或者以與同學協作討論的形式提前解決課文中的難詞難句,還可以請同學分組,以講故事的方式完成對課文的復述,在預習的過程中,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而在課堂教學中,同學們根據自己將自己完成的預習任務展現出來,實際上有一些翻轉課堂的意味,體現了自主學習。以Unit5Dreamjobaclickaway為例,這篇課文講述了五個年輕人通過互聯網找工作的故事。在課前,平臺推送班級分組信息,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布置預習任務:在上課前,每個小組用自己的話語復述一個故事。準備充分后,課堂上進行展示并評出哪一組的表現最好,表現好的同學會在期末評分時得到較好的平時成績。以這樣的方式,教師將知識傳授的方式改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行知識內化的過程,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除了課前按照推送的任務預習、課中展示預習成果,在每一課學習結束后,平臺會推送該課的重難點,便與學生復習和重復記憶。其次,還推送該課的相關聽力音頻,布置學生做聽力練習。所有同學完成之后,平臺會推送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公眾平臺的聽力,無需下載,可以在線聽,非常方便、快捷,真正體現了碎片化學習。
2.2課外拓展
課外拓展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課外英語知識,這一部分的推送有兩個特點,可以用一個短語來概括:“美的英語、活的英語”。所謂“美的英語”,即平臺推送的一些與文學、歷史有關的文章和視頻,讓學生充分體現人文之美。比如平臺分五次推送了BBC紀錄片《金雀花王朝》,對英國早期的引人入勝的歷史進行了介紹,讓同學們接觸到純正的英式英語,增長知識,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配合課文中提到的一些人文知識,平臺也推送了與之相關的英語文學知識,比如在一次leadin過程中提到了naturalselection(物競天擇)和Darwin(達爾文),自然提到與進化論相關的文學流派:自然主義,于是平臺上推送了美國文學中自然主義的代表作TheodoreDreiser(西奧多?德萊塞)的SisterCarrie(《嘉莉妹妹》),讓同學們通過閱讀去了解這個故事。在美麗的故事中,啟發其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懷。再比如,平臺推送了美國當代漢學家比爾?波特的介紹,對其翻譯的中文詩歌進行賞析,提高了同學們對美的認知,對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同學們進行了文化自信的教育。“活的”英語,是指平臺推送的與時代息息相關的英語,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接觸到最為鮮活的英語。平臺推送的相關內容有“”的相關英譯,英國女王2017年的元旦賀詞,2018年的新年講話英譯,也都以文章或者視頻的形式推送到平臺上,同時,“雙一流”等社會熱點、“佛系”等流行語的英譯也被推送,甚至同學們喜愛的薛之謙等明星的相關英文資料,以此種方式,吸引同學們的閱讀,擴大同學們的知識面,提高其學英語的興趣。
2.3四六級知識點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大學生而言是檢測其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對其畢業后的求職非常重要。鑒于此,大學英語微信公眾平臺CollegeEnglish2推送了大量的四、六級相關資料。此部分以精選的詞匯、句型、作文、備考方式方法(包括四、六級口語)等為主要內容。每一條推送,閱讀完成并不需要多長時間,而且隨身攜帶手機,可以無限次的重復閱讀,便于同學們的短期和長期記憶。此外,教師可以在平臺上與四、六級相關的適量的閱讀、翻譯測試。
3使用效果: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為了保障其使用效果,發揮其教學支持作用,必須保證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AlexzanderDye在談移動學習的時候,也提到:移動教育提供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微信公眾平臺擁有留言和消息功能,非常便于師生互動。教師在平臺上的閱讀、寫作和翻譯作業,學生在認真審題后,即可在向公眾平臺發送自己的答案。而教師即刻收到,可以即刻回復,真正體現了anywhere、anytime的移動學習的精髓。以教師布置的六級翻譯練習“中藥”為例,收到兩個班的答案近90篇,教師一一回復,指出每個同學的錯誤或者可以提高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個性化教學。除了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外,在口語方面,微信公眾平臺還實現了生生互動。教師將口語練習的題目在平臺上,讓同學分組練習,然后將音頻或者視頻發送到微信平臺。除了口語,在翻譯和閱讀方面,也可以分組布置任務,讓同學們合作完成;同時將合作成果發送到微信平臺,充分實現了生生互動,在活動中相互探討、進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針對本平臺的使用效果,對兩個班共86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大學英語微信公眾平臺對于課堂學習的預習、課中和復習三個階段有明顯的輔助和促進作用,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四六級備考,以及促進自主學習,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較好的效果。
4結語
綜上所述,建立大學英語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和使用對大學英語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支持作用,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應當繼續使用大學英語微信公眾平臺,將現代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以促進提高大學英語教學。但也應該看到,鑒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某些功能,比如留言不能超過60個字符,語音留言不能超過60秒,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使用效果,但相信隨著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的不斷完備和提高,微信公眾平臺能夠在移動學習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3]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技術研究,1997(1)35-43.
作者: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