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公文范文 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研究

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研究

發布時間:2022-12-04 03:03: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研究

大學外語教學(在中國大多指英語教學)是基于跨文化視角下的兩種以上語言和文化(本土語文化與目標語文化)融合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一直是大學外語教學的重點。《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應以“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1]由此可見,培養國際化人才是當今大學外語教學的終極目標,而能否實現中國的教育和人才國際化,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學外語教師的跨文化教育能力到底是什么呢?筆者認為,跨文化教育能力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大學外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理論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有意識的跨文化教學手段。本文將客觀分析我國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想法和建議。

一、我國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的現狀

(1)大學外語教師自身跨文化理論知識不足。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際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的多學科性質。它的理論和材料來之于眾多學科,包括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傳播學、社會學、哲學、文化學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是人類學、心理學和傳播學。”[2]而在我國,跨文化教育的主力軍——大學外語教師,大多畢業于語言院校或師范院校,往往側重語言學習本身,很少有如人類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專業背景,而且大多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跨文化交際學課程。顯然,我國大學外語教師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解無疑是比較片面、單一、狹隘的,自身的跨文化理論知識也相對匱乏。(2)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不高。張紅玲指出:“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學習者超越本族語和目的語及其相應的具體的文化的束縛,了解各種不同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開拓視野,培養靈活的、適合于多種社會文化環境的交際能力。”[3]由此可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具體的社會文化環境。而如今,由于大學外語教師短缺,教學任務重,大部分教師缺少參加跨文化培訓的機會,更不用說走出國門,直接了解外國文化。種種限制因素使得大學外語教師無法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3)大學外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薄弱,致使跨文化教學手段不當。一直以來,大學外語教師自身對于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較低,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不具備跨文化視野,加之我國外語教學通常側重于語言教學本身,例如語法知識和句子結構的分析等,導致教師在外語教學中經常忽視語言所隱含的文化因素。而有效地利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往往是可以彌補教師在某些知識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的。通過上述分析,大學外語教師匱乏的跨文化理論知識、薄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不恰當的教學手段,致使我國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難以全面展開,我們不期待自身跨文化能力不足的教師能夠教出跨文化交際能力強的學生。因而,提高大學外語教師的跨文化教育能力對于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工作至關重要,是當今大學外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培養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的策略

提高大學外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教育能力是培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先決條件。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培養應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1)充實一線大學外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理論知識,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大多集中在英美文學、普通語言學、應用語言學、教學法等方面,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理論知識不多。因此,一線外語教師應首先接受系統的、規范的跨文化教育,參加培訓班、出國進修、學習、旅游等都是能夠充實自身跨文化理論知識的直接途徑。此外,也可以在國內盡力打造真實的跨文化交際平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參與各種跨文化實踐,比如可以多跟所在學校的外籍教師、國際留學生和海歸教師進行交流溝通,來了解真實的目的語文化;也可以通過參加所在城市舉辦的國際文化節、各種國際賽事(如國際馬拉松)等外事活動來增加自身跨文化體驗的經歷。只有當教師自身理論知識扎實,能夠將中西方文化融會貫通,并將跨文化知識應用到各種跨文化交際環境中去,真正實現得體的跨文化交際,才能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化人才”。(2)著力提升大學外語教師的跨文化教育意識。意識薄弱就會導致能力不足,要實現大學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是應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做法,即“教英語就是教語言、教考試”的陳舊觀念。教師應通過了解外國文化知識來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尤其是價值觀部分,并作出客觀的評價,進而正確認識外語教學的文化和社會意義。同時,大學外語教學應在“聽、說、讀、寫、譯”等技能訓練中有意識的導入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于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鼓勵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進行文化比較,以實現真正的跨文化教學。(3)改變大學外語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大學外語教師應有意識地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國際化視野教學,借鑒國外的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學生報告、小組報告、角色扮演、實地調查等豐富的教學手段。同時,多鼓勵學生閱讀外國文獻,查閱國外網站,了解國際專業研究的最新動態,爭取實現學生國際視野的拓展和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的提升雙贏的局面。

三、結語

大學外語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教育能力,將跨文化教育意識貫穿于大學外語教學中,適當調整教學手段,才能為我國的跨文化教育事業奠定基礎,進而培養出大量既有扎實的語言素質和豐富的中外文化知識,又能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的新型國際化人才。因此,大學外語教師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應當被盡快提上日程,為跨文化教育的發展提供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A].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申婷.大學英語教師跨文化教育的局限性及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外語研究,2012(7).

[5]李智.大學教師跨文化教育能力提升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6]顏靜蘭.外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缺口”與“補漏”[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7]林欣達.大學英語教師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知識經濟,2011(15).

[8]陳艷君,劉德軍.大學外語教師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養成路徑[J].大學教育科學,2012(4).

作者簡介:李志嬌,吉林化工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跨文化交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阳江市| 如东县| 汾西县| 庐江县| 清水河县| 宁国市| 崇文区| 威信县| 江永县| 襄城县| 广昌县| 广丰县| 民勤县| 麻城市| 荔波县| 惠水县| 呼和浩特市| 宿州市| 吴江市| 河间市| 南城县| 孝昌县| 四平市| 文水县| 明星| 和田市| 定西市| 蓬安县| 德州市| 汝州市| 东阿县| 正镶白旗| 凤阳县| 望江县| 夏河县| 峨眉山市| 澳门| 竹溪县| 萨迦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