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21 09:18: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1依托國內電商產業發展的大環境,整體持續高速發展
近年來,電子商務產業在眾多利好政策的指引下得到迅猛發展,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續關注。據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2017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去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8.06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6.3萬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9萬億元。全球化趨勢與中國電商產業的迅猛發展給跨境電商帶來廣闊機遇,大型平臺的專業化運營給行業帶來良好口碑,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發展態勢良好。江蘇省人民政府在今年4月份出臺了關于《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實施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進一步推進中國(蘇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相關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廣東、浙江、江蘇三省跨境電商賣家貢獻的收入占全國52.9%。江蘇省作為跨境電商發展的第一梯隊,制造業相對發達,其中以機械、輕工、紡織服裝、化工等傳統制造業優勢較為明顯,從總體出口結構看,相比于廣東和浙江,江蘇省在高新技術產品領域具備相對的出口優勢。
1.2以蘇州跨境綜合試驗區為優秀,省內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蘇州自2016年1月首批成為部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之一以來,即著力打造以虎丘婚紗城、沃金網絡、蘇州婚紗定制網等電商平臺為主的B2B跨境電商出口新模式,鼓勵和引導傳統中小型外貿企業利用入駐各跨境電商平臺的形式開展各項跨境貿易。據相關平臺數據統計,蘇州2017年B2B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0億美元,主要出口方向為北美、歐洲、日本等地,商品主要為紡織品、IT制品等。蘇州在促進B2B出口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得到了眾多地區的認可和推廣。2016年4月,為進一步推進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江蘇省商務廳認定南京、無錫、連云港、宿遷四市為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各城市在學習和借鑒蘇州、杭州等先進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明確發展方向,把做大做強跨境電子商務B2B模式作為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重點。至此省內15家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和4家公共海外倉布局完畢,江蘇跨境電商發展格局已初具雛形。
1.3江蘇跨境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
1)部門間缺乏暢通的協調機制,跨境電商合力需進一步加強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各級層面的支持與協調,離不開海關、國檢、稅務、工商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通過近年的發展,暴露出各級部門對跨境電商發展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夠,工作統籌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難以形成統一的合力。只有在各級層面和相關部門在信息溝通、數據共享、監管配合等方面,構建出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和暢通的協作機制,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更好地推進江蘇跨境電商快速穩定地發展。2)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信用監管需進一步加強江蘇跨境電商的發展雖然迅速,但是跟先進地區相比,現階段仍然存在發展時間短,配套不完善,信用監管不到位等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涉及監管跨境電商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各部門出臺的規定多為指導性意見,尚未具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統一規范性的政策法規;而跨境電商本身涉及多個運行環節,覆蓋層級范圍廣泛,要想在短時間內構建較為完善的政策規范和監管體制仍然較為困難。第二,跨境電商的經營主體形態眾多,既有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也有眾多中小型企業、個人代購賣家,微商等各種形態,責任主體的多樣化給信用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特別是對境外賣家在身份識別、產品追溯等方面,由于商品標準和經營法律法規的不同,在出現產品質量等問題時難以運用國內的法律標準進行衡量,極易給國內消費者帶來利益上的損害。因此地方各部門應著力加快對跨境電子商務出臺相關規范性文件,在傳統國際貿易和國內電子商務監管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易特點,探索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3)品牌意識薄弱、產品定位低端化,外貿企業急需轉型升級江蘇省地處長江經濟帶,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江蘇省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在輕工業、紡織業、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等多方面具有領先優勢,是跨境電商出口的重點省份之一;但是省內外貿企業也出現品牌意識不強,產品定位較低,長期為國際知名企業進行代加工,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企業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雖然價格便宜,但缺乏產品競爭力,眾多外貿型企業看似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卻一直利潤率不高。因此省內外貿企業務必要利用好互聯網平臺,依靠國家和省政府在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上的各項利好政策,加快企業轉型,加大在品牌建設上的投入,勇于開拓創新,在了解消費者偏好的基礎上,重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研發,爭創中國制造的優秀品牌。4)跨境物流發展相對滯后,打造多平臺的全新物流體系可以說,物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對服務的體驗,高效便捷的物流體系能夠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推波助瀾。跨境電子商務因其具有國際性的特征,這使得跨境物流的配送問題不僅僅存在于產品空間位置上的轉移,更可能存在于不同文化、不同意識形態的交融與碰撞上,因此與國內物流相比,跨境物流的難度大幅度提升。目前,江蘇跨境物流的發展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能夠獨立承接跨國業務的成熟物流企業相對較少,缺乏能夠為跨境物流提供全面服務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第二,跨國物流設施設備建設不完善。與先進地區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設備相比,江蘇跨境物流的發展還存在設備陳舊、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低下等軟、硬件問題。第三,跨境物流信息的整合能力不足。由于時間、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不一樣,會使得在跨境物流過程中會出現信息獲取不暢的情況,信息上的不對稱,是導致跨國物流發生問題的重要原因。第四,長期使用國際小包或者國際快遞,不僅運輸時間長,而且物流成本高,也大大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江蘇跨境電子商務應當著力發展本土的跨境物流企業,打造一批專業的第三、第四方物流企業,同時注意拓展海外倉服務,以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配送時間,提高跨境物流的服務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強物流的監控和預測,提高跨境物流信息的對稱程度,對國際快件的申報、進出境提供統一報關、統一放行的“一站式”服務,為跨境電商打造快捷通道,提供一個快捷、安全、高效的物流平臺。
2、江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人才需求結構分析
產業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專業的人才隊伍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要快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首要任務是快速集聚專業人才。廣東省電子商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海權在第二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中國跨境電商領域的人才缺口預計有450萬人,2017年還在以39%的速度增加。同時據相關數據統計,江蘇面臨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失就達到近30萬人。隨著省內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企業用人需求還在不斷擴大;但與此相反,地區的人才孵化率卻顯得捉襟見肘,同時眾多用人單位還普遍反映畢業生缺乏專業知識、實踐和動手能力弱,視野狹窄等不足。目前,江蘇跨境電商人才,主要是從傳統外貿領域轉型而來,往往集中在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技能較為單一的崗位方面,而兼具網店運營、通關業務以及跨境物流等專業性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面對日益嚴峻的人才供需問題,通過走訪調研,研究團隊發現,跨境電商企業的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跨境電商運營專員(占比63.4%)、網絡營銷策劃專員(占比56.32%)、網點美工(占比53.2%)等專業性較強的崗位上;在技能需求方面,對于從業人員的外語技能需求(占比81.91%)、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占比54.26%)、網店建設與運營(占比55.32%)的需求也是各跨境電商企業關注的焦點。從調查結果中也可以看出,跨境電商企業需求的并不是單一的專門人才,而是兼具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特征的綜合性復合人才,其不僅要求具有良好的商務溝通能力,更需要有外貿、尤其是熟悉網絡營銷及電子商務物流、網站建設及運營的能力。針對以上需求,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加快構建跨境電商人才培育的“政、行、企、校”多方合作機制,一方面,從實際出發了解跨境電商企業在人才結構、崗位需求、技能偏好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勵和引導高校、各科研單位在國際貿易、金融、物流、涉外法律等學科方向上進一步擴大復合性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人才的綜合實踐應用水平,以滿足跨境電商產業的用人需求。雖然省內目前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還不是很多,但是普遍都設有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專業,而這兩個專業正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優秀,且學生均具備優良的外語基礎,在現階段用人緊張的情況下,不妨在現有專業基礎上拓寬新思路,結合現有教育教學資源,采取“優勢互補、專業共建”的新模式,著力培養一批符合跨境電商產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即在學習國際貿易知識的同時注意拓展電子商務知識;反之在學習電商知識的同時也注意引入國際貿、跨境物流、涉外法律等專業知識來相互彌補短板,形成完整的跨境電商課程教學體系,以期在短期內應對企業的用人危機。當然,從長遠來看,加速構建跨境電商專門人才的培育體系才是解決跨境電商產業用人需求的根本途徑。最后,江蘇跨境電商還可以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企業培訓平臺與跨境電商協會等社會化培訓機構相銜接,組織行業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跨境電商學習培訓活動,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路徑。
3、結束語
江蘇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其良好的產業基礎以及正在逐步完善的政策與法規支持,跨境電子商務正以其“扁、平、快”的特點,將世界各地的商家聯系起來,成為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拉動地方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柱。雖然,現階段江蘇跨境電商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但隨著政府在政策支持、法規約束、人才培養、配套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的進一步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外貿企業順利通過各個跨境電商平臺,將自己的優勢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為江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江蘇省工商局網監處.以江蘇實踐看跨境電商的發展與監管[J].工商行政管理,2017(2)
[2]杜姍姍.我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32)
[3]趙玉閣.江蘇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及分析研究[J].電子商務,2017(7)[4]吳婷.江蘇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對外經貿,2017(9)
作者簡介:張曉蕓,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和服務外包方面的研究陳寅磊,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BPO對外貿易方面的研究。